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荷塘月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找找比喻句
比喻具体形象
wenku.baidu.com
拟人灵秀动人
①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 找找拟人句 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 有羞涩到打着朵儿的…… ②叶子本是肩并肩地挨着…… ③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
图片欣赏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有 袅 娜 地 开 着 的
有 羞 涩 地 打 着 朵 儿 的
如 碧正 又如 天一 里粒 的粒 星的 星明 珠 ,
荷塘月色
_____朱自清 制作人:朱小彦
一.教学步骤
学习目标
作者简介 写作背景 课文朗读 内容结构 修辞手法 艺术特点
(一)学习目标:
1.学习细腻传神的语言,掌握新鲜贴切的比喻,体会移觉手法的运 用。
2.掌握景物刻划以及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文章严谨结构。
3.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下的社会内容。
描摹的多重角度
变化描写视点 集中描写情境 调动描写手段
学先辈风范 树我辈新姿
永 远 不 朽 的 丰 碑
万 人 景 仰 的 人 格
问题探究
朱自清心情如此惆怅,怎么 忽然又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旧 教材原是删去了这一段的,你觉 得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又 如 刚 出 浴 的 美 人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 — 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 — 荷塘里。
泻:“泻”有倾泻意,与“静静地”配合在一起, 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有形而无声的特点。显示了月光 的幽静之美。 浮:显示出雾的轻飘状态,是轻而缓地出来。 突出雾的轻和柔。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 像笼着轻纱的梦。
荷塘 四周
杨柳高高低低 树色如烟如雾 远山隐隐约约 路灯没精打采 蛙蝉热热闹闹


景物的总体特点是怎样的?
淡淡的景 淡淡的情 浓浓的情
淡淡的
①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②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 出浴的美人。 ③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 时传到荷塘的那边去了。 ④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⑤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 的梦。 ⑥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 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 ⑦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⑧树缝里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是渴睡人的眼 。
四:美文朗读赏析
• 五:内容结构分析
颇不宁静——独出家门 寻求解脱——漫步小径 排忧解烦——观荷赏月 心系江南——返回家中
欲静不得、超脱不得的苦闷和矛盾
荷叶像裙
形态美 荷花似星
荷香比歌 荷波如电
动态美
月下 荷塘
荷塘 月色
月光如水 薄雾似纱 花叶若梦 灌木班驳 杨柳影倩 光影成曲
正面 描写
侧面 描写
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为著名的 散文家。
1928年8月病逝于北京。
课文背景
本文写与1927年7月,正是蒋介石发动“四· 一二” 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 朱自清先生是一个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涌现 出来的知识分子,他信奉民主主义,富有正义感和同 情心,可又与时代斗争的旋涡保持一定的距离。他只 是一个民主型的战士,虽不满现实,可又缺乏信心和 勇气去抗争,只能努力使自己暂时忘却现实中的一切, 结果又无法忘却。作者这种矛盾的情绪,是一种难以 言传的微妙幽深的情绪。但作者还是惟妙惟肖地“言 传”了出来。靠什么言传呢?靠写景,传朦胧的淡淡 的哀愁与喜悦之情,使我们沉浸在一种苍茫、淡雅、 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朦胧美之中。
_
_
洗:表现月光的洁白柔和而又鲜艳欲滴。 笼:写出叶子和花在月光下的轻飘柔美的 姿容,衬托了月光的朦胧、柔和。
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 — 在荷叶上。
画:充满艺术灵性,更能写出投在荷叶上的 倩影之真之美。
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铃上 奏着的名曲。
(通感)
通感即移觉,是一种把人们的各种感 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通 过比喻的形式沟通起来的特殊修辞方法。 (1)她笑得很甜。 (视觉转为味觉) (2)人靓歌甜。 (听觉转为味觉) (3)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 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嗅觉转为听 觉) (4)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和影有 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视觉转为听觉)
特殊的修辞手法


通感迷离精妙
叠词积累
迷迷糊糊 远远近近 阴森森 悄悄 淡淡 静静 薄薄 蓊蓊郁郁 高高低低 一粒粒 田田 亭亭 弯弯 阴阴
叠词
叠词节奏鲜明
曲曲折折 隐隐约约 峭楞楞 层层 缕缕 轻轻
结构线索
颇 不 宁 静
求宁静 小径

小径 失宁静
得 宁 静
明线:空间变化 文章的线索: (圆形结构) 暗线:情感变化
4.学习细腻传神的语言,掌握新鲜贴切的比喻,体会移觉手法的运用。
5.掌握景物刻划以及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文章严谨结构。
6.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下的社会内容。
作者简介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 1898年出生于江苏东海。
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
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自称“我是 扬州 人”。 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当时的诗 坛。 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 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