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管理与控制复习资料

交通管理与控制复习资料
交通管理与控制复习资料

第一章

交通管理是根据有关交通法规和政策措施,采用交通工程科学与技术,对交通系统中的人、车、路和环境进行管理,特别是对交通流合理地引导、限制、组织和指挥,以保障交通安全、有序、畅通、舒适、高效。

交通控制是运用各种控制软硬设备,如人工、交通信号、电子计算机、可变标志等手段来合理地指挥和控制交通。

交通管理与控制的发展历程 1.交通管理的产生与传统交通管理(TTM)2?交通系统管理(TSM)3?交通需求管理(TDM)4?智能化交通管理(ITS)

交通管理与控制的原则分离原则、限速原则、疏导和均衡原则、节源原则、均衡原则、可

持续发展原则

第二章

交通需求管理的目的1、适度控制城市小汽车出行总量,鼓励出行者采取对社会更加有效的

交通行为,引导机动车出行者合理使用有限的道路资源,使道路交通设施发挥最佳效能,从而缓解由交通供给不足带来的交通供需之间的矛盾。2、通过政策和管理手段合理配置各类

交通方式的用户属性,从全局优化、可持续发展角度引导出行者的方式选择行为,在满足运输需求与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努力实现区域内合理的交通系统结构目标。3、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综合系统的规划用地性质、类型和强度,减少跨区的长距离出行,对交通敏感地区

严格控制土地开发类型和用地强度,适度控制或减少拥挤区域内交通发生源和交通吸引源。

4、促进城市与区域用地的合理化,并协调城市用地规划和城市交通设施之间的矛盾,为区域总体规划目标的实现和经济发展提供基础。

交通需求管理原则公平合理原则、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原则、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原则、

道路时空资源均衡使用原则、多方结合协调发展原则、坚持因地制宜原则、社会可接受性原则

交通需求管理策略类别土地利用管理、改善交通行为模式、鼓励代替交通方式、政策与机

构改革

交通需求管理策略主要分布出行产生阶段、出行分布阶段、出行方式选择阶段、出行路径

和时间选择阶段

交通需求管理规划是在一个特定时空条件下决定如何实施交通需求管理措施的过程

交通需求管理规划的基本原则1、协调短期决策,支持长期目标2、考虑对各利益相关者的

影响3、保证规划前的前瞻性

交通需求管理评价内容效益评价、成本评价、公平性评价、可接受性评价、可实施性评价、

批评性评价

交通需求管理常见评价方法1、根据是否通过建模预测或计算机评价指标的值,可分为软评价和硬评价2、从评价的作用以及发生的时间角度,可分为实施前评价和实施后评价3、根据策略评价中的指标的预测计算方法不同,可分为非集计出行行为分析方法、基于活动的出行行为分析方法、仿真评价方法和其他模型和方法

交通系统管理在建设、运营和制度建立的过程中,对交通系统进行低成本的改进,从而提高系统的运营效率,使现有交通设施、交通服务、交通方式具有尽可能高的容量、效率、安全性和服务水平。交通系统管理主要措施公交交通管理,行人、自行车管理,停车管理,优先通行管理,交

通工程技术措施,高峰交通管理,货运交通管理,收费管理。

第三章

交通法规是指道路交通使用者在通行、停放中所必须遵守的法律、法令、规划和条例的统称。

交通法规内容对“人”的管理,对“车”的管理,对“路”的管理,对“环境”的管理

标志标线的视认过程发现、识别、认读、理解反应、操作

交通标志分类按作用分为主标志和辅助标志按显示位置分为路侧和车行道上方按光学特性分为

逆反射式照明式发光式按版面内容显示方式分为静态标志和可变信息标志按设置的时效分为永久性和临时性标志按标志传递信息的强制性程度分为必须遵守标志和非必须遵守标志

交通标志设置要求1、交通标志的设置应综合考虑、布局合理,防止出现信息不足或过载

的现象。2、交通标志一般情况下应设置在道路行进方向右侧或行车道上方,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在左侧,或左右两侧同时设置。3、同一地点需要设置两个以上标志时,可安装在

一个支撑结构上,但原则上最多不应超过4个,分开设置的标志,应先满足禁令、指示、和

警告标志的设置空间。4、原则上要避免不同种类的标志并设。5、警告标志不宜多设。

交通标线分类按功能分为指示、禁止、警告标线。按设置方式划分为纵向、横向和其他标线。按形态划分为线条、字符、突起路标、轮廓标。

交通标志设置原则1、根据客观需要设置2、统一性和连续性相结合3、设在易见位置4、

昼夜性作用标志的照明或反光性

交通标线设置原则1、道路交通标线的颜色:通常白色2、道路标线的宽度:纵向宽度一

般取10~15cm,最小和最大为7.5cm,20cm,标线宽应与道路宽成正比,横向宽度应比纵向宽度宽,横向标线加宽一般为20~40cm。3、道路交通标线的虚线间隔长度的确定:闪现率

为2.5~3.0次/s最好,不大于4次/s。4、导向箭头最佳形式确定:认读速度最快、错误率最小为最佳形式。

道路交通标志是以颜色、形状、字符、图形等向道路使用者传递信息、用于管理交通的设施。

三要素形状、颜色、图符

道路交通标线是由标画于路面上的各种线系,箭头,文字,主面标记,突起路标和轮廓标

等所构成的交通安全设施。

第四章

接入管理是指针对特定道路,对其接入支路的位置、间距、设计及运营、中央分隔带、立

交、接入的街道,进行系统的控制。

接入管理的目的是在保证道路运输系统的安全和高效的前提下,为道路周边地区所产生的交通需求提供安全、方便的接入。

道路接入管理的主要措施:1、提供一个分工明确的道路系统2、限制对主要道路的直接接

入3、为不同功能等级的道路交通提供合理的转换4、合理布置交叉口的位置以利于交通信

号协调控制5、保护交叉口和立交桥功能区的正常发挥6、减少冲突点的个数7、分离冲突

区域8、设置转弯车道,将转弯车辆从直行车道中分离出来9、使用不可穿越的中央分隔带

管理左转弯交通10、构建辅助性的街道和循环道路系统

限速是指运用交通管制的手段,强制性的要求机动车按照规定的速度范围在道路上的运行,

以确保道路交通安全。

限速措施法规控制、心理控制、工程控制

单向交通又称单行线,是指道路上的车辆只能按一个方向行驶的交通。

单向交通种类固定式、定时式、可逆性、车种性单向交通

单向交通优缺点优点:1、简化交叉口交通组织,提高通行能力。2、提高路段通行能力。3、降低交通事故。4、提高行车速度。5、其它优点。缺点:1、增加了车辆绕道行驶

的距离,增加了附近道路上的交通量。2、给公共车辆乘客带来不便,增加步行距离。3、容易导致迷路,特别是对不熟悉情况的外地驾驶员。4、增加了为单向管制所需的道路公用设

施。

实施单向交通的条件1、具有相同起点和终点的两条平行道路,他们之间距离在350-400m 以内。2、具有明显潮汐交通特性的街道,其宽度不足3车道的可实行可逆性单向车道。3、复杂的多路交叉口,某些方向的交通可另有出路的,才可将相应的进口道路改为单向交通。

单向交通实施效果分析(第一套卷子分析题1)

变向交通指在不同的时间内变换某些车道上的行车方向或行车种类的交通、又称“潮汐交

通”

变向交通优点:合理使用道路,充分提高道路利用率,从而提高了道路的通行能力,这对解决交通流方向和各种类型的交通在时间分布上不均匀性的矛盾都有较好的效果。

变向交通缺点:增加了交通管制的工作量和相应的设施,且要求驾驶员有较好的素质,集中

注意力,特别实在过度地段。

实施条件:方向性变向交通(车道、方向分布系数)非方向性变向交通(改变后能满足非机动

车要求)

第五章

慢行交通:一般情况下的慢性交通的平均出行速度不大于15~20km/s,慢性交通一般由步行

与非机动车交通方式组成。

步行交通特点:1、自主灵活和随意性;2、高可达性;3、高容量性;4、有限性停车设施类型划分

按停车设施服务对象分为:专用停车场、建筑物配建停车场、社会公共停车场按停车场的位置分为:路内停车场、路外停车场

停车特征指标:停车供应、停车需求、累计停车数、停放时间、停放周转率、停车场利用率第七章

平面交叉口类型按相交道路条数分为:三路交叉口、四路交叉口、五路交叉口按几何形

式分为:T型、Y型、X型、多叉形、错位交叉、环形交叉交叉口按交通管理和控制方式

分为:全无控制交叉口、主路优先控制交叉口、信号灯控制交叉口

平面交叉口的交通管理原则:1、减少冲突点2、控制相对速度3、重交通流和公共交通优先

4、分离冲突点和减小冲突区

5、选取最佳时间,提高绿灯利用率

平面交叉口渠化是指在交叉口内,运用交通标志、标线和实体设施以及局部展宽进口道等多项措施,对交通流进行分流和导向设计,使不同类型的交通、不同方向及不同速度的车辆

能像渠道里的水流那样,顺着一定方向互不干扰的顺畅通过,从而使车辆和行人安全有序的

进行。

平面交叉口渠化作用1分隔道路上不同类型的交通流;2控制进入交叉口车辆的速度;3减少车流交叉角度4导流和导向;5减少交叉面积;6帮助驾驶员辨认和遵守交通规则;7保护行人过街。

平面交叉口主要渠化措施1交叉口功能区车道拓宽;2减少冲突面积;3调整交叉角度;4

减少合流角度;5缩小进口道宽度;6分车道转弯;7设置行人过街安全岛;8设置转弯候驶车道或区域;9非机动车渠化;10左转车流的交通组织。

早启迟段在十字交叉口或T型交叉口中,由于不同等级的道路具有不同的交通量,在交通量较大的道路等级较高的道路上,所采用红绿灯提前开启或延后关闭的控制方式称为早启或迟断控制。

第十章

协调控制的主要参数:周期时长、绿信比、相位差

协调控制的效益:1、提高服务水平2、让车辆保持平稳的运行速度3、使车辆以排列紧凑的车队形式连续的、不停车地通过若干个交叉口,从而提高道路的使用效率4、减少交叉口停

车线前所滞留的车辆数

协调控制需要考虑的主要内容:1道路系统的类型:单向/双向行驶的主干干道、单向/双向行驶的道路网、由单行道和双行道所构成的混合式道路网2、对需要协调控制的交通流进

行详细的分析研究3、需要设定信号灯协调控制的目标,可以选择的目标包括:最大宽带、最小延误时间、最少停车次数、停车次数和延误加权综合的最小化

影响协调控制效果的主要因素:1、主线交通流中存在大量的转出交通流2、主线交通流中存在大量的转入交通流3、主线交通流存在大量的路侧干扰交通4、需要进行多相位信号控制的复杂交叉口5、信号交叉口之间的距离6、街道的运行条件

协调控制的时间--距离图

理想时差:使得信号灯的协调控制达到最理想状态的时差

排队发生的原因:车队尾部个别车辆偶尔会错过了绿灯而不得不等候下一周期绿灯的亮起;

红灯期间也会有少量转弯进来的车辆以及从路边停车驶出的车辆。

宽带:通常是指绿灯“窗口” ,在“窗口”期间,车队可以连续通过一系列交叉口。

宽带的效率:为宽带与信号周期时长之比

单向行驶道路的主要协调控制方式:简单协调、可变协调、逆向协调、同步协调

双向行驶道路的主要协调控制方式:同步式协调、交互式协调、双重交互式协调

协调控制方式选择的角度:交叉口间距、交通量、周期时长

双向协调控制系统时差的确定方法:图解法、数解法

第十一章

区域信号控制系统:把城区内的全部交通信号的监控,作为一个指挥控制中心管理下的一个

整体的控制系统,是单点信号、干线信号系统和网络信号系统的综合控制系统。

区域控制分类:按控制策略分:定时式脱机控制系统(TRANSYT )、适应式联机控制系统;按控制方式分:方案选择式(SCATS)、方案形成式(SCOOT);按控制结构分:集中式计算机控制结构、分层式计算机控制结构

区域控制系统建立条件:道路交通条件、技术条件、经济条件、社会条件

高速公路存在主要交通问题:交通拥堵、交通事故、延误、交通噪音

入口匝道控制的原理:是通过限制进入高速公路的车辆数,从而使高速公路本身的需求不至

于超过容量。

入口匝道控制的目的:减少或避免因高速公路拥挤引起的运行问题。

入口匝道控制的期望结果:通过把高速公路上的延误因素转移到入口匝道,从而在高速公路

上维持一个即不间断也不拥挤的交通流。

入口匝道控制的前提:1在主线通道上有可供额外使用的容量;2、入口匝道上可提供足够

的停车空间;3、交通容量的匹配,即从入口匝道进来的车辆数加上主干道已有的交通量不能超过该路段的容量。

入口匝道控制形式:圭寸闭式、定时调节、交通感应调节、入口汇合控制、匝道系统控制

封闭入口匝道主要方法:1、人工设置栅栏2、自动设置栅栏3、交通信号及标志控制出口匝道控制形式:出口匝道调节、出口匝道关闭

主线控制目的:1、当交通需求接近道路容量时,改善交通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以提高高速

公路利用率并预防拥挤;2、如果发生拥挤,要能防止追尾;3、简化事故处理并从拥挤状态

恢复到正常状态;4、把高速公路上的交通量转移到可替换道路上,以便更好的利用道路容量;5、减少驾驶员的不满和失误;6、使用可逆车道改变高速公路不同方向上的容量。

主线控制方式:可变速度控制、驾驶员情况系统、车道关闭、调节控制、可逆车道

通道控制的目的:是在交通需求和通道的容量之间获取最佳平衡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