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下册教师听课笔记评课记录(第二学期11次)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语文下册教师听课笔记评课记录(第二学期11次)

人教版小学语文下册教师听课笔记评课记录(第二学期11次)

人教版小学语文下册教师听课笔记评课记录(第二学期11次)3月6日地点:湖小三楼主题:新生代教师课堂比武1、给“雨”字组词。

2、听“雨”声。

师:你听到了什么?生:雨声;蛙声;雨声很大……师: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生:倾盆大雨。

师:若给这段声音起一个名字可以是——生:雷雨。

生:夜雨。

师:为什么?生:青蛙白天不怎么叫,鸟叫声也不大。

所以我认为是“夜雨”。

【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

不同的学生听同一段声音,他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这里老师对学生的答案——“夜雨”,没有直接进行否定,多问了一个为什么。

而学生的回答也的确言之有理,生成得精彩。

同时也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独特感悟”的尊重。

】3、初读课文。

师:知道雷雨时的景象是怎么样的吗?翻开课本读课文。

(出示阅读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

4、检查字、词。

出示带生字的词语。

学生自由读。

师:谁来给大家秀一下。

(点名读;开小火车读;齐读)【评:我个人是很反对这些时髦的、网络气息很浓的新词汇进入我们课堂的。

什么“PK”、“晕”、“wo靠”、像这里的“秀”等等。

一则,学生对老师你这样的“新鲜词”理解吗,知道你再说什么吗;再则,学生的模仿性很强,很容易受到影响,老师在课堂上一说,学生在课后动不动就会从嘴里冒出这样的词来,自己作为一个语文老师,若听到了感觉总不是怎么舒服。

】师:看到红颜色的字了吗?你用什么办法把它认识了,记住了?——学“乱”时,不要跟“刮”混淆。

生:“压”是“厂”把“土”压下来了。

师:“垂”字怎么说?生:“睡”去掉“目”字旁。

师:知道笔顺吗?跟老师书空。

“垂下”是什么意思?课文中哪边出现了?课文当中是怎么写出的?谁来说一说?谁来说一说?谁来说一说?①看动画,说“垂下”的意思。

(蜘蛛爬下的速度很快)【评:在讲解“垂下”这个词语的过程中,不论是老师的解释,还是动画演示,“垂下”的意思都偏向于数学上“垂直”的概念。

而语文中的“垂”不同于数学中的“垂”,你能说“万条垂下绿丝绦”中的“垂下”是“柳丝成直角地垂下来”的?所以,老师在教学这个词语时,犯了一个概念混淆的错误。

人教版小学语文听课记录及评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听课记录及评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听课记录及评析一、听课记录1. 课堂信息•学校:XXX小学•年级:三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课时:第2课时2. 课堂内容概述本节课主要内容为《鼓励人吧!》一课。

教师在课堂上通过阅读课文,让学生了解到鼓励的力量,培养其勇气和信心。

3. 课堂重点记录•教师对课文内容进行了预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教师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注重课文细节的把握与理解。

•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互相讨论课文中的问题。

•教师用课堂实例引导学生思考鼓励的重要性和方式。

4. 学生表现•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

•学生们在小组活动中合作紧密,倾听并尊重其他组员的意见。

•部分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表现出较佳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评析1. 优点•教师利用预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课堂的吸引力。

•教师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了学生们的合作意识。

•教师注重学生的个体表现,并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肯定。

2. 不足之处•教师应该更多地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教师在课堂时间的控制上不够灵活,导致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

3. 改进方案•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时,对相关课文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引导学生展开更有深度的思考。

•教师可以引入更多的互动教学手段,如游戏、角色扮演等,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三、总结通过对本节课的听课记录和评析,可以看出教师在课堂上注重了学生的合作、交流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然而,还有一些方面需要加强,如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希望教师可以根据本次听课记录和评析提供的改进方案,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好的支持。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师听课评课活动记录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师听课评课活动记录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师听课评课活动记录《胖乎乎的小手》听课笔记这是我在一次教学活动中听到的一节小学一年级阅读教学课,简略摘录一个片段如下:一、导入:1.教师出示图:一双手2 .小朋友用“手”说话.3 .板书课题,师领读课题二指导学生初读课文1,教师在黑板上贴一个卡通青蛙图同时播放经过处理的录音,用小青蛙的口气提出读书要求2 .学生自由读课文。

3.引学生听录音,要求学生用右手指着课文认真听4.引学生模仿录音再读一遍课文......我认为这节课的特色如下:1.有情趣,教者精心设计青蛙卡通图与录音提出读书要求,使单调枯燥的说教变成了孩子们喜欢的形式,极大的激发了孩子们读书的兴趣.2.重习惯,吕淑湘说:“培养良好的习惯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倾听、读书、写字习惯尤为重要,这节课习惯培养贯穿始末,小青蛙的录音播了五次,循序渐进地提出了明确的读书要求.3.有实效,整堂课教师讲的少,提问少,把大部分时间用在训练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上,朗读教学层次分明,很好的落实了教学目标.听《美丽的小路》心得体会朱谷午老师执教的《美丽的小路》是人教版第二册课文。

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有关环境卫生的故事。

下面,我就这堂课谈谈我的听课体会。

一、朱老师在课堂上能关注每一个学生。

在这节课中,班级的大多数学生都能有发言的机会。

而且朱老师也比较注重以学生为主体。

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想法。

比如:让学生看图,然后说说自己看到,再让学生从课文中找找哪些词语比较美。

二、运用优美的课件教学。

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是我们的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活泼。

特别是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

朱老师的多媒体运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们在看到了精美的课件后,学习的劲头更足了。

而且,课件的出示,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感悟到了小路的变化。

三、教师在课堂上了用演一演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将课文中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低段学生的表演欲望比较强。

这一环节的设计也能激趣学生。

下册语文小学听课记录

下册语文小学听课记录

下册语文小学听课记录下册语文小学听课记录(通用6篇)认真做好听课记录是听课者基本素质的体现,它反映了听课者的品德、态度、能力、水平等各个方面的基本素质。

下面就是店铺整理的下册语文小学听课记录,一起来看一下吧。

下册语文小学听课记录篇1听课地点澄迈县西达中心学校班级三(2)第一课时一、指导预习(一)启发谈话:同学们见过翠鸟吗?(出示挂图,)这种漂亮的水鸟就是翠鸟,又叫“叼鱼郎”,在我国东部和南部许多地方都能见到。

读了这篇课文,你一定会爱上翠鸟的。

(二)读读课文,读准字音,查查字典,理解下面的词语:鲜艳、疾飞、锐利、饲养、玲珑。

(三)学生自学课文。

(四)检查预习。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学生读词语。

翠鸟鲜艳腹部赤褐色衬衫灵活疾飞等待小泡锐利饲养逮住希望注意正音:“腹”读fù,不读fú。

“疾”读jí,不读jī。

“逮”读dǎi,不读děi。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一)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想想每个自然段讲的什么内容。

全文共四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描述了翠鸟的外形。

第2自然段描述了翠鸟活动的特点。

第3自然段讲述了翠鸟捕捉小鱼的过程。

第4自然段告诉我们翠鸟的家在陡峭的石壁上。

三、熟读课文下册语文小学听课记录篇210月24日至25日,我们育人小学一行12人参加教育协会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教学咨询部组织的《构建和谐课堂提高教学实效》教学观摩活动,感触颇深。

一、景仰之情听课时,顺口而出两个字——“大师”,的确是真正的大师!“师”之所以为“师”,在于他们的不断追寻,不断探索之中,他们永不停歇,将教育当做了自己毕生的事业追求,试想,孙双金教师对李白研究得多少透彻呀!“李白是仙”——“李白是人”,让我们跟着先沾了沾仙气,而后,又去体味人间的情思(朋友情,做名人的孤独……)。

坐车很累,可坐在这样的课堂上丝毫也感觉不到疲惫,只是拼命地睁大眼睛,努力地聆听着他们的每一句话——巧妙的过渡,精彩的点评,在他们的教案空白处,密密麻麻地记着,有时竟然沉醉其中,忘了写了!我一直都在想,为什么这些老师的课,能很快地引人入胜,让我们跟着学生一同走入那美妙的意境之中呢?首先,他们都是语言素养很高的人,“腹有诗书气自华”,厚积而薄发,为了一堂课,往往要查找很多的资料,阅读大量的书籍,在课堂中得心应手,妙语佳句信手拈来!其次,他们对于教材——文本吃得很深很透,每一字,每一句,在他们的眼里都是鲜活的,富有生命力的,从文本中读出画面,悟出诗情,品出哲理,一切都那么有滋有味!他们研究,他们探索,他们思考,才会有那么多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让我们沉醉,让我们享受!那样美妙,那样诗情画意!二、把握好“度”25日下午,听了崔峦先生的专家报告《提高实效性——语文教学的不断追求》,在长达三个小时的报告中,崔峦先生针对当前教育改革的现状提出了要求,指出了问题与原因,以及怎么解决这些问题。

小学语文听课评课记录 小学语文听课评课稿【优秀4篇】

小学语文听课评课记录 小学语文听课评课稿【优秀4篇】

小学语文听课评课记录小学语文听课评课稿【优秀4篇】语文评课稿篇一一、很好地突破了教材的教学难点,渗透了优化的思想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本课主要是透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

《标准》中指出:当学生“应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很容易找到,而且会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的策略,那里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构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潜力。

在课前谈话中,老师从学生熟悉的爸爸、妈妈在厨房间烧饭、烧菜的事中让学生体会到“同时”的意思。

让学生明白我能够在用电饭锅烧饭的同时他们还能够做好多事情,让学生初步感知“同时”能够提高效率。

透过沏茶的方案设计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激发他们探索数学的兴趣,初步感知“合理安排”就在我们身边。

对烙饼问题。

老师很好利用了烙一张饼和二张饼的方法,重点与学生探讨了三张饼烙的方法。

讲清合作讨论的要求,进而学生展开讨论,构成烙饼的方案,展示学生的方案,比较区别两种方案的不同点,从而到达方案的优化。

之后,老师打破课本常规,不是先求1张,2张,3张,这样一向求下去,而是求完2张之后,之后求的4张、6张、8张、10张……双数的张数,再求的3张。

3张在那里是重点也是难点,把这个问题放给学生讨论、合作、探究,解决了问题,再之后求5张、7张、……这些单数的饼数的时间。

这样处理的目的是为了降低题目的难度,有利于学生思考、解决问题。

二、合作式的学习韵味很浓,到达了预期的课堂效果。

透过合作、学生动手操作想一想,说一说,摆一摆的过程让学生真正动眼、动手、动脑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

透过想一想充分感知,在说一说,摆一摆中建立表象,在动手操作中展开思维,带给学生严谨求实科学精神启迪。

小学语文听课评课记录8篇

小学语文听课评课记录8篇

小学语文听课评课记录8篇篇一小学语文听课评课记录(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在《秋日私语》的乐曲声中播放秋天的画面,并谈话导入。

(二)巩固字词,感知全文1、出示课件,巩固字词,我将它们按必须的规律、特点排列为三行。

如:第一行出示生字:凉爽。

让学生用心记住易错字“爽”的笔顺,先写四个小X,再写一个人字托住他.2、教师范读全文,让学生听后找找每个自然段作者是用哪一句话写出了他对秋雨的印象?并用横线画下来。

抽生汇报。

(三)品读课文,感悟体验由于第二自然段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颜色,是课文“浓重的一笔”,因此我将着力点放在了学习第二自然段,层层推进指导学生的读。

如:理解中心词“五彩缤纷”。

先请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把描述颜色的词语找出来。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利用多媒体把词语变成相应的颜色。

之后追问…..(这样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语,积累词语,进行潜力培养,体现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2、赏析美句,重点指导。

学生先自己练读喜欢的句子。

之后抽生个别读,相机指导3、学习第三段4、学习第四段(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五)说板书设计五彩缤纷丰收11、秋天的雨香甜好闻(钥匙)传递信息欢乐(六)听课评析这堂课的板书简明扼要地反映了课文的主要资料,脉络清楚,丰收和快乐两个词语点明了课文的中心,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篇二小学语文听课评课记录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板书课题、读题。

蜜蜂怎样会引路呢?请同学们读课文。

揭示课题:“引路”是什么意思(带路)二、自学生字新词⑴读准生字的读音⑵划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2.检查自学状况三、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资料默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导学生用扩句法说一说。

)四、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2.在语境中辨析词义:列宁常常请养蜂的人来谈天。

往常派去找他的人不在,列宁只好亲自地去找。

读这两个句子,比较一下,加点字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下册语文听课记录

下册语文听课记录

下册语文听课记录下册语文听课记录听课是一种对课堂进行仔细观察的活动,它对于了解和认识课堂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下面店铺给大家带来下册语文听课记录,欢迎大家阅读。

下册语文听课记录1一、注重情景设置,培植审美心境1、们见过海上日出的情景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道去海边观看太阳从海面升起的样子,愿意吗?(板书课题:海上日出,齐读课题)2、学生读课文,看作者在时间?什么地点?做什么?(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3、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让二位学生上黑板听写生字,其余学生在下面听写。

小标题第一位写:红霞慢慢扩大亮光天边红霞慢大亮天边第2段云堆光线海水天上一片灿烂云光水天一灿烂第3段第二位写:负着重荷冲破云霞夺目光彩负荷破云夺光彩第4段放射光芒镶金边放射光芒镶金边第5段学生齐读生字4、学生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我为什么早起?四周清静说明什么?为了看日出,我早早起来,那时天还没大亮,四周非常清静,船上只有机器的响声。

(指明学生回答问题)二、随文入境,品词析句(一)、第二自然段1、读第二自然段后注意观察老师出示的画面,思考:天是什么颜色?转眼间又有什么变化?接着又有什么变化?我这时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2、引导理解:指明学生用书中句子回答问题,“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从这个句子中你想到了什么?谁能读一读这个句子,要把这种感悟读出来(指明读、评读、齐读)(二)、学习第三自然段1、读第三段,注意思考:“果然”一词说明了什么?接下来看见什么?我当时是怎么想的?后来的变化又怎么样?2、分组讨论:指明学生回答问题:生甲:“果然”一词说明了太阳要从天边升起的想法是正确的,我终于看见海上日出的真实情景了;生乙:接下来海边露出了红而无光的小半边脸儿;生丙:我想:在太阳升起的过程中,太阳就向背着很沉重的东西似的慢慢地努力上升,生丁:后来,太阳终于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发痛,旁边的云片也有了光彩。

小学二年级语文听课评课记录(10次)

小学二年级语文听课评课记录(10次)

小学二年级语文听课评课记录(10次)《葡萄沟》听课笔记今天在组内听了一堂《葡萄沟》。

这是人教版二下年级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

文章层次清晰,语言优美朴素,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应该是一篇理解感悟积累运用语言的好范文。

今天的课堂,教师的语言富于儿童化,很好地激发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可见老师是很适宜教学低年级的。

遗憾的是,她在没有动足脑筋,把教学设计的更富有情趣一些。

一堂课下来,自己有些不成熟的体会,趁着记忆还没彻底消失,记下一些,互相学习:今天主要说:定位教学目标,体现低年级特点。

老教材里这篇课文是放在三年级的,现在在二下就解决了,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把握好这一点,不要过渡挖掘。

如:窦桂梅老师的目标设计了三个层次:1:通过虚拟的情境,让孩子在葡萄沟游览一番,在情感的世界里深深感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2:识记“最、坡、梯、够、修、味、留,运用多种方法感悟“梯田”、“山坡”、“茂密”、“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词语及句子。

3:运用采访、角色朗读、节目表演、导游等形式,在整体感悟课文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三个维度的目标互相渗透。

其中:深深感受: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是教师设计教学的出发点,任何设计都必须围绕这一目标展开。

我觉得其达成策略应该是朗读加感悟;手段是设计情景、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品味关键词句。

第三条中的“整体感悟课文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这在第一段的分析中我已经提到。

而且其教学策略窦老师也已经在目标中说的非常明白。

角色朗读、采访、节目表演、导游教师都可以大胆一用。

2、让一组小朋友到黑板上写自己的姓。

并用姓说一句话。

(8生)学生说的都不一样,相信学生,他们会做得很好。

3、给自己认识的姓圈上圈。

(教师课前把全班同学的姓打印在纸上,每位学生都一张)让学生们自主地学一学,他们学得很认真。

而且因为是自己身边的知识,所以学生兴趣很浓。

4、把学生的练习纸投影出来,让他读一读。

(2生)5、四人小组合作读一读,认识还不认识的姓。

小学下学期语文听课评课记录2010

小学下学期语文听课评课记录2010

小学下学期语文听课评课记录2010听课评课记录(1)科目:语文听课人:黄静芬上课老师:鸿都小学巫小娜老师课题:文天祥时间:第十二周星期五上午第二节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在黑板上出现一个人的名字,请学生一齐轻声呼喊。

(板书:文天祥)2.“你了解这个人吗?小组交流收集的资料。

”(学生查找的资料详略不一,学生汇报时有的胆量大,表达比较流利。

)3.小组汇报。

(名句、文章等)二、品读课文“刚才,同学们从不同侧面了解了文天,现在让我们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去细细体味,与文天祥零距离接触。

”(一)检查预习情况。

1.认读词语。

(教师能抓住读得不准的地方纠正。

如:“凛然”)2.朗读文章。

(小组轮流读)“哪个小组愿意读哪个段落?”(二)小组合作学习,体会文天祥的炽热的爱国情怀。

1.默读2-8自然段,用——划出描写文天祥语言的句子,并读一读,再在小组内交流感受。

2.汇报:读完以后,你觉得文天祥是怎样的人,找出文中可以描述的语句读。

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文天祥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的呢?(学生有较好的默读习惯。

汇报的学生比较少。

)(汇报形式:组长汇报——组长点名组员补充——组员可以要求其余学生跟读。

)(学生有合作精神。

)生:我还找到了……师:建议你可以邀请其他同学一起读。

(读的形式比较多。

)师:“张弘范想让文天祥写劝降书,他却以《过零丁洋》作答。

谁收集有《过零丁洋》全诗的?小组内先读一读。

”师:“读了这首诗,有什么感想体会?”(小组汇报)师:“文天祥虽然牺牲了,但是他的精神长存于我们心中。

请读最后一段。

”-听课评课记录(1)_希望风帆黄静芬三、总结。

1.这篇课文是怎样让我们感受到文天祥的爱国精神的?(板书:通过具体事——组织勤王军、多次拒绝劝降、为国捐躯。

)2.文章的第一段与最后一段以及中间部分是什么关系?(总——分——总)四、拓展。

1.你能用几句话概括一个民族英雄的故事或爱国名人的故事吗?要求:听同学说故事的时候,能联想到哪些成语,在小组内写出来。

小学语文听课评课记录

小学语文听课评课记录
这次讲课、听课及评课活动丰富了我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给我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我也反思到在我的教学中存在很多的不足,还需要继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篇二:小学语文优质课评课稿
桂城街道平洲中心小学 郭兆波
美在心中,溢于言表。语文的阅读教学担负着不少的重任——它既是基础教育,也是爱的教育(人文),有人认为它还是美的教育。语言是美的,意境是美的,朗读也是美的。很多的文本本身就是对美好事物的优美呈现,体现了作家对美的向往与追求。这是作者要传递的一个重要信息,也是语文不可或缺的魅力之一。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然而并非每个人都有特定的审美的能力,每个人对美的欣赏也可能因人而异。这位老师不仅对美有较高的鉴赏能力,而且她能在课堂上很好地作出诠释,能再现情景——用真实可感的美图,用优美婉转的描述。电子图像或许已经不是现代课堂上的新鲜之物了,关键在于使用者这次并没有生硬地进行展示,而是以图片为引,把学生引进文本,导入生活。三者的结合还颇为巧妙,如她把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花团锦簇”和“姹紫嫣红”放在了一起并适时出示生活中的图片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如在理解“应接不暇”的时候,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就像姚淑华老师说的“答案就在文章里”,我觉得答案也在生活中。此外,老师还特意把这篇美文中的诗情画意展现出来,为此她别出心裁地把其中的段落编排成诗的格式,引导学生读出诗的节奏。这些尝试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请原谅我的少见多怪)静心一想:散文与诗歌确实有许多共同之处。老师在引导学生感受美,发现美的同时,也注意到了学生的积累,如开头词语的“个性化积累”,如后段播放“城市之美”图片时的背诵。后来,她还不忘鼓励学生再次走进文本去自由发现。学生因此有了自主的空间,他们也用各自个性化的发现回报了老师的“慷慨”,民主的气氛也因此得以营造。但老师这样做并非放任自流,而是以其中一个学生的回答作为切入点,顺水推舟地把话题引向文本的写作方法——抓细节,体

语文听评课记录

语文听评课记录

语文听评课记录1.在这堂课上,学生们开始活跃起来,采用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的研究方式,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

2.教师能够激发全体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他们大胆质疑和独立思考,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观点和想法。

3.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

教师能够有意识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4.学生能够科学合理地进行分工合作,倾听别人的意见,自由表达观点,遇到困难能与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5.教师能够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基础性目标,同时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实现。

6.新的课程观认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材具有开放性的特点。

教师能够善于利用教材,依据课程标准,因时因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注重联系社会变革和学生的生活实际。

8.教师能够合理组织学生自主研究和合作探究,对学生的即时评价具有发展性和激励性。

11.教师能够有效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研究、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研究方式。

12.教师能够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以探究为特征的研究性研究,使接受与探究相辅相成,学生的研究境界更高,研究效果更好。

13.教师对学生的激励既不形式化,又具体、诚恳。

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能及时以恰当的方式指出纠正。

14.教师以新的课改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以自己的教学行为来诠释自己的教学思想。

15.教师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研究、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问题。

16.教师的一句“让我们一起来研究,让我们一起来探究。

”促成了知识的整合,体现了多元的价值取向,促进了学生认知的整体性发展。

17.这堂课成功地体现了新的理念,无论在指导思想还是课程设计方面,都充分体现了数学学科的本质。

18.教师能够重组教材,力求让学生经历探究研究的全过程。

19.探究活动的设计能够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新知,而不能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

人教版小学语文听课记录及评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听课记录及评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听课记录及评析一、引言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是当前中国小学语文教育的主要教材之一,它的编写借鉴了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运用能力。

本文将对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进行听课记录并进行评析,以期更好地了解该教材的特点和优缺点。

二、教材背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全新的编写,突出了情感、经验和思维的培养。

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以适应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三、听课记录在听课过程中,老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教师讲授、学生讨论、小组合作等。

下面是具体的听课记录:1. 课堂主题:《草地上的春天》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春天的特点,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力。

•教师先给学生出示图片和视频,引入课堂主题,并与学生进行互动。

•教师通过讲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春天的特点,学生跟读课文,感受课文的美感。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春天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春天的各种景色和植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2. 课堂主题:《小白兔和雷电》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雷电的危险性和小白兔的聪明才智。

•教师通过故事角色扮演,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氛围。

•学生学习课文内容,并进行分组朗读,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合作,创作自己的雷电故事,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3. 课堂主题:《小草和太阳的故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植物对太阳的依赖,并培养学生爱护植物的意识。

•学生观察植物并描述植物与太阳的关系。

•教师进行植物知识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设计一张描绘植物与太阳的海报。

•学生展示自己设计的海报,并进行互动交流。

四、评析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文运用能力,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在听课中积极参与、主动思考。

小学语文评课记录

小学语文评课记录

小学语文评课记录评课目的本次语文评课旨在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评估和反思,提供改进教学的建议和方法。

评课内容本次评课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教学目标的设定:评估教师在教学中是否能够明确、具体地设定教学目标,并且能够将其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2. 教学内容的选择:评估教师在教学中是否能够合理选择教材,并将内容与学生的研究需求和兴趣相匹配。

3. 教学方法的运用:评估教师在教学中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研究兴趣的提升。

4. 教学过程的展开:评估教师在教学中是否能够组织有序、流畅地展开教学过程,并掌握好教学节奏和教学时间。

5. 教学效果的评估:评估教师在教学结束后是否能够客观评估学生的研究效果,并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

评课结果经过评估和讨论,我们得出以下评课结果和改进建议:1. 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明确设定教学目标,但还可以进一步提高目标的具体性和与学生实际情况的结合度。

2. 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合理选择教材,但需要更加注重将内容与学生的研究需求和兴趣相匹配。

3. 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师在教学中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但还可以进一步提高灵活运用的程度,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

4. 教学过程的展开:教师在教学中能够组织有序、流畅地展开教学过程,但还需要注意掌握好教学节奏和教学时间,避免过度冗长或过于紧凑。

5. 教学效果的评估:教师在教学结束后能够对学生的研究效果进行客观评估,但需要更加系统化、具体化地进行评估,以得出更准确的结论。

改进建议基于以上评课结果,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供教师参考:1. 在设定教学目标时,教师应更加具体和量化,以便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目标和达成标准。

2. 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教师需充分考虑学生的研究需求和兴趣,选择能够激发学生研究兴趣和提高研究效果的教材和内容。

3. 在运用教学方法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研究特点,灵活选择和组合多种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研究需求。

小学语文听课记录评语

小学语文听课记录评语
小学语文听课记录评语
今天我去小学语文课堂进行了一次听课,有幸观摩了一堂以《荷塘月色》为主题的课堂。在这节课中,学生们认真聆听老师讲解课文内容,并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以下是我对这堂课的听课记录评语。
一、课堂导入:老师通过展示一幅荷塘月色的图片,激发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好奇与想象。学生们积极踊跃地表达自己对月色的感受和联想,使得整个课堂氛围变得活跃起来。老师通过图片导入的方式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在情感上更容易与课文内容产生共鸣。
六、课堂反思:作为听课者,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重要性。老师在课堂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参与课堂活动,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情感体验能力。这堂课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对语文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
总的来说,这堂小学语文课让我颇有收获。老师在课堂上的设计与引导都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使得课堂内容更加生动有趣。学生们在课堂上表现出色,展现出对语文学习的热爱和专注度。希望老师能继续保持教学热情,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茁壮成长。愿小学语文课堂越办越好,学生们在语文学习中走得更远更宽广。
四、词语解读:老师在词语解读环节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去查阅词典,积极参与词语讨论。通过分组合作、小组竞赛等形式,让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学习到更多词语的用法和意义,提高了词汇积累能力。
五、情感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在课堂中,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通过情感表达、写作等形式,让学生感受文学作品的情感魅力。学生们在课堂上展现出对文学情感的深刻体验,表达出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独特感悟。
二、课文解读:在课文解读环节,老师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隐含意义,让学生通过细节描写去体味文学作品的内涵。老师将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意象等进行深入解读,使学生在课文阅读过程中获得启发和感悟。学生们眼神专注,认真聆听老师的讲解,积极思考,展现了良好的学习状态。

人教版小学语文下册听课记录

人教版小学语文下册听课记录

人教版小学语文下册听课记录篇一:人教版小学听课记录篇二:人教版小学听课记录篇三:人教版九年级语文听课记录。

doc1、沁园春雪一、检查预习1、指名朗读课文2、让学生谈谈对这首词的初步理解。

二、题解与背景本文体裁词。

词又叫诗的别体,长短句。

沁园春,词牌名。

三、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这首词分上下两阕,各写什么? 上片:描写北国雪景; 下片:纵论历代英雄四、研究下列问题1、总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2、以“望”统领下文,都望到了什么?(长城、黄河、山脉、高原 ) 这些景观大势磅礴,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雄伟的气魄,是实写。

3、哪几句是虚景?4、你认为以动写静的句子是哪些?以静写动的句子是哪些?(山舞银蛇,原驰蜡象……)5、在下片中,能起到领起下文的字是?它领起哪些句子?(惜)6、如何理解本文的言主旨? 诗人描写北国雪景,有雄壮之气势,豪放的风格,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表现了诗人豪迈的胸怀。

五、重点词句子的理解。

1、“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含义。

2、“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结构上的作用。

承上启下,过渡作用3、结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有何寓意? 只有今天的一代英雄人物,才能使多娇江山完全称意。

这是对一代新人的呼唤和企盼。

六、作业。

背诵这首词。

【评:基础知识讲解到位,文章的层次脉络清晰,重点语句的赏析突出,方法指导很好,在学生的具体应用上还可以继续深入。

】4、外国诗两首蝈蝈与蛐蛐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再向大家介绍一篇浪漫主义诗人--济慈(板书) 创作的十四行诗《蛔蝈与蛐蛐》(板书)。

二、教读新课。

1.指名朗读这首诗。

正音。

2.简介和时代背景。

引导学生阅读注释①,教师补充。

3.学生朗读,整体把握诗歌的基调,注意处理朗读语调,注意音步和轻重音的正确掌握。

4、这首诗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 (提示:开头一句与“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相对应分为两部分; 动静相衬,意境优美。

) 盛夏--蝈蝈的乐音大地的诗歌充满生机严冬--蛐蛐的歌儿5.理解虫鸣的象征意义。

小学语文听课评课记录 小学语文听课评课稿(优秀6篇)

小学语文听课评课记录 小学语文听课评课稿(优秀6篇)

小学语文听课评课记录小学语文听课评课稿(优秀6篇)小学语文听课评课记录小学语文听课评课稿篇一x月xx日,一个阳光明媚的好日子,我们xx小学语文课改组一行六人,在校长和主任的带领下,五点多就起床,六点钟出发,七点十分就赶到了上饶县一小。

观摩了在一小举行的小语课堂改革研讨会。

此次活动的内容有名师课堂教学、校长评课、网络作文教学等。

课型有“主题阅读”下的以文带文、展示分享、整体识字、读写联动。

还有一场别开生面,大气宏伟的“百人诗会”深深吸引了我…… 每一堂课都具有学习意义,每一个教师的精心展示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而且对于正在语文教学路途上摸索前进的我来说,无疑也是醍醐灌顶,收获颇多。

下面我就谈谈我对此次活动的心得体会:第一、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

听完几位老师的汇报课后,我认为他们对教材的把握都有其独到之处,都能抓住题眼,一步步的深入文本。

朱丽华校长亲自上阵,在教学《人物描写一组》时,她先以评书的味道朗诵了《红楼梦》中描写王熙凤外貌的语段,生动形象,别有韵味,受到了大家的赞赏,指导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为学生的读打好了扎实的基础。

课中,她抓住经典著作中,形象的人物描写,引导学生对王熙凤的“辣”进行细致的分析。

最后,她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以文带文的形式,对人物的拓展品读,即对严监生和胖墩小嘎子的品读,激发了学生的无限乐趣。

整节课在朱校长优美生动的语言中层层展开,使听者回味无穷。

第二、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学。

新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这个主体的引导者。

这几位老师都充分的做到了这点。

例如汪老师《望天门山》时,通过课件的设计,精彩的品读,引发学生边读边想象,体会了祖国的大好河山的美。

第三、注重引导学生朗读。

大部分老师都非常注重指导学生朗读,但决不是为了读而读,而是在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去读,并且对读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例如:范老师和王老师的同课异构,老师在上《掌声》这课时,首先让学生大声自由的读并找出描写掌声的语句,体会那掌声热烈而持久的情感;再读课文,让学生找出掌声响起的原因;配乐读,让学生深情并茂的体会英子的感情升华。

二年级语文下册听课记录及评价

二年级语文下册听课记录及评价

二年级语文下册听课记录及评价一、听课记录。

(一)教学课题。

(二)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 教师播放一段春天景色的视频,视频中有嫩绿的小草、盛开的花朵、飞舞的蝴蝶等。

- 提问学生:“同学们,从视频里看到了什么呀?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季节吗?”- 学生积极回答,有的说看到了花,有的说看到了草,都知道这是春天。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 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生字的读音。

-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

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读书姿势。

-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生字词,如“脱、袄、寻、羞”等,带拼音认读,指名读、开火车读,纠正读音。

- 去掉拼音,再次认读生字词,加深记忆。

- 请学生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有学生回答是小朋友们到外面去找春天的事情。

3. 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 教师引导学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提问:“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这里把春天比作什么?为什么这么比呢?”- 学生思考后回答,说把春天比作害羞的小姑娘,因为春天刚到的时候,不是一下子就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象,有些东西还不容易发现。

- 教师让学生带着这种感觉再读这一自然段。

- 学习第二至七自然段,教师让学生分组朗读,然后找出小朋友们找到的春天在哪里。

- 学生汇报,有的说在小草里,有的说在野花里,有的说在解冻的小溪里等。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画出简单的春天景物图。

-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文中描写春天的句子的美,如“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让学生说说这样写好在哪里。

学生回答说把小草当作人来写,很有趣。

- 教师让学生仿照这样的句子进行说话练习,如“桃花(),那是春天的()吧?”- 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教师提问:“小朋友们找到春天了吗?他们的心情怎么样?”学生回答找到了,很开心。

教师让学生带着开心的心情朗读这一自然段。

4. 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 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课文内容,总结春天的特点和小朋友们找春天的过程。

小学语文下册听课记录

小学语文下册听课记录

第一篇小学语文下册听课记录《2020听课记录范文》第1小学语文听课记录范文科目语文课时一节课授课者樊荣彦听课时间2020年2月28日课题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古诗两首》——《春游湖》教学过程一、复习古诗《咏柳》1、①我说你拼。

举例亻+以是什么字,组词。

②我说你解。

举例柳,右边是“木”,左边的笔顺是什么?2、点名背诵(要字词清晰、有节奏)。

3、①安老师给的词句的意思,回答是哪一句原句。

②转换一下,说一说原句的意思。

4、集体背诵。

二、导入1、由柳引出是春天来了,放幻灯片——美好的春天。

2、师从幻灯片中看到了什么?或者想到了什么?生1柳树。

生2白云、草。

(回答中若有不是春天的解说一下)师听过迎春花吗——最早开的是什么花——桃花——有一些人就浏览了桃花,来看看他们看到的都是什么呢?——春游湖。

3、自读两遍、齐读。

三、解释重点字词和句子1、解释字“蘸”师谁能解释这个字?生过年吃饺子,要蘸东西吃。

2、说读音“夹”板书jiā(夹子)jiá(夹袄)——夹岸的意思呢?生两岸边。

师很好,接近了。

把“夹岸”的意思写在书上,就是排列在岸的两边。

3、师你还对哪一个词语不明白呢?生春雨断桥人不度师这一句都不懂吗?知道春雨吗?生知道,春天的雨师那断桥呢?生断了的桥,都断成两半了。

师这些你都知道,那你不明白的是什么呢?不度?生恩。

师过不去的意思。

说到这,有人能告诉我这一整句的意思吗?生春雨把桥断了,人过不去。

师解释的很棒。

春雨过后,湖水已漫过桥面,人们就无法过河了。

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生撑。

师小舟要动,需要怎么呢?生划。

师划,也可以说撑(动作演示)。

师这句的意思就是柳荫下小舟撑出来。

还有吗?生夹岸桃花蘸水开,怎么桃花蘸水开呢?师想想蘸的意思,蘸的是什么水呢?桃花还在树上绽放,可能是湖水吗?生不是。

师那是露水吗?就那么一小滴?生不是。

师那你认为是什么呢?小学语文下册听课记录生雨水。

师对了,还有雨水。

你想,雨水不断地落在桃花上,越积越多,怎么形容这样的桃花呢?就用到了蘸。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观评课记录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观评课记录
第二种:宇宙行星撞上地球 没有食物
第三种:哺乳动物越来越多 偷吃
第四种:流行传染病 死亡
第五种:气温下降 雄性
议课记录
主持人
姚福敏
议课地点
多功能教室
参加教师
语文组全体教师
议课课题
31.恐龙的灭绝
记录人
吴绍菊
议课内容纪要:
1.学生齐读生字词时速度有些快。
2.图片导入,模型展示,营造环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精美的恐龙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心设计的提问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形式多样,及时正音。
多种形式的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与理解,在此基础上,积累词句、内化语言,适当练习有条理地说话。
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情况:
渗透法制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板书设计
31.恐龙的灭绝
第一种:地球十分寒冷 耐不住严寒
马官镇中心学校观评课记录
学校
马官镇中心学校
班级
二(1)班
学科
语文
上课教师
姚福敏
时间
2017年6月13日
上午
第3节
课型
一师一优
课题
31.恐龙的灭绝
观课教师
吴绍菊
教学过程
随堂点评
1、导入
1.欣赏恐龙图片,翼龙模型。
2.将人类的历史和恐龙的历史作对比,提问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1.齐读课文并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学生汇报。
2.检查生字词的认识。
3.同桌合作:找找哪些自然段讲了恐龙灭绝的原因。找出你最感兴趣的原因。
4. 数一数有几种原因?画出重点词语。
5.逐段学习恐龙灭绝的原因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揠苗助长》听课评课记录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揠苗助长》听课评课记录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揠苗助长》听课评课记录《揠苗助长》听课随感于都城关小学谢文英《揠苗助长》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老故事,老课文,一般此类寓言故事的教学目的是理解课文,弄懂寓意,可是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要明白做事不能急于求成这样的道理有一定的难度。

一位教师在执教时,课的大致流程是:说说自己学过的寓言故事导入,理解揠助,课题质疑;学习生字;整体感知,理解课文;揭示寓意。

整节课思路比较清晰,能够引导学生读中感悟,但从课堂效果来看,并没有把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寓意是老师硬塞给学生的,而不是学生在感知,认知课文的基础上体会出来的,在这里有几点拙见。

第一,从学过的寓言故事导入,既是对旧知的巩固,对新课的导入有很自然,不着痕迹,但在对课题质疑时,出现了冷场。

我分析是因为理解课题不够透彻,学生仅从字面上理解了揠的意思是拔,助的意思是帮,而这个课题是一个成语,又充满着古味儿,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因此课文质疑流于形式,不如老师让学生先初读课文,读通,读顺课文,对课文有个大概的了解后,再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质疑,使培养学生质疑能力这个训练真正落到实处。

第二,学习生字,这个环节老师采用了集中识字,读准字音,生字组词。

这一课的生字并不多,可采用随文识字,既突破集中识字的枯燥,又能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从而真正地理解字意词意。

第三,整体感知,理解课文。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言语内容,又要让学生掌握言语形式,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结合。

执教者在这一环节中,首先提问: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这个问题是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概括并表达出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有一定的难度,执教老师出示填空:古时候有个人,他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特别,想了一个办法,把禾苗结果,禾苗都。

让学生填一填,巧妙地降低了难度,辅助学生理解课文,符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语文下册教师听课笔记评课记
录(第二学期11次)
《雷雨》听课札记
3月6日; 地点:湖小三楼; 主题:新生代教师课堂比武
1、给“雨”字组词。

2、听“雨”声。

师:你听到了什么?
生:雨声;蛙声;雨声很大……
师: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
生:倾盆大雨。

师:若给这段声音起一个名字可以是——
生:雷雨。

生:夜雨。

师:为什么?
生:青蛙白天不怎么叫,鸟叫声也不大。

所以我认为是“夜雨”。

【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

不同的学生听同一段声音,他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这里老师对学生的答案——“夜雨”,没有直接进行否定,多问了一个为什么。

而学生的回答也的确言之有理,生成得精彩。

同时也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独特感悟”的尊重。


3、初读课文。

师:知道雷雨时的景象是怎么样的吗?翻开课本读课文。

(出示阅读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

4、检查字、词。

出示带生字的词语。

学生自由读。

师:谁来给大家秀一下。

(点名读;开小火车读;齐读)
【评:我个人是很反对这些时髦的、网络气息很浓的新词汇进入我们课堂的。

什么“PK”、“晕”、“wo靠”、像这里的“秀”等等。

一则,学生对老师你这样的“新鲜词”理解吗,知道你再说什么吗;再则,学生的模仿性很强,很容易受到影响,老师在课堂上一说,学生在课后动不动就会从嘴里冒出这样的词来,自己作为一个语文老师,若听到了感觉总不是怎么舒服。


师:看到红颜色的字了吗?你用什么办法把它认识了,记住了?
——学“乱”时,不要跟“刮”混淆。

生:“压”是“厂”把“土”压下来了。

师:“垂”字怎么说?
生:“睡”去掉“目”字旁。

师:知道笔顺吗?跟老师书空。

“垂下”是什么意思?课文中哪边出现了?课文当中是怎么写出的?谁来说一说?谁来说一说?谁来说一说?①
看动画,说“垂下”的意思。

(蜘蛛爬下的速度很快)
【评:在讲解“垂下”这个词语的过程中,不论是老师的解释,还是动画演示,“垂下”的意思都偏向于数学上“垂直”的概念。

而语文中的“垂”不同于数学中的“垂”,你能说“万条垂下绿丝绦”中的“垂下”是“柳丝成直角地垂下来”的?所以,老师在教学这个词语时,犯了一个概念混淆的错误。


请生读相关语句。

师范读。

师:蜘蛛的心情怎样?
生:着急。

生:害怕。

师:读课文,找找是什么原因?
师:为什么蜘蛛那么地着急,那么地害怕,那么地慌张,那么地……?为什么?②
【评: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是要精心组织过的,要简洁明了,指向性强。

上面①②两句话,执教老师在教学中的确是这样说的。

第①句,一连问了3个问题,说了3个“谁来说一说”,给学生也好,听课的老师也好,感觉都是模糊、罗嗦、重复。

第②句一连说了四五个“那么地”,感觉有些重复,混乱。

一堂课听下来,这样的语句还是比较多的。


生:因为风来了。

生:因为要下雨了。

师:还从哪几个地方看出雷雨快要来了,还有吗?
生:第1小节。

师:还有哪里?
师:除了蜘蛛雷雨前从树上逃下来,还描写了哪些景物?
生:蝉不叫了。

师:这是因为什么?
生1:害怕。

生2:冻死了。

师:现在又不是冬天,蝉怎么会冻死了呢?
【评:这里学生说“冻死了”,若老师仍然像前面学生说“夜雨”时那样,多问一个为什么,可能仍然会生成一个亮点。

老师有老师的理由,但学生也有学生自己的想法。

老师就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生:叶子不动了。

生:满天的乌云压下来。

师指导朗读相关语句。

板书设计:
雷雨
乌云;;压下来
叶子不动;;蝉不叫
蜘蛛;;逃走了
树枝;;;;乱摆
电闪;;;;雷鸣
【总评:1、教学目标还欠清晰明确,实事求是。

2、教师的教学语言很重要,开课、结课、过渡、评价等语言,教师在课前都应好好准备,好好组织,努力做到简洁明了,指向性强。

3、识字写字教学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在课堂中应突出其重要性。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