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的种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明发热原因发热的探讨
2012-02-26 13:02 来源:丁香园作者:木易杨
病史特点:
发热不是独立的疾病,只是疾病的一种表现。在临床各科也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伴有发热的疾病极多,一时未能查明原因的发热性疾病是临床医生常常遇到的问题。本月借本版与各位战友共同探讨临床中这个常见的临床表象的病因、诊断、治疗以及一些典型病例的分析。欢迎各位发表自己的看法。
木易杨:
发热的定义
健康成人的正常体温相对恒定,但不可能用一个数字(例如37℃)来表示。口腔温度(舌下测温)范围约为36.3—37.2℃。直肠内温度一般比口腔的约高0.3—0.5℃,腋窝温度比口腔的约低0.2一0.4℃。不同个体的正常体温略有差异,少数健康成人口腔温度可稍低于36.3℃或稍高于37.2℃。正常体温一昼夜间有轻微的被动,晨间稍低,下午稍高,但波动范围不超过1℃。在生理状态下,体温也有轻微的波动,如小儿的代谢率较高,其体温可较成年人稍高。老年人代谢率较低.其体温可较青壮年人稍低。妇女月经期体温可较平日为低,而在排卵期与妊娠期则稍高。饮食、剧烈运动、突然进入高温环境、情绪激动等,均可使体温稍高。这些体温的暂时性升高,虽无重要临床意义,但在确定为发热之前,必须予以识别。
发热是指病理性的体温升高,是人体对于致病因子的一种全身性反应。一般说来,口腔温度在37.3℃以上,或直肠内温度在37.6℃以上.且除外上述的生理因素,可认为有发热。木易杨:
“不明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或pyrexia of unknown origin,PUO)是指经历了一定热程合常规检查后未发现基础疾病的发热.现大多采用Petersdorf和Beeson(1961)给FUO规定的标准:热程至少3周,经一周的住院检查以后仍不能诊断。
木易杨:
发热的病因
引起发热的疾病很多,可区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两大类:
(一)感染性发热占最大多数,包括由各种急、慢性传染病
和急、慢性全身与局灶性感染引起的发热。
(二)非感染性发热由下述原因引起:
1.血液病如白血病、恶性网状细胞病等。
2.变态反应如风湿热、药热、血清病等。
3.恶性肿瘤、如恶性淋巴瘤、癌等。
4.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等。
5,物理性及化学性损害如热射病,大手术后、骨折、大面积烧伤、五氯酚钠中毒等。6.神经源性如脑出血、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7.其他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严重失水或出血、无菌性脓肿、内脏血管梗塞、组织坏死等。
木易杨:
发热疾病的检查
发热的原因复杂,常造成诊断上的困难。因此,遇有发热原因未明的病人,必须认真细致地进行全面的诊查,并结合动态观察,以便及时确立诊断断。有时还要鉴别是否为伪装发热。现将对发热有一定鉴别诊断意义的几方面情况略述于下。
详细询问病史往往对发热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
重要线索,例如:发病地区及季节,对传染病与寄生虫病持别重要。某些寄生虫病如血吸虫病、黑热病、丝虫病等有严格的地区性。斑疹伤寒、回归热、白喉、流行性脑膜炎等流行于冬春季节;伤寒、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恙虫病则流行于夏秋;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常见于夏收与秋收季节。麻疹、猩红热、伤寒等急性传染病,病愈后常有较牢固的免疫力、第二次发病的可能性甚少。伤寒菌苗接种后在一定期间内获得免疫力中毒型菌痢、食物中毒的病人发病前多有进食不洁饮食史。疟疾、病毒性肝炎、全身件巨细胞性包涵体病、艾滋病等可通过输血传染。阿米巴肝病可有慢性痢疾病史。此外,还须注意询问职业史,如五氯酚钠急性中毒所致的发热与多汗,即曾有被误诊为急性感染:热射病可被误诊为乙型脑炎或恶性疟。
在化学合成药物疗程中出现原因未明的发热要注意药热的可能性。药热一般伴有药疹,有时临床表现很似系统性红班狼疮(药物性狼疮综合征)。发热病人应用解热镇痛药、磺胺类、某些抗生素、安眠药等,发热反而持续.或原先无发热而出现发热者,尤其是伴皮疹者,须警惕药热的可能性。无皮疹的药热甚少见,但最易于略。
目前由于广谱抗生素、抗肿瘤药物、糖皮质激素等的广泛应用,引起二重感染(机会感染)而致发热不退,或退热后又再发热者亦有时见之。如病人同时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使发热不明显而致漏诊。
木易杨:
热型许多发热疾病具有特殊的热型(体温曲线)、这些热型在鉴别诊断上可有帮助。
(1)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40℃,达数天或数周之久,24小时内体温波动不超过l℃)可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副伤寒、斑疹伤寒、恙虫病等急性传染病的极期。
(2)弛张热(体温在24小时内波动达2℃或更多)可见于结核病、败血症、局灶性化脓性感染、支气管性肺炎、渗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风湿热、恶性网状细胞病等,也可见于伤寒和副伤寒。
(3)双峰热(体温曲线在24小时内有两次高热波峰,形成双峰)可见于黑热病、恶性疟、大肠杆菌败血症、绿脓杆菌败血症等。
(4)间歇热体温突然上升达39℃以上.往往伴有恶寒或寒战,历数小时后又下降至正常,大汗淋漓,经一至数天后又再突然升高,如此反复发作,是为间歇热;是间日疟和三日疟的特点,也可见于化脓性局灶性感染。
(5)波状热体温在数天内逐渐上升至高峰,然后逐渐下降至常温或微热状态.不久又再发,呈波浪式起伏;可见于布鲁菌病、恶性淋巴瘤、脂膜炎、周期热等,
(6)再发热又称回归热。热型特点是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周期地互相交替;可见于回归热、鼠咬热等。
(7)双相热第一次热程持续数天.然后经一至数天的解热,又突然发生第二次热程,持续数天而完全解热。此型发热可见于某些病毒感染,如脊髓灰质炎、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登革热、麻疹以及病毒性肝炎等。
(8)不规则热发热持续时间不定,变动无规律,是为不规则热。可见于流感、支气管性肺炎、渗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恶性疟、风湿热等。
发热是疾病过程中人体的一种反应。发热的高低和久暂以及体温曲线的型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体的反应性.且受治疗(如解热药、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等)的影响。因此,仅在未经治疗的典型病例,方可能有典型的热型。
木易杨:
发热的症状与体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