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西民间文学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马启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术专著和单篇论 文 , 制 作 和 播 放 了 一 些 音 像 作 品, 取得了一些成果 , 产生了一些积极的影响 。 例如著名 ( 史学家张正明先生 在 《 楚文化 史》 上 海 人 民 出 版 社, ) 中对 皖 西 在 晚 楚 文 化 中 的 重 心 地 位 有 详 细 论 1 9 8 7 且有多处考古发现予以证实 。 宁波市 “ 非遗 ” 保护 述, 专家委员会成员许响洪先生在 《 中国非物质文化的非 ( 常态研究 》 百家出 版 社 , 中对皖西历史和荆楚 2 0 0 8) 文化有深入细致 的 研 究 。 杭 州 师 范 大 学 音 乐 学 院 田 ( 耀农院长出版了 《 皖西锣鼓研究》 安 徽 文 艺 出 版 社, ) , 推动了皖西各 地 锣 鼓 的 研 究 和 相 关 “ 非 遗” 项 2 0 0 2 目的申报工作 。 在皖西本地学者中 , 姚治中 、 马育良 、 程东峰 、 徐航 、 史红雨 、 许正英 、 胡传永 、 流冰 、 关传友 、 管亚伟 、 余学玉 、 江 琼、 黄 克 顺、 马启俊等一批老中青 学者关于皖西历史 、 民俗和民间文学的研究成果在社 会上产生了较大 的 反 响 。 其 中 尤 以 皖 西 学 院 政 法 学 他对皖西 院副教授姚治中先生的研究成果最为突出 , 地区最早的居民及 文 明 的 起 源 , 皋 陶 文 化, 六及六安 皖西文化传统及其在中华文明史中的地 名称的起源 , 位等基础性问题的研究都提出了令人信服的观点 , 得 到了社会的普遍 认 可 。 最 近 2 国内出版了 0 年 多 来, 2 0 多部对皖西地方文化研究颇有影响 的 皖 西 民 间 文 学等方面 学 术 专 著 。 例 如 : 孟堃的《 寿 州 故 事 传 说》 ( ) , ( 黄山书社 , 姚治中的 《 皖西古代史探索 》 安徽 1 9 9 1 ( 和《 走 进 古 代 皖 西》 黄 山 书 社, 人民 出 版 社 , 2 0 0 3) ) , ( 史红 雨 、 徐航的《 皖西漫步》 解 放 军 出 版 社, 2 0 0 9 ) , ( 管亚伟的 《 六安大别山民歌精选与赏析 》 中国 2 0 0 3 、 — —庐 剧》 ( 和《 根 在 大 别 山— 中国 文化出版 社 , 2 0 1 0) ) 、 ( 文化出版社 , 马启俊的《 民间文化述论》 安徽 2 0 1 1 ) 等 。 还有属于国家民间文学 “ 三套 教育出版社 , 2 0 0 9 ( 《 、 《 、 《 集成 ” 中国民间故事集成 》 中国歌谣集成 》 中国 ) 谚语集成 》 六安地区 分 卷 、 史红雨主编的《 六安民间 ( 包括金 寨 卷 、 霍 邱 卷、 霍 山 卷、 舒 城 卷、 寿 故事全书 》 县卷 、 金 安 卷、 裕 安 卷、 叶 集 卷 八 卷。 黄 山 书 社, ) , ( 徐元华 、 徐航主 编 的 《 六安歌谣集成》 中国文 2 0 1 1 ) 。《 、 《 联出版社 , 六安地区文化志 》 六安地区志 》 2 0 1 1 和六安市历代州志 、 县志也都有专门的篇章介绍本地 、 《 民间 文 学 遗 产 的 相 关 情 况 。 《 安 徽 日 报》 皖西日 、 《 、 《 、 《 报》 大别山晨刊 》 六安新周报》 皖西学院学报》 ( 、 “ 有“ 皖西文化研究 ” 六安开发研究” 等知名特色栏 、 《 、 《 、 《 、 《 ( 皋陶文化 》 淠 河》 映 山 红》 皖西乡音》 安 目) 徽省民俗学会六安分会主办 ) 等报刊经常刊登皖西民 间文学相关介绍和 研 究 文 章 , 六 安 市 人 民 广 播 电 台、 六安市电视台 、 六安市人民政府网 、 六安新闻网 、 大别 1 0
皖西民间文学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状况 一 、 “ 皖西 ” 既指安 徽 省 西 部 , 也 是 六 安 市 的 俗 称, 范 围包括今寿县 、 霍邱县 、 金寨县 、 霍山县 、 舒城县 、 金安 区、 裕安区 , 以及省级 六 安 经 济 技 术 开 发 区 和 叶 集 改 革发 展 试 验 区 , 总面积1 总人口 7 9 7 6 平 方 公 里, 7 0 9 . 6 万人 。 皖西 地 区 是 中 华 文 明 曙 光 升 起 的 地 方 从新石器时代开始 , 三苗部落就在此生息繁衍 。 之一 , 尧、 舜、 禹时期 , 皋陶 部 落 迁 来 皖 西 , 与三苗部落融合 为东夷之一支 , 创造了辉煌厚重的皖西古代文化 。 春 秋后期到战国时期 , 这里又逐渐发展成为晚楚文化的 重心 。 公 元 前 1 汉武帝取“ 六 地 平 安, 永不反 2 1 年, “ 叛” 之意 , 在此置六安国 , 六安 ” 之名遂沿袭至今 。 此 直至2 后六安的行 政 归 属 和 区 划 名 称 代 有 沿 革 , 0 0 0 年3月, 省辖六安市成立 。 六安市所辖区域即皖西地 区, 自古以来就是政治斗争的漩涡 , 金戈铁马的战场 , 也是农林畜牧水产品繁盛的鱼米之乡 , 又是民族文化 产生发展 、 交汇融合 的 热 土 , 民间文学的生态环境极 为优越 , 民间文学遗 产 资 源 极 为 丰 富 独 特 , 不仅种类 齐全 , 数量众多 , 而且独具皖西地域特色 , 是我国民间 文学园地里一朵鲜艳的小花 , 芳香四溢 。 在对皖西地区自然特征 、 历史发展和社会经济状 况深入研究和正确 认 识 的 基 础 上 , 六 安 市 及 各 县、 区 相关机构高度重视皖西各地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 ( 以 ) , 下简称 “ 非遗 ” 积极挖掘本地民间文学资源 , 组织申 报国家级和省级 “ 非遗 ” 项目 , 目前已成功列入三批国 非遗 ” 项目名录 的 有 3 项 , 即 六 安 市 的 庐 剧、 大 家级 “
2 0 1 2-0 9-1 0 * 收稿日期 : 基金项目 : 安徽省教 育 厅 2 பைடு நூலகம் 0 9年度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 ;安 徽 省 教 育 厅 2 目 — 省级精品课程民间文学 ( 教高[ 2 0 0 9] 9 号) 0 1 0 年 度 高 等 学 校 省 级 质 量 工 程 项 目—教 学 研 究 省 级 一 般 项 目 ( ) 。 2 0 1 0 0 8 8 8 , 作者简介 : 马启俊 ( 男, 安 徽 金 寨 人, 副 教 授, 博 士, 研 1 9 6 5- ) 究方向 : 民间文学和训诂学 。
皖西民间文学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
马启俊
( ) 皖西学院 文化与传媒学院 , 安徽 六安 2 3 7 0 1 2 摘 要: 皖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 , 其民间文学遗 产 丰 富 独 特 , 影响深远。随着社会的发展 和 人 们 思 想 观 念、 生活 状况的改变 , 这些文化遗产有很多已经淡出或正在淡出人们的文化视野 , 面临失传的危险 。 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 《 深化文化体 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 颁布并实施的今 天, 保 护 和 开 发 皖 西 民 间 文 学 遗 产, 已是迫在眉 睫的重要任务 。 地方政府和有识之士应加紧研究 , 并采取妥善 措 施 , 加以科学保护、 合理开发、 长久传承, 并 务 求 实 效, 以使皖西 发挥应有的作用 。 民间文学遗产能够取得应有的地位 , 关键词 : 皖西 ; 民间文学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 中图分类号 : I 2 0 7. 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9-9 7 3 5 2 0 1 2 0 6-0 0 0 9-0 4
, 皖西学院学报 2 0 1 2年1 2月 D e c . 2 0 1 2 第2 8 卷第 6 期 J o u r n a l o f W e s t A n h u i U n i v e r s i t V o l . 2 8 NO. 6 y
寿县的肘 阁 抬 阁 ; 已成功列入三批安徽省 别山民歌 、 “ 非遗 ” 名录的有 1 即皖西大别山民歌 、 寿县的寿 3项, 金寨县古碑的丝弦锣鼓 、 寿县的肘阁抬阁 、 六 州锣鼓 、 安市的庐剧 、 金安区的锣鼓书 、 金寨县思帝乡锣鼓 、 舒 舒 城 县 梁 山 伯 与 祝 英 台 的 传 说、 寿 城县小调胡琴书 、 县安丰塘的传说 、 霍山县的四弦书 、 寿县的寿州大鼓 、 寿县的淮词 。 六安市 还 有 其 他 一 些 类 型 的 “ 非 遗” 项 目也成功列入国家级 ( 和省级( 项目名录 2 项) 1 1 项) 之中 。 六安市先后公布了两批共 2 非遗 ” 项 3 项市级 “ 目名录 , 舒 城 县、 霍邱县等县也先后公布了县级“ 非 遗” 项目 名 录 。 所 有 这 些 成 功 申 报 的 民 间 “ 非 遗” 项 目, 和民间文学都有着内在的 、 紧密的联系 , 实际上也 非 遗” 调 查、 研 究、 保 是国内对皖西民间文 学 等 民 间 “ 护和传承所取得的重大成果 , 同时也为皖西更多的民 间文学等民间 “ 非遗 ” 的 调 查、 研 究、 保护和传承打下 了良好的基础 , 提供了典型的示范 , 起到了推动作用 。 除了 “ 非遗 ” 项目申报 , 省内外的文史工作者和民 间文化爱好者对皖 西 地 区 民 间 文 学 遗 产 及 其 保 护 传 承问题进行了长期的研究 , 已经出版和发表了一大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