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理论与方法期末考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存在形式多样化史学理论与方法期末考试资料整理
第一章历史学的基本特征
一历史的主要特点
第一,历史的内容是有生命、有意识的人的活动;
第二,历史不可能重演;
第三,历史具有复杂性。历史本身具有两重性特质: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具有一定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同时人类的发展又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正式人的活动创造了人类的历史。
第四,历史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第五,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历史的必然性总要通过历史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历史的偶然性对历史必然性的实现能够起到加速或者延缓的作用;历史的偶然性终究要受到历史必然性的制约,其最后的结果也完全决定于历史的必然性。
第六,人类社会的历史与自然史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历史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的关系
联系:作为史学界和某一位史学家,可以有所分工,有所偏重。但是作为史学的整体,两者必须结合起来。
微观考察属于感性认识阶段,宏观考察属于理性认识阶段,必须由表及里的认识历史的本质,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
区别:认识对象不同、认识方法不同、研究任务有异。宏观研究重思辨,所用方法偏重于抽象的逻辑思维。微观研究所用方法偏重于形式逻辑思维。
三科学技术史
科学技术史是关于科学技术的产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科学技术史既要研究科学技术内在的逻辑联系和发展规律,又要探讨科学技术与整个社会中各种因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因此,科学技术史既不是一般的自然科学,也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历史学。它是横跨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四历史文献及其重要性
第一,作为人类社会历史遗留下来的痕迹,历史文献部分是最为丰富的;
第二,历史文献通过文字的记述,可以更加具体,更为形象、逼真、生动表现出历史的发展进程及其各个侧面;
第三,历史文献还是使其他史料得以保存或者能恢复其历史面貌的唯一手段。
五历史研究的主要方法
1 史论结合
第一,史料学即史学;
第二,以论代史;
第三,论从史出;
第四,史论结合——实事求是,有的放矢。
六历史与现实的关系
第一,历史总是吸引着现实的人们:现实的人们不但不为昂及历史,而且总要从历史当中寻求自己需要的东西;
第二,现实又总是要为历史的认识、研究提出新的问题,供给其新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方法;
第三,现实还能够给历史研究提供新的认识条件、能力和方法,推动史学不断向前发展。
七史学的社会功能
1 史学对于人类认识、实践活动的作用
第一,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现实,即自己国家的国情和世界的今天,努力建设好自己的国家,投身到人类进步事业中;第二,帮助人们认清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展望未来,更自觉更有信心的投身到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现实活动中去。
2 对现实的借鉴作用
3 史学的教育功能。
从广义上来说,可以更好的认识现实、认识国情、面向世界,懂得历史规律,正确的展望未来,汲取历史经验教训、获得历史借鉴等等;从狭义上来说,就是对于人们的思想、道德伦理、品行情操等方面的影响和熏陶。
第二章历史学理论的基本特征
一史学批评
1 定义:史学批评是对史学研究成果进行评价,而史学研究成果则是史学家根据客观历史存在,并依据一定的理论原则,经过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所进行的认识活动的结果,史学家所进行的史学思维活动便贯穿于这一认识过程之中。
2 认识对象:从广泛的意义上理解,史学批评与史学史、史学理论、历史编撰学有着相同的认识对象,即它们都是以历史学自身作为认识的对象,都是探讨和研究历史自身的有关问题。
3 认识目的:第一,主要是通过分析、判断史学思维的具体形式,寻求其中所
蕴含的史学家进行史学思维所体现的理论原则与通常用以作为指导的一般理论原则之间的符合程度,检验史学家在进行史学思维时是否运用和如何运用理论原则的问题;第二,史学批评正是通过这一途径来强化对客观历史过程认识的科学性,指导如何达到对客观过程的科学认识。
4 特征:第一,史学家的主体特征。首先,批评的过程不仅需要追踪和再现史学思维形成的轨迹,同时还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概括和升华,而概括和升华就是一个从理论上再认识的过程,因此,主体性特征的表现仍是不可避免的。其次,批评者作为批评的主体,他们有着不同的历史观、价值观、人生观,有着不同的只是结构和社会经历以及不同的性格、气质,这些主体意识的差别必然渗透于分析与批判的过程之中,直接影响批评者的这一再认识的过程;第二,史学批评的当代性。批评对象的当代性是因为史学批评所要满足的是现实中的史学实践活动,它是为调整、规范当代的史学实践活动而存在的,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不排斥对于当代以前某些史学实践活动的概括、总结,但即便如此也是以当代的史学实践为其研究对象的;其次,任何具体的史学批评,无不反映出批评家在一定历史观、社会观支配之下而形成的史学批评观念。史家批评家的活动,只有以当代先进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作为其批评的根本出发点,才能使批评具有积极的意义和进步的作用,以至于获得科学的性质。
5 作用:第一,提高史学意识。史学工作的发展,史学事业的繁荣,在很大程度上跟史学工作者的自我史学意识的发展程度有关。而这种自我史学意识,首先表现在对正在从事的史学活动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科学的估计。史学工作者的史学活动,都离不开理论原则的指导,都必须在一定的历史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关于理论原则在史学活动中的运用状况的把握,即是否运用、运用了什么样
的理论原则等等,这是需要通过史学批评才能切实把握的。紧紧追踪当代史学领域中出现的新思潮、新流派,从微观和宏观上掌握有关史学实践活动的观点、方法、风格、趋势、给予介绍和分析,帮助史学工作者认识历史研究现状。通过揭示当代史学的得失利弊、新旧史学观念的冲突,总结经验、开阔视野,从而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探索新的研究课题;第二,表现在与史学理论的关系上。史学批评是史学理论发展的前提条件,史学批评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的概念、观点,这些概念、观点经过不断地充实、修整,形成较系统的理论。其次,史学批评也为史学理论的正确运用开辟了道路,史学批评规范着史学活动、检验着史学活动,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保证史学理论在史学活动中的科学运用;第三,史学与社会联系的中介和桥梁。史学批评是沟通史学与社会之间双向联系的中介和桥梁,它一方面向史学提供社会对史学的评价和要求,一方面也向社会提供史学的信息和旨趣。史学批评的当代性质,决定了任何对于史学活动的分析和判断,都必须从当代的历史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出发,正是这些历史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在一定的程度上体现出社会的主要需求;而史学作为一门学问以至一门科学,其自身价值的实现在于“彰往而察来”、“述往事,思来者”。而这种价值的实现,首先要解决的是怎样为社会所了解、所认识。史学活动中的一项新材料的发现,一个新见解的提出,一部新论著的问世,怎样使它们成为全社会的财富呢?手段固然不少,史学批评无疑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二史学理论呈现的基本状态
第二,多种流派并存
第三,探索的问题具有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