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之配套问题及工程问题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之配套问题及工程问题

5月9日晚数学作业—配套问题及工程问题1.一个车间加工轴杆和轴承,每人每天

平均可以加工轴杆12根或者轴承16

个,1根轴杆与2个轴承为一套,该

车间共有90人,应该怎样调配人力,才能使每天生产的轴承和轴杆正好

配套?

2.用白铁皮做罐头盒,每张铁皮可制盒身15个,或盒底40个,一个盒身与

两个盒底配成一套罐头盒.现有280

张白铁皮,用多少张制盒身,多少张

制盒底,可以正好制成整套罐头盒?3.将一批工业最新动态信息输入管理

储存网络,甲独做需6小时,乙独做

需4小时,甲先做30分钟,然后甲、

乙一起做,则甲、乙一起做还需多少

小时才能完成工作?4.雅丽服装厂童装车间有40名工人,缝制一种儿童套装(一件上衣和两条裤子配成一套).已知1名工人一天可缝制童装上衣3件或裤子4件,问怎样分配工人才能使缝制出来的上

衣和裤子恰好配套?

5.一项工程,甲单独做要10天完成,乙单独做要15天完成,两人合做4

天后,剩下的部分由乙单独做,还需要几天完成?

6.一件工作,甲单独做15小时完成,乙单独做10小时完成,甲先单独做9小时,后因甲有其他任务调离,余下的任务由乙单独完成,那么乙还要多少小时完成?

人教版七年级的数学工程问题.doc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工程问题 备课时间: 2013 年 11 月 19 日备课组:七年级数学 上课时间:第12 周星期三执教老师:向清旺陈春凤王本江杨春艳向庶 学习目标: 1. 会根据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熟练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工程等问题。 学习难点:实际问题中 ,如何建立等量关系,并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学习要求: 1. 阅读课本P101 的例 5; 2.完成书上的填空; 3.限时 25 分钟完成本导学案(独立或合作); 4.课前在组内交流展示,组长对组员进行等级评价。 一、自主学习: 1.一件工作 ,如果甲独做 a 小时完成 ,则甲独做 1 小时 ,完成全部工作量的__________ . 2.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1)工作量=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2)工作时间=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3)工作效率=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3.水池一个进水管,8 小时可以注满空池,池底有一个出水管,12 小时可以放完满池的水,如果同时打开进水管和出水管,那么 ,多少小时可以把空池注满? 提示:( 1)注满一池水的工作量为“____” . (2)进水管工作效率为 ________ ,出水管工作效率为 ________ . (3)若设经过 x 小时可以注满水池 ,则进水管的进水量为 ______________ ,出水管的出水量为 _____________ . (4 )相等关系为: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1 , 则列出方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得: x= ________ . 二、合作探究: 1.阅读教材 P101,并完成下列填空: (1)把总工作量看着 ______ ; (2)人均效率为 _______ ,若设先安排 x 人工作 4 小时 ,则完成的工作量为 ___________ , 再增加 2 人和前一部分人一起做 8 小时 ,完成的工作量为 ______________ , (3)这段工作分两段完成 ,两段完成的工作量之和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则列方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你会解吗?试一试。 提示:①此时工作量=人均效率×人数×工作时间② 如果一件工作分几段完成,则各阶段工作量的和=总工作量。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1课时 配套问题与工程问题

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第1课时配套问题与工程问题 【知识与技能】 会根据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并进一步熟练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 通过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挑战自我的意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 【教学难点】 根据题意,分析各类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会熟练地列方程解应用题.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在前两节中,我们着重探讨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几种方法,这几种解法包括合并同类项与移项、去括号与去分母等.这几个课时我们着重探讨如何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先来看两个问题: 问题1 机械厂加工车间有85名工人,平均每人每天加工大齿轮16个或小齿轮10个,已知2个大齿轮与3个小齿轮刚好配成1套,那么需要分别安排多少名工人加工大、小齿轮,才能使每天加工的大、小齿轮刚好配套? 思考:①若安排x名工人加工大齿轮,则有___名工人加工小齿轮. ②x名工人每天可加工_____个大齿轮,加工小齿轮的工人每天可加工____个小齿轮. ③按题中的配套方法,你是否可找出其中的等量关系呢? 问题2一件工作,甲单独做20小时完成,乙单独做12小时完成,那么两人合作多少小时完成?

思考:①两人合作32小时完成对吗?为什么? ②甲每小时完成全部工作的______; 乙每小时完成全部工作的_______; 甲x小时完成全部工作的_______; 乙x小时完成全部工作的_______. 【教学说明】提出这个问题,旨在让学生能快速进入课堂,进行思考.教师可根据上面所列思考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问题1是配套问题,教师最终要引导学生找出等量关系:生产的大齿轮数量的3倍与小齿轮数量的2倍相等.题①、②依次填: (85-x)、16x、10(85-x).依次我们可列得方程为3×16x=2×\[10×(85-x)\]. 问题2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如何解决与工作量相关的应用题,这类题求解时一般都需要去分母.所以这类题可看作是与去分母解方程有关的实际问题.解决这类问题需要知道“工作量=人均效率×人数×时间”这一基本数量关系式,该题中第①问是不对的,第②问依次应填120,112,x20,x12,教师教学时可让学生稍作思考后作答.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探究1教材第100页例1. 【分析】(1)每人每天平均生产螺钉1200个或螺母2000个表示什么意思? (2)刚好配套,说明螺钉和螺母个数一样多吗? (3)为了使每天的产品刚好配套,应使生产的螺母数量恰好为螺钉数量的_______. 解:设分配x名工人生产螺钉,则有人生产螺母,一天共生产螺钉个,螺母_______个. 问题:你能列出方程吗? 【教学说明】众所周知,理解题意是学好数学的前提,本例通过分析使学生深入理解题意,便于学生找出相等关系.通过多媒体或实物演示,有效分解教学难点,从而更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此外,前面栏目中的问题也有利于解答本题. 教师组织并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或实物演示使学生深入理解螺钉的数量是螺母数量的二分之一,螺母数量是螺钉数量的二倍,引导学生找出相等关系列方程.教师重点关注学生能否理解“刚好配套”,关注学生能否理解在配套的情况下相等关系应为:螺钉的数量×2=螺母的数量;而不是:螺母的数量×2=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应用“希望工程”义演与追赶小明(提高版)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重难点突破 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二)---- “希望工程”义演与追赶小明(提高)知识讲解 【学习目标】 1.能够分析复杂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体会对同一问题设不同未知数的算法多样化; 2.能借助“线段图”分析复杂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发展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之间的转换能力; 3.归纳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进一步体会模型思想. 【要点梳理】 要点一、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思路为:问题??? →分析抽象方程???→求解检验 解答.由此可得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步骤为:审、设、列、解、检验、答. 要点诠释: (1)“审”是指读懂题目,弄清题意,明确哪些是已知量,哪些是未知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寻找等量关系. (2)“设”就是设未知数,一般求什么就设什么为x ,但有时也可以间接设未知数. (3)“列”就是列方程,即列代数式表示相等关系中的各个量,列出方程,同时注意方程两边是同一类量,单位要统一. (4)“解”就是解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 (5)“检验”就是指检验方程的解是否符合实际意义,当有不符合的解时,及时指出,舍去即可. (6)“答”就是写出答案,注意单位要写清楚. 要点二、“希望工程”义演(分配问题) 分配(调配或比例)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比如合理安排工人生产,按比例选取工程材料,调剂人数或货物等. 这类问题与生活密切相关,考察大家分析问题能力的同时,也考察了同学们的日常生活知识. 要点诠释: 分配问题中关键是要认识清楚部分量、总量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分配问题中主要考虑“总量不变”;而在比例问题中则主要考虑总量与部分量之间的关系,或是量与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要点三、追赶小明(行程问题) (1)三个基本量间的关系: 路程=速度×时间 (2)基本类型有: ①相遇问题(或相向问题):Ⅰ.基本量及关系: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3章《产品配套问题》知识点训练(基础)(人教版)

《产品配套问题》基础训练 知识点 产品配套问题 1.(哈尔滨中考)某车间有26名工人,每人每天可以生产800个螺钉或1000个螺母,1个螺钉需要配2个螺母,为使每天生产的螺钉和螺母刚好配套.设安排x 名工人生产螺钉,则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21000(26)800x x ?-= B.1000(13)800x x -= C.1000(26)2800x x -=? D.1000(26)800x x -= 2.(教材P100例1变式)有一个专项加工茶杯车间,一个工人每小时平均可以加工杯身12个或加工杯盖15个,车间共有90人.安排加工杯身的人数为多少时,才能使生产的杯身和杯盖正好配套? 直接设法:设安排加工杯身的工人为x 人,则加工杯盖的工人为________人,每小时加工杯身_______个,杯盖_______个,则可列方程为_______,解得x =_______.间接设法:设共加工杯身x 个,共加工杯盖x 个,则加工杯身的工人为________人,加工杯盖的工人为________人,则可列方程为_________.解得x =_________.故加工杯身的工人为__________人. 3.某车间共有75名工人生产A ,B 两种工件,已知一名工人每天可生产A 种工件15件或B 种工件20件,但要安装一台机械时,同时需A 种工件1件、B 种工件2件才能配套,则车间如何分配工人生产,才能保证连续安装机械时,两种工件恰好配套?

参考答案 1.C 2.(90)1215(90)1215(90)50 1215x x x x x x x --=- 90 600 501215 x x += 3.解:该车间分配30名工人生产A 种工件,45名工人生产B 种工件,才能保证连续安装机械时,两种工件恰好配套.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工程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工程问题 备课时间:2013年11月19日备课组:七年级数学 上课时间:第12周星期三执教老师:向清旺陈春凤王本江杨春艳向庶 学习目标:1. 会根据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熟练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 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工程等问题。 学习难点:实际问题中,如何建立等量关系,并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学习要求:1. 阅读课本P101的例5; 2.完成书上的填空; 3.限时25分钟完成本导学案(独立或合作); 4.课前在组内交流展示,组长对组员进行等级评价。 一、自主学习: 1.一件工作,如果甲独做a小时完成,则甲独做1小时,完成全部工作量的__________ . 2.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1)工作量=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2)工作时间=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3)工作效率=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3.水池一个进水管,8小时可以注满空池,池底有一个出水管,12小时可以放完满池的水,如果同时打开进水管和出水管,那么,多少小时可以把空池注满? 提示:(1)注满一池水的工作量为“____”. (2)进水管工作效率为________ ,出水管工作效率为________ . (3)若设经过x小时可以注满水池,则进水管的进水量为______________ ,出水管的出水量为_____________ . (4)相等关系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 ,则列出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得:x=________ . 二、合作探究: 1.阅读教材P101,并完成下列填空: (1)把总工作量看着______ ; (2)人均效率为_______ ,若设先安排x人工作4小时,则完成的工作量为___________ ,再增加2人和前一部分人一起做8小时,完成的工作量为______________ , (3)这段工作分两段完成,两段完成的工作量之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则列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会解吗?试一试。 提示:①此时工作量=人均效率×人数×工作时间②如果一件工作分几段完成,则各阶段工作量的和=总工作量。

最新七年级数学工程问题公式

一、相遇问题: 两地距离=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两地距离÷速度和 速度和=两地距离÷相遇时间 二、相离问题: 两地距离=速度和×相离时间 相离时间=两地距离÷速度和 速度和=两地距离÷相离时间 三、追击问题: 速度差×追及时间=路程差 路程差÷速度差=追及时间(同向追及) 速度差=路程差÷追及时间 甲经过路程—乙经过路程=追及时相差的路 四、水流问题: 顺水速度=船速+水速 逆水速度=船速-水速 船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 2 当两船相对航行时,甲船顺水速度+乙船逆水速度=甲船静水速度+乙船静水速度当两船同向航行时,后(前)船静水速度—前(后)船静水速度=两船距离缩小(拉大)的速度 五、工程问题: (1)一般公式: 工效×工时=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时=工效;工作总量÷工效=工时。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2)用假设工作总量为“1”的方法解工程问题的公式: 1÷工作时间=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几; 1÷单位时间能完成的几分之几=工作时间。 六、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 实际售价=原售价×10%×几折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 定价=成本+利润 利润=成本×利润率 定价=成本×(1+利润率)

七、存储利息问题: 顾客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银行付给顾客的酬金叫利息,本金和利息合称本息和,存入银行的时间叫做存期,利息与本金的比叫做利率。利息的 20%付利息税。 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利率=利息÷本金×100% 利息税=利息×20%=本金×利率×时间×20% 税后利息=利息×(1-20%)=本金×利率×时间×(1-20%) 本息和=本金×(1+利率×期数) 月利率=年率÷12 ;年利率=月利率×12 年利率=季度利率×4=半年利率×2 小学六年级语文字、词、句知识积累 (一)字、词 一.改正下列成语中的错别字。 直接了当()焕然一新()道貌暗然()既往不究() 别出心栽()礼上往来()难以名壮()色厉内茬() 如火如茶()因地治宜()推心至腹()纷至踏来() 原形必露()谈笑风声()委屈求全()金壁辉煌() 二.直写出下面代称的含义 “杏林”指“桃李”指“肝胆”指 “千金”指“高足”指“汗青”指 “杜康”指“红豆”指“手足”指 三.巧填成语。 1.填叠词。 威风忠心风尘千里 衣冠大名文质人才 2.填恰当的字。 一如洗死如归对如流背如流 巧舌如日如年心急如守口如胆小如 3.填上表示动物名称的字,组成成语。 亡()补牢飞()扑火()刀小试童颜()发 金()脱壳门可罗()()到成功浑水摸()

(完整)七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类型

配套问题 例题:一张方桌由1个桌面、4条桌腿组成,如果1立方米木料可以在方桌的桌面50个或做桌腿300条,现有5立方米木料,那么用多少立方米木料做桌面、多少立方米木料做桌腿,做出的桌面和桌腿,恰好配成方桌?能配成多少方桌? (分析:本题的配套关系是:一个桌面需要4个桌腿,即_______数量=4×_______数量) 练习:1.某车间有30名工人,生产一种螺栓和螺帽,平均每人每小时能生产螺栓12个或螺帽18个,一个螺栓要配三个螺帽,应分配多少人生产螺栓,多少人生产螺帽,才能使生产的螺栓和螺帽刚好配套? 2、某车间有技工85人,平均每天每人加工甲种部件16个或乙种部件10个,2个甲种部件和3个乙种部件配一套.问加工甲、乙部件各多少人才能使每天加工的甲、乙两种部件刚好配套? 3、用白铁皮做罐头盒,每张铁皮可制盒身25个,或制盒底40个,一个盒身与两个盒底配成一套.现在有36张白铁皮,用多少张制盒身,多少张制盒底,可使盒身与盒底正好配套?

行程问题 1、一艘轮船从甲地顺流而下8小时到达乙地,原路返回需要12小时才能到达甲地。已知水流速度是每小时3千米,求甲、乙两地的距离? 2.一架飞机飞行在两个城市之间,风速为每小时24千米,顺风飞行需要2小时50分钟,逆风飞行需要3小时,求两城市间距离。 3.环形跑道400米,小明跑步每秒行9米,爸爸骑车每秒行16米,两人同时同地反向而行,经过几秒两人相遇?. 4.甲、乙二人从相距91千米的A、B两地相向而行,甲先出发1小时,二人在乙出发4小时后相遇,而甲每小时比乙快2千米,求甲、乙二人的速度?

工程问题 1. 一件工程,甲独做需15天完成,乙独做需12天完成,现先由甲、乙合作3天后,甲有其他任务,剩下工程由乙单独完成,问乙还要几天才能完成全部工程? 2.整理一批图书,由一个人做要40小时完成。现计划由一部分人先做4小时,再增加2人和他们一起做8小时,完成这项工作。假设这些人的工作效率相同,具体先安排多少人工作。 3.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要10天,乙需要12天,丙单独做需要15天,甲、丙先做3天后,甲因事离去,乙参与工作,问还需几天完成? 4. 一个蓄水池有甲、乙两个进水管和一个丙排水管,单独开甲管6小时可注满水池;单独开乙管8小时可注满水池,单独开丙管9小时可将满池水排空,若先将甲、乙管同时开放2小时,然后打开丙管,问打开丙管后几小时可注满水池?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配套问题课后练习题

1.某一天七年级170名学生参加植树活动,如果这一天平衡每名男生能挖树坑3个,每名女生平衡能种树7棵,凑巧能使每个树坑都种上一棵树,则该校七年级男生、女生各有多少人?设男生有x人,则女生有人,根据题意列方程为:。 2.七年级(1)班43人参加运土劳动,共有30根扁担,要安排多少人挑土,多少人抬土,可以使扁担和人员相配不多不少?若设挑土用根扁担,则下面所列方程中,正确的是.(填写方程的序号即可) ①;②;③;④.2.某3.车间有28名工人生产某种型号的螺栓和螺母.已知每人每天平衡能生产螺栓12个或螺母18个.一个螺栓与两个螺母配成一套.第一天车间安排了14名工人生产螺栓,14名工人生产螺母,问第二天应分别安排多少人生产螺栓、螺母,才能使两天生产的螺栓和螺母刚好配套?设第二天安排x人生产螺栓,由题意列方程为:. 4.光明服装厂要生产一批某型号的工作服,已知3米长的某种布料可以做这种型号的上衣2件,或裤子3条,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配成一套.计划用600米长的这种布料生产该型号的工作服.设用米布料生产上衣,余下的布料生产裤子才能恰好配套,则列得的方程为().AB.C.D. 5.某车间有技工85人,平衡每人每天可加工甲种部件16个或乙种部件10个,2个甲种部件和3个乙种部件凑巧配成一套.要使每天加工的甲、乙两种部件刚好配套,则应安排加工甲、乙两种部件的人数分别为多少? 选做题.某车间每天能生产甲种零件120个,或乙种零件100个,甲、乙两种零件分别取3个、2个才能配成一套,现要在30天内生产最多的成套产品,应该怎样安排生产甲、乙两种零件的天数?最多可生产产品多少套?(注:同一天不生产两种产品) 1/ 1

-七年级数学上册工程问题练习人教新课标版

工程问题 例1、打印某文件,小李独自做需要 6 小时完成,小王需要8 小时完成,如 果他们共同做需要多少小时完成?例2、一件工作,甲单独做20 小时完成,乙单独做12小时完成,现由甲单独做 4 小时,剩下部分甲乙合作,还需要几小时完成?(还需要几小时完成这项工作的八分之五) 例3、整理一批图书,由一个人做要40 小时完成,现在计划由一部分人先做4 小时,再增加2 人和他们一起做8 小时,完成这项工作。假设这些人的工作效率相同,具体应先安排多少人工作? 例4、某水池有一个进水管和一个放水管,如果单独开进水管, 6 小时可以注满水池,如果单独开放水管,8 小时把水排完,如果同时开放进水管和放水管,那么多少小时可以把水池注满? 例5、某厂在预定期限内计划生产一批产品,若按照原计划每天生产30 件产品,则到期时还差200 件产品不能完成任务,由于改进了管理办法,每天生产36 件产品,结果到预定期限时,比原计划超额70 件产品,问:原计划生产多少件产品?预定期限是多少天? 检测: 1、某中学学生自己动手整修操场,若让初一学生单独工作,需要7.5 小时完成,若让初二学生单独工作,需要 5 小时完成,如果让初一、初二学生一起工作1 小时,再由初二学生单独完成剩余部分,共需多少时间完成? 2、整理一批数据,由一人做需80 小时完成,现在计划先由一些人做2小 时,再增加 5 人做8 小时,完成这项工作的四分之三,怎样安排参与整理数据的具体人数? 3、甲组的4名工人3月份完成的总工作量比此月人均定额的4倍多20 件,乙组的5名工人3月份完成的总工作量比此月人均定额的6倍少20件, (1)如果两组工人实际完成的此月人均工作量相等,那么此月人均定额是多少件?

七年级数学工程问题

工程问题(已讲) 1. 一个水池有甲乙两个水龙头,单独开甲水龙头4小时可以把空水池灌满,单独开乙水龙头6 小时可以把空水池灌满,灌满水池的三分之二要同时打开甲、乙水龙头多少小时? 2. 甲乙丙仨人合作一件工程,甲乙合作六天完成工作量的1/3,然后乙丙合作两天完成余下任务的1/4,剩下的工作由三人合作五天才完成,他们共得九百元,按劳分配,每人应得多少钱? 3. 甲、乙两人项合作完成一项工程,甲单独做30天完成,乙单独做20天完成,合同规定15 天完成,否则超过1天罚款1000元,甲、乙两个人经商量签了合同。(1)正常情况下,甲、乙两人能否履行合同?为什么?(2)现两人合作了这项工程的75%,因别处有急事,必须调走1人,问调走谁更合适些?为什么? 4. 某人上午10点从甲地出发,步行到乙地,到达乙地后休息了1小时,骑车按原路返回甲地,恰好是下午3点,他步行的速度是每小时5千米,骑车的速度是步行速度的3倍,问甲、乙两地间的距离是多少? 5. 汽车运送一批货物,若每辆车装3t,则剩5 t;若每辆车装4 t,则可少用5辆车。问共有汽车多少辆?货物有多少吨? 6. 甲,乙两车从同一车站出发,甲车速度为165km/h,乙车的速度为185km/h。若甲车比乙车早2h出发,一车要用多少时间才能追上甲车? 7. 小张乘车从家到学校,共行142km。走平路一段,上坡路一段,共用5h,若走平路30km/H,上坡30km/h,平路长(),上坡路() 8. A、B两个车站相距240千米,一公共汽车从A站开出,每小时行驶48千米,一小轿车从B站开出,每小时行驶72千米。小轿车从B站开出1小时后,客车从A 站开出,两车相向而行,几小时后两车相遇? 9. 甲乙两人在10km的环行公路上跑步,甲每分跑230m,乙每分跑 170m.(1).若两人同时同地同向出发,经过多少时间首次相遇?(2).若甲先跑10min,乙再同地同向出发,还需多长时间两人首次相遇?(3).若两人同时同地同向出发,经过多长时间第二次相遇? 10. 某部队士兵以每小时4km的速度从部队步行到市中心广场去参加公益活动,走了后,小马奉命回部队取一件东西,他以每小时6km的速度回部队取了东西后又以同样的速度追赶队伍,结果在距广场2km处追上队伍,求某部队与市中心广场的距离. 11.整理一批数据,有一人做需要80小时完成.现在计划先有一些人做2小时,再增加5人做8小时,完成这项工作的4 分之3.怎样安排参与整理数据的具体人数?

(word完整版)七年级上数学配套问题

应用题练习 1、包装厂有人42,每个人平衡每小时生产圆片120片,或长方形片80片,将两张圆片与一张长方形片配成一套,问如何安排工人? 2、用铝片做听装饮料瓶,每张铝片可制瓶身16个或制瓶底43个,一个瓶身和两个瓶底可配成一套,有150张铝片,用多少张制瓶身和多少张制瓶底? 3、某工厂计划生产一种新型豆浆机,每台豆浆机需3个A种零件和5个B种零件凑巧配套已知车间每天能生产A种零件450个或B种零件300个,现在要使在21天中所生产的零件全部配套,那么应安排多少天生产甲种零件,多少天生产乙种零件? 4、车间有26名工人生产零件甲和零件乙,每人每天平衡生产零件甲120个或零件乙180个,为使零件甲和零件乙按3:2配套,则需分配多少工人生产零件甲和零件乙? 5、某车间每天能生产甲种零件450个或乙种零件300个,已知3个甲种零件与5个乙种零件刚好配套,现要在21天中使所生产的零件全部配套,那么该如何安排生产? 6、敌我两军相距25km/h,敌军以5km/h的速度逃跑,我军同时以8km/h 的速度追击,并在相距1km处发生战斗,战斗是在开始追击后几小时发生的? 7、小王在静水中的划船速度为12km/h,今往返于某河,逆流时用了10h,顺流时用了6h,求此河的水流速度。 8、姐姐步行速度是75米/分,妹妹步行速度是45米/分。在妹妹出发20 分钟后,姐姐出发去追妹妹。问:多少分钟后能追上? 9、小张和小王,分别从甲乙两地出发步行,1小时30分后,小张走了甲乙两地距离的一半多1.5千米,此时与小王相遇。小王的速度是3.7千米/小时,那么小张的速度是多少? 10、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着同一公路追赶前面的一个骑车人。甲乙两车分别用10分钟、6分钟追上骑车人。已知甲车速度是24千米/小时,乙车速度是30千米/小时,问两车出发时相距多少千米?

初中数学的工程问题

浅谈数学中工程问题 一、基本概念理解。 工作量:完成工作的多少,可以是全部工作量,为了方便解题,一般用数“1”表示,也可以是部分工作量,常用分数表示。例如工程的一半可表示成1/2,工程的五分之一可表示成1/5。 常用的数量关系式1:小明一分钟能写15个汉字,请问五分钟他能写多少个汉字? 【解题关键点】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15×5=75(个)。 常用的数量关系式2:做500个零件,平均每天做50个,几天可以做完? 【解题关键点】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500÷50=10(天)。 常用的数量关系式3:4小时做了100个零件,平均每小时做多少个零件? 【解题关键点】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100÷4=25(个)。 常用的数量关系式4:甲一天能生产10个产品,乙一天能生产20个产品,问甲、乙一天一共生产多少个产品? 【解题关键点】总工作量=各份工作量之和,10+20=30(个)。 二、合作完工问题。 通过计算工效和,来算出工作时间。工效和为所有工作人员的效率之和。 工作总量÷工效和=工作时间 合作完工问题1:一项工程,由甲工程队单独做需20天完成,由乙工程队单独做需30天完成,两队合作需多少天完成? 分析:设总工作量为1,由甲工程队单独做需20天完成,由乙工程队单独做需30天完成,可知甲、乙的工作效率分别是1/20、1/30。 【解题关键点】工作总量÷工效和=工作时间,1÷(1/20+1/30)=12(天)。 合作完工问题2:甲乙两车运一堆货物。若甲单独运,则甲车运的次数比乙车少5次;如果两车何运,那么各运6次就能运完,甲车单独运完这堆货物需要多少次? 【解题关键点】设甲单独运需要X次,则乙单独需要X+5次,则甲、乙的工作效率分别为1/X 、1/(X+5)依题意有1/X + 1/(X+5)=1/6解得X=10 三、组合合作完工问题。 工效和-一方工效=剩下方工效 组合合作完工问题1:一项工程,甲、乙合做6天可以完成。甲独做18天可以完成,乙独做多少天可以完成?

七年级上数学配套问题资料

七年级上数学配套问题 包装厂有人42,每个人平均每小时生产圆片120片,或长方形片80片,将两张圆片与一张长方形片配成一套,问如何安排工人? 分析:1.设安排生产圆片工人为()人,则安排长方片( )人2.生产圆片的总数为()片,生产长方片的总数为()片 3.如何配套?圆片总数:长方片总数=():() 4.列式: 用铝片做听装饮料瓶,每张铝片可制瓶身16个或制瓶底43个,一个瓶身和两个瓶底可配成一套,有150张铝片,用多少张制瓶身和多少张制瓶底? 分析:1.设生产瓶身用铝片()张,则生产瓶底用铝片()张 2.生产瓶身总数为()个,生产瓶身总数为()个 3.如何配套?瓶身总数:瓶底总数=():() 4,。列式 某工厂计划生产一种新型豆浆机,每台豆浆机需3个A种零件和5个B种零件正好配套已知车间每天能生产A种零件450个或B种零件300个,现在要使在21天中所生产的零件全部配套,那么应安排多少天生产A零件,多少天生产B 零件? 分析:1.设用()天生产A零件,用()天生产B零件 2生产A零件总数()个,生产B零件总数()个 3.如何配套?A零件总数:B零件总数=():() 4.列式 车间有26名工人生产零件甲和零件乙,每人每天平均生产零件甲120个或零件乙180个,为使零件甲和零件乙按3:2配套,则需分配多少工人生产零件甲和零件乙? 分析:设分配生产甲零件()人,分配生产乙零件()人 生产甲零件总数()个,生产乙零件总数()个 如何配套?甲零件总数:乙零件总数=():() 列式:

敌我两军相距25km,敌军以5km/h的速度逃跑,我军同时以8km/h的速度追击,并在相距1km处发生战斗,战斗是在开始追击后几小时发生的? 分析:设()小时发生战斗 当发生战斗时我军行进了()千米,敌军行进了()千米 针对行程问题,画出行程图: 列式: 小王在静水中的划船速度为12km/h,今往返于某河,逆流时用了10h,顺流时用了6h,求此河的水流速度。 分析:1设此河水流速度为()km/h,顺流时速度为()km/h,逆流时速度为()km/h 2.顺流时总共所走的路程为()km,逆流时总共所走的路程为()km 3.等量关系: 4.列式: 姐姐步行速度是75米/分,妹妹步行速度是45米/分。在妹妹出发20分钟后,姐姐出发去追妹妹。问:多少分钟后能追上? 分析:1.设()分钟后追上 2.当追上时妹妹总共步行了()米,姐姐总共步行()米 3.等量关系: 4.列式: 小张和小王,分别从甲乙两地出发步行,1小时30分后,小张走了甲乙两地距离的一半多1.5千米,此时与小王相遇。小王的速度是3.7千米/小时,那么小张的速度是多少? 分析: .小王所走的路程为()千米,半程为()千米,则小张的路程为()千米,此时可求小张的速度()千米每小时 列式: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5应用一元一次方程—“希望工程”义演素材北师大版

“希望工程”义演 活动与探究 小张在商店中买了14瓶汽水,又知每3个空汽水瓶可换1瓶汽水,问小张最多能够喝到多少瓶汽水? 过程:乍看题目觉得甚为简单,有同学就认为是18瓶汽水,原因是14瓶水喝完后可换4瓶,故可喝18瓶.那么4瓶喝完后呢?应该是4瓶喝完后,总共还有6个空瓶可换2瓶汽水,总共可喝20瓶.其实这还不是最多,最后2个空瓶虽不能换一瓶汽水,但我可以用“先借后还”的方法多喝一瓶汽水,即先借商店一瓶汽水喝完,还三个瓶,换一瓶汽水,再将那一瓶汽水还掉. 结果:通过分析,我们会发现最后的14个空瓶,通过先借后还,实际总共可换七瓶汽水即平均2个空瓶换1瓶汽水. 游泳趣题三则 [例1]小王沿河流逆流游泳而上,途中不慎将水壶掉进河中,沿河流漂走.10秒钟后发现水壶失落,小王立即返身回游,问小王返身回游多少秒可以追上水壶? 解析一:设x秒后追上水壶.设小王游泳速度为v1米/秒,水流速度为v2米/秒,如图所示,水壶在A处掉入水中,小王从A处游到B处时,已游了10(v1-v2)米.这时掉入水中的水壶已漂流了10v2米到达C处.小王从B处开始到D处追上水壶,共行了(v1+v2)x米,显然有下面等量关系:10(v1-v2)+10v2+v2x=(v1+v2)x,解得x=10. 解析二:选取水中的水壶为参照物,则水相对于水壶是静止的.由于小王的游泳速度不变,故人相对于水壶是静止的.由此看出,水壶离开人后,水壶静止在原地,人向前游,待人发现水壶掉水,以原速度回水壶处,这一前进一返回的时间应该相等.故小王返身回游10秒钟可以追上水壶. [例2]甲、乙二人分别从游泳池的左右两边同时出发来回游泳.他们第一次在离池右边20米处相遇.游到池边立即掉头回游又再次相遇.当他们第三次相遇时,两人恰好都游到了池的右边.问甲游的路程是多少?(假定二人游速不变,且掉头时间不计). 解析一:根据题意,作出运动简图,设甲、乙速度分别为v甲,v乙,池的长度为S,

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的工程问题

工程问题 基本的数量关系: ⑴工作量=工作时间×工效 ⑵工作时间=工作量÷工效 ⑶工效=工作量÷工作时间 常用的等量关系: ⑴各部分工作量之和=工作总量 ⑵各阶段工作时间之和=总时间 重要数据: ①要清楚地表达出各个工作者的工作效率; ②各阶段工作效率对应的工作时间。 题目类型: ⑴有明确具体的工作量的工程问题:如运送1000吨煤,修一条长2500米的水渠,挖一个200m3的蓄水池等。 ⑵没有具体准确的工作量的工程问题: 如修一条公路(但公路的长度没有准确数据),做一项工程,挖一条水渠,这类题要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利用时间可迅速表示出每个工作者的工作效率(这是七年级常用的方法) 1、某工厂原计划用26天生产一批零件。工作2天后,因改变了操作方法,每天比原来多生产5个零件,结果提前4天完成任务,则原来每天生产多少个零件?这批零件有多少个?

2、某工程队派出大、小汽车共17辆去运75吨沙子,如果大汽车每辆每次可运沙子5吨,小汽车每辆每次可运沙子3吨,而且这些汽车恰好一次能运完这批沙子,那么其中大汽车有多少辆? 3、已知某水池有进水管一根,进水管工作15小时将空水池注满,出水管工作24小时可以将满池水放完;⑴如果单独打开进水管,每小时可以注入的水占水池的几分之几?⑵如果单独打开出水管,每小时可以放出的水占水池的几分之几?⑶如果将两管同时打开,每小时的效果如何?如何列式。⑷对于空池,如果进水管先开2小时,再同时打开两管,问注满水池还需要多少时间?

4、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要10天完成,乙单独做需要15天完成,两人合作4天后,剩下的部分由乙单独做,还需要几天才能完成? 5、一件工作,甲单独做20小时完成,乙单独做12小时完成,现在先由甲单独做4小时,剩下的部分由甲、乙合做,剩下的部分需要几小时完成? 6、某工程,甲队单独完成需要16天,乙队单独完成需要12天。如先由甲队做4天,然后两队合做,问再做几天后可完成工程的六分之五? 7、有一项工程,要求在规定日期内完成,若甲队单独干需要6天完成,若乙队单独干需要9天完成,但两队都不能如期完成,现在甲先干1天,乙再加入,正好在规定日期内完成,问:规定日期是多少天?

七年级上数学配套问题

七年级上数学配套问题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七年级上数学配套问题 包装厂有人42,每个人平均每小时生产圆片120片,或长方形片80片,将两张圆片与一张长方形片配成一套,问如何安排工人? 分析:1.设安排生产圆片工人为()人,则安排长方片( )人 2.生产圆片的总数为()片,生产长方片的总数为()片 3.如何配套圆片总数:长方片总数=():() 4.列式: 用铝片做听装饮料瓶,每张铝片可制瓶身16个或制瓶底43个,一个瓶身和两个瓶底可配成一套,有150张铝片,用多少张制瓶身和多少张制瓶底? 分析:1.设生产瓶身用铝片()张,则生产瓶底用铝片()张 2.生产瓶身总数为()个,生产瓶身总数为()个 3.如何配套瓶身总数:瓶底总数=():() 4,。列式 某工厂计划生产一种新型豆浆机,每台豆浆机需3个A种零件和5个B种零件正好配套已知车间每天能生产A种零件450个或B种零件300个,现在要使在21天中所生产的零件全部配套,那么应安排多少天生产A零件,多少天生产B 零件? 分析:1.设用()天生产A零件,用()天生产B零件 2生产A零件总数()个,生产B零件总数()个 3.如何配套 A零件总数:B零件总数=():() 4.列式 车间有26名工人生产零件甲和零件乙,每人每天平均生产零件甲120个或零件乙180个,为使零件甲和零件乙按3:2配套,则需分配多少工人生产零件甲和零件乙? 分析:设分配生产甲零件()人,分配生产乙零件()人 生产甲零件总数()个,生产乙零件总数()个 如何配套甲零件总数:乙零件总数=():() 列式:

初一上学期数学应用题分类总汇(工程的问题)

初一数学应用题工程问题专项 工程问题公式: 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1)两个或多个工作效率不同的对象所完成的工作量的和等于总工作量 (2)一般情况下把总工作量设为1 【工程问题】 1. 一件工作,甲独作10天完成,乙独作8天完成,两人合作几天完成? 2. 一件工程,甲独做需15天完成,乙独做需12天完成,现先由甲、乙合作3天后,甲有其他任务,剩下工程由乙单独完成,问乙还要几天才能完成全部工程? 3.一批工业最新动态信息输入管理储存网络,甲独做需6小时,乙独做需4小时,甲先做30分钟,然后甲、乙一起做,则甲、乙一起做还需多少小时才能完成工作? 4.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要10天完成,乙单独做需要15天完成,两人合作4天后,剩下的部分由乙单独做,需要几天完成? 5.某工程由甲、乙两队完成,甲队单独完成需16天,乙队单独完成需12天。如先由甲队做4天,然后两队合做,问再做几天后可完成工程的六分之五? 6. 一项工作甲工程队单独施工需要30天才能完成,乙队单独需要20天才能完成。现在由甲队单独工作5天之后,剩下的工作再由两队合作完成,问他们需要合作多少天? 7、一项工程,甲单独做20天完成,乙单独做10天完成,现在由乙先独做几天后,剩下的部分由甲独做,先后共花12天完成,问乙做了几天?

8. 一个蓄水池有甲、乙两个进水管和一个丙排水管,单独开甲管6小时可注满水池;单独开乙管8小时可注满水池,单独开丙管9小时可将满池水排空,若先将甲、乙管同时开放2小时,然后打开丙管,问打开丙管后几小时可注满水池? 9.某车间有16名工人,每人每天可加工甲种零件5个或乙种零件4个.在这16名工人中,一部分人加工甲种零件,其余的加工乙种零件.?已知每加工一个甲种零件可获利16元,每加工一个乙种零件可获利24元.若此车间一共获利1440元,?求这一天有几个工人加工甲种零件.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分配配套问题

一元一次方程解配套问题教学设计 一、教学重点:分配、配套问题处理方法 二、教学难点:1、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2、寻找配套关系式、列出方程 三、教学流程:配套问题在现实中是一种常见的问题,如螺钉与螺母的配套,盒身与盒底的配套等。我认为,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是抓住配套关系,设出未知数,根据配套关系列出方程,通过解方程来解决问题。 引例:某车间22名工人生产螺钉和螺母,每人每天平均生产螺钉1200个或螺母2000个,一个螺钉要配两个螺母,为了使每天生产的产品刚好配套,应该分配多少名工人生产螺钉,多少工人生产螺母? 本题已知条件:①分配生产螺钉和螺母的人数共22人;②每人每天平均生产螺钉1200个或螺母2000个;③一个螺钉要配两个螺母;④每天的产品刚好配套。 其中本题的配套关系是:一个螺钉配两个螺母,即螺钉数:螺母数=1:2。 解法一:设分配x名工人生产螺钉,则(22-x)名工人生产螺母,则一天生产的螺钉数为1200x个,生产的螺母数为2000(22-x)个。 根据题意,得: 1200x:2000(22-x)=1:2

解得x=10,22-x=12。 答:为了使每天生产的产品刚好配套,应安排10人生产螺钉,12人生产螺母。 解法二:设法同上(略)。 1200x/1=2000(22-x)/2 下面解法同上。 解法三:设法同上(略)。 2×1200x=2000(22-x) 下面解法同上。 四、例题练习 例1、某工地需要派48人去挖土和运土,如果每人每天平均挖土5方或运土3方,那么应该怎样安排人员,正好能使挖的土及时运走? 分析:本题的配套关系是:每天挖的土方等于每天运走的土方. 解:设安排x人挖土,则(48-x)人运土,一天可挖土5x方,一天可运土3(48-x)方。 根据题意,得: 5x=3(48-x), 解得x=18,48-x=30 答:每天安排18人挖土,30人运土正好能使挖的土及时运走。例2、用白铁皮做罐头盒,每张铁皮可制盒身25个,或制盒底40个,一个盒身与两个盒底配成一套.现在有36张白铁皮,用多

初一数学应用题工程问题

初一数学应用题工程问题 工程问题公式: 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1)两个或多个工作效率不同的对象所完成的工作量的和等于总工作量 (2)一般情况下把总工作量设为1 【工程问题】 1. 一件工作,甲独作10天完成,乙独作8天完成,两人合作几天完成? 2. 一件工程,甲独做需15天完成,乙独做需12天完成,现先由甲、乙合作3天后,甲有其他任务,剩下工程由乙单独完成,问乙还要几天才能完成全部工程? 3.一批工业最新动态信息输入管理储存网络,甲独做需6小时,乙独做需4小时,甲先做30分钟,然后甲、乙一起做,则甲、乙一起做还需多少小时才能完成工作? 4.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要10天完成,乙单独做需要15天完成,两人合作4天后,剩下的 部分由乙单独做,需要几天完成? 5.某工程由甲、乙两队完成,甲队单独完成需16天,乙队单独完成需12天。如先由甲队做4天,然后两队合做,问再做几天后可完成工程的六分之五? 6. 一项工作甲工程队单独施工需要30天才能完成,乙队单独需要20天才能完成。现在由甲队单独工作5天之后,剩下的工作再由两队合作完成,问他们需要合作多少天? 7、一项工程,甲单独做20天完成,乙单独做10天完成,现在由乙先独做几天后,剩下的部分由甲独做,先后共花12天完成,问乙做了几天? 8. 一个蓄水池有甲、乙两个进水管和一个丙排水管,单独开甲管6小时可注满水池;单独开

乙管8小时可注满水池,单独开丙管9小时可将满池水排空,若先将甲、乙管同时开放2小时,然后打开丙管,问打开丙管后几小时可注满水池? 9.某车间有16名工人,每人每天可加工甲种零件5个或乙种零件4个.在这16名工人中,一部分人加工甲种零件,其余的加工乙种零件.?已知每加工一个甲种零件可获利16元,每加工一个乙种零件可获利24元.若此车间一共获利1440元,?求这一天有几个工人加工甲种零件.

七年级上册数学辅导 配套问题

七年级上册数学辅导——应用题专题一 ——配套问题 1,某车间有22名工人,每人每天可以生产1 200个螺钉或2 000个螺母. 1个螺钉需要配2个螺母,为使每天生产的螺钉和螺母刚好配套,应安排生产螺钉和螺母的工人各多少名? 2,某车间28名工人生产螺栓和螺母,每人每天平均生产螺栓12个或螺母18个.恰好每天生产的螺栓和螺母按1∶2配套,应安排生产螺钉和螺母的工人各多少名? 3,一套仪器由一个A部件和三个B部件构成. 用1 m3钢材可以做40个A部件或240个B 部件. 现要用6 m3钢材制作这种仪器,应用多少钢材做A部件,多少钢材做B部件,恰好配成这种仪器多少套? 4,请你阅读下面的诗句:“栖树一群鸦,鸦树不知数,三只栖一树,五只没去处,五只栖一树,闲了一棵树,请你仔细数,鸦树各几何?”诗句中谈到的鸦为______只,树为______棵. 5,一张方桌由一个桌面和四条腿组成,已知1立方米木料可制作桌面50张或桌腿300条,现在要用5立方米木料制作桌子,为使桌面与桌腿恰好配套,则用来制作桌腿的木料是多少立方米? 6,某工地调来72人参加挖土和运土,如果每人每天平均挖土5方或运土3方,那么应怎样安排人员,正好能使挖出的土及时运走而且不窝工?

7,零陵制衣厂某车间计划用10天时间加工一批出口童装和成人装共360件。该车间的加工能力是:每天能单独加工童装45件或成人装30件。 (1)该车间应该安排几天加工童装,几天加工成人装,才能如期完成任务? (2)若加工两件童装和一件成人装共可获利280元,在这次交易中该车间共获利润36000元,求一件童装和一件成人装各获利多少元? 8,有41人参加劳动,有30根扁担,要安排多少人抬,多少人挑,才可使扁担和人数相 配不多不少? 9,用白铁皮做罐头盒,每张铁皮可制盒身25个,或制盒底40个,一个盒身与两个盒底配成一套.现在有36张白铁皮,用多少张制盒身,多少张制盒底,可使盒身与盒底正好配套? 10,某服装厂要生产某种型号的学生校服,已知3m长的某种布料可做上衣2件或裤子3条,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为一套,库内存这种布料600m,应如何分配布料做上衣和做裤子才能恰好配套? 11,某个眼镜生产厂家共有200个工人,每人每天生产20个眼镜片,或者生产15个眼镜腿,问如何分配这些工人,才能使生产的眼镜片和眼镜腿正好配套? 12,一张方桌由1个桌面、4条桌腿组成,如果1立方米木料可以在方桌的桌面50个或做桌腿300条,现有5立方米木料,那么用多少立方米木料做桌面、多少立方米木料做桌腿,做出的桌面和桌腿,恰好配成方桌?能配成多少方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