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集团自主品牌荣威SWOT分析
浅析上汽荣威的品牌塑造策略毕业论文
![浅析上汽荣威的品牌塑造策略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3d7fb0f2fad6195f302ba67d.png)
荣威汽车作一下将对品牌塑造在荣威的应用进行分析。
(一)汽车企业品牌塑造概述
品牌是企业用来传达满足消费者需要的商品或服务的独特个性的名称、图案、文字、象征、设计或其组合,以使该商品或服务能与竞争者区别开来并具有吸引消费者的独特魅力。品牌通过有形和无形的信息传达,在消费者记忆过联想综合反应形成一个直观形象,从而帮助他们对产品进行选择,并使他们产生对企业产品的认同和忠诚。当前市场经济和全球化前提下,品牌的影响足以将企业产品渗入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Keywords:strategic brand managementbrand strategypromotion
声明
一、绪论
企业品牌塑造战略向来是企业开拓市场的重要依据,而汽车企业的发展同样需要品牌推广,以下就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展开论述。
(一)研究背景
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一个强大的公司品牌能够给公司创造巨大的价值,一套有效的公司品牌战略能够帮助公司建立显著的竞争优势,公司品牌战略能够以更灵活和高效的方式来组织企业外部的资源和能力,帮助公司更好地实施和贯彻经营战略计划,赢得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尤其是股东和员工的积极支持和主动参与,为公司与其产品创造优势性的品牌意识和市场地位,最终以卓越表现的品牌价值推动公司价值的持续健康发展。品牌影响力已成为衡量一个企业实力的重要标准。
浅析上汽荣威的品牌塑造策略
摘 要
品牌作为一个产品区别与其他竞争对手产品的标志,它是企业在长期的市场运作中产生的一种无形资产,对消费者而言体现的是对产品与产品系列的认知程度,它是质量与信誉的保证。对企业而言代表的是一种潜在的竞争力和市场价值的体现,它为企业带来的不仅是客户忠诚度更是一条持久的利益链。如何通过对汽车进行战略性品牌管理来提高汽车知名度和市场份额是汽车销售的重点,本文就此展开了研究,以荣威汽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品牌塑造对销售的影响,并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给出了相关建议。
公司swot分析上汽案例
![公司swot分析上汽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d9920976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6f.png)
公司现状
上汽集团在国内外市场均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
上汽集团的产品线涵盖了多个细分市场,包括轿车、SUV、MPV等,并拥有多个自 主品牌。
上汽集团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也有着较为突出的表现,推出了多款电动汽车和混合动 力汽车。
02
SWOT分析
优势(Strengths)
品牌影响力
上汽作为中国汽车行业 的领军企业,具有强大 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认
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
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稳定性可能导致汽车零部 件供应链的波动和成本增加。
竞争对手的崛起
随着市场的竞争加剧,新兴竞争对手的崛起 可能对上汽的市场地位构成威胁。
环保法规的趋严
环保法规的趋严可能对汽车行业产生更高的 环保成本和生产压力。
03
上汽案例分析
优势分析
品牌优势
技术研发实力
上汽集团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 拥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认知度,为 产品的销售和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持。
研发投入不足
虽然上汽集团注重技术研发,但与国际先 进水平相比,研发投入仍有不足,影响了 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机会分析
政策支持
随着国家对汽车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上汽集团有望获得更多的 政策红利和资金支持,推动企业的发展。
消费升级
随着消费者对汽车品质和性能的需求不断提高,上汽集团可以抓住消 费升级的机遇,推出更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市场需求。
争优势。
高成本压力
随着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和人工 成本的增加,上汽面临着较大 的成本压力。
品牌形象老化
上汽的部分品牌形象相对老化 ,难以吸引年轻消费群体的关 注和认可。
管理体制僵化
上汽的管理体制存在僵化现象 ,对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响应
上汽集团swot分析案例
![上汽集团swot分析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0dd7527102768e9951e738d9.png)
通过利用迈克· 通过利用迈克·波特的五力模型对房地产行业的五种力 量进行分析后,可知房地产行业具有较高的进入障碍, 量进行分析后,可知房地产行业具有较高的进入障碍, 供应商和买方没有什么讨价还价能力,替代品的竞争很 供应商和买方没有什么讨价还价能力, 弱,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程度中等。 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程度中等。 所以房地产业是一个十分有吸引力的行业, 所以房地产业是一个十分有吸引力的行业,这也是房地 产业成为热点原因所在。 产业成为热点原因所在。
市场份额(%) 市场份额( 14.25
Page 16
续
排
1 2 3 4 5 6 7 8 9
LOGO
企业 序 丰田 通用 大众 现代-起 亚 福特
PSA
销量(万辆)
356.4 355.2 310. 215.3 214.5 158.7 158.6 154.6 121 115.2
Page 17
本田 日产 上汽集 团 铃木
LOGO
Page 1
LOGO
Page 2
LOGO
Page 3
LOGO
Page 4
Let’s go …
LOGO
Page 5
LOGO
目录
汽车行业国际环境分析 汽车行业宏观环境分析 我国汽车行业现状分析 案例分析(上汽集团) 案例分析(上汽集团)
LOGO
Page 7
汽车行业的国际环境分析
体系竞争战略
EFE 外部因素评价矩阵
关键外部因素
1.中国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汽车的需 中国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权重 求增加,客观上对整个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都有提高。 求增加,客观上对整个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都有提高。
上汽集团SWOT分析报告文案
![上汽集团SWOT分析报告文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8fcb607f1922791788e84b.png)
上汽集团SWOT分析报告专业:对外贸易学院国际营销学生:倪帆宙明柯青雷晨文伟宗鹏飞解丞彬朱昊吴晓焱二OO六年四月关键词:上汽集团SWOT分析目录第1编公司简介........................................... .. (3)1.1公司成立发展 (3)1.2主要经营业务 (3)1.3产品图表展示 (3)1.4上汽集团资质 (3)第2编部优势 (4)2.1生产多元发展 (4)2.2研发体系建设 (4)2.3营销渠道建设 (4)2.4全新经营思路 (4)2.5人才培养储备 (5)第3编部劣势 (6)3.1缺乏自主开发 (6)3.2缺乏整车生产 (6)3.3缺乏技术体系 (6)3.4缺乏自主品牌 (6)3.5科技投入不足 (6)3.6组织协调性差 (6)3.7财务指标走弱 (6)第4编外部机遇 (7)4.1产业高速增长 (7)4.2法律规出台 (7)4.3巨头投资合作 (7)4.4产品结构调整 (7)4.5产业重组整合 (7)第5编外部威胁 (8)5.1国外对手抢摊 (8)5.2研发能力偏弱 (8)5.3竞争形势激烈 (8)5.4行政垄断残存 (8)5.5汽车信贷限制 (8)5.6用车费用上涨 (8)5.7供需矛盾凸现 (8)第6编战略建议................................................9(未完待续)1公司简介1.1公司成立发展1.1.1公司是由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独家发起。
1.1.2上汽集团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先后与德国大众、美国通用成立了合资企业。
20年来,集团获得了较快发展。
1.1.3在重组后的汽车基础上采用社会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
1.2主要经营业务生产、经营轿车、重型车、拖拉机变速器、汽车悬架弹簧、发动机气门弹簧、汽车水箱散热器、汽车底盘总成、传动轴、车灯、转向机等。
1.3产品图表展示1.4上汽集团资质1.4.1公司2000年通过了高新技术企业的评审;1.4.2获市工商局免检企业证书;1.4.3获市A类纳税人证书;1.4.4通过远东资信评估AAA级资信等级评估;1.4.5还被评为1999年度全国上市公司50强之一;1.4.6在1999年各项经济指标综合名列上市公司第三名。
荣威分析报告
![荣威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19ff26b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50.png)
荣威分析报告引言荣威(Roewe)是中国汽车制造商上汽集团推出的自主品牌,成立于2006年。
荣威一直以来在中国的汽车市场表现出色,受到消费者的广泛认可。
本报告将对荣威品牌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品牌历史、产品线、市场表现、竞争对手、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内容。
品牌历史荣威品牌起源于英国著名汽车品牌罗孚(Rover),上汽集团于2005年成功收购罗孚,并将其重新命名为荣威,标志着荣威品牌的诞生。
自成立以来,荣威始终致力于打造高品质、高性能的汽车产品,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喜爱和信任。
产品线荣威目前的产品线主要包括轿车和SUV两大类别。
在轿车方面,荣威推出了多款车型,包括荣威i6、荣威RX8、荣威i5等。
这些车型在外观设计、内饰配置、动力性能等方面均具备竞争力。
在SUV领域,荣威同样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推出了荣威RX5、荣威RX3等多款SUV车型,满足了消费者对于舒适、安全、性能的需求。
市场表现荣威品牌在中国汽车市场的表现一直相当出色。
根据数据统计,荣威品牌在近几年的销售量逐渐增长,市场份额稳步扩大。
这主要得益于荣威产品在外观设计、配置、性能等方面的优势,以及荣威品牌在国内消费者心目中的良好口碑。
竞争对手在中国汽车市场,荣威面临着来自多个竞争对手的挑战。
主要的竞争对手包括上汽集团旗下的其他品牌,如名爵(MG);以及其他国内自主品牌,如长安、吉利等。
这些竞争对手在产品定位、市场推广等方面与荣威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
为了应对竞争对手的挑战,荣威需要不断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以保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未来发展趋势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不断发展,荣威在未来也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一方面,随着消费者对汽车品牌和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荣威需要持续提升产品品质,不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另一方面,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荣威也需要加大对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研发和投入,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在未来,荣威还有必要加大对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的投入。
荣威RX5汽车营销策划方案
![荣威RX5汽车营销策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6cfaa3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a5.png)
荣威RX5汽车营销策划方案一、市场分析1. 市场概况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经不再是奢侈品,而是成为很多人生活的必需品,汽车市场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那么如何在这个充满竞争的市场中脱颖而出,成为消费者首选的品牌呢?2. 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电动汽车成为汽车市场的发展方向。
消费者对环保和节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传统燃油汽车的销售需求将逐渐减少,而电动汽车的需求将会增加。
此外,对于车辆的智能化和互联化要求也不断提高。
3. 目标市场分析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我们将针对以下目标市场进行推广:- 年轻人市场:年轻人对时尚、个性定制化的需求很高,他们注重汽车的外观设计和操控性能。
- 消费升级市场:消费升级的趋势下,消费者对于汽车的品质、配置、空间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
- 家庭市场:有家庭的消费者对于汽车的空间和安全性要求较高,他们注重汽车的整体性能。
二、品牌定位1. 品牌定位策略荣威RX5的品牌定位是“年轻、时尚、可靠的智能SUV”。
我们将以年轻人为主要目标消费群体,注重创意和个性化,满足消费者对于汽车外观、内饰、操控性能等方面的需求。
2. 品牌传播策略- 广告宣传:通过定制化广告,使用类似Pad刊物、社交媒体平台等多种渠道,加强品牌形象的宣传,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的关注。
- 明星代言:邀请明星代言,利用明星的影响力,增加品牌认知度。
同时,可以通过与明星合作举办相关活动,吸引更多目标消费群体的目光。
- 线下推广:积极参与各种汽车展览会和体验活动,向消费者展示荣威RX5的产品性能、智能化特点以及亮点,提供试驾,吸引消费者关注。
三、产品策划1. 产品特点和优势- 外观设计:荣威RX5采用流线型设计,时尚大气,动感十足,符合年轻消费者的审美需求。
- 智能配置:荣威RX5采用智能交互系统,配备了人工智能语音识别技术,可以实现语音控制导航、音乐、电话等多种功能,提升驾驶乐趣。
- 安全性能:荣威RX5采用多项主动安全技术,如车道偏离预警、自动紧急制动等功能,提供更安全的驾驶环境。
新时期上汽集团swot分析及技术战略建议资料
![新时期上汽集团swot分析及技术战略建议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fa548e1ad02de80d5d840a5.png)
[1、政策倾斜]
“863”计划的深入开展, 中国政府在“十五”、“十一 五”、“十二五”中资金投入 巨大,上汽集团等车企都获得 政府政策扶持。
2013年3月份,中华人民 共和国工信部公布《2013 年 度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 目录(征求意见稿)》,在400 多款候选车型的目录中,中国 的自主汽车品牌产品占到绝大 多数。
底盘与车上身技术方面,结合新能源汽车 体型较轻的特点,应用先进的传感器、控 制器、执行器,发展控制算法软件和远程 信息处理技术,提高汽车安全性和稳定性, 实现智能化。
结构和材上 料技术方面,新能源汽车
由于肩负着节能、安全与环保的多重功能, 其结构形式与传统燃油汽车有较大的区别, 主要体现在底盘结构上,总体是朝着专用 底盘结构方向发展。
113图情xx新时期上汽集团swot分析及技术战略建议一汽车行业发展迎来新时期二推进汽车行业向前发展的关键成功因素三新时期上汽集团的优势s和劣势w四新时期上汽集团的机遇o与威胁t五基于swot矩阵的新时期上汽集团技术战略分析汽车产业发展核心安全性节能环保可持续性舒适性一汽车行业发展迎来新时期技术革新发动机新能源汽车底盘与车身结构与材料设计与制造工艺发动机技术发展方面发动机技术发展方面基于可再生能源基于可再生能源为动力是新能源汽车最显著特点因而在节能减为动力是新能源汽车最显著特点因而在节能减排等环保问题上就传统汽车而言领先一大步
的一系列技术创新将汽车工 业带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上汽集团前上身为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在 上海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资产重组的基础上,以上海 汽车齿轮总厂的资产为主体、采用社会募集方式 设立并于1997年11月在A股上市。 2012年1月9 日,上海汽车股票简称正式变更为“上汽集团”, 全称和证券代码不变。
上汽集团战略SWOT分析教学教材
![上汽集团战略SWOT分析教学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fd501dc6c77da26924c5b015.png)
上汽集团战略SWOT分析一.一.上汽集团的优势(S)1.上海国资委控股的汽车企业。
作为一个国有企业,特别是汽车这样受政策导向明显的产业来说。
上汽集团可以第一时间捕捉到政策动向,摸透政策导向,及时调整公司战略,把握市场先机。
2.3.完全继承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的衣钵,技术积累较为深厚。
追溯上汽历史,堪称辉煌,曾连续二十多年领导国内轿车市场。
从一个汽车修理和零配件企业发展到今天拥有汽车全系列产品以及核心零部件在内,产业链完整的国内销量最大的汽车企业集团,上汽经过了六十多年的发展,技术储备丰厚。
4.5.较早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且后续投资巨大。
早在2005年,上汽集团就开始布局新能源汽车,与高校及其他同类型企业合作研发新能源汽车。
截止2012年,上汽在新能源汽车的基础建设方面已投入20亿元,后续还将投入60亿元,以保证新能源投入的持续性。
二.上汽集团的劣势(W)1.2.在发动机等核心技术上缺乏自主研发能力。
截止到2013年11月,上汽集团才推出3款新能源汽车,分别为荣威旗下的750,E50,550 Plug in。
3.4.品牌美誉度不够,受累自主品牌低端定位的思维定式。
因为国内汽车起步较晚,且发展受限,国有自主品牌美誉度在消费者中普遍偏低。
三.四.上汽集团的机遇(O)1.受惠政策倾斜。
随着“863”计划的深入开展,中国政府在“十五”,“十一五”,“十二五”中的资金投入巨大,上汽集团等汽车企业都获得了政府的政策扶持。
这对于上汽集团来说是重大机遇,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拥有长三角为中心辐射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巨大市场。
上汽集团位于中国经济中心,倚靠长三角经济圈,辐射长江流域,市场巨大,潜力无限。
且非洲,南美,东南亚等新兴市场需求活跃。
四.上汽集团面临的威胁(T)1.来自比亚迪等新能源汽车优秀代表的巨大挑战。
比亚迪从发展初期开始迅速控制了动力电池核心技术,并拥有实现大规模商业化的技术和条件。
而上汽集团目前只推出了3款新能源汽车,与比亚迪差距巨大。
荣威全系车的市场分析
![荣威全系车的市场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c0df447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2a.png)
中国市场汽车企业营销策略分析(上汽荣威)一品牌内涵荣威ROEW E的命名取意于"创新殊荣,威仪四海",标识图案充分体现经典、尊贵的气质,整体形象中西合璧,包蕴自信内涵,充分阐释了上海汽车以自主掌控、自主创新的信念,传承世界先进技术,全新塑造中国的国际品牌的决心和信心。
中文内涵:荣威"品牌的中文命名融入中国传统元素,体现了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同时也传递出经典、尊贵的气度。
其中,"荣"有荣誉、殊荣之意;"威"含威望、威仪及尊贵地位之意。
荣威合一,体现了创新殊荣,威仪四海的价值观。
英文内涵:英文命名"Roewe",源自德语字根Loewe(狮子),并综合了多种寓意融汇而成,以"R"为首意在传达创新与尊贵之意。
经典盾形徽标:整体结构是一个稳固而坚定的盾形,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兼具简洁的现代感,独特性强,识别性假,暗寓其产品可信赖的尊崇品质,及上海汽车自主创新、国际化发展的坚强决心与意志。
色彩感观:以红、黑、金三个主要色调构成,这是中国最经典、最具内蕴的三个色系,红色代表中国传统的热烈与喜庆,金色代表中国的富贵,黑色则象征威仪和庄重。
核心形象:以两只站立的东方雄狮构成。
狮子是百兽之王,在中国文化中代表着吉祥、威严、庄重,同时在西方文化中狮子也是王者与勇敢精神的象征,其昂然站立的姿态传递出一种崛起与爆发的力量感。
双狮图案以直观的艺术化手法,展现出尊贵、威仪、睿智的强者气度。
符号寓意:图案的中间是双狮护卫着的华表。
华表是中华文化中的经典图腾符号,不仅蕴含了民族的威仪,同时具有高瞻远瞩,祈福社稷繁荣、和谐发展的寓意。
图案下方用现代手法绘成的符号是字母"RW"的融合,是品牌名称的缩写,同时"RW"在古埃及语中亦代表狮子。
波特五力分析我国汽车行业及SWOT分析上汽集团
![波特五力分析我国汽车行业及SWOT分析上汽集团](https://img.taocdn.com/s3/m/18bfc67ca26925c52cc5bf04.png)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我国汽车行业及SWOT上汽集团分析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汽车行业我国汽车市场的连续快速增长和总规模的不断扩大,使我国汽车市场的国际地位显著提升,我国汽车市场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市场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汽车销量占全球汽车总销量的比例,已经由2001年的4.3%提升到2004年的8.1%,2005年全年汽车总需求达到575万辆左右,中国已成为与日本相比的全球第二大汽车消费市场,进一步提升到8.7%。
全球每年汽车销量的增量中我国占25%左右,2010年已成为世界汽车最多的国家,我国已经成为推动全球汽车市场增长的主要力量。
五力分析模型是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于80年代初提出,对企业战略制定产生全球性的深远影响。
用于竞争战略的分析,可以有效的分析客户的竞争环境。
波特五力分析属于外部环境分析中的微观环境分析,主要用来分析本行业的企业竞争格局以及本行业与其他行业之间的关系。
根据波特(M.E.Porter)的观点,一个行业中的竞争,不止是在原有竞争对手中进行,而是存在着五种基本的竞争力量:潜在的行业新进入者、替代品的竞争、买方讨价还价的能力、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以及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
这五种基本竞争力量的状况及综合强度,决定着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从而决定着行业中最终的获利潜力以及资本向本行业的流向程度,这一切最终决定着企业保持高收益的能力。
一种可行战略的提出首先应该包括确认并评价这五种力量,不同力量的特性和重要性因行业和公司的不同而变化,波特的竞争力模型的意义在于,五种竞争力量的抗争中蕴含着三类成功的战略思想,那就是大家熟知的: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专一化战略。
下面用五力分析模型来分析下汽车行业及其领域内的战略方针。
1.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许多汽车够加大了中国市场战略部署,例如:福特汽车公司未来在中国将不断加强投入与合作力度,争取取得轿车市场10%的占有率,生产能力将实现从原有的四万辆达到40万辆的巨大转变,并实现大部分车辆生产本地化。
上汽集团战略分析.doc
![上汽集团战略分析.doc](https://img.taocdn.com/s3/m/ea42c3c9ba0d4a7302763aee.png)
上汽集团战略分析1、背景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自主创新是国家发展战略,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现实来看,目前“最大”的自主创新无疑就是自主品牌的创立与培育。
在奇瑞、吉利等汽车企业高举“自主品牌”大旗实现快速发展以后,以“三大”为代表的“国家队”也开始集体发力,纷纷高调宣布其自主品牌战略。
其中,上汽公布的自主品牌发展思路“创造性地整合国际国内优势资源,高起点打造中国人拥有的国际汽车品牌”颇为引人瞩目。
2006 年 10 月 12 日,上汽正式对外宣布,其自主品牌定名为“荣威(Roewe)”,取意“创新殊荣、威仪四海”。
荣威的品牌口号为“创新传塑经典”,表达了上汽以国际化的视野、创新的理念传承国际汽车的先进技术,打造国际品牌新经典的决心和信心。
在上汽自主品牌的发展思路中,“高起点”和“国际化”是其主题词。
在其对外公布的海外营销网络与市场规划时间表中,2007 年,上汽将在英国设立独立的销售公司;2008 年,进入英伦市场;2009 年,拓展整个欧盟市场……从中可以看出上汽国际市场营销的决心和雄心,但是,毕竟上汽的自主品牌刚刚起步,与跨国汽车公司相比,还存在种种不足。
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和我国加入 WTO 后,上汽面临着种种新的机遇和挑战。
因此,有必要对上汽自主品牌汽车的国际市场营销进行优势、劣势、机遇、威胁(SWOT)分析,为今后的发展道路提供一定的借鉴。
2009 年,我国汽车产业继续落实加入 WTO 的各项承诺,汽车整车关税已从下降到 25%。
2008 年的国际金融风暴,我国汽车产业不但没有被冲垮,反而在压力下获得新的发展动力。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地位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
我国汽车产业进入发展新阶段的特征更加清晰化。
汽车产业的发展由“市场拉动型”向“市场拉动型”和“创新推动型” 的双驱动转变,由满足国内市场向出口和“走出去”的国际化发展方向转变。
中国汽车产业从已有开始发展到今天,可以说是取得很大的成就。
管理学SWOT典型案例分析
![管理学SWOT典型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8b6a1e64afe04a1b171de00.png)
上海汽车集团案例分析简介: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汽集团”,股票代码为600104)是国内A股市场最大的汽车上市公司,截至2012年底,上汽集团总股本达到110亿股。
目前,上汽集团主要业务涵盖整车(包括乘用车、商用车)、零部件(包括发动机、变速箱、动力传动、底盘、内外饰、电子电器等)的研发、生产、销售,物流、车载信息、二手车等汽车服务贸易业务,以及汽车金融业务。
上汽集团所属主要整车企业包括乘用车公司、商用车公司、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上汽通用五菱、南京依维柯、上汽依维柯红岩、上海申沃等。
2012年,上汽集团整车销量达到449万辆,同比增长12%,继续保持国内汽车市场领先优势,并以上一年度672.54亿美元的合并销售收入,第八次入选《财富》杂志世界500强,排名第130位,比2011年上升了21位。
背景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自主创新是国家发展战略,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现实来看,目前“最大”的自主创新无疑就是自主品牌的创立与培育。
在奇瑞、吉利等汽车企业高举“自主品牌”大旗实现快速发展以后,以“三大”为代表的“国家队”也开始集体发力,纷纷高调宣布其自主品牌战略。
其中,上汽公布的自主品牌发展思路“创造性地整合国际国内优势资源,高起点打造中国人拥有的国际汽车品牌”颇为引人瞩目。
2006年10月12日,上汽正式对外宣布,其自主品牌定名为“荣威(Roewe)”,取意“创新殊荣、威仪四海”。
荣威的品牌口号为“创新传塑经典”,表达了上汽以国际化的视野、创新的理念传承国际汽车的先进技术,打造国际品牌新经典的决心和信心战略与前景1,全球化战略1994年11月,与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合资成立上海延锋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1995年7月,通过由上汽集团控制的中联汽车电子有限公司与德国罗伯特·博世公司合资成立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1997年5月,上海大众第80万辆车下线,上汽集团和德国大众高层领导握手庆贺。
1999《财富》全球论坛上海年会期间,上汽集团和美国通用高层领导接受中央电视台《财富对话》特别节目的采访报道。
对荣威品牌发展建议
![对荣威品牌发展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45cf4514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0d.png)
对荣威品牌发展建议荣威作为一家在中国市场有着悠久历史的汽车品牌,一直以来都在努力发展和壮大自己的品牌。
然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荣威仍然面临着一些发展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荣威品牌的发展进行客观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对荣威品牌的未来发展有所助益。
正文一、加强产品研发与创新荣威品牌的发展需要更多的产品研发与创新。
目前,荣威的产品线相对较为单一,缺乏差异化竞争优势。
因此,荣威应该加大对产品研发的投入,推出更多具有创新和竞争力的车型。
同时,荣威还可以与其他企业合作,共同进行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的品质和性能。
二、加强品牌形象宣传荣威品牌在中国市场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但相比于一些国际知名品牌,仍然存在差距。
因此,荣威需要加强品牌形象的宣传。
可以通过参与一些重大活动、与知名人士合作或者开展一些有特色的宣传活动来提升品牌知名度。
此外,荣威还可以通过加大在社交媒体平台的宣传力度,增加品牌的曝光度。
三、加强售后服务体系建设售后服务是一个品牌长期发展的重要保障。
荣威在售后服务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服务质量不稳定、服务网络覆盖面不广等。
因此,荣威应该加强售后服务体系的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
可以通过扩大服务网点的规模,增加售后服务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提升等方式来改善售后服务体验。
四、加强市场营销策略荣威在市场营销方面需要加强策略的制定和执行。
可以通过与销售渠道商合作,开展促销活动,增加产品的销量。
同时,荣威还可以通过与知名企业合作,进行联合营销,共同推广品牌。
此外,荣威还可以加大对目标市场的研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定位和营销策略。
上海荣威汽车市场营销方案
![上海荣威汽车市场营销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bf87e44afe04a1b071def9.png)
上海荣威汽车市场营销方案目录Ⅰ.荣威汽车营销宏观环境分析 (2)一、人口环境分析 (2)二、经济环境分析 (3)三、技术环境分析 (3)四、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4)五、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5)六、自然环境分析 (6)Ⅱ.荣威汽车营销微观环境分析 (6)一、企业内部环境 (6)二、供应商 (7)三、中介机构 (7)四、竞争者 (8)五、顾客 (9)六、公众 (10)Ⅲ.上海荣威STP分析 (14)一、上汽荣威市场细分表 (14)二、选择目标市场 (16)三、企业现有车型分析 (16)Ⅳ.上海荣威产品组合策略 (20)一、荣威汽车的产品深度分析 (20)二、荣威汽车产品寿命周期 (21)三、荣威汽车产品品牌与策略 (24)Ⅴ.上海荣威价格策略 (26)一、产品寿命周期定价策略 (28)二、折扣和折让定价策略 (31)三、针对汽车消费者心理的定价策略 (33)四、针对汽车产品组合的定价策略 (34)三、针对汽车消费者心理的定价策略 (40)四、针对汽车产品组合的定价策略 (42)五、汽车降价的五大原因 (43)Ⅵ.上海荣威汽车营业推广计划 (44)一、针对消费者、中间商、推销人员,上海荣威营业推广的目标 (44)二、上海荣威营业推广方法 (44)三、上海荣威营业推广计划 (44)四、实施推广计划 (45)五、在活动前、活动中和活动后评价上海荣威营业推广效果. 46Ⅰ.荣威汽车营销宏观环境分析一、人口环境分析世界人口增长为4s店厂家带来更多的商机。
纵观这几年,常州地区跨上了增长20%的台阶,实际上从2006年开始,到现在为止已经连续四年,加上今年就是五年。
这几年增长率都是20%以上,只是2008年有余宏观调控的原因使增长率下降到了13.6%除此之其他年份增长率都是在20%多,这说明常州轿车市场发展进入到了一个快速增长的轨道,这意味着如果没有外在的,宏观经济或者针对汽车产业调控政策的话,汽车市场会保持一个较高的潜在的增长率,从此以后它就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我国差不能在07年的时候是1000人15辆车。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展现状及战略探讨_SWOT分析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展现状及战略探讨_SWOT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ee6b0aaa300a6c30d229f40.png)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展现状及战略探讨_SWOT分析论文导读::近几年随着经济危机的到来及经济复苏,全球汽车市场发生了极大地变化。
在这个大形势下,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不仅面对着极大地挑战,更有了更多的机遇。
通过对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现状进行SWOT分析,依据可靠地数据,借鉴国内外学者在此领域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对策。
论文关键词:自主品牌,SWOT分析,现状,发展战略一、引言:自主品牌是指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前提下,通过自主开发,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独有特征,并能有效促进消费者购买其汽车产品,乃至产生汽车品牌忠诚的符号、形象或设计,如中国的奇瑞、吉利。
自2002年起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经过了连续10年的高速增长,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5%左右,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和第一大汽车消费国.。
而在中国汽车市场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扮演了“鲶鱼”的角色,自2001年起,以奇瑞,吉利,华晨,比亚迪等为代表的民族汽车工业成为市场的一股新兴力量,与合资品牌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迎合了我国汽车消费升级的趋势,在市场放开,政策放宽的大背景下,促进了中国汽车市场在消费规模,发展速度,管理模式,竞争形态等方面的快速升级。
面对着汽车市场的日益火爆,和合资汽车及进口汽车的压力,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如何清楚地看到机遇和挑战,如何做中长期的战略规划成为能否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关键。
下面从自主品牌汽车竞争优势、竞争劣势、外部机遇和外部威胁等方面对我国自主品牌汽车进行SWOT分析,进而提出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展战略。
二、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优劣势分析(一)竞争优势分析(S)1.高性价比高性价比是自主品牌汽车最大的优势,更是是自主车型特点的代名词。
因为相比同级别的合资车型,自主车型的优点主要是价格便宜、配置丰富,而保养成本也更低,尤其在微型经济轿车中,自主品牌拥有较好的口碑。
以比亚迪为例,旗下F3上市后销量很快超过10万辆,成为销量增速最快的汽车,就得益于其超高的性价比。
公司swot分析(上汽案例).
![公司swot分析(上汽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7d76751f90c69ec3d5bb75e3.png)
人名
公司SWOT分析
人名
公司SWOT总结
人名
5
4
3
START
汽车行业国际环境分析
汽车行业国内环境分析 我国汽车行业现状分析
中国汽车产业存在问题
汽车行业的国际环境分析
贸易壁垒依 然严重
国外汽车企业 的竟争力强
新能源车成为趋势 全球范围内汽车市场出现复苏,带动了我国 汽车出口的复苏 国外某些汽车企业出现了失误,对中国汽车 企业的海外发展提供了机会
THREATS
1.外国企业对中国企业的围追堵截。 2.国内汽车企业重组合资和快速发展。 3.国内汽车企业自主品牌的不断建立 和发展。 4.贸易壁垒相对严重。 5.远洋运输的桎梏。 6.汇率风险。 7.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S
1.发挥规模优势,提高研发 能力,提高产品质量,满足 更多消费者的要求。 2.实施走出去战略,进军国 际市场,加强海外合作 3.进一步提升研发实力,并 将研发重心向新能源汽车转 移。 4.打造企业核心竟争力,提 升上汽品牌形象。
SWOT Analysis Chart
OPPORTUNITIES
1. 人们对汽车的需求增大。 2. 国家的相关政策的鼓励。 3. 金融危机后的新一轮汽车市场调整。 4. 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给上汽集团带来的 机遇。 5. 新能源汽车的兴起。 6. 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召开。
SWOT Analysis Chart
1.有着雄厚的资金实力和较强的融资能力。 2.研发能力不断提升。 3.合资积累经验。 4.具备优秀的科研人才。 5.经营和管理理念先进。 6.在乘用车和微型汽车领域竞争力突出。 7.上汽集团后发优势突出。
SWOT Analysis Chart
上汽集团swot分析案例ppt课件
![上汽集团swot分析案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cf5a0eff121dd36a22d8224.png)
Page 9
环境分析小结
总的来说,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环境压力推动了上汽 集团的国际化战略,同时新能源发 展的有利条件又给与 上汽巨大的吸引力。目前全球经济的不利影响台和汽车技 术的要求等又对上汽集团的发展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但由于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巨大,和国家对汽车产业 的支持,为上汽的发展也提供了机会。
LOGO
Page 20
上汽集团的先行战略和目标
1.上汽的发展 型战略
2.上汽的横向一体化、前向一体和后向一体化战
略
LOGO
Page 21
上汽的整体战略
自主化战略
重组与上市战略
两手抓"战略
整体战略 体系竞争战略 国际化战略
LOGO
Page 22
EFE 外部因素评价矩阵
关键外部因素
权重
评分
加权分 数
3
司制管理结构
6.在乘用车和微型汽车领域竞争力突出
0.06
3
7.后发优势。
0.05
3
劣势
1.缺乏自主开发的品牌,缺乏技术体系,主要依赖合资公司 0.09
2
发展,品牌力量羸弱
2. 科技投入不足,上汽在国际经营人才体系及人才培养方面 0.08
2
的缺失,国际化动作经验欠缺。
3上汽在经营管理,团队建设,危机处理方面尚有欠缺
上汽集团在品牌价格、广告、管理水平、财务状况、全球扩张能力、 市场份额方面是最强的。
一汽在研发能力和产品结构是相对最强的。而北安价格竟争力是最强 的。
综合上述情况 ,我们可以看出,上汽集团在整体实力上最强,这点从 其加权总分3.51可以看出
LOGO
Page 28
上汽集团的波士顿距矩阵图
上汽荣威的营销模式分析
![上汽荣威的营销模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ea3e10a6edb6f1aff001fac.png)
上汽荣威的营销模式分析[摘要] 近年来,中国汽车行业发展很快,尤其是金融危机后,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
许多国内的汽车生产商把握机会,推出自己的自主品牌汽车。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也在收购英国罗孚汽车公司后推出了自主品牌“荣威”,并取得了不俗的业绩。
论文主要通过分析国内外汽车营销模式和荣威现有的营销理念、营销组织和营销手段,根据荣威的品牌定位和车型特点,并结合服务营销策略,探索适合的自主品牌中高端车型的营销模式。
[关键词]荣威营销模式营销理念营销策略;THE ANALYSIS OF SAIC ROEWE’S MARKETING MODE[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Chinese auto industry has developed very fast, especially during the financial crisis; China became the biggest auto market of the world. Some Chinese automakers take the opportunity self-owned brand automotives. The SAIC also put its self-owned brand “Roewe” into the market, and has gotten good result. This thesis mainly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automotives marketing models in home and overseas, the existing marketing philosophy, marketing organization and marketing tools of Roewe, then according to the Roewe’s brand positioning and features, combined with service marketing strategy, to searching for the suitable marketing models of self-owned brand mid-to-high-range automotives.[Keyword]Roewe marketing models marketing philosophy marketing strategy;目录引言 (1)一、国内外汽车营销模式的演进与分析 (1)(一)4S店营销模式 (1)(二)美国模式 (2)(三)欧洲模式 (2)(四)日本模式 (3)(五)我国汽车营销模式 (3)1.品牌专卖店模式 (3)2.汽车有形市场模式 (3)3.汽车园区模式 (4)二、对上汽荣威的营销环境分析 (4)(一)上汽荣威品牌简介 (4)(二)上汽荣威的品牌市场定位及产品分析 (5)1.荣威750简介 (5)2.荣威550简介 (5)3.荣威350简介 (5)(三)上汽荣威主要竞争对手的营销模式分析 (5)三、对上汽荣威的营销模式分析 (6)(一)上汽荣威的营销理念分析 (6)(二)上汽荣威专卖店营销组织模式的优缺点分析 (7)(三)上汽荣威的营销手段分析 (8)1.极限营销——天门山极限驾控 (8)2.体育营销——斯诺克大师杯赛 (8)3.时尚营销——上海时装周 (8)四、对上汽荣威营销模式的改进建议 (8)(一)凝练营销理念 (8)(二)优化营销组织形式 (9)(三)完善营销手段 (10)1.完善网络营销手段 (10)2.完善服务营销手段 (11)五、结论 (12)致谢语 (13)参考文献 (14)引言随着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企业或收购国外汽车品牌,或将自主品牌推向市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 司 , 现超 过 9 % 资产 上 市 。新 能源 汽 车业 务 实 9 与 自主 品牌 整合 到上 汽 集 团这 一 大 平 台 上 , 自 为
主 品牌 发 展 未来 动 力 汽 车 奠 定 了基 础 。 同 时 , 整
体 上 市还 扩 大 了荣 威 品牌 产 品发 展 的 融 资渠 道 。
【 关键词 】 自主品牌
荣威 S T WO
d i1 . 9 9 ji n 1 0 -5 4 2 1 .4 1 o:0 3 6 / .s . 0 74 5 . 0 2 0 . 0 s
太 公 司发 布 的 20 09年 中 国售 后 服 务 满 意 度 指 数
0 引 言
20 0 6年 , 汽 集 团在 英 国 罗 孚 ( O E 7 、 上 R V R) 5 2 5系列 车型 以及 一 系列发 动机 知识 产 权 的基 础 上
车 市场 , 位 中高 端 市 场 的荣 威 品牌 却 未 能 成 功 定
3 荣 威 品牌 面 临 的机 遇
政 府 采 购 的倾 向性 。 国 家 工 信 部 2 1 02年 2
推 出豪 华 车 型参 与这 一 细分 市 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 ( 1 2 目录( 征求意见稿 ) , 》 覆盖了轿车、 多功能乘用 车、
段深 入推进 公 车 改 革 的决 心 , 更 重要 的是 明 确 但
了 国家支持 自主品牌汽 车 的政 策倾 向。
低 碳经 济和新 能 源 。 中国政 府 在哥 本 哈 根气 候会议 上郑 重承诺 减排 4 % , 车产 业 责无 旁贷 。 0 汽 全球 汽车产 业 面 临低 碳 经 济 和 能 源 危 机 的挑 战 , 掌握新 能源 相关 技术 无 疑是 赢得 未 来 市场 竞 争 的 核心 竞争力 。而 未来 汽 车动 力研 发 无 疑是 使 中 国 汽车 企业 与发达 汽车 工业 位 于 同一 起 跑线 的重 要
国际分 工 不 断 细 化 。 汽 车 产 业 是 当今 世 界 全 球化 程 度 最 高 的 产 业 之 一 。在 新 的 全 球 生 产 体 系 中 , 车产 业 的 国际 分 工 还 在 进 一 步 深 化 和 汽 细化 , 由产 业 内 分 工 发 展 到 产 品 内分 工 , 球 产 全
上 汽集 团 自主 品牌 荣威 S T分 析 WO
刘 小 平 ( 上海汽车集 团股份有 限公 司技 术中心 , 上海 210 ) 084
【 摘要 】 利用S O 方 W T 法对上汽 集团自 主品牌荣威从优势、 劣势、 机遇和威胁4 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探索
荣威 品牌 的发展策 略。
其 生产基 地 , 将 母 公 司 的某 些 技 术 开发 项 目转 并
移到 中 国开 发 , 进 了 自主 品 牌 与 跨 国 公 司 在 知 促
识 与人 才方 面 的交 流 , 得 自主 品 牌 可 以充 分 利 使 用后发 优 势 , 高起点 的基 础上进 行技 术开发 。 在
品牌 思维 定势 拖 累 。中 国汽 车 自主 品牌 低 端 形象 已经 在 市 场 上形 成 思 维 定 势 , 何 打 破 这 一 如
改款 车型 上市 , 但是 到 目前 为 止 , 依然 主要 仅荣 威
集 团资源 整 合 上市 。2 1 底 , 汽集 团将 0 1年 上 旗 下包 括 供 应 零 部 件 业 务 、 车 服 务 贸 易 业 务 、 汽
上海汽车 2 1.4 0 2 0
70 荣威 50 荣威 30 荣威 W5等几 款产 品 , 审 5、 5、 5、 “
力 总成 与关 键 电子 化 技 术 发 展 薄 弱 。据统 计 , 在
我 国汽 车 电 喷 系 统 、 动 机 管 理 系 统 、 B 、 电 发 A S微
的机遇 , 荣威 品牌 技术 创 新 能力 迅 速增 强 , 步形 初 成 了以企 业 为主体 、 场 为导 向、 学研 相 结合 的 市 产 技 术创新 体 系 , 建 了涵 盖 汽 车大 集 团研 发 中心 、 构 合 资企 业研 发 中心 、 部 件研 发 中心 、 专 院校 等 零 大
越野车、 新能 源轿 车 4大 类 , 包括 4 0多 款候 选 车 0 型均 为 自主 品 牌 产 品 , 然 体 现 了政 府 用 法 制 手 虽
综 合成 本居 高 不下 。汽 车 产 品 的主 要成 本 包 括研 发成 本 、 造 成本 等 。研 发 成 本 无 疑 是 汽 车 制 企业 难 以缩 减 的投 入 , 获 得 更 多 技 术 积 累 和产 是 品产 出的基础 ; 制造 成 本高 企 主要 因为 : 方 面荣 一 威 的生产 基地 均在 长江 三 角洲 这 一人 力 资 源成 本
美疲 劳 ” 怕难 以避免 。 恐
关键技 术 储 备 不 足 。研 发 能 力 弱 , 新 不 足 创
是 自主 品牌 发 展 老 生 常 谈 的话 题 , 其 表 现 为 动 尤
创新 体 系 日益成 熟 。依 托长 江 三角 洲 汽 车 产
业 集群 的综 合优 势 , 住 上 海 市 “ 抓 四个 中心 ” 建设
理 、 意设 计 、 统集 成 与 匹配 、 键 零 部 件 的开 创 系 关 发设 计 、 电子技术 开 发设 计 、 拟仿 真 技术 等 方 面 虚 的技术 人才更 是凤 毛麟角 。
技 术后 发优 势 突 出。随 着 中 国汽 车市 场 的对
外 开放 , 车行 业 许 多 跨 国公 司 已 经将 中 国作 为 汽
车共销售 2 4 6 9 .4万辆 , 占轿 车销售总量 的 2 . 1 , 9 1%
政 府部 门大 力 支 持 。2 1 0 1年 1~1 1月 , 海 上 汽 车行业 实现 工业 总产 值32 34亿 元 , 比增 长 0 .6 同
1 .% , 1 9 汽车行 业利 润 总量 同 比上 升 2 . % , 上 78 为 海市 6大 支柱 产业 之 一 。上 海 汽车 产 业 自主品 牌 的发 展 得 到 了 市 委 市 政 府 的 大 力 支 持 和 高 度 关
的努力 , 环环 相扣 , 稍有 不慎 , 可 能前功 尽弃 。 便
市场跌 宕起 伏 , 华 车 市 场却 依 然 以 4 % 左 右 的 豪 0 增 幅高速发 展 。 中国豪 华 车市 场逆 势 上 扬 凸显 了 豪华 车市 场 的发 展 空 间 巨 大 , 一 块 正 在 迅 速 膨 是 胀 的蛋糕 。对 于 成长 潜 力 巨 大 , 润 丰 厚 的豪 华 利
在 内的 比较 完善 的研发 系统 和开发 链条 。
机、 安全气囊 等 核心零 部 件 产量 中 , 资企 业 所 占 外 比例 分别 为 10 、0 % 、1 、7 和 6 % , 0 % 10 9 % 9 % 9 中高 端车 所需 的 自动变速 器 7 % 为进 口产 品。 8 高级 技术 人才稀 缺 。汽 车研 发 相 关科 技 人 员 严重 匮乏 , 少 掌 握 现 代 开 发 技 术 又 富 有 实 践 经 缺 验 的高级 技术 人才 , 别在 开 发项 目管理 、 特 流程 管
收稿 日 : 0 2 0 — 6 期 2 1 — 3 1
上海 汽车
2 1.4 020
・
41 ・
综 合节油 2 % 的荣威 7 0中混 混 合动 力轿 车投放 0 5 市 场之后 ,0 2年 , 油 5 % 以上 的荣威 5 0插 电 21 节 0 5 式 强混轿 车 和纯 电动轿 车也将 上市 销售 。
・
4 ・ 2
新 能 源 汽 车 业务 相 关 的 1 6家公 司 全 部 并 入 上 市
新 农 村 建设 向纵 深方 向发 展 , 市 化 进 程 不 断 加 城 快 , 内汽 车 市 场 规 模 仍 有 相 当 大 的 扩 张 空 间 , 国 汽 车 市 场 的 细分 程 度将 越 来 越 高 , 到 最 适 合 自 找 己发 展 的 细 分 市 场 成 为 荣 威 赢 得 未 来 市 场 竞 争
( O WE) R E 。
产 业集 群地 域优 势 。相 比深处 中西 部 以及 东 北 地 区 的整 车 厂 , 招 工 和 人 才 储 备 上 上 汽 集 团 在 占尽 了 “ 利 ” 地 。依 托 长 江 三 角 洲 区域 经 济 的 发 展 , 汇 了大 量 的各类 资 源 , 自主 品牌 的发 展 提 融 为 供 了充 足 的基 础条 件 。荣 威 品牌依 托 上 汽集 团的 强 大实 力 , 当地 经 济 发 展 以 及 整 个 中 国汽 车 工 对
同 比下 降 1 7 % 。市 场 份 额 下 降 , .8 自主 品牌 形 势 严 峻 。认 清 自身 的优 劣势 和 发 展环 境 是 包 括荣 威
在 内的 中国汽 车 自主 品牌 进 一 步发 展 需 要解 决 的
重要 问题 。
注, 为荣威 的发 展 营造 了 良好 的政 治环境 氛 围 。
【 bt c】 S T m t d i ue oaa z O WE o S I r set i l i A s at r WO e o s sd t nl eR E f AC f m 4 a c c d g h y o p sn u n
sr n t te gh,we k e s p  ̄unt n h e t a n s ,o po i a d t r a .The d v lp n ta e y o y e e o me tsr tg fROEW E s e p o e i x lr d.
1 荣 威 品牌 发 展 的优 势 .
品牌 影响逐 渐 形成 。荣 威 品牌 发 布 及上 市 以 来 短短 几年 便在 权 威 汽 车评 级 机 构 J D Pw r . . o e 亚
新 能源汽 车产 业 化 。发 展新 能 源 汽 车是 国家
重要 战 略 , 是 上 海 汽 车产 业 提 升 国 际竞 争 力 的 也 必然 选 择 。作 为 中 国新 能 源 产 业 的 积极 实践 者 , 荣威 已经 明 确 了 新 能 源 汽 车 产 业 化 发 展 目标 : 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