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越战老兵的故事
听参与中越战争老兵话的感受的作文

听参与中越战争老兵话的感受的作文
《听参与中越战争老兵话的感受》
昨天,我见到了一位参加过中越战争的老兵爷爷。
他的头发已经花白,但眼睛里却闪着坚定的光。
爷爷给我讲了战争时候的故事。
他说,那时候条件特别艰苦,吃不好,睡不好,可大家都很勇敢。
有一次,他们要去攻打一个敌人的据点,路上全是荆棘和石头,但是没有一个人退缩。
爷爷还说,他们的战友之间特别团结,互相帮助。
有个小战士受伤了,大家轮流背着他走,一直不放弃。
我听着爷爷的话,心里特别感动。
我觉得他们真的太了不起了,为了保护我们的国家,付出了那么多。
我要好好学习,长大了也像他们一样勇敢坚强。
《听参与中越战争老兵话的感受》
前几天,我有幸听到了一位参加过中越战争的老兵的讲话,心里有好多好多的感受。
老兵爷爷讲,他们在战场上,枪林弹雨,可一点都不怕。
有一回啊,他们的队伍遇到了敌人的埋伏,情况特别危险。
但是大家没有慌,冷静地应对,成功突围了。
爷爷还说,他们在休息的时候,会想念家人,可是为了国家,只能把这份思念藏在心里。
听完爷爷的故事,我觉得他们好伟大。
我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不能浪费粮食,不能偷懒不学习,要做一个让他们骄傲的孩子。
对越自卫反击战实例事迹

对越自卫反击战实例事迹对越自卫反击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与越南人民军之间的一场战争,始于1979年2月17日,结束于同年3月16日。
这是一场中国坚决反击越南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战争,以中国取得胜利告终。
下面介绍几个反映对越自卫反击战实例的故事。
1、排长蒋国强的英勇事迹1979年2月17日,排长蒋国强率领的28人部队奉命前往越南实施战术任务。
然而,行进到目的地时,发现越南军队已经在那里。
战斗一开始,由于机枪射击过于密集,多名我方士兵倒下了。
眼看局势危急,蒋国强率领弹药手径直冲到敌军机枪下。
机枪猛烈射击,子弹如雨,但蒋国强并没有被吓倒。
他一边向敌军发起进攻,一边喊着指挥自己的战士前进。
最终,蒋国强和他的战士成功攻占了那座山头,同时消灭了越南军队的守卫。
这个英勇的排长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依然坚守阵地,为取得胜利,付出了血的代价。
2、士兵雷万峰的英勇表现1979年3月3日凌晨,中国军民志愿者部队新一轮的反击战在越南境内打响。
士兵雷万峰带领战友们进攻了越南军队,但是遭遇到了强烈的抵抗。
在战斗中,雷万峰所在部队遭到了越军的猛攻,3人摆放的机枪被越军发现并用手榴弹瞄准。
就在越军准备扔手榴弹的时候,雷万峰悄无声息地爬进了越军棚屋中。
在越南兵严防死守的情况下,他猛的从门缝中冲了进去,越军警惕中醒了,开枪射向雷万峰,雷万峰一手捂住了伤口,喊着让战友们冲上来,然后他用双手推开棚屋门,打残的越南士兵“啊”的一声倒了下去。
黎明时分,我军打出胜利的“消灭”旗帜,在雷万峰的优秀表现下取得了这次反击战的胜利。
3、教导员刘永亮的勇气1979年2月25日,中国军民志愿者部队在越南封堵了一支越南军队。
教导员刘永亮带领两名战士掩护皮货车过水濠,被越南军队火力点射中。
刘永亮负责看守后路,为了保护部队的通讯线,必须独自撤退。
他决定采用单兵火力突破越南军队的防线。
他先手榴弹击毙越军一个哨兵,深入越军阵地,使越战各部信奉神灵保佑,首地开枪射击,导致越军阵地松散。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二、战前准备连队规定,所有参战人员必须写一封遗书或录制一盘录音带放在储藏室的个人提包内,一旦在战斗中牺牲,其亲属来队时好有个交代。
虽然军长说祝愿同志们一个不少的胜利归来,但祝愿归祝愿,战争必有伤亡!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连部有台录音机,每人可留三分钟遗言,需排队。
有个兵才刚说了两句话,旁边的人却先哭了。
我不想等,干脆自己写吧:妈妈、哥嫂、姐姐:你们好!部队马上要开赴前线了。
写下这封信,放进大哥给我买的这个提包里。
一件棉衣给妈穿,棉裤给二哥留着,一双新的解放鞋(鞋里有25元)给大哥大嫂留着,我穿走一双旧的就中了。
一件的确良军上衣给三哥留着,姐呀,你别伤心,弟没有东西给你了。
我当兵时间太短,发的衣服少。
另外,我在太湖边捡了一盒小石头,光溜溜的,拿回去给我两个侄女红沛、红霞抓仔玩。
当你们看到这封信时,我已经牺牲了。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哥嫂、姐,我走了。
咱伯(爸)死的早,妈吃苦太多,千万别让她伤心,咱妈就交给你们了。
听老兵说,战士如果牺牲,国家会补给500元。
这五百元钱妈留100,大哥100,二哥100,三哥100,姐100,就写这些了。
妈,昨晚我睡不着。
自个到山上向着北方咱家的方向跪下给您叩了十八个头。
我今年十八岁,一年磕一个头,报娘的养育之恩。
另:这块上海手表表带上有指北针,汪班长说到战场上有用,我也喜欢,俺带上走了。
儿跪,再叩头。
公元1984年6月29日,小九遗言连队的储藏室已有不少人在往自已提包里放遗书,我把遗书放进从老家带来的提包里边的上方。
假如我真的回不来,家人打开拉练,就能看到。
放完这封遗书,我的泪水夺眶而出。
1984年6月30日上午11时,全连列队。
这是出征前最后的午餐,连长许正楼(安徽金寨人)说:“大家唱首歌。
”这是出征前最后一次合唱,平时都是由肖平生(安微霍山人)或赵铁成(河南唐河人)发歌齐唱。
今天由连长自已发歌,歌名是<<再见吧,妈妈!>>:再见吧,妈妈再见吧,妈妈军号已吹响,钢枪已擦亮行装已背好,部队要出发你不要悄悄流泪(歌声唱到此处时,哽咽得再也唱不下去了,全连官兵满面泪水)......你不要为儿牵挂假如我从战场上凯旋归来再来看望亲爱的妈妈......(歌声时起时伏,数次中断,个个泪流满面。
越战老兵讲故事心得体会

越战老兵讲故事心得体会为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精神,提升中学生对红色文化的了解,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引导四中学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开平市委的部署下,开平市第四中学按照市教育局党务室的要求,积极推进党史学习教育。
5月8日下午,我校特别邀请曾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老兵戚瑞宁爷爷给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全校约150名学生代表聆听老战士当年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和峥嵘岁月。
活动中,戚瑞宁爷爷深情地讲起自己1979年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的故事。
虽然已是65岁高龄,但他依然精神矍铄,声音洪亮,谈起当年军旅生涯还记忆犹新,激情昂扬。
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师生再现了当年的历史。
“在战场上,身为军人,不能害怕和退让,要拿出你死我活的勇气来……”在整个讲述过程中,学生们认真倾听,用自己的掌声和专注表达了对抗战老兵的崇敬。
学生们纷纷表示要以戚爷爷为榜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们的幸福生活,正因为有他们的守护和保卫,他们远赴战线,保家卫国,可歌可泣。
作为年青一代,我们要心怀爱国之情,学好本领,未来为祖国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来自八(1)班的梁晓茵同和大家一起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
“戚瑞宁爷爷他身赴战场,用生命守护祖国,我非常感动。
我们要学习他的精神,作为学生我们要认真学习,为祖国奉献自己的力量。
”来自七(5)班的向瑞同学讲道。
会后政教处梁焕权主任表示:学校举办此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同学们重温历史,老兵们用血汗和生命保家卫国,耀眼的军功章就是他们为祖国贡献的真实写照。
我们要更加珍惜现在幸福生活,好好学习,为建设伟大祖国而努力奋斗。
同时,抗战老兵的故事让我校的党史学习教育有血有肉,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引导大家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
越南战争中国老兵心得体会

越南战争中国老兵心得体会我很荣幸地聆听了战斗英雄申占军的事迹报告会他的讲述,使我展开思想的翅膀超越时空再见残酷的战争场面,炮声震天,硝烟弥漫,呐喊,厮杀,以及身边战友躺在血泊中的惨不忍睹。
我深受感动,对我而言,这是一次精神和思想上的洗礼,一次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的教育,使我深刻地反省自己的职业情怀和精神境界,以下是我听了越南战争中国老兵申占军故事以后写的心得体会。
申占军参加的是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
热血男儿,保家卫国,这是那个时代赋予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前往战斗前线的路上,申占军亲眼目睹了战争后果的残酷,不寒而栗。
成车的尸首从前线拉回来,埋入挖好的深坑,从此长眠。
那都是跟自己一样的男儿啊!谁的家里没有爹娘?谁的生命不是宝贵?然而,在祖国需要的时刻,他们毅然决然地听从党的召唤,扛起钢枪,挺起胸膛,在枪林弹雨中以昂扬的姿态书写壮美的青春华章,在硝烟弥漫中以悲壮的韵调唱响嘹亮的英雄赞歌。
申占军心里清楚,战场,是他生命绽放光芒的地方。
或许,他将跟那些牺牲的战友一样,为了祖国,青春热血染红山河,英雄忠骨掩埋青山。
他不确定自己的生命是否能够延续到战争胜利的那一天,于是,在参加战斗之前,他郑重地书写了入党申请书,表达自己对党的忠诚和向往,表达自己愿意为祖国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坚定信念。
同时,他还给家里亲人写下遗书,深切表达一个热血男儿义无反顾赴汤蹈火战死疆场的意志和决心。
既然选择了为祖国和人民而战,他就没有打算活着回来!牺牲与光荣,这就是和平的代价。
他很幸运,见证了苦难与辉煌,曲折与胜利。
那些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将永远存储在他的记忆中,刻骨铭心。
那些艰苦卓绝的生死战斗,将永远辉映在他的人生里,光芒万丈。
由于战功显赫,他荣立一等功。
申占军参加的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出了国威军威,捍卫了国家主权,维护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神圣尊严。
回顾历史漫长,但见英雄辈出。
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们不能忘记过往岁月的英雄们,没有他们,就没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就没有新中国的建立,就没有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正在推进的伟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老兵回忆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

指无法确定我们的位置,在他们的眼里我们是失去了踪影,而在规定发起冲击的时间也不见我们有任何的动静。无奈,只好让预备队再上
,哪炮火就是为预备队准备的。炮击开始,指导员即通过望远镜观察敌高地。怪了,在我炮火打击下,越军怎么还满山的跑呢?指导员是怎么也看不明白。再细看,坏了坏了,这满山跑的不是越军,是我们的部队,指导员通过望远镜认出了副指导员!指导员随即向营指报告,请求立即停止炮击。如此,这才有了上述的一幕。就是这一仗,战后被广州军区编入班排进攻战斗成功范例里,这是后话。据说,成功之处主要有几点,一是选择了一条隐蔽的进攻路线,隐蔽接敌;二是从敌阵地侧翼发起进攻,避开了敌阵地正面的雷区;三是选择冲击时机果断;四是发起冲击时勇猛顽强与无惧。
攻打敌473高地这一仗,我们以极少的代价赢得了胜利,情理之中也不乏偶然性。曾记得我在前面提到过的,就是在我们从进攻出发阵地推进至敌473高地右侧半山腰处时,敌高地突然纷纷落下炮弹,而当我们冲击至敌前沿阵地时炮轰恰好停了一事吗?据指导员事后说,哪天,我们出发后,就失去了与连指挥所的联系,连
占领了敌隐蔽部,就等于占领了越军的473高地。因为,这敌隐蔽部是处在473高地的最高处。但大伙还不敢松驰下来,立即展开搜索残敌。当确定没有残余的越军了,便迅速回过头来清点人数。经清点,除了有3名同志在与越军交火时负了伤,无一阵亡。大伙高兴啊——越军的473高地被我们攻占了!我们首次参战就打胜仗了!正所谓首战告捷,大伙无不兴奋。
正当我们欢呼胜利之际,连长与通讯员等一行人也登上了473高地。连长一看见我们,兴奋不已地连说,你们打得好!打得好!!我要报告上级给你们请功!!!连长也真有高兴的理由,这对越作战的第一仗,全连队的作战任务就是攻打敌473高地。能不能打好,能不能完成上级交给的作战任务,大家都没有底。毕竟,全连队没有1个人打过仗,全营也没有,全团也只有团政委1人有过参战的经历。现在好了,越军的473高地被我们拿下了,而我们也只有几名同志负了伤,连长能不高兴吗!战后,连长兑现了自己的承诺,为我排报请了集体三等功。
第一滴血观后感

第一滴血观后感《第一滴血》是一部在1982年上映的美国动作片,由西尔维斯特·史泰龙主演并执导。
影片的故事取材自大卫莫尔里斯的同名小说,小说和电影都以描绘一位越战老兵对抗当地镇上警察和政府的暴力镇压为主题。
影片以越战老兵约翰·兰博(John Rambo)为主角,他在战争中奋勇杀敌,但回到美国后却被当地警察视为无家可归者,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
在镇上的一次拘留过程中,兰博遭到了虐待,并在愤怒之下发动了反抗。
从此,他与警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斗争。
整个故事通过展示兰博与警方之间的战斗,探讨了战争后遗症、个人荣誉感和社会对老兵的冷漠态度等议题。
影片中的兰博形象是一个身体强壮、技艺高超的战士。
他擅长使用各种武器和战术,并且具备超人的耐力和适应能力。
通过这个形象,电影呈现了一个被逼上绝路的人的反抗与坚持。
《第一滴血》不同于一般的动作片,它更像是一部反战题材的电影。
影片通过兰博的经历,深入探讨了战争对士兵的伤害以及社会对老兵的冷漠态度。
兰博在越战中失去了许多战友,他们的死亡给他留下了心灵创伤。
但是在回到美国后,社会对他们的关心和照顾却几乎为零。
这种冷漠让兰博感到愤怒和无力,最终引发了他与警察的战斗。
影片通过兰博与警察的斗争,揭示了当时美国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
越战期间,许多年轻人为了国家和民族的荣耀而奉献自己,但是回到家乡后,他们却面对着冷漠和孤独。
兰博就代表了这一群被遗忘的老兵,他们因为战争而受伤,却得不到社会的支持和关怀。
影片通过兰博的故事,向观众展示了这种社会对老兵的冷漠态度,并引起了观众的思考和共鸣。
影片的镜头语言和音乐也很有特点。
镜头运用了大量的特写和近景,通过强调兰博的表情和行动,加深了观众对他内心世界的理解。
音乐方面,影片运用了一首动听而又富有激情的主题曲,增强了电影的紧张氛围和战斗氛围。
总的来说,《第一滴血》是一部非常经典而又有思想深度的电影。
它不仅仅是一部普通的动作片,更是一部社会题材的作品。
越战老兵的故事

越战老兵的故事我有个邻居,李大爷,就是个越战老兵。
这老爷子,那故事可老多了,每次他一开口讲,就跟打开了话匣子似的,关都关不住。
李大爷年轻那会啊,那身板儿,倍儿直溜儿。
他说刚到越南的时候,那环境可把他给整懵了。
到处都是茂密的丛林,那树长得啊,密得阳光都只能星星点点地洒下来。
而且那湿热的天气,就像被一个大蒸笼给罩着似的,浑身上下没个干爽的时候。
有一回啊,他们执行任务。
在丛林里走了好几天了,那双脚啊,就像不是自己的似的,又酸又痛。
可这时候,危险就像个影子似的跟着他们。
突然,“嗖”的一声,一颗子弹就从他耳边擦过去了。
这可把李大爷吓得一机灵,心里想:“乖乖,这是要玩真格的啊。
”他那时候也顾不上害怕了,端起枪就开始找敌人的位置。
你猜怎么着?那些越南兵啊,就跟丛林里的猴子似的,特别擅长隐藏。
李大爷他们找了半天,眼睛都看花了,才发现敌人在那些树后面和草丛里设了不少埋伏。
这时候,李大爷就跟战友们使了个眼色,大家就开始悄悄地分散开,准备包抄敌人。
这过程可不容易啊,每走一步都得小心翼翼的,生怕踩断个树枝啥的暴露了自己。
李大爷猫着腰,那姿势就像个大龙虾似的,慢慢地往前挪。
好不容易靠近敌人了,他大喊一声:“打!”然后就像疯了一样朝着敌人开枪。
那枪声啊,在丛林里就像过年放鞭炮似的,噼里啪啦响个不停。
战斗结束后,李大爷一屁股坐在地上,那心啊,还“扑通扑通”跳得厉害呢。
他看着周围的战友,有的受了伤,心里就特别不是滋味儿。
他说那时候就想啊,这战争啊,真是个残酷的东西,可他们不能退缩,因为身后就是祖国和亲人。
还有一次,他们在一个村子附近驻扎。
那村子里的老百姓啊,对他们可好了。
有个越南的小姑娘,大概七八岁的样子,每天都会给李大爷他们送一些水果啥的。
那小姑娘眼睛大大的,特别可爱。
李大爷就把自己从国内带的小糖块儿给她吃,她吃了之后啊,眼睛笑得弯弯的,就像月牙儿一样。
可是啊,战争的阴影还是笼罩着这个小村子。
有一天,敌人突然朝着村子这边来了。
战友情深高中作文精选5篇

战友情深高中作文精选5篇战友是一种军旅中的情愫,只有当过兵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到。
战友也是一种解甲后的眷恋,卸下军装的人,也依旧记得去拥有。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以战友为话题的高中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战友为话题的高中作文篇1也许我不说你们不会知道,那次,有一位越/战老兵,送孩子去海南大学时,他父女俩的目的地是海南大学。
在海口下了火车已是深夜凌辰了,这位越/战老兵的二位海南战友蒋芳蔷与陈庆祥开着私家汽车在海口火车站接这位越/战老兵父女俩,由于汽车出故障,在夜深人静时,又请不来维修人员来帮忙维修,所以他们只好决定在海南海口火车站附近找旅馆住宿。
可所有旅馆的客房已被旅客住满,他们四人只好露宿街头,无可奈何地在那里等待天亮,然后请维修人员来把车维修好以后再启程。
孩子在车厢内呼呼睡着了,这位越/战老兵与芳啬在花园的栏基上坐,庆祥也离得他们远远的。
这位越/战老兵与芳啬坐了一会,芳啬说很困倦,想睡觉。
他说那就睡吧,可是蚊虫很多,他就除下外衣帮她驱赶蚊虫。
后来庆祥说头很晕,虽然自己也是当兵出身,这样恶劣的环境条件很不习惯,庆祥说打的士回家就睡得舒服,可是车又谁来看望呢?芳啬让他们三个人打的回庆祥家睡,孩子自己睡一个房间,他在大厅当“厅长”,芳蔷是怎样在那里度过那难熬的时光,这就不得而知了。
次日,越/战老兵问芳啬车修好没有?她说修好了。
她讲话的声音变得很沙哑了,她真真实实病了,她是为了他才病成这样的,她有一种为了战友可以赴汤蹈火这样的精神。
他在海南花了她很多钱,这并不是他吝啬不舍得花钱,而是她不许他花钱。
在宾馆吃完饭,他借去洗手间之机,悄悄地去收银台结了帐,她硬是要收银员把钱退回给他,由她自己花钱结帐,去旅馆住宿,也是她花钱帮他开房,他每次给电话她,她总是开车来接他。
其实,在海南搭公共汽车是很便宜的,从始站到终站只需一元钱,像他这样的越/战老兵,只要把证亮出来,更是一分钱都不用花,而且车上的学生哥学生妹个个都会主动地给他让坐。
1979越战亲历记

青春无悔1979狼牙山后代献给步兵163师的战友活着的和牺牲了的前言27年来一直提不起勇气。
每当夜深人静,很多时候会想起那好像遥远但又好像不太遥远的烈士陵园。
每当雷电交叉,很多时候会想起那27年前2月17日早上那轰隆隆的炮声。
战争改变了我们的一生!它夺去了我们的单純,它夺去了我们的天真,它更夺去了我们的战友。
可我不后悔!我想,我们163师的全体将士都永不后悔!因为我们是一个士兵。
走上战场虽然不是我们的决定,但我们已经尽了一个士兵对国家的责任。
虽然现今很多人说这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但我不愿让国人忘记我们的烈士。
感謝我的妻子和儿女对我的支持!是他们过去一直的鼓励才令我决心把这段历史记下来。
做一个从战场上回来的士兵的妻子其实很不容易。
感谢我们一位牺牲了的战友的妹妹,是她那执着的找寻感动了我。
请不要忘记他们——我们的烈士!我们那些还活着的伤残军人!2006年7月(1)下阵地了——我们终于下山了,而且还活着战前中间的小山脚并沒有路,这些都是开战时临时筑建的紧急野战道路。
79年2月15日起,163师的487团和488团就是在此山窝里集结进入进攻阵地。
487团(红一团)在此图的中央突破,向同登方向发起进攻;488团在此图的左方向同登的东南方向迂回穿插;489团在此图右上角金鸡山另一面的弄怀向同登西南方迂回穿插。
(点击图片可浏览大图)那是1979年炎热而潮湿的夏天。
在广西中越边界上,还继续是那可恨的雨季。
每天从早到晚下个不停的雨,把我们友谊关左侧,19号界碑上的阵地都变成了水国。
坑道里沒有一处是干的,战壕里都快可以养鱼了;防炮洞里我们的被服都发霉得像一堆堆霉干菜,不烂裆的不是人。
我们班,另再加上团里给我们加强的重机枪班和82无后座力炮班,共30人,以及炮一师的观察指挥所,在这个阵地上已经三个多月了。
如果从战前进入阵地到如今,满打满算已经在这鬼地方是足足8个月了。
自从3月11日自卫反击战胜利结束,从越南撤军回到米七后,我们只是在村后的小溪洗了一个澡,在附近废弃了的砖窑睡了一觉。
烽火岁月--对越自卫反击战老兵的回忆录(全文完)

烽火岁月--对越自卫反击战老兵的回忆录(全文完)一、突如其来时间进入公元1979年。
虽然中越边境局势紧张,全军部队已经进入战备状态,中越边境的有关报道充斥了报纸的各个版面。
但是,在我们所处的中原大地,似乎一切都风平浪静。
我所在的54军160师480团三营(我在七连)在河南南召县完成一条国防公路的施工任务之后,返回河南原阳县营区,又开始了正常的教育训练工作。
三营返回营区之前,我已再次被抽调到480团新闻报道组工作了。
1月上旬的一天,奉480团政治处宣传股的指示,我到160师政治部组织科去送一份材料,按照宣传股一位干事的交待,如果需要修改或者重新写,都由我负责。
其实,那时我只是一个战士,文化水平不高,理解能力有限,写不了啊。
我穿着军装,军用黄挂包里装着材料,象前几次一样,从位于河南原阳县城南的480团团部出发,步行约20分钟来到原阳县城北的汽车站,买票后乘汽车到新乡市,在新乡市汽车站再买票,转乘汽车到辉县百泉,这就到达160师师部了。
全程虽然只有120多公里,因为要等车、转车,一般需要5至6个小时才能到达。
那时这个线路乘客不是很多,一般都有座位。
从师部返回480团时,则按此路线反其道而行之。
想必,原480团的许多战友都经历过这样的行进路线吧。
那时,我还坐过从新乡到原阳的类似于电影《智取威虎山》中的那种小火车呢。
我到达群山环抱的160师师部时,已经是下午了。
我来到师机关办公楼二楼的组织科,一声“报告”之后,说明来意,交上材料。
组织科的一位干事接过材料看了看,说“先放这里吧”,既没有说要重新写,也没有说要修改。
我如释重负,心中暗喜,便到办公楼后面的师招待所找了住房,买好了饭菜票,这时已是下午三四点钟了。
那时没有手表,公众场所也很少有挂钟,不知道准确时间。
第二天,闲着没事,到师工兵营找了个同年入伍的小老乡,一起到师部旁边的百泉游玩。
那时百泉不要门票,可以随便进出,现在可能要买门票了。
当时天气很冷,人们都穿着棉衣。
1979:一位对越自卫反击战老兵的回忆老兵不死

1979:一位对越自卫反击战老兵的回忆老兵不死
高小平
【期刊名称】《国际展望》
【年(卷),期】2003(000)015
【摘要】每当我想起那些永远躺在凭祥烈士陵园里的战友,就觉得我们活着的人无所谓是否被人记得,而真诚的希望战争永远远离我们和我们的后代!
【总页数】2页(P24-25)
【作者】高小平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E297.5
【相关文献】
1.老兵不死舒尔SE535入耳式耳塞
2.1979对越自卫反击战决策内幕
3.报国之路——对一位抗战国军老兵的独家访谈:从亲历淞沪到回忆抗敌战友
4.报国之路对一位抗战国军老兵的独家访谈从亲历淞沪到回忆抗敌战友
5.朱伟履新贵州醇启示录:老兵不死,壮志不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遇到一位越战老兵

龙源期刊网 遇到一位越战老兵作者:[ 法]一行禅师来源:《爱你·心灵读本》2018年第04期我曾遇到一位越战老兵,他在战争期间杀害了五名无辜的越南儿童。
当时,他们的部队遭遇埋伏,许多战友被杀害,只有少数几个人活了下来。
他感到非常愤怒。
为了报复,他在战友们被杀害的村子设置了陷阱。
他用肉和其他东西做成三明治,在面包片里夹了爆炸物,将它们放在村口。
随后,他躲在一旁观察。
很快,几个孩子走了过来,他们发现了三明治,便拿起来吃……就这样,他看着孩子们痛苦地死去。
自他回到美国后,就一直无法入睡。
当他与孩子单独待在一个房间里时,他会用最快的速度逃离,他只对他的母亲说过这件事,母亲只会说:“我亲爱的儿子,战争就是这样。
在战争中总会发生这样的事。
”但这样的安慰于事无补,他仍然承受着痛苦,始终无法原谅自己杀害了那五个孩子。
在我们为越南老兵举行的第一次禅修上,他讲述了这个故事。
那次禅修进行得非常艰难。
许多老兵在心理医生的建议下前来修行,但他们怀疑这样的禅修是一次埋伏,是要杀掉他们,尤其这次禅修还是一位越南僧人组织的。
在行禅中,我看见一位老兵走在队伍后面,在大约二十米外跟着我们。
当有人问他为何不与我们一起行走时,他解释说,如果这里有埋伏,他在后面,就有时间逃走。
另一位老兵在宿舍里无法入睡,他在树林里搭了一个帐篷,自己单独睡觉,他还在帐篷周围设了陷阱保护自己。
许多老兵都没有办法交谈。
一天,我对那位用三明治杀害了五名儿童的老兵说:“你的确杀害了五名儿童,但今天,你也可以拯救五名儿童。
”世界各地(包括美国)都有儿童因为暴力、贫穷和压迫而面临死亡。
有些时候,只要一点点药品、食物或温暖的衣物就能拯救一个孩子。
我告诉那位老兵:“为何不用你的余生去救这样的孩子呢?你杀害了五个孩子,但现在,你有机会去拯救50个孩子。
在此时此刻,你就可以治愈自己。
”这位老兵慢慢地实践着我的话,他将余生都用来帮助孩子们,并在这个过程中渐渐得到治愈。
越南老兵演讲的观后感

越南老兵演讲的观后感
为了铭记历史,传承红色精神,激发辖区青少年的爱国热情,近日,玉泉街道动力站社区结合“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组织青少年聆听越南抗战老兵高连发老人讲述抗战的故事。
高连发老人生于1926年,他还是个孩童时就参加了军队。
他给孩子们讲述了越南战争的经历,在回忆起当年越南战争时实行的三光政策,杀光、烧光、抢光时,老人家显得十分激动。
接着老人讲述了中年时参加“三大战役”时期的艰苦岁月和视死如归、百折不挠、奋战到底的抗战精神,叮咛同学们,要铭记历史,居安思危。
老人用他的亲身经历,为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过去,孩子们只是从书本上和影视中看到的战斗故事,如今听当事者亲口讲述,孩子们都感到格外激动和震撼,体会到战争的残酷和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孩子们纷纷表示要将爷爷讲的越南战争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让更多的人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并努力学习,长大后为祖国贡献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力!。
英雄老山 祖国情怀演讲稿

诉说老山精神传播正能量麻栗坡县六河中学田开笔者曾听过《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直通990”栏目报道:越战退伍老兵姚惠涛,当年和战友陈建中签订“生死约定”:谁活着就要去看对方的父母。
为了兑现承诺,他苦苦寻找陈建中的父母27年。
由于他的执着,终于如愿以偿兑现承诺。
敦实的汉子一进门,便紧紧拉着陈建中的父母,哽咽了:“老人家,我是你们儿子在前线的兄弟,他留在了前线,他要我回来看你们,我找了27年,终于找到你们了!从今天起,我也是你们的儿子……”一时间,在场的人都落泪了。
正是这则报道,勾起了我儿时的记忆。
那时,大山的那边,枪声有时激烈,有时零落。
我问父亲:“他们在干什么?”父亲说:“那是解放军叔叔在打鬼子。
”“鬼子是什么东西?”我追问父亲。
他郑重其事地告诉我:“鬼子不是东西!他们就是一群花野猫。
个个张牙舞爪,面对着手无寸铁的中国边界居民他们从不手软。
你怕吗?”我很神气地说:“不怕!我长大了,也要打大花野猫!”上学后,老师教我们唱《血染的风采》,给我们讲述张大权、赵占英等英雄的故事。
他们以“艰苦奋战、无私奉献”的英雄气慨创立了“老山精神”,喊出了“理解万岁”的口号。
他们战斗、守卫在祖国边关,时时处处体现出“吃苦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头可断,血可流,祖国领土不能丢”的英雄行为。
时至今日,我依然记得老师教给我们的烈士诗:“假如我死了,你不要难过,在我的微笑里好好生活。
假如我死了,不要求什么,用党旗盖住我的头颅,我的灵魂永远是旗帜下的歌。
假如我死了,我必将是火,用生命的光焰,召唤和平,照耀未来,烧毁罪恶。
”今天,我要骄傲的告诉大家:就是这样的老山故事、老山精神激励着我成长、奋进,成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甘做春蚕吐丝,愿做蜡炬成灰。
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我很幸运,这一辈子的起点是在这里,在老山这片热土上! 这里有优良的光荣传统,这里有一种朴实而伟大的精神,叫做奉献!朋友们,有多少故事,散落在时光的长河里。
第一滴血1电影

第一滴血1电影《第一滴血1电影》是一部经典的动作电影,于1982年上映。
该电影由导演泰德·科莫切利执导,由西尔维斯特·史泰龙主演。
该电影讲述了一位越战老兵在小镇被警察无理对待,引发了他的愤怒与反抗的故事。
该电影的开篇画面展现了一个寂静而平和的小镇,人们过着宁静的生活。
然而,一位叫做约翰·兰博(由西尔维斯特·史泰龙饰演)的越战老兵的到来打破了这个宁静。
兰博在越战中表现出色,但回到美国后却遭到了警察的不公待遇。
他被指控闯入小镇,并被逼离开。
兰博作为一个已经过上了流浪生活的人来说,这使他感到愤怒和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
兰博决定不接受这样的无理对待,他回到小镇并开始与警察展开了一场较量。
他利用他在越战中的战斗技能,并利用周围的环境,与警察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他以一人之力对抗整个警察局,使小镇沸腾了起来。
这使得警察感到十分困惑,他们无法理解为何一个普通的老兵如此强大,以及他为何如此愤怒。
在电影中,兰博不仅仅是一个战斗机器,他也是一个心灵受伤的人。
他在越战中经历了种种痛苦和创伤,这些创伤一直困扰着他。
电影通过回忆片段展示了他在战争中的经历,这使得观众对他的行为和内心感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他的行动可以被视为是对越战导致的创伤的一种发泄方式,同时也是他寻求正义和尊严的一种方式。
《第一滴血1电影》的成功并不仅仅在于其精彩的动作场面,还在于电影探索了一些社会问题。
电影反映了越战后美国对退伍军人的态度以及社会对他们的冷漠。
兰博所经历的不公平待遇并不只是个别现象,而是整个社会对退伍军人的忽视和对待的一个缩影。
电影通过兰博激烈的行为,向观众展示了这种不公平和冷漠,并为观众带来了对这些问题的思考。
除了社会问题的探索,电影还深入展现了主人公的情感世界。
尽管兰博是一个战斗机器,但他也是一个渴望被接纳和理解的人。
在与警察的斗争过程中,他展示了对于生命的渴望和对人性的怀疑。
电影通过一系列的情感场景,揭示了兰博背后的复杂内心世界。
越战老兵回忆:中国军队打法之狠令人敬畏

越战老兵回忆:中国军队打法之狠令人敬畏1979年对越反击战中,我军的战斗力可谓是勇往直前、所向披靡,这不禁让现在一些越战老兵谈论起这场中越战争,都对中国军队产生一种敬畏之情。
79战我军对越北重镇谅山市的攻占,打法可说是大胆、简练,没什么顾忌。
主攻谅山的某部,叁月初,集中七个炮兵群(师属以上炮兵),几天工夫向谅山市区放射炮弹数万发,叁月一日头叁十分钟炮击,即摧毁谅山市内敌军营、火车站、配电站、邮电大楼等目标,谅山市内供电系统完全毁坏,至河内通讯完全中断。
我军占领谅山北市区后,叁月四日,又集中部分坦克、152加、85加、37高沿奇穷河北岸部署,向谅山南区坚固目标进行直接瞄准射击,152加榴炮直射是什么威力,大家可想想看。
关于战争中伤及平民的事。
作为军队执行作战任务,说实在的,我个人感到确实难免,只能尽量减少。
如2月17日清早,谅山市向东开往某县的一辆早班公共汽车,在某处公路上下坡处,与我军某部2月17日零时为达成战术效果而秘密进入越境穿插的分队突然遭遇,相距很近。
估计当时越车上的人还不知战争已打响或不知我军会进入这么深。
当时越车上有人首先向我开枪射击(事后查明车上仅有叁名越军),我军当时来不及多想,也立即回击,结果把此车彻底击毁,车上的人都……后来,这辆公共汽车还被拉回我广西境内一个叫做"寨安"的村镇放置着。
象这种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情况,我在今天看电视看到我们有些评论员解说伊战时,总联想到79年那会儿,总感到无论将来、现在或未来,以此观念太求全我军作战行动似不大合适,战争能确保不死人么?只能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作为悲剧看待了。
另外,当时我军某团七连攻打同登法国炮台也遇到一些情况。
该炮台长70米,宽40米,钢筋混凝土构筑厚两米,四周还修有碉堡和四十多个射孔,地下还有坑道相连。
2月17日开打,我军将同登敌守军3师12团围歼后,由于俘、毙敌数与该团兵员数还有差距,经审俘和侦察,判定该团余敌和地方杂敌逃入该堡内。
越战退伍老兵病重战友支助看望内容范文

越战退伍老兵病重战友支助看望内容范文在某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和几个老战友聚在一起,决定去看看我们的老队长,老李。
他前几天住院了,听说病得不轻,心里那个急啊,简直像热锅上的蚂蚁,转悠得不行。
老李在越战的时候可真是个猛将,虽然年纪大了,但那股子豪情壮志可一点没变,谁能想到他现在却躺在病床上,连抬腿都费劲。
一想到要去看望老李,心里就乐开了花。
咱们这帮老兵,谁不想聚在一起聊聊当年的辉煌岁月呢。
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像个孩子似的,完全没把老李的病放在心上。
大伙都说,这回去可得给老李带点好东西,哎呀,想着想着,我就想起了那瓶他最爱的老酒。
想着老李喝酒的样子,真是能把人乐死,嘴里念叨着“这酒真是香啊,真是爽啊”,那表情,就跟中了彩票似的。
到了医院,走廊里白白的,安静得有点不真实。
推开老李的病房,哎呀,看到他躺在床上,脸色发黄,虽然看上去有点虚弱,但一看到我们,嘴角马上露出了笑容。
他的眼睛里闪着光,仿佛又回到了当年那英勇无畏的样子。
老李挥了挥手,嘴里嘟囔着:“你们这帮小子,还真是让人想念啊!”那一刻,我的心里暖洋洋的,老李真是个乐观的人。
我们一坐下来,话匣子就打开了。
老李开始讲起以前的故事,那些年的欢声笑语,仿佛又回到了战场上。
听他说起那些个打仗的日子,真是让人忍不住笑出声来。
他说,有一次我们一起趴在泥地里,结果一不小心,老张竟然把腿伸出来,结果一颗子弹就擦着他的鞋底飞过。
大家都乐得不行,老张当时那个急啊,立马就一屁股坐到地上,喊着“别动,别动!”,结果弄得大家哈哈大笑。
说着说着,老李又开始说起了战友们,几个老伙计的模样浮现在大家眼前,心里一阵感慨。
老李最关心的,还是我们的健康。
我们都知道,岁月不饶人,没几个能像年轻时候那样神勇。
老李一脸关切地问:“你们啊,最近可得多锻炼,别让我担心。
”听了这话,大家都忍不住打趣:“队长您这是在关心我们,还是在催促我们呢?”老李哈哈大笑,那个声音真是爽朗,简直能把病房的阴霾都驱散。
我的爷爷参加过中越战争作文

我的爷爷参加过中越战争作文我的爷爷可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他参加过中越战争,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
那时候,他还是个年轻小伙子,血气方刚,一心想为国家做出贡献。
可是,他的运气不太好,第一次报名参军就因为身体不合格被刷了下来。
但是,他并没有放弃,他坚信自己一定能成为一名战士。
终于有一天,他成功入伍了。
那时候,他已经是个成年人了,但是在战场上,他还是要听从长官的指挥,像个小孩子一样学习各种技能。
他学会了射击、爬山、游泳,还学会了如何使用各种武器。
他说,那时候的日子可真是艰苦啊,每天都要进行严格的训练,有时候还要冒着生命危险执行任务。
有一次,他们接到了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占领一个敌人的据点。
当时,他们的队伍里有一个新兵,叫做小李子。
小李子年纪比较小,还没有经历过什么大风大浪。
那天晚上,他们悄悄地接近敌人的据点,可是没想到还是被敌人发现了。
敌人开始猛烈地攻击他们,他们的队伍陷入了困境。
这时候,我的爷爷挺身而出,他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敌人的攻击。
他说:“小李子,你快跑!我来应付他们!”小李子一听,吓得脸色都白了。
可是,他知道这个时候不能退缩,于是他鼓起勇气说:“爷爷,我不会逃跑的!我要和你一起战斗到底!”于是,他们并肩作战,最终成功击败了敌人。
那次战斗之后,我的爷爷受到了表彰。
他说:“能够为国家做出一点贡献,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现在回想起来,那些日子虽然艰苦,但是也充满了激情和热血。
我的爷爷曾经说过:“人生就像一场战争,我们要勇敢地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赢得最后的胜利!”这句话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
如今,我的爷爷已经年迈体弱了。
但是每当我看到他那坚定的眼神和满是皱纹的脸庞时,我就会想起那段艰苦卓绝的历史。
我想告诉他:爷爷,您为我们的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永远都会感激您!。
对越自卫反击战感人故事

对越自卫反击战感人故事给您讲个对越自卫反击战里特别有意思又特别感人的事儿。
在老山前线啊,有个战士叫李海欣。
他们那阵地的条件可艰苦了,物资啥的有时候供应不上。
这时候啊,不知道从哪儿跑来了几头小猪到他们阵地上。
您想啊,那阵地上枪林弹雨的,突然来了这几个小家伙,多新鲜。
李海欣就自告奋勇当起了“猪倌”。
他把小猪当成宝贝一样照顾着,那可比照顾自己还上心呢。
每天找吃的喂小猪,还得防止它们乱跑被越军的炮火伤到。
在那种随时可能丢命的战场上,他照顾小猪的样子就像在老家平静的村子里一样认真。
可是啊,越军时不时就发动攻击。
有一次战斗特别激烈,敌人疯狂地往他们阵地上冲。
李海欣一边要和敌人战斗,一边还惦记着那几头小猪呢。
他在枪林弹雨中穿梭,把小猪赶到相对安全的角落里。
最后啊,在一场激烈的保卫阵地战斗里,李海欣英勇牺牲了。
他牺牲的时候,那些小猪好像也知道发生了大事,在角落里发出哼哼唧唧的声音,就像在为他哀悼。
他的战友们后来回忆起来,都说李海欣就像阵地上的一束温暖的光,在那么残酷的战争里,他照顾小猪的事让大家都看到了生命的希望和生活的美好。
他虽然走了,但是他的乐观和对生命的热爱永远留在了那片阵地上,也留在了战友们的心里。
咱再讲一个女兵的故事。
在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战场上,有个女战士叫小苏。
小苏啊,长得眉清目秀的,可到了战场上那也是巾帼不让须眉。
她是个通信兵,每天都要在危险的环境里跑来跑去传达命令。
不过呢,小苏还有个特殊的本事,她唱歌可好听了,就像一只百灵鸟。
在战斗的间隙,只要她一开口唱歌,整个紧张的气氛就好像能缓和那么一点儿。
战士们都特别喜欢听她唱歌,她的歌声就像一阵清风,吹散了战争的阴霾。
有一次啊,他们的阵地被越军的炮火猛烈攻击,好多战士都受伤了。
小苏一边帮忙救治伤员,一边用她那甜美的歌声鼓励着大家。
她唱着战士们熟悉的家乡歌曲,那些受伤的战士们听着听着,眼里就有了光,好像忘记了伤痛。
有个重伤的战士,都已经奄奄一息了,听到小苏的歌声,突然又有了精神,紧紧抓住小苏的手说:“妹子啊,再给哥唱一个吧,听着你的歌,哥就觉得没那么难受了,就像回到了老家的田埂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位越战老兵的故事诸暨市大唐镇冯村有一位瞎眼司令,虽说他只有小学文化,但是他记忆过人,说起故事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他能清晰的描述那次震惊中外的越南自卫反击战的风风火火岁月;他能描述战况中的血雨腥风中的残酷现实;他能记忆越战中的每一位战友,甚至于他们依稀的容貌;他能回忆起越战前后上战场时的每一句誓言。
当我聆听了他的故事以后,感觉诧异之后,我忽然感觉那次越南自卫反击战已经深深地刻在他脑海里,伴随着他生活的节奏而起伏,伴随着丰功伟绩而放大,让我们永远尊敬他,让历史记住他,卫国而战,为民牺牲的精神和他的每一份功勋。
1978年末,南国边陲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边境挑衅事件,牛羊等牲畜被无端掠夺;边陲人民被无端骚扰,甚至于被打死;他们在我们边境线内埋伏地雷,破坏我们庄稼和损害我们的老百姓,而且驱赶我们的华侨,这样一次次的挑起事端,严重侵犯我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的神圣。
党中央在严厉警告无效的情况下,为了国土边疆的安宁,为了领土的完整和主权的不可侵犯,吹响了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号角。
南国的年末还是阳光柔柔,鲜花灿烂,但是却孕育这一场残酷的人类的战争。
戚定浩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安徽12军34师一百团的机械炮兵连战士,已经闻到了战火的硝烟,他们连接到命令需要征集18名战士,有的战士彷徨了,毕竟战争意味着死亡和受伤,毕竟战争是残酷的对峙。
戚定浩毅然打报告,要求到战争的第一线去奋战,他的请求令很简单:我家里有兄弟俩,就是我打死了,老父亲还有兄弟照看,小时候,我爱看战争片,我想做英雄,就是选一兵,我也要尽力争取。
接着进行了党旗宣誓,家信巧妙回复,插进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川阆中的13军38师113团钢铁营三连,团长征前话简短、明了,让大家知道了战争就在眼前。
他说:战争马上开始,战争必死人,不要怕!邓小平说,发挥牛刀杀鸡的本领,让敌人望而生畏,现在就出发!最后关山度若飞,万里赴戎机,进行战斗前准备开拔工作。
2月16日晚9时,伸手不见五指,山棱异常的静悄悄,只有几声小鸟低弱的鸣叫,预示着一场战争的开场。
借着微弱的月色,埋伏在河岸的三连140名战士,分批坐上橡皮筏全速越过100多米宽的红河,戚定浩他们一组8人,正绷紧每一根神经,全速行进,试想一想,假如被敌军发现,一颗炮弹将会导致整船灰飞烟灭。
他们不敢稍有懈怠,思想停留在冰冷的寒风中。
终于上了对岸,工兵营开始极速排雷,侦察兵前面打头阵,步步紧逼敌军阵营,此时刚好是后半夜一点半,正是南国春寒料峭季节,后半夜冷风习习,他们连像一把尖刀,却悄悄地穿插进敌人的营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摸黑进入敌军阵营,侦察兵开始摸哨卡,他们穿插连攻敌人的营地,但是因为人生地不熟,侦察兵摸哨卡失败,引起敌人的警觉,一时枪声、叫喊声、手榴弹声等响成一片,按照敌人的火力,估摸着有两个连的兵力,他们随手丢掉身上的棉被和雨衣,减轻身上的重量,轻装上阵,因为出征前规定每一位战士必须带好雨衣、棉被、水壶、2斤米、四个弹核、两个手榴弹和五百发子弹,约莫60斤重的随声必用品,但是,戚定浩不一样,他作为炮击手,他带的是:两根标杆、一个格子记录本、棉被、雨衣和防毒面具。
就这样,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战,估摸枪声已经零落,他们就必须停战、按照作战计划,他们必须绕道到指定的14号高地,履行封守巴山县城,阻断越军增援部队的目标,达到迎接总攻的开始。
他们穿过封锁线,顺利的到达了目的地。
14号高地位于进巴山的公路要道边的山坡上。
他们开展了战前的准备工作,挖出了深深的壕沟,同时,埋伏在下面。
此时他们听到来自于祖国的排炮像炸雷,从头顶呼啸而过,然后一声声在敌方阵营开花,那震耳欲聋的声音和那爆炸的耀光在边境线形成强大的光束,久久不褪。
他们以为我军炮力已经把敌人的阵地夷为平地了,心中一片窃喜。
但是战争不可能这样一蹴就成。
敌军的援兵纷纷增多,但是戚定浩他们连队居高临下,严密的监视着公路上的一举一动,敌人的一次次进攻,一次次都被他们打下去,那子弹像雨点一样密集的射向敌方,直到第二天下午3点,和大部队接轨,他们整整打了一天,五百发子弹几乎用完,为大部队的前进保障了实力和铲除了后援部队的帮助。
这一场酣畅淋漓的战斗,让他们异常疲惫,他们被转入第二梯队修整,准备参加第二场战斗的打响,在这过程中,他们睡的是猫耳洞或河床冲刷过的沟道,何为猫耳洞就是在斜山坡上挖一个够人斜躺的洞,和衣斜躺着,再在上面盖上香蕉叶或树叶。
越南的气候很特别,好像和雨在较劲,一星期几乎要下两天雨,有时看起来阳光明媚,又淅沥沥下起了春雨,他们的衣服就这样湿了、干了,干了,湿了。
让大家还有承受不了的有,在战场上,人就像机器,得不停地思考战况和保持高扬的战斗状态,神经一直紧绷着,吃饭也没有定时。
有一次,两天两夜没有吃上饭,只啃了压缩饼干或少量罐头,当戚定浩看到嘉兴产的榨菜罐头时,异常感动,好想见到了久别的家乡的亲人一样,到现在还念念不忘那一幕。
因为身体承受能力达到了极点,人的感情就会更加脆弱,他们的内心无时无刻都在渴望着战斗的尽早结束。
在行军中,他们每时每刻都要预防敌军散落游击队的袭击,有一次,敌人一颗子弹呼啸的从他眼前穿过,他以为自己牺牲了,但是命大福大,只是擦破了鼻子上的一点皮,然而心中还是有一点惊悸的,从地上爬起来时,发现心跳得特别厉害。
俗话说:战争就是敌我双方的对峙。
但是对于老百姓来说,战争就是磨难,战争就是损失和无奈。
他们不崇尚战争,他们希望和平。
在我军强大的宣传攻势的引领下,一张张宣传传单从飞机上飞下来,告诉越南人民:中国人民和越南人民永远和好。
他们照样过着平淡的生活,心中更多的是害怕和强烈的渴望和平的需要。
记得有一次,戚定浩和战友在巡逻时,发现对面山上探出两个头,当时,大家犹豫不决,是游击队还是村民时,作为班长的戚定浩果断命令,以安全为主,不冒目伤害任何老百姓。
最后发现的是两个十二、三岁的男孩,他们把他们送回了家,发现家中只有一个坐轮椅的老爸和一个年老的奶奶,当他们比划着告诉他们,别到山上乱跑时,老奶奶激动地敲打着凳子,示意他们坐一会儿,又拿出自酿的老酒,自己先喝了一点,请他们喝,让战士们培感温情。
2月22日下午,那才是战争进入白日化的一天,位于吉祥的563高地驻扎着越军一个师部的指挥所,接到情报后,我军派出了五、六两个钢铁连前去迎战,但是都被敌人的强大火力压下,迟迟不能攻下据点。
接到上级命令,三连要发扬上次英雄作战的精神,不惜代价啃掉这块硬骨头。
穿插部队应命协同作战,敌我双方都出动了大批的坦克和大炮,一时间,战场上硝烟弥漫,炮声隆隆,好像整个大山在震动。
经过猛火的先遣以后,紧接着,三个连联合上阵,战场上厮杀声响彻天地。
此时,敌军的机枪开始了猛力的反攻,直压住我方的火力,有一颗炮弹就在前面开花。
眼看局势非常危急,戚定浩马上决定,十班跟他走,往后退三十米,卧倒!分批越过敌人的火力点,然后从后包抄而进,当越过火力点时(一马路),被敌军发现这个计划,密集的弹雨从天而降,全部对准这马路,马路被炸成坑坑洼洼,但是这马路是大家必经的要塞,戚定浩一马当先,拿着机枪,用密集的弹雨掩护着战友们跨越马路,当战友们来到对面时,反过来掩护他经过马路要塞时。
他看准弹雨停息的间隙,一个箭步跨越到马路上,但是胸口的弹药负荷太重,羁绊他,摔了一个大跟斗,让战友们为他捻紧了一把汗,但是他不惊慌,一个滚动,滚到马路下的稻田里,然后来一个鲤鱼翻身,飞跃来到对边,和后面的增援部队,一起包抄到敌人的后方,趁敌人还没有回过神时,就消灭了机枪手,赢得了反扑的机会和战争的胜利。
紧接着,时间的指针指向了,2月25号上午3点,三连来到了563高地,据探报,563高地是敌军的师部的指挥所,要消灭这个据点,说明了这是一场特别的战役。
9点双方火力接轨,开展了你死我活的火力急拼,阵地上硝烟滚滚,双方都在死磕,他们都为着自己的大部队的前进打着头阵,因为这样关系到整个战役的成败与毁灭,就这样,双方不停地火并,枪声在山谷回荡,形成一股强烈的对流,让大家不寒而栗。
最后,到晚上4点,终于敌人败下阵来,仓惶撤退,当从俘虏中了解到有一个师部的副师长腿部受伤带着兵在逃窜时,戚定浩他们连就立马决定,继续追赶,活捉师长。
但是,因为道路不够熟悉,追了好长时间才不得不放弃,但是这一次战役大败了敌人,让敌人的士气大为受挫,我军士气高昂,为战争的胜利,打响了开头炮。
3月5日,戚定浩他们连又接到师部命令,表扬并且要求他们:三连穿插好,主攻好,撤兵也要好,就来一个压阵吧,为祖国人民树立一个英雄连吧。
作为一个英雄连,他们的作用就是断后,圆满完成整个部队的撤退任务。
我军的撤退,助长了敌人反攻的心思,他们想死命的围攻我们的后面部队,想来一个小范围的围歼战,一次次从河对岸包抄过来,都被我们强大的攻势压下去。
他们的一次次阴谋也烟消瓦解。
最后也就是3月12日那一天晚上,他们三连作为断后部队,一夜急行军撤退出90多里路,在离边境2公里的地方暂时驻扎下来,做短时间的修整,完成回归工作。
3月13日4点钟,他们终于在猛士机场下机,踏上了祖国的领土,一颗紧张的、紧绷的心终于安定下来,迎接他们的是鲜花和祖国人民的热烈欢迎和真诚的欢呼声。
他们为他们的九死一生而庆幸,为战友们的英雄牺牲而缅怀,为祖国中央慰问团的祝贺而自豪,为自己尖刀三连的荣誉称号而光彩,并且军委授予他们集体一等功和戚定浩个人三等功。
岁月如梭,转眼间已是人海沧桑,但是那一份战争的经历让他们永世难忘,同样让祖国人民永远尊敬和爱戴他们。
尖刀三连的丰功伟绩将记录历史的史册,成为大家传颂与学习的榜样,时代在进步,他们的业绩将永远传承。
正如戚定浩说的:知足常乐,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从战争中走出来的人们,才知道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才知道国家和平与强大的重要,大家都渴望祖国强大,山河壮丽,但这所有的一切,将会流淌着几代人的血和汗水,因此在工作上,戚定浩认真负责,在公益事情上他一马当先,在为人处事上,他谦和毕恭,他将把他的一生付诸于平凡的为人民服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