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单元测试】-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合集下载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同步练习1.中英《南京条约》中最能反映英国侵略特征的是①割香港岛;①赔款;①五口通商;①协定关税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2.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是A.林则徐B.李鸿章C.梁启超D.陈独秀3.清康熙时,进出口货物税率总计10%左右。

1843年后,按值百抽五交纳。

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中国A.近代外交的转型B.关税主权的丧失C.自然经济的解体D.民族危机的加深4.观察下面两幅漫画,通过对比可知()A.中国绘画风格受西方影响B.太平天国运动的盲目排外C.洋务运动取得了一定成就D.中国面临的危机更趋严重5.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个国耻。

这里的“国耻”应是()A.清政府甲午战争失败B.八国联军侵华C.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D.中日签订“二十一条”6.关于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原因,时人比较一致的结论是“器不如人”。

正如李鸿章所言“西人专恃其枪炮轮船之精利,故能横行于中土,中国向用弓矛小枪小炮,故不敌彼等。

是以受制于西人。

”而解决之道,在“讲求洋器”。

这种认识,在当时()A.引发了全盘西化浪潮B.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展C.动摇了封建专制制度D.促进了维新运动的深入7.鸦片战争,使中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但清政府仍然自高自大,竟将向外屈服称为“羁縻”“安抚”。

1861年。

为办理对外交涉而设立的总理衙门,其基本方针为“办理外交之事,非恐决裂,即涉迁就,势本难以周全。

两害相形,则取其轻,实未敢因避迁就之讥,致蹈决裂之害”。

作为一个近代主权国家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的作用却只限于此而已。

材料旨在说明鸦片战争后的中国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提出学习西方的主张C.开始着手设立专门的外交机构D.国家主权观念的淡薄8.某同学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他查阅研究了《孔子改制考》等相关著述。

下列各项中,最有可能是该同学的历史研究性学习的主题的是A.鸦片战争B.维新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9.旅顺大屠杀发生后,面对国际上对日本“文明”质疑的声音,日本学者撰文向国际社会展示其“诚实的记述”,(在战争过程中)“日本表现可与西欧最文明国家的习惯相媲美,相反,中国没有显示出试图接受文明战争惯例的迹象”的认识,赢得英国学者的认同,随后成为西方舆论的主流。

人教版(2019)必修上册中外历史纲要(统编)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测试题

人教版(2019)必修上册中外历史纲要(统编)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测试题

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测试题1.某城市既是古代中国的对外贸易港口,又是近代中国了解西方的窗口,还是现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

这座城市是()A. 长沙B. 广州C. 南京D. 武汉2.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战争发出这样的感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场战争是()A. 鸦片战争B.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D. 第二次鸦片战争3.“他们对下层民众,想推行均田制度,粗浅一些的社会主义,大抵他们是有此想法的。

”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有力证据是()A. 定都天京B.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C. 发动金田起义D. 提出《资政新篇》4.从本质上看,英国侵略者发动的两次鸦片战争都是为了()A. 使鸦片贸易走私合法化B. 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C. 占领中国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D. 报复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经济损失5.在近代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中华儿女同仇敌忾,前仆后继,可歌可泣。

甲午战争后,大陆和台湾军民反割台斗争的重要人物是①邱逢甲②徐骧③刘永福④丁日昌A. ①②B. ③④C. ①②③D. ②③④6.《晚清社会风尚研究》中记载,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

……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

这一现象说明A. 国人崇洋媚外的思想盛行B. 洋货成为国人生活必需品C. 天津通商开国人社会风尚变革先河D. 西方文明逐渐影响国人的生活方式7.有学者指出:“今日没有人会替一手持枪、一手兜售毒品的恶霸行为辩护;但这一众所认同的观点,依旧未把毒品本身当作问题的关键。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人们不应忘记,近代历史上,以维护可耻的毒品贸易为目的发动的两次侵略战争发生在()A. 1840年、1856年B. 1840年、1883年C. 1860年、1894年D. 1860年、1900年8.李鸿章对与列强签订的条约认识经历了四个阶段,即19世纪60年代以前的金帛议和,羁縻怀柔;19世纪70年代的羁縻勿绝,恪守条约;19世纪80年代的援例订约,追求平等;19世纪90年代及以后的放弃宗藩,谨守约章。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检测题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检测题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检测题一、单选题1.1900年6月,在慈禧太后向英、美、俄、法等十一国宣战后,在邮传大臣盛宣怀的策划牵线下,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和山东巡抚袁世凯等却和各参战国达成了互不侵犯协议,史称“东南互保”。

这反映了()A.中外反动势力开始相互勾结B.中外关系发生根本性改变C.清廷与东南督抚的矛盾不可调和D.地方督府势力膨胀冲击中央集权2.河北开滦档案馆收藏了几张近代开平矿务局的股票,其中一张正面有文字“今收到广东省广州府香山县人曹存善一股银一千两正”字样,落款“光绪七年七月初九”(注:光绪七年为公元1881年)。

这表明开平矿务局()A.是近代中国最早的股份公司B.在官办企业中资金充裕C.属于民族资本主义性质企业D.经营方式受到西方影响3.1901年《辛丑条约》特别规定“永禁设或人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并要求条约文本“于中国全境渐次张贴”。

这一规定表明列强旨在()A.维护帝国主义侵华秩序B.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C.扶植清政府为侵华工具D.就侵华利益达成妥协4.张之洞在创办汉阳铁厂时,提出“官倡其始,商守其成”的方针,认为“先筹官款,垫支开办,俟其效成利见,商民必然歆羡,然后招集商股,归还官本,付之商人经理”。

这一方针的实施()A.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B.实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C.削弱了洋务企业的竞争力D.根除了军事工业经营的弊端5.1897年,梁启超在湖南时务学堂任总教习时,强调学生要进行“体操锻炼”。

严复根据进化论原理,在《原强》中写道:身体“逸则弱,劳则强”。

这些主张()A.重视发展近代体育事业B.深化洋务运动的核心思想C.保障民族资本主义发展D.有利于君主立宪政体确立6.魏源认为,历史进化是一种客观必然趋势。

法令制度应该随着“势”的变化而变化,这是历史自身发展的法则。

天下无数百年不弊之法,也无穷极不变之法。

由此可知魏源()A.深受进化论思想影响B.主张变法维新C.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D.对时局有所反思7.太平天国前期,提出“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思想,而《资政新篇》则概括地提出采用西方技术以使中国经济和交通现代化以及发展与西方列强友好关系的政策,提出了开设现代银行、颁发专利权、建造铁路和轮船以及发展采矿业等建议。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单元检测)--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单元检测)--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单元检测)1.圆明园是清朝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有“万园之园”之称。

其被焚毁于()A.英法联军B.日军C.美军D.八国联军2.有人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这句话主要反映了()A.鸦片战争直接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B.列强侵略激化了国内早已尖锐的阶级矛盾C.太平天国是鸦片战争前阶级矛盾积累的结果D.太平天国运动刺激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3.梁启超的“新民说”对中国人的性格、习性、智能上的弱点做了尖锐的批评,主张“博考各国民族所以自立之道,汇择其长者以取之,以补我之所未及”,以便在激烈竞争的世界上建设自己的民族国家。

其主要意图是()A.提倡君主立宪,推动社会进步B.主张中国全面学习西方C.关注国家存亡,提倡思想启蒙D.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4.洋务运动期间,洋务官员张之洞、王先谦等人劝谕民间开矿并使用机器,丁日昌等人鼓励民间兴办新式轮船,李鸿章率先授予华商火柴专利,等等。

这些举措()A.有助于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B.消除了近代官商之间的经济矛盾C.促进了我国近代工业体系的建立D.加快了我国民族工业的独立发展5.鸦片战争后知识界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热潮,涌现出一批学术著作。

其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是()A.《四洲志》B.《海国图志》C.《瀛环志略》D.《禹贡地域图》6.商务印书馆于1897年设立于上海,投资人之一的张元济认为“吾辈当以扶助教育为己任”“为国难而牺牲,为文化而奋斗”,以“创务育人”达到“昌明教育,开启民智”的目的。

材料反映出当时()A.实业救国成为社会共识B.国民教育改革的势在必行C.政治改革推动传媒发展D.知识分子救亡图存的情怀7.英国人马丁尔说:“鸦片贩卖者腐化了、降低了和毁坏了不幸福的人底精神生活。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侵略者获得种种特权,但未能达到鸦片合法化的目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鸦片以“洋药”名义纳税进口,实现了鸦片贸易合法化。

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单元达标检测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单元达标检测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一、单选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1.1872—1875年,在曾国藩、李鸿章的推动下,清政府先后派120名幼童赴美留学,主要学习军政、船政、步算、制造诸学。

原定以15年为期,学成回国,由于担心幼童成为“美化”之人,“不复卑恭之大清顺民矣”,1881年,留美幼童被强行提前召回。

这说明了( )A.清朝统治基础出现动摇B.留学教育具有半殖民地化色彩C.近代化受制于传统观念D.留美学生受到清政府有效管理2.1885年,清政府强化了对台湾的管辖,建立台湾省。

这一举措体现了清政府( ) A.适应战时的需要B.统治危机的加深C.主权意识的增强D.边疆危机的解除3.有些日本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文明之战、解放之战、救亡之战”。

下列选项对此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A.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B.掩盖了日本对华侵略的战争本质C.突出了日本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D.表明了中国备受异族压迫的事实4.1897年,德国出兵占领胶州湾,总理衙门两度求助俄国未果。

1897年11月,俄国主动提出“助华”,并派遣军舰进入旅顺、大连,俄皇表示:“俄舰借泊,一为胶事,二为度冬,三为助华防护他国占据。

”据此推知,俄国的这一行为( )A.促使清政府加强海军建设B.拉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序幕C.加重了清王朝的统治危机D.证明“以夷制夷”策略有效5.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清军溃败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维新思想高涨。

维新派认为洋务运动只是“盗西法之虚声,而沿中土之实弊”,主张在中国政治、经济、教育等各个领域自上而下推行改革。

其目的在于( )A.救亡图存B.推翻清朝统治C.“扶清灭洋”D.建立中华民国6.维新变法裁撤闲差衙门后,大批丢了乌纱帽的庸官极端仇恨变法,他们或造谣惑众,或上书恫吓,使得京师谣言四起。

变法令旗人自谋生计,引起不少旗人的强烈不满。

一些对变法主张不满的大臣,更是对康有为和梁启超充满仇恨。

统编高中历史必修上册第5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练习题(含答案)

统编高中历史必修上册第5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练习题(含答案)

统编高中历史必修上册第5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19世纪上半期,第一部由中国人编纂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是A.《海国图志》B.《四洲志》C.《天演论》D.《孔子改制考》2.下列条款出自中国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该条约是第一款英国公使得驻北京……第二款耶稣教、天主教教士得自由传教。

第三款英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往来。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3.英国学者斯当东对马戛尔尼使团访问中国时遇到的中国军队进行了这样的描述:“兵士们在排队敬礼的时候,身上穿着整齐的制服,事毕之后即把衣服收在仓库里,等下次站队时再穿。

平时他们就穿同老百姓同样的服装,经营各种行业或者耕种田地。

”从中可以看出A.英国使团重点关注中国军队战斗力B.清朝军队实行兵农合一的猛安谋克制C.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具有一定必然性D.中国军队当时注重礼仪具有大国风范4.《海国图志》是当时中国最为完备的世界史地知识巨著,其百卷本中,有关西洋技艺的篇幅占12卷,辑录有《铸造洋炮图书》《火轮船图说》《地雷图说》《作远镜说略》等有关各种西洋船炮器艺图说50多幅。

这说明此著作A.侧重富国之策B.注重知识创新C.饱含爱国情怀D.凸显科技启蒙5.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结合所学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特权指的是“租借”和领事裁判权②获得这些特权开始于1840年③特权还包括列强在华自定关税权④冲击力近代中国人的法律观念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④6.下图是一幅反映洋务运动的漫画。

图中人物所说的这些“洋玩意”的含义是A.西方洋枪队B.外商企业C.西方近代科技D.洋枪、洋烟7.读《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企业分布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洋务派创办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大城市B.洋务新政在当时的中国发展极其缓慢C.洋务派创办的企业主要以轻工业为主D.洋务派创办的企业均分布于沿海地区8.有学者说,比之欧西各国的产业革命,洋务运动像是在缺乏产业革命条件的情况下出现的产业革命迹象。

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单元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单元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道光后期以来,长江流域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传统的由“京广大水道”构成的南北纵向贸易路线,开始转向以上海为中心、以长江流域为主体的东西横向贸易路线。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洋务运动的深入开展 B. 五口通商外国商品输入C. 农民革命运动的影响D. 传统商路交通逐渐没落2.某学者文章里写道:“(1842年,鸦片战争双方)初步达成一致后,愉悦之情就蔓延开了,中国官员大笑着说话。

英方请客时,两江总督牛鉴忙着享用樱桃白兰地。

中方请客时,钦差大臣耆英坚持要往英国人嘴里投糖果。

”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清政府官员()A. 国家主权观念淡漠B. 注重中外之间的平等交往C. 萌发近代外交观念D. 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3.下图是郭廷以的《近代中国史纲》的部分目录。

其中,空白处的标题应是()A. 英国的炮舰政策B. 清的外援与曾军的奋战C. 西方国家的携手D. 朝局之变及时势的认识4.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侵略军所到之处,中国人民群众都自发进行了抵抗。

恩格斯指出:“这是一场维护中华民族生存的人民战争。

”中国民众自发抵抗侵略的行为()A. 彰显了爱国主义情怀B. 推动了洋务运动兴起C. 维护了国家主权完整D. 获得了地方政府支持5.1859年,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在政治上主张舆论监督和直接选举政府官员。

这表明《资政新篇》()A. 找到了“救亡图存”的新道路B. 代表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C. 满足了农民阶级的革命要求D. 提出了初步的民主思想6.马克思说:“(太平天国)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

他们没有任何口号。

他们给民众带来的惊惶远远超过了给老统治者们带来的惊惶。

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测试卷第5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右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上十块大型浮雕的第一块,纪念碑上雕刻的历史情景反映了中国人民()A.敢于反抗外来侵略B.勇于维护领土完整C.积极抗击倭寇D.努力维护清朝统治2.下表为有关《南京条约》“关税问题”的记载。

后来英国人把“秉公议定”曲解成“须同英国商定”,并强迫清政府接受。

这主要反映了()A.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贸易主权B.清政府的闭关自守政策开始走向瓦解C.英国侵略者的强权政治和狡诈手段D.英国用中国文化对条约加以解读3.鸦片战争后,时人商霖在《整顿丝茶策》中指出:“中国与洋人通商……从此反客为主,洋人得操丝市、茶市之权。

华商之业丝茶者,反仰洋人之鼻息,厘毫不能主持。

”对这一现象理解正确的是()A.加剧了中国经济的半殖民地化B.使列强借机攫取中国海关管理权C.有利于中国拓展海外丝茶市场D.导致了城乡经济凋敝,生产萧条4.鸦片战争后,朝野上下沉浸在“施予恩惠以求羁縻”的迷梦中。

即使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惨败后,清政府最怕的也不是割地赔款,而是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这说明()A.清政府内部始终坚持“华夷之防”B.制度层面的藩属体系彻底崩溃C.封建天朝体制的束缚依然严重D.外交近代化阻碍清政府集权政治5.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咸丰皇帝对于被迫签订的条约,表示不必严格守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恭亲王奕对于办理中外交涉提出,要“以守约为主,以践言为先”。

这种变化客观上说明清政府()A.外交政策由灵活转向僵化B.由捍卫主权转向卖国立场C.外交观念正逐步与国际接轨D.始终利用国际规则维护主权6.19世纪三四十年代,以魏源、姚莹等为代表的“经世”派士人研求农政、刑名、典章制度、河工、漕运、盐法、币制、战守、边防、舆地等“实学”,以求“经世致用”。

这说明当时中国的士人()A.奠定了洋务运动的理论基础B.提倡研究和学习西方科技C.力图为现实的危机寻找出路D.主张冲破传统思想的束缚7.有学者认为,《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是效法西方资本主义,改革中国社会。

统编版高一历史必修上册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测试题(含答案)

统编版高一历史必修上册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测试题(含答案)

统编版高一历史必修上册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入表格中相应的题号下面)1.史学界关于《天朝田亩制度》的分析和评价存在着不同的认识。

下列表述符合唯物史观的是()A.社会方案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因而没有进步价值B.纲领本质上反封建是革命的,形式上落后是空想的C.平均主义有一定的革命性,但在实质上具有反动性D.纲领满足了农民土地需要,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2.1861年12月27日,英国海军舰队司令何伯命令舰长宾汉照会太平天国,并提出凡是挂有英国国旗的船只,“得自由航行江上,不受检查及任何其他侵扰”等四项严重损害太平天国主权的不合理要求。

太平天国领导人逐条驳斥并全部拒绝。

这体现了太平天国()A.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B.维护国家独立的坚定立场C.抵抗侵略保卫政权的努力 D.坚定反帝反封的政治目标3.下表为当代学者统计的中国古代状元地域分布表。

据此表可以推知()A.古代科举考试制度尚不完善 B.理学兴起推动考试内容变化C.政治形势对科举制影响较小D.经济重心变化影响文化发展4.《南京条约》中开放通商的“五口”,是英国人基于“广州是传统的外贸口岸;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附近,且临近富饶的江浙”等理由选择的结果。

这种选择意在()A.打开中国市场B.掠夺中国劳动力C.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D.向中国大量投资5.以下资料可以作为研究虎门销烟直接证据的是()A.虎门销烟池遗址B.虎门销烟浮雕C.电影《林则徐》 D.〔英〕蓝诗玲著《鸦片战争》6.下列表格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7.如图所示为厦门老城区的一座百年祠堂——江夏堂,它是海峡两岸黄氏宗亲“共同的家”。

江夏堂的建造体现我国传统社会()A.血缘政治瓦解B.等级制度森严C.宗族观念浓厚D.神权思想盛行8.明代,“杭嘉湖三府属地,地窄人稠,民间多以育蚕为业,田地半植桑。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单元综合检测卷-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单元综合检测卷-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单元综合检测卷(时间:45分钟总分:8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23河北部分学校联考]有学者指出,截至1840年,《泰晤士报》中涉及中英鸦片贸易的报道共计128篇,涵盖议会议员、传教士、英国商人等多方的观点。

该报通过引导、放大舆论诉求,从多个维度制造中英之间的“冲突对立”。

在此类报道的持续渲染中,中英贸易问题升格为涉及国家国体、法制、外交的政治问题。

这可用于解释( )A.晚清封建统治危机四伏B.英国侵华战争蓄谋已久C.社会舆论主导英国外交D.晚清西学东渐曲折发展2.1858年,列强通过《天津条约》确立起在华的子口税制度,外商贩运洋货入内地销售和自内地运土货出口,除在口岸海关值百抽五的进口、出口税外,只需再交纳一次2.5%的关税,即可便行各地不再纳税。

随着子口税制度的推广,晚清政府将子口税特权让予经销洋货的华商。

清政府的这一规定( )A.便利了列强在华贸易和倾销商品B.有利于中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和扩大C.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说明清政府夺回了一些关税自主权3.1854年7月11日,在上海召开的外国租地人会议上,成立了公共租界工部局,其组织结构分为新城区(租界)的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主要职责是城市经济管理和城市设施建设。

据此可知,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的设立( )A.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B.强化了租界的半殖民地色彩C.引发列强在华划分势力范围D.开启近代中国的城市化进程4.[2023江苏镇江统考一模]19世纪中叶以来,传教士的书业新技术由南洋向广东、宁波直至上海转移,江南书业由苏杭等地向上海转移。

由此,上海逐渐成为西法印刷中心、全国出版业中心和最大的图书市场。

据此可知,上海出版业的兴起与发展( ) A.深受经济和时局变动的影响 B.巩固了上海的经济中心地位C.主要依赖西方印刷技术传入D.推动了大众文化传媒的普及5.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写道,“故自咸丰以前,将相要职,汉人从无居之者。

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高中历史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检测题(含答案

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高中历史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检测题(含答案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检测题一、单选题1.1895年2月,在威海卫爆发了保护北洋海军根据地的防御战,北洋舰队弹尽粮绝。

面对求援,张之洞以南洋水军多为木制舰船,“管带不得力,炮手不精练,不过徒供一击”为由拒不奉诏。

仅派几百湘军出战,甚至截留军火,以充湘军之用。

由此可见,甲午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是A.军事装备的落后B.晚清吏治的混乱C.军事策略的失当D.日军力量的强大2.“庚子五月,拳乱起于近畿,仇洋杀教,围攻使馆,以致酿成巨衅,东北尤罹浩劫。

而南方各省,得免于兵祸,保全半壁河山,实由于各督抚应付得力,其重要关键,则在南省立约互保的成功。

”材料表明A.义和团运动的兴起直接促成了东南互保B.清政府采取了正确措施应对当时的困局C.清廷统治下的一些实力人物割据化倾向D.东南互保在当时促进了南方各省的繁荣3.薛福成认为虽然实力是外交的基础,但“各国之大小强弱,万有不齐,究赖此公法以齐之,则可以弭有形之衅。

虽至弱小之国,亦得藉公法以自存”。

据此可知,薛福成A.认为国际外交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B.指出在国际舞台上弱国无外交的真实状况C.主张中国应该在外交上合理运用国际法规D.延续了清政府妥协退让的屈辱外交4.1854年,英国公使联合法、美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还向两广总督提出进行“修约”谈判,未得结果1856年,美国又联合英、法进行“修约”活动。

列强不断提出“修约”意图A.打开中国大门B.加强中西交流C.扩大侵略权益D.建立平等关系5.鸦片战争爆发一年后,清政府仍不承认这场冲突是一场"战争",而更倾向于是一场"边衅":官方文书中也把英国人被看作是"丑类""匪类""强盗""贼寇""叛贼"。

这表明清政府A.认识不到近代战争的残酷B.对殖民者的本质认识不清C.观念严重滞后于世界发展D.无力应对国家安全的危机6.《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共同点是A.主张发展资本主义B.推动商品经济发展C.主张平均分配土地D.具有反封建的性质7.康有为在早已了解西方进化论的情况下,却仍旧用儒家公羊学派“张三世”学说,指出人类历史沿着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递嬗而进,即从君主专制而君主立宪而民主共和,有序不乱地向前发展。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测试卷— 高中人教统编版(2019)历史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上)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测试卷— 高中人教统编版(2019)历史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上)

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1.“北京之惨状,已臻其极。

前门外大栅栏及东交民巷西什库等处,只是残砖破壁……独列国之兵士,恃威横行。

”这次战争后()A.外国商品开始进入中国市场B.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C.欧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D.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2.“天津临时政府委员会”第299次会议记录显示:拆除山海关炮台10 000元,拆除大沽南炮台1 000元,拆除大沽北炮台3 000元……该委员会支付给公共工程局的款项用于履行此项条约内容。

这里的条约指的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3.1898年光绪帝颁布的“明定国是”诏书有如下内容:“京师大学堂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先举办。

……以期人才辈出,共济时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公车上书直接推动诏书的颁布B. “共济时艰”指八国联军侵华C.诏书指示立即筹办京师大学堂D.筹办京师大学堂已成社会共识4.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初,在京畿一带,义和团“一倡百和,从者如归。

城市乡镇,遍设神坛,坛旁刀戟林立”。

这()A.增强了中国人民反清的斗争信心B.体现了政府对义和团运动的扶持C.反映出国内阶级矛盾的尖锐D.是对严峻的民族危机的回应5.中国茶叶输英总值在1781-1790 年间是9 626 万元,英国毛织品等货物输华总值在1781-1793年间是1 687万元,仅及中国输英货价的1/6。

因此,英国必须以大量白银来抵付贸易差额。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英国()A.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B.操控三角贸易,发展制造工业C.协定中国关税,控制中国海关D.推行鸦片贸易,改变贸易格局6.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宣传变法维新,他们的主要贡献是 ()A.倡导学习西方科学技术B.阐明“中体西用”思想C.提出进行政治体制改革D.宣传西方民主共和思想7.有人说:“英国挑起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要扫除中国设在贸易往来道路上的主要障碍。

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单元测试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单元测试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关于鸦片战争的评价,所谓新观点认为:西方的大炮也是一身兼二任,它既是在野蛮地侵略中国又是在强迫中国这个老大帝国走出封闭。

此观点的依据是中国A.开始缓慢走向近代化B.丧失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C.主动放弃闭关锁国政策D.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2.江南制造总局几乎每年都有一艘新船下水:“操江”“测海”.“威靖”等,李鸿章说:这些船在中国属于头等,在外国属于二等。

这反映了A.洋务运动实现自强B.部分官员已具有世界视野C.过分依赖西方技术D.洋务运动得到了中央支持3.近代列强在中国获取权益的过程中,《马关条约》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A.割地方面B.赔款方面C.通商方面D.投资方面4.19世纪末的梁启超在《读日本书目志后》一文中写道:“欲结会以译日书久矣,而力薄不能成也。

呜呼!使吾会成,日书尽译,上之公卿,散之天下,岂有割台之事乎?”这反映出梁启超A.呼吁国人支持维新变法B.痛恨保守派势力强大C.号召民众维护国家主权D.迫切的救亡图存愿望5.1863年,李鸿章正全力准备进攻苏州的太平军,上海27家洋行联名向他提出,他们愿意出资修筑一条从上海到苏州的铁路,“由此路以扫逆氛,其便捷轻利,莫有过于此者。

”材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A.清政府已沦为列强侵华工具B.列强主动推进中国近代化C.清政府兴办洋务的现实目的D.列强对华以资本输出为主6.1843年中国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正式形成……到1894年通商口岸共有34个。

1894年以后,增开通商口岸40余处。

上述情况与下列哪两个条约的签订直接相关()A.《南京条约》《北京条约》B.《南京条约》《马关条约》C.《南京条约》《辛丑条约》D.《马关条约》《辛丑条约》7.1895年,严复在《原强》一文阐述道:“所谓争自存者,谓民物之于世也,樊然并生,同享天地自然之利。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单元测试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单元测试

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章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晚年的严复对天演论有所反思:“万物流变、演进,自由、平等、博爱,就像庄子说的‘仁义’,‘只可以一宿,而不可以久处。

’”对严复上述言论理解准确的是()A.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B.运用西方进化论批判传统文化C.更客观地评价西方进化思想D.进一步宣扬西方社会进化思想2.某学者曾说:“他的思想中有着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微弱呼声,有过倾慕资产阶级政体的闪光,然而他却跳不出封建忠君思想的窠臼,可悲地扮演了为封建社会炼石补天的角色。

”这位学者评价的是A.魏源B.曾国藩C.郑观应D.康有为3.百日维新期间,康有为曾形容说“至有野民渔人上书,纸用二尺条长,称及皇帝亦不抬头,上亦一笑置之”。

这反映了哪一改革措施A.允许官民上书言事B.普遍设立中小学堂C.举办民间团体D.澄清吏治,提倡节俭4.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新的时代特点表现在①运动规模空前巨大;②反封建同时反侵略;③《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理想;④《资政新篇》的资本主义色彩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中英《南京条约》所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分布于A.东南沿海地区B.长江和珠江下游地区C.长江以南沿海地区D.广东福建沿海地区6.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在中国创办的第一个近代化的军事工业,这里的“近代化”主要是指A.生产组织形式B.生产规模C.生产手段D.产品流向7.鸦片战争后,满清统治者视《南京条约》为万年和约,重新沉睡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

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再次遭到西方列强的沉重打击,开始意识到中国的落后。

这表明鸦片战争A.惊醒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B.未能对清廷造成实质性的震动C.使中国开始沦为了半殖民地D.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8.鸦片战争初期,英军攻占浙江定海,陈兵天津白河口。

道光帝为了表明中国的“大公至正”,同意英国照会要求其“昭雪伸冤”,另派钦差大臣赴粤“秉公查办”,“代伸冤抑”,重治林则徐的“罪责”。

第5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单元检测统编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5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单元检测统编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5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1.传教士郎怀仁等上书拿破仑三世:“现在我们能够自由地深入久闭的中国内地,在那里可以讲道、设堂、建设慈善机构。

取得这个自由应当归功于陛下的大力保护,归功于北京的密切注视条约执行的公使。

”据此判断,该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2.对于鸦片战争,有人称为中英战争,有人称为通商战争,也有人称为夷匪犯境。

其中,晚清士大夫多称之为()A.中英战争B.鸦片战争C.通商战争D.夷匪犯境3.曾国藩指出:“咸丰九年(1859年),洋人来换和约,僧忠亲王诱而击沉其船,天下称快;十年,夷人复至……京师不守,几丧天下。

”这次“换约”事件()A.使列强侵华逐步深入中国内地B.推动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C.导致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工具D.促使清政府允许外企合法化4.有学者说,作为清政府对外交往体制的“广州体制”,其内容至少包括这几个方面:一口通商;“公行”垄断贸易;拒绝与外人平等交往;限制外人自由。

这一体制被打破始于()A.乾隆年间B.道光年间C.咸丰年间D.同治年间5.电影《十二生肖》讲述了男主人公四处寻找圆明园十二生肖中失散的最后四个兽首的故事。

这些精美的艺术珍品流失海外是在()A.鸦片战争时期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C.甲午中日战争时期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6.曾国藩指出:“咸丰九年,洋人来换和约,僧忠亲王诱而击沉其船,天下称快;十年,夷人复至”,“京师不守,几丧天下”。

这次“换约”事件()A.使列强侵华逐步深入中国内地B.推动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C.导致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工具D.促使清政府允许外企合法化7.据1895年5月15日《申报》记载,台湾军民表示要“与倭人决一死战,不愿将全台归与倭人,众志成城,有死无二”。

他们的行动()A.顺应了时代主题B.引发收回利权运动C.保卫了国家统一D.加速民主革命进程8.“他一方面为政治制度的近代化奔走呼号,另一方面又小心翼翼地转向传统观念求助。

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1.晚清思想家冯桂芬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之以诸国富强之术。

”下列近代企业中,其兴办宗旨与冯桂芬观点相似的是A.上海轮船招商局B.继昌隆缫丝厂C.大生纱厂D.耶松船厂2.下图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金田起义浮雕。

人民英雄纪念碑上之所以刻上这一浮雕是因为太平天国运动()A.代表了近代中国人民寻求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B.拉开了近代中国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的序幕C.举起了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伟大旗帜D.开启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苦难历程3.19世纪50年代即便是经世派的林则徐、龚自珍等士大夫在书写西方国家的名称时,一般是加“兽”字偏旁或加“口”字偏旁以示鄙夷,但60、70年代后,这种写法已很少出现,而且“夷”字使用的频率也逐步减少,……官方文件中禁止使用“夷”字。

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因素有①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民族自尊心受挫①“天朝上国”观念逐渐被打破①一些晚清官员和知识分子主张学习西方①列强改变对华经济侵略的方式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4.国学大师王国维在评价清代学风时说:“我朝三百年间,学术有三变:国初一变也,乾嘉一变也,道咸以降一变也”;后又将其概括为“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而道咸以降之学新。

”这其中,“道咸以降”的“变”、“新”主要是指A.注重经典考据的学术风气B.学习西方文明的开拓精神C.批判传统学术的进步思潮D.倡导经世致用的治学态度5.张之洞在《筹设炼铁厂折》中提出,为了“开辟利源,杜绝外耗”,“必须自行设厂,购置机器,用洋法精炼,足杜外铁之来”,以取滇粤。

”由此可知,康有为:A.维新思想已形成体系B.甲午战败后号召救亡图存C.力主向西方学习制度D.关注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11.据估算,从咸丰三年(1853年)至同治三年(1864年),全国厘金平均岁入一千万两白银,合计1.1亿两。

但由于清廷被迫放权,厘金成为归各省督抚自行掌控的合法、可观的财源——厘金所入不用上交户部;税率多少、如何征、怎样调拨使用也不归户部过问,而是每省各自为政。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单元检测-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单元检测-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单元检测-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单选题1.1872年,在容闳的推动下,清廷派遣留学生之事得以实行,幼童赴美留学刚刚两年,就有人批评留学生有西化的倾向,要求撤回留学生。

1881年,除因故先期撤回、在美国病故和“告长假不归”的26人外,清廷将所余94人分三批全部撤回。

这一史实从本质上反映了()A.清廷难以引领近代教育的纵深发展B.表明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彻底失败C.官僚群体天朝上国的观念根深蒂固D.西学东渐对中国近代教育影响甚微2.1848年徐继畬的《瀛环志略》初刻时,士林间反应冷淡,因书对英国多有正面述评,被时人认作“颇张大英夷”。

19世纪60年代以来影响才逐渐扩大,成为国人直面世界的启蒙书。

这反映出()A.时人抛弃了传统的夷夏观念B.列强侵略激起民众抵制C.当时学习西方已成社会共识D.国人思想解放逐渐深入3.下图是近代法国某报刊上登载的一幅漫画《拍着大炮去北京》。

该漫画所反映的事件致使()A.义和团运动开始兴起B.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的深渊C.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D.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4.1852年,咸丰帝下令允许汉族地主举办团练。

曾国藩组建的湘军逐渐成为镇压太平天国的主要武装力量;李鸿章组建的淮军因配合湘军在苏、浙等地进攻太平天国亦声名显赫。

这反映了当时()A.地方与中央分庭抗礼B.清朝统治危机加深C.洋务运动的成就卓著D.太平天国呈现颓势5.洋务派创办的金陵制造局主要生产大炮和弹药,福州船政局主要制造和修理水师武器装备,江南制造总局主要产品为:枪支、弹药、大炮、钢铁、车轮船。

据材料可知,洋务新政主要目的()A.改革封建政治B.发展国家经济C.保障国家安全D.发展军事工业6.“唯我独尊”的泱泱大国俯下身段向一直被他们鄙视的“夷人”学习“长技”,而且一学就是30余年,开启了近代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却因“把原封不动的专制帝国潜入到现代化的潮流中去”而遭遇失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单元测试】高一(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8分)1.鸦片战争后,英国伦敦一座专门陈列世界名人伟人的蜡像馆为林则徐塑像。

1877年,清朝派驻英国的刘锡鸿参观记载说:“文忠(像)前有小案,摊书一卷,为禁鸦片烟条约。

上华文,下英文。

”材料能够反映A.禁鸦片烟条约成为禁毒典范B.林则徐禁烟的世界影响C.虎门销烟得到国际普遍认可D.英国政府欺世盗名作风2.小弟杨秀清立在陛下暨小弟韦昌辉、石达开跪在陛下,奏为征办米粮以裕国库事:“缘蒙天父天兄大开天恩,差我主二兄建都天京,兵士日众,宜广积米粮,以充军储而裕国课,弟等细思安徽、江西米粮广有,宜令镇守佐将在彼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启奏我主万岁万岁万万岁御照施行。

”这反映了A.奏章的内容与《天朝田亩制度》的精神相违背B.这份奏折应该出现在天京变乱后C.太平天国已转化成封建地主阶级性质的政权D.租赋问题是解决现状的首要任务。

这些企业的兴办企业名称开办年份创办人直隶磁州煤矿1875 李鸿章徐州利国驿煤铁矿1882 胡思燮湖北织布局1888 张之洞A.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经济成长B.因遭受清政府的无情打压而破产C.奠定了中国重工业的坚实基础D.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4.2018年9月26日,辽宁大连庄河海域甲午海战“经远舰”遗址水下考古调查工作圆满收官。

1894年9月的黄海海战中,“经远”舰在被敌舰鱼雷击中、船体开始下沉时,管带还带领官兵准确向敌舰开炮,最终与舰同沉。

当时“经远舰”的管带是A.刘步蟾B.邓世昌C.林永升D.叶祖珪5.侵略者将北京城分为英、俄、日、美、德、奥等几个占领区,实行军事统治:俄军布告说,“遇有持枪械华人,定必即行正法;若由某房放枪,即将该房焚毁”。

此次战争之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6.“惩办伤害诸国国家及人民之首祸诸臣;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活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现已设法照办。

”这些条款出自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7.“我们就这样以最野蛮的方式,摧毁了世界上最宝貴的财富……想象不到这座宫股有多么华美壮丽,更不能设想法军、英军把这个地方蹂躏成什么样子。

”使“这座宫殿”惨遭摧毁的战争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8.《申报》曾报道:“奉天为我圣祖神宗当日发祥之地,今虽势不能敌,岂可轻以尺寸与人”,还有旅顺、威海皆军事要地,因而“中国万不可允倭人割地之请”。

与此报道相关的战争出现的背景是A.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B.清政府成为统治中国的工具C.帝国主义侵略扩张的需要D.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9.1897年,安徽巡抚邓华熙上任后,既筹办了以西学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求是学堂,又扩建了“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的敬敷书院。

当时邓华熙扩建敬敷书院的客观意义在于A.保护和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B.加强了对徽地学子的义理教育C.保证了安徽对各种人才的需求D.缓解了传统势力对新学的压力10.某学者在评价鸦片战争时指出:“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

”该观点强调的是中国.A.中国国际地位的衰落B.中国传统经济的破产C.鸦片战争战败的必然D.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11.晚清朝臣和士大夫联名上书反对议和说:“……条款是‘五洲所未有之奇闻,三千年所无之变局'。

如照此签约,后果必然是‘法人窥粤,英人窥滇,俄人西窥新疆、东窥三省。

四夷入侵,各示所欲'。

”据此可知,反对者认为该条款A.加剧清政府的财政困难B.刺激列强对中国的瓜分C.导致侵略势力深入内地D.加速列强对华资本输出12.著名学者辜鸿铭说:“咸同年间,粤匪扰乱。

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

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洋务清火汤,服若干剂未见转机……”“未见转机”主要是因为此“药方”A.未得到政府的扶植与支持B.没有改变原有的生产方式C.对西方制度文明认识不足D.对国内改革力量估计过高13.1894年,由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翻译的《泰西新史揽要》出版。

该书详细介绍了十九世纪欧美的历史,但译著对原著常做歪曲取舍,并在译者序中攻击暴力革命,鼓吹中国应“和异国”“敬善人”。

梁启超称之为“西史中最佳之书”。

这说明A.中体西用思想受推崇B.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复杂性C.梁启超主张了解西方D.西方传教士为殖民战争辩护14.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以天朝上国自居,对近代国际法茫然无知。

后来李鸿章提出“彼族要求之事,无非上侵国家利权,下夺商民生计,皆可引《万国公法》直言斥之”等言论。

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A.中国的民族危机有所缓和B.救亡图存的意识开始萌发C.清政府积极收回主权D.中国在被动中与世界接轨15.根据《南京条约》,英国商人“勿论与何商贸易,均听其便”,而不必跟官办贸易机构打交道,中国制定并颁布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口关税和其他费用的则例,以便(英商)按例交纳。

因此,《南京条约》A.反映了英国贸易自由化的要求B.导致中国失去了关税自主权C.使英国对华贸易居于出超地位D.损害了中国贸易和司法主权16.1901年,梁启超在《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一文中指出:“凡国而未经过民族主义之阶级者,不得谓之为国……今欧洲列强皆挟其方刚之膂力以与我竞争,而吾国于所谓民族主义者犹未胚胎焉。

”其意在A.批判传统封建礼教B.推动维新运动开展C.提供反清革命理论D.唤起民众民族意识17.下表为1875—1884年洋务派创办煤矿企业状况(部分)。

据此可以推知该类企业企业名称开办年份停办年份及原因创办人直隶磁州煤矿1875 1883 退股李鸿章湖北兴国煤矿18751879 经费无着盛宣怀台湾基隆煤矿1876 1892 亏损沈葆桢徐州利国驿煤铁矿1882 1886 亏损胡思燮A.经营管理被封建顽固势力操控B.客观上推动中国早期近代化进程C.解决了军事工业资金、燃料等困难D.主要集中于沿海与通商口岸地区18.传统上认为,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挽救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

近代以来,一些学者批驳传统上的划分。

一些学者认为1895年以后,洋务运动并未破产,反而获得了更大程度上的拓展。

一些学者的观点主要着眼于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爱国精神的振奋C.近代化进程的推进D.现代新军的编练19.晚清时期,湘军、淮军等地方型武装兴起,其改世兵制为募兵制,形成了只对统帅一人效忠的私人军队,随之的兵权和饷权也掌握在带兵统帅手中。

对地方督抚保荐的人员,中央政府几乎有保必准。

这说明晚清时期A.督抚完全拥有自治权B.民主革命得到迅速发展C.清王朝统治已经土崩瓦解D.中央集权体制受到冲击20.1872年开明士绅许启畴、陈虬等联系20多位同道出资购书创办瑞安心兰书社,里面除藏有国学书籍外,还藏有《天演论》等西方名著以及当年鼓吹革命的《苏报》和《时务报》等书刊。

心兰书社面向公众开放,免费借阅。

创办者开办、开放心兰书社旨在A.保存传承文化B.学习西方技术C.启迪国民思想D.宣扬革命精神21.1861年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是近代中国人最早创办的具有先进技术的军事工业企业,1899年晚清状元张謇在“设厂自救”浪潮推动下,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开工生产。

两者的共同之处是A.都是晚清政府自救行为的表现B.都促使国民经济快速发展C.都是中国近代化的表现D.都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22.1840年12月11日,迫于形势,负责在广东交涉的琦善在致英国代表义律的照会中同意,此后英国给中方的信函不再使用“谕”“禀”等字样。

这表明A.中国主权的丧失B.天朝体制受到冲击C.中西方地位平等D.英国凌驾于清廷之上23.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首相巴麦尊说:“从前中英如仇敌,今则我们与中国政府已有极友善的关系……如果借我们予以友善的援助而能令中国内部全局得入正轨,可以预期商业必兴。

”据此可知A.清政府已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B.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局面已形成C.中英两国的商业利益趋于一致D.西方列强企图干涉中国的内政2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

”这说明A.没有近代西方国家的侵略就没有新中国B.战争改变了远东和世界的格局C.战争是推进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D.战争促使中华民族反思与前进非选择题(共4小题,满分52分)25.古往今来看似“另类”的人和事往往代表历史发展的方向。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异域碑文:美国华盛顿纪念塔上有一方用汉语刻写的碑文,献碑者是中国宁波知府毕永绍,碑文——选自徐继畬的作品,写道:“华盛顿,异人也。

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

…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1867年美国总统安德鲁约翰逊曾对献碑者专致谢意。

可清政府对地方官称颂夷人、献媚夷酋十分恼火,遂将徐继畬、毕永绍罢官。

材料二状元经商:状元“下海”经商,估计是唐代开科举以来最大的笑话…清末状元张謇于1895年以股份制的形式,筹办大生纱厂,后来发展为“大生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张謇“下海”经商的行为,颠覆了千百年来所有人的价值取向,今日看来就像金石掷地,铿锵响亮…——摘编自薛金福、詹志方《何时实现真正的大国崛起:公司的力量》(1)材料一中徐继畬等人的举动反映了怎样的新动向?清政府为什么“十分恼火”?(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张謇“下海”经商是“唐朝开科举以来最大的笑话”的原因。

推断大生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的最终结局并阐明理由。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93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觐见中国乾隆皇帝,以下是当时英国的礼单和中国的回礼单:礼单一(英国):天文仪器有天体运行仪、地球仪、望远镜、透镜、气压计等,工业设备有蒸汽机、棉纺机、梳理机和织布机,军事装备有步枪、装备有110门火炮的巨型战舰模型等。

礼单二(中国):珐琅、珍宝、玉器、漆器、花缎、画册、鼻烟壶、扇、签、普洱茶48团,茶膏9匣和各色食品等。

——据《1793,乾隆英使觐见记》材料二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掀起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狂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