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行政官员腐败问题与解决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述
行政官员腐败问题日益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研究中国行政官员腐败并提出解决对策对于我国行政系统的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1我国行政官员腐败问题的现状分析
行政腐败是指行政人员违背公共利益,以权谋私,导致公共权力的异化。

导致行政官员腐败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我国政治体制制度上存在疏漏,行政政治中用人不透明,我国对腐败问题惩治不力。

此外,还有行政官员的个人原因等。

中国正处于转型期,因而当代中国的腐败具有转型期的特征,有自身的独特性。

我国行政官员的腐败可以渗透到政治、经济、道德等各个方面。

这些腐败行为,滥用国家权力,利用公权争取个人或小集团私利,践踏社会主义的法制原则,延缓了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也扰乱了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秩序。

2关于我国行政官员腐败问题的理性思考
行政腐败对一个国家产生巨大的危害。

腐败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造成了恶劣的政治影响;同时还严重败坏了我国的国际声誉。

因此反腐败的重要性是至关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加强权利运作法制化,科学化和政务公开化。

反腐败要加强国际合作。

西方国家奉行新闻自由,民主化程度较高,对中国的反腐行动具有很强的吸收借鉴意义,给我们很大启示。

反腐败重在塑造阳光下的政府、透明的行政,重在发挥新闻、舆论、公众的监督作用,重在健全法治、完善制度。

3应对行政官员腐败的若干建议
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人民运用不当则贻害无
穷,因此要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一是建立健全行政监督体制,要加强对行政权力内外部全方面的监督;二是增加政府信息透明度,打造阳光政府;三是加强廉政教育,积极营造廉政清洁的社会氛围;四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在制度上遏制腐败;此外把住用人关口、高薪养廉、健全法治,加大惩戒力度等也是反腐败的有效措施。

我国的腐败问题虽然突出,但是如果政府能够高度重视,及时出台政策,严格贯彻执行,加强监督,打造阳光政府,对于我国行政系统的高效廉洁大有裨益。

行政官员腐败问题与解决对策
作者:贾道宽
指导教师:康维波
(山东农业大学文法学院泰安 271018)
【摘要】腐败被称为“政治之癌”,对一个国家的政府具有这毁灭性的破坏作用。

腐败问题自古有之,其本质的根源是“失去了制约的权力”。

它是人们切齿痛恨的社会顽症,也是执政党必须要面临的一个问题。

改革开放上以来,虽然经过党和政府的不懈努力,惩治了一大批贪官污吏,在惩治和预防这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看到成绩的同时问题依然突出,行政腐败如久治不愈的顽疾,反腐倡廉工作依旧任重而道远。

特别是在体制转轨的今天,腐败问题的现状令人堪忧。

本文通过对腐败问题产生的根源、特征、影响等方面的分析,对比中外行政体制中的腐败问题与预防解决对策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吸收借鉴外国经验,可探求预防与解决腐败问题的合理途径。

【关键词】行政腐败监督防治体制
贪污贿赂,恐怕是一个困扰中国人多年的问题.虽然政府多次出台政策进行防治,然而问题不但未曾离去,反而更加猖獗,难道真像人们说的,它已成为中国文化里难以抹去的基因吗﹖
1我国行政官员腐败问题的现状分析
我国是一个行政大国,官员系统庞大,体系尚待健全,官员素质尚待提高,官员腐败问题突出已经成为困扰我国政坛的一大难题,加强对我国行政官员腐败问题的现状了解,对于反腐倡廉工作大有裨益。

1.1行政官员腐败的含义
行政腐败是指行政人员违背公共利益,以权谋私,导致公共权力的异化。

其本质是指国家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尤其是各级官员,没有履行被赋予权力的相应职责,为谋取私利或所在小集团的不正当利益,非法用权,危害了
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

1.2行政官员腐败的原因
任何社会问题的产生、存在和演变都有其深刻的社会与时代的原因。

权力腐败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

其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相当复杂的。

腐败的本质就是对公共权力的滥用,它与权力是依存关系,权力在官员手中,使用不当就容易产生腐败[1]具体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1.2.1行政政治中用人不透明
无论是机关进入,还是提拔任用、目前尚缺乏公开、平等、竞争择优机制,“靠关系”、“走后门”在一定范围内仍广泛存在。

由于“任人唯亲”这一现象还在存在,使得我国的官场腐败甚重;还有一些上下级之间的利益共享,使得官官相护,腐败现象此消彼长。

1.2.2对行政官员的防范不周到
我国对于官员的监督与防范意识不是太强,其中主要表现在:一是对于各种官员疏于防范,并且不太注重监督体制建设。

我们要学习西方,加强对官员的防范,因为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腐败;二是防范体系过于单一。

目前对官员的腐败行为监督主要依靠上级领导和专门部门。

而专门部门的监督防范更是因为与有关部门或单位缺乏直接联系而形同虚设。

1.2.3我国政治体制制度上的疏漏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深度变革,社会结构深度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历史时期。

经济增长先于社会转型和制度更替,而体制制度的转换有一个此消彼长的渐进过程,加之又长期滞后于经济发
展,客观上助长了权力的扩张和膨胀,而监督制约权力的配套制度又跟不上去,必然增加权力腐败的几率,市场体制还不完善,有很多漏洞,使腐败现象有滋生的土壤。

1.2.4我国对腐败问题惩治不力
官员的腐败行为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

有的专家将我国查处腐败的情形比喻为“隔墙砸砖头”,砸到谁谁倒霉。

还有就是对于已经查出的官员惩处不严,由于腐败大面积的发生,致使案件的查处标准在一些地方不断被放宽。

如厦门远华案,贪污5万元以下的免于处理;马德卖官,涉案265人,只有4人被处理。

而出现这种情形据说是由于“涉案人员太多,如果全部处理,整个政府就跨了,无法运行,而具体做法只能是抓大放小”。

可是这种处理结果与情与理都是对腐败的纵容和鼓励,必然使腐败更加猖獗。

1.2.5行政官员的个人原因
传统的崇拜权力、信奉权力至上的社会制度环境的影响至今根深蒂固。

改革开放三十年,受市场经济思想的影响,外来腐朽思想的影响,个人主义思想对权力的追逐;丰富的物质生活,对人精神与肉体的刺激;各种价值观念对人的诱惑,无不干扰官员以往信奉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加上我国腐败监督体制不完善,所以,如果当她坚信自己被发现的机会等于零的话,她会受到诱惑;如果贿赂大而风险小,她会情不自禁地滥用这一职权作出串通之举[2]。

1.3我国行政官员腐败的特点
当代中国的腐败现象具有自身的特点,与国外的腐败现象有明显的差别
且具有扩大化、弥散化、复杂化、网络化的趋势,体制化的苗头已经出现。

1.3.1新旧体制的交替客观上为腐败的产生提供了大量的机会。

改革是一个破旧立新的过程。

在破旧立新的进程中,旧未破已松动而新未立,新旧体制并存,各种双轨制,旧己破新未立、出现事先未估计到的空白,都在客观上给了某些人腐败以可乘之机。

1.3.2转型期社会思想意识领域的多样化,不利于遏制腐败。

解放思想是启动改革开放的号角,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思想、价值出现失范现象,社会思想多样化,国外思想大量流入,思想上、价值上的不确定性显著增强。

一方面从客观趋势来讲,社会变得更有活力,人的自主性显著增强,另一方面也给腐败的思想根源留下了一定的空间。

享乐主义、金钱至上、政治麻木、急功近利等观念都有很大市场,而腐败的蔓延又进一步推动了这些不良观念的膨胀。

1.3.3当代中国的腐败己经呈现出体制化的恶性态势
中国的腐败还没有完全体制化,但在某些领域、某些地区已经形成了腐败体制,而且有进一步蔓延的趋势。

当代中国腐败呈现出以下极为令人担忧的趋势:一是个体腐败与群体腐败并存,群体腐败呈上升趋势;二是腐败行为主体正在从基层向中层和高层领导干部蔓延;三是腐败行为己经从改革开放之初的一般经济管理部门扩散到了党政领导机关、组织人事部门、行政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等要害部门。

总结上述三大特征,当代中国的腐败问题具有自身的独特性,与发达国家法治相对完备状态下的腐败局势不完全一样。

与国外非转型社会的腐败不完全相同。

1.4我国行政官员腐败的主要表现
目前,不少领域存在易发多发腐败现象和问题,这是我国实际国情所导致和产生腐败的重要原因。

目前存在于不少领域易发多发的腐败现象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1.4.1经济上收贿受贿、公饱私囊
有的地方一些领导干部、权力部门的干部,长期在岗位权力严重失控,滥用职权,老百姓不给好处就不办事情,“收红包”还美其名曰“劳务费”、“收入提成”,数额巨大的,干脆直接给存折或者支票,行贿还有更隐蔽的方式:邀请考察、介绍职业、调动工作、聘任顾问、提供性服务等等[3];截留、挪用、骗取国家用于基层农村建设和给群众的政策性减免照顾、补助资金。

在经济管理、财务管理、支出审批方面,严重违反管理原则和制度,权利失控,独断专行,以权谋私,挥霍国家和人民的财产、资源,弄虚作假。

1.4.2政治上背离党、脱离群众
有的地方一些领导干部不能很好地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不能按党的组织原则处理党政事务,脱离领导集体的民主集中制,不能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工作纪律,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个别少数领导干部自酿的腐败案件造成了很坏的社会影响。

有些行政官员在工作中权钱交易,权权交易,行为失范,令不行、禁不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严重存在,严重损害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

1.4.3生活上腐化奢侈、贪图享乐
有的地方一些领导干部公开带头利用公款大吃大喝,请客送礼,行贿受贿,拉拢关系,借会议、考察、培训等各种名义,经常公款境外旅游、公款高额消费;有的单位铺张浪费成风,讲排场、搞攀比,办公场所、办公用品越来越高档;
有的地方一些领导干部道德沦丧,生活出入高档酒店、夜总会和歌舞厅等娱乐场所,找“三陪”、包“二奶”、养情人,把这花天酒地、纸醉金迷的生活视为很正常。

2关于我国行政官员腐败问题的理性思考
我国行政官员腐败问题颇为严重,不仅地方官员而且许多省部级官员中央领导也因为腐败而落马,为官之初他们也曾满怀壮志,立志以身许国、为民请命。

可是,为什么后来却成为人民的罪人,成为危害祖国危害人民的人,不得不引发人们的思考。

2.1行政官员腐败的危害
行政腐败在政治、经济、社会风气等方面对一个国家产生巨大的危害它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败坏了社会主义声誉,挫伤了广大人民的积极性,是我国当前社会不稳定的主要诱因[4]。

在政治方面,腐败会动摇政府合法性地位,使民众对政府产生信任危机。

政府工作人员想着自己的利益而不是为广大人民谋福利,在工作互相推诿工作效率随之下降,腐败破坏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损害党和政府的威信,削弱党和政府的凝聚力,使人民群众与党和政府离心离德,其结果必然导致社会纷争、动乱、乃至四分五裂;
在经济方面,腐败分子不仅自己通过贪污受贿侵占国家资金,而且通过
其他不正当手段,使国家巨额资金和大量财产流入不法分子手中。

更为严重的是,腐败分子以权谋私,权力进入市场,直接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破坏国家经济建设。

在社会风气方面,腐败具有极强的传染性、腐蚀性,个别行政官员的腐化堕落、骄奢淫逸、狎妓嫖娼、贪污受贿、贪赃枉法等违法犯罪充斥整个社会,会使封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各种腐朽思想沉渣泛起,污染社会。

2.2反腐倡廉的重要性
反腐败的重要性是至关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

首先,反腐倡廉工作是党和政府的本身职责所在。

反腐倡廉工作做不好,将严重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

其次,反腐倡廉工作关系到老百姓们的切身利益,只有时刻不忘维护老百姓的利益,才能继续得到老百姓们的拥护和支持。

再者,反腐倡廉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内容,只有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才能真正形成并持久保持人民群众各尽所能而又和谐相处、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政通人和的局面。

2.3国外应对行政官员腐败的经验
一般来说,在西方绝大多数国家不存在制度性的系统腐败。

虽然那儿腐败丑闻也屡有披露,国际透明组织每年都进行全球范围的国家廉洁度和腐败排名,最廉洁的十几个国家除新加坡外,都是西方发达国家。

2.3.1西方行政官员的几件小例
德国总理施罗德为了节省家庭开支,他从别墅搬到了月租金不到600 美
元的两室公寓里,女儿来度周末只能支临时床。

德国规定,总理的豪华防弹公车周末使用必须付费,于是,施罗德届时只好开着自己破旧的私家车出门。

英国首相布莱尔去埃及与埃及总统就伊拉克问题进行协商时自掏腰包,住进了埃及的一套普通公寓里。

2001年的他受埃及政府的邀请,也是来埃及度的假,花了埃及纳税人的钱,结果引起舆论大哗,布莱尔只好给埃及的慈善机构捐款以弥补自己的过失。

瑞典强调社会公正,其官员乃至首相决不允许搞特权。

首相住居民区,平时没有保镖,出入不带随从,家中没有公务员和厨师,上下班乘公共汽车或开私家车,平时除非履行国务,否则不允许使用公车。

周末时,瑞典警察可以截住任何公车,包括首相的。

2.3.2西方行政官员处境给我们的启示
西方官员的处境对我国反腐败有很大的启示。

在西方官员贪腐是十分稀少、难见的现象,所以一个数百美元的贪污受贿被揭露也会轰动社会,成为社会舆论和媒体关注讨论的一时焦点。

与西方相比之下的中国,贪污腐败无所不在,涵盖了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大到中央大员,小到村书记、村长。

所以反腐败应重在塑造阳光下的政府、透明的行政,重在发挥新闻、舆论、公众的监督作用,重在健全法治、完善制度民主。

3应对行政官员腐败的若干建议
要强化权利制约,民主是腐败的天敌,中国的那些腐败问题的最终解决还有赖于国家的政治生活民主化。

关键是按照已有确定的方针,加快民主和法制建设,尽快强化体制外监督,这样,会对行使公共权利的官员形成全方位监督[5]
3.1加强对行政权利的监督
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人民运用不当则贻害无穷,因此要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对权力制约的关键就是建立健全行政监督制度,主要包括行政系统外部监督与内部监督。

其中外部监督包括人民群众监督、社会舆论监督、党内监督、司法监督、政协监督等;内部监督包括上级部门监督、审计部门监督等。

3.1.1加强党内监督
加强党内监督,要求政府官员自觉维护中央的权威,并且在实际行动中
与中央保持一致,保证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坚决杜绝以权谋私,假公济私,化公为私的行为,决不搞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强迫命令;摆正自己的位置,对重大决策,重要职务任免,重要建设项目安排和大批资金的使用等都必须经集体讨论,决不允许搞个人专断和各自为政,坚决查处有令不行有
禁不止的行为。

3.1.2加强群众监督
加强群众监督就是要加强民主监督。

行政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官员是人民的公仆,必须受到人民和法律的监督。

实行民主监督是保证政府官员正确行使权力,履行人民公仆职责的基本要求,也是党的群众路线和社会主义民
主的本质体现。

因此,要公开政府官员的岗位职责,让群众监督;必须重视和发挥工会及其他群众组织的监督作用;必须重视群众的来信来访工作。

3.1.3加强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是一种强有力社会群众监督手段。

它具有透明度高,信息量大,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社会影响力强等方面的优势,是有效保障政府官员廉政的一种监督形式。

应当充分重视舆论监督的作用,支持新闻工作者对政府官员进行舆论监督和保护他们的合法权利;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体要敢于对政府官员的腐败问题予以公开揭露,造成强大的舆论压力;新闻媒体应当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经常对政府官员进行法制教育,使其树立依法行使权力的思想,自觉地接受各种监督。

3.1.4加强政协监督
建立健全民主党派对政府官员的监督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国家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坚决贯彻党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统战方针,注意发挥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作用,统一战线同样能够成为对政府官员腐败问题进行斗争的有力武器。

3.1.5加强内部监督
加强内部层级监督,定期或不定期的“走下去”,积极主动的对下级政府或下级部门的政务进行检查监督。

同时通过设立举报电话和受理群众举报和管理相对人的投诉进行监督,可以通过行政复议和监督通知书的形式进行处理。

这项工作就要求各级政府和各行政机关要加强有关法制宣传方面的工作,通过法律宣传在整个社会上形成一种合力,来督促、约束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3.2增加政府信息透明度,完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
实行政务信息公开制度,保证实现公众对政府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打造阳光政府。

在实现政务信息公开的同时,建立起完善的官员财
产申报制度同样必不可少这样政府的权力运行过程公开透明就会大大地降
低腐败发生的几率,
3.3 加强廉政教育,积极营造廉政清洁的社会氛围。

预防腐败,必须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积极营造崇廉的文化氛围。

当前,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重点,大力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加强廉政教育,进一步扩大廉政文化的覆盖面、影响面、教育面。

在全社会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

积极挖掘廉政文化资源,倡导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承接、与时代精神相统一的廉政文化,让廉洁理加强廉政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是廉政文化建设的坚实基础。

在这种社会氛围下,有利于形成“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态势,培育一个廉洁公正的社会氛围。

3.4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过程中,由于制度不完善给那些腐败分子创造了许多机会,以至于腐败十分严重。

因此,要深化改革,制度创新,建立现代化市场体制,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减少政府对市场的过度干预,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政府只是起引导,规范市场经济的作用,这样不会使领导的职能过于强大,腐败也就没了市场。

3.5把住用人关口
反腐的关键是“用人”,杜绝“任人唯亲”,“任人惟近”,“任人唯庸”的现象。

首先要搞好用人选调。

在干部的推荐选拔任用过程中,真正贯彻中央提出的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原则。

我们要严格政府官员选拔和任用制度,选拔和任用政府官员应当坚持走群众路线、民主路线、坚持民主集中的原则;坚持任人唯贤,决不允许个人独断专行,搞一言堂。

3.6适度提高官员收入,加大惩戒力度
就中国目前国情而言,对官员们无法做到高薪养廉,社会福利也不是很完善,但在财力允许的地方可适度加薪,但同时也要加强收入透明度,使其隐性收入明朗化,但仅靠工资是不能减少腐败行为产生的,适当的提高其工资福利待遇应是腐败的对策之一[6]
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了许多政策,可是腐败仍在蔓延,可以看出,惩治力度仍要加强。

加大反腐监督和执法力度,推进“责任政府”的建立,打击贪污贿赂犯罪,使利益相关者不敢为。

对于那些腐败的官员决不能姑息迁就,要从政治上让他们声败名裂,经济上让他们倾家荡产。

3.7建立健全法治
加大制约行政权力腐败立法的力度,加快“阳光政府”的建设步伐。

制定和完善(国家公务员法)、(行政程序法)、《行政诉讼法》等一系列在管理国家各项事务中所遵循的具有规范性、操作性的法律法规,使行政权力在行使过程中受到法律的严格约束和控制,从而减少自由裁量权。

在立法过程中必须加强和完善法律的可操作性。

签署(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寻求反腐败的国际合作。

在腐败的预防、腐败犯罪的界定,非法资产的追缴等问题进行了法律上的规范,与国际接轨。

【参考文献】
[1]李浩根《官员的腐败心理》 2005年
[2]罗伯特·克利特加德:《控制腐败》,杨光斌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25页
[3]李雪琴、李雪慧《中国:警惕十种腐败现象》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9年
[4]许连纯、徐洪波《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腐败问题研究》 2005年
[5]李秋芳《反腐败的思考与对策》中国社会科学院惩治和预防腐败理论文集 2005年
[6](刘长江《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官员的特点和遏制方法》《唯实》杂志 1998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