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湿地博物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号方案 瑞士 马里奥·博塔 (Mario Botta)
该方案设计理念在于,建设一个新的景致,以加强人和湿地公园自然环境的交流。项目 主要分为连接通道、观景塔和博物馆主体。一条木制带顶棚长廊将人流从东边的主广场导向 博物馆,周边环境的暗示经过通道连廊上规则的圆形开口得到加强;博物馆以一个高出地面 12米的一层大体量建筑为主要特色,聚集不同的功能区块,通过一个巨大的门廊将周边水景 框定,成为一个引导性的中心,通向外部的公共空间。
9
西溪湿地博物馆——四个方案对比
设计者:哈韦尔·皮奥斯, 作品有中国驻西班牙大使馆综合建筑群、花旗银行西班牙各地分行 等
设计理念:灵感来自“睡莲”,不仅借鉴了睡莲外观形态,还巧妙的将“睡莲”设置为吸收转换 能源的中心;利用生态气候学吸收太阳能、实现雨水再利用、促进自然空气流动。
10
西溪湿地博物馆——四个方案对比
展厅部分由壳体结构形成整体大空间,并根据策划需要,可在其间灵活设置独立结构, 进行自由组合。内部交通组织除常规参观流线外充分利用坡道功能,将各个不同的展览空间 自然相连。
该设计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水质净化、太阳能利用及建筑绿化上也作了考虑。
5
西溪湿地博物馆——四个方案对比
设计者:矶崎新,日本建筑大师 作品包括日本京都音乐厅、德国慕尼黑近 代美术馆、意大利佛罗伦萨时尚纪念馆等。
The Museum of the XiXi Wetland
3
西溪湿地博物馆——四个方案对比
西溪湿地博物馆 竞赛方案 •西班牙建筑师哈韦尔·皮奥斯、 •瑞士建筑师马里奥·博塔、 •日本建筑师矶崎新三位世界级建筑大师 •浙江南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4
西溪湿地博物馆——四个方案对比
1号方案 日本 矶崎新(Arata Isozaki)
世界建筑的 先锋潮流,被称为日本建筑界的切·格 瓦拉。
此后,每隔十年,他的建筑思想就有一次大 转变。在70年代,他进入“手法主义”阶段,即“叛变”导 师丹夏建三 的代谢派;在七、八十年代,他凭借自己 的经典作品水户艺术馆和筑波中心,稳居“后现代主义 建筑大师”的地位;在90年 代中期,他则倾向于表现主
7
西溪湿地博物馆——四个方案对比
设计者:浙江南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作品有杭州湖滨国际名品街等。
设计理念:借鉴湿地传统建筑要素,如坡顶、长廊、榭、驳岸等。 引入“长廊”概念,在行走过程中穿插进一些展厅,形成室内室外交替;在博物馆顶罩上 采用坡顶,同时一部分建筑体下沉,远望建筑物,如同掩映绿树丛中。
8
博物馆主体的设计以“山丘”作为表现。几乎整个博物馆埋入有机形的山丘中,并在其 表面设有洞穴似的采光井;山丘内部呈空洞型,通过壳体结构形成大空间;观光标志塔的形 象与山丘表面的洞穴刚好相反----造型独特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似向湿地斜向挑出的圆 盘,40米的高度上能够轻易俯瞰西溪湿地的全景,隐喻代表过去和现状的大自然上蹦出活力 无比的新芽。二者结合设置在洞穴周围的螺旋坡道及圆盘下的斜向自动扶梯,互相到达延伸。
11
西溪湿地博物馆——四个方案对比
设计者:பைடு நூலகம்里奥·博塔 作品有瑞士巴塞尔博物馆、旧金山 现代艺术博物馆等。
设计理念:主要分为连接通道、观景塔和博物馆主体。 一条木制带顶棚长廊将人流从东边主广场导向博物馆;博物馆以一个高出地面12米的建
筑为主要特色,聚集不同功能区块。
12
西溪湿地博物馆——最终结果
16
西溪湿地博物馆——设计者
简介
矶崎新(1931年—),日本大分市,世界著名建 筑师。自从东京大学工学部建筑系毕业以后,矶崎新 在丹下健三(KenzoTange)的带领下继续学习和工作, 1963年,他创立了矶崎新设计室,自此活跃在国际建 筑界。
作为与安藤忠雄、黑川纪章齐名的日本建筑 大师,矶崎新像一个谜。自上世纪60年代起,他一直 引领着
所有路过杭州汽车西站的人都会看到这个奇怪的“UFO“这就是西溪湿 地博物馆的标志,也是唯一的外露建筑了。其他建筑都是与自然融为一体的。
13
西溪湿地博物馆——最终结果
右边的”小山坡“就是博物馆的主体建筑了,根本看不出建筑在哪里。
14
西溪湿地博物馆——最终结果
博物馆入口处,视野开阔。
15
西溪湿地博物馆——最终结果
6
西溪湿地博物馆——四个方案对比
2号方案 中国 浙江南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该方案借鉴了湿地传统建筑的要素如两坡顶、长廊、榭、驳岸等。引入“长廊”的概念, 以在行走的过程中穿插进一些展厅,形成室内室外的交替;在博物馆大体量的顶罩上适宜湿 地尺度的两坡屋顶,同时另部分建筑体量下沉,则远望建筑物如同一应屋顶掩映在绿树丛中。 此外,本方案也在自然采光照明、优化采暖制冷、处理废水废物、太阳能—建筑光电一体化 等生态环保方面进行了颇多考虑。
西溪湿地博物馆——四个方案对比
3号方案 西班牙 哈韦尔·皮奥斯 (Javier Pioz)
就植物研究,白睡莲的叶子充当了植物体小型吸收及转换能源的中心;本方案不仅借鉴 了白睡莲的外观形态,同时结合其对有机学与生态技术学的提示,进行了设计创作。
方案本着三点主要思路: (一) 独特的建筑以及景观设计与西溪湿地特有的自然环境和谐统一,建筑物成为自 然风景的又一景。 (二) 建筑利用生态气候学吸收太阳能、实现雨水再利用、促进自然空气流动等使得 节省能源的同时,另参观者感觉舒适。 (三) 博物馆的区域空间组织方面,通过合乎逻辑的功能分布来吸引参观者。
设计理念:博物馆主体是个“山丘”,几乎整个博物馆被埋入有机形的山丘中,并 在其表面设有洞穴似的采光井;山丘内部呈空洞形,通过壳体结构形成大空间;
观光标志塔叫“挑盘”,40米高度能轻易俯瞰西溪湿地全景,同时象征大自然 孕育出生机勃勃的新芽。
观光标志塔通过螺旋坡道和自动扶梯连通博物馆主体。 整个博物馆由游客中心、展示空间、游船码头、电瓶车服务站、观光标志塔组 成,展厅部分由壳体结构形成整体大空间,可根据展览需要,在其间灵活组合。
西溪湿地艺术集合村、西溪湿地博物馆
北京区域公司
1
目录1 西溪湿地艺术集合村 目录2 西溪湿地博物馆
西溪湿地博物馆——概况
建筑面积20200 平方米,布展面积 7800平方米,是全国 首个以湿地为主题, 集收藏、研究、展示、 教育、娱乐于一体的 国家级专业性博物馆。 整个博物馆通过典型 湿地的场景复原、多 媒体互动和图文展示 等方式展现湿地之美, 普及湿地知识,从而 增强观众的湿地保护 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