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我的母亲》习题(ab卷,有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我的母亲
01 基础知识
1.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D)
A.小时不曾养成活泼游戏的习惯,无论在什么地方,我总是文绉绉.(zhōu)的。
B.大人们鼓励我装先生样子,我也没有嬉.戏(xī)的能力和习惯。
C.筹.备(chóu)太子会,有人提议要派我加入前村的昆腔队学习吹笙或吹笛。
D.但她有时候也很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wū)。
(解析:D项“侮”应为“wǔ”。)
2.下列语句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C)
A.我常常用竹纸蒙在小说书的石印绘像上,摹画书上的英雄美人。
B.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的责罚了一顿。
C.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严历眼光,便吓住了。
D.我十四岁便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解析:C项“严历”应为“严厉”。)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D)
A.我以为低着头默默地看着地面就是一种忏悔和请求宽恕
..的表现。
B.他对事能从各方面看,能有充分的谅解精神,因此他的待人接物
....都有很合理的态度。
C.进门之前,她就饱听了一顿邻居冷言冷语的奚落和指桑骂槐
....的咆哮。
D.学习只靠老师讲解是不够的,还要靠自己琢磨,心照不宣
....才行。
(解析:D项“心照不宣”多用以描写双方彼此有默契。此处可改为“心领神会”。)
4.(宜宾中考)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A.5月30日,火星抵达了11年来离地球最近的位置,人们几乎凭肉眼就能看到它。
B.高靖朝的土鸡蛋供不应求,主要的销售途径是通过微信朋友圈和QQ好友群卖出。
C.著名翻译家、作家杨绛先生的散文《老王》是广大文学爱好者倍受欢迎的。
D.我们班“学霸”晓兮虽然学习很好,但是经常热情地帮助学习困难的同学。
(解析:B项“主要的销售途径是”和“通过……卖出”句式杂糅,任选一种形式;C项语序不当,将“倍受”移至“广大”之前;D项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将“虽然……但是”改为“不仅……而且……”。)
02 课内精读
阅读“我母亲管束我最严……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完成下列练习。
5.选段写了哪几件事?
母亲因“我”犯了错误而惩戒“我”;母亲因“我”说了一句轻薄的话而重重责罚“我”;母亲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6.母亲对“我”的管教近于严苛,可为什么她从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罚“我”时也不许“我哭出声音来”?
母亲从不在人前骂“我”一句是为了维护“我”的自尊。行罚时,不许“我哭出声音来”,是因为她处罚孩子的目的就是惩戒孩子,叫孩子有所反省,而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7.阅读下列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
(1)她气得坐着发抖
..,也不许我上床去睡。(赏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发抖”形容母亲因生气而身体颤抖,表现了母亲因“我”说了一句轻薄的话而极度伤心之情。
(2)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体会句子包含的情感)
作者高度评价了母亲在自己人生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敬重与怀念之情。
8.你如何看待作者的母亲对子女的教育方式?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示例:我认为作者的母亲对儿子的教育非常严格,有时过于严厉,这是因为旧社会的妇女把“相夫教子”作为天职和美德。况且,她所敬重的丈夫过早地去世,教育孩子的责任全落在她的身上。因此,她感到教子的责任重大,孩子是她精神生活的全部,也是她对未来生活的全部寄托。她对孩子的教育格外细致而严格,这是可以理解的。
03 拓展阅读
(原创)
回忆我的父亲严文井
严欣久
①在父亲去世的时候,许多记者问我,他在你心中是个什么样的父亲?这个问题有些不好回答。小时候,我们都在寄宿制的托儿所、学校上学,与父亲接触不是很多。另外,他工作很忙,没有时间顾及我们。即使这样,他对我们也是理性多于温情。比如,小时候,如果不小心跌了跟头,痛得哇哇大哭,他也一定要你自己爬起来,甚至阻挡了母亲伸过来的援手。
②还有一次,哥哥抱回来一只可爱的小花猫,这只活玩具很快就被我们玩腻了,没有人再搭理它。可父亲却对它百般照顾,还忙里偷闲,给它做猫饭,让我们心生嫉妒。当阶级斗争的风浪波及各个社会角落的时候,我们开始对这只猫反感了。姐姐周日从大学回来,看见家里还养着猫,觉得这是资产阶级作风,就趁父亲不在家的时候把猫赶走了。父亲回来后勃然大怒,为此也不准姐姐回家,直到两个星期后才收回成命。“文革”的时候,我们为此给父亲贴了张大字报,批判他爱猫超过了爱我们。
③这件事深深地伤害了他。1983年,他为《父母必读》杂志写了篇文章,题目是《一个老人这样回答》,提了当年我们给他写大字报的事,并借题发挥,诠释了他的育儿方。他说:“关爱不等于溺爱。”父母只应该在“适当时机对未成年子女进行适当的启发和适当的引导,主要让子女充分懂得生活的严峻性,敢跟命运抗争,不存在任何侥幸心理”。
④他的确是这样做的。我在农村插队的时候,虽然表现不错,但对前途感到迷惑和担忧,希望去过延安又已经解放了的他,能帮助我参军。很快,他给我回了一封长信,在我急切地等待着“行”还是“不行”的结果时,我第一眼看到的是“你必须充分准备两三年内安心在农村工作……”一句话就把我的心浇凉了。尽管信的后面有许多鼓励的话,还说“一个人的工作会是千变万化的”,“我心里关于你们的问题想得比你在信上写得要多得多,……现在写下的,我相信没有什么好听的甜言蜜语,但不会害你们……”。尽管我很失望,却也只能面对现实,靠自己的努力去打拼自己的前途。
⑤没想到,他说的“一个人的工作会是千变万化的”,竟很快被他言中了。两个月后,我就被选调到内蒙古微波总站工作,后来又当了干部、编辑、记者,回到了北京。我走的每一步路,都是靠自己的努力,再也没求过他帮忙。哥哥姐姐们也是靠自己的努力,在各自的岗位上取得成绩的。
⑥他经常反省自己,在我五十岁那年,一天他很郑重地向我道了一个歉。那是我很小的时候,因不肯好好吃饭,偏要妈妈喂,他发了脾气,揍了我一顿。他为曾有的粗暴向我道歉。我那时还没有记事,所以根本不知道有这回事。道歉那年,他已经八十多岁了,他要鼓起多大的勇气才能把道歉说出口啊!可见这件事在他心中萦绕了几十年,也折磨了他几十年。
⑦在父亲走后,记者们的提问让我回想了许多。我感到,生长在这样一个家庭其实是很幸福的。我们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书,时不时地听到他放的古典音乐,他从未强迫我们按他的意愿办事,不过是拒绝了我们的一些要求,也是为了我们好才这样做的。
⑧而他自己也是个很淡泊的人,世间的虚荣,他一点不要。尽管他当过一个不大不小的官,见过不少世面,也经历过无数次运动,遭遇过不公,但他仍坚持认为,爱比恨更伟大,希望比失望更有力量。他总能看到飞来的燕子。在作品中用真善美来回报这个并不完美的世界。
⑨他来了,又去了,一生曲曲折折,辛辛苦苦,但是不虚此行。
⑩他没有留下遗嘱,也没给我们留下一分钱,但留给了我们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
....。我们为拥有这样的父亲感到骄傲,我们永远爱您、怀念您,亲爱的爸爸!
(选自《中国艺术报》)
9.阅读全文,根据下面提示,梳理文中关于父亲的几件事,完成下面的填空。
①我们跌跟头,父亲阻止母亲的援手。
②姐姐因认为养猫是资产阶级作风而赶走父亲的猫,父亲大怒。
③父亲为杂志写稿诠释育儿方。
④“我”插队时求父亲帮忙参军,遭到父亲的拒绝(但是写一长信解释)。
⑤父亲为“我”小时候打“我”一事向我道歉。
10.结合结尾画线句子,你觉得加点词语“精神财富”是什么呢?
示例:父亲教给我们一切靠自己的成长理念(父亲培养我们的独立意识及能力);父亲自省的意识、淡泊的人生态度、对阅读以及音乐的热爱、对子女成长的尊重以及逆境中对生活的希望。
11.文中第④段画线句子说“我心里关于你们的问题想得比你在信上写得要多得多”,父亲都想了些什么?“多得多”说明了什么?
示例:父亲一定围绕着“他要不要帮孩子这个忙,到底要怎么做才能让孩子更好地成长”思考了很多,也看出父亲的决定是慎重的,从中可见父亲对孩子的良苦用心。
12.结合语境,根据提示,品读下面词句的内涵。
(1)如果不小心跌了跟头,痛得哇哇大哭,他也一定要你自己爬起来,甚至阻挡了母亲伸过来的援手。(提示:“一定”折射了父亲怎样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