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友病患者的病理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友病患者的病理分析
发表时间:2014-04-03T15:07:50.763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1期供稿作者:侯丽欣
[导读] 一种由于凝血因子的先天性缺乏所引起的遗传性、血液凝固障碍性疾病,根据凝血因子Ⅷ、Ⅸ;Ⅺ缺乏分为血友病甲、乙、丙型血友病。
侯丽欣
(黑龙江省双鸭山煤炭总医院 155100)
【关键词】血友病病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R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1-0237-02 一种由于凝血因子的先天性缺乏所引起的遗传性、血液凝固障碍性疾病,根据凝血因子Ⅷ、Ⅸ;Ⅺ缺乏分为血友病甲、乙、丙型血友病。
1.血友病甲:又名抗血友病球蛋白(AHG)缺乏症或第Ⅷ因子缺乏症,是血友病中最为常见的类型,约占各种先天性出血性疾病的85%,也是迄今研究得最深入的遗传病之一。近年来应用单克隆抗体、免疫亲和层析及基因工程等技术,有关因子Ⅷ的研究取得很快进展,现已明确因子Ⅷ是由因子Ⅷ促凝活性(Ⅷ:C)及vonWillebrand因子(vWF)所组成的大分子量复合物[1]。Ⅷ:C合成受X染色体控制,正常血浆浓度50~150mg/ml。vWF即ⅧR,其合成由常染色体控制,血浆浓度为5~10μg。Ⅷ:C与vWF是通过静电引力结合的。vWF是Ⅷ:C
的载体,对Ⅷ:C起保护作用。血友病甲的缺陷主要表现在缺乏Ⅷ:C而致凝血功能障碍。
2.血友病乙:又名因子Ⅸ缺乏症或血浆凝血活酶成分(FIE)缺乏症,在血友病发病中仅次于甲型。因子Ⅸ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血浆含量3~4μg/ml。用免疫方法测定因子Ⅸ抗原的结果表明,许多血友病乙患者存在无凝血活性的因子Ⅸ分子,说明部分患者有结构异常的因子Ⅸ变异型[1]。
3.血友病丙:又名因子Ⅺ缺乏症或血浆凝血活酶前质(PTA)缺乏症,是最少见的一种血友病类型。因子Ⅺ在凝血机制中是内源性凝血系统的一个因子,这个因子通过因子Ⅻa使其激活,成为因子Ⅺa,在钙离子的存在下,形成因子Ⅻ和Ⅺ复合物,然后激活因子Ⅸ。当因子Ⅺ缺乏时,因子Ⅸ不能被激活,因而表现凝血障碍[2]。临床上习惯将以上三种类型统称为血友病。血友病甲、乙具有典型的遗传规律,即由女性为携带者,传递因子Ⅷ基因缺陷而男性发病[2]。但约有20%~40%的患者无肯定的血友病家族史,可能是由于X染色体发生变异所致之故。
3.1临床表现:血友病甲以血肿和关节积血为特征。自幼即有轻微外伤引起的持续严重的出血。出血可于创伤发生数小时或几天后才出现,而后可持续数小时之久,轻型者于青少年或成年时才发病。单纯的皮肤出血点极少见,淤斑、乌青块、皮下血肿较为常见。尤其多见是深部血肿,如肌肉内血肿、关节内出血。反复发作可造成关节变形及肌肉萎缩。根据血浆中因子Ⅷ活性减低的程度不一,临床的出血表现轻重不同,可分为四型。重型:病人自幼即有严重的出血,关节及深部组织反复出血,常常形成关节变形。因子Ⅷ的活性很低,为0~2%。中间型:出血程度较轻,关节出血少见。偶见深部血肿。轻度创伤后可发生严重的出血。因子Ⅷ活性约为2~5%。轻型:出血的症状不典型,常常发生在损伤后数小时或十数小时。有时呈间歇性出血。有时见消化道、泌尿道出血,或手术后大量出血。因子Ⅷ活性为5~25%。亚临床型:此型平时无出血表现,但于大手术后或严重创伤时出血明显。因子Ⅷ活性减低至25~45%。此型常被漏诊。血友病乙和血友病甲临床表现相似,但重型少见。血友病丙临床上大多表现为轻度出血症状,自发出血者甚少见。
3.2实验室检查:血友病主要为内源性凝血途径凝血障碍,故出血时间、血小板计数及形态、凝血酶原时间(PT)及凝血时间(TT)、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相关抗原(VWF:As)均正常。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KFIT)、凝血活酶生成不良。测定因子Ⅷ凝血活性(Ⅷ:C)及因子Ⅸ活性(Ⅸ:C),以估计其在血浆中的浓度。血友病丙凝血时间延长,部分凝血时间和凝血活酶生成试验异常,借此与甲、乙型血友病鉴别。
3.3治疗:局部皮肤、粘膜止血治疗。如轻微损伤、鼻出血,可用明胶海绵、凝血酶、肾上腺素等局部压迫止血。皮下、肌肉、静脉穿刺后至少压迫5分钟,肯定不出血后才可停止压迫。替代疗法:目前治疗血友病仍以替代疗法为主,并需强调尽可能早期治疗,即在发生损伤或有关节、肌肉出血感觉、血尿等尽早给予替代治疗,这样可以减少和避免并发症。
3.4预防:预防损伤是防止出血的重要措施之一。应避免从事易引起损伤的活动及工作。需要说明的是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几乎可发生于任何凝血因子。其中以缺乏因子Ⅷ和 vWF为多见,前者已介绍即血友病甲,后者称为血管性假血友病(vWD)。vWD因遗传性 vWF的缺乏和/或结构异常,常同时存在因子Ⅷ促凝活性降低和血小板粘附功能障碍。另外纤原缺乏可分为无或低纤原血症两种,部分低纤原血症可伴有异常纤原血症。各种凝血因子合成减少,还与其他疾病及疾病严重程度成正比。获得性因子V缺乏见于急性白血病或输入大量库血。获得性因子Ⅻ缺乏除见于肝病,还可见白血病、系统红斑狼疮 (SLE)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参考文献
[1] 丁秋兰;王学锋;王鸿利;孙竞;华宝来;吴竞生;陈丽霞;杨仁池;张心声;钟小红;赵永强;;血友病诊断和治疗的专家共识[J];临床血液学杂志;2010年01期.
[2] 钟小红;周春兰;周宏珍;赵洁;;血友病患者诊疗及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0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