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前沿论文
管理前沿课程论文
![管理前沿课程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923578f4f90f76c661371ae2.png)
高新区企业规模层次与高新区经济发展的互动实证分析摘要:经过二十余年的蓬勃发展,武汉东湖高新区逐渐成长起一批有创新活力、有竞争力的企业群体,这些企业群体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载体对武汉的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本文从企业收入规模的角度分析了东湖高新区企业经济发展现状,指出了东湖高新区企业规模层次结构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措施政策。
关键词:高新区;收入规模;相关性Abstract:Growing vigorously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 Wuhan gradually grow a number of high-tech innovation vigor, competitive enterprise groups, these enterprise group as the carrier of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of Wuhan social construc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mad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his artic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terprise income scale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nterpris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Wuhan east lake hi- tech development zone, points out its shortcomings of the hierarchical structure, and puts forward policies and measures.Keywords: East Lake Zone; Income scale; Correlation引言企业是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是技术创新的的主要推动力量;地区企业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感应器,企业的发展对一个地区、国家综合发展具有生死攸关的作用。
管理制度的创新样本与前沿探索
![管理制度的创新样本与前沿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6c36d152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d8.png)
管理制度的创新样本与前沿探索一、背景介绍管理制度是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组织的运行效率和发展潜力。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传统的管理制度已经无法完全满足现代组织的需求。
因此,创新管理制度成为迫切的需求,本文将探讨管理制度的创新样本及前沿探索。
二、技术驱动下的管理制度创新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管理制度也在逐渐转向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
例如,一些企业引入了人工智能技术,将其应用于员工绩效考核中。
通过分析员工的工作表现和数据,人工智能系统可以提供更为客观准确的评价结果,避免了主观性评判的问题。
这种技术驱动下的管理制度创新,提高了评价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三、员工参与的管理制度创新传统的管理制度往往过于依赖上层的决策和指导,而忽略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为了实现更好的管理效果,一些组织开始倡导员工参与的管理制度创新。
比如,某些公司推行“赋权式管理”,将权力下放给基层员工,鼓励他们提出意见和建议,并积极参与决策过程。
这种制度创新鼓励了员工的主动性和责任感,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四、灵活的管理制度创新随着市场变化的不确定性增加,传统的管理制度显得过于僵化和拘束。
为了应对市场的变化,一些组织开始探索灵活的管理制度创新。
比如,一些公司引入了“敏捷管理”的概念,强调快速迭代和适应变化。
这种制度创新通过减少层级和加强交流合作,提高了组织的灵活性和快速反应能力,避免了过度拘束的问题。
五、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创新管理制度的存在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组织和员工,但有时却忽视了员工的需求和福利。
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创新强调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和发展。
比如,一些公司实行弹性工作制,给予员工更多的工作自主权和工作时间的灵活性,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这种制度创新关注员工的需求,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六、个性化的管理制度创新每个员工的个体差异和特点不同,传统的管理制度往往无法充分满足各种不同员工的需求。
因此,个性化的管理制度创新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研究前沿和实践经验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研究前沿和实践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9d0a1282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92.png)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研究前沿和实践经验人力资源管理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人力资源管理也在不断演进和完善。
本文将对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研究前沿和实践经验进行文献综述,旨在探讨当前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实践经验,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前沿1.1 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和作用人力资源管理是指组织为实现既定目标,通过对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开发、激励和管理,以及对员工进行培训和发展,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和满足员工的个人需求的管理活动。
人力资源管理在组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关乎组织的长远发展,也关系到员工的个人发展和幸福感。
1.2 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热点在当前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研究中,有几个热点问题备受关注:首先是人才管理。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人才成为组织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如何吸引、培养和留住人才成为组织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次是员工激励。
员工激励是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的重要手段,研究员工激励的有效方式对于组织的发展至关重要。
再次是组织文化和员工关系。
组织文化对员工的行为和态度有着重要影响,良好的组织文化有助于凝聚员工向心力,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最后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也在向信息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1.3 人力资源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未来,人力资源管理将继续朝着专业化、精细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人力资源管理将更加注重数据分析和预测,更加注重员工个性化需求的满足,更加注重员工的全面发展和幸福感。
同时,人力资源管理也将更加注重员工与组织的和谐发展,实现组织和员工的共赢。
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经验2.1 人才招聘与培养在人才招聘方面,组织应该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和人才需求,制定科学的招聘计划,通过多种渠道吸引优秀人才。
管理创新分析论文(5篇)
![管理创新分析论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1e0cfc0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99.png)
管理创新分析论文(5篇)管理创新分析论文(5篇)管理创新分析论文范文第1篇[关键词]管理睬计会计信息系统公司治理一、会计信息系统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会计信息系统与公司治理有着自然的联系,有效的会计和审计信息披露是公司治理中至关重要的手段。
依据当代企业理论和证券市场理论,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在公司治理领域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有助于抑制"内部人掌握"。
公司治理中的核心问题,是出资人如何激励或约束经理人员,使其尽可能地努力经营以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
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有利于削减信息不对称现象,增加管理的透亮度,从而达到掌握成本、抑制"内部人掌握"的目的。
其次,有助于遏制管理腐败。
尽管有效的会计和审计制度对遏制管理腐败的作用程度与公司治理的模式有关,但这种作用是其他治理手段无法替代的。
第三,有助于完善CEO和执行董事的激励机制。
CEO和执行董事的酬劳如何与公司的绩效相匹配才能达到最好的激励效果,是公司制度中倍受瞩目的课题。
一般认为,高级管理人员的短期激励应以会计盈余为基础,长期激励则以市场价值为基础。
所以,会计盈余的计量也是激励机制的核心基础之一。
第四,有助于资本市场对公司的监控。
尽管国际上自80年月之后,人们对资本市场监控公司的有效性存有怀疑,但充分有效的会计信息有助于增进这个有效性则仍是共识。
尤其是如年月以来,通过资本市场重构公司的浪潮始终未见消退,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透亮度和有效性,以降低资本重组的代价,广受关注。
第五,从根本上说,有助于投资者信念的提高。
由于充分有效的管理和信息披露机制有助于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形成,有效地爱护作为"托付人"的外部投资者的利益,从而增加投资者的投资信念。
笔者认为,除上述这些方面外,有效的会计信息系统还与公司治理的下述层面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第一,董事会有效性的提高和对股东责任的履行。
在公司治理实务中,董事会的角色日益受到关注。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前沿经典论文精选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前沿经典论文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426348d4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7e.png)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前沿经典论文精选:以项目管理理论和实践为重点,提高项目管理能力在建筑工程领域,项目管理是确保项目顺利完成的关键要素。
随着项目规模和复杂性的不断增加,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为您精选一些经典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论文,重点关注项目管理理论和实践,帮助提高项目管理能力。
1. "The Iron Triangle of Project Management: A Conceptual Study on the Triple Constraints of Time, Cost, and Quality"(项目管理的三角铁:时间、成本和质量的三重约束的概念研究):这篇论文探讨了项目管理中的三重约束,即时间、成本和质量。
通过分析这些约束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帮助项目经理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做出明智的决策,平衡不同要素之间的关系。
2. "Risk Management in Construction Project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Different Approaches"(建筑工程项目中的风险管理:不同方法的比较研究):这篇论文比较了建筑工程项目中不同的风险管理方法。
通过对不同方法的分析和评估,可以帮助项目管理团队更好地识别、评估和应对项目风险,从而提高项目的成功率。
3. "Lean Construction: From Theory to Practice"(精益建筑:从理论到实践):这篇论文介绍了精益建筑理念和方法。
精益建筑通过优化工艺流程、减少浪费和提高价值创造能力来提高项目效率和质量。
本论文深入剖析了精益建筑的实施过程和效果,为项目管理者提供了一种卓有成效的管理方法。
4. "Integrated Project Delivery: A Framework for Successful Collaboration in Construction Projects"(一体化项目交付:建筑工程项目成功合作的框架):这篇论文探讨了一体化项目交付的概念和原则。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前沿专题课题论文1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前沿专题课题论文1](https://img.taocdn.com/s3/m/1c74db11964bcf84b9d57b47.png)
课程考试论文课程名称:学科前沿专题论文名称: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现状与趋势的研究院(系):专业:学生姓名:学号:授课教师:年月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现状及趋势研究摘要:管理科学与工程作为一级学科,侧重于研究同现代生产经营、科技发展相适应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应用现代科技成就,阐明和揭示管理活动的规律,发展管理的理论、方法和工具,提高管理效率。
本文通过检索文献,利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分析了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的现状以及研究热点领域,并重点就国内外热点的形成原因以及热点内容的异同进行了研究,可以为我国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及发展提出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管理科学与工程; 文献检索; 热点领域1引言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是为研究人类组织管理活动规律及其应用提供理论和方法的学科,更侧重于管理科学的基础与前沿。
它综合运用系统科学、管理科学、数学、经济学和行为科学及工程方法,结合信息技术研究解决社会、经济、工程等方面的管理问题的一门学科。
这一学科是我国管理学门类中唯一按一级学科招生的学科,覆盖面广,该学科的设置起源于1978年改革开放后社会对科学管理的巨大需求,是依托自然科学与工程科学首先发展起来的一门以管理科学基础理论、管理技术、管理方法与工具等为主要研究领域的学科。
与管理科学的其他学科相比,它更侧重基础与前沿,研究方法也更多地采用定量化的分析与综合,较多地运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技术,数学、系统科学、行为科学、信息科学是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基础。
国外管理科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科学管理、行为科学、管理丛林三个阶段,我国管理科学的发展经历了改革开放以前的仿苏初创,1977年到1995年的重建发展和近10年的繁荣创新三个阶段。
可见我国管理科学的研究和具体实践进入科学管理和管理科学丛林阶段均比西方国家晚。
本文对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各领域的研究内容、热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以发现国内外研究的差距,旨在促进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进一步发展[1]。
管理理论前沿论文
![管理理论前沿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d2159659f01dc281e53af0d0.png)
管理理论前沿动态1912年美国经济学家熊彼得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从经济学角度提出创新理论。
他指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未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将创新的内容概括为五个方面:(1)生产新的产品;(2)引入新的生产方法、新的工艺流程;(3)开辟新的市场;(4)开拓原材料的新供应源;(5)采用新的组织、管理方式。
熊彼得提出的创新理论,其目的在于解释经济发展的动因和历程,认为企业家的职能就是不断创新,经济发展就是通过企业家的创新活动以实现产业突变。
从20世纪中期开始,对创新有了更广义的理解:对旧事物的变革和新事物的创立。
泛指一切创造性的活动。
从大的方面说,有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等。
管理是人类社会存在的一种方式,有了组织就出现了管理问题。
管理理论来源于管理实践,是对管理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一般认为,管理的观念和实践已经存在了数千年,管理理论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开始形成一门学科。
纵观管理理论发展全部历史,大致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一、管理理论萌芽阶段这一阶段发生在18世纪至19世纪末。
在管理史上通常把这一阶段的管理称为传统管理,其主要特点可归纳为:强制性,家长式,无标准,凭经验。
18世纪至19世纪末,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厂制度的形成,越来越多的人从事实践中的经济与管理问题研究,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出现了早期的西方管理思想,促成了管理理论的萌芽。
二、古典管理理论阶段这一阶段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管理理论最初形成阶段。
其间,在美国、法国、德国分别活跃着具有奠基人地位的管理大师,即“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克里德·泰罗、“管理理论之父”——亨利·法约尔以及“组织理论之父”——马克斯·韦伯。
泰罗的追随者们有弗兰克·吉尔布雷斯与莉莲·吉尔布雷斯夫妇、亨利·甘特和亨利·福特分别进行了动作与工时等效率问题的研究和实践。
管理学前沿问题探讨
![管理学前沿问题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fb3a034b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ad.png)
管理学前沿问题探讨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旨在探讨组织和管理的原理,为实践提供指导。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管理学的研究领域也在不断扩展,涉及到一系列前沿问题。
本文将探讨一些当前管理学领域的前沿问题,包括新兴技术对管理的影响、多样性管理、企业社会责任等。
一、新兴技术对管理的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兴技术在管理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技术的出现,给组织和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比如,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人工智能可以自动化招聘、薪资管理和绩效评估等流程,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同时,大数据分析的应用也使得管理者可以更准确地预测市场动向和客户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决策。
新兴技术的应用给管理者提供了更多的数据和工具,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比如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等。
因此,如何合理应用新兴技术,并解决其带来的问题,成为了当前管理学的前沿问题之一。
二、多样性管理多样性管理是指如何有效管理不同性别、年龄、种族、文化等背景的员工,以促进组织的创新和竞争优势。
在全球化进程中,企业面临着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多样性管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管理议题。
科学研究证明,多样性可以带来更多的创新和创造力,但同时也会增加沟通和协调的难度。
因此,管理者需要学会如何平衡团队中的差异,发挥每个成员的优势,并创造一个包容和互相尊重的工作环境。
多样性管理需要管理者具备跨文化沟通的能力,并了解和尊重不同背景的员工的习惯和价值观。
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多样性管理已经成为了管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前沿问题。
三、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也承担起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环境问题的突出,企业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了管理学里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
企业不再只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而是将社会和环境因素纳入到企业的战略决策中。
企业社会责任可以提高企业的形象和声誉,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和投资者。
同时,企业社会责任也需要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承担更多的成本和责任,这对管理者的能力和决策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管理前沿论文
![管理前沿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fd89e41e518964bcf847c42.png)
课程论文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课程名称:管理学前沿专题任课教师:**学生姓名:***专业:工商管理班级:1102学号:***********2013 年 6 月目录一、绪论 (1)(一)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背景·························二、文化创意产业项目的主要类型 (3)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路径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 (5)四、发展文化创意的条件支撑 (6)五、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基本原则 (7)绪论(一)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关于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ies)的概念很多,真正意义上的创意产业是出现于1998年英国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
文件中明确提出“所谓创意产业,就是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
”它通常包括广告、建筑艺术、艺术和古董市场、手工艺品、时尚设计、电影与录像、交互式互动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业、软件及计算机服务、电视和广播。
此外,还包括旅游、博物馆和美术馆、遗产和体育等。
哈佛大学经济学家理查德·凯夫斯认为“创意产业是那些提供与文化、艺术、娱乐的附加值相联系的商品与服务的产业。
管理核心论文(5篇)
![管理核心论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2e8c311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4b.png)
管理核心论文(5篇)管理核心论文(5篇)管理核心论文范文第1篇我们有必要对核心员工管理的有效途径加以仔细讨论并进行创新。
二、创新对核心员工管理的有效途径(一)制定合理的薪酬政策福利是吸引和激励员工的重要手段,但也应留意员工之间的差异性。
比如,教育培训福利具有很强的激励性质,对核心员工的效果更为明显。
教育培训福利主要包括在职或脱产培训、公费进修、报刊订阅补贴、专业书籍购买补贴等。
一方面满意了核心员工渴望进一步提高的需求;另一方面提高了核心员工的力量,又会对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效率产生乐观的反作用。
(二)正确把握激励机制我们知道,假如要留住人才,光靠高薪不行。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告知我们,人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只有通过多种激励途径才能留住优秀人才。
如高薪等物质激励只是激励途径中的一种方法,如敬重、自我实现等更高层次的需求,才是真正留住企业的核心人才的主要途径。
依据激励的不同性质,我们可以把激励分为成就、力量、环境和物质四种激励。
1.成就激励在人们生活水平快速提高以及社会高速进展的今日,人们工作的目的已经不单单是为了解决生存问题了,对于企业的核心员工来说,他们工作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获得一种成就感。
依据不同的详细状况,可以把成就激励分为组织、榜样、荣誉、目标、抱负、绩效六个方面的激励。
(1)组织激励:企业让每核心员工参加各个工作岗位详细的职责和权利的工作目标的制定,且在自己的工作方面享有较大的自。
(2)榜样激励:把优秀员工树立为榜样,由于一位优秀的榜样可以改善和带动企业的工作风气。
(3)荣誉激励:对于为企业做出卓越贡献的员工颁发荣誉称号,从而激发他们喜爱工作的激情。
(4)目标激励:设定不同的工作目标,让工作力量强的员工有较高的追求目标,激励他们更精彩地完成任务。
(5)抱负激励:将企业的目标与员工的抱负相结合,激发员工为自己的抱负而奋斗工作的力量和热忱。
(6)绩效激励:对员工工作的评价可以让他们糊涂地熟悉自己,并产生激励作用,焕发出工作热忱。
工程项目管理前沿论文
![工程项目管理前沿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0c0b667b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ec.png)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项目管理在推动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工程项目管理的前沿趋势出发,分析了项目管理在信息化、绿色化、智能化等方面的创新与发展,探讨了工程项目管理未来发展的可能路径,以期为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趋势一、引言工程项目管理是确保工程项目顺利实施、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降低成本的关键环节。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工程项目管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信息化、绿色化、智能化等方面探讨工程项目管理的前沿趋势。
二、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1. 项目管理软件的应用:随着项目管理软件的不断发展,其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通过项目管理软件,可以实现项目进度、成本、质量等方面的实时监控和动态调整,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
2. 大数据分析:大数据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可以帮助管理者从海量数据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工程项目管理绿色化1. 绿色施工技术:绿色施工技术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工程项目的环保性能。
2. 绿色建筑材料:推广使用绿色建筑材料,可以降低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提高工程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工程项目管理智能化1. 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可以提高项目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实现项目的自动化、智能化管理。
2. 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可以帮助管理者在项目实施前进行模拟和预测,提高项目的成功率。
五、结论工程项目管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其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信息化、绿色化、智能化等方面。
未来,工程项目管理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资源整合和人才队伍建设,以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效率和社会效益。
为此,我国应加强工程项目管理的政策支持、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推动工程项目管理向更高水平发展。
关于管理理论论文的范文
![关于管理理论论文的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9cfda66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8f.png)
本文将纵览综述当前管理理论热点与前沿领域,期望帮助读者了解管理学领域的新趋势与创新思想。
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管理理论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当前关于管理理论的热点领域;探讨部分管理理论的未来发展方向。
一、管理理论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管理理论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8世纪,当时管理理论只涵盖了简单的生产组织结构以及员工组织管理方法。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管理学逐渐成长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领域,其中最早的管理学者以工程师和生产专家为主。
19和20世纪的管理学概述了雇员的劳动成果、行为和取向,并考虑如何组织生产,减少生产损失和提高工人投入水平。
到了20世纪中叶,管理学家开始将注意力放在更高层次的组织上,例如关注组织规划、领导、激励等方面。
同时,美国哈佛商学院的学者们,致力于从人本主义角度发展管理学,更注重人与组织的互动、理解与合作。
21世纪以来,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管理理论也出现了全球化、社会网络、新兴技术和新型组织形式的诸多问题与挑战。
现如今,管理学的研究已经较为成熟,所涉及的研究领域较广而深入。
同时,在新情境下的管理理论研究方向也越来越丰富多样。
二、当前关于管理理论的热点领域1、组织理论组织理论一直是管理学的重要分支,其主要研究内容围绕组织的建设、发展和变革。
其中,建筑工作者对于企业组织的认识和构建一直是热门话题,例如沃特曼和韦伯提出的控制与权力题、巴纳德和芬梅尔发表的人际关系理论、萨特尔的官僚理论。
组织学家为了解决组织中的动员问题和人员的抵制、敌对态度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组织政治和组织文化的理论。
这些理论有助于提高组织的生产力,并引导管理者找到适合自己组织的好方法。
2、新兴技术与管理新兴技术与管理学的关联也逐渐引起学者们的关注。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新型信息技术和新型生产方式的发展,如何更好地将其应用于组织管理方面,成为当前热门话题。
其中,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技术,特别是区块链技术被认为是未来管理的发展方向,并将得到广泛的应用。
创新管理论文
![创新管理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15231c5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19.png)
创新管理论文创新管理正在成为管理学研究的前沿领域。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创新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创新管理论文范文一:浅谈企业管理创新论文摘要面对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增强国有企业的生命力,企业必须面对市场进行持续的管理创新,以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企业管理创新,是在传统企业管理基础上创造的更有效的整合企业有限资源,创造出新的管理手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的经营状况,充分证明,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根本之道在于不断进行以质量为导向和以适应市场为模式的企业管理创新是企业经营成败与兴衰的关键。
首先,企业管理创新必须要以“质量第一”为导向。
这是因为,企业取得效益的基础是质量,质量是企业管理永恒的主题,质量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纲。
其次,企业管理创新必须要以适应市场为模式,以质量管理为核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企业生存的空间,质量是企业进入市场的特别通行证,因此,企业管理创新必须围绕市场,市场决定企业管理创新的成败。
第三,企业管理创新要以“质量经营”为特色。
质量管理思维已成为当今企业管理层第一经营意识,质量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具有中心第一地位,只有有效的质量管理,改善质量管理才能带动企业其他工作,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管理工作中的各种矛盾。
第四,不断强化质量管理,大力推行全员、全过程、全系统为特点的全面质量管理,使质量管理跃向一个更新的阶段。
企业管理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只要面对市场,根据顾客要求,不断创造出适于市场需求变化的产品和服务,企业就会发展壮大、长盛不衰。
参考文献:[1]杨文士,全面质量管理基本知识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3月[2]李怀林,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通用教程中国计量出版社2007年1月[3]吴陵庆,质量管理体系基础教程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4]戴文龙,现代企业管理全书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8年5月[5]于献忠,质量管理在中国—纪念我国推行全面质量管理25周年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5年9月[6]纪宝成,市场营销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年4月创新管理论文范文二:关于新形势下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研究综述[摘要]在当今时代,企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表现为人力资源的竞争,这就要求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必须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
现代企业管理论文
![现代企业管理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d7d1a979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39.png)
现代企业管理论文现代企业管理论文(通用6篇)现代企业管理论文篇1摘要:当今是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优化我国经济环境的同时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企业经济任重而道远。
面对诸多挑战,企业管理者就要有开疆拓土的精神,在充分了解当下发展实况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会计体系建设。
管理会计是企业日常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体现在会计核算、会计信息系统和决策分析等方面。
不难发现,传统的会计体系已经跟不上现代企业经济发展的步伐,这个时候就需要企业管理者采取新的管理方式,融入时代元素,创新建设现代企业管理会计。
只有这样才能在加强企业管理,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发挥现代企业管理会计体系的价值与作用。
关键词:现代企业管理;会计体系;建设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多元化发展,提高信息化程度,加强企业管理是每个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经之路。
现代企业管理会计以为企业决策者提供专门有效的会计信息为目标,采用专门的会计方法,进行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整合各种会计信息和会计报表的一种管理方法。
面对当前我国现代企业管理会计进步缓慢的这一事实情况,国家要加强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为管理会计提供法律支持;企业领导者也要加强团队建设,制定出一套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管理会计体系,实现决策者要求与财务会计反映情况相符的目的。
一、现代企业管理会计的重要性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与市场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的背景下,现代企业的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我国的市场竞争力,所以大力发展现代企业是时代所需,在这一过程中,加强我国现代企业管理会计体系就显得格外重要。
管理会计作为现代企业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重要决策的制定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也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市场所占份额大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格局从计划经济逐渐向市场经济转型,所以这种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交流就要求企业管理会计体系不能再仅局限于反应企业财务状况,而是应该在此基础上发挥其核算监督的作用,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的使用价值,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利润。
行政管理理论前沿论文
![行政管理理论前沿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902d8c3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96.png)
行政管理理论前沿论文真正的行政管理,首先是在权利和义务的和谐中找到平衡。
权力是行政管理的关键,行政管理的重点之一,是指公共管理过程中公共机构通过法定权力行使其职能的权限。
但权力必须受到约束,行政管理者应该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履行其职责,不能滥用职权。
与此同时,行政管理者还应该重视公共服务对象的权利,尊重公民的自由和人权,保障公众利益,确保公共权力不被滥用。
行政管理通过权力和义务的和谐实现了治理的有效性和民主的合法性。
行政管理的理论前沿与国家治理的新范式紧密相连。
新的行政管理理论不仅是对传统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更是在面对新的国家治理模式和治理体系变革的背景下提出的。
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求,发展了一系列新型行政管理理论,包括公共价值观的转变、社会规范的不断创新、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全球化背景下的管理思想等。
新的行政管理理论深刻反映了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治理模式的新要求,涉及公共管理效率、政府透明度、公共参与、创新和变革、以人为本等方面。
这些新的理论突破了传统行政管理理论的界限,为行政管理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新的理论和实践支撑。
行政管理的理论前沿中,最重要的是政府的治理和创新。
作为行政管理的主体,政府在新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下,必须不断推进改革和创新,提高治理能力和水平,实现公共管理效能和公共服务品质的提升。
政府治理和创新是行政管理理论前沿的核心议题,包括政府责任和义务、政府绩效评价、政府效率和效能、政府公开透明和政府参与、政府改革和变革等方面。
政府治理和创新需要建立在法治基础上,强调政府的规范化行为,有效遵循法律法规,增强政府的规范性和合法性。
政府治理和创新需要更重视社会的公共参与和协商决策,通过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积极合作,解决公共问题,提高治理效果。
政府治理和创新需要不断完善政府的内部管理体系和绩效评价机制,提高政府的效率和效能,实现公共管理的现代化和专业化。
学术研究中的创新管理研究前沿与趋势
![学术研究中的创新管理研究前沿与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cbc5fa71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1e.png)
学术研究中的创新管理研究前沿与趋势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创新管理已成为学术界和商业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探讨创新管理研究的前沿与趋势,以及这些趋势对未来商业环境的影响。
一、创新管理研究前沿1.数字化转型与人工智能数字化转型正在改变企业运营模式,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
创新管理研究正在探索如何利用数字化转型和人工智能提高企业效率和创新能力。
例如,通过大数据分析,企业可以更准确地预测市场需求,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生产效率。
此外,人工智能在人力资源领域的应用,如智能招聘、员工培训和绩效评估,也有助于提高企业的人才竞争力。
2.绿色创新与可持续发展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创新管理研究的重要方向。
企业需要将环保理念融入创新过程中,通过绿色生产和技术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
例如,绿色设计、绿色供应链、绿色营销等新兴领域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
这些领域有助于企业在满足环保要求的同时,提高产品竞争力,拓展市场份额。
3.跨学科合作与创新网络跨学科合作与创新网络是创新管理研究的另一个前沿方向。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需要与不同领域的企业、研究机构和个人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创新活动。
这种合作有助于企业获取更多的资源、技术和知识,提高创新能力。
此外,创新网络的形成也有助于企业获取市场信息、拓展市场渠道,提高企业竞争力和适应性。
二、未来趋势1.创新与创业文化的普及化随着创新和创业文化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将更加重视创新和创业。
未来,创新管理研究将更加关注如何培养和激发员工的创新精神,如何构建有利于创新的组织文化。
此外,随着创业环境的改善,创业教育将成为创新管理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2.全球化与创新网络的深化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企业将更加注重国际合作与创新网络的深化。
未来,创新管理研究将更加关注如何构建跨国创新网络,如何利用全球资源提高创新能力。
此外,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虚拟创新网络将成为未来创新管理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管理制度构建的前沿观点与实践创新
![管理制度构建的前沿观点与实践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2c217ea5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e6.png)
管理制度构建的前沿观点与实践创新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企业管理制度的构建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管理制度的构建已经不再是单纯地遵循已有的规则和惯例,而是需要不断探索新的前沿观点和实践创新。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管理制度构建的前沿观点和实践创新。
一、了解当前的管理环境在构建管理制度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当前的管理环境。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企业面临的竞争不仅来自国内,还来自国际市场。
同时,科技的日新月异也为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因此,了解当前的管理环境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二、借鉴国内外的管理经验管理制度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管理经验都值得我们借鉴。
近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功,管理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国际认可。
因此,我们可以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管理经验,结合本土实际,构建适合我国发展的管理制度。
三、注重员工参与和沟通员工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他们的参与和沟通至关重要。
在管理制度的构建过程中,应该重视员工的参与,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内部沟通,让员工了解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增强团队凝聚力。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在现代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管理制度的构建过程中,应该注重信息化建设。
通过建立信息系统,可以更好地管理企业内部的各项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同时,信息化建设还可以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持,实现智能化管理。
五、激励机制的设计激励机制是管理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通过激励机制,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在设计激励机制时,应该符合员工的实际需求,注重绩效导向,强调公平竞争。
同时,激励机制也需要不断创新,适应企业发展的变化和员工的个性化需求。
六、持续学习与创新管理制度的构建永远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持续学习与创新。
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关注管理前沿,才能不断改进和创新管理制度。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停滞不前就是退步,只有持续学习与创新,才能赢得竞争的优势。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旅游与酒店管理学术前沿与实践创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旅游与酒店管理学术前沿与实践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41b8445b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12.png)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旅游与酒店管理学术前沿与实践创新旅游与酒店管理是当今社会中备受关注的领域,随着全球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于旅游与酒店管理的研究也日益深入。
本文将从文献综述的角度,探讨旅游与酒店管理领域的学术前沿与实践创新,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一、旅游与酒店管理学术前沿在旅游与酒店管理领域的学术研究中,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学者们对于旅游行为、消费习惯、市场营销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研究。
其中,旅游者行为研究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学者们通过对旅游者的行为模式、动机和偏好进行分析,揭示了旅游者选择目的地、交通方式、住宿方式等背后的心理和社会因素,为旅游目的地和酒店提供了决策依据。
另外,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可持续发展也成为了学术研究的热点之一。
学者们关注旅游业对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提出了许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策略,旨在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研究旅游业的生态环境影响、资源利用效率等问题,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此外,在旅游与酒店管理领域的学术研究中,市场营销策略也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和竞争的加剧,酒店业和旅游业需要不断创新营销策略,吸引更多客户并提升市场竞争力。
学者们通过研究消费者行为、市场趋势、竞争对手等因素,提出了许多创新的营销策略,为旅游与酒店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二、旅游与酒店管理实践创新除了学术研究,旅游与酒店管理领域的实践创新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实践中,酒店业和旅游业需要不断适应市场变化,提升服务质量,满足消费者需求。
因此,实践创新成为了酒店业和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在酒店管理实践中,服务质量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
优质的服务能够提升客户满意度,增加客户忠诚度,从而带来更多的回头客和口碑传播。
因此,酒店业不断探索提升服务质量的方法,如引入智能化技术、提升员工培训水平、优化服务流程等,以提升竞争力。
另外,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酒店业也在不断创新服务模式。
论我国企业管理的前沿问题
![论我国企业管理的前沿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d8787c3d31126edb6f1a107a.png)
论我国企业管理的前沿问题摘要:21世纪是信息时代与知识经济时代,机遇与挑战共存。
充分学习掌握新的管理知识和企业管理前沿问题,有利于企业在新的时代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企业管理;前沿问题人类社会作为一个复杂的组织系统,其维持和发展必须依赖于管理及其相关科学;而现代社会的发展又给管理科学提供了更多的现实问题和发展可能。
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组织体系的完善,人们在逐步意识到管理重要性的同时,也开始越来越多地思考管理在社会实践中所面临的新问题,管理科学在面对机遇和挑战时表现出新的可能。
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同时也是管理学自身发展的需求。
所以对于管理学学者来说,思考管理科学的前沿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21世纪的管理变革什么是管理?管理就是实践。
管理有两个层次:第一层面是战略决策,它包括宏观战略决策,微观战略决策。
第二层面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等。
管理的作用是营造一个好的环境或者说一种好的氛围,使之能激活组织中成员的智力,而使组织跳跃式发展;或者说将资源从生产力和产出较低的领域转移到较高的领域,产生新的增长。
管理的实质是创新的行为,是改变已有资源创造财富的潜力的行为。
无论从管理思想理论层面,还是操作技术层面,21世纪的管理都面临并正在经历着许多变革。
在管理思想观念上,集中在科学管理、以人为本、战略竞争、定量的管理方法等现行理论基础上的思想方法,正在接受学习型组织和复杂科学管理及模糊化、柔性化思想的挑战。
传统的资本观、资源观也在发生重大变化,无形资产和知识资本更受重视。
而新的资源观认为,不仅自然资源是资源,社会资源(网络)、文化资源(文化、科技)、体制资源(制度、机制)、人力资源(劳力、智力)、购买力资源等都是重要的资源。
在管理理念上,从一味的竞争走向竞合;从只强调为顾客服务。
走向引领顾客创新,形成顾客资本。
在管理模式上,从只注重生产制造和人、财、物管理,不注重市场营销和研究开发的橄榄型模式转向注重研发和市场营销、注重知识管理、促成知识资本创新增量的哑铃型模式。
工程管理前沿论文
![工程管理前沿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b5f53ce6bb4cf7ec4afed0ec.png)
最新科计前沿专业:工程管理姓名:李志旭学号:100304114工程管理前沿摘要工程管理的基本内容,确定合理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描述现阶段的工程管理的情况,加强了各阶段的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若干关键性举措。
关键词:建设成本;建设工程管理的地位;设计阶段;实施阶段;前言即使在世贸组织和中国加入世界大家庭, 是中国建筑业如何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的建设和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目前的年度预算为建设项目-概算,预算,超预算的"三超"现象仍然普遍存在,最终导致了严重失控项目投资。
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内容,就是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作为这项工程的费用,以项目贯穿整个过程中, 按阶段可分为:投资决策阶段,设计和实施阶段。
所谓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在优化建设方案,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在建设过程的所有阶段使用某些方法和措施,以降低工程成本有一个合理控制的范围和成本的核定限额。
1 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现状工程造价管理制度形成于50年代, 80年代成熟起来,表现为国家直接参与管理经济活动。
规定在设计阶段,以不同的概算或预算的编制以及政府,没有有关部门制订财政预算案、内容、方法和审批, 这份预算案将提供固定费用、设备和材料,采用固定价格的预算编制、审批、管理权限,等等。
随着历史进程经过恢复、改革和发展,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管理制度。
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制度的许多问题也暴露出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要求我们以预测项目的投资和控制。
近年来,国际投资项目的发展要求,事前预控,事中控制。
中国传统的做法,从客观的角度对事业的决策,执行重,轻经济。
首先,由于技术人员的工程技术和经济观念和意识淡薄成本控制,成本管理,使质量难以提高。
工程造价控制是很难达到的长远目标。
第二,各个阶段的项目管理鉴于上述情况,我国在八十年代提出了全过程的成本管理与控制的概念,建设部门将进行可行性研究和项目的预算和决算等,以扩大两国的请求的相应规定,我们把成本管理的观念和方法提到了一个新高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论文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课程名称:管理学前沿专题任课教师:**学生姓名:***专业:工商管理班级:1102学号:***********2013 年 6 月目录一、绪论 (1)(一)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背景·························二、文化创意产业项目的主要类型 (3)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路径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 (5)四、发展文化创意的条件支撑 (6)五、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基本原则 (7)绪论(一)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关于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ies)的概念很多,真正意义上的创意产业是出现于1998年英国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
文件中明确提出“所谓创意产业,就是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
”它通常包括广告、建筑艺术、艺术和古董市场、手工艺品、时尚设计、电影与录像、交互式互动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业、软件及计算机服务、电视和广播。
此外,还包括旅游、博物馆和美术馆、遗产和体育等。
哈佛大学经济学家理查德·凯夫斯认为“创意产业是那些提供与文化、艺术、娱乐的附加值相联系的商品与服务的产业。
”我国引入创意产业的概念较晚,且在使用这一概念时通常将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归并,统称文化创意产业。
我国学者认为,创意产业从文化产业演变而来,是对文化产业的超越。
根据我国情况,主要可以包含以下几类:广告、建筑设计、电影、电视、音乐等艺术创作;时尚设计、网站软件开发、书籍创作及出版、艺术表演等。
进入新世纪后,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在我国受到了社会各个方面高度的关注,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已经被纳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内容。
文化创意产业具有三大特色:一是文化创意产业活动会在生产过程中运用某种形式的“创意”;二是文化创意产业活动被视为与象征意义的产生与沟通有关;三是文化创意产业的产品至少有可能是某种形式的“智能财产权”。
由此可知,所谓文化创意产业,就是要将抽象的文化直接转化为具有高度经济价值的“精致产业”。
换言之,这就是要将知识的原创性与变化性融入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之中,使它与经济结合起来,发挥出产业的功能。
显然,这是一种使知识与智能创造产值的过程。
(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背景文化创意产业是在世界经济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这一背景下发展来的一种推崇创新、推崇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作用的新兴的文化理念、思潮与经济实践。
当这一新的理念付诸实施后,便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目前,它在整个世界范围内正以高于传统产业2、4倍的速度增长,每天创造的产值高达 220亿美元,并正以平均5%的速度递增。
在美国、英国更是以14%、12%的速度迅速增长。
2004年英国创意产业的产出规模在英国各个产业产出总量当中已经占据第二位,已成为该国雇用就业人口的第一大产业,其创造的增加值已经突破1000亿英镑,就业人口超过200万人。
分析世界各国的文化创意产业的成长背景可以发现,其展现的是一幅各有侧重领域和独特发展模式的景象。
其中,美国的版权产业已成为最富有活力并带来巨大经济收益的产业。
2002年美国版权产业产值达到12500亿美元,约占美国GDP的12%;美国还是世界电影业最发达的国家,美国电影市场的年销售总额高达170亿美元,占全球85%的份额;英国不仅将文化创意产业确定为国家政策重点支持的业 ,而且成立了强有力的政府组织—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韩国在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提出了“设计韩国”的战略,并且在韩剧等领域获得了巨大成功.分析世界各国创意产业的发展状况同时还可以看到如下几个特征:一是创新性。
创意产业一是创意,一是产业,强调创意对经济的渗透和贡献,它通过有偿使用和更新转让等途径将思想原创、技术原创、制度原创产业化,创造了比制造业、加工业的单位利润价值大得多的利润。
二是关联性。
创意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可融性功能极强,能形成较强的产业聚合力,却很少与其他产业发生资源冲突。
它与制造业的结合能提高产品的外观设计;与房地产的结合能形成文化地产的优势。
三是需要高素质的人才。
创意产业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和依赖性很强。
这些人才既包括处于产业链上游的创意设计人员,也包括处于产业链中下游、擅长将创意产业化的人才。
四是当地经济发展程度的制约。
基础产业的发展是创意产业发展的根基,在物质条件充足的情况下,创意产业可以为经济“锦上添花”,当经济衰退时,创意产业会呈现比当地GDP更剧烈的下降。
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总体发展水平还不高,为了尽快缩小这一差距,充分发挥文化创意产业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国内许多城市都已提出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种种宏伟设想。
其中,深圳提出建设“创意设计之都”的目标;上海已经建成了18个创意产业基地,集聚了1万余名创意人才;北京已经制定了建设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详尽行动计划。
二、文化创意产业项目的主要类型文化创意产业通过一个又一个具体项目的实施而体现其现实的价值。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文化创意产业的项目有很多种类。
依据其基础、条件和价值,我们将其划分为资源开发型、模仿再造型、创新塑造型以及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四大类,其中,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具有综合聚积的特征,可以包含前三类,但是,又不是前三类的简单相加,所以,我们将其单独作为一类。
(一)资源开发型资源开发型的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其主要的特点是依赖原有的资源而进行的符合时代要求的开发活动,并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和积极效益。
根据资源的实际情况,全面将资源开发型的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分为自然社会资源开发型、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型和时尚潮流资源开发型三类。
1、自然社会资源开发型自然社会资源开发型的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大都以久已存在的自然资源为基础,进行合适的有价开发。
2、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型一个好的文化旗舰项目甚至可以带动一个城市、激发一个国家的活力。
西欧的许多国家就曾经采取过城市复兴的战略。
所谓城市复兴,就是对那些传统产业已经衰落,幷且其社会、经济、环境和社区邻里也因此受到损失的城市,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手段在物质空间、社会、经济、环境和文化等方面得到全面的改善,再生其经济活力,恢复其已失效的社会功能,改善生态平衡与环境质量,并解决相应的社会问题。
通过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举办盛大庆典活动、文化旅游、体育赛事等文化措施,这些城市综合提升了它们的文化、经济和城市形象。
欧洲最著名的城市复兴旗舰项目要属西班牙毕尔巴鄂的古根海姆博物馆。
博物馆的经济成为带动当地经济的龙头产业。
对于毕尔巴鄂更为重要的是,就像悉尼歌剧院赋予了悉尼世人皆知的个性特征一样,毕尔巴鄂也从博物馆的建筑中受益,一跃成为国际大都市的典范。
我们中国是文明古国,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传统,许多历史文化资源,经过必要的改造和开发,可以产生出许多新的价值。
欧洲的经验对我们有所启发,而我们自己也开始有了许多新的举措,幷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3、时尚潮流资源开发型所谓时尚潮流资源开发型的文化创意产业项目,指的是那些以时尚潮流的物流、人流、财流为特征的开发项目,通过对时尚潮流的跟进和拓展,创造社会文化和经济效益,打造具有自己个性特色的品牌。
(二)模仿再造型资源开发型项目的基本要求是要已经拥有一定的自然社会的、或历史文化的、或时尚潮流的资源,有的地方要上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却缺少这样的资源,于是,模仿再造型的文化创意产业项目便应运而生了。
从特点上看,模仿再造型的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又可以分为复制增容型和模仿嫁接型两种。
1、复制增容型复制增容型项目的特点是:以复制原型为主要内容和形式,包括项目设计、管理体制、运营策略等,都和原型基本一致;与原型的区别,就在于对原型的量的扩张,是原型的增容。
2、模仿嫁接型模仿嫁接型项目的特点是:从内容和形式上看,具有“复制”原型的性质,但是,在资金、设备、管理体制等方面,却与原型没有直接的、深入的联系;而且往往是多个原型的组合、整合,拥有一定的知识产权。
(三)创新塑造型作为文化创意产业项目的一个类型,创新塑造型的项目相比之下最具有创新性,创意的意味最浓,文化的价值也应该最大。
其主要特征,就是创新,就是从“无”中生出“有”来;通过创意活动,创造新的世界,实现新的价值。
创意是梦想,是基于现实的梦想。
而创意之所以是创意,之所以产生巨大的价值,就在于它超越了现实,又反过来创造了新的现实,新的世界。
(四)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以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为手段和途径,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是近年来的新动向,也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在谈到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和结构时指出:要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强省、强市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形成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格局。
1、加强重点文化产业带建设。
以建设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城市为核心,加快产业整合,形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三大文化产业带。
积极发展我国西南、西北地区等具有鲜明地域龢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群。
2、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
促进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分工,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使之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孵化器。
形成若干出版、印刷复制、影视制作和文化产品批销等产业中心,重点建设一批大型影视制作、动漫、音像电子、印刷复制和演艺等产业示范基地。
3、促进区域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充分发挥产业带、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的带动与辐射作用,努力形成东中西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新格局。
创意产业园区正在成为产业集聚的载体,其主要企业类型包括:从事文化创意服务方面的企业,提供高科技技术支持的企业,国际化的策划推广和信息谘询等中介机构;此外,还包含了一部分文化创意产品生产企业和在文化经营方面富有经验的经纪公司等。
这种相互依存的企业集群,构成立体的多重交织的产业链环,对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区域经济效益都具有实际意义。
三、文化创意发展路径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础要素在经济发展初期阶段,所有产业的发展都依赖于独特的具有竞争优势的基础要素,基础要素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自然资源: 这些自然环境中能被用来产生使用价值的要素决定文化创意产业的产品质量和丰富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