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 彭聃龄 超详细笔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
通
心
理
学
彭聃龄
第二编人的信息加工
第三章感觉
第一节感觉的一般概念
一、什么是感觉
•感觉(sensation)是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
•感觉剥夺实验
•外部感觉接受外部世界的刺激,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等。
其中视觉、听觉、嗅觉接受远距离的刺激,又叫距离感觉。
内部感觉接受机体内部的刺激(机体自身的运动与状态),因而又叫机体觉,如运动觉、平衡觉、内脏觉等。
二、近刺激和远刺激
•远刺激是指来自物体本身的刺激,因而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如一定波长的光线。
近刺激是指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它每时每刻都在变化。
如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投影等。
三、感觉的编码
•感觉编码(sensory encode)是指将刺激的能量转化为神经系统能够接受的神经能或神经冲动。
•光幻视(phosphenes)
•19世纪德国着名生理学家缪勒(Johannes Muller)最早研究了感觉编码问题,并提出了神经特殊能量学说(theory of specific nerve energy)。
认为各种感觉神经具有自己的能,他们在性质上是互相区别的。
缪勒的学说有其合理的地方能不能说明感官分化的真正原因。
•当代两种有代表性的感觉编码理论:①特异化理论(specificity theory)认为,不同性质的感觉是由不同的神经元来传递信息的。
②模式理论(pattern theory)或模块理论(module theory)认为,编码是由整组的激活模式引起的。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在不同的感觉系统中,神经系统同时采用了特异性编码和模式编码。
四、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的关系——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感觉是由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某种感官引起的。
但是,人的感官只对一定范围内的刺激做出反应。
这个刺激范围及相应的感觉能力,我们称之为感觉阈限(sensory
threshold)和感受性(sensitivity)。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做绝对感觉阈限(absolute sensory threshold);
而人的感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叫绝对感受性(absolute sensitivity)。
两者在数值上成反比例。
E=1/R (E代表绝对感受性,R代表绝对感受阈限)。
阈限值不是绝对不变的。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阈限(difference threshold)或最小可觉差(just noticeable difference,简称JND)。
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difference sensitivity)。
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在数值上也成反比例。
德国生理学家韦伯(Weber)得出公式:
K=△I/I (P.97)韦伯定律,韦伯分数越小,感觉越敏锐。
虽然揭示了某些规律,但只适用于刺激的中等强度。
•费西纳发现,感觉的大小(或感觉量)是刺激强度(或刺激量)的对数函数(对数定律)。
史蒂文斯认为,心理量并不随刺激量的对数的上升而上升,而是刺激量的幂函数(幂定律)。
•信号检测论(signal detection theory)是用来评价个体的感受性和反应标准对信号检测做出的不同贡献的数学方法。
第二节视觉
一、视觉刺激——光
二、视觉的生理机制
•视觉的生理机制包括折光机制、感觉机制、传导机制和中枢机制。
•视锥细胞(cone cell)和视杆细胞(rod cell)是人眼视网膜(retina)上的两种感光细胞。
两种细胞在形态上具有明显的区别,功能也不同。
视杆细胞是也夜视器官,主要感受物体的明、暗;视锥细胞是昼视器官,主要感受物体的细节和颜色。
•由于视锥细胞与视杆细胞的数量不同,它们会聚集到双极细胞和视神经细胞上的会聚比例也不同,这对视觉信息加工有重要的影响。
另外,视觉系统的侧抑制作用,也影响到视觉。
•视觉感受野是指视网膜上的一定区域,当他受到刺激时,能激活视觉系统与这个区域有联系的各层神经细胞的活动。
研究视觉感受野对解释视觉的中枢机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视觉的基本现象
•明度(brightness)是眼睛对光源和物体表面的明暗程度的感觉。
明度主要是由光线强弱决定的一种视觉体验。
在正常情况下,人的视觉系统能够反应得光强范围大约从10-6烛光/米2到107烛光/米2。
当人们从视锥视觉向视杆视觉转变时,人眼对光谱的最大感受性将向波短方向移动,因而出现了明度的不同变化。
这种现象叫普肯耶现象(Purkinje)。
•颜色(color)是光波作用于人眼所引起的另一种视觉经验。
颜色具有三个基本特性,即色调、明度与饱和度。
颜色的三个特性及其相互关系,可以用三度空间的颜色立体来说明。
颜色混合分为色光混合和颜料混合。
•色调(hue)主要决定于光波的波长。
长波占优势,呈红色或橘黄色;短波占优势,呈蓝色或绿色。
•明度(brightness)是指颜色的明暗程度。
明度决定于照明的强度和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
•饱和度(saturation)是指某种颜色的纯、杂程度或鲜明程度。
•色觉缺陷包括色弱(color weakness)和色盲(color blindness)。
•三色说(trichromatic theory)认为,人的视网膜有三种不同的感受器。
各种颜色经验是由不同感受器按相应的比例活动而产生的。
——托马斯·杨(Young)
•对立过程理论(opponent process theory)认为,视网膜存在着三对视素,它们在光刺激的作用下表现为对抗的过程。
——黑林(Hering)
•视觉中的空间因素有视觉对比、边界突出与马赫带、视敏度等。
视觉系统不仅能反映视觉刺激的空间特性,而且还能反映刺激的时间特性,如视觉适应、后像、闪光融合、视觉掩蔽等。
第三节听觉
一、听觉刺激
•声波是听觉(hearing)的适宜刺激。
声波的物理性质包括频率、振幅和波形。
基本性质包括音调、音响和音色。
二、听觉的生理机制
•耳朵是听觉器官。
它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
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主要作用是收集声音。
中耳由鼓膜、三块听小骨、卵圆窗和正圆窗组成,传音装置。
内耳由前庭器官和耳蜗组成,传递信息。
•听觉的传导机制和中枢机制
三、听觉的基本现象
•人耳怎样分析不同频率的声音?频率理论,也叫电话理论(telephone theory)认为,内耳的基底膜是和镫骨按相同频率运动的。
震动的数量与声音的原有频率相适应。
共鸣理论(resonance theory)认为,由于基底膜的横纤维长短不同,因而能够对不同频率的声音产生共鸣。
行波理论(travelling wave theory)认为,声波传入人耳,将引起整个基底膜的振动。
振动从耳蜗底部开始,逐渐向蜗顶推进,振动的幅度也随着逐渐增高,从而实现了对不同频率的分析。
•音响是由声音强度决定的一种听觉特性。
强度大,听起来响度高;强度小,听起来响度低。
当声音超过140dB时,将引起痛觉。
•一个声音由于同时起作用的其他声音的干扰而使听觉阈限上升,称为声音的掩蔽,包括:①纯音掩蔽;②噪音对纯音的掩蔽;③纯音和噪音对语音的掩蔽。
第四节其他感觉
一、皮肤感觉
•刺激作用于皮肤引起各种各样的感觉,叫肤觉(skin sense)。
•肤觉的基本形态有四种:触觉、冷觉、温觉和痛觉。
肤觉感受器在皮肤上呈点状分布,称触点、冷点、温点和痛点。
身体的部位不同,肤觉点的分布和数目也不同。
•由非均匀分布的压力(压力梯度)在皮肤上引起的感觉,叫触压觉。
轻微变形是触觉,明显变形是压觉。
•皮肤表面的温度称为生理零度。
高于生理零度的温度刺激,引起温觉;低于生理零度的温度刺激,引起冷觉;刺激温度等于生理零度,不产生温度觉。
身体部位不同,生理零度不同,对温度刺激的敏感程度也不同。
•矛盾热现象
•当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温度的以及电刺激等任何一种刺激对机体具有损伤或破坏作用时,都能引起痛觉。
痛觉传递了机体受到伤害的信息,因而具有保护机体的作用。
二、嗅觉和味觉
•嗅觉(sense of smell)是由有气味的物质引起的。
•味觉(sense of taste)的适宜刺激是溶于水的化学物质。
•联觉
三、内部感觉
•动觉也叫运动感觉,它反应身体各部分的位置、运动以及肌肉的紧张程度,是内部感觉的一种重要形态。
动觉是随意运动的重要基础,是主动触摸的重要成分,在认识客观世界方面也有重要意义。
•内脏感觉也叫机体觉,是由内脏的活动作用于脏器壁上的感受器产生的。
内脏感觉又叫“黑暗”感受。
思考题
1.什么是感觉?感觉在人类的生活和工作中有什么意义?
2.试分析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相互关系。
3.什么是神经特殊能量学说?如何评价它?
4.什么叫信号检测论?他对研究人的感受性有什么重要意义?
5.什么叫色觉的对立过程理论,他和传统的三色理论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6.试说明暗适应与明适应的特点及机制,了解视觉适应在生活中有什么重要意义?
7.用视觉掩蔽说明视觉中的时间因素。
8.是说明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9.简要评述听觉的频率理论和位置理论。
10.肤觉在人类生活中有什么重要意义?
11.温度对味觉感受性有什么影响?
第四章知觉
第一节知觉的一般概念
一、什么是知觉
•人通过感官得到了外部世界的信息。
这些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综合与解释),产生了对事物整体的认识,并了解它的意义,就是知觉(perception)。
•知觉以感觉作基础,但它不是个别感觉信息的简单总和。
知觉是按一定方式来整合个别的感觉信息,形成一定的结构,并根据个体的经验来解释由感觉提供的信息。
它比个别感觉的简单相加要复杂得多。
•知觉作为一种活动、过程,包含了互相联系的几种作用:觉察、分辨和确认。
觉察(detection)是指发现事物的存在,而不知道它是什么。
分辨(discrimination)是把一个事物或其属性与另一个事物或其属性区别开来。
确认(identification)是指人们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当前获得的信息,确定知觉的对象是什么,给它命名,并把它纳入一定范畴。
二、知觉中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加工
•知觉依赖于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特性,对这些特性的加工叫自下而上的加工(bottom up processing)或数据驱动加工(date driven processing)。
•人的知觉系统不仅要加工由外部输入得信息,而且要加工在头脑中已经存储的信息。
这种加工叫自上而下的加工(top down processing)或概念驱动加工(concept driven processing)。
三、知觉的生理体制
•在人的神经系统的不同水平上,存在着各种特征觉察器,他们分别对客观事物的各种特性或属性做出反应。
在进行特征觉察的同时,人的神经系统也在不同水平和不同层次上实现对刺激性质的整合。
•我们可以把视觉系统粗略地分成腹侧和背侧系统。
腹侧系统从枕叶到颞下回,主要负责处理物体形状的信息,因而也称为“What”系统,物体识别需要的形状加工就在这里发生。
背侧系统从枕叶到顶叶,主要负责处理空间和位置的信息,因而也称为“Where”系统。
四、知觉的种类
•根据知觉起主导作用的感官的特性,可以把知觉分成视知觉、听知觉、触知觉、嗅知觉和味知觉。
•根据人脑所认识的事物特性,可以把知觉分成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空间知觉处理物体的大小、形状、方位和距离的信息;时间知觉处理事物的延续性和顺序性;运动知觉处理物体在空间的位移等。
(知觉的一种特殊形态叫做错觉,人在出现错觉时,只觉得映象与事物的客观情况不相符合。
)
•根据知觉中意识参与的程度,可以将知觉分成阈上知觉和阈下知觉。
阈下知觉(subliminal perception)也叫做无觉察知觉,是一种无意识的知觉。
研究发现,当刺激没有被个体意识所觉察时,也能对个体的行为产生影响,即个体可以在低于知觉阈限的情况下对刺激进行加工(Berry & Dienes,1993)
•知觉——主客观世界的统一。
大脑一直在寻求有意义的感觉输入。
在正常的知觉体
验中,主客观世界统一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节知觉的特性
一、知觉的对象与背景
•人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而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以便更清晰的感知一定的事物与现象。
知觉过程是从背景中分出对象的过程。
知觉的对象与背景不仅互相转化,而且互相依赖。
人的知觉是由对象及其背景的相互关系来决定的。
二、知觉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在知觉活动中,整体和部分是相互依存的。
一方面,知觉的整合作用离不开组成整体的各个成分的特点;另一方面,人对个别成分的知觉又依赖于事物的整体性。
研究知觉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对揭示知觉的本质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在知觉活动中,人对整体的知觉可能先于对个别成分的知觉。
内温(Navon)实验中,出现了局部反应(local response)和整体反应(global response)。
内温称这种现象为“整体优先”(global precedence),即整体水平的加工先于局部水平的加工。
被试出现对整体特征比对局部特征更敏感的情况。
•维特海默(Max Wertheimer),德国心理学家、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
主张从直观上把握心理现象,并把整体结构的动态属性看作是心理现象的本质,认为应从整体到部分“自上而下”地理解心理现象。
•知觉的整体性是知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它不仅依赖于刺激物的结构,即刺激物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还依赖于个体的知识经验。
三、理解在知觉中的作用
•人在知觉过程中,不是被动地认识知觉对象的特点,而是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作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意义。
•理解有助于知觉的选择,也有助于保持知觉的整体性,理解还能产生知觉期待和预测。
四、知觉的恒常性
•自然选择给予了人的知觉系统一种重要的特性,即知觉恒常性(perceptual constancy)。
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他的稳定性。
它是人们知觉客观事物的一个重要特征。
•知觉恒常性的种类:①形状恒常性②大小恒常性③明度(或视亮度)恒常性④颜色恒常性(P.160)
•视觉线索是指环境中的各种参照物给人们提供的物体距离、方位和照明条件的信息。
视觉线索的作用说明了人的知识经验对恒常性有重要影响。
五、知觉学习
•知觉学习是指由训练引起的知觉成绩的改变和知觉阈限的变化。
心理学关于成人的研究发现,知觉学习发生在所有感觉通道中,如嗅觉、味觉、听觉和视觉等。
•知觉定势(perceptual set)是指前面的知觉经验对后来知觉的影响。
或者说发生在前面的知觉直接影响到后来的知觉,产生了对后续知觉的准备状态。
•知觉习惯(perceptual habit) e.g. 倒视& 种族效应(other-race effect)
六、知觉适应
•当视觉输入发生变化时,我们的视觉系统能够适应这种变化,使之恢复到变化前的状态,叫知觉适应。
斯特拉顿(Stratton)带上自制反转变位眼镜。
•知觉适应现象的研究罗克和哈里斯(Rock and Harris)
第三节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时对物体的空间关系的认识。
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与距离知觉、方位知觉与空间定向等。
一、形状知觉
•形状知觉是人类和动物共同具有的知觉能力。
形状知觉是视觉、触觉、动觉协同活动的结果。
对形状的识别开始于对原始特征(primitive feature)的分析和检测。
这些原始特征包括点、线条、角度、朝向和运动等。
视觉系统对这些特征的检测是自动的,无需意识的努力。
视觉搜索(visual search)实验
•图形可以定义为视野中的一个面积,它借助可见的轮廓而从其余部分分离出来。
一个物体的轮廓,不仅受空间上邻近的其他物体的轮廓影响,而且也受时间上前后出现的物体轮廓的影响。
•轮廓掩蔽或图形掩蔽说明人们在知觉物体形状时,轮廓的形成是需要时间的。
•在主观上不存在刺激的梯度变化时,人在一片同质的视野中也能看到轮廓,这种轮廓叫主观轮廓(subjective contour)或错觉轮廓(illusory contour)。
有人认为,主观轮廓表现了视觉系统的一个特点:当视野中出现不完整因素时,视觉系统倾向于把它们完整起来,变成比较简单、稳定、正规化的图形。
也有人认为,主观轮廓是由于明度对比产生的。
•图形组织服从于一系列原则。
这些原则有邻近性、相似性、对称性、良好连续、共同命运、封闭、线条方向、简单性等。
•人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当前获得的信息,确定知觉到的形状是什么,叫做形状(或模式)识别(pattern recognition)。
•形状识别要求人们对复合特征进行加工,主要包括物体识别、面孔识别和文字识别等。
物体识别开始于对物体特征的分析,如点、直线、曲线、角度等。
面孔常常被表征为一个整体,主要依赖于眼睛、鼻子、嘴巴等空间关系。
文字识别依赖于对文字的特征分析,在脑机制上可能存在专门的字形加工区,即左侧梭状回区域。
•当你的注意指向某个物体时,周围其他的物体就可能视而不见。
这种现象叫做“不注意盲视”(由于不注意刺激物而引起的盲视。
)
•在图形识别的研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问题,就是人脑如何将不同的特征联合在一起的问题,叫特征捆绑问题(feature binding problem)。
现代的一些研究认为,在特征捆绑中国注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没有注意参加时,特征可能是游离的,因而可能出现错误的结合;在注意的参与下,人们才可能知觉到事物的整体。
•在形状知觉中,眼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眼动可以分为两大类:①微小的,不随意的眼动,如微跳;②随意的、较大的眼动,如眼跳等。
用稳定网像的技术发现,微跳对维持视觉映象,避免视网膜因注视而产生的局部适应有重要的意义。
眼跳中的注视与信息提取有关。
由于人们面临的观察任务不同,眼跳的模式也不同。
二、大小知觉
•人们在直觉物体的大小时,似乎不自觉地解决了大小与距离的关系,即物体大小=视像大小X距离。
这就是大小距离不变假设。
•影响物体大小知觉的因素:①物体的熟悉性;②临近物体的大小对比;③体态变化。
(身体姿势与环境间的正常关系时维持大小恒常性的重要条件。
)
三、深度知觉与距离知觉
•人能够知觉物体的深度和距离。
深度和距离是三维空间的知觉。
深度与距离的线索有:肌肉线索、单眼线索和双眼线索。
人们知觉物体的深度和距离,主要依赖于双眼视差。
•肌肉线索(生理线索):①调节——指晶状体的形状(曲度)由于距离的改变而变
化。
②辐合——指眼睛随距离的改变而将视轴会聚到被注视的物体上。
•单眼线索:①对象重叠(遮挡)(object interposition)——物体互相遮挡是判断物体前后关系的重要条件。
②线条透视(linear perspective)——两条向远方伸延的平行线看起来趋于接近。
③空气透视(aerial perspective)——物体反射的光线在传送过程中是有变化的,其中包括空气的过滤作用和由它引起的管线的散射。
④相对高度(relative height)——在其他条件相等时,视野中两个物体相对位置较高的那个,显得更远些。
⑤纹理梯度(结构极差)(texture gradient)——视野中的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投影大小和投影密度发生有层次性的变化。
⑥运动视差(motion parallax)和运动透视——当观察者与周围环境中的物体相对运动时(包括观察者移动自己的头部,或观察者随运动着的物体而移动),远近不同的物体在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上将出现差异。
一般来说,进出物体看上去移动得快,方向相反;远处物体移动较慢,方向相同。
进出物体流动的速度大,远处物体流动的速度小,这种现象叫做运动透视(motion perspective)。
•吉布森(James Jerome Gibson),美国心理学家——生态光学。
•双眼线索——人知觉物体的距离与深度,主要依赖于两眼提供的线索,叫双眼视差(binocular parallax)。
手掌的洞
四、方位定向
•方向定位(orientation)是指对物体的空间关系、位置和机体自身所在空间位置的知觉。
方向定位时各种感觉协同活动的结果。
•人有两个耳朵,分别长在头部的左右两侧。
这样,同一声源到达两个耳朵的距离不同,产生了两耳刺激的时间差、强度差和位相差。
这是人耳进行声音定向的主要线索。
蝙蝠的回声定位
第四节时间知觉与运动知觉
一、时间知觉
•对客观事物和事件的连续性和顺序性的认识,就是时间知觉(temporal perception)。
时间知觉主要包括时序、时距和时间点知觉。
时间知觉可以分为“现在时间”知觉、“过去时间”知觉和“未来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依赖于人脑对事物或事件的连续性和顺序性的分析和综合,它的发生与大脑的广大脑区有关。
•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①感觉通道的性质。
在判断时间的精确性方面,听觉最好,触觉次之,视觉最差。
②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
在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越多,性质越复杂,人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地越短;而事件的数量少,性质简单,人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较长。
③人的兴趣和情绪。
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会觉得时间过得快,出现对时间的估计不足;相反,对厌恶的、无所谓的事情,会觉得时间过得很慢,出现时间的高估。
(孙文龙,悲伤情绪时间,欢乐情绪时间)二、运动知觉
•物体的运动特性直接作用于人脑,为人们所觉察,就是运动知觉(motion perception)。
当一个运动着的物体移过视网膜时,它将依次刺激视网膜上的一系列感受器,并使相邻感受器受到连续的激发,从而提供了运动的信息。
为了知觉到运动,人们还需要由中枢神经系统发出动作指令。
•真正运动(real movement)是指物体按特定速度或加速度,从一处向另一处作连续的位移。
由此引起的知觉就是真正运动的知觉。
•运动知觉直接依赖于对象运动的速度。
•詹森(Johanson)生物运动(biological movement)知觉
•似动(apparent movement)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
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运动。
•似动的主要形式:①动景运动(stroboscopic movement),当两个刺激物(光点、直线、图形或画片)按照一定的空间间隔和时间间隔相继呈现时,我们会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到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
②诱发运动(induced movement),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
③自主运动(auto kinetic movement),注视一个光点,看到光点似乎在动。
④运动后效(movement after effect),在注视向一个方向运动的物体之后,如果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那么会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在朝相反的方向运动。
第五节错觉
一、什么叫错觉
•错觉(illusion)是知觉的一种特殊形式。
二、错觉的种类
•大小错觉,人们对几何图形大小或线段长短的知觉,由于某种原因出现错误。
有缪勒-莱耶错觉(箭形错觉)、潘佐错觉、垂直-水平错觉、贾斯特罗错觉、多尔波也夫错觉、月亮错觉等。
(P.193)艾美斯(Ames)小屋
•形状和方向错觉
•螺旋和运动错觉
•明暗错觉
三、人为什么会有错觉
•眼动说:当人们知觉某些几何图形时,眼睛运动的方向和范围会发生变化,因而引起知觉的错误。
•移情说:观察者把自己认同于图形的某部分,并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图形上面,因而引起视觉变形。
•完形倾向说:人的知觉系统具有某种完形的倾向,这种倾向夸大了似乎能分开的事物个特征之间的距离。
•透视说:由于图形通过透视暗示着深度,因而导致图形大小知觉的变化。
•常性误用说:错觉是知觉常性的颠倒。
思考题
1、什么是知觉?知觉的对象与背景的关系怎样?请列举日常生活现象说明对象与背景的关系。
2、用事实分析知觉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什么是阈下知觉?商业广告中是如何利用阈下知觉的?
4、什么是知觉的恒常性?想一想知觉恒常性是怎样产生的?
5、如何理解知觉学习?请列举一些有趣的知觉学习的现象。
6、图形组织的原则有哪些?
7、什么叫双眼视差?怎样解释他在深度知觉中地作用?
8、人的听觉定向有哪些规律与特点?
9、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有哪些?
10、什么叫似动?它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
第五章意识和注意
第一节意识的一般概念
一、什么是意识
•意识(consciousness)是一个复杂的概念。
就心理状态而言,“意识”意味着清醒、警觉、觉察、注意集中等。
就心理内容而言,“意识”包括可用语言报告出来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