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种群的特征》教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群的特征》教学设计
1、设计理念:新课程改革倡导探究行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本节课就是以让学生亲历模拟实验及建立模型等探究活动来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为设计理念。
2、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的引入思路是: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出种群的概念,引发对物种的理解,进而归结对种群的概念通俗理解。借助对生活中的常见种群的照片,理解种群的空间分布特点。
借助种群的照片,引发数量的特征的思考。
围绕种群的密度,引发同学们思考,种群密度是基本特征,并且理解其它特征是如何影响密度的,理清种群数量的特征之间的关系。
本节的内容教学是打乱原有的教学安排,让学生练习自学能力,练习速读,练习短暂记忆,在动手中理解理论,学会构建各种模型来解决虚拟的问题,练习解决问题多角度思考问题。。
方法和结果。计算该样方中个体数
看课
探讨:
中,
小、
少、
样原则、
教学设计说明
1.本节教学设计的核心是用样方法测定种群的密度,对于样方法这种科学方法的学习,着重于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讨论和对实际问题的探讨,结合生物学实际问题构建生物学模型,理论联系实际,练讲结合。
2.种群的多个特征,但是有轻重详略之分,重点是种群密度,以及样方法在种群密度测定中的实际应用,其他的特征都可以与种群密度相联系的讲解。通过课堂的纸团案例理解标志重捕法,学以致用。
3.本节课的主要线索是种群的特征,但并不是仅仅描述性的讲,而是从问题出发,落脚于对科学方法的学习:用样方法测定种群密度。因此,让学生尝试、模仿调查种群密度,是本节的重要教学目标。教学设计要围绕实现这一目标来制定,即要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活动,完成尝试、模仿的操作。教材中设计了“探究”活动: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这一活动需要在野外进行,且属尝试、模仿层次,考虑到可操作性,故用多媒体建立实验模型展示,理解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对于特征的讲解要多引用实例,尽量给学生以感官的认识不要过分强调概念。让学生在案例中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