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五座大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空军工程系
21:炮兵工程系
31:海军工程系
41:装甲兵工程系
51:工程兵工程系
11号楼
作为五座楼中体量最大的一座,11号楼仅楼内的走廊就有400米长,总面积有4.7万平方米。大楼整体高5层,加上顶楼为6层,是当年的空军工程系,飞檐上是一排飞机雕塑,呈“日”字形。南临为南体育场,北侧与21A#楼相对,西侧为逸夫楼,东望起航活动中心的11#楼呈“曰”字形,共六层,是五个楼中规模最大的一个,也是中国高校最大的教学楼。
11#楼教室从事多种教学应用。每层的四个角为大教室,我校大教室编号由三位数组成:第一位数字代表教学楼楼号,第二位数字代表楼层,第三位数字代表教室序号。如:124大教室含义为:11号楼2楼第4大教室。其余为中小教室我校中教室编号由四位数组成:第一位数字均为0,表示中教室,第2位数字代表教学楼号,第3位数字代表楼层,第4位数字代表教室序号。如:0124大教室含义为:11号楼2楼第4中教室,其他规律与大教室相同。
此楼主要是航天与建筑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理学院,国防学院的办公场所。办公教务处基本在二楼、三楼。此外物理实验室、生物实验基地、机电学院的实验室部分分布于其中。制图中心位于四楼,制图室分布在三、四楼。资料中心位于一楼(从南门进)。
21号楼
21号楼是二系,即炮兵工程系,楼角飞檐上是一排大炮雕塑;它左右两翼体现了传统风格的坡顶和墙体,具备北国建筑粗放有力的厚重感,同时又不乏细腻元素,明净澄亮的厚玻璃在殷红夕阳中反射出炫目的光线,把这种节奏感合成一种动态的视觉景观。
31号楼
31号楼坐落在院区最北,是三系海军工程系,是哈船院的发源地,面积3.4万平方米,布局像一个压扁的“U”字型,整体高4层,算上正中顶楼有6层,楼角飞檐上是一排军舰雕塑,顶楼上不单有柱廊,更有带大面积玻璃窗的回廊,富丽秀美。大厅中与毛主席为海军题词相对的是一幅祖国万里海疆图。一面是祖国和人民的殷切嘱托,一面是哈军工人对使命与责任义无反顾的担当。有一种“黑瓦灰墙大屋顶、飞檐彩绘红立柱”典型的中国气派。东面的
41号楼
41号楼也是“日”字型的布局,1.6万平方米,整体高4层,加正中带柱廊的顶楼为5层。作为装甲兵工程系,楼角飞檐上是一排坦克雕塑。
51号楼
51号楼原是军工时期的工程兵学院,是军工五大院系之一,楼角飞檐上是一排工程车雕塑,与31楼布局相当,站在低端举目环顾,巍峨壮美、气魄非凡,令人一见难忘。
总体观之,我们学校的建筑是一个通过轴线关系连接成严整有序、层次分明的空间序列,粗犷中不失秀美,朴素中不失雍容。
这承载着诸多梦想与辉煌的五栋楼,是一种传统的符号,它见证了哈军工的鼎盛和今天哈工程的蒸蒸日上,传递着、连接着历史的片段的两端。无论昔日我们拥有多少辉煌,但历史终究已成为过去,最重要的还是要展望未来。历史留下了这个神话让后人景仰,我们应在未来继续书写更加美好的篇章!
文庙
哈军工原址在哈尔滨南岗区的东北部,位于一曼街与宣化街交汇处,主院区、灰楼宿舍区(八十几号楼)、黄楼宿
舍区(九十几号楼)被这两条街分割,主院区的东南两边基本被马家沟河包围。一曼街解放前叫山街,当年抗日英雄赵一曼从伪警察厅(现为东北烈士纪念馆馆址)监禁处逃脱,走的就是这条街,故建国后为纪念赵一曼烈士而更名为一曼街。现在一曼街东段(即从军工一号门口到太平桥一段)已改为南通大街了。宣化街南北走向,建国前叫马克西莫夫街,哈军工处该街北头。途经哈军工的唯一一条公交有轨电车(四路)站名就叫宣化街站。
文庙处于哈军工主院区的中心,文庙街因文庙而得名。哈军工成立后,文庙街被封闭在院内,一号门立于文庙街西头,文庙街东头是封死的,外面是橡胶厂。哈尔滨文庙始建于1926年,落成于1929年,是张学良出面在中外商贾和政府中募捐银币73万余元而建,院落面积23000平方米(居全国孔庙的第三位),建筑面积5674平方米,是整个东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祭祀孔子的庙宇。文庙是一座三进式庭院的仿古建筑群落,座北朝南,按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为影壁墙(照壁)、泮池、泮桥、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中轴线外尚有左右配殿、东西庑、掖门、牌楼、石碑等。四周环以黄琉璃瓦顶红墙,布局严谨,错落有致。格局与关内文庙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哈尔滨文庙没有正门,南面临文庙街的是影壁墙,高达5.9米,墙上镶琉璃瓦雕花砖,进出只能走侧门。据说这是因为松江省历史上没
有出过状元,没有资格设正门,等以后出了状元再开正门。前院东西两侧本有侧门,现已砌上了,而在南墙东端开了一个小门,作为出入门,门口挂牌《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设售票口,门票15元/人。2007年8月中旬,我应邀去哈尔滨工程大学参加哈军工校友座谈会,凭会议胸卡可免费参观,当时正值黑龙江电视台在搞高考状元过状元桥、拜孔子活动,把泮桥改称状元桥了,此乃后话。进入两侧门就是东西牌楼,东牌楼上书“德配天地”,西牌楼上书“道冠古今”。前院中部是一座高大的牌楼式建筑——棂星门,东西牌楼及棂星门称为“三楼”。这里要解释一下,棂星即灵星,又名天田星。据《后汉书》记载,汉高祖祭天祈年,命祈天田星。天田星是二十八宿之一“龙宿”的左角,因为角是天门,门形为窗棂,故而称该门为棂星门。皇帝祭天时,要先祭棂星。文庙中设棂星门是在明太祖洪武十五年以后出现的,象征祭孔如同尊天。后来人们又将棂星解释为天镇星、文曲星、魁星。古人认为“天镇星主得士之庆,其精下为灵星之神”,以棂星命名孔庙大门,象征着孔子可与天上施行教化、广育英才的天镇星相比,又意味着天下文人学士汇集于此,统一于儒学的门下。棂星门的建筑为庑殿顶,黄琉璃瓦,金龙和玺彩画,三门四柱三楼,绚丽华贵。哈军工成立后文庙前院作为苏联首席顾问办公场所。
大成门一般不开,游客从大成门东边的小门——金声门进入中院。首先遇到的是中院东南角的驮碑,碑文是张学良撰写的《哈尔滨文庙碑记》。中院正中的大成殿是最高大的一座建筑,面宽十一间(堂九、夹室二),进深六间,居全国文庙之首。飞檐高耸,雕梁玉砌,气势非凡。殿前踏跺正中有汉白玉五龙戏珠浮雕御路。后院正中为崇圣祠,面宽七间,单檐歇山顶,哈军工时期后院也开有侧门。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的彩绘都是采用只有皇家才能使用的金龙和玺形式,雍容华贵。哈军工将中院、后院作为图书馆,配殿、崇圣祠、庑厅作书库,大成殿作阅览室。大成殿虽宽大,但同样具有中式庙宇大殿的缺点——光线昏暗,为此,每个阅览桌前挡板上都安有日光灯。文庙院落井然,古松参天,丁香、小桃红等花木葱郁,鸟语花香,环境清雅,是读书的理想场所。
“文革”中哈军工南迁后,文庙变成了黑龙江省军区仓库。
1985年1月,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于文庙创办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1988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1996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哈尔滨文庙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军工建筑设计方案讨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