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旅游文化建设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凤阳旅游文化建设与发展
凤阳历史文化与旅游开发研究调查报告
内容摘要
以凤阳历史文化(明文化)为背景,从历史人物与民间风俗和历史遗迹三方面进行发掘、整理研究,使我们更好的了解其历史文化的内涵与价值,使之有利于旅游项目的开发,更好的为凤阳文化旅游服务,并对当前文化旅游提出问题与建议。
关键词凤阳历史文化旅游
凤阳作为历史上的帝王之乡,昔日热闹繁华,朱元璋也一度曾想把它建成京城,如今我们依然能看到明皇陵、中都城、中都鼓楼、皇觉寺等历史遗址,同时源于明代的凤阳花鼓、花鼓灯、花鼓戏、凤画等民间艺术也依然流行,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明文化资源,为当今的凤阳旅游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近年来,凤阳县打好明史牌,做足朱元璋文章,相继开发建设并完善了韭山洞、禅窟寺、卧牛湖、明皇陵、皇故城、明鼓楼等八大旅游景点,基本形成了“北人文、南自然”“文物与山水”交相辉映的新格局。
在文化成为软实力的背景下,进一步加强凤阳的历史文化的发掘研究能够更好的发展文化旅游路线,推动地区文化经济的共同繁荣。
一
凤阳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作为一代雄主朱元璋的出生地,作为明王朝的新龙之地、孕龙之基,为了建设、发展帝乡,朱元璋曾将数万的江浙文人移居凤阳。
这些移民文人一度为凤阳的繁荣作出贡献,这些移民来自不同的地方,经济文化背景各异,与凤阳当地文化和其他移民文化相互影响,互相融合。
在凤阳的这片土地上曾居住过大量的文化精英,凤阳文化其实是明初全国文化大融合的结晶。
明初凤阳地区浩大的移民活动使全国各地的移民文人聚集生活在凤阳。
明初的吴中地区是全国文学最发达的区域,“吴中四杰”是该地区闻名遐迩的“北郭诗社”的骨干成员,也是当时享誉全国的著名诗人,由于种种原因他们都曾与凤阳结有丝丝关联,大量的移民文人在凤阳都留下文化遗迹,他们创作了许多与凤阳有关的文学作品其中也不少作品描绘了凤阳的自然人文景观。
这些移民文人的居住场所和文学创作都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内涵,进一步挖掘明文化产业的文化内涵,有利于我们对凤阳旅游新项目的开发。
如“吴中四杰”中的扬基和徐贲都曾被流放临濠,共同居住在“梦绿轩”。
方国珍之子方行在临濠建有“东轩”陋室。
开发移民文人的文学遗址景点,有利于提高旅游业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味,能更好的扩大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
另外开发人文景观需要延伸到挖掘明初凤阳的文武大臣在凤阳的遗迹,如明朝开国丞相李善长、开国名将汤和等人都是凤阳人他们都在凤阳留下了大量遗迹。
进一步开发人文景观,丰富凤阳旅游的内涵,这是当前凤阳旅游开发的必要工作,能够提高旅游档次,文化品位,拓宽游客渠道。
二
舞蹈艺术和民间工艺最能体现明文化产业的文化内涵,是历史文化与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凤阳的民间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凤阳素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美誉,以“凤阳三花”(阳花鼓灯、凤阳花鼓和凤阳花鼓戏)为主的民间艺术充分展示了凤阳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方文化魅力。
花鼓灯起源并流行于淮河中游一带,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曾受到周恩来总理高度赞誉,曾被周总理誉为“东方芭蕾”,又有“淮畔幽兰”的美誉。
追溯花鼓灯的历史,最早起源于宋代,兴于明代,盛行于清末、民初,是杰出的汉民族民间歌舞艺术,是汉民族舞蹈的代表舞种,由于淮河地处黄河以南,长江以北,得以兼收南北文化之长,其表演既有淮北人刚劲爽朗的性格,又有吴歌楚舞柔媚的风韵,是淮河文化的代表之一。
在舞蹈形式上属于歌舞相间、技艺性强的舞种。
花鼓灯音乐是花鼓灯的灵魂和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花鼓灯锣鼓和花鼓灯灯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凤阳花鼓又称“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锣”、“双条鼓”等,花鼓小巧玲珑,鼓面直径三寸左右;鼓条为两根一点五尺左右的细竹棍。
表演者单手执鼓,另一只手执两根鼓条敲击鼓面,配合说唱歌词载歌载舞,是凤阳特有的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民间表演艺术。
现代的凤阳花鼓的打法、舞步、花势、演唱等在保持浓郁的地方特色的同时,揉进了现代歌舞的技巧,形式更加活泼多样,气氛更加热烈欢快,还发展出新的舞蹈形式,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凤阳花鼓戏,因起源于凤阳县长淮卫,故又称“卫调花鼓戏”。
形成于清代。
兴盛于民国,建国后,凤阳县人民政府曾两次抢救该剧种,先后两次成立凤阳花鼓戏剧团,并吸收女演员参加演出,他们将“凤阳三花”巧妙地揉合在一起,创作出凤阳花鼓《全家乐》,国家领导人董必武观看后给予过很大鼓励。
另外,凤画是凤阳独有的民间绘画艺术,又称凤凰画,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
由于凤画造型独特,色调明丽,手法细腻严谨,因而在民间有一定的影响,为广大群众所喜爱。
凤画形成约在元末。
明初,朱元璋于凤凰山之阳营建中都皇城,定家乡名为“凤阳”,使凤阳成为“龙凤之乡”,象征着吉祥如意的凤凰画得以广泛流传。
晚清时凤画最为兴盛,外国传教士回国时也曾带往本国收藏转卖。
凤阳的民间传统充分体现了浓厚的地方色彩,将传统艺术与其文化旅游紧密结合,通过政府扶持和商业运作相结合的方式促进这些民间艺术的繁荣,培养优秀艺人,同时对传统技艺和曲目进行保护和创新改造,编排出更多的优秀演出节目,赢得更多的关注。
将艺术表演与景区旅游相结合,组建表演团队扩大艺人队伍,提高演出档次,扩大宣传,加强对民间文化艺术的管理开发使之更好的结合旅游,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结合起来,把地方文化与舞台艺术结合起来,打造大型旅游娱乐项目。
提高旅游档次,增强文化色彩和丰富旅游内涵。
三
除此之外,凤阳还拥顶级的明初历史建筑资源,明中都皇城遗址它按照古代都城规划《考工记》的设想,以对称为基本特点,遵循“左祖右社”的传统,上承宋元,下启明清,在我国乃至世界都城建筑史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也是后来营建南京故宫和北京故宫的蓝图。
可以以说凤阳明中都为代表的一系列建筑遗址是朱元璋给我们留下的一份厚重遗产,这是发展凤阳旅游、研究明中都遗址文化
的宝贵资源。
明中都遗址文化包括明中都皇城、华夏第一谯楼明中都鼓楼和明代第一陵明皇陵。
明中都皇城,位于凤阳县城的西北隅,为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其发祥地凤阳所营建的一座却于中途夭折的都城。
1369年,朱元璋为显示其新王朝的威势,开始在全国调集百工技艺、军士民夫等,数以万计,大兴土木,在凤阳营建中都。
其“规模之大、规制之盛、工艺水平之高,实冠天下”。
至20世纪70年代初,仅剩残存的午门、西华门台基及1100米长的城墙,但察其规模布局和遗物、遗迹仍十分壮观。
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明中都城的故宫遗址完全留在城市外围的旷野农田上,这是全国绝无仅有的。
它历经600多年风雨沧桑,其残垣断壁已和周边的荒草、野花、农田、芦苇天然融为一体,是任何人工造不出来的奇景。
明中都鼓楼又称中都谯楼,位于凤阳县城中心,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是中国最大的鼓楼。
它的结构、方向与其它鼓楼不同,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一般鼓楼大多是南北向,而凤阳鼓楼却是东西向,它与西南六里之外的钟楼,遥遥对峙于中都城中轴线的两侧.鼓楼由台基和殿楼两部分组成。
台基正中间开三个门洞,中门略大,中上方有朱元璋亲书的“万世根本”四个楷书大字。
1989年被列为省级文保单位。
鼓楼之上的朱元璋展览馆从多方面用翔实的图文资料、真实的历史实物展示了朱元璋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历程,是全国唯一全面介绍朱元璋的展览馆。
明皇陵位于凤阳县西南7公里处,是朱元璋父母的陵寝。
始建于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明洪武十二年(1369)竣工。
陵前神道上的32对石像生和皇陵碑、无字碑及坟丘保存完整。
皇陵碑文为朱元璋亲撰,记载着自己的身世。
石像生数量之多、刻工之精美,为所有帝王陵之冠,并列入吉尼斯之最。
此外朱元璋早年出家礼佛的皇觉寺,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自凤阳县西南6公里的甘郢移至今址重建,赐名“大龙兴寺”,朱元璋亲撰《龙兴寺碑》文,设僧录官住持,颁赐龙兴寺印,是中都城的重要建筑之一。
如今“龙兴古刹”牌坊、“皆大欢喜”牌坊、明铸大铜镬和铜钟等文物保存尚好,龙兴寺佛教文化内涵丰富,吸引不少游客观光。
明中都遗址文化资源丰富,研究明中都遗址文化能进一步发掘文化气息,再现历史真实,利于我们更好的开发凤阳旅游资源。
目前凤阳县政府正在规划兴建明史博物馆,通过展览馆、纪念馆、文化馆和遗址废墟及其它文物古迹展示文化。
凤阳废墟遗址中的明中都城的蟠龙石础、长达480多米的午门须弥座石雕,都是可以震撼北京、南京故宫的独有精品,全面进行考古发掘后的价值更是无可限量,因此我们拥有独特的优势兴建博物馆、展览馆和设计文化展示。
增加景点的文化内涵和可看性就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提升旅游品位,为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促进旅游事业发展。
四
根据《凤阳县旅游发展规划书》的发展目标:到2010年,争取4A级旅游景区达到3家、三星级以上宾馆超过5家、旅行社超过8家、星级餐馆超过10家、安徽优秀旅游乡镇达到8个。
实现年接待游客150万人次,门票收入3000万元,旅游总收入5亿元。
到“十二五”末,在旅游资源全面开发的基础上,力
争将我县建成品牌形象鲜明、产业体系完善、旅游产品丰富、服务设施完备、旅游市场活跃、旅游管理高效、旅游服务高质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将旅游产业打造成为我县支柱产业之一。
就目前的文化旅游的现状而言,需要指出的是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开发模式相对单一。
表现为特色不明显,文化内涵相对缺乏,开发不成熟,设施配套不够齐全。
旅游产品单一,不能满足旅游需求。
因此要注重旅游与文化的融合,利用明文化、淮河文化、宗教文化,打造文化旅游产品;依托科技馆、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文化馆和遗址废墟及其它文物古迹,展示文化、发展旅游;借助“凤阳三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兴建凤阳花鼓演艺中心,成立凤阳花鼓表演队,挖掘表演素材,创新表演形式,丰富旅游内容。
(2)景区环境保护有待加强。
在对中都城遗址范围内的山体以及古城墙、护城河等遗迹和中轴线、街区、重要宫殿遗址等文物环境保护的同时,还应重视通往旅游景区及其沿线环境整治以及景区环境的保护。
(3)景区设施状况有待改善
旅游景点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如道路、宾馆等不能满足旅游需要。
(4)其它方面:
旅游宣传经费投入低,旅游宣传口号不响亮,特别是度假休闲游客接待设施空白直接制约休闲度假游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夏玉润.朱元璋与凤阳[M].合肥:黄山书社,2003.
[2] 陈昌云.吴中四杰与凤阳[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8.
[3] 陈昌云.元末明初江浙移民文人在凤阳的历史考察[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
2008.
[4] 陈昌云.凤阳明文化产业发展邹议.滁州学院学报,2009.
[5] 凤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凤阳县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
[6] 凤阳旅游规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