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第2课我的母亲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我的母亲》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我的母亲》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我的母亲》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桥巩镇初级中学梁琳琳教学目的:1.理解文意。

概括、提炼文中的母亲形象,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件中概括出母亲的品性、特点。

2.了解胡适及其母亲身上代表的文化意义。

重点难点:1.理解母亲对“我”的做人训练,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

2.理解文章中关键语句的含义。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自主预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文绉绉()穈先生()庶祖母()女红()绰号()摹画()抽屉()眼翳病()2.下列句子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A.无论在什么地方,我总是文绉绉的。

B.我听了羞愧得面红耳热,觉得大失了“先生”的身分。

C.她有时也很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污辱。

D.如果我能宽怒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我小时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

()(2)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4、介绍作者情况及时代背景胡适(1891-1962),原名胡洪马辛,字适之。

笔名有天风、藏晖、铁儿等。

安徽绩溪人。

幼年在私塾学习,14岁到上海求学,1910年赴美留学,1917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7月回国。

曾任北京大学教授、校长,国民党政府驻美国大使等职务。

其代表作有《文学改良刍议》、诗集《尝试集》、《胡适文存》等。

胡适的母亲冯顺弟是旧社会传统的“母亲形象”。

她23岁守寡,一直守了23年,受尽了人生的痛苦和折磨。

而最大的痛苦莫过于许多亲人相继死去。

为了她唯一的儿子胡适,她含辛茹苦,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她忍受一切,挣扎着熬过了23年。

她宁可自己遭受困窘,也要供胡适读书,她处处为儿子设想,是一位注重智力投资的开明的母亲。

1918年11月,她历尽寡居的艰辛,离开了人世。

预习课文整体感知1、①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表现了母亲什么样的性格?②母亲在我人生中充当什么角色?2、阅读课文.用一句话总结全文的内容。

3、本文表现了母亲什么品性?4、课文表达作者对母亲怎样的情感?试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 ?5、课文标题为“我的母亲”,而文章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而其他内容似与“母亲”无关,这是为什么?6、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7、本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精读品析朗读下面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加点词语的含义。

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单元 第2课 我的母亲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

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单元 第2课 我的母亲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

第2课我的母亲【导学目标】1.学习运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格特点的写法。

2.理解文章中关键语句的含义,把握自传的语言特点。

3.体会母爱的伟大,感受作者对母亲无限的怀念之情。

【课时计划】2课时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教法指导: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主学习”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自主学习”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自主学习”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合作探究”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情景导入激发兴趣人们常说“母亲是人生的启蒙老师”,是啊,母爱柔情似水,恩重如山,我们很多人都会在自己身上找到母亲的影子。

母亲教给了我们很多珍贵的东西,母亲的教诲伴随我们成长!今天,让我们跟随大学者胡适一起去认识一下他的“严师和慈母”吧!自主学习展示交流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生难字词(1)字音文绉绉..(zhōu)绰.号(chuò)庶.祖母(shù)吹笙.(shēnɡ) 摹.画(mó) 眼翳.(yì)舔.去(tiǎn) 侮.辱(wǔ)(2)词义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做好做歹:犹言好说歹说,指用各种方法进行劝说。

下流:这里指卑劣、不道德的意思。

责罚:处罚。

管束:加以约束,使不越轨。

气量:指才识和品德的高低;指能容纳不同意见的度量。

广漠:广大空旷。

宽恕:宽容饶恕。

质问:责问。

2.作者名片胡适(1891~1962年),原名胡洪骍,字适之,笔名有天风、藏晖、铁儿等。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我的母亲》导学案新人教版 (1)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我的母亲》导学案新人教版 (1)

《我的母亲》【导读】1.中国谁取得的学位最多?是胡适。

获得多少个?36个博士学位(包括名誉博士),且多是世界名校: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美国哈佛大学名誉文学博士美国南加州大学名誉文学博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法学博士美国芝加哥大学名誉法学博士英国牛津大学名誉法学博士香港大学名誉法学博士……2.胡适的多个“第一”胡适在多方面有巨大成就,占有多个“第一”:1917发表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论文《文学改良刍议》(第一个倡导白话文);1918年发表中国第一个现代话剧《终身大事》;第一个尝试白话新诗的创作,1920年出版中国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第一个发现《红楼梦》后40回不是曹雪芹所作,并且用新方法研究红学,是“新红学”的创始人。

史学家唐德刚评胡适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开山宗师”、“当代第一人”。

3.胡适名言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这条名言,影响极大。

据此可以断定:胡适这位大师的背后,站着一位伟大的母亲!一.预习课文整体感知1.填空:.本文作者,原名,字,安徽绩溪人,是现代诗人、文学家、历史学家、哲学家。

2.课文可分为两大部分:(第到段)。

(第到段)。

3.第二部分写了母亲哪几方面的事?5-7段;第8段;9-11段;第12段。

4.领起第二部分并在两部分之间起承上启下作用的是:二.阅读前三自然段我小时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

我母亲也不准我和他们乱跑乱跳。

小时不曾养成活泼游戏的习惯,无论在什么地方,我总是文绉绉的。

所以家乡老辈都说我“像个先生样子”,遂叫我做“穈先生”。

这个绰号叫出去之后,人都知道三先生的小儿子叫做穈先生了,既有“先生”之名,我不能不装出点“先生”样子,更不能跟着顽童们“野”了。

有一天,我在我家八字门口和一班孩子“掷铜钱”,一位老辈走过,见了我,笑道:“穈先生也掷铜钱吗?”我听了羞愧得面红耳热,觉得大失了“先生”的身份!1. 注音:文绉绉()穈()2. 第一段写自己童年的身体、性格特点。

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课《我的母亲》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

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课《我的母亲》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

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我的母亲》导学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学会概括事件,体会这些具体事件对表现人物性格和品质的作用。

2.揣摩语言,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感受母爱的至高无上,体会母爱这种博大的情怀。

【学习重点】揣摩语言,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感受母爱的至高无上。

【课前自学,达标检测】(要求:看完课文之后,合上书本完成)1.读课文,掌握下列词语,给加点字注音。

绰.号()吹笙.()眼翳.()责罚.()气量.()广漠.()管束.()宽恕.()文绉绉..()庶.出()4.为母亲做一件事,可从以下提议中选一件做,做后写下感受。

A.为母亲洗一次脚B.为母亲梳一次头C.为母亲做一顿早餐D.与母亲做一次深情拥抱【自读课文,合作探究】2.以上几个故事中,哪些话语,哪些细节最让你感动?找出来,在课文中作批注。

(至少要四处,多多益善)【情感体验,达标检测】1.用几个形容词来描述一下你眼中真实的母亲。

这些形容词里有没有你不欣赏母亲的地方?现在请你们想一想对于母亲身上你不欣赏的地方今后你会怎样对待呢?2.欣赏“诗中的母爱”每个同学说几句诗或者几句歌词歌曲珍惜母爱,学会孝敬母亲。

【课后提升,拓展延伸】大家公认成为伟人不易,而我觉得平凡更难。

母亲就是平凡与伟大的结合体。

母亲真是一本永远也读不透的书。

夜深人静之时,请撷一轮清辉,读几篇关于母亲的文章吧推荐文章:三毛的《守望的天使》朱德的《我的母亲》王恒绩的《疯娘》韩静霆的《母爱是船也是帆》老舍的《我的母亲》《叫母亲太沉重》《感悟母爱——震撼心灵的118个真情故事》。

2020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单元 2《我的母亲》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2020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单元 2《我的母亲》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2 我的母亲精彩开篇词母爱是母亲对怀中婴儿甜甜的亲吻,是拍着婴儿入睡的悠悠的摇篮曲,是手把手教子写字的苦苦的耐心,是灯下为子女飞针走线的不眠之夜,是期盼儿女成才的忧郁的眼神,是儿女远行时的句句叮咛,是过早爬上眼角的一道道皱纹。

母爱是神圣的,伟大的,不求回报的。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胡适的人生经历,去感受母爱的力量。

学习目标1.学习运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格特点的写法。

2.理解文章中关键语句的含义,把握自传的语体特点。

3.体会母爱的伟大,感受作者对母亲无限的怀念之情。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从古到今,都有很多关于母亲的歌曲诗词等。

让学生回忆有关母亲题材的作品。

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一位母亲,对别人的孩子非常和善,对自己的孩子却十分严厉,有时鞭打孩子时,还不允许孩子哭出声音来,对这样的母亲,他的孩子会怎样评价她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胡适的《我的母亲》。

(板书文题、作者)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1)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生字词,并注音。

文绉绉..(zhōu) 绰.(chuò)号庶.(shù)祖母吹笙.(shēng) 摹.(mó)画眼翳.(yì)舔.(tiǎn)去侮.(wǔ)辱(2)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

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做好做歹:犹言好说歹说,指用各种方法进行劝说。

下流:这里指卑劣、不道德的意思。

2.作者简介胡适(1891.12.17-1962.2.24),汉族,安徽绩溪人。

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

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

3.背景链接胡适父亲胡铁花系清末贡生,曾在东三省、广东乃至台湾省任官职。

母亲冯顺娣,安徽绩溪人,16岁时被许配给胡铁花作填房,当时胡铁花48岁,前妻曹氏去世十余年,胡铁花在外做官,家中没有一个家眷实在不方便,胡铁花长子长女都比冯顺娣大。

为了家人,冯顺娣答应嫁到胡家。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课《我的母亲》导学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课《我的母亲》导学案 新人教版

2《我的母亲》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文章内容,理清课文结构。

2、学习运用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品格特点的写法。

3、体会母爱的伟大,感受作者对母亲无限的怀念与感激之情。

【重点难点】学习重点:概括母亲的形象,从具体事件中提炼母亲的品性、特点。

学习难点:了解“母亲”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

【题目解说】本文是著名学者胡适自传——<四十自述>中的一个章节。

作者叙述了母亲对自己人生成长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向我们再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母亲”形象。

学习这篇课文,在受到人生教育和启迪的同时。

能够从中了解和感悟自传的语体特点。

这篇文章的语体特点主要是质朴自然,平实中含有真挚的情感,既表现了自传的语体特点,又体现了作者的人格特征。

【走进作者】胡适(1891--1962),现代诗人、学者。

曾主修哲学。

原名嗣穈,字适之。

某某省绩溪县上庄人。

1910年,即胡适19岁时,赴美国留学。

1916年写成《文学改良刍议》,1920年出版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

中国白话文的倡导者、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荣获35项美国博士桂冠。

【背景】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

作者四十岁时回顾自己所走过的道路,把深情的目光投向母亲,用朴实的文字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

读读这些文字,了解这位学者少年成长的历程,也许对你会有许多启迪。

【字词全解】1.生难字词文绉.绉() 绰.号() 庶.祖母() 吹笙.()摹.画()眼翳.()舔.去() 侮.辱()2.词语补注。

①责罚:。

②管束:。

③气量:。

④广漠:。

⑤宽恕:。

⑥质问:。

⑦文绉绉:。

⑧面红耳赤:。

⑨仁慈:。

⑩侮辱:。

【句段解读】1.在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剖析】说自己“混”了二十多年,表现了作者谦逊的态度。

尽管作者当时已是文化名人,而且这一“混”字与下句“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有暗接之妙。

“我”在人海里“混”,就该有人来管束“我”,但却没有,表达了作者远离母亲之后对母亲的怀想;没有一个管束过“我”,“我”还能在人海里“混”了二十多年,说明了母亲给“我”的教益是多么大。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我的母亲(第1课时)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我的母亲(第1课时)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我的母亲学习内容第五单元(章)第29课(节): (第1课时) 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基础目标1、识记重点字音、字形、词义。

能力目标2、阅读全文,理清行文思路了解内容。

概括母亲形象特点。

[[教学重点]1、学习比喻、夸张、反语修辞手法2、学习选择典型事例进行对比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教学难点]在对比中感受藤野先生伟大的高尚人格时间分配自学 30分、导课 1 分、交流展示 35分、小结 4 分、巩固 0 分学习过程学案(学习过程)(学法指导)自主学习一.了解作者胡适,字适之。

安徽绩溪人。

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

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

二、作品资料胡适的母亲冯顺弟是旧社会传统的“母亲形象”的代表,她的美好品德即便是在今天仍有教育价值。

她含辛茹苦,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儿子胡适身上,是一位注重智力投资、开明的母亲。

她23岁守寡,直到46岁去世,受尽了人生的痛苦和折磨。

这篇文章就是胡适为纪念母亲而作。

三字词预习1.识记音形吹笙.()绰.号()轻薄.()拧.肉()庶.祖母()文绉绉.()宽shù()mó()画抽ti()锁shi()眼yì()野mán()责fá()2.辨识字形活(pō)(bō )款(wéi)妙(wéi)肖(wéi)维护(diē)倒忙不(dié)嬉(xī)戏笑(xīxī)(chuò)绰号泥(nào)淖(wǔ)辱(huì)涩教(huì)3.理解词义(1)文绉绉:。

(2)轻薄:。

(3):眼睛角膜病变后留下的疤痕。

(4):能容纳不同意见的度量。

(5)质问:。

(6)下流:。

(7):游荡无赖之徒。

(8)管束:。

(9):犹言好说歹说,指用各种方法进行劝说。

四、阅读思考一、课文感知(一)结构思路1.理清本文的结构思路。

【第一部分】(1——4段),写自己童年的特点,同时也表达了对童年往事的追念和惋惜之情。

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2《我的母亲》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2《我的母亲》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我的母亲【自研课导学】(晚自习20分钟)自读自悟:《我的母亲》20分钟内完成如下任务:资料准备:了解胡适生平及代表作品。

自主积累:积累本文用词生动、准确的语句,将它们摘抄至摘抄本上。

自我感悟:感悟作者对母亲的情感。

【晨读课导学】1 齐声朗读词语手册中的字词注音部分两遍。

2分钟2 自由朗读《我的母亲》,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学有余力者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背诵。

7分钟3 导生(课代表)检查各组朗读情况。

【展示课导学】课题:2《我的母亲》作者:胡适课时:2课时课型:预展课·学习目标:1、积累字词;2、学习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故事内容和人物情感的方法3、学会用细节刻画人物的方法合程序、要求、时间读书写等级:达成等级:得分一、基础题书写汉字绰.号()遂.()掷.()抽屉.()笙.()庶.()佃.户()翳.()文绉绉.()二、发展题品味词语2、我在这九年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

在文字和思想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儿底子。

3、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4、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提高题母亲桥那年初春的一个早晨,当我起床时,已经来不及从从容容地走大路上学,我气急败坏地抄近道赶往学校.河上的冰看上去还没融化,我三步并作两步冲上冰面.刚刚走到河中央,“扑哧”一声,一处冰面塌落了,我的两条腿踏进了冷彻骨髓的冰河里.教室供暖不足,平常就十分阴冷.我穿着湿透的棉裤坐在椅子上,全身仿佛都麻木了,我沉默地挺着,脸和唇都变成了青紫色.中午回到家,母亲很惊讶,却什么也没问,只是让我围着被褥坐在烧得热热的炕头上暖和,她蹲在火炉前为我烘烤棉裤.炉火灼灼,不时爆出些响声来,而母亲却始终一言不发.当母亲把烘干的棉裤交给我时,我眼圈有些红肿,不知是被炉火烤的,还是刚刚哭过.从那以后,有一两个月我没抄近路去上学.日子一天天过去,高考迫在眉睫.有一夜下暴雨,清早上学时盼望母亲能关照几句,诸如要走大路千万别抄近路趟河之类,可母亲不停忙前忙后,根本不理会跟随她转来围去的目光.于是,我赌气地再一次来到那条河边.突然我发觉有什么人早在暴涨的河水里放了一些大石头.那石头一块块紧密地挨着,水深的地方甚至是用好些石块垒起来的,石面高出水面数厘米,远远看去就像一座简陋的石桥.我踏石而过的时候,心里淌过一股莫名的感激.那天晚上回到家,我无意中看到母亲手上缠着纱布,血透过来,红红的一片,惊讶她为什么会受伤,母亲淡淡地答到:“不小心碰的.”站在一边的妹妹抢着告诉我:“妈妈的手是搬石头碰伤的.”“妈妈搬石头干什么?”我不解地问.“搬石头搭桥呀!”那一瞬间,我的心轰响着,久久说不出一句话来.那年9月,我踏过“母亲桥”走进了军校的大门.独在异乡生活,仍是母亲用无言的关注帮助我度过每一次疲惫和寂寞,渐渐地,我知道,母亲用青春搭起我的生命之桥,还执着地用希望和奉献为我搭起通向成功的和幸福的桥.如今,我已经军校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河上的“母亲桥”也已经被风雨侵蚀残旧,而在我成长的心灵中,“母亲桥”却永远踏不断.1.本文是一篇回忆性的记叙文,表示回忆和结束回忆的标志性词语分别是?2.本文所记叙的中心事件是?3.本文先后写了三次“母亲”对“我”的无言的关注,分别是:;; .第一次是_______面写,第二次是_______面写,第三次是概括写.(正/ 侧)4.全文中母亲只说了一句话,试分析母亲说话时的神情及感情.①神情:②感情:5.第四段中写“我”的心理活动是有层次的.“我”先是 ,再是 ,后是 .6.“母亲桥”在文中的意思有哪几层?其中哪是实写,哪是虚写?7.本文第③段中主人公产生“莫名的感激”之情的原因是8.联系原文回答:“母亲桥”是一座什么样的桥?9.试分析“河上的母亲桥已经为风雨侵蚀残旧,而在我成长的心灵中,‘母亲桥’却永远踏不断”这句话的含义.。

《我的母亲》 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我的母亲》 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我的母亲》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一、文本解读《我的母亲》是新课标实验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讲课。

作者是我国著名学者胡适。

原文选自《胡适自传》,是《四十自述》中的一个章节,体裁是一篇传记。

文章记叙的是作者中年时回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经历,表现母亲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和宽容隐忍、仁慈温和而又很有刚气的优秀品质,向我们再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母亲”形象,突出母亲对自己深远的影响,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怀念与敬爱之情。

学习这篇课文,在受到人生教育和启迪的同时。

能够从中了解和感悟自传的语体特点。

这篇文章的语体特点主要是质朴自然,平实中含有真挚的情感,既表现了自传的语体特点,又体现了作者的人格特征。

学情分析:正处在成长逆反期的学生们对父母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学习本文要使学生们体会作者与母亲的深厚感情,领悟“可怜天下父母心”这种深切的情怀。

二.学习目标1、学会概括事件,体会这些具体事件对表现人物性格和品质的作用。

2、揣摩语言,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感受母爱的至高无上,体会母爱这种博大的情怀。

教学课时:二课时三、学生自主学习1、反复朗读课文,将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写下来,借助工具书或在小组内寻求解决。

2、搜集有关“母爱”的文章、诗句、歌曲以及胡适的文章和有关材料,先在小组内交流,准备展示。

3、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4、为母亲做一件事,可从以下提议中选一件去做,做后写下感受。

A、为母亲洗一次脚B、为母亲梳一次头C、为母亲做一顿早餐D、与母亲做一次深情拥抱四、自学成果展示1、字词展示(各组派代表将本组认为重点的字词展示到黑板上,并解说)字音:文绉绉zhòu绰号chuò庶祖母shù吹笙shēng眼翳yì词义:广漠宽恕文绉绉面红耳赤侮辱2、材料展示(理解母爱)将所搜集的关于母爱的材料和胡适的材料分组展示,其他组进行补充。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我的母亲》学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我的母亲》学案新人教版

《我的母亲》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2.体会母爱,感受真情,懂得感恩。

学习重点: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2. 体会母爱,感受真情,懂得感恩。

学习难点: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目标:(约1分钟)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2.体会母爱,感受真情,懂得感恩。

二.学习过程(一)一读课文,扫除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预习测试:1.给下列加点注音并注意其字形。

眼翳yì文绉绉zhōu zhōu 庶祖母shù绰号chuò吹笙shēng 描摹mó2.解释下列词语责罚:因过错而受责罚。

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广漠:广大空旷侮辱:欺侮羞辱;使蒙受耻辱宽恕:意为饶恕的意思。

面红耳赤:脸比耳朵都红了。

形容因激动或羞惭而脸色发红。

翳:凡眼内、外障眼病所生遮蔽视线影响视力的症状皆可称翳3.文学常识填空。

胡适是安徽绩溪人,1891年出生于上海。

原名嗣穈,字适之。

幼时就读于家塾,习四书五经。

他曾留学美国,早年积极提倡白话文,对新文化运动、新文学革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他还是新诗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1920年出版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

1928年与徐志摩等出版《新月》月刊。

主要著作有《胡适文存》、《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等。

(二)二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问题,自学指导(约2分钟)要求:快速阅读,自主学习,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和结构。

问题组:(1)胡适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注意留心圈出表现胡适母亲品德的词语,读后找出中心句子。

(2)母亲这些优秀的品德又是通过那些事表现出来的,请同学们细细地品读课文4-12自然段看一下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可以采用小标题加以概括)这些事又表现出她的什么品性?(3)以上几个故事中,哪些话语,哪些细节最让你感动?找出来,作批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我的母亲【导学目标】1.学习运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格特点的写法。

2.理解文章中关键语句的含义,把握自传的语言特点。

3.体会母爱的伟大,感受作者对母亲无限的怀念之情。

【课时计划】2课时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教法指导: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主学习”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自主学习”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自主学习”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合作探究”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情景导入激发兴趣人们常说“母亲是人生的启蒙老师”,是啊,母爱柔情似水,恩重如山,我们很多人都会在自己身上找到母亲的影子。

母亲教给了我们很多珍贵的东西,母亲的教诲伴随我们成长!今天,让我们跟随大学者胡适一起去认识一下他的“严师和慈母”吧!自主学习展示交流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生难字词(1)字音文绉绉..(zhōu) 绰.号(chuò) 庶.祖母(shù)吹笙.(shēnɡ) 摹.画(mó) 眼翳.(yì)舔.去(tiǎn) 侮.辱(wǔ)(2)词义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做好做歹:犹言好说歹说,指用各种方法进行劝说。

下流:这里指卑劣、不道德的意思。

责罚:处罚。

管束:加以约束,使不越轨。

气量:指才识和品德的高低;指能容纳不同意见的度量。

广漠:广大空旷。

宽恕:宽容饶恕。

质问:责问。

2.作者名片胡适(1891~1962年),原名胡洪骍,字适之,笔名有天风、藏晖、铁儿等。

安徽绩溪人,学者、诗人。

他早年积极提倡白话文,对新文化运动、新文学革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1928年与徐志摩创办《新月》月刊。

晚年致力于《水经注》版本的考证。

主要著作还有:《胡适文存》《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戴东原的哲学》等。

3.背景资料胡适的母亲冯顺弟是旧社会传统的“母亲形象”的代表,她的美好品德即便是在今天仍有教育价值。

她23岁守寡,一直守了23年,受尽了人生的痛苦和折磨。

而最大的苦痛,莫过于许多亲人的相继死去。

这样接连的打击,不断折磨着冯顺弟的精神和肉体。

23年的寡居生活,漫长而痛苦,她居然熬过来了!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她呢?是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人——她唯一的儿子胡适。

她含辛茹苦,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

她忍受一切,挣扎着熬过了23年。

为了供胡适读书,使之出人头地,她自己遭受困窘,却仍处处为儿子着想,是一位思想开明的母亲。

1918年11月,在历尽寡居的艰辛之后,她离开了人世。

这篇文章就是胡适为纪念母亲而作。

学法指导:针对步骤三中的(把握人物)【分析人物形象技巧】1.分析角度(1)品析人物描写,感知人物形象。

分析人物形象,要通过品析作者笔下最能体现人物个性特征的外貌、语言、行动和心理等各方面的描写,并深入细致地加以分析,从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2)品读环境描写,明晰人物思想。

这里说的环境不仅是指自然环境,更多的是指社会环境。

前者或渲染气氛,或点明背景,或烘托人物的内心,对人物起烘托作用;后者是人物命运、性格及最终结局的外因。

结合具体的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分析人物性格,是鉴赏人物形象的重要环节之一。

(3)分析情节发展,概括人物性格。

作者在展开情节的过程中,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再现人物的鲜明个性。

因此,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情节入手,据情论人。

(4)探读细节描写,彰显人物性格。

分析人物形象离不开对细节描写的探究品读,通过对人物最传神的细节的品味,进而准确把握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和内心世界。

2.答题步骤(1)答出描写人物的方法(肖像、语言、动作、心理;侧面描写)。

(2)分析概括描写方法的具体内容(找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3)针对具体内容分析人物特点,注意从外在的肖像特点到内在的心里想法,再到精神品质。

要分析全面、具体,不可泛泛而谈。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1.听课文朗读磁带,初步感知课文。

2.学生快速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内容。

(1)说说看,文中的母亲具有哪些身份?【交流点拨】“我”的母亲、当家的后母、死了丈夫的寡妇。

(2)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交流点拨】文章回忆了作者童年至少年时代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

合作探究深悟文本步骤三课文精读把握人物1.作者通过记叙哪些事表现“母亲是慈母兼任严父”?【交流点拨】表现母亲的慈母事情:(1)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

(2)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表现母亲的严父事情:(1)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我去上学。

(2)晚上,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

(3)我说了轻薄的话,她重重责罚我。

2.作者除了写母亲和“我”之间的事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请概括一下写了哪几件事?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交流点拨】(1)如何在除夕之夜对付败家子大哥的债主——表现母亲宽容的度量和善良的品性。

(2)如何与我的两个嫂子相处——表现母亲容忍、温和的性格。

(3)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表现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表现母亲的“刚气”。

3.请用“母亲是一个________的人。

因为文中写道________”的形式组织语言,精确评价母亲的形象。

【交流点拨】示例:母亲是一个温和仁慈的人。

因为文中写道“我母亲的气量大,性子好,又因为做了后母后婆,她更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

步骤四探究主旨赏析语言(一)探究主旨你是如何看待母亲为人、教子的方式的?【交流点拨】关于对作者母亲为人、教子的方式的看法,可以见仁见智,但总的来说应该是有教育意义的。

作者母亲在为人方面,主要是克己谦让,宽容善待,和睦仁慈;而在教子方面,主要表现为严格,有时过于严厉。

这是由于旧社会的妇女把“相夫教子”作为“天职”和美德。

而对于作者母亲来说,则深感教子的责任更加重大。

她所敬重的丈夫过早地去世,孩子的教育责任全部落在自己身上,同时孩子是她精神生活的全部,也是她对未来生活的全部寄托,如何教育孩子才能对得住她去世的丈夫等等。

正是这诸多原因,她容不得孩子有一点坏毛病,生怕他不争气。

所以,她对孩子的教育格外细致而严格。

(二)语言赏析1.作者那种赤诚、感激之情还表现在许多朴实无华的语言中,请你找出这些句子,并品味一下其中的感情。

【交流点拨】(1)“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

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

”——作者以童年的视角回忆往事,如实道来,暗含对母亲的敬仰与感激。

(2)“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母亲爱子之深,平实的语言中饱含着作者对母亲的感激。

(3)“我母亲23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

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

”——可以看出作者是掏出心灵来写母亲,娓娓道来,真诚倾吐,流露出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2.人们常说“文如其人”,文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人做人的态度与风格。

作为颇有名气的学者胡适,在行文时极注意分寸,而这正是受了他母亲潜移默化的影响。

请找出这样的句子并加以体会。

(1)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

在文字和思想(看文章)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儿底子。

【交流点拨】用“不能不”双重否定,表达了作者对“打了一点儿底子”的肯定,但“不能不”这一能愿动词的双重否定表达一种主观上的肯定,因而有主观认为之意,这样,既表明了态度,又不显得断然和绝对。

(2)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交流点拨】说自己混了二十多年,表现了作者谦逊的态度,尽管作者当时已是文化名人。

而且这一“混”字与下句“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有暗接之妙。

“我”在人海里混,就该有人来管束“我”,但却没有,表达了作者远离母亲之后对母亲的怀念,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我”还能在人海里混了二十多年,说明母亲对“我”的影响是多么大。

(3)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交流点拨】事实上,作者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的性格品质,是有口皆碑的,但是说到这些美德时,前面都加了“如果”这一表假设的词语,意在表明只是一种假设,而不是自己已经具备了这些美德,表现了作者不溢美,不自夸的品格。

步骤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1.总结课文同学们,掩卷遐思,我们不能不说:是母亲,打造了我们成长的蓝天丽日;是母爱,伴我们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道出了游子的念母之情。

感念母亲的恩德,我们就该以积极奋发的精神去回报母亲的辛劳操持。

让我们道一声:妈妈,您辛苦了!我们永远爱您!2.拓展延伸在作者心目中,母亲慈祥而严格。

你赞成作者母亲的教育方法吗?【交流点拨】示例一:母亲的“严”实质是另一种“爱”的表达。

为了让孩子更好的成长,成长得更快,“严”一些未尝不可。

没有母亲的严教,恐怕也就不会有胡适的名扬海内。

我赞成这种“严格”的教育。

示例二:我不赞成胡适母亲的“严教”。

经常性的体罚儿女,儿女们犯错就罚跪,甚至责打,这样来教育儿女会损伤孩子的自尊。

这样管束,最终使儿童循规蹈矩,不敢“越轨”,久而久之便会扼杀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示例三:作者母亲对作者的“严教”是出于深沉的爱,这一点也不否认。

但是,爱子女就一定要体罚他们?责打子女是最好的教育子女的方法吗?这样教育子女,只会让子女觉得父母高高在上,凛然不可侵犯,只会加深父母与子女之间的隔膜。

【附:板书设计】我的母亲胡适母亲对我的严格教之严与家人相处爱之慈受人格侮辱气之刚怀念敬爱课后反思查漏补缺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不足之处在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