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德育工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德育工作

摘要: 本文分析了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德育工作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以及近年来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活动的状况。针对当前心理健康指导工作的内容。提出德育工作要按照学生心理形成的特点和心理活动规律进行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 心理健康德育工作

引言:素质教育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在学生教育发展中,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使个性能够得到全面、和谐发展的先决条件。对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心理健康指导与德育教育的关系

德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在此过程中,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积极的生活态度,良好的性格特征都是影响品德发展的重要心理基础。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是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内容。美国学者哈维格斯特认为,儿童期发展的主要任务中就包括发展道德性及价值性判断的标准,发展人格的独立性,发展对社会团体的态度等。在教育实践中,许多问题行为的存在都与不健康的心理有关。

1.心理健康与德育教育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心理健康与德育教育,学校德育工作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具体表现为:首先,它们在研究内容、表现形式、方法措施及效果作用等都存在差异。具体地说,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其客观规律的科学,研究内容是个体认知、情感、意志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小学生心理健康指导是根据学龄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采取一定的方法与措施塑造小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而德育教育工作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明确的价值取向,它按照社会发展要求规范个人行为,用正确的人生观、道德现、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武装小学生头脑,提高他们对国家和社会的归属感和

自豪感形成和建立。其次,二者之间又是紧密联系的,因为它们服务的对象都是学生,基本职能都是“育人”。一方面,思想形成和发展要按照心理活动的规律进行。任何一种道德品质都是由个体知、情、意、行等,4个心理成份构成。因此,德育教育必须以小学生心理特点与规律为基础。同时学生稳定的情绪与良好的心理状态也将促使思想教育工作更有成效。正如我们对具有心理问题和心理困惑的学生只批评他觉悟不高,意志不坚强,这不仅不能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反而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另一方面,德育教育对心理健康指导起决定作用。一个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与行为的人,必然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需要、兴趣、动机和情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一旦形成,将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与人格完善起决定作用,促进积极向上充满自信,奋发健康的心理状态。从这一意义上说,德育教育是小学生心理活动水平的控制器和调节器。

2、心理健康与德育教育的结合。在我国由于传统思想认识的片面性,忽视心理健康指导,流行于说教和灌输,导致学生道德认知水平与道德行为相脱节。研究表明,个体的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学校德育教育的绩效取决于学生个体心理素质的健康与否,取决于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内化程度。表现为在价值观、道德观与社会行为准则形成的内化过程中,主体自我表现意识、情感及个性特征等心理素质起重要作用。将科学的社会道德观转化为个体思想品质与行为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来培育。同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如何从小培养小学生正确的认知能力,社会行为的判断能力等问题不是传统思想教育能够完全解决的,而心理健康指导以其自身特点和优势弥补了德育教育的不足。例如,对于“如何进行伙伴的人际交往”、“学习焦虑怎样克服”、如何提高自己心理承受能力”、“怎样面对所遇到的困难”等问题每天都在影响或困惑着学生,这些问题正是心理健康指导工作的内容。所以开展心理健康指导工作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促进德育教育目标的实现,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

二、学校心理健康指导与德育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小学生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1994)提出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工作。各类中小学先后设立了心理咨询中心,开展心理健康指导工作,表现出以下两个特点:

1、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测评。近年来一些学校都应用各种心理测量手段开展学生心理测评。但从我省来看发展不平衡。其中主要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习焦虑、智商和人格特征进行测评,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心理健康作出分析评价。归纳这一方面工作,可概括出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中存在的某些特点。如个别小学生的厌学情绪,课堂上控制不了自己思想“开小差”及好动的行为,上网玩游戏成瘾,对社会美与丑,善于恶的是非辨别不清,以及一些独生子女的孤独,胆小、自卑等心理。亚健康状态在小学生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成为心理健康指导的重要对象。

2、小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指导。针对小学生存在的各类心理问题,各类学校心理咨询中心都针对不同年龄发展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开

展了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咨询、心理训练活动、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及创办心理咨询干预等活动。例如:目前福州教育工作委员会将开展未成年心理咨询工作和心理健康服务, 作为今年开展未成年人思

想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厦门中小学开设了心理健康的专门机构。应用心理方法与手段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训练与团体心理咨询活动,取得良好效果,正成为心理健康指导的主要方式。

综上所述,学校心理健康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呈现出从初期探索性实践向实践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转化,从单一学科人员向心理、医学、教育、社会等多学科人员相结合转化,从单一学校向区域性、全国性共同合作转化,从挂靠、兼职的临时性编制向规范化管理体制转化的发展趋势。将心理健康指导看作是德育教育目标和内容的延伸,更新了德育工作者的观念。

三、心理健康指导是德育教育工作的基石

针对目前学生在应试教育中存在的关注书本理论知识的多,关注如何认识自身、调控自己能力差;关注自己学业成绩多,关注培养自身潜能,完善人格适应社会环境少的现象,我认为,根据在校小学生不同阶段心理特点和存在问题,应当注意以下3个方面:

1、增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自觉意识。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属点都是为了育人,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应当将其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的整体规划。在提高认识的前提下,通过开设心理健康相关课程、举办心理健康系列讲座与宣传栏目、组织学生音乐教学、体育教学等相关学科将心理健康贯穿于教学之中。培养和陶冶学生道德情感,坚强意志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在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为重点,全面推进整体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着力于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教育、个性心理素质教育、心理调控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应对能力的培养。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专业队伍的建设和培养。教育部1999年第13号文件中提到:“搞好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正常,健康开展的重要条件。”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会直接决定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通过专兼职结合、专业互补,建立一支稳定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其次要积极开展队伍人员的培训工作。采取进修学习、系统培训与案例讨论、校际间合作等方式,不断提高小学教师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与技能。

3、心理辅导活动的设计

心理辅导活动就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为目的的,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专门活动。活动可以与课堂教学结合在一起,与班级的集体活动或少先队活动结合在一起。必要时,应该通过专门的心理辅导活动课来进行。

(1)心理辅导活动的设计要遵守的原则:针对性原则;民主性原则;活动性原则;参与性原则。

(2)设计的程序有明确目标:确定内容;选择方式。

(3)实施要要领:是明确角色;开放自我;机动灵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