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第一章 生长发育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页 返回
• 生长发育是学前儿童不同于成人的重要特点。
• 生长:指身体各个器官以及全身的大小、长短和重 量的增加与变化,是机体量的变化,是能观测到的。 • 发育:指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功能的成熟与完 善,是机体在质的方面的变化。
• 成熟:指机体的生长与发育达到一种完备状态。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主要规律
营养缺乏
• “大头娃娃”:大头, 锃亮的脸蛋,鼓鼓 的肚子,两条腿细 得像青蛙的腿。背 部皮肤皱巴巴的, 头发是灰白色,两 腿发青。
均 衡 营 养 金 字 塔
体育锻炼——促进儿童的身体发育和
增强体质的有效手段
• 可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呼吸和心血管的 发育。 • 充分利用“三浴(日光、空气、水)锻炼”。
“1、2、3、4”规律
• 从出生到成年,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中, 头只长了1倍,躯干增长2倍,上肢增长 了3倍,下肢增长4倍。
3、各系统的生长发育不均衡, 但统一协调。
• 人体各器官的发育分为四种类型:
– 神经型器官的生长——优先发育 – 淋巴型器官的生长——早期高速发育 – 生殖型器官的生长——迟发育 – 一般型器官的生长(如运动、循环、消化、泌尿系统)
生长发育
1、胎儿的发育 2、小儿的生长发育 3、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4、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
人的胎内发育及图示
许多精子穿过放射冠 只有一个精子能进入卵细胞
第一次分裂
受精卵
胚泡
新生儿
四十周的胎儿
第八周的胎儿
返 回 下 页
胚胎
胎儿
新生儿
上页 下页
青春期
老年期
中年期
青春期 婴儿期 儿童期
幼儿期
上升。
• 身体各部的生长速度并不完全相同,身体各 部的增长幅度也不一样,遵循“1、2、3、4” 规律。
波浪式生长发育速度
• 生长发育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 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 如:出生后运动发育的规律是:先抬头、后抬胸,再会坐。立、行 (从上到下);从臂到手,从腿到脚的活动(近到远);从全掌 抓握到手指拾取(从粗到细;)先画直线后画圈、图形(简单到 复杂);先会看、听、感觉事物,认识事物,发展到有记忆、思 维、分析、判断(低级到高级)。 • 生长发育在整个小儿时期是连续的过程,但各年龄阶段生长发育 的速度不同。 • 如体重生长的两个高峰期:
• 1、生长发育是有阶段性的连续过程。
各年龄期按顺序衔接,不能跳跃,前一年龄期的 发育为后一年龄期的发育奠定必要的基础。身体
各部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顺序。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分期
1、胎儿期(受孕——出生280天,约40周),特点:依赖、寄生。 • ①胚胎期(孕前3个月),分化成形。 • ②中间3个月,逐渐成熟。 • ③后期3个月,日趋完善。 2、新生儿期(0——28天),特点:适应、生存。 • 围产期(孕期第28周——生后1周) 3、乳儿期(28天——1周岁)。特点:人的一生中生长发育最为 迅速。 • 身高50厘米——75厘米,体重3公斤——9公斤。 4、婴儿期(1——3岁),特点:智力发育比较迅速。中枢神经系 统加快 5、学龄前期(3——6岁),特点:入学准备阶段。我们怎样看待 学前教育。 6、学龄期(7——14岁),特点:义务教育阶段。身心健康、学 习基础、生长发育的第二次高峰期。
疾病——直接影响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
• • • • 急性感染 长期慢性疾病 内分泌疾病 先天性疾病:先天性心脏病等。
合理的生活制度——促进学前儿童生长发育
• 科学安排学前儿童的生活制度——有足 够的户外活动、适当学习、丰富的营养 和充足的睡眠。
二、影响学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因素
• 遗传因素
• 环境因素
遗传—决定机体生长发育的可能性
• 遗传在儿童生长发育中的作用应予以肯 定。
环境—决定机体生长发育的现实性
• 环境因素
营养 体育锻炼 疾病、药物 生活制度 环境污染 气候和季节等
营养—保证儿童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
• 充足的营养素可使生长潜力得到最好的 发挥
– 出生后第一年,尤其是前三个月增加很快,出现第一个生长高峰; – 至青春期生长速度又加快,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
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一般规律性 举例
由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下
由近至远
抬头-抬胸-坐-站-行
四肢运动发育: 先臂后手、先腿后 脚 手的动作发育: 一把抓-手指取物
由粗至细
由简单至复杂 语言发育: 咿呀作声-字-词-句 由低级至高级 思维发育: 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 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淋巴型器官
神经型器官 一般型器官 生殖型器官
4、每个儿童的生长发育都有着自己的特点。
• 由于先天遗传以及后天环境条件的差异,个体发 育不可能一致,必然出现高矮、胖瘦、强弱以及 治理的不同。 • 在评价某个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时,应将他以往 的情况与现在的情况进行比较,观察其发育动态, 才更有意义。
“三翻六坐八爬一岁走”
“头尾发展的规律”
• 在胎儿时期与婴幼儿儿时期的形态发 育是头部领先,其次为躯干,最后为 四肢。
• 婴儿期动作发育顺序为首先会抬头, 转头,然后为翻身、直坐,最后才会 站立和行走。
2、生长发育的速度是波浪式的,身体 各部的生长速度也不均等。
• 人体的生长发育是快慢交替的,发育速度的 曲线并不是随年龄呈直线上升,而是波浪式
– 子宫内营养不足不仅影响体格生长,还严重影响脑 的发育和以后的学习能力; – 出生后营养不良,可影响体格生长,同时身体的免 疫、内分泌和神经调节功能低下。
• 营养对生长发育中的学前儿童的形态、 机能、会产生暂时的或永久的影响。
营养过剩
印度胖婴:11个月大的小洛克曼体重有22公斤, 每天要喝下5升牛奶、吃掉1公斤粮食。
• 生长发育是学前儿童不同于成人的重要特点。
• 生长:指身体各个器官以及全身的大小、长短和重 量的增加与变化,是机体量的变化,是能观测到的。 • 发育:指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功能的成熟与完 善,是机体在质的方面的变化。
• 成熟:指机体的生长与发育达到一种完备状态。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主要规律
营养缺乏
• “大头娃娃”:大头, 锃亮的脸蛋,鼓鼓 的肚子,两条腿细 得像青蛙的腿。背 部皮肤皱巴巴的, 头发是灰白色,两 腿发青。
均 衡 营 养 金 字 塔
体育锻炼——促进儿童的身体发育和
增强体质的有效手段
• 可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呼吸和心血管的 发育。 • 充分利用“三浴(日光、空气、水)锻炼”。
“1、2、3、4”规律
• 从出生到成年,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中, 头只长了1倍,躯干增长2倍,上肢增长 了3倍,下肢增长4倍。
3、各系统的生长发育不均衡, 但统一协调。
• 人体各器官的发育分为四种类型:
– 神经型器官的生长——优先发育 – 淋巴型器官的生长——早期高速发育 – 生殖型器官的生长——迟发育 – 一般型器官的生长(如运动、循环、消化、泌尿系统)
生长发育
1、胎儿的发育 2、小儿的生长发育 3、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4、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
人的胎内发育及图示
许多精子穿过放射冠 只有一个精子能进入卵细胞
第一次分裂
受精卵
胚泡
新生儿
四十周的胎儿
第八周的胎儿
返 回 下 页
胚胎
胎儿
新生儿
上页 下页
青春期
老年期
中年期
青春期 婴儿期 儿童期
幼儿期
上升。
• 身体各部的生长速度并不完全相同,身体各 部的增长幅度也不一样,遵循“1、2、3、4” 规律。
波浪式生长发育速度
• 生长发育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 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 如:出生后运动发育的规律是:先抬头、后抬胸,再会坐。立、行 (从上到下);从臂到手,从腿到脚的活动(近到远);从全掌 抓握到手指拾取(从粗到细;)先画直线后画圈、图形(简单到 复杂);先会看、听、感觉事物,认识事物,发展到有记忆、思 维、分析、判断(低级到高级)。 • 生长发育在整个小儿时期是连续的过程,但各年龄阶段生长发育 的速度不同。 • 如体重生长的两个高峰期:
• 1、生长发育是有阶段性的连续过程。
各年龄期按顺序衔接,不能跳跃,前一年龄期的 发育为后一年龄期的发育奠定必要的基础。身体
各部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顺序。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分期
1、胎儿期(受孕——出生280天,约40周),特点:依赖、寄生。 • ①胚胎期(孕前3个月),分化成形。 • ②中间3个月,逐渐成熟。 • ③后期3个月,日趋完善。 2、新生儿期(0——28天),特点:适应、生存。 • 围产期(孕期第28周——生后1周) 3、乳儿期(28天——1周岁)。特点:人的一生中生长发育最为 迅速。 • 身高50厘米——75厘米,体重3公斤——9公斤。 4、婴儿期(1——3岁),特点:智力发育比较迅速。中枢神经系 统加快 5、学龄前期(3——6岁),特点:入学准备阶段。我们怎样看待 学前教育。 6、学龄期(7——14岁),特点:义务教育阶段。身心健康、学 习基础、生长发育的第二次高峰期。
疾病——直接影响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
• • • • 急性感染 长期慢性疾病 内分泌疾病 先天性疾病:先天性心脏病等。
合理的生活制度——促进学前儿童生长发育
• 科学安排学前儿童的生活制度——有足 够的户外活动、适当学习、丰富的营养 和充足的睡眠。
二、影响学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因素
• 遗传因素
• 环境因素
遗传—决定机体生长发育的可能性
• 遗传在儿童生长发育中的作用应予以肯 定。
环境—决定机体生长发育的现实性
• 环境因素
营养 体育锻炼 疾病、药物 生活制度 环境污染 气候和季节等
营养—保证儿童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
• 充足的营养素可使生长潜力得到最好的 发挥
– 出生后第一年,尤其是前三个月增加很快,出现第一个生长高峰; – 至青春期生长速度又加快,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
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一般规律性 举例
由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下
由近至远
抬头-抬胸-坐-站-行
四肢运动发育: 先臂后手、先腿后 脚 手的动作发育: 一把抓-手指取物
由粗至细
由简单至复杂 语言发育: 咿呀作声-字-词-句 由低级至高级 思维发育: 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 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淋巴型器官
神经型器官 一般型器官 生殖型器官
4、每个儿童的生长发育都有着自己的特点。
• 由于先天遗传以及后天环境条件的差异,个体发 育不可能一致,必然出现高矮、胖瘦、强弱以及 治理的不同。 • 在评价某个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时,应将他以往 的情况与现在的情况进行比较,观察其发育动态, 才更有意义。
“三翻六坐八爬一岁走”
“头尾发展的规律”
• 在胎儿时期与婴幼儿儿时期的形态发 育是头部领先,其次为躯干,最后为 四肢。
• 婴儿期动作发育顺序为首先会抬头, 转头,然后为翻身、直坐,最后才会 站立和行走。
2、生长发育的速度是波浪式的,身体 各部的生长速度也不均等。
• 人体的生长发育是快慢交替的,发育速度的 曲线并不是随年龄呈直线上升,而是波浪式
– 子宫内营养不足不仅影响体格生长,还严重影响脑 的发育和以后的学习能力; – 出生后营养不良,可影响体格生长,同时身体的免 疫、内分泌和神经调节功能低下。
• 营养对生长发育中的学前儿童的形态、 机能、会产生暂时的或永久的影响。
营养过剩
印度胖婴:11个月大的小洛克曼体重有22公斤, 每天要喝下5升牛奶、吃掉1公斤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