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年轻人心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信息技术的日益进步使人们足不出户便能与世界沟通,网络更成为了年轻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近年来兴起的各种网络“流行体”真正让网络“为人所用”,一些为人熟知的网络文体中也深刻包涵了当代年轻人对社会、文化、个人等方面不同的心态。本文通过对当下网络“流行体”的收集与整理,对其特点进行分析,从而透视当代年轻人的不同心态以及我们对待这种现象的正确态度。

关键词:网络;流行体;年轻人;心态
网络“流行体”,简称网络体,又叫网络文体,是一种由80、90后的年轻人主创的在网络上特有的流行于某一时间段的新型文体。它发源于民间,代表了一个时代特征,是当代人在社会大背景下特殊心态的反映。本文通过对不同网络“流行体”的收集整理,总结其主要特征,并且将它们与当下社会年轻人的心态结合起来,深刻分析其深层内涵,引导人们对这一现象保持正确的态度。
本文笔者收集并整理了近年来73种具有代表性的网络文体,如:2006年出现并走红的“梨花体”,2007年的“知音体”、“剪刀体”,2009年的“蜜糖体”、“纺纱体”,2010年的“李刚体”、“子弹体”,2011年的“咆哮体”、“淘宝体”,2012年的“元芳体”、“甄嬛体”,2013年到目前为止的“没砍死你体”、“陈欧体”、“我是歌手体”、“找狗体”等等。
这些文体出现时间、地点和主体及对象不尽相同,但都是一定社会的产物,通过对这些网络文体的解读,不难发现它们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广泛性
网络文体的出现和迅速发展得源于网络语言的发展,而网络语言的发展又来自于人们的交际,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人通过网络这一平台认识不同的社会和社会上的人,将不同的语言、文字,甚至体态语等纳入到网络交际中,通过微博、博客、论坛、聊天工具等传递给更多的人。网络文体可源于一次微博的发表,一个社会焦点事件,一个著名作家的作品,或一个创意广告等等。如“梨花体”来自于赵丽华在微博上发表的风格另类的诗歌,“高铁体” 来自于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面对记者的回答,“纺纱体” 来自于莎士比亚的文学作品,“凡客体”来自于凡客诚品的营销广告??
二、创新性
这种创新性主要包括文体形式的创新和内容的创新
(一)在形式上,网络“流行体”兼容传统的语言表达方式,通过比喻、谐音、拟人、顶针、飞白等手法,将口语的语音、语法、词汇加入到书面语中,构成新文体,通俗易懂。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徐连明表示:“网络流行体

有一个共同特征——朗朗上口,就像前网络时代老百姓使用的俚语、俗语和谚语一样。由于语言上的通俗性,网络流行体更容易成为情感宣泄的手段被普遍认同,因而得以广泛传播。”比如,“见与不见体”:
期末考试版:你学,或者不学习,考试就在那里,不早不晚;你愿,或者不愿意,分数就在那里,不多不少;你挂,或者不挂科,命运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上我的自习,或者,让题住进我脑袋里,默然,复习。寂静,背题。
(二)在内容上,网络流行体或与社会时事相结合,或与自身工作生活结合,充满了21世纪的时代气息。如网友改编的“三省体”:吾日三省吾身,瘦吗?瘦吗?瘦吗?没人爱??好吧,滚去读书了。句式为“吾日三省吾身,XX吗?XX吗?XX吗?好,滚去XX。”的“三省体”表现了一些没家庭背景,没出色相貌,没杰出能力的人们在社会上的无奈与辛酸。
三、娱乐性
网络文体的出现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在忙绿学习工作之余对娱乐的追求。网络文体多具有出人意料的喜剧效果。比如,网友“呦呦路鸣”改编的 “下班回家体”:某天晚下班回家,一民警迎面巡逻而来,突然对我大喊:站住!民警问道:离散系统闭环稳定条件是什么?我:??传函??传函极点都在单位圆内??民警:好,你可以走了。我感到很诧异,问:为什么问这样的问题?民警:深夜还在街上走,寒酸苦逼的样子,不是小偷就是工程师??这个段子用诙谐幽默的方式描绘了那些深夜回家的工程师的悲哀。
四、狭隘性
问卷星网站对网络流行体的一次调查中发现,使用网络体的人年龄段集中在21- 40岁,占到83.97%,这说明网络“流行体”的流行范围基本局限在青年人中,即使用互联网技术最多的人群中。另外,男性占60.26%,大学本科学历占
55.13%,说明大学本科学历的青年男性在网络“流行体”的使用和创造中占有绝对优势。除了主体的局限性外,使用范围也多集中在口语中。
五、不规范性
(一)有些网络文体是网络暴力产物。首先,网络上缺乏制度和道德约束。其次,网民的真实身份难以确证,一些素质不高的网民利用群众的从众心理对一些人进行人身攻击,伤害他们的自尊。再者,我国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还有不足,社会不公平现象较为突出。种种原因使网络暴力严重破坏着公共规则、触犯着道德底线。如“知音体”、“羊羔体”、“梨花体”的出现与盛行。
(二)也有一些网络文体本身性质上没有这种危害性,但其中包含的网络语言从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它们不符合汉语的

语法规范,语义也充满歧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种不规范性也叫做“随意性”。所以大多数学校或老师不允许网络语言(如:“我勒个去”、“不给力”、“挺带感嘛”、“坑爹”等)进入学生写作。
六、短暂性
网络文体往往昙花一现,逐渐被新的热点取代。上文提到,网络文体是一定社会的产物,可以源自于一个社会焦点事物,所以它往往随着某个社会事件的出现而出现,随着这个社会事件的淡化而渐渐被人们遗忘。这也是当代 “快餐文化”的重要体现。
各种网络“流行体”背后反映的是当代年轻人对待社会、人生的不同态度,是年轻人“三观”的重要体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多元化,使得当代年轻人的心态呈现多样化的特征,复杂而多变,从中我们可以探究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 (一)对网络热潮追赶的从众心态
从众是指受外界人的影响,而使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等符合大多数人的行为方式或社会舆论要求。社会主流思想文化引领社会潮流,特别是在时尚方面,年轻人尤其表现出狂热的追求。当一个人创造了一种新词语或段子,不断在公共场合使用时,人们耳濡目染,也跟着不断使用,并在各种社交网站里相互传递,顿时形成一股“跟风热”。网络“流行体”的流行正是大家对时尚、新型事物不停追赶的结果。像“日合体”、“蜜糖体”、“回音体”等。
(二)对张扬个性与模仿前人的矛盾心态
一方面,年轻人紧追潮流,有一定的从众心态,另一方面,想要打破常规、张扬个性、寻求新鲜又是其重要心理特征。这就使他们进入了既创新又模仿,既想走出套路,又未免落入俗套的矛盾境地。比如“红楼体”的出现,它源自于新版《红楼梦》海选时的选手闵春晓的博文。文中大量出现“这会子”、“那些人儿”、“真真儿”此类古代汉语词汇。于是网友在捧腹大笑的同时,迅速将“红楼体”发扬光大,在网络上竞相模仿。如下面这段:
网友改编版,直到有一天,当我回到寝室,发现录音机里,我最爱的《红楼梦》磁带被人洗去了几段??伤心惶惑间,一个要好些的女孩儿悄悄告诉我:“人家这会子都听李玟、张惠妹,独你这样不入流,总听这些悲悲切切的音乐??扰了大家的兴致??往后还是改了吧,到底还是合群些的
好??”
无论是原作者还是改编者,都力求内容和形式的创新,表现自己的独特个性,而又无法完全摆脱固有格式的限定,内容多重复,套用之处过多,可见其矛盾的心理状态。
(三)对社会焦点事

件或人物的调侃心态
在各种“吐槽”中,绝大多数被调侃的对象为社会名人。他们要么是社会重大事件的参与者,要么是拥有独特魅力的艺术表演或文学作品。譬如由360和QQ事件产生的“3Q体”,由赵本山小品产生的“赵本山体”,由TVB电视剧产生的“TVB体”等等。年轻人自我意识和社会参与度不断提高,对一些社会现象有独到的看法,通过各种媒介表达自己对事件的态度,以娱乐的方式反映社会的侧面,充满了戏谑之意。下面请看“元芳体”:
倾诉型:今天为何不发工资啊!元芳,你怎么看?
借机宣传型:某酒业公司:最近×××推出了××系列酒,据说很受市场关注,元芳,你怎么看?
笑话型:狄仁杰:“昨夜家家烟花爆竹,此起彼伏,扰得大人我彻夜未眠。元芳,你怎么看?”李元芳:“我趴窗户看!”
2012年随着《神态狄仁杰》第四部的播映,剧中卫队长李元芳的形象深入人心。从第一部到第四部,狄仁杰在破案时常对李元芳说一句话,“元芳,你怎么看”。这句话在四部中一脉相承,成了剧中经典的台词。于是网友纷纷效仿,将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大小事件纷纷加入到“元芳体”中,或表达自己遭遇的不幸,或借机做宣传,或打趣,或调侃,十分逗趣。
(四)对生存压力巨大的宣泄与自嘲心态
2012年10月黄金周刚过,一家世界知名办公方案提供商雷格斯就发布了它的最新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压力最大的国家。在全球80个国家和地区的1.6万名职场人士中,认为压力高于去年的,中国内地占75%,香港地区占55%,分列第一和第四,都大大超出全球的平均值48%。当今社会以成功为最高理想,年轻人受到来自社会、家庭、自身多方面的压力,在巨大的压力面前,人的情绪也是多变的。心理学中认为“情绪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在不同的情境中情绪会表现出不同的体验特质”。于是网络这个自由开放的平台,成为了年轻人抒发情感的理想场所。比如“咆哮体”:
学摄影版:我是文科!读得文学院啊有没有!上来讲摄影师就开始讲蛋清显影法!硝酸银氯化银有没有!我要懂了我去读化学了有没有!乳胶颗粒和制版技巧跟我有什么关系啊!冲胶片要拿着秒表啊有木有!!!
“咆哮体”源自著名琼瑶剧演员马景涛的表演风格。剧中声嘶力竭的“咆哮”毫不掩饰地表达了人物的欣喜、痛苦、愤怒等情感。“咆哮体”的出现正是当代年轻人面对各方压力时内心情感的一种宣泄方式。通过把心灵深处的感受用感叹句的形式,一泻千里地吐露出来,让人大呼过瘾。上文

正是文科生上摄影课时老师没边儿地讲化学知识,给人带来的无奈与揪心。这种方式虽然能给人排解心理压力,但我们更多地还要落实到现实世界中。类似的网络文体还有“如果不学体”、“投身体”、“末日生卒年月体”、“玛雅体”等,网友们用各样语言,写出了生命中现实和梦想之间的差距。
(五)追求喜剧、荒诞效果的审美心态
当代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无数的外国作品传入中国,中国新一代青年接受新的教育方式与教学内容,一些西方审美意识形态被接受并运用,与中国传统的“中和”、“神妙”、“意境”等审美形态相互交融。一些影视作品的喜剧效果也深入人心,荒诞、“无厘头”的风格被年轻人所喜爱,迎合了“后现代社会”人们的审美趣味。比如“暴打分手体”:
原版:北航男——事情是这样的:今天,她来我学校玩,我带她参观停在球场边上的客机。她问我:为什么那个机翼是斜的不是直的呢?我勒个去!就算是白痴也该知道后掠翼能有效的提高临界马赫数,延缓激波的产生,避免过早出现波阻,尽管最大升力系数下降,但是能够降低波阻。于是我把她暴打了一顿跟她分手了??
这是一种嘲笑他人对自己专业领域内的知识或常识缺乏了解的欢乐文体,让作者发现自己的长处以获得“看似”骄傲的资本,通过“暴打一顿”、“分手”的结局引起人们喜感。
另外还有2012年10月出现的“学长帮忙体”,也称作“加油吧学弟体”,是面对一些在追求女生过程中遇到挫折的学弟们,学长、学姐们给予帮助的一种文体。其夸张手法更是让人感觉既荒诞又可笑,娱乐性十分强。
这些改编中的做法虽然欠妥,扭曲了故事“小清新”的本质,但网络文体本身就不是一种正规的问题,有些网友认为这“不过是城市人高压生活下的一种自我解压,不必过于较真。”此类网络文体还有“十动然拒体”、“倒写体”、“没砍死你体”等等。 通过分析与总结,我们对一些网络文体的特点及所映射的当代年轻人心态有了初步的了解。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流行体”的出现与发展是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人们心态的如实反映。我们应该承认这种趋势,不然在与年轻人的交流中就会遇到障碍,会让人感觉你已经“OUT”了。一些网络文体中出现的新型的语言表达形式,我们可以借鉴并使用,以丰富我们写作的手法,其中包含的一些对时事的正确的看法,我们也应该积极采纳,从年轻人的角度探究这个社会的发展与前进道路上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与这个世界对话。
但同时我们也要

看到,一些心理不健康或亚健康的人利用网络这个媒介,在正当热门的网络“流行体”中加入了一些不健康、不符合社会道德的东西,使得一些人特别是青少年竞相模仿,造成了不良的后果。比如“赵本山体”:问君能有几多愁,树上骑个猴,地下一个猴;众里寻他千百度,没病你就走两步;天苍苍,野茫茫,我十分想见赵忠祥??网友利用赵本山小品中的台词和古典诗句连起来,孩子们觉得十分有趣,而对书本上的原诗却毫无兴趣,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师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这种现象其实早已有之,被人们称为“灰色童谣”。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范先佐教授指出,“现在适合少年儿童的儿歌太少了,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另外,由于媒体、网络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孩子们了解信息的途径增多,很多孩子是通过网络了解恶搞文化。”对待这种类似“灰色童谣”的网络“流行体”,关键是老师和家长正确引导,及时沟通,加强对青少年阅读习惯、欣赏能力的培养。
我们每个人都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用宽容、理性的态度对待网络文体的同时,能够加强眼力、善于辨别,通过阅读、实践等提升自身的思想素质,合理宣泄情感,看到网络恶俗、低俗的内容要坚决抵制。对于一些青少年,国家要不断完善教育体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引导青少年形成良好的习惯与心态。只有大家共同的努力,才能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让年轻人更好地发展,带领社会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1] 高杨.网络文体“××体“初探[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第1期.
[2] 甘乐.2011年中国青年的社会心态[J].当代青年研究,2012年03期.
[3] 曹建平.网络文化价值与大学生网络心态调适[J].中国科技投资,2006年09期.
[4] 吕斌.网络语言的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心理?[J].青春期健康,2012年第01期.
[5]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增订四版)》上下册[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6] 朱立元主编.美学(修订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7]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心理学基础[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8] 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 侯丽琼.网络语言的文体探析[J].读与写杂志,2007年第11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