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是中国自行研制的航天运载工具。
长征火箭从1965年开始研制,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经拥有退役、现役共计18个型号,其中长征一号、长征一号丁、长征二号、长征二号捆、长征三号、长征四号甲已退役;长征二号丙、长征二号丁、长征二号F、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乙、长征三号丙、长征四号乙、长征四号丙、长征五号、长征六号、长征七号和长征十一号12个型号在役。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具备发射低、中、高不同轨道,不同类型卫星及载人飞船的能力,无人深空探测能力。
低地球轨道(LEO)运载能力达到25吨,太阳同步轨道(SSO)运载能力达到1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运载能力达到14吨。
中文名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外文名
Long March launch vehicle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开始研制时间
1965年
缩写
CZ或LM
首次成功
长征一号成功发射“东方红1号”
研制单位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等
首飞成功时间
1970年4月24日
退役系列
长征一号
现役系列
长征二至七号十一号
研制中系列
长征八号
论证中系列
长征九号
目录
火箭归类
试验火箭:
长征一号系列(已退役)
第一代火箭:
长征二号系列(大部分现役)
长征三号系列(大部分现役)
长征四号系列(大部分现役)
第二代火箭:[5]
长征五号系列(现役)
长征六号(现役)
长征七号(现役)
长征十一号(现役)
长征八号(研制中)
长征九号(论证中)
长征一号系列
“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是我国第一种运载火箭型号,主要用于发射近地轨道小型有效载荷。
拥有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和长征一号丁运载火箭两个型号。
在“长征一号”的技术基础上,发展了“长征二号”、“长征三号”和“长征四号”系列运载火箭。
长征一号
长征一号(CZ-1)是为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而研制的三级运载火箭,全长29.46米,最大直径2.25米,起飞质量81.57吨,起飞推力112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为300千克。
长征一号运载火箭于1965年开始研制。
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东方红一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奠定了长征系列火箭发展的基础。
1971年3月3日,长征一号火箭第二次发射,把实践一号科学试验卫星准确送入轨道,又一次取得圆满成功。
长征一号共进行了两次发射,均获得成功。
目前该火箭已退役。
长征一号乙
长征一号丁也被称作“长征一号马杰”。
是长征一号的第一个改进方案。
方案提出使用意造马杰火箭的第三级意丽丝固体火箭发动机来替换国产的第三级GF-02固体火箭发动机。
火箭的一、二级没有更变。
但当时因缺乏资金所以没有向意大利购买马杰火箭的第三级,因此没有投入生产。
第一、二级使用长征一号的发动机,保留不变,而第三级使用更先进的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固体燃料,使火箭的近地运载能力提高到半吨。
1984年首次成功测试第三级发动机,但因种种原因,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于1988年取消了长一丙工程。
长征一号丁
长征一号丁(CZ-1D)是“长征一号”火箭的改进型,是一枚装有“变轨级”的三级小型运载火箭。
全箭起飞质量85.42吨,全长31.28米,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为1000千克(轨道高度200公里,倾角为28.5度)。
1997年11月,长征一号丁火箭首次飞行完全成功。
该型号火箭进行了三次亚轨道发射任务,一次失败。
目前该火箭已退役。
长征二号系列
“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是中国的航天运载器的基础型号。
长征二号目前是中国最大的运载火箭家族,拥有“长征二号”、“长征二号丙”、“长征二号丁”、“长征二号捆(E)”、“长征二号F”等型号,承担近地轨道发射任务。
长征二号
长征二号(CZ-2)是中国运载火箭的基础型号,共两级,火箭全长31.17米,最大直径3.35米,起飞重量190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2.0吨。
1975年11月26日,“长征二号”火箭完成了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发射任务。
该火箭在1970年开始研制。
1974年11月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了第一次发射,由于火箭控制系统中一根导线存在暗伤而断裂,导致火箭姿态失去控制,首次飞行试验失败。
第二次发射于1975年11月26日获得成功,将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
随后,又连续两次发射成功,将中国第二颗和第三颗返回式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
该运载火箭已退役。
长征二号甲
大体就是长征二号运载火箭,但准确指在1974年长征二号首发失败后,对长征二号使用的风暴一号火箭第二级的陀螺控制系统作了微小改进后的火箭型号。
1975年首发成功后,又成功地发射两次。
按照国际惯例,对火箭发动机做多么微小的改进都需要注册,改进后第二级的“YF-22/23”火箭发动机改称“YF-22A/23A”(22、23甲),火箭的型号也同时改作“CZ -2A”(长征二号甲)。
这个型号又因与年后的长征二号丙(为提供国际运载服务而更名)完全一致,所以常常造成混淆。
所以一些列表会用“长征二号”或“长征二号甲”来标示1974年11月5日的发射失败,而1975年11月26日、1976年12月7日、1978年1月26日的三次发射与后期的长二丙发射任务一并收录为“长征二号丙”的发射任务。
长征二号丙(CZ-2C)是一
种两级常规液体运载火箭,采用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作为推进剂,主要用于发射低轨和太阳同步轨道卫星。
火箭全长43.72米,箭体与整流罩直径均为3.35米,起飞质量245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为4.0吨。
长征二号丙系列运载火箭于1982年9月首次成功发射。
1987年,长征二号丙火箭被授予“全国质量金质奖”。
1999年,长征二号丙火箭被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授予“优质液体运载火箭”称号。
长征二号丙改
长征二号丙的改进型号有三种:CZ-2C/SD、CZ-2C/SM和CZ-2C/SMA。
长征二号丙/SD(CZ-2C/SD):1997年12月8日首次发射,是一种
商业卫星发射器,即在长征二号丙的二级火箭上安装一个上面级的智能分配器,该型火箭连续7次成功发射铱星及其模拟星。
长征二号丙/SM(CZ-2C/SM):安装了改进版的固体上面级,地球同步轨道运载能力达1.25吨。
2003年首次发射。
长征二号丙/SMA(CZ-2C/SMA):是一种三级常规液体火箭,是在长征二号丙(CZ-2C)火箭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研制的三轴稳定固体上面级和双星适配器,于2008年首次发射,主要用于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的发射。
700千米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达到2.1吨。
1999年,原航天工业总公司授予长征二号丙改进型火箭“金牌火箭”的光荣称号。
长征二号丁
长征二号丁(CZ-2D)是一种二级常规液体推进剂运载火箭,是在长征四号甲(CZ-4A)的基础上减少常规液体三子级,并进行适应性改进形成的火箭,主要用于发射近地轨道和科学实验卫星。
火箭全长41.056米,箭体直径3.35米,起飞质量249.6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4.0吨。
长征二号丁于1992年8月9日首次发射,至今发射成功率为100%。
2012年1月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授予“金牌火箭”称号。
长征二号E
长征二号E(CZ-2E)即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是在加长的长征二号丙(CZ-2C)周围捆绑四枚2.25米直径液体助推器的火箭,主要用于发射近地轨道(LEO)有效载荷,配以合适的上面级,可进行中高轨道卫星的发射。
火箭全长49.686米,一、二子级直径3.35米,每个液体助推器长为15.4米,直径2.25米,卫星整流罩最大直径4.2米,起飞质量464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到9.5吨。
长征二号捆于1990年7月首次成功发射。
长二捆火箭的研制成功,使我国首次突破了助推器捆绑技术、首次研制成功了推进剂利用系统和大型发射台等36项关键技术,为我国的运载火箭进入国际发射服务市场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目前该火箭已退役。
长征二号F
长征二号F(CZ-2F)是在长征二号捆(CZ-2E)火箭的基础上,按照发射载人飞船的要求,以提高可靠性、确保安全性为目标研制的运载火箭,可靠性超过97%(置信度0.7),主要用于发射神舟飞船和大型目标飞行器到近地轨道。
长征二号F基本型火箭全长58.34米,一、二子级直径3.35米,助推器直径2.25米,整流罩最大直径3.8米,起飞质量479.8吨,可以把8.4吨的有效载荷送入近地点200千米、远地点350千米、倾角42°的地球近地轨道。
长征二号F有箭体结构、控制系统、动力装置、故障检测处理系统、逃逸系统、遥测系统、外测安全系统、推进剂利用系统、附加系统、地面设备等十个分系统,为兼顾卫星的发射,保留了有效载荷调姿定向系统的接口和安装位置。
故障检测处理系统和逃逸系统是为确保航天员的安全而增加的,其作用是在飞船入轨前,监测运载火箭状态,若发生重大故障,使载有航天员的飞船安全地脱离危险区。
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先后成功发射了“神舟一号”至“神舟七号”飞船,为我国成功实现载人航天飞行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目前该型火箭已停产。
长征二号F改
长征二号F改(CZ-2F/G)是为适应载人航天二期工程发射运输飞船和目标飞行器的要求,对长征二号F火箭进行改进形成的二期状态。
长征二号F改包括两种状态,即发射运输飞船状态和发射目标飞行器状态。
[13]火箭助推器推进剂储箱顶部椭球顶改为锥形顶,提升推进剂储存量,增加近地轨道推力。
[14]
火箭在长征二号F基本型的基础上,增加的助推器推进剂质量,起飞质量约493吨。
发射载人飞船型号和发射目标飞行器或空间实验室的型号的整流罩直径分别为3.8米和4.2米,火箭全长分别为58.34米和52米。
火箭运载能力有所提升,可以把8.8吨的有效载荷送入近地点200千米、远地点350千米、倾角42°的地球近地轨道。
神舟七号发射任务完成后,长征二号F基本型不再执行任务,后续任务暂时由长征二号F改进型执行。
长征二号F改进型火箭已先后成功发射“神舟八号”至“神舟十一号”飞船及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
长征三号系列
“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是我国承担高轨道发射任务的运载火箭,目前有“长征三号”、“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乙”、“长征三号丙”等型号。
长征三号
长征三号(CZ-3)是在长征二号丙(CZ-2C)的基础上,
增加2.25米直径氢氧三子级形成的三级液体火箭,主要用于发射地球同步轨道有效载荷。
火箭全长44.56米,一、二子级直径3.35米、三子级直径2.25米,卫星整流罩最大直径3.0米,起飞质量204.88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运载能力为1.45吨。
长征三号火箭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跨入世界先进行列,是中国运载火箭发展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首次采用了液氢、液氧作火箭推进剂,首次实现火箭的多次启动。
目前该火箭已退役。
长征三号甲
长征三号甲(CZ-3A)是长征三号系列火箭的基础型号,是将长征三号(CZ-3)氢氧三子级替换为3米直径、采用两台8吨氢氧发动机的氢氧三子级,具备了大姿态调姿能力,任务适应能力更强。
火箭全长52.52米,一、二子级直径3.35米、三子级直径3.0米,卫星整流罩最大直径3.35米,起飞质量243吨,GTO运载能力为2.65吨。
主要用于发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有效载荷,也可以运载低轨道、极地轨道或逃逸轨道的有效载荷。
长征三号甲自1994年2月8日首次发射成功以来,至今发射成功率为100%。
2007年6月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授予“金牌火箭”称号。
长征三号乙
长征三号乙(CZ-3B)是在CZ-3A和CZ-2E火箭的基础上
研制的大型三级液体捆绑火箭,以长征三号甲(CZ-3A)作为芯级,捆绑四枚2.25米直径液体助推器构成,助推器及其捆绑结构则与CZ-2E基本相同,主要用于发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卫星,亦可进行一箭多星发射或其它轨道卫星的发射,也是中国用于商业卫星发射服务的主力火箭。
该火箭共有2种构型:长征三号乙标准型(已停产)、长征三号乙改一型。
[17]
长征三号乙标准型:火箭全长54.838米,一、二子级直径3.35米、助推器直径2.25米,三子级直径3.0米,卫星整流罩最大直径4.0米,起飞质量425.8吨,GTO运载能力为5.1吨。
长征三号乙改一型:火箭全长57.056米,采用起飞滚转定向、双向风补偿、三级一次工作、串联式双星分离,采用3700Z加长型双星整流罩(直径3.7米),其余的与标准型相似。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于1996年2月15日首次飞行发射国际708通信卫星失败,火箭起飞22秒后触地爆炸。
在1997年8月和10月则成功地发射了菲律宾马部海卫星和亚太二号R卫星。
目前长征三号乙标准型已停产。
长征三号乙增强型
长征三号乙增强型(CZ-3B/E)共有4种构型:
长征三号乙改二型、长征三号乙改三型和长征三号乙/远征一号火箭、长征三号乙改五型(研制中)。
长征三号乙改二型:火箭在长征三号标准型的基础上,芯一级加长1.488米,助推器加长0.768米,二级结构得到加强。
控制系统可采用两种方案:平台+激光惯组主从冗余方案;双激光惯组主从冗余+卫星导航复合制导方案。
火箭全长56.326米,卫星整流罩最大直径4.2米,起飞质量458.97吨,GTO运力达到5.5吨。
[18]
长征三号乙改三型:火箭继承了改二型的基本状态,采用双激光惯组+GNSS复合制导,采用4200F整流罩(直径4.2米)。
火箭全长56.542米,地月转移轨道运载能力达到3.78吨。
长征三号乙/远征一号火箭(CZ-3B/YZ-1):是在原火箭上,加装了远征一号上面级,形成了一个四级火箭。
火箭全长57.126米,采用4200Z型整流罩(直径4.2米)。
长征三号乙改五型:是在长征三号乙/远征一号火箭基础上,将整流罩加长了900毫米,从而能够包络更大的卫星。
该构型不仅能够发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有效载荷,还将覆盖太阳同步轨道有效载荷的发射任务。
长征三号乙增强型火箭(CZ-3B/E)已执行过尼日利亚通信卫星一号、委内瑞拉一号通信卫星等多次发射任务。
并于2013年12月2日用长征三号乙改三型成功发射了我国自主研发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
长征三号丙
长征三号丙(CZ-3C)是在长征三号乙(CZ-3B)基础上,减少了两个助推器并取消了助推器上的尾翼。
主要发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有效载荷,可以进行一箭多星发射或发射其它轨道的卫星。
长征三号丙标准型:火箭全长54.838米,卫星整流罩最大直径4.2米,起飞质量345吨,GTO运载能力为3.8吨。
2008年4月25日,长征三号丙获首次发射成功,至今发射成功率为100%。
长征三号丙增强型
长征三号丙增强型有2种构型:长征三号丙改二型、长征三号丙/远征一号。
长征三号丙改二型(CZ-3C/E):是在原长征三号丙标准型火箭的基础上,芯一级加长1.488米,助推器加长0.768米,推进剂质量提升近20吨。
二级发动机采用了长征二号F 的二级发动机。
火箭全长56.326米,使用4米直径4000F型整流罩,标准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达到3.9吨。
该型火箭于2014年10月24日成功发射嫦娥五号T1试验器。
[27]
长征三号丙/远征一号(CZ-3C/YZ-1):是在原火箭上,加装了远征一号上面级,形成了一个四级火箭。
火箭全长57.126米,使用4.2米直径4200Z型整流罩,标准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为3.7吨。
该型火箭于2015年3月30日首次成功发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17颗卫星。
长征四号系列
“长征四号”最早可追溯到上海航天局的“风暴一号”火箭,“长征四号”系列运载火箭承担太阳同步轨道和极轨道的发射任务。
目前有“长征四号甲”、“长征四号乙”、“长征四号丙”等型号。
风暴一号
风暴一号火箭于1972年8月首次进行遥测试验火箭发射,取得了成功;在1973年9月18日和1974年7月12日的两次发射科学实验卫星时遭到失败;1975年7月该火箭成功将中国第一颗质量超过1吨的卫星送上太空;1981年9月该火箭将3颗卫星同时送上太空,这是中国首次用一枚火箭同时发射3颗卫星。
风暴一号火箭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共进行了11次飞行,取得了7次成功,共发射了6颗低轨道卫星和成功地进行了两次低弹道发射实验。
该火箭于1982年停用。
(该型号火箭发射记录不计入长征火箭发射历史)
长征四号甲
长征四号甲(CZ-4A),是在长征二号丙(CZ-2C)基础上进行改进设计,并增加常规液体三子级而形成的一种常规液体三级火箭,采用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作为推进剂,其主要任务是发射对地观测应用卫星。
火箭全长41.901米,最大直径3.35 米,起飞质量248.9吨,起飞推力约300吨。
其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为1.5吨。
长征四号甲于1988年9月首次发射,该型火箭共进行了两次发射,发射成功率为100%。
目前该火箭已退役。
长征四号乙
长征四号乙(CZ-4B)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是常规液体三级火箭,是在长征四号甲(CZ-4A)的基础上改进而成,主要用于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
火箭全长47.977米,一、二级直径为3.35米,三级直径为2.9米,起飞质量249.2吨,太阳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1.9吨(800千米)。
1999年5月10日首次发射,2013年12月9日发射失败。
长征四号丙
长征四号丙(CZ-4C)是常温液体三级运载火箭,是在长征四号乙(CZ-4B)基础上,增加了三子级二次启动能力,主要用于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
火箭全长47.977米,一、二级直径为3.35米,三级直径为2.9米,起飞质量249.2吨,太阳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2.8吨(800千米)。
长征四号丙于2006年4月27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首次成功发射[32],2016年9月1日发射高分十号任务失败。
长征五号系列
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又称“大火箭”“冰箭”,是我国研制的新一代大型低温液体运载火箭。
其芯一级和上面级使用液氧/液氢推进剂,助推器使用液氧/煤油推进剂。
基本型长征五号(CZ-5):为二级半构型,火箭全长56.97米,整流罩直径5.2米,芯级直径为5米,助推器直径为3.35米,起飞质量878.556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为14吨。
该型火箭主要将用于探月三期工程及其它深空探测。
长征五号乙(CZ-5B):为不加第二级的一级半构型,火箭全长53.66米,整流罩直径5.2米,芯级直径为5米,助推器直径为3.35米,起飞质量837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为23吨(轨道高度200×400km,轨道倾角42度)(一说25吨)。
该型火箭主要将用于中国未来天宫空间站的建设。
长征五号/远征二号运载火箭(CZ-5/YZ-2):为带助推器的三级火箭。
其助推器、芯一级、芯二级、整流罩与基本型相同,但在整流罩内增加了远征二号上面级作为第三级。
长征五号系列已经突破全部关键技术,于2016年2月完成在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的联合演练。
长征五号/远征二号火箭于2016年11月3日20时43分在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首飞。
这标志着长征五号成为中国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
长征六号
长征六号(CZ-6)是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的新一代无毒无污染小型低温液体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
火箭一子级直径为3.35米,二子级和三子级直径为2.25米。
全箭总长29.932米,起飞质量约102吨,在国内测控限制下,该方案火箭700千米SSO轨道运载能力约为500千克。
长征六号具备适应简易设施发射的能力,可实现快速发射。
2015年9月20日,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由此成为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家族中的首飞箭。
长征六号同时成功将20颗卫星送入太空,创造了我国一箭多星发射的新纪录。
长征七号
长征七号(CZ-7)是以满足中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用于发射货运飞船的需求而研制的新一代高可靠、高安全的中型液体运载火箭。
其前身是长征二号F换型运载火箭(CZ-2F/H)。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为全液氧煤油火箭,基本型长征七号总长53.1米,起飞质量约594吨,芯级直径3.35米,助推器直径2.25吨,起飞推力720吨。
长征七号采用“两级半”构型,运载能力将达到近地轨道14吨,太阳同步轨道5500千克。
预计将于2017年送天舟货运飞船升空与天宫二号对接,到2021年火箭各项技术趋于成熟稳定时,将逐步替代现有的长征二号、三号、四号系列,承担我国80%左右的发射任务。
2016年6月25日,长征七号于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中心首次成功发射。
长征八号
长征八号运载火箭是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航天一院)
研制的采用无毒无污染推进剂的新型中型运载火箭,主要面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商业卫星发射任务。
长征八号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3-4.5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7.6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2.5吨。
火箭年执行发射能力为10发,任务准备周期为8-15日。
该火箭预计将在2018年完成研制、实现首飞。
长征九号
长征九号运载火箭是一款正在论证的新一代重型火箭,其起飞推力约为3000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在100吨以上,地月转移轨道运载能力至少50吨,与美国土星5号运载火箭运力相近,将可能被用于中国的载人登月任务。
长征九号运载火箭预计将于2030年左右在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实现首飞。
长征十一号
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是长征系列火箭中首枚小型固体运载火箭,与现役以液体推进剂为动力的长征系列火箭相比,它的发射准备时间由“月”缩短为“小时”,将大大提升我国快速进入空间的能力。
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全长20.8米,箭体最大直径2.0米,重58吨,起飞推力120吨,该火箭700公里SSO(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达350公斤,LEO运载能力700公斤。
火箭采用国际通用星箭接口,可满足不同任务载荷、不同轨道的多样化发射需求。
2015年9月25日,长征十一号成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多星的方式发射四颗微小卫星。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