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当代影视文化对传统美学的回归(一)
《2024年华语电影传统美学风格塑造与发扬的文化认同意义》范文
《华语电影传统美学风格塑造与发扬的文化认同意义》篇一一、引言华语电影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历经百年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电影界的重要一环。
其独特的美学风格,不仅源自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也在于对传统美学的继承与发扬。
本文旨在探讨华语电影传统美学风格的塑造,以及其在文化认同上的重要意义。
二、华语电影传统美学风格的塑造1. 独特的叙事方式华语电影的叙事方式注重情节的跌宕起伏、悬念的设置和人物的细腻描绘。
这种叙事方式使观众能够在观影过程中,深刻感受到故事的情感内涵和人物的心理变化。
2. 视觉美学的运用华语电影在视觉美学上,善于运用色彩、构图、光影等元素,营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例如,在色彩运用上,华语电影常常运用鲜明的色彩对比,营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3. 音乐与画面的融合华语电影的音乐与画面相得益彰,音乐在电影中起到了烘托气氛、渲染情感的作用。
音乐与画面的完美结合,使观众能够更好地沉浸在电影所营造的氛围中。
三、华语电影传统美学风格的发扬1. 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华语电影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通过电影这一艺术形式,将中华文化的精髓展现给世界,使更多人了解和认同中华文化。
2. 创新与发展华语电影在继承传统美学风格的同时,也在不断创新与发展。
电影人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尝试新的叙事方式、视觉效果和音乐风格,使华语电影在保持传统美学风格的同时,也具有时代特色。
四、文化认同意义1. 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华语电影传统美学风格的塑造与发扬,有助于增强民族文化的自信。
通过电影这一艺术形式,使更多人了解和认同中华文化,从而提高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凝聚力。
2. 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华语电影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国际交流与传播,使更多人了解中国文化和东方美学。
这有助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推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发展。
3. 传承中华美德与价值观华语电影在传承中华文化的同时,也传承了中华美德与价值观。
通过电影这一艺术形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价值观传播给更多的人,有助于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和道德建设。
《2024年华语电影传统美学风格塑造与发扬的文化认同意义》范文
《华语电影传统美学风格塑造与发扬的文化认同意义》篇一一、引言华语电影作为全球电影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其中,传统美学风格的塑造与发扬在华语电影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本文旨在探讨华语电影在传统美学风格塑造方面的重要意义及其在文化认同上的作用。
二、华语电影传统美学风格的塑造(一)东方美学元素的融入华语电影在发展过程中,深受东方美学影响,通过画面构图、色彩运用、音乐配乐等方面,将东方美学元素融入影片之中。
例如,画面构图上运用对称、留白等手法,营造出一种宁静、悠远的氛围;色彩运用上则以暖色调为主,营造出温馨、和谐的视觉效果。
(二)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华语电影在塑造传统美学风格时,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例如,古装片中充分展现了古代建筑、服饰、礼仪等文化元素;武侠片则通过精彩的打斗场面和人物形象,展示了中华武术的魅力。
此外,华语电影还通过讲述家族故事、传统节日等题材,传递了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三、传统美学风格在华语电影中的意义(一)提升影片艺术价值传统美学风格的塑造使得华语电影在艺术价值上得到了提升。
通过运用东方美学元素和传统文化,华语电影在视觉和听觉上为观众带来了独特的审美体验。
同时,这种风格也使得华语电影在众多电影类型中脱颖而出,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二)强化文化认同感传统美学风格的塑造有助于强化观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通过在影片中展现中华文化的优秀元素,观众能够在观影过程中感受到文化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这种文化认同感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文化传承与发展。
四、文化认同的意义(一)传承中华文化精髓华语电影传统美学风格的塑造与发扬,是对中华文化精髓的传承。
通过影片的传播,中华文化的优秀元素得以广泛传播,让更多人了解和认同中华文化。
这种传承有助于保持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促进文化的持续发展。
(二)增强国际影响力华语电影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中国传统艺术与现代影视的融合
中国传统艺术与现代影视的融合近年来,中国传统艺术在与现代影视结合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新意和新思路,使得传统艺术在新的发展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和活力。
这种结合不仅拉近了时空的距离,减轻了文化间的隔阂,同时也为传统艺术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新的活力。
中国传统艺术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
古人通过各种形式和艺术手段,表达了他们的情感和思想,使得传统艺术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我们可以说,传统艺术是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是,随着时代的演变,人们的审美和文化需求也不断地发生变化。
在这种背景下,传统艺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为了使得传统艺术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结合现代影视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
首先,传统音乐在现代影视中的融合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范例。
在许多现代电影的热门音乐中,我们可以听到许多传统音乐的影子。
例如,电影《非诚勿扰》中的“小幸运”就是对传统音乐的一次成功的融合。
这首歌曲中融合了流行音乐和传统音乐元素,使得整个歌曲充满了浓郁的中国风味,同时也使得这首歌曲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欣赏。
同样地,电影《芳华》中的主题曲《岁月神偷》也是一首融合了流行元素和传统音乐的成功之作。
这种音乐的融合不仅使得传统音乐得到了更大的传播,也使得现代电影的音乐更有质感和内涵。
其次,中国传统舞蹈的结合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
在现代电视剧和电影中,传统舞蹈经常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例如,在电视剧《霍去病》中,有很多古代的舞蹈场景,这些舞蹈古朴而庄重,脚步和节奏也非常有节律感,使得电视剧更有历史感和文化底蕴。
这种结合不仅拉近了传统文化与现代人的距离,同时也使得传统文化更具有现代感和魅力。
最后,传统美术与现代影视的结合也是非常成功的一种尝试。
许多现代电影中的画面构思和艺术风格受到了传统美术的影响。
例如,在电影《卧虎藏龙》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中国传统美术元素的体现,特别是那些细致入微的美术构思,极大地增加了电影的艺术感染力。
这种结合不仅使得传统美术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也使得现代电影的极致表现得到了更好的体现。
论影视艺术在文化传统传承中的作用
论影视艺术在文化传统传承中的作用影视艺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形式,在文化传统的传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电影、电视剧等媒介,影视艺术可以将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观念传递给观众,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影视艺术在文化传统传承中的作用。
首先,影视艺术作为一种视听艺术形式,具有直观、感性的特点,可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刺激,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通过复杂的情节、动人的音乐、精彩的演技等元素,影视艺术能够将传统文化中的情感、价值观念等内涵以生动的方式展现出来,激发观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
例如,电影《红楼梦》将曹雪芹的经典小说搬上银幕,通过精美的画面和充满哲理的对白,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方式和情感世界,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古典文化的独特魅力。
其次,影视艺术可以通过讲述人物的故事,展现传统文化中的智慧和道德观念。
通过塑造具有鲜明个性和情感冲突的角色,影视艺术能够深化观众对传统文化中人性与价值观的认知。
例如,电影《鬼子来了》以抗日战争时期为背景,通过展现抗日英雄刘二山的坚定意志和牺牲精神,引发观众对民族团结、爱国主义等传统价值观的思考,给予观众以启迪和教育。
此外,影视艺术还可以通过再现历史场景和人物形象,增强观众对传统文化的历史记忆和认同感。
通过重现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生动形象,影视艺术能够让观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传统文化中的历史痕迹和文化底蕴。
例如,电影《建国大业》再现了中国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艰苦岁月和伟大历程,通过庄重的场景和细腻的演绎,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伟大事件,弘扬着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和集体意识。
此外,影视艺术还可以通过全球化的传播,将传统文化传递给更广泛的受众。
随着影视产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电影、电视剧在国际间传播。
通过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影视作品中,影视艺术能够向世界展示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例如,中国的武侠电影和魔幻题材的电视剧在国际间享有很高的声誉,吸引了许多外国观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和学习。
当代中国电影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探究
当代中国电影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探究当代中国电影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探究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中国电影正在经历一场融合与创新的革命,以更为多元化、理念更为独特的形态展现出中国文化的魅力。
尤其是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方面,中国电影也呈现出一种全新的艺术特色。
本文着重探究当代中国电影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深入剖析其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
一、传统文化在当代电影中的体现1.题材阐释中国电影在题材上,时常充分挖掘历史文化,比如《霸王别姬》、《大红灯笼高高挂》、《大明宫词》等,这些电影都以明清时期作为背景,讲述了各自不同的故事情节,同时高潮迭起的剧情和极度饱满的美学包容,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身临其境的感受,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2.角色刻画中国电影在角色刻画方面,也常常借鉴传统文化中的人物形象,在电影中展示角色的复杂性和深度感,在视觉和精神两方面切切实实地传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比如《鬼子来了》中的英雄人物,他不仅仅是一个祖国忠诚的战士,同时也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勇猛、正义、忠诚等核心价值。
而在《卧虎藏龙》中,李慕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是一个既深谙武学,又兼顾家族尊严,并肩战斗的勇士,在电影的票房收入和口碑评价上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3.艺术形式另外一个方面是,中国电影也经常通过艺术形式,来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比如,凭借着前期的热度,幻想式的通俗传奇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中迅猛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电影的主流之一。
如《捉妖记》系列电影,该系列电影通过灵动的画面、流畅的动作和丰富的故事,成功地表达了锲而不舍、不放弃的精神理念,通过这些电影,传统文化得到了更为深入的挖掘和传承。
两、中国电影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1.鲜明的文化特色当代中国电影的文化价值,大多体现在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悠久历史的国家,中国电影以其承载了丰富历史文化的深度、广度和情感,成功地展示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艺术表现力和文化张力都没有任何欠缺。
从影视文学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从影视文学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一、序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局势在21世纪已经变得十分明朗,文化冲突明显遭到东西方大多数学者的反对,像亨廷顿(Huntingdon)“文化冲突理论”的赞成者也日益减少。
与之相反,文化的共荣、文化的对话已经成为使用频率极高的词语。
影视作品从“次文化”产品过渡到当今时代文学形式繁荣的“主流产品”,且为广大民众所快速接受,而这其中所体现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
更令人备受鼓舞。
二、传统文化在影视文学中的回归传统文化从器物层面到价值层面。
在90年代后期的影视文学中受到隆重礼遇。
从传统文化中挖掘一个巨变社会的文化资源成为一种本能的选择。
回顾80年代文化反思运动时期,中国影视文学曾经是其中的主部,它建立在一个悖论或日二难处境之上的一边是寻根复兴民族文化、民族传统与民族精神,另一边是启蒙批判。
进而否定民族文化、传统,发掘劣根性,描摹沉默的国民灵魂。
两种相反的价值取向在80年代第五代的电影中熔炼出一种深度焦虑。
但90年代后期影视文学中的传统文化却不再是发扬蹈厉的藉口,而是国家与大众共同的情感投射。
在国家看来,它将维系一个中心价值失落的巨大人群,它的人群有着火山一般的能量。
在社会转型期,一个稳定的中心价值观显得尤其重要,在大众看来,传统文化能迅速化解价值失范的焦虑,提供及时的价值系统。
尤其在当下全球化大举进发的时候,前途是前所未有的不可测,传统文化提供的家园幻觉弥足珍贵。
由此,影视文学在这一时期将前期暧昧不明的传统文化纳入了自己的领域。
它如此毫不含糊地维护国家主流价值和人民的精神系统,比起那些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中的英雄创世、神话、传统文化题材电影更深刻地契合着国家及其广大人群的现实需要。
三、复兴传统文化在影视文学中的彰显(一)伦理秩序家庭伦理题材的作品在整个中国影视文学中一直是一种主流样式。
比如早期内地最为轰动的影片《孤儿救祖记》、《姊妹花》即属此类。
在香港影坛也曾出现过《一年之计》等优秀的家庭伦理影片。
浅谈电影中我国传统美学内蕴的渗透
浅谈电影中我国传统美学内蕴的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电影艺术的思想基础,传统文化元素在电影中的渗透是我国电影发展的必然规律。
走进我国近代电影的长廊,很容易发现传统美学与电影艺术始终是融会贯通的。
无论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神女》和《大路》还是在之后的《早春二月》《五朵金花》以及改革开放以后的《青春祭》和《巴山夜雨》到21世纪张艺谋导演的部分代表作《山楂树之恋》《英雄》,等等,都具有一种共时性的美学内涵。
而这些所谓的共性审美内涵同我国优秀的传统美学之间有着紧密,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其许多方面都是从我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意境当中吸收以及借鉴和移植过来的。
一、传统美学内蕴在我国电影中的体现(一)对传统意境美学的追求简单地说,意境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种超象审美理论,其实质是通过主观同客观有机结合,20世纪即虚与实相结合的艺术方式而产生的一种审美联想。
来源于意象而高于意象是意境的艺术创造理想境界。
意境是某种特殊意义的典型艺术形象,它所表达的艺术氛围和审美情趣是由艺术联想而产生的综合反映。
通俗讲,其实就是用有限来呈现出一种无限之美。
意境是我国古代用来品评他人文艺作品的专业术语,代表着一种相对较高的美学境界。
例如在我国早先的电影当中,费穆实现了电影同我国传统美学的有机结合,40年末拍摄的《小城之春》是他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当代电影发展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部影片以情感为主线,讲述了我国在伦理道德规范同情感冲突,整部影片充斥着一种莫名的忧伤和惆怅,一种不甘心自我沉沦却又无力自拔的无奈,一种明明相爱却又互相伤害的痛苦。
影片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描述进而折射出一种时代的波澜、一种审美意境。
《小城之春》将景物化为情思,自始至终都贯穿着意境之美。
比如在影片的开始部分,导演通过呈现小镇破败景象,让人看了有一种莫名的感伤,“虽未破,却又伤,奈何!奈何”。
而且这部影片将情语赋予景语之中,落魄的家园,凌乱的杂草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杜甫那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传统美学境界。
电影中民俗文化呈现及美学价值
电影中民俗文化呈现及美学价值作者:曾奇来源:《电影评介》2016年第22期电影是考察社会现状的一种艺术方式,在反映社会形态与问题中发挥着独一无二的作用。
从我国电影诞生到发展至今,已经有近二百年的发展历史了,在这期间经历了无数次演变和完善,涌现出大量的优秀的、典型的影片。
但不管时代如何变迁,风格如何迥异,我国电影在各个时代都融入了民俗文化,潜藏着很强的美学价值,拓展了时间与发展空间。
一、电影中民俗文化的呈现(一)通过内容呈现的民俗文化1. 通过戏曲呈现的民俗文化。
京剧作为我国四大国粹之一,截至到今天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发展历史。
从形式上而言,京剧包含了我国很多个古典戏剧剧种,并集文学艺术、音乐艺术、舞蹈艺术等元素于一身,可堪称为我国文化的百科全书;从内涵上来讲,京剧中彰显着我国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我国引以为荣的宝物。
《霸王别姬》是京剧的典型代表作之一。
在此部电影情节中,所有故事内容都围绕着《霸王别姬》进行,使电影情节结构与民俗文化相融合,从形式表现和文化底蕴两方面上建立起电影表现系统。
[1]京剧《霸王别姬》在电影中,不但在情节上起到牵线搭桥的积极作用,而是它还使电影情节更加可信、真实,引发与观众的共鸣。
在影片中有很多具有较强民族韵味的情节受到广大观众一致好评和喜爱,这也是这部电影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2. 通过历史故事呈现的民俗文化。
在这部电影中,时间跨度非常大,跨度了晚清、民国、新中国成立等多个历史时期,而影片中的人物命运也是坎坷的。
也许在片中某段历史在21世纪的今天看来是非常沉重的,不适合我们去宣扬的,但这毕竟是我们国家在发展历程中所经历的,我们应该去掌握和了解。
电影作为其他国家人民了解我国发展历史的主要途径,在展现民俗文化中,不能只是展现那些积极向上的文化,还需要将一些负面的或者曾经让我国陷入低谷境界的文化,这样的电影才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
唯有敢于将历史真实地还原在电影屏幕上,才能让各个国家对我国的民族文化精神有着更加深入的了解。
电影中民俗文化呈现及美学价值
2016年第22期电影是考察社会现状的一种艺术方式,在反映社会形态与问题中发挥着独一无二的作用。
从我国电影诞生到发展至今,已经有近二百年的发展历史了,在这期间经历了无数次演变和完善,涌现出大量的优秀的、典型的影片。
但不管时代如何变迁,风格如何迥异,我国电影在各个时代都融入了民俗文化,潜藏着很强的美学价值,拓展了时间与发展空间。
一、 电影中民俗文化的呈现(一)通过内容呈现的民俗文化1. 通过戏曲呈现的民俗文化。
京剧作为我国四大国粹之一,截至到今天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发展历史。
从形式上而言,京剧包含了我国很多个古典戏剧剧种,并集文学艺术、音乐艺术、舞蹈艺术等元素于一身,可堪称为我国文化的百科全书;从内涵上来讲,京剧中彰显着我国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我国引以为荣的宝物。
《霸王别姬》是京剧的典型代表作之一。
在此部电影情节中,所有故事内容都围绕着《霸王别姬》进行,使电影情节结构与民俗文化相融合,从形式表现和文化底蕴两方面上建立起电影表现系统。
[1]京剧《霸王别姬》在电影中,不但在情节上起到牵线搭桥的积极作用,而是它还使电影情节更加可信、真实,引发与观众的共鸣。
在影片中有很多具有较强民族韵味的情节受到广大观众一致好评和喜爱,这也是这部电影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2. 通过历史故事呈现的民俗文化。
在这部电影中,时间跨度非常大,跨度了晚清、民国、新中国成立等多个历史时期,而影片中的人物命运也是坎坷的。
也许在片中某段历史在21世纪的今天看来是非常沉重的,不适合我们去宣扬的,但这毕竟是我们国家在发展历程中所经历的,我们应该去掌握和了解。
电影作为其他国家人民了解我国发展历史的主要途径,在展现民俗文化中,不能只是展现那些积极向上的文化,还需要将一些负面的或者曾经让我国陷入低谷境界的文化,这样的电影才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
唯有敢于将历史真实地还原在电影屏幕上,才能让各个国家对我国的民族文化精神有着更加深入的了解。
从这个方面上而言,民俗文化承担着传播我国历史文化的责任。
传统文化在影视作品中的回归和复兴
传统文化在影视作品中的回归和复兴作者:武奕岑来源:《神州·上旬刊》2019年第03期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5000多年历史长河中积淀下的理性之光和生存智慧,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精髓,是文化自信的基石。
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广泛传播,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同时也对社会文化生活产生深刻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为古装影视作品提供各种素材和拍摄元素,这些影视作品的播出不仅传播了东方文化和价值体系,而且使观众感受到东方文化深厚底蕴所诠释的精神之美和人文之美,弘扬了民族自信。
关键词:传统文化;影视作品;复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5000多年历史长河中积淀下的理性之光和生存智慧,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精髓,是文化自信的基石。
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广泛传播,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同时也对社会文化生活产生深刻影响。
一、传统文化在影视剧中的复兴近些年,一大批制作精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影视作品登上国内外银幕。
他们不仅传播了东方文化和价值体系,而且使观众感受到东方文化深厚底蕴所诠释的精神之美和人文之美。
(一)礼仪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礼仪在古代社会规范着人的道德和行为,是文明的象征,是中华优秀的文化传统之一。
在历史上礼仪被不断的修正、完善、继承和发扬。
可以说,“礼”在古代社会无时不在,出行有礼,坐卧有礼,宴饮有礼,婚丧有礼,寿诞有礼,祭祀有礼,征战有礼等等。
这种种的礼仪通过古装影视剧形象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使人仿佛置身其中,更好地理解了古代礼仪的内涵。
如在近期热播的电视剧《九州·海上牧云记》中,上到周朝、下到清朝的古代礼仪被融合呈现在银幕上,配合剧情,展示出浓厚的东方古代文化。
试析中国传统美学与现代影视广告设计(一)
试析中国传统美学与现代影视广告设计(一)论文关键词:传统美学现代影视告设计论文摘要: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审美追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影视广告设计思想,而现代影视广告设计思想反过来又影响着传统民族审美观念。
本文论述了传统美学观在现代现代影视广告设计中的体现:一、影视的共性电影的概念与完整无缺地再现现实是等同的。
他们所想像的就是再现一个声音、色彩、立体感等一应俱全的外部世界的幻景。
这里,电影再现外部世界的幻景的观点是完全适用于电视的。
电视是一种媒介,或者说是不同于印刷媒介的电子媒介之一。
尽管在科技属性上,电视是电子光束扫描,电影是物理光学投射,两者是不同的;但在表现形式上,电视和电影仍然有着不少共同之处。
它们都是以具像仿真的影像与声音、音响的结合,串组成综合的符号系统,有着声形并茂、音像俱全的共性,因而在研究上彼此可以得到很多的借鉴与支持。
电视出现后,代替收音机成了最基本的媒介,而且随着电视的出现,广告得到了爆炸性的发展。
二、影视广告的特征影视广告具有闯入型与强制型的特征,由于借助声画完美结合的影视技术,世界性的电视转播网以及通布城乡的电视收视网在世界各国高速发展,影视广告地位,仍居各种广告媒体的首位。
影视广告的特点:1、声画合一,诉求视听。
有声有色的生动画面,温柔感人的音乐和解说,入耳悦目,扣人心弦,往往对其所传递的信息—形象、言语、情绪,产生“海绵吸湿性”的效应,印入深层记忆之中、:所以电视广告又被称为具有很好的通融性的热性媒体。
其理解度、记忆度与暗示性,虽较印刷媒体弱些,但对视与听同时作用所造成的传播效果,却超过一般媒体一倍至数倍。
2、生动形象,诉求面广。
成功的电视广告片,能冲破国家民族的语言障碍,为整个世界的人们所理解—画面一连串的形象,富于表情的音乐与音响效果,便是最直接的传播代码,不用语言累述,人人一见便心领神会。
3、擅长于进行商品的示范表演。
对于新产品的特殊设计,产品的使用与操作,产品使用的效果与对比等,可多角度、全过程地加以表现,给人的印象,是其他媒体难以比拟的。
影视时代视域下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论文
影视时代视域下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论文影视时代视域下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内蕴丰富、博大精深不仅为当代影视文化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素材又极大地影响了影视作品的文学性、思想性以及艺术性而影视作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载体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并广泛地宣传中国传统文化。
在影视时代的背景下把影视文化与传统文化有机地结合既能促进当代影视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又能为传播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探索出一条有益的途径。
关键词影视作品影视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影视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是不同时代的产物但却同属文化范畴两种文化形式在当今社会跨越时空的限制。
相互依存相互推动使各自的文化价值得以体现。
一、影视作品之于中国传统文化20世纪人类进人视觉文化时代影视文化与前影视时代的其他传媒方式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集声音、画面、影像等多种符号于一身给观众以强烈的视听震撼表现出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影视作品是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具体表现为第一最大程度地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
2006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美术、手工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等榜上有名。
这些优秀文化传统多受民族性、地域性或自身文化特殊性的影响以及现代多种文化形式的冲击其记录形式相对单一且资料有限甚至面临失传的危险对于这些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非常不利而影视作品以其自身独有的文化特点可以最直接地保留武术、音乐、民间艺术等珍贵的传统文化遗产为后人学习和研究留下宝贵的参考资料。
纪录片《最后的皮影》讲述了在陕北北部山区世代祖传且已有100多年历史的皮影戏班的故事。
皮影戏这个传统文化的没落让人们在欣赏艺术、体验真实生活的同时由衷地为这即将失去的古老艺术而感到惋惜。
这类影视作品的问世必将对保留珍贵文化遗产起到不可替代的传承作用。
第二有效地向世界宣传中国传统文化。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影像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吸引着世人的眼球而影视作品的商业化、国际化趋势更使中国传统文化快速迈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可能。
影视作品中的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融合
影视作品中的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融合影视作品中的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融合是一个日益流行的创作趋势,它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文化遗产,还能为现代观众带来新的视觉和思考体验。
以下是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融合在影视作品中的几个方面:服饰与道具1.传统服饰的现代演绎:影视作品中的角色可能会穿着传统服饰,但这些服饰在设计上可能会融入现代元素,如改良的汉服、唐装等。
2.传统道具的现代化:使用传统道具,如扇子、笛子等,但在材质或设计上可能会采用现代工艺,使之更符合现代审美。
建筑与环境1.传统建筑的现代运用:在影视作品中,可能会出现古代建筑的现代运用,如将传统建筑风格与现代建筑设计相结合。
2.自然环境的现代表现:在表现自然环境时,可能会融入现代元素,如城市景观、现代交通工具等。
故事与主题1.传统故事的现代解读:影视作品可能会围绕传统故事进行现代化改编,使之更符合现代观众的价值观和审美。
2.传统主题的现代探讨:在探讨传统主题时,可能会结合现代社会的问题和现象,使之更具时代感。
音乐与舞蹈1.传统音乐的现代融合:在影视作品中,可能会使用传统音乐元素,但同时融入现代音乐风格,如摇滚、电子等。
2.传统舞蹈的现代创新:传统舞蹈可能会与现代舞蹈元素相结合,形成新的舞蹈形式。
技术与特效1.现代技术在传统影视作品中的应用:如在拍摄传统影视作品时,使用现代特效技术来增强视觉冲击力。
2.传统元素与现代特效的结合:如将传统纹样、图案等元素应用于现代特效中。
在影视作品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融合的做法,不仅有助于传承和推广传统文化,还能为作品增添独特的艺术魅力,满足不同观众的审美需求。
同时,这也要求影视制作团队在创作过程中,既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又要具备创新意识,以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的有机结合。
《2024年华语电影传统美学风格塑造与发扬的文化认同意义》范文
《华语电影传统美学风格塑造与发扬的文化认同意义》篇一一、引言华语电影,作为世界电影界的一股重要力量,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已然成为了世界电影多元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中,传统美学风格的塑造与发扬,不仅为华语电影注入了独特的文化魅力,更在文化认同上起到了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就华语电影传统美学风格的塑造与发扬,以及其在文化认同方面的意义进行探讨。
二、华语电影传统美学风格的塑造1. 独特的视觉美学华语电影在视觉美学上,注重运用传统的绘画、雕塑等艺术手法,以及自然景观的描绘,营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例如,在色彩运用上,华语电影善于运用传统的色彩观念,如“青绿山水”、“水墨画”等,使画面具有浓郁的中国风情。
此外,华语电影还善于运用光影效果,通过光影的明暗、对比、层次等手法,营造出富有韵律感和层次感的画面。
2. 独特的音乐美学华语电影在音乐美学上,注重运用传统音乐元素,如民乐、戏曲等,使电影音乐具有独特的韵味。
此外,华语电影还善于将电影画面与音乐相融合,通过音乐的旋律、节奏等元素,为观众营造出情感共鸣和审美体验。
3. 独特的叙事风格华语电影在叙事风格上,注重运用传统的叙事手法和技巧,如寓言式叙事、诗意叙事等。
这些叙事手法使华语电影在讲述故事时更具深度和内涵,同时也为观众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三、华语电影传统美学风格的发扬随着全球化的趋势和电影技术的不断发展,华语电影在保留传统美学风格的同时,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例如,近年来,华语电影在特效技术、拍摄手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使传统美学风格得以更好地展现。
此外,华语电影还通过与其他国家、地区的电影进行交流与合作,将传统美学风格传播到世界各地,为全球观众带来了独特的审美体验。
四、华语电影传统美学风格在文化认同方面的意义1. 传承中华文化华语电影传统美学风格的塑造与发扬,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通过运用传统的绘画、雕塑、音乐等艺术手法,以及传统的叙事手法和技巧,华语电影将中华文化的精髓和内涵展现给全球观众,使中华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
影视时代视域下的中国传统文化分析
影视时代视域下的中国传统文化分析李舒楠我国自古留下了许多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还对我们现代精神生活特别是影视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丰富了其素材和历史涵养。
促进影视事业的发展,我们必须以正确的态度吸收中国的传统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贯穿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的特有产物,而现代影视文化是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出现的一种教育、娱乐的方式,两者虽然有很大的不同,但他们是同一个范畴的产物——文化范畴。
这两种形式在当代资金和技术的支撑下得以结合,共同促进着当代精神生活的发展。
1 影视作品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1.1 影视作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相继完成,影视文化已远超之前,电影、电视剧的拍摄和播放越来越精良,再加上网络剧以及网络综艺层出不穷,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影视作品不仅仅有娱乐生活的作用,它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播有着重要的作用。
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它使得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资源得到了最好的保护。
中国的文化财富中有着许多非物质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由于传人不足、知名度不高、影响较小等因素时刻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再加上中国地大物博和地形多样的地理限制,以及之前纸质记录的单一形式,使得这些遗产面临着危机。
但是影视作品以其特有的方式为这些遗产的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以影像记录了这些遗产。
比如说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除了呈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造物工艺,还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第二,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电影技术的日益成熟,再加上各种影视文化节的开展。
使得中国越来越多的作品开始走向世界,影响全世界范围内的观众。
比如说表现了中国传统功夫和传统武术精神的《精武门》一经播出,就引起了外国观众的广泛关注,使得外国观众对中国武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除了中国拍摄的影片,外国也有很多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电影,比如说迪士尼的动画片《花木兰》以及美国发行的《功夫熊猫》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美学精神的复归与艺术批评之重构——思考当下电视剧改编创作
在综艺节目、网络自制剧以及境外 电视剧的多重冲击下,年轻观众与国产 剧之间的良性互动变得更加稀少了。当 然,这与电视作为传统媒介本身也受到 新媒体很大冲击有关。但我们需要注意 的是,如果中国年轻人长期接受的都是 美剧日剧韩剧中传递的价值观,那么有 可能会带来文化隐患。文化自信的前提 和基础是文化自觉。电视视剧作为最有 影响力的大众艺术形式,理当当仁不让。 所谓“国剧”,不正是应表现出我们这 个时代的民族品格与时代精神(即黑格 尔之“zeitgeist”①)吗?英国最著名的 社会学家吉登斯曾提出“电视是一个国 家和民族的私生活” ,由他的这句话可 以推断出:中国电视剧也应具有自身独 特的美学精神与美学品格,即毛泽东所 提出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 1 传统美学的复归 现在的中国电视剧行业,呈现出一 种分裂状态:一方面,观照当下现实的 作品似乎在某种程度上开始边缘化,可 谓芳踪难觅;另一方面,诸如《古剑奇 谭》 《花千骨》,亦或是《克拉恋人》 《千 金女贼》这样的“架空剧”,越来越多 地占据了电视剧观众的黄金时间。考虑 到电视剧在我们这个国度的特殊影响力, 批评者应借鉴传统美学精神对当前的电 视剧创作适度“纠偏”。 传统美学讲究中和,追求一种和谐
[4]
▲
族数千年来的美学传统是并行不悖的。 因为中华美学就是强调要将审美对象看 作完整和谐的整体。正如仲呈祥先生提 出的,“美学的历史的批评标准,是辩 证统一的。 美的形式是完成了的、 真实的、 健康的社会历史内容,真实的、健康的 社会历史内容是审美化了的形式,二者 绝对不可以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追求 健康的美感与卓越的思想启迪的和谐统 一,是艺术批评实践美学的史学的标准 的最高境界”[5]。当下,对电视剧有效的 艺术批评极为少见,整个电视剧批评处 于尴尬且弱势的处境中。这种情况反映 在创作上也就是多数创作者普遍不太瞧 得上批评,实际上,出色的文艺批评能 够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剖析作品的形 式要素来解读与创作有关的秘密。这样 的批评最终能够反哺创作,为创作者提 供一种新思路,或者指明新方向。当然, 要想对创作有所裨益,我们的电视剧艺 术批评必须坚守客观立场。笔者认为, 艺术批评一定不能走极端,比如某些批 评文章,要么对创作者和作品一味吹捧, 要么以吹毛求疵为能事,这些都不算真 正有效的批评。这里借用著名学者王一 川的话来说,我们的电视剧艺术批评需 要“提炼出电视艺术中的文化正能量”[6]。 综上所述,想要走出当下电视剧创 作的这种困境,可以充分利用博大精深 的传统美学资源,发扬中华美学精神, 同时壮大电视剧艺术批评的力量,从这 两个维度上整体提升中国电视剧的美学 品格,从而使荧屏呈现出更多体现中国
影视艺术与艺术传统
影视艺术与艺术传统影视艺术是一种融合了艺术、技术和传媒的综合表现形式。
它通过影像、音乐、文字等元素来传递故事和情感,给观众带来视听上的享受和思考。
艺术传统则是指在不同时期和地域中被流传和传承的艺术观念、技法和作品。
影视艺术与艺术传统相互影响、相互借鉴,共同推动了艺术的发展。
首先,影视艺术在表现形式上借鉴了传统艺术的创作手法和表达方式。
比如,电影中常常使用美术、音乐、文学等艺术形式,与古代绘画、音乐剧、文学作品等相结合。
这种融合使得影视艺术更加丰富多样,也加强了不同艺术形式的交流和互动。
其次,影视艺术通过对传统艺术题材的创新和重新解读,为观众带来新颖的艺术体验。
例如,许多电影改编自经典文学作品,通过导演的视角和技术手法,重新演绎了这些作品的主题和内涵,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这种创新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思考,同时也确保了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延续。
此外,影视艺术也成为了传统艺术的宣传和推广媒介。
通过电影、电视剧等形式,传统艺术作品得以在更广泛的观众面前展示和传播。
例如,古典音乐被用在电影配乐中,美术作品成为影片中的背景和道具,这些都使得传统艺术作品更具现代感,吸引了更多年轻观众的关注和兴趣。
但是,也有人认为影视艺术对于传统艺术的演绎和改编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
当影视艺术过度商业化、注重票房效应时,作品质量和艺术性可能会受到影响,传统艺术被过度商业化和表面化处理的风险也会增加。
因此,我们需要在发展影视艺术的同时保持对传统艺术的尊重和保护,确保艺术传统的延续和发展。
总之,影视艺术与艺术传统在形式、创新和传承方面相互影响、相互借鉴。
影视艺术通过对传统艺术的创新和重新解读带来新颖的艺术体验,也成为传统艺术的宣传和推广媒介。
然而,我们需要保持对传统艺术的尊重和保护,以确保其传承和发展。
只有继续探索影视艺术与艺术传统的关系,才能推动艺术创作的多样性和发展。
影视艺术与艺术传统
影视艺术与艺术传统影视艺术是一种结合了表演、视觉效果、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的创作方式,它以影像为媒介,通过故事情节的展开和角色的表现来传递信息和情感。
艺术传统则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独有的艺术特色和经验,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影视艺术与艺术传统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它们互相影响和相互发展的可能性。
一、影视艺术对艺术传统的影响影视艺术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通过电影、电视剧等媒介形式的传播,对传统艺术形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影视艺术的表现方式和技术手段丰富了艺术传统的表现形式。
例如,在电影中可以使用特殊效果、CG技术等来呈现夸张的动作场面或幻想世界,这些技术手段使得艺术作品更具视觉冲击力,突破传统表现形式的限制。
其次,影视艺术的传播范围广泛,使得传统艺术形式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了提升。
通过电影或电视剧中的旋律、舞蹈、戏剧等元素,观众能够接触到各种不同地域和时期的传统艺术形式,加深对这些传统艺术的了解和认知。
最后,影视艺术的商业化发展为传统艺术形式提供了新的推广和利益获取途径。
通过在电影或电视剧中加入传统艺术的元素,能够吸引更多观众的关注,进而带动相关产品的销售和市场的发展。
这使得传统艺术形式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二、艺术传统对影视艺术的塑造艺术传统对影视艺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首先,传统艺术形式中的经典故事情节、角色形象等成为了影视创作的重要素材。
通过对传统故事进行改编或者再现,影视创作者能够借助传统艺术的力量来打造热门IP,提高电影或电视剧的知名度和观众的关注度。
其次,传统艺术的审美观念和艺术风格对影视艺术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传统艺术形式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标准和风格特色,这些特点通过影视艺术的创作手法展现出来,得以继续传承和发展。
最后,传统艺术对影视艺术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方式。
影视作品通过传统艺术形式所熟悉的符号、象征等元素,来传达对文化传统的尊重和传承,同时也能够通过这些符号和象征来传递情感和价值观,增加观众的共鸣和情感投入。
《2024年华语电影传统美学风格塑造与发扬的文化认同意义》范文
《华语电影传统美学风格塑造与发扬的文化认同意义》篇一一、引言华语电影,以其独特的美学风格和文化内涵,承载着东方的智慧和审美,逐渐在全球电影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播媒介,不仅在艺术层面展示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特色,更在文化认同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本文旨在探讨华语电影传统美学风格的塑造与发扬,以及其在文化认同方面的意义。
二、华语电影传统美学风格的塑造(一)对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华语电影在美学风格的塑造上,往往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元素,如中国画、诗词、书法等。
这些传统文化元素不仅为电影提供了丰富的视觉元素,更在情感表达和主题呈现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运用现代手法传承经典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华语电影也善于运用现代手法,如特效、剪辑等,来呈现经典故事和人物形象。
这种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手法,既保持了文化的原汁原味,又赋予了现代审美的新鲜感。
(三)多样化的艺术表现手法华语电影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具有多样性,如对白、画面、音效等相互配合,形成了独特的叙事风格。
这种多元化的艺术表现手法使得华语电影在表达情感和主题时更加丰富和深刻。
三、华语电影传统美学风格的发扬(一)国际市场的拓展随着华语电影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其传统美学风格也逐渐得到了国际观众的认可。
华语电影在拓展国际市场的过程中,不仅传播了东方文化,还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二)新生代导演的崛起近年来,新生代导演的崛起为华语电影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创意。
他们在继承传统美学风格的同时,勇于尝试新的创作手法和表现方式,使得华语电影的艺术风格更加多样化和国际化。
(三)跨界合作与交流华语电影在发扬传统美学风格的过程中,也积极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电影产业进行跨界合作与交流。
这种合作与交流不仅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交流,还为华语电影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和空间。
四、华语电影传统美学风格的文化认同意义(一)传承与弘扬中华文化华语电影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其传统美学风格的塑造与发扬,传承和弘扬了中华文化的优秀元素。
最新-探索影视文化和传统美学的关联性 精品
探索影视文化和传统美学的关联性进入新世纪,我国的影视艺术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和巨大的潜力路和反思之后如今,我国的影视文化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的弯,不断走向成熟、健康和完善,表现出浓郁的当代性、生活化和平民化特色,最终走向对中国传统美学的回归。
时代性;文化的主导权;平民化;生活化有人说,影视作品平实化意识的自觉是对中国传统美学的承继,有利于打造电视剧的民族文化品牌,作为一个影视艺术爱好者和华夏五千年悠久文化的追随者,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对当代影视文化与中国传统美学的关系给予足够的重视。
诚然,影视艺术是诸多艺术类型中最具时代特性的一种艺术样式。
影视艺术的时代特性一方面是由其赖以生成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决定的,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其内在的美学品格。
影视作为一种文化既具有其他艺术样式难以比拟的发展前景和潜力,也是接受范围最广的艺术形式,同时由于其市场化、商业化的特点,影视作品也成为最受大众影响的一种艺术形式。
影视文化作为一种具有突出的审美意识形态特性的社会现象,其市场形态表征着社会发展的基本状况与内涵,同时,影视艺术的发展与衍变又势必受到民族审美心理、伦理道德水准等诸多方面的制约和影响,因此,某一国或者某一民族的影视艺术要健康、继续的发展就必须同时兼顾到以上诸多因素的影响。
一、电视文化的时代性一在现有的诸多艺术种类中,电影和电视无疑最具有时代性的。
电影和电视在当代艺术文化的发展中,无论其表现形式、艺术语言,还是其文化意蕴,都体现出浓郁的创新意识和时代特征。
笔者认为,影视文化的时代性特点,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艺术与商业并重。
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第一次向社会售票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里公映电影《工厂的大门》标志着电影的诞生。
影视艺术自诞生之日起便和市场有了割不断的联系,经由百余年的运作,已成为一门具有鲜明市场特性的艺术。
同时,由于影视作品通俗性、大众性特点,以及其艺术表现形式与内涵的丰富性,使得影视作品同时具有了娱乐与审美的双重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关键词】时代性;文化的主导权;平民化;生活化
【论文摘要】进入新世纪,我国的影视艺术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和巨大的潜力路和反思之后如今,我国的影视文化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的.弯不断走向成熟、健康和完善,表现出浓郁的当代性、生活化和平民化特色,最终走向对中国传统美学的回归。有人说.,影视作品“平实化意识的自觉是对中国传统美学的承继,有利于打造电视剧的民族文化品牌”,作为一个影视艺术爱好者和华夏五千年悠久文化的追随者,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对当代影视文化与中国传统美学的关系给予足够的重视。
二、冲击·反思·回归
回顾电影诞生后的这一个多世纪,我国在文化艺术方面的对外交流一直是输入大于输出,这与我们的综合国力以及在世界上的地位直接相关。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但在汉寸外文化艺术交流方面的不对等现象并未得到根本改变,我国的影视文化在艰难成长的同时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和误导。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人们采用高科技手段,大大增进了信息流通和传播的效能,对于文化艺术活动产生了积极的作用,驱动着文化艺术事业的整体性发展。但同时也应看到,伴随信息化而来的西方特别是美国的文化模式对我国的文化安全与文化主权有着负面的影响。长期以来,由于西方一些人坚持所谓“西方文化中心”论,更有少数别有用心的人鼓吹所谓“文化一体化”,将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强加于其他国家的文化基土之上;在国内,也有一些人持类同的观点,似乎一提及国际间文化交流,就应该是对于西方特别是美国文化的盲目引进。然而,和影视技术与制作、艺术市场管理科学等具象的科学技术不同,影视文化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性和民族性,不能以某一种文化模式来规范和代替其他国家或者民族影视艺术的发展。有感于此,很多有识之士提出了维护中国影视文化发展的主导权的倡议,“中国电视剧要坚持‘民族性’和开放的姿态,并且坚决反对西方文化霸权的渗透,保护自己的“文化主权”。
一、电视文化的时代性
一在现有的诸多艺术种类中,电影和电视无疑最具有时代性的。电影和电视在当代艺术文化的发展中,无论其表现形式、艺术语言,还是其文化意蕴,都体现出浓郁的创新意识和时代特征。笔者认为,影视文化的时代性特点,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艺术与商业并重。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第一次向社会售票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里公映电影《工厂的大门》标志着电影的诞生。影视艺术自诞生之日起便和市场有了割不断的联系,经由百余年的运作,已成为一门具有鲜明市场特性的艺术。同时,由于影视作品通俗性、大众性特点,以及其艺术表现形式与内涵的丰富性,使得影视作品同时具有了娱乐与审美的双重功能。综观当代的影视作品,不难发现,娱乐的未必是优秀的、美的,但优秀的作品之中必定有娱乐的成分,只有关注艺术接受者,让广大观众得到愉悦感和满足感一,与其审美经验和审美期待产生共鸣,影视作品才有市场,也才有能力继续运作。因此,影视文化的娱乐功能显然大于文学等艺术种类,只有在将市场牢牢把握的同时关注文化内涵,才能算是优秀的作品。第二,传播的迅速和受众的广泛。影视文化,特别是电视,其传播区域的广泛和速度的迅捷显然是无以伦比的,由此也带来了艺术信息的极大增殖,以及人们对现代传播媒体的高度重视;.同时由于影视文化艺术作品传播的迅捷和覆盖区域的广泛,影视作品,特别是电视作品,几乎在面世后的第一时间就会受到社会的关注,观众的审美情趣与接受心理以及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等方面的评判,这些因素也对影视文化极大的压力和挑战;第三,对现代科技的倚重。作为现代科技发展的附属产物的电影与电视艺术,愈来愈离不开最新科技成就的促动;每一项对艺术可能产生影响的科技成果,几乎都会同步地运用于电影电视的制作与传播之中。因此,可以说影视艺术作品体现着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大众审美理想和接受心理变化的曲线,影视文化的健康发展首先必须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诚然,影视艺术是诸多艺术类型中最具时代特性的一种艺术样式。影视艺术的时取决于其内在的美学品格。影视作为一种文化既具有其他艺术样式难以比拟的发展前景和潜力,也是接受范围最广的艺术形式,同时由于其市场化、商业化的特点,影视作品也成为最受大众影响的一种艺术形式。影视文化作为一种具有突出的审美意识形态特性的社会现象,其市场形态表征着社会发展的基本状况与内涵,同时,影视艺术的发展与衍变又势必受到民族审美心理、伦理道德水准等诸多方面的制约和影响,因此,某一国或者某一民族的影视艺术要健康、继续的发展就必须同时兼顾到以上诸多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