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第3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第3版)笔记和典型题详解第1章绪论
一、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
(1)时代特征
人类社会的原始时期,主要以狩猎和采集来获取生活资料,使用的劳动工具十分简单。
(2)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几乎完全被动地依赖于大自然,把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都当作神灵的化身加以崇拜。
人对于大自然是经常处于感性适应的状态,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呈现为亲和的关系。
(3)园林的发展
进入原始农业的公社,处于生产目的出现的种植场地和果木蔬圃是园林的萌芽状态。
2第二阶段
(1)时代特征
这个阶段大体上相当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
农业的产生是人类历史上的首次技术革命。
人类社会进入以农耕经济为主的文明社会。
(2)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对自然界已经有所了解,能够自觉地加以开发。
在这个阶段上,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已从感性的适应状态转变为理性的适应状态,但仍然保持着亲和的关系。
①人类的开发活动创造了农业文明所特有的“田园风光”。
②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但限于低下的生产力和技术条件,破坏尚处在比较局部的状态。
(3)园林的发展
①发展条件
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关系的变化促进国家组织的产生和阶级的分化,促进大小城市和镇集的出现。
生产力的发达以及相应的物质、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促成造园活动的广泛开展,而植物栽培、建筑技术的进步则为大规模兴建园林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②园林的特点
在一定地段范围内,利用、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栽培、建筑布置,辅以禽鸟养畜,构成一个以追求视觉景观之美为主的赏心悦目、畅情舒怀的游憩、居住的环境。
a.大多数是直接为统治阶级服务,或者归他们所私有。
b.主流是封闭的、内向型的。
c.以追求视觉的景观之美和精神的寄托为主要目的,并没有自觉地体现所谓社会、环境效益。
d.造园工作由工匠、文人和艺术家来完成。
③园林的四要素
山、水、植物、建筑是构成园林的四个基本要素。
a.土地包括平地、坡地、山地、谷地等各种地形;水体包括河、湖、泉、瀑等静态的和动态的各种水形;山体和水体构成园林的骨架,也是园林的山水地貌基础。
b.植物栽培起源于生产的目的如蔬、果、药材等,后随园艺科学的发达才有了专门供观赏的树木和花卉。
c.建筑包括房屋、桥梁、道路、小品以及各种工程设施,它们不仅在功能上满足人的游赏、居住、交通和供应的需求,同时还以其特殊形象而成为园林景观的点缀或组成部分。
④园林的性质
a.园林是一种物质财富,属于物质文明范畴
园林建设受到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山、水、植物、建筑这四项工作都牵涉到一系列的土木工事,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资金。
b.园林是一种艺术创作,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
山、水、植物、建筑四要素经过人们有意识地构配而组合成为有机的整体,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景观,给予人们以美的享受和情操的陶冶。
⑤规整式园林和风景式园林
按照山、水、植物、建筑四者的构配方式可园林分为两类:
a.规整式园林
讲究规矩格律、对称均齐,具有明确的轴线和几何对位关系,甚至花草树木都加以修剪成型并纳入几何关系之中,着重在显示园林总体的人工图案美,表现一种为人所控制的有秩序的自然、理性的自然。
代表园林是法国古典主义园林。
b.风景式园林
规划自由灵活而不拘一格,着重在显不纯自然的天成之美,表现一种顺乎大自然风景构成规律的缩移和摹拟。
中国园林是风景式园林的典型。
3第三阶段
(1)时代特征
18世纪中叶,蒸汽机和纺织机在英国广泛使用促成产业革命,许多国家随着工业文明的崛起,陆续由农业社会过渡到工业社会。
(2)人与自然的关系
①工业文明兴起,带来科学技术的飞跃进步和大规模的机器生产方式,为人类开发大自然提供更有效的手段。
②人掠夺性的开发对自然环境产生严重破坏,导致宏观大范围内自然生态的失衡。
在一些发达国家,大城市不断膨胀、居住环境恶化。
③人理解大自然也逐步地在控制大自然,两者的理性适应状态更为深入、广泛。
人与自然从早先的亲和关系转变为对立、敌斥的关系。
(3)园林的发展
①奥姆斯台德的景观规划设计
a.主要内容
第一,针对无计划的、掠夺性的开发自然资源以及自然资源逐渐被蚕食和破坏的情况,通过对土地利用的合理规划致力于自然资源的保护,对大地风致和自然景观作为人类生存环境的一部分而加强维护与管理。
第二,针对大城市的污秽、邋遢和恶劣的居住环境,提出“把乡村带进城市”,建立公共园林、开放性的空间和绿地系统。
b.贡献
奥姆斯台德是开创自然保护和现代城市公共园林的先驱者之一。
第一,首先把保护自然的理想付诸实现,设计了纽约“中央公园”(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公园之一)、费城的“斐蒙公园”、布鲁克林的“前景公园”等等。
第二,“公园”作为一种新兴的公共园林在欧美的大城市中普遍建成,并陆续出现街道、广场绿化,以及公共建筑、校园、住宅区的园林绿化等多种型式的公共园林。
②霍华德的“田园城市”设想
第一,“田园城市”的设想:一个大约有3万居民的自足的社区,四周环以开阔的乡村“绿色地带”。
第二,把城市引入乡村的乌托邦式的理想是未来的“园林中的城市”的起点,它与奥姆斯台
德的实践活动共同形成现代园林的概念。
③生态学的兴起
生态学的兴起为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带来一种更为经济有效的方式。
造园家开始探索运用生态学来指导大型园林的规划,并运用生态学的原理设计城市绿化和城市防护林带。
④园林的特点
现代园林之不同于前一阶段的古典园林,有四个特点:
a.除私人园林外,还出现由政府出资经营、属于政府所有的、向公众开放的公共园林。
b.园林的规划设计已经摆脱私有的局限性,从封闭的内向型转变为开放的外向型。
c.兴造园林不仅为获得视觉景观之美和精神的陶冶,同时也着重其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前者在于发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生态作用;后者为市民提供公共游憩和交往活动的场地。
d.由现代型的职业造园师主持园林的规划设计工作。
4第四阶段
(1)时代特征
①约从20世纪60年代起,在先进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高速腾飞,进入了后工业时代或日信息时代。
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水平比之前一阶段大为提高。
②人所面临着的诸如人口爆炸、城市膨胀、粮食短缺、能源枯竭等严峻问题,促使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过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所导致的恶果
(2)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逐渐回归为亲和的关系。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把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律与自然生态规律协调起来,有计划地开发自然,并注意它们的恢复、更新和再生,以达到永续利用的目的。
维护宏观区域范围内的生态平衡,把过去所造成的恶性循环逐渐改善为良性循环。
(3)园林的发展
①城市的建筑设计由个体而群体,与园林绿化相结合而转化为环境设计,确立了城市生态系统的概念。
“城市在园林中”由理想变为现实,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出现相当数量的“园林城市”。
②园林绿化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创造合理的城市生态系统为根本目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园林审美的构思。
园林的规划设计广泛利用生态学、环境科学以及各种先进的技术,自然开发工程与园林绿化建设相结合。
③建筑、城市规划、园林三者的关系已经密不可分,园林学的领域大为开拓,成为一门涉及面极广的综合学科。
二、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自然背景和人文背景
1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自然背景
(1)宏观自然背景
①地形
山地约占国土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国土的其余三分之一为平原、高原和盆地。
平原占地最广,较大的有华北大平原、东北大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成都平原等。
②水系
中国多河、湖。
外流河大多发源于西部高原地带,向东、南分别注入太平洋和印度洋。
绝大多数湖泊为淡水湖,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的平原地区。
③植被
中国是世界上植物种属最多的国家。
从东南到西北依次为森林、草原、荒漠三大植被地区。
植被的种属具有明显的纬度地带性即“纬向变化”,依次形成五个林带。
其在山地的植被构成不同的纵向分布,即“垂直带谱”。
④气候
中国的气候普遍为大陆性但也兼具海洋性的特点,各地干、湿状态的差别极大。
湿润区包括华中、华东以及华南、西南的一部分;半湿润区包括华北平原、东北平原的大部分以及青藏高原的南部。
(2)意义
自然生态最好的发达地区所呈现的平野景观、山岳景观、河湖景观、海岛景观、植物景观、天象景观等等,为兴造风景式园林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极为多样的摹拟对象,是园林艺术的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
2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人文背景
自公元前3世纪的秦代直到公元19世纪末的清代的封建社会时段,正值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历史上的最辉煌的时期,同时也是其人文背景的影响比较凸显、典型的时期。
(1)经济方面
封建社会确立的地主小农经济体制,农业为立国之根本。
成熟的小农经济形成园林的封闭性和一家一户的分散性的经营。
精耕细作所表现的“田园风光”广泛渗透于园林景观的创造,甚至衍生为造园风格中的主要意象和审美情趣。
(2)政治方面
封建社会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使园林表现出弘大的规模以及浓郁的“皇家气派”。
士人们所经营的“文人园林”是民间造园活动的主流,也是涵盖面最广泛的园林风格。
随着市民阶层的勃兴,形成园林艺术的雅俗并列、互斥的园林发展情况。
(3)意识形态方面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意识形态背景,主要包括儒释道三大主流,和“天人合一”、“寄情山水”、“崇尚隐逸”三个要素。
其中,儒释道三家学说构成中国传统哲学的主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坚实支柱。
①儒家学说
a.主要内容
儒家学说以“仁”为根本、以“礼”为核心,倡导“君臣父子”的大义名分、“修齐治平”的政治理念和“人世”的人生观。
b.对造园的影响
第一,在中国古典风景式园林中表现为自然生态美与人文生态美之并重、风景式自由布局中含蕴着的一种井然的秩序感和浓郁的生活气氛。
第二,儒家的“君子比德”即美善合一的自然观和“人化自然”的哲理启发人们对大自然山水的尊重,导致古典园林在其生成之际便重视筑山和理水,从而奠定风景式发展方向的基础。
第三,儒家的“中庸之道”与“和为贵”的思想,则直接影响园林艺术创作,在造园诸要素之间始终维持不偏不倚的平衡,使得园林整体呈现一种和谐的状态。
②道家学说
a.主要内容
道家学说以自然天道观为主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崇尚自然并发展为以自然美为核心的美学思想,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思想。
b.对造园的影响
第一,影响造园的立意、构思方面的浪漫情调和飘逸风格,园林规划通过筑山理水的辩证布局来体现山嵌水抱的关系。
第二,皇帝经营的大型园林景观之讲求神仙境界的摹拟,园林景观的仙苑模式显而易见。
③佛家学说
a.主要内容
释即佛家,包括佛教和佛学在诸多佛教宗派中,禅宗的汉化程度最深,影响也最大。
禅宗主
张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在修持方法上非常重视人的“悟性”。
b.对造园的影响
依靠直觉体验的思维方式,促成了艺术创作之强调“意”,追求创作构思的主观性和自由无羁,使得作品能达到情、景与哲理交融化合的境界,对中国古典园林在意境的塑造上、在意境与物境关系的处理上的影响尤为明显。
④“天人合一”
a.三层含义
第一,人是天地生成的,故强调“天道”和“人道”的相通、相类和统一。
第二,人类道德的最高原则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是一而二、二而一的,“自然”和“人为”也应相通、相类和统一。
第三,以《易经》为标志的早期阴阳理论与汉代儒家的五行学派相结合,天人合一又演绎为“天人感应”说。
认为天象、自然界的变异与社会人事的变异之间存在着互相感应的关系。
b.对造园的影响
第一,启导中国古典园林向着“风景式”方向健康发展,把园林里面所表现的“天成”与“人为”的关系始终整合如一,力求达到天人谐和的境地。
第二,天人感应关系奠定了中国传统的“风水”理论的哲学基础,也影响园林地貌景观的营造,在皇帝经营的大型园林中尤为明显。
⑤“寄情山水”
a.主要内容
“寄情山水”不仅表现为游山玩水的行动,也是一种思想意识,同时还反映了士人的永恒的山水情结。
文人士大夫的圈子里滋生热爱大自然山水风景的集体无意识,而导致游山玩水的行动成为社会风尚。
b.对造园的影响
“寄情山水”的思想影响促成了山水文学、山水画的大发展,而山水风景、山水画、山水文学对于古典园林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⑥“崇尚隐逸”
大自然山水的生态环境是士人的隐逸行为的最广大的载体。
隐逸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园林的发展,尤其是郊野别墅园的大发展。
随着隐逸的行为转化为“隐逸思想”,园林作为第二自然也就代替大自然山水,成为隐逸思想的最主要的载体。
三、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
1按照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的分类
(1)人工山水园
①人工山水园,即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筑假山,人为地创设山水地貌,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构,把天然山水风景缩移摹拟在一个小范围之内的园林。
②人工山水园均修建在平坦地段上,尤以城镇内的居多。
人工山水园的规模从小到大,内容相应由简到繁。
③造园所受的客观制约条件很少,人的创造性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
山水地貌、花木皆出于人为,艺术创造游刃有余,造园手法和园林内涵的丰富多彩。
(2)天然山水园
①一般建在城镇近郊或远郊的山野风景地带,包括山水园、山地园和水景园等。
②规模较小的利用天然山水的局部或片段作为建园基址,规模大的把完整的天然山水植被环境范围起来作为建园的基址,然后再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构。
2按照园林的隶属关系分类
(1)中国古典园林的主体
①皇家园林
a.简介
皇家园林属于皇帝个人和皇室所私有,古籍里称之为苑、苑囿、宫苑、御苑、御园等的,都可以归属于这个类型。
b.产生背景
自秦以后的整个封建社会时期,形成皇帝一人的独夫统治。
皇帝的地位至高无上,是人间的最高统治者。
凡属与皇帝有关的起居环境诸如宫殿、坛庙、园林乃至都城等,莫不利用其建筑形象和总体布局以显示皇家气派和皇权的至尊。
c.特点
第一,皇家园林既要在不悖于风景式造景原则的情况下尽量显示皇家气派,又要不断地向民间的园林汲取造园艺术的养分,从而丰富皇家园林的内容、提高宫廷造园的艺术水平。
第二,皇家园林的规模之大远非私家园林所可比拟。
皇家园林数量的多寡、规模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朝代国力的盛衰。
d.类型
第一,大内御苑
建置在首都的宫城和皇城之内,便于皇帝日常临幸游憩。
第二,行宫御苑和离宫御苑
建置在都城近郊、远郊的风景幽美的地方。
前者供皇帝偶一游憩或短期驻跸之用;后者作为皇帝长期居住、处理朝政的地方。
②私家园林
a.简介
私家园林是民间的贵族、官僚、缙绅所私有的园林,古籍里面称之为园、园亭、园墅、池馆、
山池、山庄、别业、草堂等的,大抵都可以归入这个类型。
b.产生背景
缙绅的主要成员是基层的地主及其知识分子,也包括一部分商人和致仕的官僚,“绅权”事实上是“皇权”的补充和延伸。
贵族、官僚、文人、地主、富商兴造园林供一己之享用,同时以此作为夸耀身份和财富的手段。
c.分类与特点
第一,“宅园”
建置在城镇里面的私家园林,宅园依附于邸宅作为园主人日常游憩、宴乐、会友、读书的场所,规模不大。
一般紧邻邸宅的后部呈前宅后园的格局,或位于邸宅的一侧而成跨院。
第二,“游憩园”
“游憩园”单独建置、不依附于邸宅。
第三,“别墅园”
“别墅园”大多建在郊外山林风景地带的私家园林,供园主人避暑、休养或短期居住之用。
别墅园不受城市用地的限制,规模一般比宅园大一些。
③寺观园林
a.简介
寺观园林是佛寺和道观的附属园林,也包括寺观内部庭院和外围地段的园林化环境。
b.产生背景
第一,佛教和道教在长期的发展了形成一整套的管理机制——丛林制度。
第二,寺、观拥有土地,也经营工商业,寺观经济_——丛林经济与世俗的地主小农经济并无二致。
第三,古代的重现实、尊人伦的儒家思想占据着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c.特点
第一,宗教建筑与世俗建筑没有根本的差异。
宗教在中国相对于皇权而言,始终居于从属的的地位。
佛寺通过世俗建筑与园林化的相辅相成而更多地追求人间的赏心悦目、恬适宁静。
道教历来摹仿佛教,道观的园林亦复如此。
第二,寺、观讲究内部庭院的绿化,多有以栽培名贵花木而闻名于世的。
第三,郊野的寺、观大多修建在风景优美的地带,寺观园林古木参天、绿树成荫,再配以小桥流水或少许亭榭的点缀,又形成寺、观外围的园林化环境。
(2)古典园林中的非主体园林
①衙署园林
衙署也称作衙门,是封建时代各级官吏行使统治权力的场所,包括中央和地方省、州、道、府、县等,建筑规模和布局都有明显的等级差异。
衙署的庭院绿化点缀,早在唐代已有记载。
另外,在衙署内的眷属住房的后院建置小园林,犹如住宅的宅园。
②祠堂园林
祠堂是祭祀祖先、先贤、哲人的建筑,遍及全国城乡,其中大部分为民间宗祠。
这类建筑很重视绿化和园林化,从而形成祠堂园林。
有的经过适当的改造,向公众开放,则又兼有公共园林的性质。
③书院园林
书院大盛于宋代,是封建时代的一种教育机构。
校址选择在山水风景优美的地方,同时也很重视建筑群的园林化,因此而形成“书院园林”,为生徒创造一个幽雅清静的学习环境。
④公共园林
a.公共园林是利用河、湖、水系稍加园林化的处理,或者城市街道的绿化,或者因就于名胜、古迹而稍加整治、改造而成的园林,多出现在一些经济发达、文化昌盛地区的城镇、村
落。
b.绝大多数都没有墙垣的范围,呈开放的、外向型的布局。
公共园林一般由地方官府出面策划,或为缙绅出资赞助的公益性质的善举,后期的发展较为普遍。
3不属于园林的类型
(1)坛庙
坛庙为皇家重要的祭祀、礼制建筑,形象上具有浓重的纪念色彩。
其规模宏大,占地甚广,主体建筑群的内部庭院和外围均种植大片柏树林,绿化的比重很大,覆盖率极高。
但其用意在于以姿态挺拔、色调沉静而规整布列的常绿树林所具有的庄严肃穆的气氛,来烘托坛庙的纪念性意义。
(2)陵园
即皇帝的墓园。
中国人崇尚厚葬,帝王的陵园的规模大、占地广,必须按照“风水”的原则缜密选择基址。
园内的建筑营造和树木栽植都经过严格的规划布局,以营造纪念性气氛,体现避凶就吉的天人感应的观念。
(3)风景名胜区
风景名胜区是一个经过有限度地、局部地人工点缀的自然环境,一般不存在明确的界域,山、水、植被均为天然生成,建筑的总体布局除极少数情况之外均是自发形成而非自觉的规划。
四、中国古典园林史的分期
1中国古典园林演进的条件
(1)经济上以血缘家族的地主小农经济为主体,工商业经济始终处于附庸的地位。
(2)政治上的君主集权,依靠封建礼制与官僚机构相结合的国家机器,有效地控制着全国的广大地域。
(3)儒家倡导的以礼乐为中心的封建秩序、尊王攘夷的大一统思想,始终占着意识形态的
主导地位。
2中国古典园林的时期
(1)生成期(公元前16世纪~公元220年)
即园林产生和成长的幼年期,相当于商、周、秦、汉。
表现为:
①商、周为奴隶制国家,奴隶主贵族通过分封采邑制度获得其世袭不变的统治地位。
贵族的宫苑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滥觞,也是皇家园林的前身。
②秦、汉政体演变为中央集权的郡县制,确立皇权为首的官僚机构的统治,儒学逐渐获得正统地位。
以地主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封建大帝国形成,皇家的宫廷园林规模宏大、气魄浑伟。
(2)转折期(公元220~589年)
相当于魏、晋、南北朝。
表现为:
①小农经济受到豪族庄园经济的冲击,豪门士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以皇权为首的官僚机构的统治,民间的私家园林异军突起。
②在意识形态方面突破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呈现为诸家争鸣、思想活跃的局面。
佛教和道教的流行,使得寺观园林也开始兴盛起来。
③形成造园活动从生成期到全盛期的转折,初步确立了园林美学思想,奠定了中国风景式园林大发展的基础。
(3)全盛期(公元589~960年)
相当于隋、唐。
表现为:
①帝国复归统一,豪族势力和庄园经济受到抑制,中央集权的官僚机构更为健全、完善,在前一时期中诸家争鸣的基础上形成儒、道、释互补共尊,但儒家仍居正统地位。
②唐王朝的建立开创了帝国历史上的一个意气风发、勇于开拓、充满活力的全盛时代,园林的发展也相应地进入盛年期。
园林体系所具有的风格特征已经基本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