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知识解答
语言文字法规试题及答案

语言文字法规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
A. 普通话B. 规范汉字C. 普通话和规范汉字D. 方言和繁体字答案:C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自()起施行。
A. 2000年10月31日B. 2001年1月1日C. 2001年6月1日D. 2002年1月1日答案:B3. 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
A. 简化字B. 繁体字C. 规范汉字D. 异体字答案:C4. 国家机关以()为公务用语用字。
A. 方言B. 普通话C. 英语D. 地方语言答案:B5. 广播电台、电视台以()为基本的播音用语。
A. 方言B. 普通话C. 英语D. 地方语言答案:B6. 公共服务行业以()为服务用语。
A. 方言B. 普通话C. 英语D. 地方语言答案:B7.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为基本的教学语言文字。
A. 方言B. 普通话C. 英语D. 地方语言答案:B8.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加强()教育,提高学生正确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A. 语文B. 数学C. 英语D. 体育答案:A9.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为标准。
A. 现代汉语的普通话B. 现代汉语的方言C. 古代汉语D. 古汉语的方言答案:A10.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由()制定发布。
A. 国务院B. 教育部C.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D.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答案:C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下列哪些场合应当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用语用字()。
A. 广播电台、电视台B. 公共服务行业C. 电影、电视剧D. 公共场所的设施答案:ABCD12. 国家机关、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新闻媒体、出版单位、公共服务行业应当()。
A. 推广普通话B. 推行规范汉字C. 推广方言D. 推行繁体字答案:AB13.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包括()。
A. 现代汉语的普通话B. 现代汉语的规范汉字C. 古代汉语D. 古代汉语的规范汉字答案:AB14. 国家鼓励公民()。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答案版)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答案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知识竞赛试卷姓名________ 单位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2分)1.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 C)起施行。
A.2000年11月1日 B.2000年12月1日 C.2001年1月1日2.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 B)A.国家法定语言文字 B.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C.国家通行语言文字3.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 A)A.规范汉字 B.通用汉字 C.标准汉字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 C)A.积极、稳妥、逐步地推进语言文字工作B.要认真贯彻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C.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5.国家机关以( B)为公务用语用字。
A.汉语和汉字 B.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C.中文6.汉语文出版物以及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C)A.法律和规定 B.方针和政策 C.规范和标准7.公共服务行业以(A)为基本的服务用字。
A.规范汉字 B.通用汉字 C.常用汉字8.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 A)为服务用语。
A.普通话B.普通话和当地方言 C.普通话和外国语9.( C)依法对企业名称、商品名称以及广告的用语用字进行管理和监督。
A.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B.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语言文字工作部门C.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10.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 A)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A.《汉语拼音方案》 B.《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C.注音字母11.《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 C)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
A.人名和中文文献 B.地名和中文文献 C.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12.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 C)。
A.会说标准的普通话 B.会说流畅的普通话 C.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13.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和(B)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知识竞赛题库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知识竞赛题库一、选择题1.下列哪个选项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A.普通话B.方言C.少数民族语言D.汉字正确答案:A2.根据《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国家机关的公文,应当()。
A.使用规范汉字进行表述B.使用方言进行表述C.使用少数民族语言进行表述D.使用外语进行表述正确答案:A3.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所称的规范汉字?()A.简化字B.异体字C.印刷体汉字D.二简字正确答案:D二、填空题4.根据《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应当_______。
答案:遵循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规则,不得违背国家语言文字规范标准。
5.《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尊重_______。
答案:少数民族的语言习惯。
三、判断题6.《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国家机关、学校等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公文、标识等方面使用少数民族语言。
()答案:错误。
国家机关、学校等单位应当使用规范汉字和普通话进行公务活动和教育教学活动,不得违背国家语言文字规范标准使用其他语言文字。
7.《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出版物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
()答案:正确。
出版物应当使用规范的汉字,不得出现错别字、异体字等不符合规范标准的情况。
8.《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在公共场所、公共场合不得使用不规范的语言文字。
()答案:正确。
在公共场所、公共场合应当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不得使用不规范的语言文字进行标识、宣传、交流等行为。
四、简答题9.简要说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意义和作用。
答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颁布实施,对于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发展,提高全民族语言素养和文化素质,加强民族交流和团结,都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它为规范社会用语用字提供了法律保障,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通过以上题库的练习,我们不仅可以深入了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相关知识,还能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法律意识。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知识70问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知识70问1.我校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是何时成立的?由哪些人员组成?答:为切实加强对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领导,2006年,我校成立了由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担任主任、相关校领导担任副主任、有关职能部门领导和各系(部)主任担任委员的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2. 我校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由哪个下设机构具体负责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答:我校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
3.为迎接国家二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学校都做了哪些部署?答: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高启华同志先后主持召开书记校长办公会和党委扩大会研究部署有关工作,学校成立了“迎接国家二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领导小组”,并且制定了《迎接国家二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工作方案》,校领导组织召开了各部门负责人会议,部署迎评具体工作。
学校为语言文字评估工作设立了专项经费,为迎评创造了有利条件。
4.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有哪些制度保障?答:学校先后出台了《教学工作基本规范》《教师教学质量评估方案(试行)》《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试行)》等相关文件和规定,将普及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纳入教育教学要求,作为教育教学督导、检查、评估、考核的内容。
5.为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我校开设了哪些相关课程?答:师范类专业开设了《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教师口语》《写作》《语言学概论》《汉语修辞学》《现代汉语语法专题》《词汇学》《普通话测试与辅导》《演讲与口才》等专业课程,并在专业实训环节中安排了书写技能、语言表达技能训练。
针对学校工科学生多的特点,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公关语言艺术》《教师口才学》《修辞语言艺术》《语言运用艺术》《汉语文化趣谈》等公共选修课,对各个专业的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素质的培养。
6.我校拥有怎样的推普员队伍?答:我校现有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3人,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10人。
这支测试员队伍为学校乃至衢州市普及、推广普通话作出了很大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之《通用规范汉字表》解读答案

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内容包括()条。
(3.0分)A.9B.12C.7D.12.《通用规范汉字表》中,使用频度最高的常用字字集是()。
(3.0分)A.一级字表B.二级字表C.三级字表D.四级字表3.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一异表》存在一些不够科学甚至明显讹误的现象,其中最大的问题是()。
(3.0分)A.没有坚持严格的异体字标准B.没有坚持严格的读音标准C.没有坚持严格的书写标准D.没有坚持字体的历史渊源4.“咏”与“詠”所体现的异体字表现形式是()。
(3.0分)A.构形方式不同B.选用部件不同C.部件位置不同D.读音方式不同5.1986年,《简化字总表》调整()字。
(3.0分)A.9B.10C.11D.12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施行日期是()。
(3.0分)A.2000年1月1日B.2000年10月31日C.2001年1月1日D.2001年10月31日7.《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三级字表中,地名用字共()字。
(3.0分)A.654B.404C.278D.3568.“豆”和“荳”的解释,表现的“异体字”分类是()。
(3.0分)A.等同关系B.包孕关系C.交叉关系D.音义无关9.《通用规范汉字表》是在()正式发布。
(3.0分)A.2009年B.2010年C.2011年D.2013年10.第一次以法律形式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定地位的法律是()。
(3.0分)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B.《通用规范汉字表》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1.异体字是汉字系统中的一种冗余现象,其表现形式包括()。
(4.0分))A.构形方式不同B.选用部件不同C.部件位置不同D.读音方式不同2.《一异表》所收“异体字”分类包括()。
(4.0分))A.等同关系B.包孕关系C.交叉关系D.音义无关3.下列汉字中,功能完全相同,表示“等同关系”的有()。
【新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化学习资料1

【新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化学习资料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四条规定公民有哪些权利?答: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权利。
2.我国国家机关的公务用语用字是什么?答: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3.国务院语言文字工作部门是?答: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现设在教育部。
4.地方各级语言文字工作部门的主要职责是什么?答:管理监督本行政区域语言文字的使用。
5.企业名称、商品名称以及广告用语用字的监管部门是?答: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6.城市公共场所设施和招牌、广告用字违反规定的应如何处理?答: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予以警告,并督促其限期改正。
7.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的总原则是什么?答: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五条中规定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的总原则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8.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监督管理职责是什么?答: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进行管理和监督,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使用列入学习督导、检查、评估和考核的内容。
9.广播电视、新闻出版、通信、信息产业等行政管理部门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监督管理职责是什么?答:广播电视、新闻出版、通信、信息产业等行政管理部门对广播、电视、出版物、网络以及信息技术产品的用语用字进行监督管理。
10.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监督管理职责是什么?答: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企业名称、商品名称、商标以及广告、招牌的用语用字进行语言文字规范化学习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用语言文字法》知识问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用语言文字法》知识问答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什么时间颁布的,于何时实施?答: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
2001年1月1日起实施。
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什么?答: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国家推广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3.国家对各民族语言实施怎样的政策?答:各民族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依据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及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实施。
4.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是什么?答: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法律另有规定除外。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汉语课程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使用的汉语文教材,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
5.广播电台、电视台基本的播音用语是什么?答: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
需要使用外国语言为播音用语的,须经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批准。
6.我国境内在什么情形下可以使用方言?答:有下列情形的,可以使用方言:(一)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执行公务时确需使用的;(二)经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或省级广播电视部门批准的播音用语;(三)戏曲、影视等艺术形式中需要使用的;(四)出版、教学、研究中确需使用的。
7.我国境内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保留繁体字、异体字?答:有下列情形的,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一)文物古迹;(二)姓氏中的异体字;(三)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四)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五)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六)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
8.国家语委规定,什么时间实现普通话在全国初步普及、汉字社会应用基本规范的目标?答:2010年9.《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中对教师普通话等级标准的规定是什么?答:各级各类学校和幼儿园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教师应不低于二级乙等,其中语文教师和对外汉语教师不低于二级甲等,语音教师不低于一级乙等。
语言文字规范知识问答

15.普通话水平等级标准有哪些规定?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于1997年12月5日发布了《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 准(试行)》, 将普通话水平划分为三个级别,每个级别内再划分两个等次。语音、 词汇、语法总失分率不超过3%的为一级甲等,不超过8%的为一级乙等,不超过 13%的为二级甲等,不超过20%的为二级乙等,不超过30%的为三级甲等,不超过 40%的为三级乙等。一级是标准的普通话,二级是比较标准的普通话,三级是一 般水平的普通话,能够交流,偶有听不懂的情形。 16.国家对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人员的普通话水平等级有什么要求? 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和配音专业人员以及相关专业的院校 毕业生应当达到一级水平;幼儿园、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教师应当达到二级以 上水平,其中语文教师和对外汉语教学教师应当达到二级甲等以上水平,普通 话教师和语音教师应当达到一级水平;国家机构工作人员应当达到三级甲等以上 水平;面向公众服务的从业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三级以上水平,其中解说 员、播音员、话务员的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二级以上水平。
23.《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对语言文字社会应用的哪些方面进行管理? 主要是对语言文字使用中的政府行为和大众传媒、公共场合的用语用字,即 对国家机关、学校、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公共服务行业以及公共设施、信息技 术产品、招牌、广告、企业事业组织名称和在境内销售的商品包装、说明等方面 进行管理。 24.当前学校普及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第一,继续坚持普通话的法定地位,贯彻“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的 工作方针,加大行政力度,争取在二十一世纪初的3~5年内,使普通话基本成为各 级各类学校的教学语言和城镇学校的校园语言,教师和学生基本达到规定的普通话 等级。 第二,继续坚持规范汉字的法定地位和汉字简化的方向,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用 字的规范化水平,各级各类学校的教材用字、教学用字、环境用字要符合国家颁布 的规范标准和要求,用字不规范的软件产品不能进入教学领域,对学生加强写好规 范字的训练。
中国语言文字法

1.普通话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答: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推广全国通用普通话”。
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从哪年开始颁布实施的?答:2000年10月31日颁布,从2001年1月1日起实施。
3.国家通用的语言文字是什么?答: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4.《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什么情形应当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用语用字?答:①广播、电影、电视用语用字;②公共场所的设施用字;③招牌、广告用字;④企业事业组织名称;⑤在境内销售的商品的包装、说明。
5.《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哪些情形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答:①文物古迹;②姓氏中的异体字;③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④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⑤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⑥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
6.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育教学用语用字是什么?答: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7.什么是普通话?答: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8.什么是规范汉字?答:规范汉字是指经过整理简化并由国家以字表形式正式公布的正体字、简化字和未经整理简化的传承字。
9.国务院规定从哪年起什么时间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答:从1998年起,每年9月份第三周为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10. 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的形象代言人是谁?答:央视节目主持人王小丫和著名演员王刚。
11.怎样才算普及了普通话?答: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工作语言”、“宣传语言”、“交际语言”等之后,便是基本普及了普通话。
12.哪些岗位人员应以普通话为工作语言?答:教师、公务员、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
13.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等级标准是怎样的?答:普通话水平分为3级。
每一级别内部再划分为甲、乙两个等次,共三级六等。
14.推广普通话的法律依据是什么?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知识竞赛试题姓名________单位_________分数_________一、选择题XX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起施行。
A.XX年11月1日B.XX年12月1日c.XX年1月1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A.国家法定语言文字B.国家通用语言文字c.国家通行语言文字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A.规范汉字B.通用汉字c.标准汉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A.积极、稳妥、逐步地推进语言文字工作B.要认真贯彻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c.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国家机关以为公务用语用字。
A.汉语和汉字B.普通话和规范汉字c.中汉语文出版物以及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A.法律和规定B.方针和政策c.规范和标准公共服务行业以为基本的服务用字。
A.规范汉字B.通用汉字c.常用汉字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为服务用语。
A.普通话B.普通话和当地方言c.普通话和外国语依法对企业名称、商品名称以及广告的用语用字进行管理和监督。
A.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B.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语言文字工作部门c.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0.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A.《汉语拼音方案》B.《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c.注音字母1.《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
A.人名和中文文献B.地名和中文文献c.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
A.会说标准的普通话B.会说流畅的普通话c.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3.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和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
A.教师、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B.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对外汉语教学应当教授。
语言文字知识问答

语言文字规范知识问答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何时公布的?自何时起施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于2000年10月31日公布,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指的什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3、《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适用于哪些范围?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全国范围内通用,包括民族自治地方和少数民族聚居地方。
本法第二章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作出了规定,明确规定了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场合。
具体地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适用于国家机关、学校、出版物、广播电台、电视台、影视屏幕、公共场所的设施及招牌、广告、商品包装和说明、企业事业组织名称、公共服务行业和信息技术产品等范围,对个人使用语言文字只作引导,不予干涉。
4、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基本政策是什么?我国语言文字的基本政策是:各民族语言文字平等共存,禁止任何形式的语言文字歧视;各民族都有学习、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国家鼓励各民族互相学习语言文字;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5、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的总原则是什么?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五条中规定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的总原则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6、《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在哪些情形下,应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用语用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四条规定下列情形,应当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用语用字:(一)广播、电影、电视用语用字;(二)公共场所的设施用字;(三)招牌、广告用字;(四)企业事业组织名称;(五)在境内销售的商品的包装、说明。
”7、《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在哪些情形下,可以使用方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的,可以使用方言:“(一)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执行公务时确需使用的;(二)经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或省级广播电视部门批准的播音用语;(三)戏曲、影视等艺术形式中需要使用的;(四)出版、教学、研究中确需使用的。
语言文字常识问答(20项)

语言文字常识问答1.什么是普通话?普通话有哪三要素?答:普通话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汉民族共同语。
是国家通用语言。
普通话的三个要素是:词汇、语音和语法。
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指什么?答:国家通用语言是普通话;国家通用文字是规范汉字。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什么时候颁布的?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由九届人民大常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00年10月31日通过,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4.《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是什么时候实施的?答:《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由安徽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于2006年8月25日通过,自2006年10月1日起施行。
5.什么是规范汉字?答:规范汉字指的是指经过整理简化并由国家以字表形式正式公布的简化字和未被整理简化的传承字。
6.什么是二简字?答: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于1977年12月20日提出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中的简化汉字简称二简字。
二简方案分为两个表:第一表收录了248个简化字,推出后直接实行;第二表收录了605个简化字,推出后仅供讨论,没有直接实行。
7.什么是异体字?答:异体字,是字音字义相同而字形不同的一组字。
异体字是相对于正体字而言的。
8.什么是繁体字?答:繁体字俗称深笔字,是与简化字对应的用以特指原有的笔画比简体字多的一套书体。
9.不规范汉字通常包括哪些汉字?答:不规范汉字包括繁体字、异体字、二简字、错别字、生造字和残缺字。
10.《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发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是什么时候颁布的?答:2012年12月4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了《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这标志着国家语言规划和语言规范水平将迈上一个新台阶,国家语言生活的建设和管理将达到新的高度。
语言文字知识问答

语言文字知识问答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何时颁布的2000年10月30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200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2.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什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3. 开展语言文字工作有何意义从大的方面说,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三个文明建设,有利于克服方言隔阂,增进各民族各地区的交流。
从小的方面说,有利于人们的交往和交流,对于规范机关用语用字,树立机关形象,推动机关工作开展都有重要意义。
4. 什么是普通话宣传周双推月(经国务院批准,自1998年起,每年9月份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河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规定:每年9月为省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字宣传月。
5. 城市语言文字工作的目标是什么2010年以前“初步普及普通话,汉字社会应用基本规范。
”6. 语言文字评估做了哪些准备工作普通话培训和测试、清理社会用字(包括机关内部公文、印章等和街道上的用字)。
7. 普通话培训、测试的对象、等级标准是什么1954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各党政机关公务员必须参加普通话测试,获得三级甲等为合格。
专业播音员、主持人必须达到一级乙等。
~8. 单位进人对普通话有要求否有,说话要说普通话。
9. 政府网站有何要求(要用规范汉字)10. 哪些场合必须讲普通话公务活动室都要讲普通话。
即普通话要成为面向公众的会议用语、媒体和公共场合的讲话用语、公务活动中的交际用语、机关内部的工作用语。
11. 什么字是规范汉字什么字是不规范汉字规范汉字是指经过整理简化并由国家以字表形式公布的正体字、简体字和未经整理简化的传承字。
不规范汉字是指繁体字、异体字、二简字、错别字。
.12. 什么是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13. 推广普通话的12字方针是什么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14. 国家机关以什么为公务用语用字国家机关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公务用语用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知识解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知识解答⒈什么是普通话?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⒉什么时候开始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已于2001年1月1日开始施行。
⒊普通话就是北京话吗?普通话是以北京话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但是,普通话并不等于北京话,也就是说,普通话不包括北京话里的土词、土语和土音。
这就表明普通话实际上是规范化的现代汉语书面语的口语形式。
也体现了普通话与北京话的共同点与区别点。
⒋推广普通话就是不让说方言吗?《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推广普通话并不是不让说方言,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语言政策。
推广普通话并不是要消灭方言,而是要在会说方言的基础上,还要会说民族共同语。
推广普通话总的要求是在正式的场合和公众交际的场合讲普通话,但并不是排除在非正式场合讲方言。
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是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的,并不是一刀切,也不是所有场合一律不让说方言。
⒌我国现在有多少种语言和文字?我国是多民族聚居的国家。
到目前为止,已经确定了56个民族。
从50年代开始,我国语言工作者陆续进行了多次语言调查,据统计,我国55个少数民族语言的数目可能在80种以上。
我国各民族现行文字共有40种左右。
⒍“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是哪一年写进宪法的?普通话已于1982年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从此,普通语具有了明确的法律地位,成为全国通用的语言。
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什么情形应当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用语、用字?答:①广播、电影、电视用语用字;②公共场所的设施用字;③招牌、广告用字;④企业事业组织名称;⑤在境内销售的商品的包装、说明。
⒏《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哪些情形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答:①文物古迹;②姓氏中的异体字;③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④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⑤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⑥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2分)1.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哪一天起施行?A。
2000年11月1日B。
2000年12月1日C。
2001年1月1日2.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属于什么类型的字?A。
国家法定语言字B。
国家通用语言字C。
国家通行语言字3.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哪种汉字?A。
规范汉字B。
通用汉字C。
标准汉字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了什么?A。
积极、稳妥、逐步地推进语言文字工作B。
要认真贯彻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C。
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5.国家机关以什么为公务用语用字?A。
普通话和规范汉字B。
汉语和汉字C。
中文和中文字符6.汉语出版物以及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什么?A。
法律和规定B。
方针和政策C。
规范和标准7.公共服务行业以什么为基本的服务用字?A。
规范汉字B。
通用汉字C。
常用汉字8.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什么为服务用语?A。
普通话B。
普通话和当地方言C。
普通话和外国语9.谁依法对企业名称、商品名称以及广告的用语用字进行管理和监督?A。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B。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语言文字工作部门C。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10.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什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A。
《汉语拼音方案》B。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C。
注音字母11.《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哪些领域的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A。
人名和中献B。
地名和中献C。
人名、地名和中献12.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具备什么能力?A。
会说标准的普通话B。
会说流畅的普通话C。
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13.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
语言文字知识问答题目

语言文字知识问答题目(一)问答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由哪位国家领导人签发公布?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哪年哪月哪日起施行?3.请说出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法律的全称。
4.国家普通话水平分几级几等?5.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普通话水平应达到几级几等以上?6.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普通话水平应不能低于多少分?7.教育部、国家语委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和幼儿园以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应不低于几级几等?其中语文教师和对外汉语教师不低于几级几等?语音教师不低于几级几等?8.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是哪年哪月哪日成立的?9.现任国家语委主任是谁?10.现任自治区语委主任是谁?1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国家机关的公务用语用字是什么语言文字?“下班铃响了,商量工作的会议可以用方言了”对吗?1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做到哪“三个有利于”?13.我国多部法律都规定推广普通话,请说出其中3部法律。
14.1992年以后我国推广普通话工作的12字方针是什么?15.推广普通话的4个重点领域是什么?16.我国哪一部法律写明“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17.我国哪部法律写明“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18.中共中央印发的什么重要文件(注:什么“纲要”)中写明“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大力推广普通话”?19.普通话测试等级证书由哪一级语言文字工作办事机构颁发?20.国务院规定每年9月第三周定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今年的全国推普周是第几届?2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规定有4种情形可以保留或者使用繁体字、异体字,请说出其中两种情形。
2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规定有6种情形可以使用方言,请说出其中两种情形。
23.对外汉语教学应当教授什么语言文字?24.《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5种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用语言文字法》知识问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用语言文字法》知识问答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什么时间颁布的,于何时实施?答: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
2001年1月1日起实施。
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什么?答: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国家推广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3.国家对各民族语言实施怎样的政策?答:各民族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依据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及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实施。
4.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是什么?答: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法律另有规定除外。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汉语课程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使用的汉语文教材,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
5.广播电台、电视台基本的播音用语是什么?答: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
需要使用外国语言为播音用语的,须经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批准。
6.我国境内在什么情形下可以使用方言?答:有下列情形的,可以使用方言:(一)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执行公务时确需使用的;(二)经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或省级广播电视部门批准的播音用语;(三)戏曲、影视等艺术形式中需要使用的;(四)出版、教学、研究中确需使用的。
7.我国境内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保留繁体字、异体字?答:有下列情形的,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一)文物古迹;(二)姓氏中的异体字;(三)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四)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五)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六)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
8.国家语委规定,什么时间实现普通话在全国初步普及、汉字社会应用基本规范的目标?答:2010年9.《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中对教师普通话等级标准的规定是什么?答:各级各类学校和幼儿园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教师应不低于二级乙等,其中语文教师和对外汉语教师不低于二级甲等,语音教师不低于一级乙等。
语言文字知识问答

语言文字知识问答一、什么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指的是普通话和规范字。
二、什么是普通话?普通话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三、什么是规范汉字?规范汉字对于现代汉语来说,包括经过整理简化的字和未整理简化的字两部分。
经过整理简化的字是指经国务院或国家主管部门批准,以字表等形式正式颁布的现代汉字规范;未整理简化的字是指历史流传下来的,沿用至今,未经过整理简化或不需要整理简化的传承字,如人、山、川、日、水、火等字。
四、规范汉字的使用范围是什么?规范汉字是国家的通用语言文字,在全国范围内使用。
我国现行语言文字通用范围有所不同,分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民族自治地方及少数民族聚居地方通用语言文字两个层次。
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全国范围内通用,包括民族自治地方和少数民族聚居地方。
五、规范汉字的法律依据什么?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六、规范汉字与汉字有什么不同?规范汉字与汉字不是同一个概念。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已有六千多年历史。
现用的汉字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各种表现形态,并存于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为人们所使用;而规范汉字是新中国成立后对汉字进行整理和简化而形成的。
规范汉字的标准由国务院颁布实施。
七、规范汉字的主要依据有哪些?(一)简化字以1986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为准。
(该表共收简化字2235个)(二)异体字中的选用字以1955年12月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稿委员会联合发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为准。
(该表实际淘汰异体字1027个)(三)字形以1988年3月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为准。
(该表共收字7000个)(四)更改的县以上地名生僻字以1955年至1964年国务院分九次公布的为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知识问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知识问答菏泽市教育信息网 2012-8-2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知识问答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什么时间颁布的,于何时实施?答: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第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并正式颁布,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什么?答: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国家推广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3.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注意什么?答: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4.国家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实施怎样的政策?答:国家颁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管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支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学研究,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丰富和发展。
5.国家对各民族语言实施怎样的政策?答:各民族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依据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及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实施。
6.国家机关公务用语用字是什么?答:国家机关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公务用语用字。
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7.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是什么?答: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
法律另有规定除外。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汉语课程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使用的汉语文教材,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
8.汉语文出版物使用语言文字应当注意什么?答:汉语文出版物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
汉语文出版物中需要使用外国语言文字的,应当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必要的注释。
9.广播电台、电视台基本的播音用语是什么?答: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
需要使用外国语言为播音用语的,须经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批准。
10.公共服务行业的服务用语是什么?答: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普通话为服务用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知识解答
⒈什么是普通话?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
⒉什么时候开始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已于2001年1月1日开始施行。
⒊普通话就是北京话吗?
普通话是以北京话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但是,普通话并不等于北京话,也就是说,普通话不包括北京话里的土词、土语和土音。
这就表明普通话实际上是规范化的现代汉语书面语的口语形式。
也体现了普通话与北京话的共同点与区别点。
⒋推广普通话就是不让说方言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推广普通话并不是不让说方言,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语言政策。
推广普通话并不是要消灭方言,而是要在会说方言的基础上,还要会说民族共同语。
推广普通话总的要求是在正式的场合和公众交际的场合讲普通话,但并不是排除在非正式场合讲方言。
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是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的,并不是一刀切,也不是所有场合一律不让说方言。
⒌我国现在有多少种语言和文字?
我国是多民族聚居的国家。
到目前为止,已经确定了56个民族。
从50年代开始,我国语言工作者陆续进行了多次语言调查,据统计,我国55个少数民族语言的数目可能在80种以上。
我国各民族现行文字共有40种左右。
⒍“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是哪一年写进宪法的?
普通话已于1982年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从此,普通语具有了明确的法律地位,成为全国通用的语言。
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什么情形应当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用语、用字?
答:①广播、电影、电视用语用字;
②公共场所的设施用字;
③招牌、广告用字;
④企业事业组织名称;
⑤在境内销售的商品的包装、说明。
⒏《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哪些情形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
答:①文物古迹;
②姓氏中的异体字;
③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
④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
⑤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
⑥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
⒐哪些岗位人员应以普通话为工作语言,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人员的普通话水平等级要求是怎样的?
答:教师、公务员、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应以普通话为工作语言。
国家级和省级电台电视台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应达到一级甲等,其他电台电视台播音员、节目主持人不低于一级乙等,一般教师不低于二级乙等,语文教师和对外汉语教学教师不低于二级甲等,普通话教师和语音教师不低于一级乙等,国家公务员不低于三级甲等。
面向公众服务的人员的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三级甲等;公共服务行业播音人员的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二级甲等。
⒑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重点在哪些领域?
答:推广普通话的重点在学校和社会有关部门。
当普通话成为学校教学语言、成为机关工作语言、成为宣传语言、成为社会交际语言时,便是基本普及了普通话。
国家推行规范汉字的重点是:学校教育教学用字,机关公务用字,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媒体用字,公共场所的标牌、宣传标语、广告等用字。
⒒目前社会用字不规范的现象有哪些?危害是什么?
答:目前社会用字不规范的现象有如下四种表现:写错别字、使用不规范的简化字、使用已被淘汰的异体字、监用繁体字。
这些现象的存在,给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教育的普及、文化的繁荣造成很大的损失和障碍。
尤其是进入信息化时代后,计算机对汉字识别,要求汉字必须规范。
⒓《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所称的“公共服务行业”主要是指哪些行业?
答:主要是指:商业、邮电、文化、铁路、交通、民航、旅游、银行、保险、医院等行业。
公共服务行业的职工在工作中应当以规范汉字为服务用字,提倡以普通话为服务用语,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贯彻执行。
⒔公共服务行业应在哪些范围内必须使用规范汉字?
答:公共服务行业的公文、公章、名称牌、票据、报表、标牌、指示牌、说明书、电子屏幕、广告、宣传材料、公共场所设施的标志牌以及企事业组织名称等必须使用规范汉字。
需要加注汉语拼音的,应书写在规范汉字的下方,汉语拼音的拼写要符合《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的规定。
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所称公共设施包括哪些?
答:公共设施包括:山、川、河流等地名标志,行政区划名称标志,居民地名称及路名、街名、站名、建筑物名称标志,名胜古迹、纪念地、游览地标志和企业事业单位名称。
⒖我国现行法律有哪些对语言文字使用的内容有规定?
答:在《商标法》、《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障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中对商标广告,商品名称,店堂告示,广播电影电视,出版物,计算机网络的用语用词的内容问题都做了比较详尽具体的规定。
⒗语言文字的管理工作如何开展?
答:《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对语言文字的管理和监督作了如下规定:管理权限的划分原则是国务院语言文字工作部门统筹管理,与行业管理、地区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语言文字工作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光靠国家语言文字主管部门来管理是不行的,有关部门必须各司其职,条块结合,齐抓共管。
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国家语言文字主管部门和地方语言文字主管部门及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其他有关部门都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执法部门,负责和监督法律的实施。
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对语言文字社会应用的哪些方面进行管理?
答:主要是对语言文字使用中的政府行为和大众传媒、公共场合的用语用字,即对国家机关、学校、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公共服务行业以及公共设施、信息技术产品、招牌、广告、企业事业组织名称和在境内销售的商品包装、说明等方面进行管理。
⒙《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布后,说话不标准、写字不规范是不是就犯法了?
答:不是。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不干涉语言文字的个人使用,只对公务、教育教学、宣传、公共服务用语用字以及公共设施、信息技术产品、招牌、广告、企业事业组织名称和在境内销售的商品包装、说明的用语用字进行管理,其中,对部分从业人员的普通话水平有一定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