苏教版-语文-高二至2018苏教版必修五学案 专题三文本12报任安书节选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曩.者()(2)剖.符丹书()

(3)倡.优() (4)诎.体受辱() (5)槛.阱() (6)暴.肌肤() (7)圜.墙() (8)赭.衣()

(9)缧绁

..() (10)膑.脚()

(11)稽.首() (12)剌.谬()

二、词语理解

1.解释加点的词

(1)司马迁再.拜言:

(2)意气勤勤恳恳

......:

(3)若望.仆不相师:

(4)请略陈固陋

..:

(5)阙然

..久不报.:

(6)幸勿为过.:

(7)流俗之所轻.也:

(8)不与能死节者比.:

(9)特.以为智穷罪极:

(10)卒.就死耳:

(11)用.之所趋异也:

(12)积威约之渐.也:

(13)具.于五刑:

(14)审.矣,何足怪乎:

(15)殆.为此也:

(16)亦颇识去就之分.矣:

(17)恨.私心有所不尽:

(18)鄙陋没世

..:

(19)仲尼厄.而作《春秋》:

(20)不韦迁.蜀:

(21)发愤

..之所为作也:

(22)以舒.其愤:

(23)仆窃不逊

..:

(24)网罗天下放失

..旧闻:

(25)稽.其成败兴坏之理.:

(26)曼.辞以自饰:

2.通假字

(1)其次关.木索:

(2)被箠.楚受辱:

(3)其次剔.毛发:

(4)见狱吏则头枪.地:

(5)及以.至是:

(6)及罪至罔.加:

(7)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8)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9)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10)则仆偿前辱之责.:

3.一词多义

(1)通⎩⎪⎨⎪⎧

通.

邑大都: 通.古今之变: 通.

其狂惑: 六艺经传皆通.

习之:

(2)重⎩⎪⎨⎪⎧ 古人所以重.

施刑于大夫者: 重.为乡党所笑: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

之以修能: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

茅:

(3)胜⎩⎪⎨⎪⎧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

记: 沛公不胜.桮杓: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 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4)望⎩⎪⎨⎪⎧

若望.

仆不相师: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则无望.

民之多于邻国也: 外与天际,四望.

如一:

(5)厥⎩⎨

厥.有《国语》: 思厥.先祖父:

4.虚词归纳

(1)为⎩⎪⎨⎪⎧

难为.

俗人言也: 重为.

乡党所笑: 为.

十表,本纪十二: 故士有画地为.

牢:

(2)以⎩⎪⎨⎪⎧

仆以.

口语遇遭此祸: 今少卿乃教以

推贤进士: 退论书策以

舒其愤: 重为乡党所笑,以.

污辱先人: 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5.古今异义 (1)意气..①

勤勤恳恳....②

古义:

今义:

(2)素所自树立

..使然也

古义:

今义:

(3)念父母,顾妻子

..

古义:

今义:

(4)何至自沉溺

..缧绁之辱哉古义:

今义:

(5)唯倜傥非常

..之人称焉古义:

今义:

(6)下流

..多谤议

古义:

今义:

(7)仆以口语

..遇遭此祸

古义:

今义:

三、词类活用

(1)太史公牛马

..走司马迁再拜言:

(2)倡优

..所畜:

(3)太上不辱.先:

(4)曷足贵.乎:

(5)且勇者不必死.节:

(6)韩非囚.秦:

(7)故略陈固陋

..:

四、特殊句式

(1)流俗之所轻也:

(2)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3)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4)文王拘而演《周易》:

(5)韩非囚秦:

(6)下流多谤议:

(7)重为乡党所笑:

五、语句翻译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译文:

(2)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

译文:

(3)由此言之,勇怯,势也;强弱,形也。

译文:

(4)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译文:

(5)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译文:

(6)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译文:

(7)无乃与仆之私心剌谬乎?

译文:

六、名言警句

1.文本名句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2)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3)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4)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5)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2.文外名言——作者名言

(1)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2)好学深思,心知其意。

(3)君子拙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

(4)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5)本富为上,末富次之,奸富为下。

(6)得人者兴,失人者崩。

(7)不识其人视其友。

(8)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垢莫大于宫刑。

(9)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10)酒极则乱,乐极生悲。

一、作者简介

司马迁(前145—前90),字子长,夏阳龙门(今陕西韩城南)人,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继承父业,任太史令,著述历史。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