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说课稿
我说课的题目是《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等五个方面说说本节课的教学设想。

第一部分说教材
(第一点)教材分析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 2 ,第三章第4节的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遗传物质DNA的结构和复制特点,本节是前面所学内容的概括与提升,有利于学生形成遗传相关概念的体系。

而下一章《基因的表达》是遗传知识的进一步拓展,而这正需要先理解本节内容“DNA片段中的遗传信息及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

可以说本节知识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第二点)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改中高中生物课程的指导思想和新课程标准的“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四个基本理念,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明确基因与DNA、遗传信息的关系;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2)培养学生分析资料、逻辑推理、总结概括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

(3)通过介绍DNA指纹技术,对学生进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第三点)重难点分析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本节教学的核心,因而是重点之一,运用数学方法推算碱基排序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认同DNA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是本节的另一个重点。

而这两个教学重点通过创设问题→提出假设→验证
假设来解决“脱氧核苷酸序列与遗传信息的多样性”这一教学难点。

第二部分说教法
1.问题情境法:通过设置问题情景,引入新课;在各个知识点之间设计
问题串衔接,环环相扣,步步推导。

2.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资料分析”,通过小组合作对实例的分析和讨论来理解“基因与DNA的关系”。

合理组织探究活动,帮助学生用数学方法解决生物学问题,从而明确“DNA的多样性和特异性,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以此突破本节的重难点。

3.直观演示法:借助直观手段,变抽象为具体。

帮助学生理解基因的概念和本质。

第三部分说学法
本节主要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法: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学习方法和数学技能,能够进行小组协作。

学生在我的指导下带着任务通过小组合作、实际操作、探究学习等方式,逐步完成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并当堂掌握知识,解决及时问题,发挥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

第四部分教学过程
(第一点)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4种不同颜色的小珠各若干;和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预习本课,上网查阅关于基因的报道;并分成四个小组。

(第二点)新课教学
1.创设情景,问题导学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基因吗?那你知道基因是什么吗?你有基因吗?你的基因在哪里呢?”通过学生的回答,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
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成为“猜想”,继而紧张的沉思,期待寻找理由和证明过程。

2.资料分析,激起波澜
指导学生分组阅读和讨论课本的资料分析,并发表结论。

通过重新设计的一些问题:①生物体内的DNA分子数目与基因数目相同吗?②生物体内所有的基因的碱基总数与DNA分子的碱基总数相同吗?③资料2中转基因小鼠为何能发光?为何要设置第3号小鼠?④吃得多就一定能长胖吗?资料4中的HMGIC 基因起什么作用?让学生沿着上述问题去推理,得出结论。

在推理过程中,我将随时关注学生探求问题的路径,引导学生确立事实、推理、结论之间的正确关系,以及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引导学生循序渐进,步步深入,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3.分组体验,合作探究
上面的实例说明了DNA蕴含了大量的遗传信息,我紧接着引导学生思考:DNA分子为什么能储存大量遗传信息呢?这与DNA 的结构有何关系?
结合DNA分子的平面结构模式图(如书本49页图3-11),学生很容易发
现遗传信息就应该蕴藏在四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

进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探究脱氧核苷酸序列与遗传信息的多样性。

向每个小组分发四种不同颜色的小珠各5颗,四种不同颜色的小珠代表着四种不同的脱氧核苷酸。

假设长度为5个碱基对的脱氧核苷酸序列组成一个基因,看学生能排列出多少种基因,将抽象内容通过模型建构具体直观化。

学生借助数学归纳法,自主得出有45种基因,自然而然得出结论: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紧接着提问学生,假如构成人体肤色的基因是由5个碱基对构成的,那么我们就有45种肤色咯,但事实上我们只有3种肤色,即黑、白、黄,同时展示人
不同肤色的图片。

这是为什么呢?引导学生小组探究,交流想法,自主得出:并不是所有碱基对排列顺序都能构成基因,只有特定的碱基序列才能构成基因的猜想。

我再适时总结归纳出:碱基的特定的排列顺序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

并要求学生自主完成课本57页的探究。

4.总结提升,画龙点睛
引导学生比较全面地回顾在本节课中学习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获得情感与态度的升华,使课堂总结取得画龙点睛的效果。

5.反馈练习,拓展延伸
学生自主完成课后练习,了解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程度,有针对性地讲评。

进行理论学习之后,我不失时机地介绍“DNA指纹技术”及其应用,让学生感受到理论知识的奇妙应用,拓展视野;再让学生讲述他收集到的关于基因的故事,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6.评选优秀,自豪满足
评选出综合表现优秀的小组,授予“学习之星”称号,鼓励其他小组,让学生从评价中体现成长发展的快乐,被人悦纳的幸福,受人赞赏的自豪和奋发向上的冲动。

7.课外拓展,激情激趣
临近课堂结束时,提出问题:同卵双生的个体指纹相同吗?DNA相同吗?引导学生做课下的进一步探究分析。

第五部分板书设计
我比较注重直观的板书设计,及时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这样结构完整,脉络清晰,学生一目了然,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第4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一、基因的概念
资料1、3→基因是DNA的片段
资料2、4→基因具有特定的遗传效应
二、DNA片段中的遗传信息
碱基排序的千变万化→DNA的多样性
碱基特定的排序→DNA的特异性
各位老师,本节课是我根据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采取建构主义教学法中的抛锚法,进行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

尽量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请评委老师予以指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