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笔记检查有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课笔记检查有感

最近组织了一次教师听课笔记检查,很有感受。通过检查发现,绝大多数教师比较重视听课这一颇为有效的常态化的业务学习方式,表现为书写认真规范、栏目记录齐全、教学实录记载详细、听课随感比较丰富、听后反思具体全面,其中不乏比较深刻的、个性化的见解。而且从总体上看,越是教学水平高的教师,其听课笔记记得越好。

当然也有值得改进的地方。比如,一些教师重过程轻感受,教学过程记录比较详细,但随感、听课反思很少;即使有,往往前后相似、泛泛而谈,能结合新课程理念、从有效教学角度去分析理解教与学行为的不多。一些教师重教师行为轻学生活动,记录内容大多偏重于教师的教学行为,而对课堂中学生的状态关注不够。许多教师听课时关注点分散,记录内容面面俱到,没有主次,缺少对课堂中亮点和突出问题的较为详细的分析;或者是不能围绕活动主题集中进行分析研讨。

如何做好听(评)课这一常规教学工作?

一、明确听(评)课意义。听课,是日常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研活动,是常态化的业务研修手段。听课不仅是听,还包含评,这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听(评)课的过程,是教师在互动中获取经验、自我提高的过程,是更新教学观念、交流

教学经验、探讨教学方法、展示教学艺术、汇报研究成果、提高业务能力最佳途径。

二、了解听(评)课要求。

1.保证数量。说实话,上级有关要求真的不苛刻,一周听一课,真的不难完成。而我们年轻教师更要多听,因为听课能帮助我们迅速了解教学常规、融入教学活动。

2.全面听课。俗话说,隔行不隔理。听课者不能局限于听本学科的课,还要注意跨学科听课。许多规模较小的学校,像音体美等学科人数很少,如果只听本学科的,不仅是完不成任务,也有碍于自身水平的提高。

3.认真听课。听课时,要提前到堂;要专心听课,不做影响学生上课的事情;要认真观察,详细记载听课记录。

4. 注重实效。听课前要了解课题,先行备课,做到有准备的听课;听课时要认真思考,适时写下心得体会;听课后应本着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原则,及时与教者交换意见。要坚持长期听课,把听课作为提高自身素质的一项手段而不是作为任务去完成。

5. 加强研究。要了解听(评)课的功能、原则、方式及注意点,学会评课。要依据自己的优势,选择好听(评)课的角

度、主题和切入点;同时又要换位思考,理解执教者的困难和需求,有针对性的研讨。要与时俱进的听(评)课,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主动掌握教学改革的前沿理论,比如说听(评)课的重点要从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逐渐确立生本观念。

(三)丰富听(评)课方式。

许多情况下,教师缺少听课的机会,又不好意思随意进入他人课堂。为此,学校要搭建和提供学习的平台和机会。大力提倡随堂性听课,认真组织集体性听课(包括公开课、示范课等);抓实研究性听课,每一次都要明确主题、认真组织,提供给教师最好的学习平台;抓好检查性听课,继续落实好行政听课点评制度,发挥其引领、指导、促进之功能。另外,传统的师徒结对式听(评)课等也要继续发挥其作用。

(四)加强听(评)课督查。

学校每学期初,要对教师的听(评)课提出具体的要求。平时要加强督查,重视对检查所获信息的分析研究,及时用以调整改善教师的教学工作,帮助提高教学水平。把听(评)课作为教师业务研修的重要项目,作为考核教师工作的重要指标。

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三十年教案不一定有效果,但坚持写三年教学反思一定能成为优秀教师。认真听(评)课正

是反思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让我们都充分利用好这一手段。不求一定成为一个优秀教师,只愿都成为一个学生认为称职、内心感到幸福的教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