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绿地规划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居住区绿地规划模式
一、主要模式
1、哈罗模式
以英国哈罗新城为典型。具有最大的整体性和连续,从景观和生态角度最有利。此模式需要大片的绿地,仅适用于用地条件比较宽松的城市和居民区。
2、昌迪加尔模式
以印度昌迪加尔为典型。特点是以带状公共绿地贯穿居住区。
3、日本模式
以交通干道为界,各级公共绿地作为嵌块位于相应规模的用地中心,各嵌块之间用绿道联系,基本上也是一种向心封闭的模式。
4、散点式模式
我国和前苏联基本上是此模式。类型主要有:
居住区公园+小区游园+组团绿地+宅间绿地
居住区公园+组团绿地+宅间绿地
小区游园+组团绿地+宅间绿地
二、我国绿化模式的改善
1、线形绿地
道路绿地往往在居住区中最不受重视。
建议:
人行道宽度至少在2.5m以上,局部可拓宽为居民停留、回旋的空间;
在适当位置可设置休息休息坐椅、遮雨廊、标志和公共设施;
植两排以上行道树,形成林荫覆盖步行道;
按规范规定,有效宽度8米以上,面积超过400m2,可设带状绿地。
2、管理方式
居住区各级公园均应免费对居民完全开放,设计时考虑居民出入方便。
三、居住区公园和小区游园设计
1、居住区公园设计
从景观角度:一般视野开阔,树种搭配多样,空间变化丰富,能较好的展现自然之美,尽量找回“回归自然”的感觉。
传统的亭台楼阁,奇石假山等,虽本身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但与现代居民区的环境难以协调。
从游憩角度:一般离住宅在800~1000米之间,步行10分钏范围内。
2、小区游园
服务半径在300~500米之间,步行3~5分钟范围内。
2.1 广场式:
以铺地广场为主,便于开展综合性活动。但应注意广场周围适当栽植树木,使其成为绿化覆盖的广场,避免大而无用的仅由硬地铺的广场。
2.2 开敞草坪式:
优点是视野开阔、大面积碧绿色块与周围建筑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感觉明快舒畅。但缺点是绿量较少,生态效益差,应适当增植乔木、提高绿地绿视率。
2.3 组景式:
利用地形、植物、围墙等划分景区,追求空间变化,以游赏路线组织景观和活动区,有意模仿传统园林或城市公园的设计手法。
2.4 混合式
广场、草坪或利用地形、植物的造景混合在一起,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适用面积较大的游园。
3、公园与游园中的活动场地
目前,居住公园和游园存在问题:观赏性内容较多,活动场地特别是体育活动场地过少。
3.1 体育运动场地
美国运动场服务半径为400~800米,每3000~5000人一处,面积1.2~3.2ha;运动公园服务半径800~1000米,每1500~2000人一处,4.0~20ha。
德国规定运动场地人均4.0~5.0m2,露天游泳池人均1.0m2。
《居住区规划设计资料集》(1996年,中国建工出版社)提出体育运动场指标:居住区运动场千人指标200~300m2,小区级体育运动场千人指标200~300m2,相当于人均0.2~0.3m2。
3.2 儿童游戏场地
一般认为,组团和宅间绿地适宜设置幼儿和12周岁以下学龄儿童游戏场地,而在小区、居住区级绿地中宜设置12周岁以上青少年游戏场地。这些指标包括在绿地指标中。
四、居住区组团绿地和庭院绿地的规划设计
建筑布局进入追求个性化时期。布局灵活多样,平面造型比较自由,绿地处理也更自由,随曲就弯。
集中停车场宜采用草坪砖铺筑,最好每1.5~3个车位有一株乔木遮挡。
1、组团绿地
1.1 一个组团绿地必须有可识别的边界和形成场所感的公共活动场所。
1.2 在使用上,组团绿地必须有较多的活动面积;从视觉上看,组团绿地应具备作为中心的标志和象征。
1.3 二十世纪80年代调查组团绿地使用情况,绿地覆盖率在55%~80%,居民活动面积在50%以上,能保证良好的绿化效果,也便于居民活动。
1.4 组团绿地位置最好位于居民出入必经之处。每幢住宅都与组团绿地毗邻。
2、宅间绿地
2.1 在小区总用地中,宅间绿地占35%左右。一般来说,宅间绿地面积比小区公共绿地面积指标大2~3倍。
2.2 宅间绿地设计应考虑:
树木分枝点宜低,这样人的视线封闭在一层左右高度,能够减轻高层住宅巨大体量带来的压迫感;
树木不应过密或太靠近住宅,以免影响低层用户通风和采光;
适当运用乔木可减少相对住宅间的视线干扰,保持私密性;
不同树种的搭配,增加了院落空间的识别性;
2.3 宅间绿地要以绿为主,适当布置休息座椅和供安静休憩的场地。
2.4 宅北侧与宅间小路之间往往作为绿地处理,可保持底层住房的私密性。但由于没有充足的阳光,大多生长不良,也可做为停自行车场地或活动用地。
五、环境设施类型与设置
1、入口标志
追求个性,避免雷同是入口标志设计的要点。
2、花架
常设在小路、广场上或与凉亭相连,或与花坛、雕塑、水池组合在一起,注意要与周围环境相适应。
3、凉亭
要与周围的建筑、绿化种植组织在一起,相互协调。
4、雕塑小品
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5、坐椅
多放在夏有树荫、冬有阳光,无碍交通的地方。
6、花盆
固定、移动两种协调搭配。
7、地面铺装
表面不要过于光滑,色彩过于鲜艳。
六、居住区绿地指标体系
1、指标体系
1.1 绿地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