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第五讲 《周易》的总体介绍及易医相通

合集下载

周易讲解图文并茂版本PPT课件

周易讲解图文并茂版本PPT课件

焉」(指卦爻辞),学《易》目的是「非安其用而乐其辞」。「用」
指卜筮吉凶祸福。「乐其辞」本于<系辞>文「所乐而玩者,爻
之辞也。」因为卦爻辞含有义理,可以提高人的道德修养境界。
如其所说:「易,我后其祝卜矣,我观其德义耳也。」关于占筮,
借孔子话说:「赞而不达于数,则其为之巫;数而不达于德,则
其为之史。」……此文认为孔子学,易不同于史巫:「后世之士
一、周易的性质➢Biblioteka 远古,人们对自然、社会缺乏认
识,产生了不少迷信活动,人们想通
过各种方式认识、了解、支配社会与
自然,占卜便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种。
殷商占卜主要使用甲骨,甲骨文是占
卜情况的记录。周人主要用蓍草(民
间称蚰蜒草或锯齿草,蓍草的根状茎
短。茎直立,全株被柔毛。 )卜卦,
叫占筮,《周易》就是占筮情况的记
第一种说法认为“周”是朝代名,指周朝。 郑玄《易赞》说:“夏曰《连山》,殷曰 《归藏》,周曰《周易》。”唐代孔颖达 《周易正义》说:“又文王作《易》之时, 正在羑(you)里,周德未兴,犹是殷世也, 故题周别于殷,以此文王所演故谓之《周 易》。其犹《周书》《周礼》,题周以别 余代。”朱熹《周易本义》也说:“周, 代名也。”
CHENLI
11
“人更三圣,世历三古”
按照传统的说法,《周易》成书的过程是
“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所谓“三古”
也就是上占、中古、近古三个时代,所谓
“三圣”是指伏羲、周文王、孔子这三个
圣人。
伏羲,又名宓羲、包牺、庖牺等,是中国神
话中的人物,又被称为我国的人文初祖。伏
羲的形象在传说中大多是人头蛇身。根据学
易曰:「〔寝〕龙勿用。」孔子曰:「龙寝矣而不阳,时至矣而不,出 可谓寝矣。大人安失(佚)矣而不朝, 猒在廷,亦犹龙之寝也。其淢 而不用也,故曰:寝龙勿用。

周易基础知识介绍

周易基础知识介绍

周易基础知识介绍周易基础知识介绍《周易》又称《易经》,分为经部和传部,经部之原名就为《周易》,是对四百五十卦易卦典型象义的揭示和相应吉凶的判断,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周易基础知识介绍,希望大家喜欢!周易基础知识介绍一、《周易》它是我国古代—部指导人们认识与利用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哲学典藉,由《易经》和《易传》两部分构成。

对其书名含义,历代有多种各有一定道理的解说,其中东汉易学家郑玄说:“《周易》者,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是讲“日月之道普照周天。

”二、阴阳《易传·系辞·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观念指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万物万象,在其内部同时存两种相反的属性,它们互相依存、互相为用,处个不断的变化之中;其运动是以彼此消长的形式进行的。

并始终处于彼消此长,此进彼退的动态平衡状态之中。

保持着事物的正常发展变化态势。

阴阳观念是一种朴素的唯物思想和辩证法思想,《周易》的主旨,就在于指导我们在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关系上保持阴阳的动态平衡。

三、爻在《易经》中,爻是组成卦的基本单位,其中“—”称作阳爻。

“--’称作阴爻。

四、卦由阳爻和阴爻按照一定规律分别组合,进而说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变化规律的排列符号,就叫做“卦”,卦是为特定目的《占筮》而组成的符号排列,是《易经》的基本组成单位。

五、、八卦八卦是“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个卦的统称:是由阳爻和阴爻按不同的组合规律.以三个爻为一组分别组成的八种符号排列,《易传·系辞·上》说:“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这八个由三个爻组成的卦,也叫经卦或单卦。

六、六十四卦由八个单卦以不同的次序两两重合,就产生了六十四卦,六十四卦分别由六个爻组成,也叫别卦或重卦,其中由八个单卦自身相重所成的六爻之卦,也叫做纯卦,其卦名同单卦。

七、《易经》的构成《易经》有其特殊的文字体裁,即不分篇章节次,而是由六十四卦组成。

小议《周易》与中医

小议《周易》与中医

小议《周易》与中医小议《周易》与中医《四库提要》云:“《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

《易》为吾国吾族文化之源,中医乃吾民族文化之系,二者关系以为何?唐人逊思邈云:“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

乃言易之于医具其指导意。

明人张景岳复言:“医易相通,理无二致”、“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之用”、“医不可以无易,易不可以无医。

”、“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而长养百骸。

易者,易也,具阴阳动静之妙;医者,意也,合阴阳消长之机。

虽阴阳已备于内经,而变化莫大乎周易。

故曰天人一理者,阴阳也;医易同源乾,因此变化也。

”岂非医学学者,靡不精通易理。

而凡精通易理者,于中医学说必多有发挥。

医易相通,相得益彰。

可见一斑。

易理之于医学,其涉及范围之广,使用医家之众,影响后世之远,皆有史可微也。

今且可观之,凡基础理论、辩证论治、方药制剂、针灸气功等各体系,皆明显受到《易》之影响,且渐成其有机组成部分。

纵观中医之发展史,易学之兴衰对其产生作用之大,实不可估量。

自三古之易、汉易、魏易、唐易、宋易、清易及现代易之演变,为中医之前行供以理论武器。

同时,也正因中医学之蓬勃发展,亦反之作用于易理之探讨、领悟。

脱离医学及自然科学之轨道而论易理,以经注经,以经解经,经中求经,经上叠经,则必于象数之理解囿于一隅,难得发展。

故于易理之指导下,中医始终以宏观整体时空条件下来解读事物,此大一统之思想乃使中医所独具特色。

《周易》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万物资生,乃顺承天”。

《内经》复曰:“太虚寥廊,肇基化元,万物资生,五运终天,布云真灵,总统坤元”。

《周易》曰:“一阴一阳之为道,夫易开物成务,昌天下之道,乾称父,坤称母”。

《内经》复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易经》、《内经》两者关系密切,互为体用,同属一国计民生耳。

张景岳故言:“然则天下相与之际,精哉妙矣。

周易的总体介绍及易医相通

周易的总体介绍及易医相通
14
《易经》历史背景
《易经》的时代背景为奴隶制社会,《易经》成书于殷周 早期。
当时,为奴隶制社会的鼎盛时期,正值周代发展兴盛的阶 段,由于社会相对稳定,故天文、历法、农业、工业相应蓬勃 发展起来。如在天文、历法方面,商代甲骨文已有了干支纪日、 圭表观日、漏刻计时、日食润月等记载,由于生产力的提高, 科学水平也必然相应发展,为《易经》科学思维的萌芽提供了 客观条件,《易经》的哲学胚基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蕴育 出来的。
三百八十六爻。 其中,乾坤两卦各有七爻。 每卦各列:卦形、卦名、卦辞。 每爻各列:爻题、爻辞。 爻题皆由两字组成:一个表示爻的次序,另一个代表爻的
性质,爻的次序是自下而上,第一爻用“初”字,第二爻用 “二”字,第三爻用“三”字,第四爻用“四”字,第五爻用 “五”字,第六爻用“上”字,
爻辞共四百五十条,凡四千九百多个字。成书于西 周初至晚周。非出自一人之手。
之后,东汉经师又将《易纬》三篇补入《易传》 遂合七翼为十翼。
3
2 上古三易
周易:为伏羲之易,即《易经》,六十四卦,
以乾卦为首卦,虽无文字,实为无字之有字。 --------文王演六十四卦,并作卦辞,周公作爻
辞,孔子作易传之说。 是我国文化之祖,为诸家所 宗,乃中国文化之瑰宝。
连山易:为神农之易,又名夏易,特点为以重
艮卦(山卦)为首,经卦皆八,重卦为六十四卦,因神 农为炎帝,号山氏故称连山易,为夏朝所效,已佚。
归藏易:为黄帝(尧舜氏)之易,以坤卦为首卦,
为殷朝政纲所宗,已佚。
4
3 最早的记载
周易最早的卦符皆刻之于龟板、鼎器、 兽骨、蚌壳之上,难已保存,故已几乎佚尽。
江苏省海安县青墩遗址出土的骨角木皿 上尚有部分保留。

总论述周易概括PPT课件

总论述周易概括PPT课件
和谐。
五行相生相克
五行理论认为金、木、水、火、 土五种元素相互影响、制约,相 生相克,是万物生长变化的根源。
阴阳五行的应用
阴阳五行理论在中医、风水、农 业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用以解 释自然现象和人类社会的变化规
律。
天人合一思想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 谐统一,认为人类应当顺应自然
占卜的步骤包括取卦、解卦、断卦三个环节,取卦是根据占卜者的需求随机抽取一 卦,解卦是对卦象进行解释,断卦则是根据卦象推断吉凶祸福。
占卜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礼仪,以示虔诚和尊重。
占卜结果的解读
占卜结果的解读需要依据卦象、 爻辞以及易经中的哲学思想进行, 需要具备一定的易学基础和经验。
解读过程中需要考虑多种因素, 如时间、空间、人事等,以全面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 随着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跨学科的角度研究周 易。他们将周易与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领域相结合,深入挖掘周易中的 智慧和价值,探索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前景。这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将有助 于开拓周易研究的视野和深度,为人类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智慧和启示。
05 周易的文化影响
周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分析和判断吉凶祸福。
占卜结果的解读具有主观性和不 确定性,不同的占卜者可能得出 不同的结论,因此需要谨慎对待,
不可盲目相信。
04 周易的应用价值
周易在古代的应用
占卜预测
在古代,周易被广泛用于占卜和 预测未来事件,帮助人们了解吉 凶祸福、运势- 占卜预测
道德修养
周易强调阴阳互补、中庸之道等 思想,对于古代人们的道德修养 有着重要的影响。
规律,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

(医易会通)

(医易会通)
一、 运动观相通
《周易》强调的是圆道(圆的运 动规律),圆道观与中医思维密切 相关。 《周易》圆道是一种动态循环。
3.医易相通焦点
二、 整体观相通
中医人——自然——社会三维医学,导 源于《周易》人——自然——社会三维观。 —— —— 三维观的实质是整体观,整体观是系统论的 核心,《周易》八卦、六十四卦都是系统模 式,蕴涵着现代系统论的基本原理,对《内 经》系统论的形成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阳与一阴一阳、 阳与一阴一阳、 阴 阳一 , 。 的阴阳 , 三为 的阴阳 。 是 的
1.医易会通的历史 1.医易会通的历史
周 易 与 黄 帝 内 经
四、 五行 理论 框架
1.医易会通的历史 1.医易会通的历史
周 四、五行理论框架 易 五行是《黄帝内经》重要的范畴和理论框架 五行是《黄帝内经》重要的范畴和理论框架,而 与 在通行本《周易》中却没有五行的记载,然而帛 黄 书本《周易》却提到了。 帝 《黄帝内经》 五行 五 , 内 五行 、 然 是 的 , 《周易》 经 的
1.医易会通的历史 1.医易会通的历史
周 三、阴阳思维方式(5) 阴阳思维方式( ) 易 《黄帝内经》的阴阳还有其特殊的医学含 与 义。此外,在阴阳的进一层分析上,也与 黄 《周易》有所不同,《周易》是“一分为 一分为 帝 ,《黄帝内经》是“一分为三 。三阴 一分为三 内 三阳是 的 、层 的 , 经 是 的 在, 三阴三
《 的 特 殊 关 系 医 学 中 与 》 易 周
周 10. 《周易》卦爻天、地、人位与中 医三维医学密切相关,是中医整体 观的蓝本。 》 是 中 医 理 论 论、 渊 薮 的 11. 《周易》 。 是中医 的 易 《
12. 《周易》中 观与中医 论密切相关。

[经络知识]医易相通的5个层次

[经络知识]医易相通的5个层次

[经络知识]医易相通的5个层次易学思维方式对中医学术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医与易在宇宙演化哲学观上具有同源、同宗、同法、同构的关系,不同者仅在于:《周易》是探讨包括人体生命在内一切天地万物的发生形成过程及其机制规律;而中医学则主要围绕人体生命的发生形成过程及其机制规律展开。

故有不知易不可为医的说法。

具体看,医易相通体现在以下几个层次上。

天地人三才合一观层次《易经》认为,天地阴阳合气制化,产生了包括人体生命在内的自然界万物,人的性命取决天地,所以人的后天社会心理活动也要始终效法天地,天、地、人三才合一是《易经》卦象理论的思想基础。

《素问·保命全形论》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

”中医学同样认为,人是天地阴阳之气合和制化的产物。

这一思想不仅体现在脉学理论、脏腑理论等的构建上,如《难经·十八难》:“三部者,寸关尺也。

九候者,浮中沉也。

上部法天……下部法地,主脐以下至足之有疾也。

”《素问·六节脏象论》:“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故神藏五,形藏四,合为九藏。

”还体现在具体临床养生防病思想上,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清阳上天,浊阴归地,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

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藏。

”人是天地阴阳之气在四时盛衰消长制化过程中产生的,其后天存续也必须依赖顺从四时天地阴阳之气。

人的性命同样取决于天地,所以人的后天生命存续过程也要始终效法天地。

故天、地、人三才合一也是中医生命发生存续学理论的思想基础。

太极元气层次《易传·系辞》说:“易有太极”,何为“太极”,古今学术界有不同解释:有作“无”解释者,如东晋·韩康伯。

有作生物机制的“理”解释者,如宋·朱熹。

有作为物质性万物本体的混沌元气解释者,如唐·孔颖达。

周易与医学

周易与医学

周易与医学周易与医学《周易》是一部伟大的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融为一体的巨著,对中国的文化、科学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中医学亦不例外,尤其《周易》是一部哲理性极强的著作,因此对《内经》有着纵深的渗透,《内经》中的许多认识论及方法论上的问题,皆朔源于《周易》。

对中医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周易》唯物自然观与中医五行学说前已述及,《周易》的宇宙观是唯物的、尽管还是朴素的,但对形成的认识论已进入了客观唯物主义的范畴。

《周易》认为与宇宙的发生最关紧要的莫过于天与地,《周易》用乾卦、坤卦代表天与地。

如《易·系辞》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乾知大始,坤化成物”。

八卦中的其余六卦也分别代表实实在在的物质,如巽风、震雷、离火、坎水、艮山、兑泽,形成了所谓八卦哲学,八卦哲学体现了《周易》对宇宙认识的唯物观。

《周易》是以八种物质为宇宙万物之基本要素,其中水、火为五行学说中的两种主要元素。

根据甲骨文记载,五行观念起源于殷商,记载于《尚书·洪范》,但《周易》中已有五行的主要元素--水、火等的萌芽。

五行完整记载于《尚书·洪范》。

如曰:“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爱稼穑。

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五行学说在春秋时期还是一种抽象哲学的概念,《内经》在当时《周易》、《左传》、《洪范》的影响下,把五行学说这一哲学观念的东西引进到中医学的领域内来,在宇宙唯物观的基础上,借助五行的归类,揭示中医脏腑经络、病理、生理间的联系,并应用五行生克理论,维持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

五行学说被广泛地应用到中医学,长期以来被作为中医理论的说理工具。

由于五行学说有认识论范畴唯物观的先进性,又具方法论中朴素的系统论思想,中医又独特地把五行学说和阴阳学说相结合,用以阐述中医理论,故使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跃居重要地位。

因此,中医学中的五行概念已经比原始的五行概念有了本质的差别,它已经升华为哲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典范之一。

《周易》与中医解析

《周易》与中医解析
第三讲
医易相通——《周易》与中医


孙思邈:“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
张介宾:“医《易》相通,理无二致,可 以医而不知《易》乎?”
一、《周易》概说

(一)《周易》之名 《周礼》:“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 《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 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 三易为夏、商、周三代卜筮之书,《连 山》、《归藏》汉初已不传。汉代时尊 《周易》为经而称《易经》。

3、《文言》 是专门解释“乾”、“坤”两卦之卦辞 和爻辞的,重在阐发两卦的象征意义,文 字较长。文言,谓“文饰乾、坤两卦之 言。” *(乾)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 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修 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 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言几也;知终 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 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 无咎矣。”


4、9
1、6
有减无加
加多减少

2、洛书
戴九履一,左三右四,二四为肩, 六八为足,五居于中。

*(2)明夷

:利艰贞。
初九,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 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 六二,明夷;夷于左股,用拯马壮,吉。 九三,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 贞。 六四,入于左腹,获明夷之心,于出门庭。 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贞。 上六,不明晦;初登于天,后入于地。




卦辞、爻辞,按内容可分为三类:



1、河图
一六居下,二七居上,三八居左, 四九居右,五十居中。
南、火 2 、7 东、木 中、土 西、金 3、8 5、10 1、6 北、水 1+3+5+7+9=25……天数 2+4+6+8+10=30……地数 4、9

《周易》PPT课件

《周易》PPT课件



1、俗话说:男子汉大丈夫,宁死不屈; 古
可俗话又说:男子汉大丈夫,能屈能伸! 2、俗话说:兔子不吃窝边草;
人 的 双
可俗话又说:近水楼台先得月!

3、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

可俗话又说:有仇不报非君子!

2021
35
4、俗话说:礼轻情谊重; 可俗话又说:礼多人不怪!
5、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可俗话又说:拔了毛的凤凰不如鸡!
5、趋时尚中。为了避免倾危,保持安定,将事业 引向前进,《周易》提出了一套安身立命之道,首要 的就是趋时尚中说。要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与时 偕行”,“变通趋时”,因时而行中道。
2021
52
对欧洲学者的影响:
德·莱布尼兹《二进制位计算的阐述—关于只 用0与1兼用其用处及氏所用数字的意义》
美·卡普拉《物理学之道》﹠《周易》
192020310伏羲八卦方位图20212020310222020310八卦定乾坤曾仕强1623八卦属性表24253六十四卦把八个单卦按照上下两两组合就可以得出64种组合方式即又称每一个复卦都是由六个爻组成的所以复卦又称为272829202031030周易以卦为单位共六十四卦每卦由卦画标题卦辞爻辞四部分组成
《易》,可以无大过矣。
➢ 《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晚而喜《易》…读 《易》,韦编三绝。
2021
14
伏羲八卦 文王64卦
孔子《易传》
2021
15
三、《周易》的结构
《周易》由《易经》与《易传》两部分构成。
1、《易经》:符号系统(六十四卦)
文字系统(卦辞和爻辞)
2、《易传》:共十篇,被附在经后来解释经,
6、俗话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可俗话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

国学经典《周易》简单介绍

国学经典《周易》简单介绍

国学经典《周易》简单介绍周易,又称《易经》,是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中一部重要的经典著作。

它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占卜学和文化智慧的综合体现,被誉为“中国智慧的总汇”。

本文将对《周易》进行简单的介绍。

《周易》是中国古代经典之一,被誉为“五经之首”。

《周易》的发展历程可追溯到西周时期,据传为周文王和周公所制。

《周易》的核心理论为“阴阳”和“易”。

“阴阳”是自然哲学的基本概念,它代表了宇宙万物的两个对立面,如阴阳、动静、阴書阳化等。

而“易”则指变化的规律和方式,意味着事物在变化中存在一种秩序。

《周易》由六十四卦组成,每卦均以六爻(阴爻和阳爻的排列)组成,共计三百八十四爻。

这些卦象所代表的含义是作者以古人在天人合一、得天机、探大道的基础上,参照卜筮和哲学思考而形成的。

爻的组合形式各异,每一爻都有特定的内涵和象征意义。

通过对六爻的组合和变换,以及与其他卦象的联系,可以推演出不同的情况和结果。

《周易》的主要内容分为两部分,上卦和下卦。

上卦是由三个阴爻组成,下卦是由三个阳爻组成。

阴爻和阳爻组合之后形成不同的卦象。

每个卦象都有其独立的解释和引导意义,可以用来占卜运势、指导决策和研究人生哲学等。

同时,《周易》还蕴含了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观念,如其强调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等。

《周易》的研究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长久而深远的影响。

自古以来,许多著名的学者和智者都对《周易》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解读。

其中,包括宋代的程颐、朱熹等儒学大师,以及清代的王阳明、梁启超等思想家。

这些学者通过对《周易》的研究,进一步推进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和演进。

如今,《周易》作为一部经典的文化遗产,仍然对当代人们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人们通过学习和运用《周易》,可以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的智慧,把握事物的变化和发展规律。

同时,《周易》也引起了许多学者和爱好者的关注和研究,他们通过解读《周易》中的卦象和爻辞,来探索人类智慧的边界,探究宇宙和人生的意义。

总结而言,《周易》是一部道教哲学、占卜学和文化智慧的综合体现。

周易简介

周易简介

周易简介《周易》又称《易经》,在我国在世界的影响都极为深远,但却是秦汉后直至今日无人真正通晓的上古典籍。

《周易》分为经部和传部,经部之原名就为《周易》,是对四百五十卦易卦典型象义的揭示和相应吉凶的判断,而传部含《文言》、《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共七种十篇,称之为“十翼”,是孔门弟子对《周易》经文的注解和对筮占原理、功用等方面的论述。

《周易》中运用八卦预测信息的方法的发明,正是我国人民具有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真实写照,他们在实践和好地认识社会、改造社会、推动社会不断的向前发展。

所以,易卦及《周易》,是个储存量很大的信息库。

《周易》历经数千年之沧桑,已成为中华文化之根。

易道讲究阴阳互应、刚柔相济,提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在五千年文明史上,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久历众劫而不覆,多逢畏难而不倾,独能遇衰而复振,不断地发展壮大,根源一脉传至今,是与我们民族对易道精神的时代把握息息相关的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疑难之事,不是求助于偶像,而是运用通过八卦今昔信息预测的科学方法,预测自然和人事吉凶方面的有关信息,对一切做到心中有数,有备无患,从而更。

《周易》是一部古老而又灿烂的文化瑰宝,古人用它来预测未来、决策国家大事、反映当前现象,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

然而这只————来源网络搜集整理,仅供个人学习查参考是古人在未掌握科学方法之前所依托的一种手段,并不是真正的科学。

虽然有些理解与科学相符,那是因为这个理解正好有科学合理性,但就不能因为说它是科学的。

只能当它是一种文化。

《周易》是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的经典,它认为世界万物是发展变化的,其变化的基本要素是阴(--)和阳(—),《周易·系辞》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

”世界上千姿百态的万物和万物的千变万化都是阴阳相互作用的结果。

《周易》研究的对象是天、地、人三才,而以人为根本。

三才又各具阴阳,所以《周易》六爻而成六十四卦。

浅说易医同源

浅说易医同源

浅说易医同源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浅说易医同源2012-09-12 20:18易医文化,是中华科学文化的代表,是太极文化的精粹。

是我国古代先民、先哲、先贤、先圣们的智慧的结晶,博大精深又源远流长。

千百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发展富强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易医文化是中华民族引以自豪的瑰宝,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观!研究易医文化,并实事求是地作出科学的分析和评价,这固然是重要的。

然而更重要的是开发其蕴藏着的丰富的科技资源,使易医科技与现代人体生命科技接轨,并在实践应用中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使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民,这才是我们研究易医文化的根本目的。

易医文化是易医结合的文化,具有共同的基础。

易医同源,易医同理。

易医同源,源于宇宙万事万物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变化的天地之道,内含阴阳互根互动互用互补、动静消长、五行生克之妙。

“生生之谓易”,此乃大易之灵魂。

“一阴一阳之谓道。

”此乃宇宙发展之规律。

阴阳的对立统一和相互转化,是万事万物运动发展的内在的根本动力。

这是易医文化中的生动的唯物论和辨证法。

易医同理,是指易医的天人合一、同此阴阳之理。

“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天地大宇宙,人身小宇宙;人身一太极,物物一太极,万物一太极。

天人之间,同质、同构、同序、同气、相关、相联、相应、相通。

宇宙之广,万事万物千差万别,同为阴阳二气所造化;天地之在,时物动静消长,千变万化,同为阴阳二气的造化与运行,乃大千世界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

正如《内经》所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易医相通,易医相承。

易医相通,是指易医之间的运动观、整体观、平衡观相通。

其中运动观相通,体现在易医中内含宇宙万事万物的发展、运动都遵循园道规律。

“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生焉。

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成岁焉。

《周易》与中医浅谈一

《周易》与中医浅谈一

《周易》与中医浅谈一1. 《周易》是一部什么书?《周易》是对我华夏文化影响最大最深的、蕴含着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的一部奇书,是我国最著名、最古老的文化典籍之一,被尊为群经(十三经)之首,故亦称《易经》。

《周易·系辞下传》:“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进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尚书·序》:“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

”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

”西伯即周文王。

班固《汉书·司马迁传》:“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汉·班固《汉书·艺文志》:“易道深,人更三圣,世历三古。

”三圣,指伏羲、周文王(也包括周公)和孔子。

传说伏羲创立了八卦,周文王将其扩展为六十四卦,孔子又对其加以注释演绎,将其提升到哲学巨著的高度。

这虽是传说,但也从中透露出一点有用的信息,那就是《周易》的发展定型经历了三大基本阶段:阴阳观念及八卦确立阶段(卦象阶段)、六十四卦阶段(卦经阶段)、经传阶段(易传阶段)。

而伴随着这一发展过程,它也同时由占卜之书或者说具有一定的巫术迷信色彩的书、记录远古时代生活的历史之书,提升成为富有深邃哲理和完整思想体系的哲学巨著。

至于这三个圣人应当说也是集体的名字,只是代表时代,并不能确指某人,如同仓颉造字,仓颉并非指仓颉一人一样。

实际上,这部博大精深的奇书,与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一样,绝非一人一时写成,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祖先的集体智慧,是千百个人心血的结晶。

《周易》全书内容可分成符号与文字两大系统,或者说“象”、“经”、“传”三大块。

卦象是最早产生的,可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了,近年来有些考古也可说明这一点。

“象”由六画卦组成,而六画卦又是由两个三画卦组成的。

周易医学知识培训课件

周易医学知识培训课件

周易医学知识培训课件汇报人:日期:contents •周易医学概述•周易医学基础知识•周易医学临床应用•周易医学养生保健•周易医学研究与发展目录周易医学概述01周易医学是一种古代中国传统的医学体系,它基于《周易》的哲学思想和阴阳五行理论,探讨人体生理、病理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

周易医学认为,人体内部与外部环境的平衡和协调是维持健康的关键,而疾病则是人体内外平衡被打破的结果。

周易医学的概念周易医学起源于先秦时期的《周易》,经过汉、唐、宋、明等时期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方法。

在周易医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著名的医学家如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将周易医学的理论应用于临床实践,并不断完善和发展周易医学体系。

周易医学的起源和发展•周易医学的基本原理包括阴阳五行理论、藏象理论、经络理论等。

•阴阳五行理论是周易医学的基础,它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阴阳两种对立的力量所构成,同时五行(木、火、土、金、水)与人体脏腑器官、组织、液体等相对应,从而解释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现象。

•藏象理论是周易医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它认为人体内部各个器官组织的功能和相互关系是维持人体平衡的关键,人体的健康和疾病与藏象功能的正常与否密切相关。

•经络理论是周易医学中关于人体经络系统的理论和实用技术,它认为经络是人体内各脏腑器官组织之间联系的通道,是气血运行的通道,经络的不通畅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周易医学的基本原理周易医学基础知识02阴阳学说阐述阴阳的对立、互根、消长、转化,以及阴阳失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五行学说阐述五行(木、火、土、金、水)的特性、生克关系,以及五行失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阴阳五行学说藏象经络学说藏象学说阐述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相互关系,以及脏腑失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经络学说阐述经络的概念、组成、功能,以及经络与脏腑的关系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四诊3. 问诊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二 《周易》的组成结构及基本内容
1《周易》的组成结构 《周易》由《易经》及《易传》组成。 (1)《易经》由卦、卦辞及爻辞组成。 易经(旧称繇)今称筮辞,由六十四卦组成,每卦六爻,共 三百八十六爻。 其中,乾坤两卦各有七爻。 每卦各列:卦形、卦名、卦辞。 每爻各列:爻题、爻辞。 爻题皆由两字组成:一个表示爻的次序,另一个代表爻的 性质,爻的次序是自下而上,第一爻用“初”字,第二爻用 “二”字,第三爻用“三”字,第四爻用“四”字,第五爻用 “五”字,第六爻用“上”字, 爻的性质由“九”(阳爻)和“六”(阴爻)组成。 卦辞和爻辞共四百五十条,凡四千九百多个字。成书于西 周初至晚周。非出自一人之手。
归藏易:为黄帝(尧舜氏)之易,以坤卦为首卦,
为殷朝政纲所宗,已佚。
4
3 最早的记载
周易最早的卦符皆刻之于龟板、鼎器、 兽骨、蚌壳之上,难已保存,故已几乎佚尽。 江苏省海安县青墩遗址出土的骨角木皿 上尚有部分保留。 一九七三年湖南省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 出土的帛书,虽然卦序与现存的不一,但却 是《周易》六十四卦的又一记载。
15
《易经》的卜筮只不过是一种形式,其卜筮词是当 时社会实践、生产实践和对自然现象观察的积累。因 此,透过卜筮的外衣,内里闪烁着的光彩隐隐可见, 这正是《易经》的价值。 《易经》虽披着卜筮的外衣,其筮辞却有反鬼神的 内容,可见《易经》决不是一部单一占筮书。 《易经》的性质应这样看待: 形式上是一部占筮书,内容却为殷周社会生产、 科研的纪实,蕴育着中国早期文化胚芽; 它是中国最早的科学思维、哲理、文化的鼻祖。
3
2 上古三易
周易:为伏羲之易,即《易经》,六十四卦,
以乾卦为首卦,虽无文字,实为无字之有字。 --------文王演六十四卦,并作卦辞,周公作爻 辞,孔子作易传之说。 是我国文化之祖,为诸家所 宗,乃中国文化之瑰宝。
连山易:为神农之易,又名夏易,特点为以重
艮卦(山卦)为首,经卦皆八,重卦为六十四卦,因神 农为炎帝,号山氏故称连山易,为夏朝所效,已佚。
18
四《周易》的基本原理
1 “一阴一阳之谓道”
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意在阐明《周易》的阴阳观。 这是《易》说的中流砥柱,既是易说的哲学基本原理,也是 六十四卦结构的基本原则。 “一阴一阳”体现了阴阳的对立统一关系。《周易》的阴阳 对立统一,不仅反映于对卦、爻辞之阐述,也体现在阴、阳爻画 方面。如“一 一”为阴爻,“一”为阳爻,六十四卦的变化就在 于这一阴一阳爻之变,“道”是规律,《周易》以“一阴一阳之 为道”,点明了阴阳二气的变化是宇宙的基本规律。 《周易》还提出“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易· 系辞》),“阴 阳合德,而刚柔有体”。其刚、柔,乃阴阳之义,皆说明阴阳是 一切变化的根源。”又“阴阳不测之谓神”,指出阴阳二气是宇 宙运动的根本。
27
第二部分
医易相通
1 “医源于易”说 旧有“医源于易”之说,杨振宁教授认为“中 医的理论直接沿袭了易经的思路”;也有人认为 “《易经》不是中医学的直接理论渊源” 《易经》 “未必对中医有重大影响”。 许多分歧是对“易”和《易经》概念的不同理 解引起。荀子曰:“名定而实辨,道行而志通”。 名实不辨,则“人多辩讼”。故首先应该对医易关 系中的一些概念作出明确的辨析。
17
《易传》的性质
《易传》借《易经》把当时的科学、哲理思维加 以充分的发扬,又积累了先秦以来的哲学大成,终 于使《易经》脱了占筮的外衣,跃居于中国诸书之 首的宝座。 《周易》上升为一部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 的综合巨著,成为了中国文化不朽的杰作。 数千年来对中国的文化科技的发展起到了巨大 的影和推动作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6
3 指人德而言
《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 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 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足以和 义,贞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故曰乾,元、 亨、利、贞”。 故元又为仁之义,儒家以仁义为本,是以 强调元仁之德,亨为礼之宗,利以义为旨,贞 以正为性,此说可以用以释部分卦爻辞。
第五讲 《周易》的总体介绍及医易相通
贺松其 教授
中医药学院
1
第一部分《周易》的总体介绍

《周易》作者和成书年代 二 《周易》的组成结构及基本内容 三 《周易》的性质 四 《周易》的基本原理 五 “元、亨、利、贞”析
2
一《周易》作者和成书年代
1 周易包括《易经》及《易传》两部
《易经》只包括卦画、卦辞、爻辞。 《易传》先有七翼:即《彖》《象》《系辞》 《文言》《说卦》《序卦》《杂卦》七文。 之后,东汉经师又将《易纬》三篇补入《易传》 遂合七翼为十翼。
16
《易传》历史背景
易传,包括《彖》上下,《象》上下,《系辞》 上下,《文言》,《说卦》, 《序卦》, 《杂卦》。 先后成书于春秋至战国中叶。该时期由于铁的应 用,生产力大大向前推进,工农业生产水不断提高。 经济繁荣。与封建社会相适应的新思潮蓬勃兴起,诸 子百家开始活跃,学术争鸣浓厚,儒家、老子学派、 阴阳五行学派都到了充分的发展。 由于当时生产水平的高度发展,因此科学思维、 哲理观念也必然随之发展起来,《易传》就是在这样 的背境中诞生的。
19
《周易》强调变易 一部《周易》以阴阳对立为基石,以变易为核心, 二者组成《周易》的思想基础,是《周易》的灵魂,对 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影响。 原文“刚柔相推,变在其中”,“日月相推而明生 焉”,“刚柔相易,“一阖一辟谓之变”,“变化者, 进退之象也”,“往来不穷谓之通”,“道有变动故曰 爻”等,都说明了《周易》认为事物处于不停的运动变 化之中,这种观点是十分可贵的。 《周易》还强调“交感”是变易的主要形式之一。 如曰,“天地交而万物通” 《易· 泰卦· 彖》曰:“泰,小往而大来”,《易· 归 妹卦· 彖》曰:“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易· 咸 卦· 彖》:“天地感而万物化生”等皆可说明。

14
《易经》历史背景
《易经》的时代背景为奴隶制社会,《易经》成书于殷周 早期。 当时,为奴隶制社会的鼎盛时期,正值周代发展兴盛的阶 段,由于社会相对稳定,故天文、历法、农业、工业相应蓬勃 发展起来。如在天文、历法方面,商代甲骨文已有了干支纪日、 圭表观日、漏刻计时、日食润月等记载,由于生产力的提高, 科学水平也必然相应发展,为《易经》科学思维的萌芽提供了 客观条件,《易经》的哲学胚基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蕴育 出来的。 然而由于商朝是奴隶制社会,生产水平及科学水平相对较 低,人们的认识能力尚有限,因此当时宗教神学占筮的观念也 不可避免地反映于《易经》之中。
13
三 《周易》的性质
《周易》是一部哲学巨著,是融哲学、自然 科学、社会科学为一体之综合巨著。 《易经》虽为占筮性质的书籍,但为我国早 期哲学思想的摇篮,《周易》哲学思想的特点 为,从占卜向天人相应的过度及转化。 《易经》经过《易传》将其蕴育着的阴阳观 念加以发展补充,并纳入了当时的阴阳思潮, 这样《易经》便脱去了占筮的外衣,真正成为 了一部伟大的哲学巨著,几千年来对中医、自 然科学、社会科学都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
25
2 指祭祀而言
《经意》:“元,大也,亨即享字,祭也。 利即利益之利。贞占向,凡卜筮逢有元、亨、利、 贞之辞,则该卦示可举行大亨之祭,乃有利之占 向。 如筮遇乾、坤、屯、需、临、萃……等卦, 因有“元、亨、利、贞’等四字则吉,可行祭向 占,如筮逢井卦,归妹卦,剥卦等,因无“元、 亨、利、贞”四字则凶,遇事将多加审慎”。
23
从乾坤二卦之万物资生,品物流行,务 正性命,保合大和,皆体现了元、亨、利、 贞为卦气之天德,也即为卦性之真善美。 大自然界万物无乾坤之元而无以生,无乾 坤之亨而无以通。 利,和也。乎和,平衡,万事万物除了需 要化生、运动之外,还要有一定的平衡才能 维持常态。 贞,正也。万事万物的生化、运动、平衡 都必须要有一个规纪,即必循一定的纲纪,才 不致紊乱,此即贞的含义。
24
其余卦象
如屯卦的元亨利贞,以屯蓄之德为主。 离卦的元、亨、利、贞以丽日之德为主。 巽卦的元、亨、利、贞,以和风之德为布, 坎卦的元、亨、利、贞,以柔水之德为要。 震卦为振阳之德……等,都说明了元、亨、 利、贞是卦气性德之总合。 概言之,“元”为气化之始,庶物之所由出, “亨”为气之通达,品物之所流运。“利”为气 之平衡,万物得此而和谐,“贞”为气之纲纪, 万物得之而正固。
21
4 “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象于 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周易》之所以能“礼天地之撰”,“通神明之 德”,是因为“观象”而得来的。 原文“君子观其象而玩其辞”,“天垂象,见吉 凶”,“天地变化,圣人效之”都说明《周易》的唯物 思想是浓厚的,是通过“观象”而来的。 故曰:“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 《周易》尤注意法天地而观万物,如曰“易与天地 准”,“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即取象天地而认识 万物,体现了《周易》的宇宙观是唯物的,是以天地为 本源.
5
4
关于《周易》的作者
至今尚无定论 《易· 系辞》是对《易经》作者的最早记载,其曰: “古者庖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 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 汉· 班固《汉书· 艺文志》说:“《易》道深矣,人 更三圣,世历三古”,也认为《周易》为“三圣”所 作。 《淮南子· 要略训》同样认为六十四卦为伏羲所作, 其曰:“八卦可以识吉凶,伏羲为之六十四变。”于 是伏羲作八卦之言,便传袭至今,后又有文王演六十 四卦,并作卦辞,周公作爻辞,孔子作易传之说。
20
2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3
“生生之谓易”
《周易》强调阴阳相易而化生万物。 “生”不是凭空而来的,是天地之交感运 动而来,故原文又曰:“天地之大德曰生”。 “天地壹壹,万物化醇”,即“天地交而万 物通”之意,为后世《老子》“道生一,一生 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摇篮。 说明《周易》强调新生、新兴。
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