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专业选择与就业情况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专业选择与就业情况研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向前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也已完成了由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随之而来的还有一系列的大学生择业与就业问,如我国本土大学生面临国际联合办学机构竞争,人才市场更加偏重“好”专业,海外归来学子对我国大学生就业冲击加剧等。其中“好”专业的影响不容小觑。所谓的“好”专业或“热”专业,是指当前就业市场较紧缺的专业。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当前大学生的专业选择的相关问题。据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的一项“大学生专业选择倾向”的调查结果表明:高考生在选择专业时,47.7%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其余的52.3%是根据“是否是热门专业”、“是否是名牌学校”、“将来的就业情况”、“行业的收入情况”、“能否被录取”以及其他的一些外在因素。
然而只考虑外在因素选择专业可能存在如下的弊端:一对学习的专业没有兴趣,不利于自己打好专业基础、掌握和积累专业知识。二报考时是“热门”的专业不等于将来也是“热门”,今天的“热门”专业四年后很有可能成为“冷门”专业,或者因为人才的饱和产生“供”大于“求”的情况。三如果因为专业不适合于自己重新选择专业,可能会浪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走更多的弯路,寻找重新学习的机会,为自己的未来发展设置了无形的障碍。
仅看第一个因素,如果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专业将可能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我们知道,兴趣是选择专业的一个基本前提,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是否具备了对某一学科或专业的兴趣,就具备了学习这门学科和专业的潜在能力呢?回答是否定的。我们说,一个考生具备了学科或专业兴趣,不代表他(或她)已经具备学习这个专业的潜在能力,兴趣是选择专业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一个考生具有了某一学科的兴趣,还要看他(或她)是否具备这方面的生涯动机、能力和个性特点;仅看第二个因素选择专业显然是不利于个人潜在能力发展的,这样选择专业的结果很有可能导致上大学后,对所学的专业课程没有兴趣,专业课没有学好,其他的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也没有机会系统和全面地学习,结果虚度四年的大学时光,失去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所以说,根据外在因素选择专业是坚决不可取的。
虽然大学生的专业选择对于大学生就业有很大影响,但关于大学生就业难问
题,目前,人们的一般认识是,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制约了他们的就业渠道。大学生往往只看好工作环境好、薪酬较高并且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职业,而对相对较低的就业岗位则缺乏兴趣。还有一种看法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难还与大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的社会实践、专业实习以及学生干部工作的经历有很大关系。
这只是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更深层次的还有学校教育方面的原因,如专业课程的设置问题、对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就业服务体系的完善程度、教育资源的配置问题等等;还有政策供给与政策支持方面的原因,如政策需求与政策供给之间存在偏差;其次还有家庭、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整体层面:直接影响较小,整体层面主要是指家庭、社会环境方面的因素对大学生总体就业水平产生的影响,具体层面:单方面影响较大,具体层面主要指家庭、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就业方向、就业途径和就业方式等方面的具体影响。
由于造成大学生专业与择业难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切实解决这个难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学生、学校、政府和家庭、社会环境这几个方面共同努力。
首先,当代大学生要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要注重能力的培养,加强社会实践,正确就业定位,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也可先就业后择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得已时,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
其次,高校要合理定位,就业为本使专业和课程设置更趋合理,尽快建立和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
再者,政府要完善就业市场,建立信息网络建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网络监测、预警系统了解和把握大学生就业的实际需求,适时制定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就业的政策。还有营造和谐家庭氛围,以一种平和心态对待大学生就业,适当减少对学生就业的压力。
最后,从社会环境的角度来看,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选人标准要合理确定科学招聘程序,社会舆论要通过较为广泛的社会传播渠道和积极的舆论引导,客观真实地记录大学毕业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促进大学生平稳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