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大地构造期末考试复习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大地构造期末考试复习题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大地构造期末考试复习题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大地,构造,期末,考试,习题,,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综合文库中查看更多范文。

1、地台:大陆上自形成以来未再遭受褶皱变形的稳定地区,与地槽相对应的地壳稳定构造单元,又称陆台。

地台具有双层结构。下构造层称基底,由前震旦纪或前寒武纪的

巨厚沉积岩系与火山岩组成,也称结晶基底。上构造层称盖层,由震旦纪或寒武纪以来的沉积岩系组成,其厚度一般不超过1000~2000米。盖层与基底以角度不整合接触

2、地槽:是地壳上构造运动强烈活动的地带,垂直运动速度快、幅度大,沉积作用、岩浆作用、构造运动和变质作用都十分强烈和发育。有大量火山碎屑沉积物的地槽称为优地槽。位于大陆架上的没有火山活动的以碳酸盐岩沉积为主的地槽,称为冒地槽

特点巨厚的沉积建造、强烈的构造变动、频繁的岩浆活动、显著的区域变质作用、丰富多样的矿产资源

3、构造体系:指许多不同形态、不同性质、不同等级和不同序次,但都有成生联系的各项构造要素组成的构造带,以及它们之间所夹岩块或地块组合而成的总体。

4、构造形迹:在自然条件下地壳中的岩层或岩体,发生永久形变而造成的各种地质构造形体和地块、岩块相对位移的踪迹,即包括构造变动和非构造变动产生的各种次生结构要素。

5、拆离断层:结晶变质基底杂岩与上覆沉积盖层之间的大型低角度正断层或伸展断层,分割变质核杂岩与上盘岩石的并将这两种构造层次相差很大的岩石单元叠置于一起的大规模低角度正断层。

6、变质核杂岩:由拆离断层限定的孤立穹隆状地质体,由经历了韧性变形的中-高级变质岩和岩浆侵入体组成,其上被拆离断层构造关系覆盖,并且上盘经历了长距离的位移。

7、断陷盆地:指断块构造中的沉降地块,或者再伸展条件下以正断层为边界的盆地。

8、

转换断层:是一种水平错动在两端突然终止,并改变为另外一种方向的构造的断层岩石圈板块的守恒型边界,断层两侧板块运动时体积保持守恒。简答

1、地洼学说的概念以及基础

由陈国达先生在槽台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新的。中生代以来地壳演化进入了新阶段,其大地构造性质既不属于地台,也不属于地槽,而是一种新型活动区,是从地台区向活动区转化的产物。陈国达把这种新型活动区叫做“地洼区”,它是大陆壳发展演化的第三个构造单元。地洼区的最主要特征是地壳运动强烈,区内出现强度很大的构造起伏,既形成上升的短带状隆起,称为“地穹”,各隆起之间,也形成相对下陷的短带状盆地,称为“地洼”。地洼中充填了地洼沉积,因此地洼具有三层结构,即地台基底、盖层和最上面的地洼沉积层。地洼区矿产有自己的特色,不仅蕴藏着丰富的内生矿床(钨、锡、钼、铋、铜、铅、锌、锑、锂、铍、铌、钽、铀以及铁、金、汞等),而且也形成丰富的煤、石油以及其他沉积矿床。

2、多旋回构造运动学说的基础及概念

黄汲清在1945年提出:在地槽地台学说的基础上建立起多旋回模式。即一个褶皱带的形成,往往要经历许多发展阶段,即前期旋回、主旋回及后期旋回;每个旋回都可以出现施蒂勒所说的各种岩浆活动,而沉积建造、构造运动、变质作用和成矿规律等也都是多旋回的.以天山优地槽为例,它的发展共经历了许多旋回,华力西旋回是主旋回,前期旋回是加里东旋回,后期旋回是燕山旋回和喜马拉雅山旋回;每

一旋回都有基性岩出现、强烈的褶皱运动、花岗岩侵入和安山岩喷发,每一旋回都具有它独特的内生矿床组合。3、简述双变质带高压低温变质带(兰闪石变质带):以具有兰闪石、硬玉、硬柱石、黑硬绿泥石等矿物为特征的变质带,常与混杂堆积、蛇绿岩套伴生;

高温低压变质带:以具有红柱石、夕线石、十字石等矿物为特征的变质带,常伴有大量的中酸性侵入岩和喷出岩。

4、Vms、seDex矿床大地构造背景

sedex型矿床指通过海底热液喷流作用形成的,主要呈整合的层状赋存于正常沉积岩系(主要为细碎屑岩和炭质页岩,次为碳酸盐岩)中的,以发育条带状和层纹状富硫化物矿石为特征的一类矿床。主要形成于拉张性构造环境,成矿环境是硅铝壳冒地槽环境。其构造环境是沉降、张裂和裂谷环境,矿床产于受裂谷控制的克拉通内或其边缘坳陷沉积盆地内,以及拉张的地堑。如加拿大苏利文矿床,澳大利亚麦克阿瑟矿床。

Vms矿床是与海相火山有关的块状硫化物矿床。Vms矿床常产于基性和酸性长英质火山岩所组成的二元火山岩系中,且绝大多数的Vms矿床近矿围岩为酸性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特别是与流纹质岩石伴生的酸性火山碎屑岩。矿床的形成主要与消亡板块边界火山作用有关,矿床形成于弧前海沟、弧后盆地及更新的火山弧环境。洋壳上的含铜黄铁矿型矿床则形成于增生板块边缘环境。如日本黑矿、我国甘肃白银厂

5、大洋岩石圈物质在俯冲过程中的去向

(1)大部分物质(主要是洋壳第二层以下的物质)折回到地幔软流圈中去,被软流圈所回收。

(2)由于俯冲时的刮削和挤压逆冲作用,使部分物质(主要是洋壳第一层及部分第二、三层)成为混杂堆积和蛇绿岩套,停积在仰冲板块上面的陆壳的边侧.

(3)由于俯冲过程中的温度增高和局部熔,使部分易熔物质转化为岩浆,上升,形成岛弧地区的火成岩

(4)还有部分物质转化为闪岩、麻粒岩、榴辉岩,沿俯冲带聚集于岛弧之下的地壳或上地幔的深部。6、地热资源的类型蒸汽型、热水型、干热岩型、地压型和岩浆型五大类

7、造山带型式

(1)科迪勒拉式(安第斯式):这种造山带发育于既是板块边界又是大陆边缘的地方,包括一侧上的洋壳与另一侧上的陆壳,即一个大洋板块在此边缘向大陆板块之下俯冲、消亡。由此产生的大陆侧向增长是很小的,如科迪勒拉山和安第斯山

(2)岛弧式:这种造山带发育于岛弧地区,大洋板块在离开大陆一定距离(中间隔着边缘海和岛弧)的地方一岛弧外侧,向岛弧之下俯冲、消亡。

岛弧的形成过程称作太平洋型造山作用。岛弧的发育是大陆增生极有意义的方式,如太平洋西岸诸岛弧

(3)喜马拉雅式:一个带着沉积岩楔的大西洋型大陆边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