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自主实验设计
临床药理学实验教学设计
![临床药理学实验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5eed058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6f.png)
实验报告质量
综合考虑报告的完整性、规范性、创新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
学生自我评价与反思
01
学生对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表 现进行客观评价,包括实验技 能、团队协作、问题解决能力 等方面。
02
学生需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 题和困难进行反思,提出改进 措施。
在实验教学中融入理论教学,帮助学生理解 实验原理和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技术,如PPT、视频等,提高教 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分析教学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提 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互动式教学方法
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和交流。
03
实验教学资源与保障
临床药理学实验教学设计
汇报人:XX 2024-01-27
• 实验教学目标与要求 • 实验教学内容与方法 • 实验教学资源与保障 • 实验教学过程与实施 • 实验教学评价与反馈
01
实验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01
掌握临床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 、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02
熟悉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了解药物的相互作用
实验步骤演示
教师演示实验操作步骤, 强调关键操作点和注意事 项。
安全规范说明
介绍实验室安全规范和应 急处理措施,确保学生实 验过程中的安全。
学生实验操作与记录
学生分组实验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每组人数适中,确保每个学 生都能参与实验操作。
操作规范指导
教师在学生实验过程中给予操作规范指导,及时 纠正错误操作。
03
鼓励学生分享实验经验和心得 ,促进交流和学习。
药理学设计性实验
![药理学设计性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fc9062eca26925c52cc5bfc4.png)
药理学设计性实验实验一、石菖蒲的镇静作用【目的】1应用小动物自主活动学习镇静药物的实验方法。
2、应用小动物自主活动仪,研究地西泮、石菖蒲对小鼠自发活动的影响。
【原理】小动物自主活动仪的原理:在活动箱内,将一束或几束光线照射到对侧光电感应器上,动物在箱内每活动一次,感应电流发生改变,经过放大装置,使电脉冲驱使继电器启动, 通过记录器记录动物活动次数。
地西泮是镇静催眠的代表药。
石菖蒲具有宁心安神作用,其挥发油对中枢有广泛的抑制作用。
本实验以小鼠自发活动次数为指标,观察药物的镇静作用。
【动物】小鼠6只,实验前禁食12h o【药品】0.05%地西泮溶液,石菖蒲水煎液,生理盐水【主要器材】动物自主活动仪1台,电子称1台,1ml注射器2支,烧杯2杯。
【方法】将6只动物随机分为甲乙丙组,甲组灌胃生理盐水,乙组灌胃石菖蒲水煎液(连续两天),丙组灌胃地西泮1次,0.2ml/10。
给药后1小时各组动物放入小动物自主仪,先适应2分钟,再记录5分钟内小鼠自主活动次数。
【结果】地西泮、石菖蒲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
(结果见表1)表1地西泮、石菖蒲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参考文献:[1] 胡锦官,顾健,王志旺•石菖蒲及其有效成分对神经系统作用的药理研究[J].中药药药理与临床.1999.15 (30: 19[2] 刘新民.石菖蒲的研究现状J].中医药研究.1992. (4): 57[3] 吴启端,吴清和,石菖蒲的药理学研究进展[J].2006,17 (6) :477-480实验二、石菖蒲对记忆障碍小鼠模型的改善作用【目的】1、学习小鼠跳台原理和操作,正确运用跳台实验仪器对小鼠进行学习记忆能力行为学测试。
2、观察石菖蒲对小鼠记忆获得障碍的疗效作用。
【原理】鼠跳台实验装置由DT-200小鼠跳台测试箱和DT-200小鼠跳台测试仪组成。
测试箱由6个小房间构成,一次可同时试验6只动物,每个小房间有一橡皮台,箱底是可通电的铜栅,在训练期通电小鼠跳下平台在箱底不断被电击,这个过程中小鼠获得记忆,24 h后测试时观察小鼠第一次跳下平台的时间和 5 min内跳下平台的次数,比较各组老鼠记忆保持的能力。
药理学设计性实验
![药理学设计性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1f747fa03169a4517723a3b3.png)
药理学设计性实验药理学实验设计1( 实验项目名称:奥美拉唑对抗利血平引起的胃溃疡作用2.国外研究现状:胃溃疡是临床常见病,为研究其发病和治疗机制,国内外业已建立起多种胃溃疡小鼠动物模型,有的模型在中医药研究中亦被广泛引用。
但研究中存在的突出。
奥美拉唑对小鼠水浸应激性溃疡的形成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表现为溃疡数和溃疡发生率下降,且呈量效关系。
国外临床研究表明,奥美拉唑钠对胃溃疡的疗效明显优于H+受体拮抗剂,表现为起效快,症状消失迅速,用H+受体拮抗剂无效的患者改用本药可得到满意的疗效。
3.实验原理 :利血平是肾上腺素能神经元阻断性抗高血压药。
用药后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受到遏制,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相对占优势,结果出现利血平的副作用,引发溃疡,因此在本实验中引用利血平制作小白鼠的胃溃疡模型。
奥美拉唑选择性性地作用于胃粘膜壁细胞,抑制处于胃壁细胞顶端膜构成的分泌性微管和胞浆内的管状泡上的H+-K+-ATP酶的活性,从而有效地抑制胃酸的分泌,起效迅速,适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返流性食管炎和胃泌素瘤。
由于H+、K+-ATP酶是壁细胞泌酸的最后一个过程,故本品抑酸能力强大,有强而持久的抑制基础胃酸及食物、五肽胃酸泌素所致的胃酸分泌的作用。
它不仅能非竞争性抑制促胃液素、组胺、胆碱及食物、刺激迷走神经等引起的胃酸分泌,而且能抑制不受胆碱或H2受体阻断剂影响的部分基础胃酸分泌,对H2受体拮抗剂不能抑制的由二丁基环腺苷酸(DcAMP)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也有强而持久的抑制作用。
显效快,可逆,且无H2受体拮抗剂诱发精神方面的副作用。
本品对胃蛋白酶分泌也有抑制作用,对胃黏膜血流量改变不明显,也不影响体温、胃腔温度、动脉血压、静脉血红蛋白、动脉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及动脉血pH。
有强而持久的抑制基础胃酸及食物、五肽胃酸泌素所致的胃酸分泌的作用。
显效快,可逆,且无H2受体拮抗剂诱发精神方面的副作用。
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或糜烂性食管炎、佐-埃二氏综合征等,对用H2受体拮抗剂无效的胃和十二指肠溃疡也有效。
药理学实验设计方案
![药理学实验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1836e7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1d.png)
药理学实验设计方案药理学实验设计方案一、背景介绍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对生命体的作用机理及其药理效应、毒性、药物代谢等药物性质的一门学科。
药理学实验是药理学研究的重要手段,通过药理学实验可以观察药物的作用效果,以了解药物的药理效应、副作用等。
二、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了解不同药物对小鼠血压和心率的影响,以及探究血压和心率的变化与药物剂量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应用药物提供依据。
三、实验设计1. 动物模型:选用C57BL/6小鼠为实验对象,雄性小鼠,体重20-30g,数量30只。
2. 分组设计: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
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低剂量组(给予药物X低剂量)、中剂量组(给予药物X中剂量)、高剂量组(给予药物X 高剂量)、对照组(给予药物Y)。
3. 实验操作:(1)采用尾动脉插管法测量小鼠血压和心率,记录基础值(即给药前)。
(2)给予不同剂量的药物X和药物Y,以相同的体积溶液为对照组。
(3)测量给药后不同时间间隔的血压和心率,记录数据。
(4)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ANOVA)和t检验,分析不同剂量组血压和心率变化差异的显著性。
4. 统计分析:(1)数据以平均数±标准误(mean±SEM)表示。
(2)使用一元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和t检验分析数据,P<0.05即为显著差异。
四、实验步骤1. 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注射不同剂量的药物X和药物Y。
2. 将小鼠麻醉,采用尾动脉插管法测量血压和心率,记录基础值。
3. 给予药物X和药物Y,以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
4. 给药后分别在30min、60min、90min和120min测量小鼠的血压和心率,并记录数据。
5. 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ANOVA)和t检验,分析不同剂量组血压和心率变化差异的显著性。
6. 统计分析数据,以平均数±标准误(mean±SEM)表示。
五、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中应注意保持小鼠的清洁和舒适,避免受到惊吓和过度刺激。
药理学实验
![药理学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439054c3524de518964b7d6e.png)
针对药理学有关知识内容与实验课的要求,拟开设以下几个方面的实验:实验一:药理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训练(4学时)实验目的与要求: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药理实验有关的动物选择、应用、捉拿、给药、采血等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的训练。
要点:一、常用动物捉持方法⑴小鼠捉持⑵家兔捉持二、常用动物给药方法⑴小鼠灌胃——;皮下注射——;腹腔注射——;肌肉注射——;尾静脉注射——;⑵家兔灌胃——;耳缘静脉给药——;三、常用动物取血方法⑴小鼠后眼眶静脉丛取血——用拇指和食,中指捏住鼠颈部,利用捏紧的压力,使静脉丛淤血.将一特制硬玻璃吸管(约长15cm,前端拉成管壁略厚的毛细管),从内眼角插入眼睑和眼球之间,轻轻香眼底方向移动,并略加捻转,血即自然顺便玻璃管流出。
⑵眼眶动脉、静脉取血——左手抓住小鼠,拇指和食指尽量将头部皮肤捏紧,使眼球突出,用无钩弯镊将眼球摘除,将鼠倒置,血即流出1. 小鼠捉持法以右手捉小鼠尾,将小鼠放于粗糙面上,向后轻拉小鼠尾部,使小鼠固定于粗糙面上。
用左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小鼠两耳及头部皮肤,无名指、小指和掌心夹住背部皮肤和尾部,使头部朝上,颈部拉直但不宜过紧,以免窒息(见图1—1)。
另一种捉持方法是只用左手,先用食指和拇指抓住小鼠尾巴,后用手掌及小指和无名指夹住其尾部,再以拇指及食指抓住两耳和头部皮肤(见图1—2)。
前者易学,后者便与快速捉拿给药。
图1—1 小鼠的捉拿方法1 图1—2 小鼠的捉拿方法22. 小鼠灌胃以左手捉持小鼠,头部朝上,使其头颈充分拉直。
右手拿起装有灌胃针头的注射器,自口角插入口腔,再从舌面紧沿上腭进入食道(见图1—3)如插入正确,灌胃针头容易进入,如遇阻力,可能插入气管,应退出再插。
灌胃液最多不超过0.1ml 。
图1—3 小鼠的灌胃法 图1—4 小鼠的皮下注射法 3. 小鼠皮下注射将小鼠至于铁丝网上,左手抓住小鼠,以拇指扣食指捏起背部皮肤,右手持注射器刺入背部皮下注射药液。
药理学自主实验设计与典型案例
![药理学自主实验设计与典型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2e77a8a9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af.png)
药理学自主实验设计与典型案例
嘿,朋友们!今天咱要来聊聊超有意思的药理学自主实验设计与典型案例。
你想想,就像我们去探险,每一次实验都是一场对未知世界的奇妙探索!
比如说,有一次我们设计了一个关于某种药物对动物行为影响的实验。
我们把一群可爱的小白鼠放进迷宫里,就像它们在一个大大的迷宫内闯荡。
然后呢,给一部分小白鼠喂下这种药物,再观察它们的表现。
哇,你能想象吗?那些吃了药的小白鼠,有的就像突然开了窍一样,跑得特别快;而有的呢,反而变得慢吞吞的,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这多神奇啊!
还有一次,我们研究一种新的止痛药。
我们找了一些志愿者,可不是随便找的哦,那都是精心挑选的勇敢小伙伴!让他们在经历疼痛刺激的时候,分别使用这种新药和传统的止痛药。
结果呢,有人反馈新药效果简直太好了,就像疼痛瞬间被赶跑了;但也有人觉得好像没啥变化。
这像不像一场药物的大比拼呀?
再来讲个例子,当我们尝试设计一个关于药物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的实验时,那感觉就像是在小心翼翼地调节一个精密的仪器。
我们要密切关注各种指标的变化,就好像盯着宝藏的地图一样紧张又兴奋。
如果稍有不慎,可能就得不到准确的结果啦!
通过这些实验设计和案例,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药理学的魅力和挑战。
每一个实验都是一次冒险,充满了未知和惊喜。
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学习、成长,就像在药理学的海洋中勇敢航行的水手一样。
我觉得药理学自主实验设计真的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它让我们深入了解药物的奥秘,为人类的健康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大家快来加入这个奇妙的领域吧!。
药理学机能实验报告
![药理学机能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9c0bc77a45177232e60a20f.png)
药理学机能实验报告篇一:《药理学》设计性实验《药理学》设计性实验一、设计性实验目的设计性实验目的是:充分调动同学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将所学得基础医学知识应用于实验的选题与设计。
通过创造性设计一种机能性动物实验(包括动物的病理模型),在一定的实验条件和范围内,完成从实验设计到亲自动手操作全过程。
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实验动物的各种机能与代谢变化,分析和掌握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和机制,使学到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感性认识更好地相结合。
最终达到提高同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树立严谨的科学作风与创新精神。
二、设计性实验完成的基本步骤1.立题以实验小组为单位,根据已学的基础或近期将要学的知识,并利用图书馆及其Internet 网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
经过小组集体酝酿、讨论确立一个既有科学性又有一定创新的药理学实验题目。
但是,要注意动物实验方案不可过大和脱离现实条件,应强调其可操作性。
初步选题后,由带习老师根据设计方案的目的性、科学性、创新性和可行性进行初审,然后与同学一起对实验方案进行论证。
2.方案设计的内容与格式每实验小组在立题基础上,认真地按照规定的格式写出动物实验的设计方案。
设计性实验方案的内容应详细和具可操作性,具体的内容和格式要求如下:①题目,班级、设计者;②立题依据(实验的目的、意义,以及拟解决的问题和国内外研究现状);③实验动物品种、性别、规格和数量;④实验器材与药品(器材名称、型号、规格和数量;药品或试剂的名称、规格、剂型和使用量),包括特殊仪器与药品需要;⑤实验方法与操作步骤,包括实验的技术路线、实验的进程安排、每个研究项目的具体操作过程,以及设立的观察指标和指标的检测手段;⑥观察结果的记录表格制作;⑦预期结果;⑧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解决的措施;⑨注明参阅文献。
3.实验准备同学应根据实验的设计方案列出实验所需的动物、器械、药品的预算清单,在实验课前两周提交指导老师。
药理学实验设计
![药理学实验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cd1a63a48d7c1c709a14514.png)
药理学实验设计成绩:药理学实验实验设计药物对离体小白鼠心脏的影响第 1 页共 6 页一、实验目的:1、掌握小白鼠离体心脏的制作方法及心脏灌流的方法。
2、初步认识递质、受体、受体阻断剂的概念。
3、观察不同药物对心脏的影响,理解并掌握影响心脏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心脏的活动受体液和神经的影响和调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和正常的节律性活动依赖于心脏所处的理化环境,如果理化环境受到破坏心脏活动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心脏的活动又受植物神经的双重影响,交感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使心肌收缩加强,心率加快;迷走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使心肌收缩减弱,心率减慢。
小白鼠的心脏离体后,用理化性质近是与血浆的任氏液替代,认可保持心脏节律行的收缩和舒张。
三、实验材料: 动物:小白鼠药品:任氏液、0.65%NaCl溶液、2%KCl溶液、2%CaCl2溶液4%NaHCO3、0.0001心得安、0.0001去甲肾上腺素0.00001乙酰胆碱、0.0004阿托品器材:BL-4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张力换能器、剪刀玻璃分针、止血钳、镊子、铁支架、试管夹、滴管烧杯、丝线、滴管、插管、蛙心夹、实验台、探针四、方法步骤:第 2 页共 6 页(一)离体小白鼠心脏的制备(1)取小白鼠一只,用脊椎脱臼的方法处死,用剪刀减去其胸部鼠毛,用手术器具打开其胸膛,充分暴露其心脏后,用剪刀剪破心包膜,用玻璃分针分离其主动脉后,先结扎左主动脉,然后在右主动脉上穿入丝线打一个活结,备用。
(2)在右动脉上剪一“V”形口,插入盛有任氏液的插管,并轻轻的移动至心室,出现插管内液面波动的现象后,将松结扎紧固定。
(3)剪断左右主动脉,持插管提起心脏,在不损伤静脉窦的情况下,剪断结扎处以下的血管,制成离体心脏标本。
(4)用吸管多次吸换插管内任氏液,直至无色,保留1 ml 的液量。
(二)仪器组装(1)用试管架将小白鼠心脏插管固定在铁支架上,当小白鼠心脏舒张时用连有线的蛙心夹夹住心尖,用蛙心尖上的线连接至张力换能器。
药理学与中药药理学实验教程教学设计
![药理学与中药药理学实验教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a856c1b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12.png)
药理学与中药药理学实验教程教学设计简介药理学是医学、药学等学科中重要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药物作用及其机制的科学。
而在许多医学和药学专业中,中药药理学是一门必修课程,涉及中药物的药理作用和药效等内容。
为了更好地教授药理学和中药药理学,我们需要设计一些实验教程,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的知识。
实验教程设计设计1:药物的化学与药理学研究本实验旨在教授药物的化学与药理学研究方法,具体实验步骤如下:1.选取一种具有化学反应的药物,如阿司匹林。
2.在化学实验室进行化学反应实验,观察阿司匹林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情况。
3.将实验结果与已知阿司匹林的药理学作用进行对比。
4.结合实验结果及对阿司匹林药理学作用的分析,让学生了解药物的化学反应和药理学机制。
设计2:药理学实验——酒精的药理作用本实验旨在使学生了解酒精对人体的药理作用,具体实验步骤如下:1.将实验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并对两组实验生进行初始检测,以了解两组实验生在初始状态下的生理指标。
2.将实验组实验生口服一定量的酒精,对照组实验生不口服酒精。
3.同时监测两组实验生的生理指标变化,并分析生理指标的变化与酒精的药理作用之间的关系。
4.通过实验结果及对酒精的药理作用的分析,帮助学生了解药物的药理作用和其对人体的影响。
设计3:中药药理学实验——黄芪的药理作用本实验旨在教授黄芪的药理作用与中药的药理学研究方法,具体实验步骤如下:1.选取黄芪作为实验材料,制备出黄芪水提取液。
2.将实验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并对两组实验生进行初始检测,以了解两组实验生在初始状态下的生理指标。
3.实验组实验生口服一定量的黄芪水提取液,对照组实验生不口服黄芪水提取液。
4.同时监测两组实验生的生理指标变化,并分析生理指标的变化与黄芪的药理作用之间的关系。
5.通过实验结果及对黄芪的药理作用的分析,帮助学生了解中药的药理作用和研究方法。
设计4:药物毒理学实验——铅的毒性作用本实验旨在教授药物的毒性作用,具体实验步骤如下:1.将实验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并对两组实验生进行初始检测,以了解两组实验生在初始状态下的生理指标。
药理学实验实验报告
![药理学实验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0da6e13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1a.png)
实验名称:不同给药途径对戊巴比妥钠药效影响的研究一、实验目的1. 探究不同给药途径对戊巴比妥钠药效的影响。
2. 理解药物剂量与药效之间的关系。
3. 学习和掌握实验设计、操作和数据分析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药物剂量的大小决定血药浓度的高低,血药浓度又决定药理效应,因此药物剂量决定药理作用的强弱。
给药途径不同,吸收速度有差别,药物反应的潜伏期和程度亦有差别。
一般而言,腹腔给药大于皮下给药大于灌胃给药的药效。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小白鼠18-22g,2只/组。
2. 实验药物:戊巴比妥钠溶液(0.2%、0.4%、0.8%)。
3. 实验器材:苦味酸、1mL注射器、生理盐水、电子天平、计时器、实验记录表等。
四、实验方法1. 将小白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只,分别编号为A、B、C。
2. A组:腹腔注射0.2%戊巴比妥钠溶液0.1mL/10g。
3. B组:皮下注射0.4%戊巴比妥钠溶液0.1mL/10g。
4. C组:灌胃0.8%戊巴比妥钠溶液0.1mL/10g。
5. 给药后,分别观察记录各组小白鼠的睡眠时间、活动情况等。
6. 实验结束后,对各组小白鼠进行麻醉,观察并记录其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A组:小白鼠睡眠时间为30分钟,活动减少,呼吸平稳,心率正常。
B组:小白鼠睡眠时间为25分钟,活动减少,呼吸平稳,心率正常。
C组:小白鼠睡眠时间为20分钟,活动减少,呼吸平稳,心率正常。
2. 实验分析本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戊巴比妥钠剂量的增加,小白鼠的睡眠时间逐渐缩短,活动逐渐减少,呼吸和心率保持平稳。
这说明药物剂量与药效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同时,实验结果也表明,腹腔注射、皮下注射和灌胃给药对戊巴比妥钠的药效有一定的影响,其中腹腔注射的药效最强,其次是皮下注射,灌胃给药的药效最弱。
六、实验结论1. 戊巴比妥钠的药效与剂量呈正相关,剂量越大,药效越强。
2. 不同给药途径对戊巴比妥钠的药效有一定的影响,其中腹腔注射的药效最强,其次是皮下注射,灌胃给药的药效最弱。
药理学实验
![药理学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a2a81dfcb14e852458fb57a7.png)
药理学实验 (异)戊巴比妥钠半数有效量ED50和半数致死量LD50测定[目的] 用小白鼠求戊巴比妥钠的LD 50、ED 50及其治疗指数(1)戊巴比妥钠半数致死量(LD 50)的测定(实验示例,供同学参考)[方法] 取体重20g 左右小鼠50只,分为5组,每组10只。
各组分别腹腔注射不同剂量戊巴比妥钠。
注射后24小时,记录各组死亡鼠数。
结果如下所示。
按公式: LD 50=㏒-1[Xm-i (ΣP-0.5)]计算或机率单位—对数剂量作图法求得LD 50=120mg/kg 。
结果 组别 剂量D (mg/kg) 1ogD 实验鼠数 死亡鼠数 死亡反应百分率(%) P LD 50(mg/kg) 1 187.5 2.273 10 10 100 1.0 1202 150.0 2.176 10 7 70 0.73 120.0 2.079 10 6 60 0.64 96.01.982 10 2 20 0.2 5 72.0 1.857 10 0 0 0 (1)按公式LD 50=1og -1[Xm-i (Σp-0.5)]计算,求LD 50。
其中Xm=最大剂量对数值 P=动物死亡率(用小数表示) Σp=各组死亡率的总和 I=相邻两组剂量比值的对数(高剂量做分子) 将实验结果代入上述公式 Xm=1og187.5=2.273 Σp=1.0+0.7+0.6+0.2+0=2.5 i=1og =1og1.25=0.0969 LD 50=1og -1[Xm-i(Σp-0.5)] =1og -1[2.273-0.0969(2.5-0.5)] =1og -1[2.273-0.1938]= 1og -12.0792 =120.0(mg/kg)(2)戊巴比妥钠半数有效量(ED 50)的测定[材料]药品:戊巴比妥钠溶液(浓度为0.20%,0.25%,0.31%,0.39%,0.49%) 器材:注射器0.25ml (或1ml ) 5 针头、天平、鼠笼 0.1505.18721动物:小白鼠(20g 左右)50只[方法]取体重20g 左右小鼠10只,分为5组,每组2只,称重。
临床药理学实验设计方案
![临床药理学实验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e24123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7b.png)
临床药理学实验设计方案一、实验背景。
咱们都知道啊,现在这个[药物名称]呢,可能是个挺有潜力的新药,但到底在人身上效果咋样、安不安全,咱得好好研究研究。
这就是为啥要搞这个临床药理学实验啦。
二、实验目的。
1. 看看这个[药物名称]在人体里的药代动力学情况,就是这药在身体里咋吸收、咋分布、咋代谢、咋排泄的,就像追踪一个小侦探在身体里的行动轨迹一样。
2. 探究这药的药效学,简单说就是看它对咱想治的病到底有没有效果,效果有多大,是能把病一下就打趴下,还是只能让病稍微老实点。
3. 顺便观察一下这药有啥不良反应,可不能光想着治病,结果给身体带来一堆麻烦,得提前把这些可能的捣蛋鬼找出来。
三、实验对象。
1. 入选标准。
年龄在[具体年龄范围]之间,为啥呢?这个年龄段比较有代表性,身体机能也相对稳定,就像在一群状态比较稳定的运动员里选参赛选手一样。
确诊患有[疾病名称],这是肯定的啦,咱这药就是为了治这个病的嘛。
患者的肝肾功能得基本正常,因为肝肾功能要是不正常,就像一个城市的垃圾处理厂和污水处理厂出问题了,药物在身体里的代谢和排泄就会乱套,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患者得自愿参加实验,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这就好比你要去参加一个有点冒险的游戏,得自己心甘情愿,还得知道游戏规则和可能的风险才行。
2. 排除标准。
对[药物名称]或者同类药物过敏的,这就像你对某种食物过敏,吃了肯定会出问题,那肯定不能让这类人来试药。
正在使用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其他药物的,这就像在一场比赛里,不能有干扰因素,不然都不知道成绩是因为自己的实力还是别人的帮忙或者捣乱。
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精神疾病或者其他严重的合并症的,这些患者本身身体就像一个摇摇欲坠的大楼,再加上新药的影响,就更复杂了,不利于我们单纯观察新药的效果。
四、实验设计。
1. 实验类型。
这是一个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
随机呢,就像抽签一样,把患者随机分到实验组和对照组,这样能保证两组患者在开始的时候基本情况差不多,就像把一群小朋友随机分成两队玩游戏,两队的实力一开始是均衡的。
药理学设计性实验报告
![药理学设计性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5ad4f67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db.png)
一、实验名称药理学设计性实验:中药大黄的泻下作用研究二、实验目的1. 了解中药大黄的泻下作用;2. 掌握药理学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实验方法;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三、实验原理大黄是一种具有泻下作用的中药,其主要成分为大黄酸。
大黄酸能刺激大肠黏膜,促进大肠蠕动,从而产生泻下作用。
本实验通过观察大黄对小鼠泻下作用的影响,探讨大黄的泻下作用机制。
四、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健康小鼠30只,体重18-22g,雌雄不限;2. 实验药品:大黄粉末(100mg/g)、生理盐水、0.9%氯化钠溶液;3. 实验器材:电子秤、灌胃器、试管、量筒、秒表、显微镜等。
五、实验方法1. 将30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分别为大黄组、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2. 大黄组:灌胃大黄粉末(100mg/kg),对照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生理盐水组:灌胃0.9%氯化钠溶液;3. 灌胃后,观察各组小鼠的泻下次数和泻下量;4. 记录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六、实验结果1. 大黄组小鼠的泻下次数和泻下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2. 大黄组小鼠的泻下次数为(10±2)次,泻下量为(2.5±0.5)g;3. 对照组小鼠的泻下次数为(3±1)次,泻下量为(0.5±0.2)g;4. 生理盐水组小鼠的泻下次数为(2±1)次,泻下量为(0.3±0.1)g。
七、实验分析1. 大黄组小鼠的泻下次数和泻下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表明大黄具有明显的泻下作用;2. 大黄泻下作用的机制可能与大黄酸刺激大肠黏膜,促进大肠蠕动有关。
八、实验结论大黄具有明显的泻下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大黄酸刺激大肠黏膜,促进大肠蠕动有关。
九、实验讨论1. 本实验结果表明,大黄具有明显的泻下作用,与文献报道相符;2.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动物实验的伦理问题,合理使用实验动物;3. 在实验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实验条件、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的分析,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药理学实验自主学习
![药理学实验自主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fea9435a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86.png)
药理学实验自主学习药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实验教学的水平和质量直接关系到理论教学的效果。
实验教学的目的,已不仅是让学生们通过实验来验证理论课所讲的内容,同时还应该引导学生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构思和设计、现代实验技术和手段,学会对科研结果总结和分析,撰写论文等等,启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科研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随着科技进步,现代药理学实验已从传统的整体动物实验、离体组织实验深入到细胞水平、分子水平甚至基因水平[1,2]。
因此,陈旧落后的实验内容必然会影响当代学生素质的培养。
目前,我们还有大量的整体动物实验和体外组织实验,重点是观察和验证药物的作用和效果,如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动物血压的影响、有机磷中毒和抢救、药物的利尿作用、激素药物的抗炎作用、药物的急性毒性实验、,因此,我们以药学本科学生为试点,以激素类药物抗炎作用实验为蓝图,开展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设计性实验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获得了宝贵的经验,为进一步深化本科药理学实验课改革提供了参考。
本文介绍了2022春季学期2022名药学专业本科生自主设计的激素类药物抗炎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
1.仔细选择实验材料实验素材的选择关系到实验设计课的成败,大班课的自主设计实验选题尤其重要。
大班课实验不是少数学员第二课堂参与的科研课题,课题不能太专太深,时间不能太长,既要有一定的先进性,又要有可操作性。
一般选择的实验课题应该兼顾以下2个条件,一是易于开展的,学生易于操作的,实验方法又是本实验室条件下可行的实验内容。
在药学本科班的药理学实验中有许多内容都可以作为候选,如:小鼠镇痛实验、抗炎实验、有机磷酸酯中毒解救实验、胃排空及肠蠕动实验等。
二是实验内容经过重新设计,补充部分可行的内容就可达到培养学员科研思路和扩展视野的目的[3,4]。
因此,我们选择激素类药物的抗炎作用作为实验材料。
在原有实验讲义的基础上,我们增加了两个部分:一是增加药物组的数量。
自主设计实验在药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自主设计实验在药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8d4a4df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02.png)
基金项目: 吉林大学教学改革研究课题(2019XYB254)作者简介: 纪影实,女,1973-08生,博士,副教授,E mail:jiyingshi@126.com收稿日期: 2020-06-21自主设计实验在药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纪影实,靳英丽,张 明,关凤英,魏征人,石 卓 (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系, 长春 130021)摘要: 自主设计实验对学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及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影响了教学效果。
文章从专题讲座、自主选题、开题报告、实验操作、论文撰写及对教师的要求等方面总结吉林大学药理学自主设计实验的实践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思路,为更好地开展药理学自主设计实验提供参考。
关键词: 药理学;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自主设计实验中图分类号: R9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1450(2020)09-0658-03 DOI:10.13754/j.issn2095-1450.2020.09.12 面对新时期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如何转变教育理念,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卓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是摆在医学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药理学实验教学是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然而,传统药理学实验以验证性实验为主。
在此教学模式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不能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更缺乏对独立思考能力、独立实践能力及创造力的培养[1]。
自主设计实验作为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形式,近年来在各学科的实验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对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2]。
吉林大学药理学自主设计实验始于2010年,授课对象是临床医学实验班的学生,主要采用学生自主选题、自主设计、开题报告、自行操作、结题答辩、撰写科研论文的模式。
经过近十年的实践和不断改进,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药理学实验设计
![药理学实验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25be43aeefdc8d376ee3288.png)
黄连素治疗老年性冠心病的治疗作用研究
一、实验目的:研究黄连素对老年性冠心病的治疗作用
二、实验原理:血脂异常是造成冠心病的主要原因之一,黄连素不仅能促进肝细胞对“低密度脂蛋白”的吸收从而降低血脂。
三、实验材料:40只200-300g,小白鼠,注射器,胆固醇高脂饲料,黄连素,普通鼠饲料,生理盐水,离心机,总胆固醇检测试剂盒,甘油三酯检测试剂盒。
,
四、实验步骤
(一)造模
将40只小鼠分为四组,每组十只,分别为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
小鼠给予正常饲料两天后,取血,分离血清,测定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做好记录。
第三天对照组给普通鼠饲料,其他组给胆固醇高脂饲料,持续这样喂养一个周。
一周后测各组的TG和TC。
若TG和TC升高为第一次记录的二倍多,则造模成功。
(二)给药
配制低中高浓度的黄连素,浓度呈明显梯度。
每天晚上6点给对照组每只注射2ml的生理盐水,低剂量组注射2ml,中剂量2ml,高剂量2ml,给药前需取每只小鼠的5ml血,分离血清,用试剂盒测其TG和TC,像这样重复
一周。
五、预期结果
对照组给生理盐水后其TG和TC并无明显变化,依然很高,而高剂量组,中剂量量组,低剂量组每次给药后TG和TC 降低,且呈梯度形式,黄连素治疗冠心病有效。
药理学实践教学案例分享(3篇)
![药理学实践教学案例分享(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cf61d1b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4c.png)
摘要:药理学作为一门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科学,对于培养医药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一个药理学实践教学案例为例,从案例背景、实践过程、结果与反思等方面进行分享,以期为药理学实践教学提供参考。
一、案例背景某医药类高校药理学实验课程中,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设计了以下案例:某患者因感冒发热,自行购买了一种感冒药,用药后病情并未好转,反而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
教师要求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分析病情、制定治疗方案等方式,对该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
二、实践过程1. 查阅资料学生通过查阅相关书籍、网络资料等,了解感冒药的成分、作用机制、适应症、禁忌症等。
2. 分析病情学生结合患者症状,分析感冒药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如头晕、恶心等。
3. 制定治疗方案学生根据患者病情和感冒药的不良反应,提出以下治疗方案:(1)停用当前感冒药,改为口服退热药,如对乙酰氨基酚等;(2)针对头晕、恶心等症状,给予抗组胺药,如马来酸氯苯那敏等;(3)加强休息,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4. 实施治疗方案学生协助患者实施上述治疗方案,并观察病情变化。
5. 总结反馈学生根据患者病情变化,总结治疗效果,并对治疗方案进行评估。
三、结果与反思经过实施治疗方案,患者病情得到明显改善,头晕、恶心等症状消失,体温恢复正常。
2. 反思(1)提高学生实践能力:通过本案例,学生掌握了查阅资料、分析病情、制定治疗方案等实践技能,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
(2)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了与他人沟通、协作,共同解决问题。
(3)强化药理学知识:学生通过实践,加深了对药理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4)增强临床思维:学生通过分析患者病情,培养了临床思维能力。
四、总结药理学实践教学案例的开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需求,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教师应注重案例的反馈和总结,不断优化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
药理学自主实验设计幻灯片PPT
![药理学自主实验设计幻灯片PPT](https://img.taocdn.com/s3/m/6eb8e16683d049649a665889.png)
②分组实验:上述注射完毕后,分组做以下实验。 常压耐缺氧实验:将1、2、3号鼠分别放入3个容量 200ml左右、底部置有新鲜钠石灰约5g的广口瓶中, 加盖并涂凡士林密闭。 亚硝酸盐中毒缺氧实验:将4、5、6号鼠都注射5%亚 硝酸钠溶液0.3ml/20g。 将1号鼠及密闭广口瓶和4号鼠及开放广口瓶分别做 冰浴处理。之后观察各只小鼠的状况〔一般状况, 呼吸,身体体征〕,并记录各只小鼠存活时间。 实验完毕后,解剖死亡小鼠观察肝脏颜色.
低。 2. 注射去甲肾上腺素而未注射氯丙嗪的小鼠存活时间
最短,表观呼吸频率高。 3.注射亚硝酸钠的小鼠死亡肝脏显咖啡色,常压缺氧死
亡的小鼠肝脏显暗红色。
精品文档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讨论: 1.氯丙嗪具有降体温功能和α受体作用扩张血管、降低
前后负荷,终究哪种作用在对抗缺氧中更显著呢? 2.还有哪些缺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精品文档
实验主题:氯丙嗪对小鼠耐缺氧能力的影响
实验目的: 1.观察氯丙嗪提高缺氧耐受性的作用 2.熟悉常见缺氧耐受实验的方法
精品文档
实验原理: 氯丙嗪(chlorpromazine,CPZ) , 为多巴胺( DA )受体阻断剂,
精品文档
本卷须知 1.保证广口瓶的密闭。 2.钠石灰应保证新鲜,出现变色那么立即更换。
精品文档
结果记录
鼠号 1 2 3 4 5 6
一般情况 唇部情况 耳缘情况 尾部情况 肝脏情况
精品文档
结果记录
鼠号
1 2 3 4 5 6
本组小鼠存活时间 (X±SD)/S
精品文档
预计结果: 1.注射氯丙嗪后的小鼠存活时间更长,表观呼吸频率更
自主实验设计在药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自主实验设计在药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551aa82d0d233d4b14e69ca.png)
药理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激发学习药 理学的兴趣,训练基本技能,强化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些都 是学生未来专业工作和进行医药科研工作所必需的。但是,受传 统教育思想和旧观点的影响,很多教师认为实验教学只是课堂理 论的补充与验证;由于受实验开设方式、实验经费等因素的制约, 药理学实验内容多是一些简单、重复、验证性实验,训练技能比较 单一,其主要目的是:观察其现象,验证所学理论知识,加深对所 学知识的理解。 1.1 教 师 既 是 导 演 又 是 主 角 教 师 根 据 所 学 内 容 编 写 实 验 教 材,讲解实验目的、原理与内容,示范操作,并强调注意事项,教师 辅导解决问题。教师设计实验内容,从实验目的到器材,从实验原 理、步骤到结果,全由教师完成。 1.2 学生是配角 实验前,学生不需要做任何事情,甚至进 实 验 室时不知道要干什么。实验时,教师又会讲解一次。在实验过程 中,出现了什么问题,也有教师来解决,学生只需得到一组数据验 证所学理论知识就行。学生依“葫芦画瓢”,实验中完全处于被动 的局面,没有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 1.3 实 验 内 容 、模 式 、形 式 被 教 师 固 化 学 生 的 思 维 也 被 固 化 。 很多学生在实验当中不会将知识灵活变通与运用,只能刻板地照 书上做,遇到一点问题就不知所措,无法与实际相联系。
创造性思维能力、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综合素质,为培 养高层次医学人才 奠定基础[3]。 2.2 自主设计实验的步骤 2.2.1 由 具 有 一 定 科 研 经 验 的 教 师 详 细 介 绍 实 验 设 计 的 基 本 原 则、选题、目的与意义、设计步骤、注意事项,介绍现有的仪器设备 等 基 本 条 件 、实 验 设 计 书 的 书 写 格 式 及 课 堂 答 辩 等 [4]。 2.2.2 以 班 级 为 单 位 ,由 5 或 6 名 学 生 组 成 一 个 实 验 小 组 ,到 图 书馆及网上查阅文献,选择实验项目,自拟实验方案,写出实验设 计 方 案 [5]。 2.2.3 教师对学生设计方案进行审阅并指导其修改。 2.2.4 课堂开题论证。首先,从每个实验小组推选 1 名主讲人,讲 解、答辩各 10 min。然后,师生提问。提问内容包括:文献与背景知 识、设计思路与技术手段、操作环节与实验结果、分析讨论与存在 问题等,即教师和学生们一起对其实验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可行 性 、 创 新 性 进 行 讨 论 [6]。 2.2.5 有 条 件 实 施 的 ,在 教 师 指 导 下 ,学 生 按 照 所 设 计 的 方 案 实 验,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写出研究论文,如果受人力物力限制, 没有条件付诸实施,则可对预期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和总结。 2.2.6 教师对学生设计的方案及实验过程进行评价 、分析和总 结,综合评分。 2.2.6.1 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实验目的、原理、仪器、步骤等 ,并 用 文字记录下来。 2.2.6.2 动手操作是完成实验任务的核心内容。在这个过程中, 动手能力的培养得到最大体现,理论联系实践、运用知识解决问 题的能力也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同时也促进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分 析 问 题 、 主 动 参 与 学 习 的 意 识 [7]。 2.2.6.3 实验报告是对整个实验内容、过程的总结,书写实验报告 时,要求有实验目的、原理、材料、步骤、结果、结果讨论、结论、遇 到 问 题 与 解 决 方 法 、实 验 体 会 等 [8]。 2.2.7 实验结束后,教师给予鼓励性评价 并 展 示学 生 的 学 习成 果,并开展讨论与交流心得,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在学习 中 获 得 自 信 和 成 就 感 。同 时 将 实 验 成 绩 作 为 考 试 成 绩 的 一 部 分 , 激励学生的学习。在布置学生实验设计任务后,教师自始至终提 供辅导与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注射氯丙嗪后的小鼠存活时间更长,表观呼吸频率更 低。
2. 注射去甲肾上腺素而未注射氯丙嗪的小鼠存活时间 最短,表观呼吸频率高。 3.注射亚硝酸钠的小鼠死亡肝脏显咖啡色,常压缺氧死 亡的小鼠肝脏显暗红色。
讨论:
1.氯丙嗪具有降体温功能和α受体作用扩张血管、降低 前后负荷,究竟哪种作用在对抗缺氧中更显著呢?
注意事项
1.保证广口瓶的密闭。
2.钠石灰应保证新鲜,出现变色则立即更换。
结果记录
鼠号 1 2 3 4 5 6 一般情况 唇部情况 耳缘情况 尾部情况 4 5 6 本组小鼠存活时间 各大组小鼠平均存活时 (X±SD)/S 间(������±SD)/S
预计结果:
2.还有哪些缺氧模型实验?
结论与分析方法
参考文献
【1】邵晓慧等.2000.两种百合耐缺氧作用的比较研究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Vol.24,No.5
【2】沈德莉等.1997.多巴胺受体阻断剂对小鼠耐缺氧 能力和体温的影响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11( 3) ;231- 232 【3】李志兴.2009.白桦脂醇对小鼠的抗疲劳及耐缺氧 作用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②分组实验:上述注射完毕后,分组做以下实验。 常压耐缺氧实验:将1、2、3号鼠分别放入3个容量 200ml左右、底部置有新鲜钠石灰约5g的广口瓶中,加 盖并涂凡士林密闭。 亚硝酸盐中毒缺氧实验:将4、5、6号鼠都注射5%亚 硝酸钠溶液0.3ml/20g。 将1号鼠及密闭广口瓶和4号鼠及开放广口瓶分别做冰 浴处理。之后观察各只小鼠的状况(一般状况,呼吸, 身体体征),并记录各只小鼠存活时间。 实验结束后,解剖死亡小鼠观察肝脏颜色.
实验材料
1.动物:ICR小鼠(20g左右)
2.试剂与器材:密闭200ml广口瓶;秒表;注射器; 0.25%氯丙嗪溶液;0.1%去甲肾上腺素溶液;生理盐水; 钠石灰(NaOH· CaO);5%亚硝酸钠溶液
实验方法:
①给药准备:取性别相同,体重相近的小鼠6只,称重 编号。给1、2、4、5号鼠皮下注射0.1%去甲肾上腺素 (0.2ml/10g),给3、6号鼠皮下注射生理盐水0.2ml/10g。 15min后,给1、4号鼠腹腔注射0.25%氯丙嗪溶液 (0.2ml/10g),给2、3、5、6号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 0.2ml/10g。
实验主题:氯丙嗪对小鼠耐缺氧能力的影响
实验目的:
1.观察氯丙嗪提高缺氧耐受性的作用
2.熟悉常见缺氧耐受实验的方法
实验原理: 氯丙嗪(chlorpromazine,CPZ) , 为多巴胺( DA )受体阻断剂, 氯丙嗪在临床常配伍异丙嗪,哌替啶等药品再加物理 降温作人工冬眠, 以期降低体温和机体耗氧量, 提高机 体耐缺氧能力。 在密闭的广口瓶中加入钠石灰消耗到小鼠呼出的二氧 化碳,可模拟了大气性缺氧,使小鼠吸入气氧分压过 低造成低张性缺氧;注射强氧化剂可以使得血红蛋白 中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形成高铁血红蛋白,所以在 小鼠腹腔内注射亚硝酸钠,使得小鼠患高铁血红蛋白 血症,造成等张性缺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