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研究进展述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教育研究进展述评

近年来,在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背景下,生命教育实践得以迅速开展。在宏观层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

《规划纲要》)在“战略主题”一章中明确提出了重视生命教育的理念,从国家意志层面明确了生命教育的地位;在中观层面,各省频频推出生命教育专项“工作方案”或“指导纲要”;在微观层面,在相关政策的指导下,不少学校纷纷开展生命教育探索和实践。就生命教育研究而言,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一方面促使生命教育研究的传统领域进一步深化,另一方面催生了诸多新的研究热点,使近年来的生命教育研究呈现出诸多特征。透视并分析教育改革背景下的生命教育研究进展,能够为教育改革和生命教育实践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更理智的思路。

在最近几年生命教育研究的文献中,关于生命教育内涵与使命的探讨是研

究的焦点之一。美国生命哲学代表人物威廉·詹姆斯曾经将生命定义为“继续向前的东西”,他同时赞同索伦·克尔凯郭尔的观点,认为“我们往前生活,但我们往后理解”。事实上,生命的内涵深奥复杂,生命的存在不仅意味着生命体的“活着”,而且意味着包括生命意识在内的多方面存在。鉴于生命内涵本身的复杂性,学界对生命教育的理解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概而言之,主要包括广义和狭义两种。1基于特定“生命问题”驱动的狭义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的历史沿革表明,实际存在的生命问题,是生命教育得以提出并践

行的直接动因。在美国,知名作家詹姆斯·唐纳德·华特士针对青少年暴力犯罪和无视生命的现象,于1968年首次明确提出了生命教育的概念,并以“正确的态度

保持生命”为主要旨趣,在加州地区创建了诸多践行生命教育理念的学校。

随后,生命教育理念在美国逐渐扩展,并得到了教育行政部门的持续关注。

在日本,谷口雅春教授针对频繁发生的青少年自杀性事件,出版了《生命的真相》一书,率先呼吁生命教育的重要性。谷口雅春在书中说道:“我们内心有个吸引灾难的磁石,包括生病在内的一切灾难,均来源于一颗羸弱的心。”据此,他强调心理教育在生命教育中的重要意义,认为通过心理教育,可以在根本上减少青少年自杀的现象。在澳大利亚,生命教育提出与践行的直接动因同样是现实存在的生

命问题,位于悉尼的生命教育中心是世界范围内首个以生命教育命名的国际性生命教育机构,属于联合国非政府组织的一员,这一机构建立的初衷是“预防药物滥用、暴力和艾滋病”。目前,世界范围内每年有数百万的儿童正接受这一中心所提供的生命教育课程。

学界将这种基于解决生命实际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生命教育,称为狭义的生

命教育。狭义的生命教育代表了诸多学者的观点。

近年来,有学者针对学生安全意识淡薄和意外伤害事故频发的现象,认为生命教育即“安全教育”,目的是发展学生保护生命的能力。还有学者针对当前学校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中心、淡化“体育”和忽视学生身体素质的现象,认为生命教育即“身体教育”,生命教育应当重视探讨身体的教育学意蕴。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获得运动技能并对之精细化。他们接受卡尔·齐格勒的观点,认为,“我们

‘从出生到坟墓’都有责任为所有人进行终身运动而努力”。

现实中,狭义的生命教育针对重大的生命问题而展开,除了安全教育与身体

教育之外,还包括死亡教育、环境教育、法治教育和伦理教育等,其主要使命和

目标是探讨生命与死亡对于个体和人类的意义,学习面对死亡的应对策略与方法,探讨生命与死亡的权利等。

2基于生命与教育内在关联的广义生命教育

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和生命教育实践的开展,人们发现,狭义的生命教育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生命在某一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却无法全面预测、预防和解决生命可能面临的所有困境。现实中,随着生命正受到“知识技能的僭越、科学主义的肆虐和工具理性的奴役”,现实存在的“生命问题”的流变性和多样性趋于加强,狭义的生命教育在实践中正显得无所适从。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界开始关注生命与教育之间的内在关联,试图构建生命和教育之间更为广阔的联系,广义的生命教育由此形成。广义的生命教育认为,教育本身是一项关乎生命的事业,生命教育至少应当包括以下三层含义。

首先,生命教育是“关于生命”的教育。研究认为,生命是教育的核心和原点,但人们对于生命的了解却十分有限,如生命何以发展、生命的潜能如何、个体生命的生与死呈现何种特征或规律等。因而,生命教育应当是引导人们关注生命和

认识生命的教育;是阐释生命现象、生命过程和生命本质的教育;是探索“生命与自我,生命与他人,生命与社会,生命与世界”关系的教育。

其次,生命教育是“通过生命”的教育。广义的生命教育强调生命在场,生

命教育必须是具有生命的教育,而不是生命游离于教育过程之外。同时,针对生命的任何教育活动的开展,都能成为完善生命的一种路径或生命成长的一种过程。生命在场,旨在使教育成为生命本质觉醒和显现的过程,成为个人向“人类”世界和自我不断开放的过程,“生命教育应该成为个体的可能生活价值完满的一种特殊方式”。

最后,生命教育是“为了生命”的教育。广义的生命教育认为,生命教育以

生命的发展为内在目的。这其中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每个学生个体都具有发展的潜力,只要引导得当,其潜力就能得以充分开发,从而使生命得以充分舒展;另一方面,生命是动态发展的,生命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任何一种因素的些许变化都有可能引起生命某些方面发展的改变,因此,不能孤立地看待个体的生命和生命发展的某一方面。生命教育必须立足于所有生命及生命的所有方面,以生命的整体性与和谐发展为目的,体现“全人教育”的精神。

3生命教育内涵的争鸣与生命教育的时代使命

关于生命教育内涵的学术讨论是近年来我国生命教育理论研究中的一阵涟漪,是后进学者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基于生命教育实践和教育领域存在的生命问题,对学术先行者发起的学术挑战。至今为止,相关讨论仍在继续,在广阔与多元的教育改革进程中,学界正试图在科学把握生命教育内涵的基础上,更好地构建与实现生命教育的时代使命。

一方面,无论是狭义的生命教育,抑或是广义的生命教育,均有自身的缺弊。有学者认为,狭义的生命教育相对缺乏系统性、逻辑性以及对于生命的整体观照,进而使生命教育的使命与实践丧失了内在的、完整的理论依据。不同时空背景下生命教育的内涵与使命,常常游离于变动不拘和复杂多样的“生命问题”之间,这不利于生命教育的统一要求和系统与持续推进。同时,广义的生命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哲学取向和实践取向,具有其存在的价值,但在实际操作中则显得相对宽泛和难以把握,容易使生命教育实践陷入形式化的窘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