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1课时 圆的认识(1)教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师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圆

第1课时圆的认识(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圆的认识及圆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

2.知道什么是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能借助物品或圆规画圆,会应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感知并了解圆的基本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熟练掌握画圆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观察主题图。

提问:圆在生活中太常见了!许多物体表面的形状与圆有关。根据你们的经验,能举个例子吗?

2.揭题:看来同学们对圆已经有了一些认识,今天这节课就学习“圆”。

3.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哪些平面图形?其实圆也和学过的这些图形一样也是一个平面图形,但是和这些图形又有不同之处,你发现了吗?(圆是由曲线围成的一种平面图形) (注意:①学生自带的圆形物体可以让学生用手指一指;②在指物体时,要明确指的是哪一个面;③不能把球误认为圆。)

二、探究新知

1.圆规画圆。

教师:同学们观察图中的物品,它们是什么形状?

生:圆形。

教师:你能用手中的工具画一个标准的圆吗?学生独立用画圆,教师巡视指导。

投影展示学生画的圆。

此时教师可演示怎样使用圆规正确的画圆。(强调不能用手握住圆规的两脚来画圆)

然后跟着要求同学们用圆规再画一个标准的圆。

学生独立画完之后,投影展示学生画的圆,指明学生说画法。

预设:我用圆规画圆,我把圆规的一个脚固定在一个点上,另一个脚绕这个点旋转1圈,就画出了一个圆。

2.认识圆。

(1)提问:观察对比上面所画的两个圆,是不是一样的?(预设:不一样)

哪些地方不一样?(预设:大小、位置)

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不一样呢?

圆的位置不一样,是因为固定点的位置不同,其实,我们把在圆中心的这一固定点叫做圆心。画圆时,固定的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圆心到圆上任一点的线段是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与圆上的线段是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

(2)强化认识半径。

教师可以提问:想一想,圆有多少条半径?能画完吗?

预设:在圆内有无数条半径,画不完。

提问:你是怎样观察得出在一个圆内有无数条半径的?

预设:因为半径是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这样的线段有无数条。

由于圆周上有无数个点,所以半径就有无数条。

教师:现在就请同学们画出这无数条半径的代表,你认为画几条合适。(预设:1条,因为所有半径都相等。)

半径的特征并板书:在同一圆内,半径有无数条,并且长度都相等。

(3)强化认识圆的直径。

①除了半径以外,在圆中还有没有像这样比较特殊的线段能决定圆的大小。(预设:直径)

教师:指明学生到黑板上画出来,并提问画时要注意什么?(预设:过圆心,两端在圆上)其实直径就是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

揭示直径的特征:在同一圆内,直径有无数条,并且长度都相等。

引出半径和直径的关系,或动手验证;直尺量;或用圆纸对折。

通过对折等活动,得出:圆是轴对称图形,每条直径所在的直

线都是圆的对称轴。

(4)揭示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1d。这个关系的前提是什么?(预设:同一圆内) d=2r, r=

2

师生共同小结:在同圆或等圆里,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也都相等;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

三、巩固新知

1.练习三第1题:用彩色笔标出下面各圆的半径和直径,并量出长度。

2.完成第13页课堂活动第1题。

四、课堂小结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圆有哪些认识?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圆的特征

半径--- 相等、无数条---- 决定圆的大小

在同一个圆直径----相等、无数条--- 通过圆心

1d

或等圆中 d=2r r=

2

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圆是轴对称图形,每条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

教学反思

圆是一种生活中最常见的平面图形,也是最简单的曲线图形。在教学中充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回答日常生活中圆形的物体,并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使学生认识圆的形状,掌握圆的画法及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学生获取知识兴趣浓厚,积极主动。从生活实际引入,并在进行新知的探究活动中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思维往往是从动手开始的,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参与到知识的生成过程中。重视激发学生求知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