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健康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广义的唾液腺黏液囊肿包括小唾液腺黏液囊肿及舌下腺囊肿,是较为常见的唾液腺瘤样病变。

二、病因病理:根据其病因及病理表现不同,可分为外渗性黏液囊肿及潴留性黏液囊肿。

1、外渗性黏液囊肿占黏液囊肿的80%以上,它的发生系导管破裂、黏液外漏入组织间隙所致,是由创伤引起的。

2、潴留性黏液囊肿少见,系由导管系统的部分阻塞,可由微小涎石、分泌物浓缩或导管系统弯曲等原因所致。

三、临床表现
常见小唾液腺瘤样病变,好发于下唇及舌尖腹侧,这是因为舌体运动受下前牙摩擦以及自觉或不自觉的咬下唇动作使黏膜下腺体受伤,囊肿位于黏膜下、表面仅覆盖一层黏膜,呈半透明状、浅蓝色小泡,状似水泡,大约为黄豆毛樱桃大小,质地软而有弹性。

囊肿很容易被咬伤破裂,流出蛋清样透明黏稠液体,囊肿消失,破裂处愈合后,又引发黏液充满,再次形成囊肿,反复破损后不再有囊肿的临床特点,而表现较厚的白色瘢痕状突起,囊肿透明度减低。

四、治疗
1、可在抽尽囊液后,向囊腔内注入2%碘酊0.2—0.5ml,停留2—3分钟,再将碘酊抽出。

2、手术切除。

五、预防及健康宣教
嘱患者不要养成咬唇、咬笔、咬舌头和用舌舔下前牙的坏习惯,特别是儿童,年龄小,家长要予以督促。

舌下腺囊肿位于口腔底部,在舌系带的一侧,透明,略呈蓝色。

囊壁薄,质地柔软,覆盖的口腔粘膜可以推动。

内容物为无色的粘性液体。

舌下囊肿有时很大,可波及对侧口底,也可穿入下颌舌骨肌进入颏下区,突出到颈下,将舌上抬,影响说话,进食。

也可因损伤破裂,流出粘液而暂时消失,数日后又逐渐增大。

囊肿继发感染时,可出现口底部肿胀疼痛,影响进食。

1.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

2.典型的舌下腺囊肿位于下颌舌骨肌以上的舌下区,在口底一侧粘膜下,囊肿呈浅紫蓝色,囊壁薄,质地柔软,扪之柔软有波动感。

3.口外型舌下腺囊肿表现为下颌下区肿物,口底囊肿不明显,触诊柔软,与皮肤无粘连,不可压缩。

4.囊肿可因创伤而破溃,流出粘稠蛋清样液体,囊肿暂时消失,数日后创口愈合囊肿长大如前。

5.囊肿继发感染时,可出现口底部肿胀疼痛,影响进食。

6.应与口底部血管瘤、淋巴管瘤、皮样囊肿鉴别。

皮样囊肿位于口底正中,扪诊有面团样柔韧感,可有压迫性凹陷,大囊性淋巴管瘤穿刺见内容物稀薄,无粘液,淡黄清亮,涂片可见淋巴细胞。

舌下腺囊肿可抽出透明粘稠,拉丝样液体。

治疗方式
1.根治舌下腺囊肿的方法是切除舌下腺,残余囊壁不致造成复发。

2.口外的舌下腺囊肿,在切除舌下腺后,需要将囊腔内的囊液吸净,在下颌下区加压包扎,不必在颌下区做切口切除囊肿。

舌下腺切除术:在下颌下腺导管开口外侧,沿舌下腺腺体长轴作口内切口,游离颌下腺导管,或通过导管内插入钝探针来解剖颌下腺导管。

腺体包膜下分离舌下腺,充分止血。

在腺体后缘,舌神经跨越颌下腺导管,注意游离并保护。

舌下腺从前向后游离,最后切断腺体后缘时要注意保护舌神经。

术后并发症
1.术后出血
2.术后感染:多表现为颌下间隙感染。

3.术后复发:主要原因是残余腺体所致。

4.颌下腺导管损伤,术中误扎、误断颌下腺导管;结扎者需及时拆除缝线,断裂者需将导管口与口底黏膜缝合,形成新的开口;颌下腺导管狭窄,可以予导管扩张,冲洗,瘢痕松解,有涎腺镜者可选择球囊扩张。

5.舌神经损伤均表现为舌感觉异常,根据损伤程度的不同决定治疗方法。

单纯解剖损伤予神经营养药物促进恢复;神经断裂缺损者予手术修复。

预防
颌骨骨折应该如何预防?本病多是由于外伤性因素引起,故注意生产生活安全,避免受伤等是预防本病的关键,其次主要是对患者进行饮食调摄:1,多吃蔬菜,蛋白质和富有维生素的饮食,可防止骨质疏松的发生和发展。

2,骨折早期饮食宜清淡,以利于祛瘀消肿,后期应偏味重,选择合适的饮食调补肝肾,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和功能的恢复。

检查
颌骨骨折应该做哪些检查?本病的检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两种:1,X线检查:常规X线平片操作简单,成像时间短,是颌面部骨折检查的首选方法,尤其是下颌骨体部无周围骨质的干扰,可即刻明确诊断,对骨折线的走形显示亦较差,由于相连骨块的干扰,骨重叠和牙齿重叠,一方面表现为对矢状骨折和上颌窦后壁的骨折显示不清,另一方面对多发性骨折和粉碎性骨折显示困难并容易出现漏诊,因此,对于常规X线平片检查显示可疑骨折者,应进行CT进一步检查。

2,CT检查:CT横断扫描可比较准确地显示骨折情况,横行骨折线由于与扫描线走形一致,常可出现漏诊,需辅助冠状面扫描以弥补其不足,但冠状扫描对病情较重的患者获取体位困难,如行CT三维重建技术即可任意切面立体地显示横行骨折,尤其是颞颌关节等较为复杂结构者,可应用“切割技术”及多平面重建技术,两侧对比研究,直观地显示骨折及关节脱位情况,并可清晰地显示骨折线的走行及骨折片的大小与空间位置,但CT三维重建技术亦有其不足之处,如部分容积效应使菲薄的筛骨及腔内的碎小骨片难以显示,因此,在应用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颌面部骨折时必须结合横断位扫描CT图像。

并发症
颌骨骨折可以并发哪些疾病?本病常常由于骨折时的合并伤也导致一些并发症,如髁突区受到严重创伤,可同时伴有颞骨骨板的损伤,致使此区肿胀明显,外耳道流血,如合并颅中窝骨折时,可出现脑脊液耳漏。

另外,本病还常常并发感染
和溃疡等并发症:1,感染是颌骨骨折开放复位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发生感染时应作脓培养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敏感抗生素抗感染,如有骨折端部分形成死骨,可以手术去除死骨及肉芽组织搔刮,待伤口愈合6个月后行骨移植修复。

2,颌骨骨折易并发口腔溃疡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病人骨折后行带钩牙弓夹板颌间牵引固定术,使之不能正常进行闭口运动,口腔的机械性自洁作用受到影响;加之口腔上皮组织的不断脱落,唾液蓄积,食物残渣滞于口腔及牙弓夹板上,不及时清除,则导致食物腐烂变性引起口腔炎及粘膜溃疡,二是为了控制感染,在大量应用抗生素后体内菌群失调,口腔内一些正常细菌被抑制,霉菌和其他致病菌异常繁殖,三是因病人不能正常进食,机体抵抗力降低等极易导致口腔溃疡。

颌骨囊肿是指在颌骨内出现一含有液体的囊性肿物,逐步增大、颌骨膨胀破坏,据其发病原因可分为牙源性及非牙源性两大类,牙源性者即囊肿由成牙组织或牙演变而来;非牙源性囊肿则可由胚胎发育过程中残留于颌骨内的上皮发展形成,如面裂囊肿,亦可为损伤所致的血外渗性囊肿以及动脉瘤样骨囊肿等。

颌骨囊肿多发生在青壮年,可发生在颌骨的任何部位。

根尖囊肿多发生在上下前牙。

含牙囊肿多发生在下颌第三磨牙,上颌尖牙区也是好发部位。

角化囊肿多发生在下颌第三磨牙及下颌升支部。

含牙囊肿生长缓慢,初期无自觉症状,若继续生长,骨质逐渐向周围膨胀,则形成面部畸形。

口内牙齿出现松动,移位倾斜。

1.颌骨进行性无痛性肿大,进展缓慢,多无自觉症状。

2.较大者扪诊有乒乓球样压弹感。

3.常有牙的病变(根端囊肿)或缺牙。

4.穿刺抽出草黄色液体,镜下可见胆固醇结晶。

角化囊肿(颌骨囊肿的一种类型)的囊液为乳白色角化物或皮脂样物。

颌骨囊肿的治疗,除年龄因素外,囊肿发生的部位也决定手术方法的选择。

囊肿位于上颌骨或下颌骨,前部或后部,中线或两侧,都应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予以处理。

囊肿大小不一样也应采取不同方法。

1.小型囊肿的治疗
根尖感染引起的小型囊肿可采取以下方法进行治疗:
如为死髓牙引起,可将病源牙作根管治疗,充填后作囊肿摘除,或在术中充填,同时作根尖切除。

创口可予以缝合,一般均可获得一期愈合。

如为残根引起,可拔除残根,扩大拔牙创齿槽窝,将囊肿摘除或刮净,拔牙创予以缝合,也可获得一期愈合。

腭前部或中线的裂隙囊肿,如切牙管囊肿,鼻腭囊肿或正中囊肿的治疗。

如作一次囊肿摘除,剥离囊膜时极易穿通鼻底,形成口鼻漏。

这种瘘道修补起来非常困难,有时经多次手术也难修复。

对于这种情况,最好不作囊肿摘除,而作半切除开放手术。

即将囊肿突出或未突出口腔的囊肿壁,连同表面的腭黏膜切除,其鼻腔面不予切除。

术后于进食后冲洗囊腔即可,一般术后3~6个月,即可长平,囊膜色泽与腭黏膜相似,毋需再次切除。

这种方法创伤很小,也相对安全,绝无穿通鼻腔的并发症发生,非常适宜于老年人。

2.中型囊肿的治疗
老年人颌骨的中型囊肿,治疗比较复杂。

因老年人大部分缺牙或合并牙槽骨萎缩。

中型囊肿如位于上颌前部者,可能压迫梨状孔突入鼻底;后部者可能侵入上颌窦。

如位于下颌,老年人下颌骨因缺牙变窄,体部或升枝的囊肿可能压迫或推移下齿槽神经管,并将邻近牙推移异位或根尖位于囊腔内,这种情况下,如作一次性囊
肿摘除,上颌可能穿通鼻腔或上颌窦,下颌则易损伤下齿槽神经管;如损伤邻牙,还需作根管治疗或拔除,造成不必要的痛苦。

对老年人,均不适宜作这些治疗。

因此,老年人中型骨囊肿的治疗,以开窗减压术最为安全,且创伤小,痛苦少,同样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当然惟一的不足是愈合时间稍长,在此期间每天饭后需冲洗囊腔。

由于冲洗方法简单,不受时间限制,且安全舒适。

通常开窗术后的减压时间为6至18个月,减压后囊肿消失者不需II期手术,未完全消失者可行II期手术刮除缩小囊肿。

开窗减压术的目的不是直接根除囊肿,而是使囊腔缩小,恢复颌骨外形,最大程度地保护颌骨的形态和功能。

也有学者尝试不作刮除,一些病例证实囊膜在经过开放引流暴露口腔后,可以向口腔黏膜转化。

3.大型颌骨囊肿的治疗
大型颌骨囊肿患者,尤其是老年人。

因截骨范围较大,手术比较复杂,术后易导致面部畸形,老年人难以承受大型手术等特点,所以多主张先采用囊肿开窗减压术,缩小病变范围,恢复颌骨外形,根据开窗术后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治疗方案。

舌头不能正常自由地前伸,舌头伸出口腔的部分不及正常儿童的长,而且舌前伸时舌尖因被舌筋牵拉而出现凹陷,舌尖呈W形(正常人舌头伸出时舌尖呈V字形),还可能影响哺乳或与下前牙摩擦,发生溃疡。

孩子张口时舌尖不能上翘,不能舔到上齿龈或伸过上唇,年龄稍大后则影响正常发音。

对咀嚼功能影响也非常大,舌系带过短的人由于舌头活动空间小咀嚼有难度,吃饭时会咀嚼得很慢,吞食比较多。

... 舌头不能正常自由地前伸,舌头伸出口腔的部分不及正常儿童的长,而且舌前伸时舌尖因被舌筋牵拉而出现凹陷,舌尖呈W形(正常人舌头伸出时舌尖呈V字形),还可能影响哺乳或与下前牙摩擦,发生溃疡。

孩子张口时舌尖不能上翘,不能舔到上齿龈或伸过上唇,年龄稍大后则影响正常发音。

对咀嚼功能影响也非常大,舌系带过短的人由于舌头活动空间小咀嚼有难度,吃饭时会咀嚼得很慢,吞食比较多疗方法包括语音治疗,非麻醉下的系带切开术和全麻下的系带修整术。

目前尚不明确,但任何单一因素都不能成为其绝对治病原因,可能由多种内在及外在因素相互作用下导致细胞基因突变的结果。

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以30~50岁为多见,女性稍多见。

通常表现为缓慢生长的椭圆形或圆形肿块,常无自觉症状,病史较长。

肿瘤界限清楚,质地中等,多数直径在2~125px;小的肿瘤通常形成光滑、可活动的实性肿块;较大者倾向于隆起并影响表面皮肤或粘膜,扪诊呈结节状,高起处常较软,可有囊性变,低凹处较硬,多为实质性组织;多次复发者可形成固定的肿块。

多形性腺瘤的治疗为手术切除,疾病预后
1、绝大多数肿瘤手术彻底切除后可治愈。

2、术后复发,该肿瘤为具有侵袭性的良性肿瘤,术后常易复发,复发的可能原因包括:
A、以粘液样物质为主要成分时,易流散;
B、包膜厚薄的变化及肿瘤侵犯包膜的倾向;
C、肿瘤出现包膜下裂隙;
D、肿瘤结节穿破包膜;
E、肿瘤细胞可能的生物学需要,使细胞本身在进入手术部位时可以生存。

许多复发性多形性腺瘤是多灶性的,有些分布非常广泛,以至于不能用手术控制。

3、恶变,少数涎腺多形性腺瘤可发生恶变。

4、味觉出汗综合征(gastatory sweating syndrome),又称耳颞神经综合征或Frey综合征(Frey syndrome),其症状是耳前下区皮肤,当咀嚼食物或刺激唾液分泌时,出现该区发红并伴有
出汗现象。

一般在腮腺手术后数周出现,并不会消失,发生原因一般认为是手术切断了副交感分泌神经支与皮肤汗腺及表浅血管的交感神经支错位再生连结,导致刺激唾液分泌后出现汗与发红。

大多数患者发现局部有无痛性肿块,肿块呈圆形、椭圆形,表面光滑。

多数病例肿瘤质地软,有柔性,少数为囊性。

边界清楚,可活动,与皮肤无粘连,一般瘤体不超过6cm。

少数病例肿块有波动感或压痛。

一般无功能障碍。

腺淋巴瘤惟一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

但目前不断有复发病例的报道,这可能与其具有肿瘤多发性的特征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