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术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法术稿一

前言,丫头,这篇写了好久,没把我心中想的东西明确的说出来。用古人的话就是文力不够端凝。我终于知道写东西写的很痛苦是什么缘故了。我起初是想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为实践论引,重点论知行,将现在科学中严谨逻辑推理与墒值集合概念杂糅到古人经义中去,最后要是可以论下义利,结果没做到,反倒偏向于天人之义上。法术则仅论了一点。这就写的很空玄,既不合题也非我初衷。满篇我最满意的就‘天道,天地之理也,人道之所集也’这一句话,就这一句话说出我想说的东西,下次争取细细的论这一点东西。结果正论还不如最后小结写的实在。对这篇文章,我只能说,夫天下之事,其不如人意者固十常八九。就仅把这稿一当做序吧。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道者,天道人道也。术者,因事之行也。天道,天地之理也,人道之所集也。人道,人之命性也。

古之贤者,始于周孔,末至朱王,无不论之。今吾所言,仅天人二义。天人之论,先秦经义,论之寥寥。究其根源始于董仲舒,汉末谶纬始兴,盛于两晋玄谈,及于宋至极矣。

先秦两汉,诸家之言,多言经世致用,以治世为要。儒法墨三家尤为其甚。诸家之言,为王侯所用者,多取之治世。至于汉家一统,董仲舒始言天人二义,以天象附会人身,大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以愉悦君王,时人甚鄙之。汉之儒者,仍多重于训诂。道亦然,起至先秦黄老方士符篆之道,先为汉家所用,又为汉家所弃,终成汉末太

平。老夫手持九节杖,动荡汉家八百年,口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此等之道远非后世道者可比。然至此而后,道委顿不前,至于后来者,大论清净自然,其所愿乎,不可不为之也。

至于汉明,有佛西来。佛道相争于五台,请帝决之,遂焚二教之经,道之书尽为灰烬,佛经无所毁,佛遂胜。此所谓佛道烧经决真疑。然正人君子皆言,此诡道也。何哉,道之经乃丝绢,佛之经乃金箔,道焉可胜之。此所谓以术而兴一大教。佛之兴尽始于此,而后两晋玄谈,佛精于治心,道亦趋于老庄,深究性命,空谈无物.天人之义遂大兴,然佛道天人之论,皆空空无物,尤佛为甚,多以机锋为胜,不知与世何益.

及至隋唐,儒仍屈于佛道之下.韩昌黎作原毁、原道,始创儒家道统,文起八代之衰,儒遂中兴。至于宋,天下太平,儒终极盛。

宋之事,天下承平已久,人才辈出。先言人性善恶,再言性之根本,而后论性之所终至于命。所谓知天命,尽人事即为次也。最终阐发性命道德。至此儒始由治世转入治心,佛道再无登堂之时。初儒之所行于世,因其所言必有所指,可堪为治世之学,后又因其衰而不前,不为肉食者所喜。至于宋,儒者大论天人二义,深究性命道德,终又为当世显学,盛况更甚于前。究其盛衰之事,可有所察乎,可有所知乎。

朱子师承二程,融佛理于儒家,成其理学。其学,在天人合一,在存天理灭人欲,以天理论人事,渐至玄奥而不可明。阳明先生传至陆象山,其学一言以蔽之,知行合一也。何为知行合一,知者天理也,

行者人事也,所谓合一便为非必先知天理而后可行人事,行人事亦可知天理。阳明之言,返璞归真,脱开空玄。前者,易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后人,太祖言实践出真知!

最终这篇东西成了说明文,天人之义没说明白,其他更不说了。我简单解释一下一些东西吧。这里的道不是佛道空谈乱吹,动辄就说的天地大道,佛道的道没有边际,无限大不可名,也就没意义,我这篇的道更可以解释为科学,解释为规律,可论述,在一个明确的范畴内。二程与朱熹的天人合一最初也没有那么玄乎,存天理灭人欲,也没有它在历史上表现的那么极端。他们作论是我相信是真正想论述下天理人义,这在每个文明中都可以说是一种本能,西方的博爱就是对人道的论述。只是当他们的学问成了显学,甚至是唯一之学的时候,一切都变了。它开始本能保守,扼杀掉一切不同的存在,学术封闭不前,带来的就是文明的悲剧。然后的事情都知道了。所谓的二百年之膻腥,三千年之巨变,都是理学所必须承担的原罪。这与孔孟无关,与道家无关,与诸子百家无关,更不是所谓的中华文明必然结果。若说有罪者,那就是被中兴儒学的韩愈斥为胡佛的佛教。中国空玄之始,始于胡佛。若论儒教,朱熹成就儒家七百年昌盛,若论中华,蒙元之祸尚与之无关,满清之害,其所学所传拖不了干系,其可堪做罪首也!

若说有机会,若说中华文明有机会,那么最后一个机会就是心学。知行合一,知行合一,这转换为现代汉语就是说人可以在实践中得到真知,而并不是非得得真知才可行事。这就是实践论,这就是唯

物主义,这就是科学啊!若说朱熹将儒家地位推至中国的巅峰,那么王守仁则是将中华学术推至那个世界那个时代的最高峰。然惜哉,惜哉。每读史至此,不由长掩卷以叹息。呜呼哀哉,尚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