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音乐教育思想

合集下载

评述蔡元培五育并举方针

评述蔡元培五育并举方针

评述蔡元培五育并举方针一、引言蔡元培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重要人物,也是中国现代教育改革的先驱者之一。

他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强调了知识、德育、体育、艺术和劳动的综合发展。

本文将对蔡元培的五育并举方针进行评述,并探讨其对中国教育发展的深远影响。

二、蔡元培五育并举方针的内涵和意义1.知识教育:知识是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蔡元培强调了知识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他主张培养学生广泛的知识面,注重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结合,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2.德育:德行是人格形成和社会交往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蔡元培认为,德行应该成为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他主张通过道德榜样、道德规范等方式来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3.体育:蔡元培认为,体育锻炼对于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他主张通过体育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身体素质,使学生在健康快乐中成长。

4.艺术:艺术是人类情感和审美的表达方式,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蔡元培强调了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主张通过音乐、绘画、舞蹈等艺术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5.劳动:劳动是实践与经验积累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实际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途径之一。

蔡元培主张将劳动纳入教育内容中,让学生通过实际劳动来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思维。

蔡元培五育并举方针强调了知识、德育、体育、艺术和劳动的综合发展,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和素质。

这一方针不仅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于社会的进步和繁荣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蔡元培五育并举方针的实施与影响1.实施情况:蔡元培五育并举方针在中国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实施。

各级学校纷纷加强对知识、德育、体育、艺术和劳动的教育内容安排,并注重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2.教育效果:蔡元培五育并举方针在中国教育中产生了积极影响。

学生通过全面发展的教育,不仅在学业上取得了优异成绩,也具备了良好的品德、健康的体魄、丰富的创造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蔡元培教育思想启示学习心得体会(通用)

蔡元培教育思想启示学习心得体会(通用)

蔡元培教育思想启示学习心得体会(通用)学教育史时,关注的是外国的教育家,看到蔡元培、鲁迅这些大家的教育思想,作为中国人,真是自豪得很。

历史告诉我们,当时的中国快到了崩溃的边缘,贫、弱、愚,教育在激烈的社会矛盾冲突中四面受敌,不知何去何从,同时,教育也成为当时思想家们拯救中国的途径之一,从他们朴实的文字、深邃的思想中,我们感受到他们对于教育所寄予的期望,感受到他们的理想、激情和对教育的信仰。

这就能解释,在《死亡诗社》和《放牛班的春天》这两部影片中,文学和音乐,如何让两位老师成功地征服了那些聪明调皮的学生,虽然他们也有困惑的时候,也遇到误解,可艺术奇妙地融合着爱与信念,让孩子们获得了成长的力量。

谁也不会忘记这样的老师,他们也许不够智慧,不够强大,却带领我们走入艺术的殿堂,获得人生的启迪。

反观我们目前的艺术教育,是不是也给了孩子们这样的力量呢?或者,更多的是压抑了孩子们自然的生长。

我们的语文教育让孩子们领略到文字的美和意境了吗?还是让孩子们继续选择那些似是而非的答案,肢解篇章和句子呢?美术教育、音乐教育呢?只有对艺术深深热爱、执著追求的教师,才能真正带给孩子们高质量的美育,在享受中完成人格的塑造。

关于教育的目标理念,统领着我们所有的教育行为,决定着教育的正确方向。

谁能说理论是苍白的呢?理论通过改善我们的主观世界,提高了我们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早在夏朝,我国便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从古至今,教育的形式和内容都在不断变化,然,“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育对于社会、国家的重要性从未变过,是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很大程度上,教育影响着社会意识形态,也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

根据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现代教育又分为幼儿园、小学、中学、职高、大学等,而其中,大学,即高等教育是学生从学校过渡到社会、欲将知识和技能转变为社会生产力的关键环节,承担着为社会和国家输送人才的重要使命。

陈宝生部长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提到:高教大计,本科为本;本科不牢,山动地摇。

浅谈三大音乐教育法体系

浅谈三大音乐教育法体系

浅谈三大音乐教育法体系作者:陈浩轩王涛来源:《神州·上旬刊》2020年第09期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以及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乐教育的发展与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

音乐课堂教学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三大音乐教育体系即达尔克罗兹、奥尔夫、柯达伊,这三大体系更注重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更注重学生全面个性的发展,不断获得国家教育部和国内音乐教育界师生的充分认可和推崇。

一、音乐学科教育发展历程(1)萌芽阶段:我国音乐教育发展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在氏族。

清末時期,沈心工、李叔同从日本带回的学校音乐教育推动了“学堂乐歌”的发展,1901年上海南洋公学附属小学开设了我国最早的音乐课程;1907年规定了学堂开设音乐课,音乐课正式进入学堂中;1909年音乐课在全国中小学正式设立,被列为随意科目。

民国时期,蔡元培提出美育思想指出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912年音乐课为唱歌课;1913年音乐课加入乐器学习;五四运动时期;1923年音乐课被列为中小学的必修课程。

新中国成立时期,1952年确立了美育在音乐教育中发展的地位,“文革”期间音乐教育受到严重破坏,音乐教育的发展出现了断层。

(2)形成发展: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教育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重视,音乐教育也随着开始恢复重建,音乐教育开始渐渐复苏。

1986 年国务院在国家第七个五年计划有关文件中规定美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方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80 年代后奥尔夫、柯达依、达尔克罗斯、美国综合音乐、铃木教学法等陆续被介绍到我国二、三大音乐教育体系的教育理念1.教育宗旨:三大音乐教育体系的教育宗旨是以人为本,而不是以乐为本。

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

”三大音乐教育体系所提倡的思想是“让音乐属于每一个中国人”,它不同于专业化的音乐教育,专业化的音乐教育培养对象是未来从事音乐的专业人员,而大众化的音乐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

2.教育目标:三大音乐教育体系的教育目标是以掌握音乐情感为主,而不是以掌握音乐理论为主。

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在教师招聘考试中,蔡元培的思想是考试中比较容易出现的考点,尤其是他的五育并举的思想,随着教师招聘考试内容的细化,此部分知识点考查的越来越细致,接下来,我们对五育并举的方针进行总结,帮助大家进行备考。

2021近代蔡元培的高校艺术教育思想与实践范文1

2021近代蔡元培的高校艺术教育思想与实践范文1

2021近代蔡元培的高校艺术教育思想与实践范文 在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蔡元培的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

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大学理念及其对北京大学的成功改革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最为宝贵的财富之一。

同样,在中国近代艺术教育史上,蔡元培的重要性也是不可替代的。

其“以美育代宗教”的艺术教育思想及其为中国近代艺术教育的普及所做出的诸多奠基性工作促进了中国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更值得指出的是,蔡元培将其大学理念与美育思想相结合,形成了独道的高校艺术教育思想并依此进行了一系列的相关实践,成为近代中国高校艺术教育的奠基人。

一、蔡元培的高校艺术教育思想 蔡元培并非中国近代艺术教育思想的启蒙与开拓者,却是近代艺术教育思想进一步深化、完善并付诸实践的开路先锋,是中国近代高校艺术教育的奠基人。

1917年,当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教育主张后,立即在教育界乃至学术界产生了重大反响,以致形成了盛极一时的美育思潮。

蔡元培艺术教育思想的形成既得益于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的熏陶及梁启超、王国维美学思想的启示,亦得益于西方美学思想的影响。

(一)艺术教育的内涵 这里所说的艺术教育即蔡元培本人所言道的美育之核心,亦称美感教育。

何为美育,在《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中,蔡元培将美感教育界定为:“美感者,合美丽与尊严而言之,介于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之间,而为津梁”,“教育家欲由现象世界而引以到达于实体世界之观念,不可不用美感之教育。

”[1](P46)这里的现象世界和实体世界,是蔡元培依据康德的二元论哲学将“五育”进行的归属分类,即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为现象世界,隶属于政治,世界观教育为实体教育,超乎政治之外。

在蔡元培看来,美育教育介于其他四育之间,是连接现象世界和实体世界的重要桥梁。

1930年,蔡元培应邀为《教育大辞书》撰写“美育”辞条,给其作出了较为严谨的定义,指明美育应以陶冶感情为目的,与智育相辅,共同促成德育的完成。

同样,高校艺术教育也是以此为鹄的。

蔡元培的美育思想总结

蔡元培的美育思想总结

蔡元培的美育思想总结蔡元培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和教育改革家,他对美育的思想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蔡元培的美育思想主张培养人民的审美能力和情感境界,强调美育的全面性和人本性,提倡将美育纳入教育体系,用美育推动社会进步。

以下是对蔡元培的美育思想的一个总结。

蔡元培的美育思想主张培养人民的审美能力和情感境界。

他认为,人只有具备审美能力才能够欣赏和理解美的艺术作品,并从中得到心灵的满足;而只有情感境界高尚的人才能够创造、体验、传播真正的美。

因此,蔡元培强调,教育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高尚情感,使他们从小就能够欣赏美的事物,并能够用美的力量来改变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强调美育的全面性和人本性。

他认为,美育不仅仅是美术教育,还包括音乐、文学、戏剧等各种艺术形式。

蔡元培主张将各种艺术形式作为教育的一部分,将其纳入学校的教育体系,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接受全面的美育教育。

此外,蔡元培还强调美育应该是人本性的,即将美育教育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相结合,使学生在接受美育教育的同时,也能够增强对人文精神的理解和尊重。

蔡元培的美育思想提倡将美育纳入教育体系,用美育推动社会进步。

他认为,美育教育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审美能力,使学生具备艺术创造和欣赏的能力。

同时,美育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艺术批评能力,使他们能够做出独立和深入的思考。

蔡元培认为,美育教育不仅对个体的发展有益,也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有重要意义。

通过美育教育,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审美水平,促进国民素质的提高,推动社会的进步。

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强调教育要注重实践。

他认为,美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其能够将所学的美育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去。

因此,美育教育应该贯穿于学生的整个教育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作力。

蔡元培主张,学生在学习美育的同时,应该有机会亲身参与各种艺术实践活动,例如创作、表演、演奏等,通过实践来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和创造能力。

浅谈蔡元培的音乐思想及其影响

浅谈蔡元培的音乐思想及其影响
不 好 的 意 见和 争 执 , 也 要 少 些 了 。 人 是 感
情 的动物 . 感 情 要 好 好 涵养 之 . 使 活 泼 而
有 生 趣 ”
以陶 养 感的 道德 品质 . 培养 良好 的道 德 情 操 。 鉴 于 当 时 中 国所 面 临 的严 峻 处 境 , 蔡 元 培 先 生 提 出 在 坚 持和 发 扬 传 统 音 乐 文 化 的同时 . 要 积 极 的 学 习 西 方的 先进 技 术 和理 论 。容 “ 西” 于“ 中” . 将 自己的美 学观点 付 诸于 实 践 , 发起 组 织音 乐研 究会 、 创 办 音
了 西 方 音 乐 事 业 的 迅 速 发 展 是 和 音 乐 教 育 息 息 相 关 的 他 之所 以高 度 重 视 美育 , 是 因为 大 学 理 念 的核 心是 在 “ 育人” “ 美 育 ”这个名词是 1 9 1 2年 蔡 元 培 从 德 文 “ As t h e t i s c h e E r z i e H u n g ” 译 出. 并 把 它 和 德、 智、 体并列为“ 四育 ” , 成 为 学 校 教 育 不 可 或缺 的一 个 重 要 组成 部 分。 在 古 代 , 都 说音 乐、 文学 、 书 画具 有 陶冶 性 情 的作 用 . 就 是 美 育 的 意 义 在倡 导和 宣 传 美 育 的 过 程 中 .蔡 元 培 先 生走 到 哪 里 就 讲 到 哪 里 . 多年 坚 持 不 懈 . 最终 为大家接受 . 被 教 育 界所认 同. 成 为 了学 校 教 育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蔡 元培 先 生 音 乐 美 育思 想 的核 心 就 是 以 美 育 的 方式 . 培养健 全的人格 . 陶冶 高 尚 的情 操 。 促 进 人 的 全 面 发展 三、 蔡 元 培 音 乐 美 育 思想 的具 体 内容

蔡元培音乐思想与学校音乐教育实践探讨

蔡元培音乐思想与学校音乐教育实践探讨

的楷模 ,也 是学 校音 乐教育 的 思想源泉 。 兼并包 容 是蔡 元培 教育 思想 的最大特 色 ,在 他 毕生教育 实 践 中 ,大力 普及 音乐 教 育—— 提 出全 面实 施音 乐教 育 的计划 。对 音 乐教 育 的实施 ,包 括家 庭 教育 、学 校教 育和 社会 教育 三个方 面 , 蔡先 生 认 为 音 乐 教育 应 贯 穿 人 的整 个 生命 ,渗 透 在社 会 各 个领 域 。家 庭 美育 ,他 要求 尽早 实施 ,主张 从胎 教开始 ,孕妇入 胎 教 院居住 ,风 景和 设 备力 求优 美 ,使 孕妇 心情 舒畅 ,胎 儿能得 到音 乐 教育 。婴 儿 出生 后入 公共 育孕 院接 受 教育和 培养 。学 校教 育 , 幼 稚 园有 唱歌 、 图画 ,中小 学有 音 乐、 文学 、美术 ,到 了大 学应 有 与之 相应 的音 乐 教 育设施 和教 育手 段 。社会 教育 ,提 倡创 办艺 术 教 育 机 构 ,如 开办 音 乐 、戏 剧 、美 术 学 校 ,让 爱 好 者 入学 学 习 ,支 持 出版文 艺刊 物 以造成 社会 影 响 ,发挥 其 音乐教 育功 能。 音 乐 教 育 的 实施 是 ~ 个 复 杂 的过 程 ,应 当 与真 、善 、 美协 调 统 使 受教 育者得 到 和谐 的发 展 。在 蔡先生 的 倡导和 努力 下 ,音 乐教 育越来 越 受重视 并收 到 了成 效 。
注 意培 养人 的 音乐 美育 教育 。在 科技 日益 发达 的今 天 ,应 当注重 音 乐教 育和 人 文素 质教 育 的培养 。 艺术得 以唤起和 培养 一 个人 的
美 感 ,使他 的感 情世 界变 得 高 尚。 “ 美是 真理 的光 辉 ”,科 学最 高 境界 是真 正 与美 的统 一 。追 求 科学 认识 活动 中 的美 , 已成 为科 学 发展观 和 技术 创造 的 一个重 要 方法 ,也 是许 多科 学家 攀登科 学 技 术高 峰的法 宝 。音 乐教 育不 仅是 培养 一 个人 的技 能 ,增 加 知识 储 备,更 重要 的是 使 他 的精神 变得 高 尚。 在音 乐教 学 中应 注重 培 养学 生认 识科 学与 艺术 的内在 联系 ,激 励他 们 向既懂 科学 、又 懂 艺术 的 多才 多艺 的方 向发 展 ,使之 成为 和谐 的 、全面 发展 的一代 新人。 美 育 , 比较 注 重在 美 的灵感 中感 染学 生 的情感 体 验和领 悟 , 也 注重 学 生的 主体积 极性 ,因此 ,学 生在 课堂 和课 外 都能 认真 、 专 注 、一丝 不苟 地全 身 心地投 入 ,学 习精 力充 沛 。作 为素质 教 育 的 核 心 ,音 乐 教 育 的 代 表 ,我 们 普 高 音乐 教 育应 明确 自 己的历 史 使命 ,不 断把 握机 遇 ,坚定 信念 ,加强 自身 学科 建 设,架起 科 学与 人文 、科 学 与美 育 的桥梁 ,实 践 蔡先 生的 音乐 教育 思想 ,追 求 当代教 育 的和谐 与 卓越 的新 模式 。 蔡先 生对师 范这 个职 业有着 精 辟 的阐 释 ,他 强调 教师 是人 类最 重要 的职 业 ,作为 教师 ,既要 做 到 “ ”,即学 高 为师 ,又应 做 到 “ ”, 即身正 为范 。教师 师 范 应 当努力 适应 学校 教育 发展 的 需要 ,顺应 时代要 求 ,不断 更新 观 念 ,丰 富专 业 知识 ,改进 教 学水 平 。将音 乐 教育 渗透 到教 育教 学 各 个环 节 , 以美的语 言 教导 人 , 以美 的行 为感 悟 人 ,以美 的环境 陶 冶 人 , 以美 的上 课 艺 术激 发人 ,从 而 全 面提 高学 生 道 德 、文 化 、艺术 修养 。今天 的大 学所 处 时代 背景 ,是 文化 的 多元化 ,经 济全 球化 ,使 人 才的 竞争 曰益 激 烈 ,大学 学生 , 当以研 究学术 为 天职 ,不 当 以大 学为 升官 发财 阶梯 ,应 保 持心 理 的平衡 ,宁静 致 远 ,对 人 生充 满信 心 ,勤 于思 考 、勇于 探索 、善 于合 作 , 自觉地 创造和 享受 生活 ,志趣 高远 ,养 成高 尚健全 的人格 。

蔡元培教育思想对当今的启示

蔡元培教育思想对当今的启示
蔡元培教育思想及北大改革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2015年7月2日
纲要
蔡元培其人与家世 蔡元培的教育及美育思想 蔡元培的大学理念及在北大的改革 北大改革案例的启示
蔡元培 其人及家世
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毛泽东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何谓教育?
人类者,动物之一种。保持生命,继续种性之 本能,动物所同具也。人类之所以别他动物为进化 者,以有理想。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使仅 仅为灌注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 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于人类也。
教育之目的
在普通教育,务顺应时势,养成共和国健全之人格。 ——《向参议院宣布政见之演说》1912
所谓健全人格,分为德育、体育、知育、美育四项。 换言之,和自由、平等、博爱的意思亦相契合的 。
——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育与社会》社演说词 1920
何谓公民道德?
曰法兰西之革命也,所标揭者,曰自由、平等、亲
——《新教育与旧教育之岐点》1918
如何教?如何学?
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新教育与旧教育之岐点》1918
学问之成立在信,而学问之进步则在疑。非善疑者,不能得真信 也。读古人之书,闻师友之言,必内按诸心,求其所以然之故。 或不所得,则辗转推求,必逮心知其意,豪无疑义而后已,是之 谓真知识。若乃人云亦云,而无独得之见解,则虽博闻多识,犹 书箧耳,无所谓知识也。至若预存成见,凡他人之说,不求其所 以然,而一切与之反对,则又怀疑之过,殆不知学问为何物者。 盖疑义者,学问之作用,非学问之目的也 。
五育并举
• 军国民教育 • 实利主义教育 • 公民道德教育
隶属政治
超轶政治
美感教育
•世界观教育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之“以美育代宗教”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之“以美育代宗教”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之“以美育代宗教”作者:李诗坤来源:《音乐时空》2015年第13期摘要:本文是在研读了解蔡元培先生“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后,对《以美育代宗教说》(载《新青年》第3卷第6号.1917年8月)一文的读后感。

蔡元培是我国近现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及教育家。

他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这一思想、教育学说,曾一度震动了当时的思想学术界,引起了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反响,且余波从未停息,至今仍不乏研究者,具有划时代的文化、教育和社会意义。

关键词:蔡元培美育宗教以美育代宗教教育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的入侵使中国人民经历了巨大的灾难,却也带来了新的思想文化。

在中西文化交融的思潮中,我国学者接受了西方科学和美学美育的观念,对传统宗教做了深刻的反思,在美学领域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这一重大命题,这一学说出自蔡元培,却肇始于王国维。

19世纪初,王国维先生在《去毒篇》一文中说:“美术者,上流社会之宗教也”。

说明其不仅把美术看作西方的宗教——能够深刻影响人们精神世界的东西,还将美术比作“去毒剂”,以情感治愈、教育狂热、着迷于鸦片的中国人、落后民族的根本途径,大有将美术取代宗教之意。

蔡元培先生就是以此为理论基础,在1917北京神州学会的演讲中,首次揭示了宗教、孔教的本质、局限,借此对比了“美育救国”的优势,将“以美育代宗教”这一思想发扬光大。

同年,这篇演讲稿发表于《新青年》杂志,文章正是顺应了上世纪20年代的“科学民主”、“反封反孔”的社会主题,因此在社会上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社会反响,一场较大规模的争论也随之展开。

这一思想不仅是中国现代美育学中一个具有重大影响的理论命题,更是在中国社会转型期催生的一个文化新主张。

今天我们回过头来看,虽然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说》产生于20世纪初期,但其中很多重要的观点仍是当今美育美学研究的重要基础理论依据。

一、关于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蔡元培(1868—1940年)先生生于前清,曾任翰林,民国时期担任中华民国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等职务,对我国近代教育的发展曾发挥过极为重要的作用,堪称“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论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对当代音乐教育的启示

论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对当代音乐教育的启示

论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对当代音乐教育的启示作者:陈雪瑶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年第14期一、“美育代宗教”:音乐教育的独特价值1.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内涵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内容丰富,而且具有一定的体系性和完整性,其内涵可以通过两方面来进行阐述:美育思想的本质和“以美育代宗教”。

(1)美育思想的本质“人人都有情感,而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由于感情推动力的薄弱。

要转弱为强,转薄为厚,有待于陶养。

陶养的工具为美的对象,陶冶的作用,叫做美育。

”这是蔡元培在《美育》一文中对美育所做的定义,即通过美育来陶冶情感,提升人格,让人的思想感情得到升华,陶养,让人的行为也变得高尚起来。

(2)以美育代宗教蔡元培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以美育代宗教。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在人类的历史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宗教除了它积极的一面,宗教迷信带给人们的扭曲的价值观,盲目的信仰也极大的侵蚀着人们的心灵,在这种环境下长期生活的人们亟需一种健康的,强大的,理性的东西来净化人们的心灵,而美育则当仁不让地承担起了这个重任。

所以美育对每个人的重大意义是不可替代的。

2. 美育的实施蔡元培的美育主要强调情感教育,它不同于别的学科,主要从情感入手,注重个人情感感应能力的培养,以美动人,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感情的积累,并不是“死教死学”就有一定收获的。

在音乐教育方面,蔡元培所倡导的美育实施主要有三个方面:“照现在教育状况,可分为三个范围:一、家庭教育,二、学校教育,三、社会教育。

我们所说的美育,当然也有这三方面。

”[1]而他在百年之前所提的这三个方面的美育实施思想对当代的音乐教育也是有着极强的指导意义。

3.音乐文化的传承蔡元培对中国古代的音乐认识也是持相当肯定的态度:“我国国民对于音乐情感甚为丰富,历史上已有明证。

远至唐虞,命夔典乐,已知有音乐提倡之必要。

其后散见于《乐记》及各史礼乐志者,尤源源不绝。

音乐学科教育学

音乐学科教育学

导言1、学校教育一般分为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等。

学校的音乐教育也可分为专业音乐教育和普通音乐教育。

2、我国音乐学科教育学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①教授法②教学法③教材教法④学科教学论⑤音乐学科教育学。

3、蔡元培先生的“五育并重”、“美育救国”等主张,推动和促进了艺术教育的发展。

陶行知先生“教学法”代替“教授法”的主张,是学科教育研究的一大进步。

第一章1、我国教育的基本方针。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2、美育就是审美教育,也就是美德教育。

它是培养受教育者感受美、鉴赏美、评价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3、音乐教育的本质,就是它具有审美性,它是通过音乐媒体进行教育的一种审美教育,它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4、音乐艺术的审美特性。

①音乐是抽象的而非语义性的。

②音乐是表情性的而非摹拟性的。

③音乐是创造性的而非同一性的。

④音乐是传情性的,而非具象性的。

⑤音乐是时空性的,而非静态的。

5、音乐教育的特征。

①情感性②形象性③愉悦性④主体性。

第二章1、音乐审美心理发展特征。

①音乐审美态度②音乐审美能力③音乐审美趣味2、影响中小学生音乐心理发展因素。

①遗传素质因素为心理发展提供了潜能。

②环境因素对心理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③教育因素在心理发展上起主导作用。

④主导能动因素是心理发展的内部动力。

第三章1、音乐教学基本原则。

①音乐本位原则——体现音乐教学的方向。

②协同融合原则——体现音乐教学发展趋势。

③创造发展原则——体现音乐教学的旨归。

④情感体验原则——体现音乐教育的主过程。

⑤主动参与原则——体现音乐教学主要方式手段。

2、音乐课堂教学的类型。

中小学音乐课一般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单一课是指在一节课中主要进行某一种教学内容,完成一项主要的教学任务的音乐课。

综合课是指在一节课中有多重教学内容,完成多种教学任务的音乐课。

音乐课堂教学的结构。

一般来说,一堂音乐课的开始阶段包括组织教学和导入新课;中间阶段包括学习新课、分析讨论、技能练习等;结束阶段包括迁移、创造等复习巩固、总结。

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思想

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思想
重要性
美育在人的成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人的情 感和审美水平,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美育与宗教的关系
关系
蔡元培认为,美育与宗教都是一种精神 信仰和追求,可以相互补充和促进。
VS
替代思想
蔡元培主张以美育代替宗教,认为美育比 宗教更具有进步性、科学性和现代性。
美育的实施方法
蔡元培主张将音乐教育与民族文化相结合,通过教授传统音乐和民间音 乐,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认同感。
美术教育的普及
美术教育的目标
蔡元培提倡美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通过美术创作和欣赏,提高人 的艺术素养和人文精神。
美术教育的实施途径
各级学校应该开设美术课程,提供专业的美术教育师资力量,鼓励学生参与美术创作和欣 赏活动,培养他们的美术兴趣和爱好。
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思想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蔡元培简介与思想背景 • 蔡元培的美育思想 • 以美育代宗教的具体措施 • 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影响与评价 • 结论
01
蔡元培简介与思想背景
蔡元培的生平与教育背景
蔡元培出生于浙江绍兴,自幼接受传统的儒家教育,后赴德国留学,深受西方文 化影响。
03
创新评价方式
蔡元培的美育思想提倡创新评价方式 ,以更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综合 素质,这对现代教育中评价方式的改 革和创新有着积极的启示作用。
05
结论
蔡元培美育思想的贡献与局限
贡献
推动了中国现代美育的发展:蔡元培的美育思想为中国现代美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 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强调了美育在教育中的重要性:蔡元培认为美育是培养健全人格和国民素养的重要 途径,强调了美育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论蔡元培的音乐教育观

论蔡元培的音乐教育观
1 中西 之争
音 乐界在 2 0世 纪初 、五四新文化运 动时期对 待 中西音 乐文化 的关 系 问题主要 有 3种代表性 的见解 :
即主 张全盘接 受西方 文化 的 ( 全盘西化 ” 、主 张全面复返 中国 固有文 化的 ( 复古倾 向” 、主张折 中办 “ ) “ )
法 的 ( 中西 融合” 。 “ )
第 4期第 6 0页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 年 1 o8 2月
论蔡元培 的音乐教 育观
李文彬
摘 要 :蔡元培作为中国近代伟 大的教 育家,其丰富的教 育实践பைடு நூலகம்、深刻且富有哲理的教 育思想,对 中国社会发展产
生 了深远影响。在 古今 、中西文化碰撞 、交融的近代社会 ,作为一位既有理论 又有 实践的美育家,他积极倡行 以听觉艺 术为主的音 乐教育,力主 中西音 乐文化 交流与融合创新 的音 乐教育观 ,指导 了当时的音 乐教育 实践,为中国近现代音 乐
第 5章 。
20 08年 1 2月
浙 江 纺 织 服 装职 业技 术 学 院学 报
第 4期 第 6 1页
另起炉灶 ,彻底 “ 盘西化 ” 全 。对于 中 国音 乐为何落 后的原 由 ,他 说 :“ 中国 的音 乐是没有 把他 改善 的可 能 ,非把他 根本改 造 ,实在 是没有 希望 。 ”而 “ 西方 的音乐 自是一种 最 高尚的文化 成绩” ,认 为 “ 国乐 不
收稿 日期 :2 0 O 8— 0 4一 O 7 作者简介:李文彬 ,男,宁波华茂外国语 学校 ,中学高级教师,教育硕士。从事音乐教学理论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
( 江 宁 波 35 9 ) 浙 l 12
①蔡元培:《 蔡元培 自述》 ,河南人 民出版社 ,2 0 ,笫 2 o4年 5页。 ②沈心工:《 小学唱歌教授法》 ,引自王宁一,杨和平 主编 的 《0世纪中国音 乐美学文献卷》 2 ,现代 出版社,2 0 o 0年版

蔡元培的音乐美育思想对现代音乐教育的借鉴意义

蔡元培的音乐美育思想对现代音乐教育的借鉴意义

创新教育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1511 蔡元培的音乐美育思想蔡元培(1868——1940)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和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也是我国近代倡导并组织实施“美育”的先驱者。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是在借鉴西方进步思想成果与我国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成果相结合起来,将它与我国社会现实的需要相连接。

1912年,蔡元培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中以中国古代礼乐思想为例,指出“礼为德育,而乐为美育”,联系中国当时的音乐教育现实,更明确表述“唱歌,美育也”,[1]明确的把音乐和美育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并将美育作为中华民国的教育方针从此被确定下来。

蔡元培在关于美育问题的论著中,着重主要是阐述美育的陶养感情的作用,在美育的实施中,蔡元培是积极主张学习,在汲取外国的优秀文化成果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要保持和发展我国民族文化的特性。

由此他提出:“所望后之留学者,必须以‘我’食而化之,而毋为彼所同化。

学业修毕,更遍游数邦,以尽吸收其优点,且发达我特性也。

”[2]蔡元培也指出,在保持和发展我国民族文化特性的基础上学习吸收外国文化的优点,保持和发展我国民族文化的特性。

不仅对于留洋学习室如此,对于国内从事音乐教育以及各项文化、教育建设也同样如此。

2 音乐美育音乐教育是以音响为素材,通过听觉诉说感情的艺术是以审美为核心的一种教育形式,它是一种艺术教育,属于美育的范畴。

美育则是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重要方面,是对青少年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2.1 音乐美育的陶养感情的作用在现代教育体制中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精神。

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审美性,音乐是能够直接抒发人的情感世界,能比其他艺术更直接更有力的拨动人的心弦。

在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当今,人们的精神世界却显现的苍白,要通过培养人们的超越精神,使人们的精神世界丰富。

提高人们的想象力、语言表达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都有帮助,音乐的美育对于社会的文明的进步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论蔡元培美育思想与中国音乐教育

论蔡元培美育思想与中国音乐教育

论蔡元培美育思想与中国音乐教育作为近代教育史上的杰出人物,蔡元培不仅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更是中国教育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他对于教育的思考和探索,追求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与技能的培养,更是对于美育教育的重视和探索。

其中,对于音乐教育的推广与发展,更是成为了近代教育史上的重要一笔。

本文将以蔡元培美育思想与中国音乐教育为主线,探讨蔡元培对于音乐教育的重视与推广对于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带来的影响。

蔡元培美育思想的背景与内涵蔡元培美育思想并非一蹴而就,它源于他对于欧洲教育制度的深入研究和吸收,在其中更是不断强调对于美育教育的必要性,也正是在这种思考与摸索中,蔡元培逐渐形成了他独特的美育教育思想。

在蔡元培看来,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培养人们的技能和知识,也应该是培养人们的品德和情感。

这种情感的种植和培育,需要的不仅是学习和知识,更是需要美的感受和鉴赏能力的培养。

因此,蔡元培强调,教育必须要注意美育、音乐等方面的培养,这样才能实现全人教育的提升和完善。

蔡元培美育思想的核心是“实践和创造”。

他认为,学生应该不断地从实践中汲取知识和体验,进而形成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更好地发挥个人的潜力。

此外,蔡元培的美育思想还强调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即在教育中,应该尊重每个人的个性和特点,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和自主性,让他们在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的同时,也能发挥出自己的美育教育潜力。

蔡元培在音乐教育中的思考与贡献蔡元培对于音乐教育的重视,首先体现在了他出任南开大学校长后不断推进音乐教育的推广和普及上。

在他的倡导下,南开大学成立了音乐教研室和音乐组,组织开设了数个不同的音乐课程,包括声乐、器乐、合唱以及交响乐队等。

蔡元培非常重视音乐教育的多样性和实用性,在他的推动下,大学生们除了能够学习传统的西方音乐和器乐演奏,更能够学习到中国传统音乐的演奏和音乐学知识,为中国音乐教育发展填补了不少的空缺。

除了大力推广音乐教育以外,蔡元培在音乐教育理论上的贡献也是十分显著的。

蔡元培的音乐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的启示

蔡元培的音乐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的启示
蔡先生的音乐思想,倡导以音乐教育陶冶人的情操,培养高 尚纯洁的人格,提高审美情趣,增强生活信念,激励奋发向上的精 神。
注重“美育”教育的蔡元培先生和音乐教育家萧友梅博士于1927年11 月27日共同创办的“国立音乐院”,是中国第一所独立建制的国立高等音 乐学府,首任院长为蔡元培先生。
蔡元培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教育
曾任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人学院院长、中央研 究院院长、国立音乐院(今上海音乐学院)的首任院长等职。
蔡元培数度赴德国和法国留学考察,研究中西方哲学、文学、美学、 心理学等,为其改革封建教育制度奠定了雄厚的思想理论基础。
二、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健全人格教育
▪ 思想教育主旨:的启示
学界泰斗 人世楷模
▪ 一、人物简介 ▪ 二、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 三、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启示
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学界泰斗”蔡元培,浙江绍兴人。是我国近 现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科学家。
他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 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皆近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的五育并 举教育思想的教育家,也是近代美育思想的倡导者。
▪ 蔡元培指出:“所谓健全人格,分为德育、体育,智育、 美育四项。换言之,和自由、平等、博爱的意思相契合 的。”他从教育方针的层面上,形成了德、智、体、美 四并重的教育思想。
三、美育思想—音乐教育思想
他将音乐思想渗透于在音乐教育中,把音乐教育作为养成人格的 主要内容,把养成健全人格、发挥共和精神作为教育的宗旨。
音乐教育不仅是培养一个人的技能,增加知识储备,更重要的是使他的精神变得 高尚。在音乐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认识科学与艺术的内在联系,激励他们向既懂科 学、又懂艺术的多才多艺的方向发展,使之成为和谐的、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蔡元培的美育思想

蔡元培的美育思想

(一)蔡元培美育思想的主要内容美育,是蔡元培整个教育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的美学思想的深刻的现实意义,也集中体现在他的美育实践上。

他的美育思想吸收了近代西方的美育学说,也继承了祖国教育史上的美育传统经验,又进行了广泛的美育实践,他的美育思想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

①“以美育代宗教”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思想的提出,是有一定的历史背景的。

辛亥革命失败后,教育界有一股“尊孔读经”、鼓吹“一切归功与宗教观,遂欲以基督教导国人”的迷信宗教的思想浪潮。

对此,蔡元培于一九一七年四月八日在北京神州学会上演说,首次发表“以美育代宗教说”。

蔡元培在《以美育代宗教说》(1917年)、《美育》、《美育代宗教》等文章中,对“以美育代宗教说”从心理学与教育学两方面进行了分析。

在心理学方面,蔡元培指出:“自兄弟观之,宗教之原始,不外因吾人精神之作用而构成。

吾人精神上之作用,普通分为三种:一曰智识,二曰意志,三曰感情。

最早之宗教,常兼此三作用而有之。

”蔡元培又分别予以说明,他认为原始初民将“生自何来?死将何往?创造之者何人?管理之者何求?”等问题视为“一种不可思议之事”,在这种情况下,有宗教家勉强解答之,并认为这是知识附丽于宗教。

也就是说,在一定时期,宗教缺乏科学依据的解答满足了人们对于许多事物的好奇,由此蔡元培认为宗教有智育的元素在里面。

但是之后蔡元培对于宗教在近代的智育功能进行了否定:“迨后社会文化,日渐进步,科学发达,学者遂举古人所谓不可思议者,皆一一解释之以科学。

”蔡元培还举了很多例证,如“日星之现象,地球之缘起,动物之分布,人种之差别,皆得以时理化、博物、人种、古物诸科证明之。

”“此知识作用离宗教而独立之证也。

”蔡元培认为现代科学的发展已经可以解决人们的认识问题了,所以不需要用宗教的臆测来进行智育了。

不仅如此,他还认为,“无论何等宗教,无不有扩张己教攻击异教之条件”,宗教具有的保守性和排他性,对智育是有害的。

宗教附丽于意志方面,蔡元培这样认为,“且吾人生而有生存之欲望,由此欲望而发生一种利己之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析蔡元培的音乐教育思想摘要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学界泰斗”蔡元培,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皆近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的五育并举教育思想的教育家。

蔡元培将音乐教育思想融汇于其美育思想之中,或者说,美学思想是蔡元培音乐教育思想的基础。

因此,蔡元培在充分理解音乐的本质、音乐的构成和音乐艺术特点以及音乐对人所产生的心理效果的基础上,认识到作为艺术门类之一的音乐,其中包含着极其丰厚的素质教育资源。

关键词:蔡元培音乐教育思想美育中图分类号:j603 文献标识码:a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学界泰斗”蔡元培,曾任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人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

蔡元培数度赴德国和法国留学考察,研究中西方哲学、文学、美学、心理学等,为其改革封建教育制度奠定了雄厚的思想理论基础。

蔡元培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皆近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的五育并举教育思想的教育家,也是近代美育思想的倡导者。

作为一位民主革命家和中西合璧的学者,蔡元培一直主张通过教育来实现改造社会、健全民众精神的任务,所以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主旨,可概括为“健全人格”的教育,蔡元培指出:“所谓健全人格,分为德育、体育,智育、美育四项。

换言之,和自由、平等、博爱的意思相契合的。

”“养成健全人格,提倡共和精神,社会的各分子都具有健全人格,此外复有何求?”在这种理念之下,蔡元培尤其重视全社会的美育教育,认为美育是民众教育“唯一的中坚任务”,也是对公民进行世界观教育的最重要途径。

蔡元培在“学校是为研究学术而设的”一文中指出:“艺术能够养成人有一种美的精神,纯洁的人格。

艺术美,照日本人译来的西洋语有两种,一是优美,一是壮美。

优美能使人和蔼安静,对于一切能持静,遇事不乱,就应付裕如。

壮美使人有如受压迫,如瞻望高山,观览广洋狂涛,使人感到压迫,因而有反抗,勇往直前,一种大无畏的精神,奋发的情感。

”作为一名具有深厚西学文化知识和中华传统理念相结合的全方位学者,蔡元培将音乐教育思想融汇于他的美育思想之中,或者说,美学思想是蔡元培音乐思想的基础。

因此,蔡元培在充分理解音乐的本质、音乐的构成和音乐艺术特点以及音乐对人所产生的心理效果的基础上,认识到音乐作为艺术的门类之一,其中包含着极其丰厚的素质教育资源。

本文将对蔡元培的音乐思想深入论述如下。

一蔡元培的美育思想蔡元培在《美育》一文中明确指出:“人人都有情感,而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由于感情推动力的薄弱。

要转弱为强,转薄为厚,有待于陶养。

陶养的工具为美的对象,陶冶的作用,叫做美育。

”蔡元培的美育教育是产生其音乐教育思想的基础,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受到康德美学思想的影响,他在“以美育代替宗教说”一文中指出:“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之我见,利己损人之私念,以渐消沮者也。

”正因为美育具有陶冶人感情的效果:“故教育家欲由现象世界而引以到达于实体世界之观念,不可不用美感之教育。

”蔡元培甚至把美育思想提到改良国家体制的高度上,他指出:“我以为吾国之患,固在政府之腐败与政客军人之捣乱,而其根本,则在于大多数人皆汲汲于近功近利,而毫无高尚之思想,惟提倡美育足以药之。

”所以,在蔡元培的美育思想里,美育是培养“良好的人”的先决手段,是提升人精神境界的必要措施。

情感的培养冶炼是育人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在德智体美的四项教育中,蔡元培一直认为美育应当高居于智育之上,甚至也应当排列在德育的前面,因为美育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而转扭人的情感,提高人的情操,才是育人之要旨。

蔡元培认为美育有陶冶情操的功能,他在为金公亮所撰的《美学原理》的序言里指出:“爱美是人类性能中固有的要求……我以为如能将这种爱美之心因势而利导之,小之可以怡情悦性,进德修身,大之可以治国平天下。

”这就是说,要把人类与生俱来的对美的追求正确引导之,使之把对美的追求放大为对美德的追求,使每一位中华公民像追求美味那样去追寻美好的品德,像追求美丽的风光景色那样去追寻美德,像追求美丽的异性那样去追求美德,才能形成全社会的高尚道德风尚,才能养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社会氛围。

二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充分肯定了美育的教育效果之后,蔡元培也找到了美育的途径和方法。

在他看来,美育应当是无处不在,从空间上来看,美育应当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的各个层面里,从时间上来看,美育应当存在于从胎儿到老年的人生全部过程之中。

当然,美育首先应当放置于社会的环境里,全社会追求美质的氛围和行为,是一种美育的基础。

蔡元培的实施美育的理念,实际上已涉及到全社会的各个领域,涉及到人生的各个阶段,形成了一整套丰富多样的文化、教育、思想建设的系统工程。

基于这种理念,蔡元培认为美育手段之一就是艺术。

蔡元培指出:“感情兴奋之时,非理性所能调节;感情沉滞之时,非理性所能活泼也。

孰调节之?孰活泼之?曰艺术。

艺术者,超于利害生死之上,故能养成高尚、勇敢与舍已为君之思想者,非艺术不为功。

”而作为艺术重要门类的音乐,是一种艺术的、令人愉快的、神圣的手段排列起来的声音,是人类抒发感情、表现感情、寄托感情的手段。

正是在音节与音节的联接或重叠之中,产生了高低、疏密、强弱、浓淡、明暗、刚柔、起伏、断连的节奏,这是对人类感情的直接模拟和升华,包含着人类千丝万缕的情感元素。

音乐就像人类的脉搏律动一样表达着情感的起伏,对人类的心理起着深刻的影响,人类在欣赏音乐的审美过程中,同时产生了高尚的道德力量。

蔡元培深知音乐对人类心理调节的功效,他已认识到:“音乐者,以有节奏之变动为系统,而又不稍滞于迹象也。

其在生理上,有节宣呼吸、动荡血脉之功。

而在心理上,则人生之通式,社会之变态,宇宙之大观,皆缘是领会之。

此其所以感人深,而移风易俗易也。

”音乐既然有调节人类心理作用,那么就有培养人类高尚情操的功能,以音乐对民众进行教育,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之一。

自《诗经》时代起,中华民族就有了乐教意识,通过音乐对民众进行教化,通过音乐培养民众的某种政治理念,是封建社会统治者的重要治国之策。

春秋时吴国公子季札闻《陬箫》曰:“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

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孔子欣赏音乐之后亦有云:“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

”这说明在高雅的音乐之中,包含着无比弘大的道德元素和精神营养,以至于使人闻乐而忘记了物质上享受,忘记了低劣的行为,从而全心全意地感受着天地万物的和谐与崇高。

所以,蔡元培将这种传统和乐教精神用于学校教育之中,云:“古人每称乐以和众,今学校唱歌,全班学生合和,亲爱和乐之意,油然而生。

此也发扬公德之作用也。

”在学校里进行音乐教育时,让全体学生合唱一首歌,在美好的音乐旋律之中,便会产生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于是美好的公德心、公益心在音乐声中得到了传递。

蔡元培认为在音乐教育中应当手段灵活,要随着教育对象的年龄条件而设定教育方式。

如对于儿童,可以采用舞蹈游戏歌唱的方法,在快乐的舞蹈嬉戏中,儿童们不知不觉地融入到音乐的情境里,产生出快乐与和谐的心理感受,增添了幸福感和团结意识。

对于大学生,则要采用音乐、演戏与游戏相结合的方法,在学校里经常组织一些别致的音乐活动,“以代替不好的消遣”。

在一种健康的、向上的音乐氛围里,“感情可以调和,同学间的不好的意见和争执,也要少些了。

人是感情的动物,感情要好好涵养之,使活泼而得生趣。

”中华民族原本就是一个有着深厚音乐文化积淀的民族,从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时代起,中华民族已有了精美的乐器和完善的音乐作品,并有了完备的音乐教育机构。

《周礼·春官·大司乐》有云:“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焉。

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

”这说明在西周的“设官分职”制度之下,专设有“大司乐”为掌管音乐的最高乐官,其下有乐师、大胥、小胥、大师、小师、鼓矇、眡瞭、典同、磬师、钟师、经师、鎛师、眛师、旄人、籥师、籥章等各级乐官及歌舞编演人员一千多人,组成完备的教育机构,对皇室的长子、诸侯的国子以及由民间选拔出来的优秀青年进行音乐教育,其教育的内容亦非常丰富,《周礼·春官·大司乐》中记云:“以乐德教国子,中、和、祇庸、孝、友;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大卷、大咸、大磬、大夏、大濩、大武。

以六律、六同、五声、八音、六舞、大合乐。

”由此可见,中华民族的音乐教育不仅开展得早,而且制度完备,从业人员和受教育人员的素质都很高,其教育内容也非常丰富与经典。

因此,从本民族的音乐宝库里挖掘音乐教育的资源,借鉴于中华民族早已有之的音乐教育手段和理念,不仅方便快捷,而且还兼具爱国主义教育意义。

故蔡元培强调,在进行音乐教育中应当保持民族性的特征,而不是一味地吸取西洋文化。

蔡元培对1917年即将赴美留学的清华学生说过:“学者言进化最高级为各具我性,次则各具个性。

能保我性,则所得于外国之思想、言论、学术,吸收而消化之,尽为我之一部,而不为其所同化。

”又在“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一文里指出:“还有看见西洋教音乐,要用风琴的,于是也就买了风琴来,叫小孩子和着唱。

实则我们中国,也有箫、笛等简单的乐器,何尝不可用?必要事事模仿人家,终不免带上机械性质。

”在这些话里,既包含着对音乐教育中民族性的认知,也包含着音乐教育的方法问题。

三蔡元培音乐教育思想的意义蔡元培一生信守爱国和民主的政治理念,致力于废除封建主义的教育制度,奠定了中国新式教育制度的基础,为中国的教育、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富有开创性的贡献。

蔡元培的音乐教育思想,是中国近代美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近代音乐教育史的理论基础。

从传承的角度来看,蔡元培的音乐教育思想是中国古代礼乐教育思想的承接。

但古代的礼乐教育是从统治者治国的需要而出发的,是实现中国古代社会等级制度的一种手段,而蔡元培却是从心理学角度上认知音乐艺术的教育与感化功能,将音乐对人类心理的正面影响与音乐教育对接在一起,使音乐的教育功能有了心理学和生理学方面的意义,也使近代的音乐教育更加科学化,更加具有人文精神。

蔡元培强调音乐教育思想的本土化特质,他主张在进行音乐教育的过程中,最好是使用中国的乐器、中国的乐曲和中国式的唱法,这就在音乐教育之中融入了强烈的本土文化元素和中华民族的艺术精神。

只有保护了音乐的民族精神,才保住了音乐的个性,中国音乐在世界音乐之林中有了准确的位置。

这种本土化的音乐教育方式既让中国人更好地掌握中国音乐,也让全世界更好地认识中国音乐。

在音乐教育带入情感教育是蔡元培音乐教育的又一大特征。

蔡元培认为:“音乐者,合多数声音,为有法之组织,以娱耳而移情者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