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意义量表1

合集下载

自杀行为问卷-修订版(SBQ-R)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的信效度检验

自杀行为问卷-修订版(SBQ-R)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的信效度检验

自杀行为问卷-修订版(SBQ-R)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的信效度检验石绪亮;朱亚;董江雪;王硕;许蕾;蔡炎;张耀倩【期刊名称】《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年(卷),期】2021(29)4【摘要】目的:评估自杀行为问卷-修订版(SBQ-R)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的信效度。

方法:采用在线测评的形式,对广东省某大学4191名大一年级学生进行SBQ-R班级团体施测。

随机选取一半学生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另一半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

采用抑郁症状筛查量表(PHQ-9)、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Barratt冲动性量表(BIS-11)和孤独感量表简化版(ULS-8)评价效标关联效度。

间隔4周后,随机选取两个班级的97名大学生进行SBQ-R重测,以检验重测信度。

结果:有12.69%(n=532)的大学生存在较高的自杀风险。

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支持了SBQ-R的单因子模型。

SBQ-R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半信度和重测信度分别为0.75、0.78和0.62。

SBQ-R总分与抑郁症状、广泛性焦虑、冲动性和孤独感存在显著正相关。

结论:SBQ-R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是测量和评估中国大学生自杀行为的有效工具。

【总页数】5页(P593-597)【作者】石绪亮;朱亚;董江雪;王硕;许蕾;蔡炎;张耀倩【作者单位】河北大学教育学院;广东科技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中心;河北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95.9【相关文献】1.生命意义问卷(修订版)在初中生群体中的信效度:留守与非留守学生的比较分析2.公民个人层面核心价值观认同度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r——基于大学生群体的研究结果3.痴呆病人精神行为症状照顾者问卷(ABS)中文修订版的信效度检验4.自编手机依赖问卷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探索性因子分析及信效度检验——以张家口市某高校为例5.个体相对剥夺感问卷在大学生群体的信效度检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初中生生命意义感的调查与干预研究

初中生生命意义感的调查与干预研究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某中学初中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样选 取样本。调查问卷包括个人信息和生命意义感量表。研究过程中,我们向参与者 说明了研究目的和保密原则,确保研究在安全和自愿的环境中进行。
三、初中生生命意义感的现状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初中生具有较高的生命意义感,认为自己的生活有意 义和价值。然而,仍有部分学生表现出较低的生命意义感,这部分学生可能面临 更大的心理压力和困扰。此外,我们还发现生命意义感与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 家庭背景等因素有关。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进行。首先,我们选取了某城市一所普通 中学的初中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调查。问卷调查包括自我 同一性量表和生命意义感量表两个部分,旨在了解初中生的自我同一性和生命意 义感现状。随后,我们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学生进行了访谈, 深入了解他们自我同一性和生命意义感的关系。
结果与讨论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初中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水平整体较高,但存在部分学 生自我同一性水平较低的情况。同时,生命意义感随着自我同一性的提高而提高, 说明自我同一性对生命意义感具有积极的影响。通过访谈发现,自我同一性水平 高的学生通常有明确的兴趣爱好和价值观,能够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进而对 生命意义有更深的理解和追求。而自我同一性水平低的学生可能存在自卑、迷茫 等问题,导致生命意义感的降低。
5、社会实践: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增强他们的生命意义感和学 习动机。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等,让他们在实践中体 验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学习动力。
四、结论
初中生生命意义感与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复杂且深远。了解并利用这种关系 可以为教育工作提供重要的启示。通过适当的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初中生 的生命意义感和学习动机,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和困难。未来的研究 可以进一步探讨不同干预措施的效果,以及如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 的干预。

个人意义指数量表中文版用于医学生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个人意义指数量表中文版用于医学生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个人意义指数量表中文版用于医学生的信度和效度检验叶有好;高钰琳【摘要】[目的]翻译修订个人意义指数(PMI)量表,评价其中文版在本科医学生中的信度和效度.[方法]于2016年9月-10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使用PM I量表中文版和生命意义感量表对436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数据分别进行效度检验和信度分析.[结果]PMI量表中文版中所有条目都具有较高的鉴别度;探索性因子分析表明PMI因子有两个(生命价值感和明确目标感)解释方差总变异的56.71%;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两因子模型的拟合度指标均优于单因子模型;PMI中文版与效标生命意义感量表相关(相关系数为0.249~0.959,P<0.01);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25,重测信度为0.890.[结论]PMI量表中文版在对医学生的测评中显示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Objective:To translate and revise the Personal Meaning Index(PMI),and evaluate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Chinese version in undergraduate medical students.Methods:Using stratified cluster sampling method,a total of 436 medical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by the Chinese version of PMI and the Meaning in Life Questionnaire(MLQ).The validity of the survey data was analyzed by validity test and reliabilityanalysis.Results:All the entries in the Chinese version of PMI had a higher degree of discrimination.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showed that PMI had two factors:sense of life value and clear sense,which explained 56.71% of the total va-riance.The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fitting index of the two factor model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single-factor model.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hinese version of PMI and MLQ was significant(r=0.249-0.959,P<0.01).The internal consis-tency coefficient ofthe Chinese version of PMI was 0.925,and the retest reliability was0.890.Conclusions:The Chinese version of PMI showed good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in the evaluation of medical students.【期刊名称】《护理研究》【年(卷),期】2018(032)005【总页数】4页(P710-713)【关键词】PMI量表;信度;效度;医学生;生命态度;生命意义【作者】叶有好;高钰琳【作者单位】510310,广东药学院赤岗校区临床医学院技能培训中心;510515,南方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1医学生是一个特殊的专业群体,将来的服务对象是人及其生命,只有真正地认识和感受到自己生命的存在及意义,以后的工作中才能更好地理解病人生命的存在及其意义,才会更积极主动地救助生命[1]。

淋巴瘤病人生命意义感在心理痛苦与生命质量间的调节效应

淋巴瘤病人生命意义感在心理痛苦与生命质量间的调节效应

p a t i e n t s i nt h e i n t e n s i v ec a r eu n i t :e x e c u t i v es u m m a r y [J ].A m e r i c a n J o u r n a l o fH e a l t h -S y s t e mP h a r m a c y,2013,70(1):53-58.[8] 代玲玉,赵红乐,吕梦,等.国内外I C U 谵妄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13):1713-1716.[9] 龙云铸,李丹,傅京力,等.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评分和心肌损伤标志物与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关系研究[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8,26(6):31-34.[10] A C K E RMA N M H ,A H R E N S T ,K E L L Y J ,e ta l .S e ps i s [J ].C r i t i c a lC a r e N u r s i n g C l i n i c so f N o r t h A m e r i c a ,2021,33(4):407-418.[11] K I R F E LA ,G U T T E N T H A L E R V ,M A Y R A ,e ta l .P o s t o pe r a t i v e d e l i r i u mi sa ni n d e p e n d e n tf a c t o r i n f l u e n c i ng th e l e n g t ho fs t a y of e l d e r l y p a t i e n t s i n t h e i n t e n s i v e c a r e u n i t a n d i n h o s pi t a l [J ].J o u r n a l o f A n e s t h e s i a ,2022,36(3):341-348.[12] G R A V A N T EF ,G I A N N A R E L L ID ,P U C C IA ,e t a l .P r e v a l e n c ea n dr i s k f a c t o r s o f d e l i r i u m i n t h e i n t e n s i v e c a r e u n i t :a no b s e r v a t i o n a l s t u d y [J ].N u r s i n g in C r i t i c a lC a r e ,2021,26(3):156-165.[13] Z HA N G R ,B A ILF ,HA N XL ,e t a l .I n c i d e n c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a n d o u t c o m e s o f d e l i r i u m 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n o n i n v a s i v ev e n t i l a t i o n :a p r o s p e c t i v e o b s e r v a t i o n a l s t u d y [J ].B M CP u l m o n a r y Me d i c i n e ,2021,21(1):157.[14] C H E R A K SJ ,S O O A ,B R OWN K N ,e ta l .D e v e l o pm e n ta n d v a l i d a t i o no fd e l i r i u m p r e d i c t i o n m o d e lf o rc r i t i c a l l y il la d u l t s p a r a m e t e r i z e d t o I C U a d m i s s i o na c u i t y [J ].P L o S O n e ,2020,15(8):e 0237639.[15] F A N H ,J IM ,HU A N GJ ,e t a l .D e v e l o pm e n t a n dv a l i d a t i o no f a d yn a m i cd e l i r i u m p r e d i c t i o n r u l ei n p a t i e n t s a d m i t t e d t ot h e i n t e n s i v ec a r e u n i t s (D Y N AM I C -I C U ):a p r o s pe c t i v e c o h o r t s t u d y[J ].I n t JN u r s S t u d ,2019,93:64-73.[16] C H E N Y ,D U H ,W E IB H ,e t a l .D e v e l o pm e n t a n dv a l i d a t i o no f r i s k -s t r a t i f i c a t i o n d e l i r i u m p r e d i c t i o n m o d e l f o r c r i t i c a l l y il l p a t i e n t s :a p r o s p e c t i v e ,o b s e r v a t i o n a l ,s i n g l e -c e n t e rs t u d y [J ].M e d i c i n e ,2017,96(29):e 7543.[17] K A N G S Y ,S E O S W ,K I M J Y.C o m pr e h e n s i v er i s kf a c t o r e v a l u a t i o no f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d e l i r i u m f o l l o w i n g m a j o rs u r g e r y:c l i n i c a l d a t aw a r e h o u s e a n a l y s i s [J ].N e u r o l o gi c a l S c i e n c e s ,2019,40(4):793-800.[18] Z H A N G H J ,Y U A N J ,C H E N Q ,e t a l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 v a l i d a t i o no f a p r e d i c t i v es c o r ef o r I C U d e l i r i u mi nc r i t i c a l l y il l p a t i e n t s [J ].B M CA n e s t h e s i o l o g y,2021,21(1):37.[19] P E N G C ,WA N G M S ,G E N G Y Q ,e ta l .R i s kf a c t o r sf o rp o s t o pe r a t i v e d e l i r i u mi nI C U p a t i e n t sw i t hs e v e r e i l l n e s sb a s e d o ns y s t e m a t i cr e v i e wa n d M e t a -a n a l ys i s [J ].A n n a l so fP a l l i a t i v e M e d i c i n e ,2022,11(1):309-320.[20] K U B O T A K ,S U Z U K I A ,O H D E S ,e ta l .A gei st h e m o s t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a s s o c i a t e d r i s k f a c t o r w i t h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d e l i r i u m i n p a t i e n t s h o s p i t a l i z e d f o r m o r et h a n f i v e d a ysi n s u r g i c a lw a r d s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c o h o r ts t u d y [J ].A n nS u r g ,2018,267(5):874-877.[21] K R E WU L A K KD ,S T E L F O X H T ,L E I G HJ P ,e t a l .I n c i d e n c ea n d p r e v a l e n c e o f d e l i r i u ms ub t y p e s i n a n a d u l t I C U :a s ys t e m a t i c r e v i e wa n d M e t a -a n a l ys i s [J ].C r i tC a r eM e d ,2018,46(12):2029-2035.(收稿日期:2022-10-25;修回日期:2023-07-02)(本文编辑贾小越)淋巴瘤病人生命意义感在心理痛苦与生命质量间的调节效应许宝惠,顾道琴*,孙 丽,李凤侠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西区(安徽省肿瘤医院),安徽230031M o d e r a t i n g e f f e c t o f s e n s e o fm e a n i n g i n l i f e o n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d i s t r e s s a n d q u a l i t y of l i f e 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l y m ph o m a X UB a o h u i ,G UD a o q i n ,S U NL i ,L I F e n gx i a T h eF i r s tA f f i l i a t e dH o s p i t a l o fU S T C W e s tD i s t r i c t ,A n h u i P r o v i n c i a l C a n c e rH o s pi t a l ,A n h u i 230031C h i n a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 G UD a o q i n ,E -m a i l :g u d a o qi n 129@y e a h .n e t K e yw o r d s l y m p h o m a p a t i e n t s ;s e n s e o fm e a n i n g i n l i f e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d i s t r e s s ;q u a l i t y o f l i f e ;m o d e r a t i n g e f f e c t ;n u r s i n g 摘要 目的:分析淋巴瘤病人生命意义感在心理痛苦与生命质量间的调节效应,为提升病人的生命质量提供参考㊂方法:采用生命意义感量表㊁心理痛苦量表㊁淋巴瘤病人生命质量量表对350例淋巴瘤病人进行调查,并应用分层回归分析和简单斜率法分析三者间的关系㊂结果:淋巴瘤病人生命质量得分为(118.75ʃ21.53)分,其中功能状况得分最低㊂淋巴瘤病人生命质量与生命意义感呈正相关(r =0.405,P <0.01),与心理痛苦呈负相关(r =-0.702,P <0.01);中介效应结果显示,生命意义感在淋巴瘤病人心理痛苦与生命质量之间具有调节作用(β=-0.073,P <0.05)㊂结论:心理痛苦能负向预测病人生命质量,生命意义感在两者中起到调节作用㊂随着生命意义感的增加,心理痛苦对生命质量的消极影响下降㊂关键词 淋巴瘤病人;生命意义感;心理痛苦;生命质量;调节效应;护理d o i :10.12102/j.i s s n .2095-8668.2023.14.027 作者简介 许宝惠,主管护师,硕士*通讯作者 顾道琴,E -m a i l :g u d a o q i n 129@y e a h .n e t 引用信息 许宝惠,顾道琴,孙丽,等.淋巴瘤病人生命意义感在心理痛苦与生命质量间的调节效应[J ].循证护理,2023,9(14):2605-2610.㊃5062㊃循证护理2023年7月第9卷第14期(总第106期)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近年来,淋巴瘤已成为全球增长最迅速的恶性肿瘤之一㊂2020年全球非霍奇金淋巴瘤新发病例为54.4万人,死亡病例为26.0万人[1]㊂目前,我国淋巴瘤病人的生存率远低于发达国家,5年生存率仅为38%[2]㊂淋巴瘤病人通常接受化疗㊁放疗㊁造血干细胞移植等综合性的治疗方式,由于治疗的不良反应和疾病本身影响,导致病人产生恶心㊁呕吐㊁疲乏㊁睡眠障碍等问题,病人的生命质量较差[3]㊂有研究表明,淋巴瘤病人普遍存在心理痛苦,包括焦虑㊁抑郁㊁悲伤㊁害怕等不良负性情绪[4]㊂基于生理心理学分析,不良情绪会降低机体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破坏能力,影响病人细胞免疫反应,降低病人生存率[5]㊂同时,心理痛苦会导致病人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降低治疗依从性和效果,甚至加大病人自杀风险[6]㊂生命意义感是个体寻找生活中的方向和目标,思考生命存在的意义㊂生命意义感越强,个体的心理水平越健康[7]㊂有研究显示,生命意义感能正向预测病人生命质量[8]㊂为探索淋巴瘤病人生命意义感在心理痛苦与生命质量关系中发挥的作用,本研究构建生命意义感㊁心理痛苦和生命质量的关系模型,探索生命意义感的调节作用,为有效提高淋巴瘤病人的生命质量提供依据㊂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4月 8月在安徽省某肿瘤医院住院治疗的淋巴瘤病人为研究对象㊂纳入标准:1)明确病理诊断的淋巴瘤病人;2)有良好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3)年龄ȡ18岁;4)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研究㊂排除标准:1)有认知障碍或精神疾病;2)合并严重并发症而无法配合本研究者㊂本研究共发放问卷385份,最终纳入分析的有效问卷350份,问卷有效率为90.9%㊂1.2方法1.2.1调查工具1.2.1.1一般资料调查表内容包括性别㊁年龄㊁婚姻状况㊁文化程度㊁宗教信仰等㊂1.2.1.2 淋巴瘤病人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 u n c t i o n a lA s s e s s m e n t C a n c e rT h e r a p y-L y m p h o m a,F A C T-L y m)采用高月乔等[9]汉化版量表,包括社会/家庭状况(7个条目)㊁生理状况(7个条目)㊁功能状况(7个条目)㊁情感状况(6个条目)和淋巴瘤附加关注(15个条目)5个维度,共42个条目㊂采用L i k e r t5级评分法,从 一点也不 到 非常 计0~4分,总分0~168分,得分越高,表明病人生命质量越好㊂量表的C r o n b a c h's α系数为0.836㊂1.2.1.3 心理管理痛苦量表(D i s t r e s s M a n a g e m e n t S c r e e n i n g M e a s u r e,D M S M)D M S M被美国国家癌症综合协助网(N C C N)推荐作为心理痛苦管理临床实践指南中的筛查工具[10],包括2个部分㊂心理痛苦温度计:0分表示无心理痛苦,1~3分为轻度痛苦,4~6分为中度痛苦,7~9分为重度痛苦,10分为极度痛苦㊂我国癌症病人心理痛苦临界值为4分,N C C N也将4分作为有临床意义的心理痛苦临界值㊂心理痛苦相关因素调查表包括5个因子㊁39个条目㊂该量表C r o n b a c h'sα系数为0.87㊂1.2.1.4 生命意义感量表(t h e M e a n i n g i n L i f e 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M L Q)本研究采用刘思斯等[11]汉化版量表进行评估㊂该量表包括寻找生命意义感(5个条目)和存在生命意义感(4个条目)2个维度㊁共9个条目㊂每个条目采用L i k e r t7级评分法,从 完全不同意 到 完全同意 计1~ 7分,总分9~63分,分数越高,表明生命意义感越强㊂量表的C r o n b a c h'sα系数为0.71㊂1.2.2调查方法在淋巴瘤病人化疗期间对符合纳入㊁排除标准的病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前向病人解释本次调查的目的㊁注意事项和问卷填写说明,征得病人同意后签署知情同意书,进行面对面调查㊂对于文化程度较高的病人,采用病人自填形式;对年龄较高㊁文化程度低的病人,需详细逐条阅读出问卷内容并给予解释,由病人本人做出判断,避免引导性暗示㊂问卷填写过程中有不愿意继续填写的病人随即终止,并剔除该研究样本㊂问卷发放及收集由同一名研究员进行,保证问卷填写质量,并由1名研究生进行质量监控㊂1.3统计学方法采用S P S S2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㊂符合正态资料的定量资料采用均数ʃ标准差(xʃs)描述,不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采用中位数㊁四分位数[M(P25,P75)]表示㊂单因素分析:两组定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定量资料比较,满足方差齐性者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若方差不齐则采用W e l c h 近似F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 e a r s o n相关分析法㊂调节效应检验采用分层回归分析法,并根据简㊃6062㊃C H I N E S EE V I D E N C E-B A S E D N U R S I N GJ u l y,2023V o l.9N o.14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单斜率检验法,进一步预测并验证调节效应㊂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结果2.1淋巴瘤病人一般资料和生命质量得分情况本研究结果显示,350例淋巴瘤病人中,男213例(60.86%),女137例(39.14%);年龄19~85(53.86ʃ15.02)岁㊂F A C T-L y m总分(118.75ʃ21.53)分,其中生理状况得分(20.40ʃ4.21)分,社会/家庭状况得分(19.93ʃ5.18)分,情感状况得分(18.06ʃ4.40)分,功能状况得分(15.58ʃ5.76)分,附加关注得分(44.79ʃ9.66)分,指标值(实际得分/理论总分)分别为70.68%㊁72.86%㊁71.18%㊁75.25%㊁55.64%㊁74.65%,得分最低的3个条目见表1㊂本研究350例淋巴瘤病人心理痛苦发生率为56.6%㊂表1淋巴瘤病人生命质量得分最低的3个条目条目得分(分)指标值(%)所属维度14我对自己的性生活感到满意1.11ʃ1.3027.75社会/家庭状况21我能够工作(包括在家里工作)1.58ʃ1.1339.50功能状况22我的工作(包括在家里工作)令我有成就感1.81ʃ1.1645.25功能状况2.2不同特征淋巴瘤病人生命质量得分比较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文化程度㊁家庭朋友支持㊁住院时长的淋巴瘤病人生命质量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㊂表2不同特征淋巴瘤病人F A C T-L y m得分比较(xʃs,n=350)单位:分项目例数构成比(%)生命质量总分统计值P 性别男21360.86119.15ʃ23.14t=0.4490.654女13739.14118.13ʃ18.81年龄 <36岁4613.14115.85ʃ21.8436~<60岁18552.86118.23ʃ22.57F=0.9440.390 ȡ60岁11934.00120.67ʃ19.67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5343.71119.28ʃ18.16初中9828.00114.31ʃ21.13F=3.5490.030高中及以上9928.29122.32ʃ24.01婚姻状况未婚246.86115.67ʃ23.89t=-0.7260.468已婚32693.14118.98ʃ21.37宗教信仰无30286.29118.63ʃ21.61t=-0.0360.971有4813.71118.75ʃ21.20家庭朋友支持一般13939.71114.11ʃ20.83t=-3.3140.001全力支持21160.29121.80ʃ21.49住院时长 <5d15143.14122.39ʃ21.675~8d16146.00117.17ʃ21.58F=5.1950.006 >8d3810.86110.97ʃ18.08诊断霍奇金淋巴瘤308.57122.03ʃ24.94t=0.8740.383非霍奇金淋巴瘤32091.43118.44ʃ21.20临床分期 Ⅰ期195.43119.21ʃ21.54Ⅱ期5315.14121.87ʃ20.81F=0.4540.714 Ⅲ期10429.71117.93ʃ20.71Ⅳ期17449.71118.23ʃ20.312.3淋巴瘤病人生命意义感㊁心理痛苦和生命质量的相关性P e a r s o 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瘤病人生命意义感得分与F A C T-L y m得分呈正相关(r=0.405,P< 0.01),心理痛苦得分与F A C T-L y m得分呈负相关(r=-0.702,P<0.01),见表3㊂㊃7062㊃循证护理2023年7月第9卷第14期(总第106期)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表3 淋巴瘤病人生命意义感㊁心理痛苦和生命质量相关性(r 值)项目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附加关注F A C T -L ym 总分生命意义感0.193②0.355②0.348②0.502②0.170②0.405② 寻找生命意义感0.136①0.264②0.224②0.385②0.0730.271② 存在生命意义感0.214②0.381②0.410②0.525②0.239②0.465②心理痛苦-0.652②-0.150②-0.684②-0.393②-0.656②-0.702② ①P <0.05,②P <0.01㊂2.4 淋巴瘤病人生命意义感在心理痛苦和生命质量间的调节作用采用分层回归分析模型,以生命质量为因变量,探索生命意义感在淋巴瘤病人心理痛苦与生命质量间的调节作用㊂模型1:放入文化程度㊁家庭朋友支持㊁住院时长为控制变量,心理痛苦为自变量;模型2:放入调节变量生命意义感;模型3:加入心理痛苦与生命意义感的交互项㊂在不考虑生命意义感的干扰时,心理痛苦负向预测生命质量(β=-0.683,P <0.001),生命意义感正向预测生命质量(β=0.229,P <0.001);加入心理痛苦与生命意义感交互后,心理痛苦(β=-0.629,P <0.001)和生命意义感(β=0.226,P <0.001)仍可预测生命质量;心理痛苦与生命意义感交互项对生命质量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β=-0.073,t =-2.032,P <0.05),说明生命意义感在心理痛苦和生命质量间具有调节作用,见表4㊂表4 淋巴瘤病人生命意义感在心理痛苦和生命质量间的调节作用变量 模型1 回归系数t 值模型2 回归系数t 值 模型3 回归系数t 值控制变量 文化程度0.0010.034-0.072-1.832-0.069-1.738 家庭朋友支持0.0922.352①0.0561.4860.0591.561住院时长-0.096-2.521①-0.086-2.347①-0.083-2.290①自变量 心理痛苦-0.683-17.958②-0.623-16.345②-0.629-16.521②调节变量 生命意义感0.2295.520②0.2265.489② 心理痛苦ˑ生命意义感-0.073-2.032①R 20.510 0.550 0.556әR20.5100.0400.005F 值89.932②84.186② 71.481② ①P <0.05,②P <0.001㊂心理痛苦对生命质量的直接效应会因生命意义感的不同而不同,在生命意义感低分组和高分组中,心理痛苦对生命质量的预测显著(P <0.001)㊂为了更清楚的揭示调节效应的具体模式,绘制生命意义感在心理痛苦与生命质量间的简单斜率检验图,结果显示,高生命意义感的斜率(即影响系数)低于低生命意义感,说明生命意义感有效缓解了心理痛苦对生命质量的消极影响,见图1㊂图1 淋巴瘤病人生命意义感在心理痛苦和生命质量间的简单斜率检验图㊃8062㊃C H I N E S EE V I D E N C E -B A S E D N U R S I N GJ u l y,2023V o l .9N o .14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3讨论3.1淋巴瘤病人生命质量水平有待提升本研究结果显示,淋巴瘤病人F A C T-L y m得分为(118.75ʃ21.53)分,指标值为70.68%,表明淋巴瘤病人生命质量水平有待提升㊂本研究结果高于刘姗等[12]研究结果,分析原因可能是: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国内新药物㊁新方法的出现,淋巴瘤病人的治疗策略有了新的突破,病人的生命质量得到很大的改善[13]㊂本研究低于国外L e k d a m r o n g k u l等[14]研究结果(均分136.06分),可能是由于国内外文化背景的差异㊂L e k d a m r o n g k u l等[14]研究的淋巴瘤病人群体中, 90%有宗教信仰,他们有强烈的精神信仰和支持,能够平静地接受生活和疾病困扰㊂研究表明,癌症病人有较高的精神/灵性支持需求[15],宗教信仰能改善癌症病人的整体生活质量[16],而本研究淋巴瘤病人仅13.71%有宗教信仰,说明淋巴瘤病人精神支持需求来源不足㊂临床医务工作者需关注病人精神支持需求,鼓励病人参与社会㊁宗教文化活动,适度的宗教心理学有助于病人产生积极情绪㊁理解疾病和生死的过程[17]㊂本研究中功能状况指标值最低(55.64%),得分低的2个条目 我能够工作(包括在家里工作) 我的工作(包括在家里工作)令我有成就感 均属于功能状况维度㊂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疾病及化疗的不良反应对病人身心造成持续性的影响,治疗或恢复期以疾病反应为生活重心,害怕因为工作导致疾病恶化和复发,从而造成低工作恢复率[18]㊂因此,医务工作者应关注淋巴瘤病人重返工作准备情况,构建医院-社区-家庭护理㊁康复服务模式,促进病人重返社会生活㊂3.2心理痛苦可预测并负向影响淋巴瘤病人生命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心理痛苦的发生率56.6%,高于荣欢等[19]老年肺癌心理痛苦发生率㊂分析原因,本研究对象大部分为中青年病人,在家庭社会中承担不同的角色和责任,生病后角色的缺如,导致病人心理痛苦的增加㊂但低于李伟玲等[20]研究的宫颈癌病人,可能与女性的生理特点和更多情感需求有关㊂相关分析表明,淋巴瘤病人心理痛苦与生命质量呈负相关(r=-0.702, P<0.01),心理痛苦负向预测病人生命质量,说明心理痛苦水平越高的病人生命质量越差,与李丽蓉等[21]研究结果一致㊂分层回归分析显示,心理痛苦可直接影响淋巴瘤病人生命质量㊂心理痛苦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可降低肿瘤病人的治疗依从性和疾病应对能力,增加疾病负担,影响治疗效果[22]㊂病人的心理问题影响肿瘤微环境的免疫细胞,促进肿瘤细胞生长和肿瘤复发,从而降低病人生命质量[23]㊂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 C C N)指南强调全面㊁准确评估并筛查癌症病人的心理痛苦,加强多学科协作,分层管理癌症病人心理痛苦[24]㊂目前,国内尚缺乏针对肿瘤病人的心理痛苦管理指南,医务人员对肿瘤病人的心理痛苦管理和认知存在盲区㊂基于此,临床医务工作者应重视病人的心理痛苦程度,护理管理者应将心理痛苦纳入到肿瘤病人的常规评估中㊂同时,可借鉴国外的心理痛苦管理指南,结合临床病人实际心理照护需求,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心理痛苦管理模式,为肿瘤病人提供身体㊁心理的全方位护理,从而提升病人的生命质量㊂3.3淋巴瘤病人生命意义感在心理痛苦与生命质量间具有调节作用调节效应结果表明,生命意义感在淋巴瘤病人心理痛苦与生命质量间起调节作用,即心理痛苦对病人生命质量的影响随着生命意义感水平的变化而变化㊂具体而言,在相同心理痛苦水平上,高生命意义感的作用能够提升淋巴瘤病人的生命质量㊂获得和保持生命意义感是人类的基本动机,生命意义感显著影响病人生活质量的多个维度,且正向预测病人的身心健康㊂C a r r e n o等[25]认为个体有一种寻找意义的内在动力,而未能达到意义会导致心理痛苦㊂研究表明,高水平的生命意义感可以缓解病人的负性情绪㊁显著提升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26];反之,生命意义感缺失会导致病人产生消极的影响㊂随着现代社会文明的发展,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我国居民第1位死亡原因㊂因此,医疗服务体系中需要重点关注肿瘤病人群体㊂肿瘤病人承受着躯体㊁心理㊁精神等多维度的刺激,当疾病已经无法治愈,他们会通过思考当下㊁回忆过往等方式体验生命的意义㊂生命意义感的提升,有助于病人认识生命的价值㊁目的和意义,提高病人的成就感㊁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心态,从而降低病人的心理痛苦,改善社会和家庭功能,提高生命质量㊂因此,临床护理工作者应了解肿瘤病人如何寻求并表达生命意义,协助病人体验和发现生命的意义,同时可采取针对性干预方法提升生命意义感㊂目前,国内肿瘤病人生命意义的干预方法比较单一,主要借鉴国外的生命意义教育等研究[27]㊂临床护理工作者需提高对病人生命意义感的认知,深化家庭社会支持,引导病人多角度㊁多途径体验并获得生命意义感;结合国内文化特点,以肿瘤病人心理痛苦为出发点,构建以生命意义为中心的干预方案,提升病人的生命质量㊂㊃9062㊃循证护理2023年7月第9卷第14期(总第106期)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4小结本研究结果显示,淋巴瘤病人生命质量有待提高,心理痛苦可负向预测淋巴瘤病人的生命质量,生命意义感的提升能够降低心理痛苦对病人生命质量的影响㊂本研究为探索病人心理痛苦对生命质量影响的内部机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临床医务工作者一方面需关注肿瘤病人的心理痛苦问题,制定规范化的心理痛苦评估和筛查制度,采用分层管理模式缓解病人的心理痛苦;另一方面,需着手构建肿瘤病人生命意义干预方案,引导病人认识并体验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多维度提升病人的生命质量㊂参考文献:[1]刘宗超,李哲轩,张阳,等.2020全球癌症统计报告解读[J].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2021,7(2):1-14.[2]贺瑾,冯丽娜,朱晓萌,等.症状管理动态模型在淋巴瘤化疗患者全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22,22(1):111-117.[3]崔盼盼,唐涵,郜心怡,等.淋巴瘤病人症状群管理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20,34(20):3636-3641.[4] A G O S T I N E L L IG,MU Z Z A T T I B,S E R P E N T I N I S,e t a l.C a n c e r-r e l a t e d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d i s t r e s si nl y m p h o m as u r v i v o r:a nI t a l i a nc r o s s-s e c t i o n a l s t ud y[J].F r o n t ie r s i n P s y c h o l o g y,2022,13:872329.[5]王新起,李秋环,张红静.恶性血液病住院患者心理健康状态及与感恩㊁领悟社会支持的关系[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56(9):65-70.[6] HU D A N,S HAW M K,C H A N G H J.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d i s t r e s sa m o n gp a t i e n t s w i t ha d v a n c e dc a n c e r:ac o n c e p t u a la n a l y s i s[J].C a n c e rN u r s i n g,2022,45(2):E487-E503.[7] C H A N W C H,T I N A F,WO N G A L Y.M o d e r a t i n g e f f e c t so fm e a n i n g i nl i f eo n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d e p r e s s i o na n ds e l f-c o m p e t e n c e i nde a t hw o r ka m o n g h e l p i n gp r of e s s i o n a l s[J].D e a t hS t u d i e s,2021,45(8):594-602.[8]刘敏杰,方云,袁淑蕾,等.成人血液肿瘤患者生命意义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9,34(11):65-68.[9]高月乔,张阳,陈长英.中文版淋巴瘤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的信效度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26):3277-3281.[10] C O R M I O C,C A P O R A L E F,S P A T U Z Z IR,e ta l.P s y c h o s o c i a ld i s t re s s i n o n c o l o g y:u s i n g t h e d i s t r e s s t h e r m o m e t e rf o r a s s e s s i n gr i s kc l a s s e s[J].S u p p o r t i v eC a r e i nC a n c e r,2019,27(11):4115-4121.[11]刘思斯,甘怡群.生命意义感量表中文版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信效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6):478-482. [12]刘姗,刘娟娟,刘琪,等.出院计划模式对淋巴瘤化疗病人生命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9,33(22):3971-3974. [13]刘卫平,朱军.2021年淋巴瘤治疗进展[J].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2022,8(1):94-98.[14] L E K D A M R O N G K U LP,P O N G T H A V O R N K A M O L K,M O L A S S I O T I SA,e t a l.E x p l o r i n g h e a l t h-r e l a t e d q u a l i t y of l i f ea m o ng n o n-H o d g k i n'sl y m p h o m a s u r v i v o r s a f t e r c o m p l e t i o no f p r i m a r y t r e a t m e n t:ac r o s s-s e c t i o n a l s t u d y i n T h a i l a n d[J].S u p p o r t i v eC a r e i n C a n c e r:O f f i c i a l J o u r n a lo ft h e M u l t i n a t i o n a l A s s o c i a t i o n o f S u p p o r t i v e C a r ei nC a n c e r,2021,29(11):6511-6522.[15]李梦奇,王颖,谢海燕,等.癌症患者灵性护理需求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7,52(8):930-934. [16]侯春立,景凤敏,陈连刚,等.恶性肿瘤知情患者首次化疗不同阶段中负性情绪发生情况及精神支持需求调查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21,18(1):8-11.[17]梁恒豪.正视宗教心理学研究的 文化 维度[J].世界宗教文化,2021(5):90-96.[18] C O M P A C IG,C O N T EC,O B E R I CL,e t a l.S u s t a i n e dd e g r a d a t i o no fq u a l i t y o fl i f ei nas u b g r o u p o fl y m p h o m as u r v i v o r s:at w o-y e a rp r o s p e c t i v e s u r v e y[J].B M CC a n c e r,2019,19(1):1178. [19]荣欢,李艳均,任攀,等.应对方式在老年肺癌化疗患者心理痛苦和生活质量间的中介作用[J].成都医学院学报,2022,17(4): 514-517.[20]李伟玲,谌永毅,汤新辉,等.宫颈癌患者心理痛苦现状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9,34(24):2209-2213. [21]李丽蓉,陈甲信,方红燕,等.宫颈癌放疗期患者希望水平在心理痛苦与生命质量之间的中介效应[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9, 35(31):2434-2438.[22]R I B A M B,D O N O V A N K A,A N D E R S E N B,e ta l.D i s t r e s sm a n a g e m e n t,v e r s i o n3.2019,N C C N c l i n i c a l p r a c t i c e g u i d e l i n e si no n c o l o g y[J].J o u r n a lo f t h e N a t i o n a l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C a n c e rN e t w o r k,2019,17(10):1229-1249.[23]李洋洋,陈雪松.慢性心理应激对肿瘤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2020,29(6):458-462.[24]齐伟静,胡洁,李来有.2018.V1版‘N C C N癌症临床指南:心理痛苦的处理“解读[J].中国全科医学,2018,21(15):1765-1768.[25] C A R R E N O DF,E I S E N B E C K N.E x i s t e n t i a l i n s i g h t s i nc a n c e r:m e a n i n g i n l i f e a d a p t a b i l i t y[J].M e d i c i n a,2022,58(4):461. [26] K I M J Y,L E E Y W,K I M H S,e t a l.T h e m e d i a t i n g a n dm o d e r a t i n g e f f e c t s o fm e a n i n g i n l i f e o n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d e p r e s s i o na n d q u a l i t y o fl i f e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d y s p h a g i a[J].J o u r n a l o fC l i n i c a lN u r s i n g,2019,28(15/16):2782-2789. [27]郭菲菲,李秋芳,吴秋歌,等.老年肺癌患者生命意义感现状及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2,42(2):474-477.(收稿日期:2022-09-25;修回日期:2023-06-26)(本文编辑贾小越)㊃0162㊃C H I N E S EE V I D E N C E-B A S E D N U R S I N GJ u l y,2023V o l.9N o.14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生命教育使用量表

生命教育使用量表

生命教育使用量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生命教育是一种提倡人们全面发展并通过培养自我意识、情绪管理等技能来提高生活质量的教育形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命教育的重视日益增加。

为了更好地评估和指导生命教育的实施效果,设计一套科学的生命教育使用量表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生命教育使用量表的设计原则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在概述中,将介绍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和背景背景,引出文章的主题。

在文章结构中,将简要介绍本文各个部分的内容和安排。

在目的部分,将说明本文旨在探讨生命教育使用量表的设计原则和应用,以及对生命教育的重要性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正文部分将分为生命教育的重要性、生命教育使用量表的设计原则和生命教育使用量表的应用三个小节。

在生命教育的重要性部分,将探讨生命教育对个体成长和社会发展的意义;在使用量表的设计原则部分,将介绍设计量表的原则和方法;在应用部分,将介绍如何有效地运用生命教育使用量表进行实践。

结论部分将包括总结、展望和结束语。

在总结部分,将对本文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和总结;在展望部分,将展望生命教育使用量表的未来发展和应用前景;在结束语部分,将表达对生命教育的重视和呼吁。

1.3 目的生命教育使用量表的出现旨在帮助评估和衡量个体在生命教育方面的表现和需求。

通过量表的应用,我们可以更加客观地了解个体在生命教育中的知识、态度和行为,从而为个体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支持。

同时,借助量表的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我们可以更好地指导生命教育相关的研究和实践,促进生命教育领域的发展与改进。

通过生命教育使用量表的构建和应用,我们可以为促进人们的生命素养和幸福感做出更大的贡献。

2.正文2.1 生命教育的重要性:生命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尊重生命,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活态度。

大学生自我客体化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归属感的作用

大学生自我客体化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归属感的作用

Advances in Psychology 心理学进展, 2017, 7(9), 1144-1150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17 in Hans. /journal/aphttps:///10.12677/ap.2017.79143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llegeStudents’ Self-Objectification and Meaning in Life: The Role of Sense of BelongingRuoxue Fan, Qianyun Jiang, Huanyu Cai, Yanan LiuDepartment of Education,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Received: Sep. 1st, 2017; accepted: Sep. 16th, 2017; published: Sep. 27th, 2017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sense of belonging on relationships between self-objectification and meaning in lif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Methods: Totally 257 college stu-dents were selected randomly. And they are respectively surveyed with Objectified Body Con-sciousness Scale (OBCS), the Sense of Belonging Scale and the Meaning in Life Questionnaire (MLQ).Results: Regression analysis indicated the positively predictability of self-objectification to mean-ing in life and sense of belonging. Self-objectification still had significant positively predictability to meaning in life (β value decreased from 0.244 to 0.211, p < 0. 01) on the basis that sense of be-longing was controlled. Conclusion: The result of the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sense of belonging has a partial mediating effect between self-objectification and meaning in life.KeywordsMeaning in Life, Self-Objectification, Sense of Belonging大学生自我客体化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归属感的作用樊若雪,姜倩云,蔡环宇,刘亚楠郑州大学教育系,河南郑州收稿日期:2017年9月1日;录用日期:2017年9月16日;发布日期:2017年9月27日樊若雪 等摘 要目的:研究大学生归属感在自我客体化和生命意义感之间的中介作用。

黑暗三联征与生命意义感——道德同一性与领悟社会支持的作用

黑暗三联征与生命意义感——道德同一性与领悟社会支持的作用

学 校 代 码 10459 学号或申请号 *************** 密 级 公开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黑暗三联征与生命意义感:道德同一性与领悟社会支持的作用作 者 姓 名: 闫卫娟导 师 姓 名: 刘亚楠学 科 门 类: 教育学专 业 名 称: 心理健康教育培 养 院 系: 教育学院完 成 时 间: 2019年5月A thesis submitted toZhengzhou Universityfor the degree of Master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ark Triad and Meaning in Life:the Role of Moral Identity and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By YAN Wei-juanSupervisor: Prof. LIU Ya-nan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Education DepartmentMay, 2019摘要目的考察黑暗三联征(马基雅维利主义、自恋、精神病态)对生命意义感的影响,同时检验性别在黑暗三联征与生命意义感间的调节作用,道德同一性在黑暗三联征同生命意义感间的中介作用,领悟社会支持在黑暗三联征同生命意义感间的中介作用。

检验黑暗三联征同道德同一性、领悟社会支持、生命意义感的相互关系。

探讨该研究的实践意义。

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兼顾性别、年级等因素,在B与H两地选取城市中学和乡镇中学共计498名高中生为研究对象。

使用黑暗三联征中文修订版(DD)、生命意义感量表中文版(MLQ)、道德同一性调查问卷中文版(MIM)、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进行施测并收集有效数据,并用SPSS数据分析包对数据进行分析。

采用描述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皮尔逊积差相关分析、分层回归、结构方程模型、中介效应检验、调节效应检验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并对本研究结果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辅导等实践探索。

生命意义感

生命意义感

生命意义感近年来,由于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对个体幸福感相关变量的研究重新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和兴趣,生命意义就是其中一个概念。

Frankl最早提出了生命意义的概念和理论,他认为对意义的寻求是人类生活中的首要动机,人类有在生命中寻找意义和价值的内在需求,意义和目的感的缺乏将使人深陷痛苦。

其后,学者们一致认为生命意义感对幸福生活的作用无可置疑,其与主观幸福感、自尊等积极心理相关,跨文化研究,集体主义文化下的日本,更高的意义感体验同样与更高的幸福感相关。

西方文化中对生命意义感曾有不同的概念界定,如生命的整合感,生命目标感等,通常生命意义感被定义为自己的生命有某种目标、意义和价值的感觉。

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意义和目标适用于所有的人生活,所以每个人必须自己在生命中寻找和建构意义。

许多西方学者提出获得生命意义感的方式,如king的研究支持积极情绪能够促使沟通产生更高的生命意义感。

测量生命意义感的工具包括生命目的的测验pil,生命指数量表lri,整合感量表等。

另外就是生命意义感量表mlq。

生命意义感量表mlq,分生命意义感,寻求意义感两个部分。

未来取向应对量表fci,包括预先应对,预防应对两个部分。

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包括正性情绪(如感兴趣的)和负性情绪(如愧疚的)两个部分。

自评抑郁量表sds。

社会期望量表mcsd。

生命意义感量表10个项目:1. 我正在寻觅我人生的一个目的或使命;2. 我的生活没有明确的目的;3. 我正在寻找自己生活的意义;4. 我明白就生活的意义;5. 我正在寻觅让我感到自己生活饶有意义的东西;6. 我总在尝试找寻自己生活的目的;7. 我的生活有一个清晰的方向;8. 我知道生命东西能够使自己的生活有意义;9. 我已经发现一个让自己满意的生活目的;10. 我总在追求一些能够让生活显得重要的东西。

一些人由于生活中缺乏意义感而努力寻求生命的意义,但这并不是唯一可能存在的现象。

许多人已经拥有富于意义的生活,但仍然继续在生命中寻找存在更深刻或者终极的意义或理由。

青少年的创伤后成长与生命意义感、经验性回避

青少年的创伤后成长与生命意义感、经验性回避

青少年的创伤后成长与生命意义感、经验性回避熊朋迪;杨乐;祝卓宏【期刊名称】《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年(卷),期】2015(029)001【摘要】目的:探讨青少年创伤后成长与生命意义感、经验性回避的关系.方法:选取四川某职业高中一年级全部新生共1808名为研究对象,回收有效问卷1530份.采用创伤后成长量表(PTGI)、生命意义量表(MLQ)、接纳与行动问卷(AAQ-Ⅱ)进行调查.结果:存在生命意义感、寻找生命意义感得分与PTGI得分正相关(r=0.47、0.30,P<0.01).回归分析显示,存在生命意义感(β=0.48)、寻找生命意义感(β =0.16)得分正向预测创伤后成长,均P<0.001;存在生命意义感、寻找生命意义感、经验性回避三阶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3=-0.09,P<0.001).其中,经验性回避低分组,存在生命意义感和寻找生命意义感在对创伤后成长预测中二阶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β=o.10,P<0.05),经验性回避中等组和高分组的交互作用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青少年的创伤后成长与存在生命意义感、寻找生命意义感关系密切,提示增强存在生命意义感和寻找生命意义感可增强创伤后成长的程度,同时经验性回避程度调节着存在生命意义感、寻找生命意义感与创伤后成长的关系.【总页数】7页(P40-46)【作者】熊朋迪;杨乐;祝卓宏【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39;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845.67;B844.2【相关文献】1.初诊乳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与生命意义感及经验性回避的关系研究 [J], 高冉;史铁英;2.初诊乳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与生命意义感及经验性回避的关系研究 [J], 高冉;史铁英3.经验性回避在血液透析患者创伤后成长与自我和谐间的中介作用 [J], 张嵘之; 陶巍巍4.经验性回避在老年血液透析病人自我和谐与创伤后成长间的中介作用 [J], 张平5.烧伤患者生命意义感现状及其与创伤后成长和生命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J], 辛平;张玲毓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文人生意义问卷(C-MLQ)

中文人生意义问卷(C-MLQ)

中文人生意义问卷(C-MLQ)指导语:首先,请您花一点时间思考一下,“对你来说,什么使您感觉到你的生活是很重要的”。

然后,根据下列的描述与你的情况相符合的程度,在1~7中做出选择。

并请你尽可能准确和真实地做出回答,下列问题的主观性很强,每个人的回答都会有所不同,并无对错之分。

如下所示,1对应的是“非常不同意”,2对应的是“基本不同意”,依次类推。

1=完全不同意,2=基本不同意,3=有点不同意,4=不确定,5=有点同意,6=基本同意,7=完全同意1.我很了解自己的人生意义2.我正在寻找某种使我的生活有意义的东西3.我总是在寻找自己人生的目标4.我的生活有很明确的目标感5.我很清楚是什么使我的人生变得有意义6.我已经发现了一个令人满意的人生目标7.我一直在寻找某样能使我的生活感觉起来是重要的东西8.我正在寻找自己人生的目标和“使命”9.我的生活没有很明确的目标10.我正在寻找自己人生的意义计分方法:人生意义体验因子:1,4,5,6,9题相加;人生意义寻求因子:2,3,7,8,10题相加。

中文人生意义问卷(C-MLQ)一、概述西方心理学对人生意义(Meaning in life)的实证研究已有40多年的历史,特别是伴随着积极心理学运动的兴起,对人生意义的研究更是出现了复兴的势头。

人生意义被认为是心理幸福感(psychological well-being)的重要成分和/或来源。

大量的实证研究发现,人生意义在缓解考试焦虑,疾病应对,压力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生命意义能够持续地预测心理健康。

人生意义问卷(Meaning in life Questionnaire)是美国学者Steger等于2006年编制,用于测量人生意义的两个因子:人生意义体验和人生意义寻求。

前者是指个体目前所体验和知觉自己人生有意义的程度,后者指个体积极寻求人生意义或人生目标的程度,各含5个条目。

该问卷在美国和日本大学生样本中表现出良好的信效度。

生命意义感量表

生命意义感量表

生命意义感量表
在下列问题选项中,请你圈上你认为最能代表你的感受的数字。

这数字式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而他们是代表不同的感受。

“4”是代表没有意见(或不能作出决定),请你尽量避免使用这个答案。

1 2 3 4 5 6 7
1、我觉得:无聊○○○○○○○
2、我觉得我的生活:总是令人兴奋○○○○○○○
3、我的生活:毫无目标或计划○○○○○○○
4、我的一生:空虚且毫无意义○○○○○○○
5、我觉得每一天:都是崭新的一天○○○○○○○
6、如果可以选择,我宁愿:从未出生○○○○○○○
7、在达成生活目标方面,我:毫无进展○○○○○○○
8、当我空闲时,我觉得:空虚且沮丧○○○○○○○
9、我觉得周围世界:很令我感到困惑○○○○○○○
10、如果我今天会死,我会觉得:不虚此生○○○○○○○
11、想到我的生命,我:常怀疑我为什么活着○○○○○○○
12、我是一个:很不负责任的人○○○○○○○
13、对于人“有选择的自由”这个观点,我会相信:
人有完全的自由○○○○○○○14、关于自杀,我:
曾认真想过,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15、我觉得自己寻找生命的意义、目标或任务的能力:
很强○○○○○○○
16、我觉得我的生命:掌握在我的手中○○○○○○○
17、我觉得我日常的任务或工作是:
快乐和满足的来源○○○○○○○18、我已发现,我的生活:没有意义与目标○○○○○○○。

自我超越生命意义量表结构及信效度探究

自我超越生命意义量表结构及信效度探究
5
采用 0~3 四级计分,其中 0 表示“没有或几乎没有,不足 1 天”,3 表示“几乎一直有,5~7 天”,得分越高表示抑郁症状 越严重(汪向东,王希林,马弘,1999)。本次测试量表在 中学生群体中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 0.87,在大学生样本 4 群 体中为 0.89
2.2.3 状态一特质焦虑问卷 该量表由 Charles 和 Spielberger 等人编制,共有 20 道项 目,1-4 四级评分,其中 1 表示“完全没有”,4 表示“非常明 显”,得分越高表示�钐�焦虑越严重(汪向东,王希林,马 弘,1999)。本量表仅在中学生群体中测试,其内部一致性 系数为 0.89 2.2.4 焦虑自评量表(SAS) 该量表由 Zung 于 1971 年编制而成的,含有 20 道项目, 1-4 级评分,其中 1 表示“没有或很少时间”,4 表示“绝大部 分或全部时间”,得分越高表示焦虑症状越严重(汪向东,王 希林,马弘,1999)。本量表仅在大学生样本 4 群体中测试, 其内部一致性系数为 0.80 2.2.5 主观幸福感问卷 该问卷由总体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和修订后的积极 情感消极情感量表(PANAS)组合而成,SWLS 得分加上积 极情感得分,再加上消极情感的反向计分之和为主观幸福感 的得分。SWLS 量表由 Diener 开发,5 道项目,Likert 7 点计
1 表示“非常轻微或根本没有”,5 表示“非常强烈”,得分越高
表示个体所体验到的相应积极情感或消极情感越多(邱林,
郑雪,王雁飞,2008),本次测试 PANAS 量表在中学生群体
中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 0.80,在大学生样本 4 群体中为 0.91
3.结果
3.1 项目分析
采用临界比、校正题目总分相关对 SMLS 原量表 8 道题

生命意义感量表中文版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信效度

生命意义感量表中文版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信效度

生命意义感量表中文版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信效度一、本文概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其中,生命意义感作为个体对生命目标和价值的理解和追求,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生命意义感量表中文版》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信度和效度,以期为评估大学生生命意义感提供科学、有效的工具。

本文将对生命意义感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明确生命意义感的概念内涵及其在心理健康领域的重要性。

介绍《生命意义感量表中文版》的编制背景、目的和主要内容,阐述该量表在评估大学生生命意义感方面的适用性和优势。

接着,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该量表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信度和效度,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结合研究结果,对《生命意义感量表中文版》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现状和特点,而且可以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的评估工具和方法,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和全面发展。

二、文献综述生命意义感是人类对于自身存在价值和目的的主观感受,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生活满意度以及生命质量具有深远影响。

近年来,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生命意义感的研究逐渐受到学术界的关注。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新鲜血液,其生命意义感的探讨不仅关系到个体的成长与发展,也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生命意义感量表中文版》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信效度,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在已有的研究中,生命意义感量表作为评估个体生命意义感的重要工具,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中,《生命意义感量表中文版》作为一种适用于中国文化的测量工具,其信度和效度的验证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文献回顾,发现国内外学者对于生命意义感量表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成人群体,而针对大学生群体的研究相对较少。

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践价值。

在理论方面,生命意义感的研究涉及到心理学、哲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生命意义量表1

生命意义量表1

生命意义量表1研究背景与意义人类自古以来一直对生命的意义进行探究。

生命意义是人类基本的精神需求之一,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当代社会,面临着各种压力的人们对生命意义感的缺乏甚至丧失,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

为了研究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感受,量化研究生命意义的评估工具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于评估人们生命意义的量表:生命意义量表1。

生命意义量表1概述生命意义量表1是根据斯蒂文·罗伊看护模式中的概念,由曼尼斯(1985)所编制的体验性量表,与行为规范量表、情感表现量表、认知评论量表和认知报酬量表相对应。

它包含20个问题,使用5分量程评定个体对自己的生命意义的理解程度。

其中10个问题需要正向填写,表示认为自己的生命有意义,另外10个问题需要反向填写,表示认为自己的生命没有意义。

通过将正向得分和反向得分相加,得出个体总的生命意义评分,评分越高,表示个体对生命的意义感知越强。

评估指导测量对象生命意义量表1适用于对个体进行生命意义评估的情况。

测量程序1.被试在了解评估意义和目的后开始回答问题。

2.充分理解测验规则,注意保证自己的回答准确无误。

3.每道题按照本人对生命意义的态度,五级评分打分标准是:1.基本统不执行2.偶尔执行,但没有实际意义3.局部常规执行4.全面常规地执行5.全面常规地执行,并给自我和他人带来心理满足感数据分析将20个问题的得分做如下处理:•物品1、4、6、7、11、13、14、15、17和20得分为0-4。

•物品2、3、5、8、9、10、12、16、18和19得分为4-0。

将分数相加计算总分,总分越高,表示个体对生命的意义感受越强。

适用范围生命意义量表1用于心理医学、社会学、哲学等领域对生命意义感知进行研究。

同时也适用于研究人类的生命态度、心理健康及心理病理学等方面。

此外,生命意义量表1也可用于评估身心健康、面临人生转折关口的人员、心理治疗过程中对生命意义感知的改变等方面。

PIL生命意义量表(含有常模)

PIL生命意义量表(含有常模)

生命意义感量表亲爱的同学们,首先感谢您能参加这次调查!请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出最符合你真实情况的选项。

答案没有对错之分,不必在每个题目上思考太久,请根据自己的第一感觉回答。

你所填的资料我们将严格保密,请你放也填写。

谢谢您的合化请填写你的基本情况:1.姓名:____________2.年级:____________3.性别:①男②女4.民族:____________5.身份:①学生干部②一般学生6.班级学分情况:①较好②一般③较差7.学业成绩:①优秀②一般③较差8.志向:①没志向②志向一般③志向高远测试说明:下列句子描述的是您的一些感受,每一种感受都是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延伸,我们用数字"1—7"来对这些感受进行评定,数字"4"是中性的,意味着两端的感受您都没有,请尽量不要做中性的评定。

对每一道题根据您的感受的倾向性分别选择"1-7"来评价。

请逐条选出最适合您的感受的数字。

1.我常觉得非常无聊 1 2 3 4 5 6 7 充满活力和热情2.我觉得我的生活总是让人兴奋的 1 2 3 4 5 6 7 非常单调无趣3.我的生活毫无目标或计划 1 2 3 4 5 6 7 有很明确的目标和计划4.我个人的存在是完全无意义、无目的 1 2 3 4 5 6 7 非常有意义、有目的5.我觉得每天的生活都是崭新的和不同的 1 2 3 4 5 6 7 千篇一律、一成不变的6.如果可以选择,我宁愿从未出生 1 2 3 4 5 6 7 再活九次这样的人生7.如果不用上学的话,我会做一些我一直想做的让人兴奋的事 1 2 3 4 5 6 7 无所事事、悠闲度日8.在达成生活目标方面,我毫无进展 1 2 3 4 5 6 7 完全达到我的目标9.我的生活是空虚的、充满绝望 1 2 3 4 5 6 7 充实的,兴致勃勃10.如果我今天死了,我会觉得我这一生过得非常有价值 1 2 3 4 5 6 7 毫无价值11.想到巧的人生,我常怀疑自己为什么活着 1 2 3 4 5 6 7 总能看到自己活着的理由12.我认为这个世界非常令我困惑 1 2 3 4 5 6 7 有意义且适合我的生活13.我是一个:非常不负责任的人 1 2 3 4 5 6 7 非常负责任的人14.对于‘'人有选择的自由"这个观点,難的看法是有绝对的自由去做出人生的所有选择 1 2 3 4 5 6 7 无法选择,完全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制约15.对于死亡,我是已有准备也不害怕 1 2 3 4 5 6 7 毫无准备并感到恐惧16.对于自杀,我认为是一种解脱之道,曾认真想过 1 2 3 4 5 6 7 从未想过,也不会考虑17.我认为自己有为生命寻求意义、目的和使命的能力非常强 1 2 3 4 5 6 7 根本没有18.我的生命是由我把握和控制 1 2 3 4 5 6 7 不是我所能把握和控制,由外在因素巧掌控19.我觉得每天的日常任务巧工作是快乐巧满足的来源 1 2 3 4 5 6 7 是痛苦和令人乏味的20.我发现我的生活没有意义和目标 1 2 3 4 5 6 7 令人满意,有非常明确的意义和目标得分说明:生命意义量表(PIL)的总分为20~140分,得分在112分以上意味着有明确的生命目标和意义;得分在112分到92分之间意味着对生命意义与目标不确定,92分以下者缺乏生命意义。

多重社会认同与生命意义感:领悟到的社会支持和归属感的多重中介效应

多重社会认同与生命意义感:领悟到的社会支持和归属感的多重中介效应

Advances in Psychology 心理学进展, 2017, 7(6), 797-803Published Online June 2017 in Hans. /journal/ap https:///10.12677/ap.2017.76099文章引用: 周欣然, 范子璇, 范雯健, 刘亚楠(2017). 多重社会认同与生命意义感: 领悟到的社会支持和归属感的多重Multiple Social Identities and Meaning of Life: The Multiple Mediating Effects of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Sense of BelongingXinran Zhou, Zixuan Fan, Wenjian Fan, Yanan LiuDepartment of Education,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Received: May 24th , 2017; accepted: Jun. 12th , 2017; published: Jun. 15th, 2017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multiple social identities,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ense of belonging and meaning in life. Methods: Totally 247 college students were selected randomly. And they are respectively surveyed with Multiple Group Memberships Scale,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 Sense of Belonging Questionnaire and Meaning in Life Questionnaire. Results: Multiple social identities not only have a directly positive prediction to the individuals’ meaning in life, but also can predict the meaning in life through the multiple mediation of the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sense of belonging. Conclusion: College students’ multiple social identitie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meaning in life.KeywordsMultiple Social Identities,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ense of Belonging, Sense of the Meaning of Life多重社会认同与生命意义感:领悟到的 社会支持和归属感的多重中介效应周欣然,范子璇,范雯健,刘亚楠郑州大学教育学院,河南 郑州收稿日期:2017年5月24日;录用日期:2017年6月12日;发布日期:2017年6月15日周欣然等摘要目的:考察多重社会认同与生命意义感及领悟到的社会支持、归属感之间的关系。

生命意义感综述

生命意义感综述

生命意义感综述生命意義感与目的感、个人价值感及完满感相连,是对一个人的行为和目标产生影响的认知系统。

生命意义感在西方引起了广泛关注,大量的学者开始研究生命意义感问题;但在我国,对此领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主要从生命意义感的概念界定,影响因素,相关研究,测量方法等不同方面展开。

标签:生命意义感;影响因素;相关研究;测量方法自从我们第一次开始问“我为什么活着”的时候,就开始了思考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也曾经无数次的问这个问题。

1概念界定在20世纪中叶之前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由于生命意义感难以界定,它只在哲学领域得到很大的重视,而没有受到心理学家的关注。

直到1962年Frankl的《寻求生命的意义》(Man’s Search for Meaning)出版,生命意义感才进入心理学领域。

他认为人格的核心是精神性或意义,精神或意义层面的缺失会导致身心疾患的产生。

存在主义学派认为“存在即是意义”;人本主义学派认为,追寻意义的过程就是人生意义的体现。

生命意义就是来自个体不断寻求需要满足的过程;积极心理学学派将生命意义定义为“基于文化所构建的个人认知系统,这个认知系统会对一个人的行为和目标产生影响,并且将生命意义与目的感、个人价值感及完满感相连”。

研究者降生命意义感划分为四种类型,即高存在高寻求,低存在高寻求,高存在低寻求和低存在低寻求。

2生命意义的影响因素在现有的研究中,影响生命意义的因素有性别、年龄、文化背景、健康状况、家庭经济因素、宗教信仰因素。

在新媒体时代,生命意义感不仅会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网络媒体的使用也会影响到个体的生命意义感。

媒体网络提供的虚拟空间为其使用者提供了逃避现实生活的可能,使人们沉溺其中,逃避真实生活的生命意义感。

3相关研究目前关于年龄、性别与生命意义感的研究大多为横断式研究,跨年龄比较研究较少,有待学者们今后在这方面继续进行探讨。

生命意义感的影响因素大体可概括为三类:人口统计学因素,包括性别、年龄等;,包括工作态度、工作绩效、自我效能和学业成就等;社会环境因素,包括年级、家庭经济地位、人际关系、宗教信仰和灾难事件。

老年荣军患者生命意义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老年荣军患者生命意义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统计使用 S S 1 . P S 5软件进行单 因素 方差分析及 多元线 1
性 逐 步 回归 分 析 。
中国药物与f床 2 1 年6 临 02 月
2 结 果
鲞箜 塑 ! ! ! 鱼
!: ! 些 Q : : : ! :

7 55 ・
23 患者基本情况 的生命意义感 总分 的单 因素分析 : . 对患者
2 伤情评估 : . 4 按照 院前创 伤指数 ( I评分法 分为轻伤 、 r) r 中 伤、 重度伤 。其 中轻 伤 (- 5 9分 )4 5例 , 7 . %; 19 占 42 5 中度伤 (0 1 )4 1~ 6分 2 0例 ,占 1. %;重度 伤 ( 1 )2 13 9 > 7分 2 5例 , 占 1 . 救 治途 中死亡 1 , 05% ; 场死 亡 l 1 %; 2 2例 占 . 9 现 9例 , 占
2 结 果
应加强对这类人群的安全防范意识 教育 , 规范其生活行 为方
式 , 到 防 患 于未 然 。 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严 重创伤后 的即刻死亡和早期 死亡在 创伤 的 3 死亡 个 高峰 中占较 大 比例 , 患者生存 与死 亡的时 间宽度很窄 . 颅脑 损伤和多发伤是严重创伤后 的重伤租 或 致命 伤 . 在短时 间内 病死率很高 ,因此应加强院前急救体 系的建设和广大公 民急 救知识的普及 ; 提高现场急救人员处理威胁生命情况的能力 和水平 。院前急救人员在平时训 练中应加强现场的应急能力 培养。止血 、 包扎 、 固定 、 搬运 、 气管插管 、 心肺复苏等基本功 是院前急救创伤抢救成功率 的根本保证 。
21 年龄 、 . 性别分布 : 男性 1 8 2 8例( 6 . %)女性 7 6例 占 40 0 , 2 ( 3 .0 ,青少 年人群 中 (0 6 占 6 %) 0 2 ~ 0岁 )患病 率最 高 , 占 6 . %; 42 0 中年组 (2 ) < 0岁 次之 , 2 .1 老年组 (6 占 40 %; > 0岁 ) 较

生命态度剖面图

生命态度剖面图

•生命态度剖面图生命态度剖面图研究手段和方法此量表是何英奇根据弗兰克尔意义治疗理论的核心命题和概念编制而成。

量表共由39道题目组成,内容涉及意义意志、存在充盈、生命目的、生命控制、苦难接纳以及死亡接纳等六个方面。

其中,意义意志是由第3、15、19、20、21、24、26、27和28等9个因子所组成,其目的在于考察个人企求寻找自我存在的意义有目的的动机的程度;存在充盈是由第1、2、5、11、29、30、33、34、36和37等10个因子所组成,其目的在于考察个人是否因缺乏生命的意义、人生目的以及感受精神空虚、焦虑等所引起的存在性挫折的程度;生命目的是由第4、16、31和32等4个因子所组成,其目的在于考察个人是否具有明确的有意义的人生目的以及其对生命目的的感到满意的程度;生命控制是由第17、18、22、23、25、38和39等7个因子所组成,其目的在于考察个人能自由作出生命抉择以及为生命负责的程度;苦难接纳是由第6、7、8、9、和12等5个因子所组成的,其目的在于考察个人了解苦难的意义以及接纳苦难考验的程度;死亡接纳是由第10、13、14和35等4个因子所组成的,其目的在于考察个人对死亡不会恐惧焦虑的程度。

量表作答方式采取五级制计分方式,分为“非常不同意”、“不同意”、“无意见”、“很同意”、“非常同意”,依序计1分到5分。

其中死亡接纳由贾林祥修订过结果与分析意义意志是弗兰克尔意义治疗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弗兰克尔认为,意义意志是人的原始驱动力,是人运用自己的精神自由,通过自己的选择,战胜环境的限制并努力去探索人生的意义时所付出的意志努力,由于人具有追求意义的意志,因此人会不断地去发现其生命的目的和意义。

存在充盈:在当代社会中,人们普遍存在着因精神空虚、不知道活着是为什么的现象,这种人即使是在生活、工作环境相对较好的现实社会中,也会感到精神压抑、生活无聊等。

弗兰克尔认为,当意义意志遭遇到挫折后,人就会感到无聊与厌烦,就会对生命产生怀疑,出现“存在性挫折”,体验到“存在性精神空虚”,而这种情况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解决,还会导致人出现“精神性神经官能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意义量表
您好,感谢您参与本次调查。

本次调查只是为了了解您心理感受,用于科学研究。

问卷内容并不是针对个人的,不必记姓名,所以不要有任何顾虑,请放心作答。

谢谢合作!
正式作答前,请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请在符合您的选项上划“√”):
1、性别:①男;②女
2、年龄:①45-60岁;②61-70岁;③71-80岁;④81-90岁;⑤90岁以上
3、家庭所在地:①农村;②城镇;
请在下面的每一个句子中,圈出最适合于您的数字。

请注意这里的数字是从感受的一个极端延伸到另一个极端。

“中性”意味着两边的感受都没有。

请尽量不要作“中性”的评定。

1、我通常是()
1 2 3 4 5 6 7
非常无聊(中性的)兴致勃勃
2、生活对我来说()
1 2 3 4 5 6 7
总是令人振奋(中性的)单调无趣
3、在我的生活中()
1 2 3 4 5 6 7
毫无目标与计划(中性的)有很明确的目标或目的
4、我个人的存在是()
1 2 3 4 5 6 7
空虚且毫无意义(中性的)很有意义与目标
5、每天都是()
1 2 3 4 5 6 7
崭新的和不同(中性的)完全一样
6、如果可以选择,我宁愿()
1 2 3 4 5 6 7
从未出生(中性的)再活几次这样的人生
7、退休后我会我会()
1 2 3 4 5 6 7
做一些我一直想做的事情(中性的)虚度余生
8、在达到生活目标的路途上我()
1 2 3 4 5 6 7
一筹莫展(中性的)正逐步迈向成功
9、我的生活是()
1 2 3 4 5 6 7
空虚的充满绝望(中性的)充满令人兴奋的
10、如果今天我死了,我会觉得我这一生过得()
1 2 3 4 5 6 7
非常有价值(中性的)完全没有价值
11、想到我的一生,我()
1 2 3 4 5 6 7
经常怀疑我为什么活着(中性的)总能看到一个我活着的理由
12、我觉得周围世界()
1 2 3 4 5 6 7
很令我感到困惑(中性的)很有意义且适合
13、我是一个()
1 2 3 4 5 6 7
完全没有责任感的人(中性的)非常有负责任感的人
14、对于“人有选择的自由”这个观点,我相信()
1 2 3 4 5 6 7
人有完全的自由(中性的)完全受遗传和外在环境的影响
15、我觉得死亡是()
1 2 3 4 5 6 7
已经准备好了而且没有恐惧(中性的)很自然的事实生命的一部分
16、对于自杀,我()
1 2 3 4 5 6 7
曾认真考虑过用它来解决问题(中性的)从未认真地想过
17、我认为自己在生活中寻找意义、目标或使命的能力()
1 2 3 4 5 6 7
强(中性的)完全没有
18、我的生活是()
1 2 3 4 5 6 7
掌握在我的手中(中性的)不是我所能控制
19、面对每天的工作()
1 2 3 4 5 6 7
快乐和满足的来源(中性的)痛苦及枯燥的来源
20、我发现()
1 2 3 4 5 6 7
还没有找到生活的使命和目的(中性的)已经找到了一个明确的和令我满意的生活目标谢谢合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