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歌意境
浅谈古典诗歌意境
浅谈古典诗歌意境浅谈古典诗歌意境作者:闫达尉意境是一种特殊的意象体系,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的重要范畴。
它奠基于先秦,肇源于六朝,产生在盛唐,发展成熟于唐末至近代,对中国文艺影响深远。
意境在绘形上具有主观、虚化、集合性的特点,在表意上具有主导性、超越性和哲理性的特点。
根据侧重点的不同,意境又可分为情境、物境两种基本形态。
一、意境的基本定义我国学者对意境的普遍定义是:指创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川北教育学院蒋均涛教授在《审美诗论》中做了如下阐释:“意境不等于艺术形象。
它是诗人的主观情意和客观的人、事、物、景的表现特征相互交融形成的情与景、意与象的有机统一体。
是通过情景交融的形象展现出的能把人们引入进行充分想象的艺术空间的审美化境。
”①下面是一些当代文史工具书中关于“意境”的解释:1、《现代汉语辞典》:“意境,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
2、《中国大百科全书·文学》:“意境,中国古代文论术语,指抒情诗及其它文学创作中一种艺术境界,这种艺术境界是由主观思想情感和客观景物环境交融而成的意蕴或形象”。
3、《中国诗学大辞典》:“意境是一种形象创造、具有味之无穷的独特审美品格”。
4、《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意境指的是通过形象化的情景交融的艺术描写,能够把读者引入到一个想象的空间的艺术境界”。
二、意境说的产生与发展古代意境说最早的源头是《周易》中的“象”和《周礼》中的“兴”。
“兴”与“象”作为我国最古老的审美概念,已经具有后世成熟期意境理论的萌芽,即肯定心与物的合一,人的内部心灵与外部世界的统一,言语的有限表达与无限引发的统一。
它包含两个主要因素:情景交融和虚实相生。
②魏晋六朝儒释道融合,自觉抒情诗的大量产生,尤其是山水田园诗为意境说奠定了创作上的基础。
③“意境”这一概念的提出,始于盛唐诗人王昌龄的《诗格》:“诗境有三。
一曰物境。
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镜像,故得形似。
古典诗歌的意象
古典诗歌的意象1.送别类(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思念)(1)柳。
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
“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
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
(2)长亭。
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
在古诗词中,它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
如柳永《雨霖铃》中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
(3)酒。
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
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王维的《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都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
2.思乡类(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1)月亮。
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
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鸿雁。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
如李清照《一剪梅》中的“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3)双鲤。
古时人们多以鲤鱼形状的函套藏书信,因此不少文人也在诗文中以鲤鱼代指书信。
如宋人晏几道《蝶恋花》词:“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
”3.愁苦类(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1)梧桐。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如宋代李清照《声声慢》中“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2)芭蕉。
在诗文中,它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宋代李清照《添字丑奴儿》中“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把伤心、愁闷一股脑儿倾吐出来。
(3)流水。
水在我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思连在一起,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如刘禹锡《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参悟意境得其神韵——中国古典诗歌鉴赏五部曲之意境篇
陈师道用 “ 韩子画走 马, 绢坏 , 捐其足”“ 虽失其足 , 走 自若也 ” 的生动例子描绘意境的精义。意境理论的集大成者 王国维说 “ 古今词人格调 之高 , 无如 白石 , 惜不 于意境上用 力 , 故觉无 言外之味 , 弦外之音 , 终不能于第一流之作者也 ” , 他 的《 人 间 词话》 对意境理论作 了精辟 的阐述 。正如禅之真义无法用语 言表达 , 意境也 深深的隐藏在文字的后 面 , 正所谓 的“ 言外之 意, 味外之 旨” 才是意境 。 古典诗歌 的意境 内容广泛 , 异彩纷呈 。古典诗歌鉴 赏的 历 史上产生 了不同的审美概 念 , 择其要 , 古典诗 歌 的意 境通
常具备下面 的特征 :
一
起, 内因决定外 因。苏轼 的《 题西林壁 》 : 横看成岭侧成峰 , 远 近 高低各不同。 不识 庐山真面 目, 只缘 身在此山 中。 写 出作者
观看庐 山的感受 ,要 欣赏 山色之美 必须与 山采取适 当的距
离, 身在山中 , 就不能看到 山的整体 。推想开来 , 观察其他事 物无不如此 , 适当保 持距 离 , 避开利害 冲突 , 才不至于被局部 现象迷惑 , 于是诗 中就透露出哲理思辨的光芒。 这里指的理不是以诗说理或诗的理性 ,以诗说理是没有 任何意境可言的。一首好 的诗歌 , 是要透露 出一种耐人 寻味的 哲理意识 , 苏轼 的许多诗都具有这样的特征 , 所以耐人寻味 。 《 琴诗》 : 若言琴上有琴声, 放在 匣中何不呜?若言声在指 头上 ,
嗅觉 ; 荷花 , 极 写其艳 , 作用于视觉 。两句属对 工整 , 纯属 天 籁, 写出西湖之美 , 确是神来之笔 ! 二是 理 , 指 诗歌 中透露 出来 的一种 宇宙 、 人生 的哲理 意
应” “ 天人合一 ” 的宗教意识 , 以及春秋 、 战 国时代 老庄追求 的
中国诗歌的美
中国诗歌的美
中国诗歌有着悠久的历史,源远流长,表达了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审美体验。
其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意境深远:中国古典诗歌注重意境的表达,通过简练的语言、丰富的意象,创造出深邃而富有层次感的艺术空间。
诗人常常通过自然景色、人物描写,或者抽象的意象,表达情感和思想,给人以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2.音韵之美:中国古典诗歌注重音韵的运用,追求平仄押韵的和谐。
这种音韵之美通过韵律和韵脚的运用,使诗歌在口头传承中更易记诵,也为诗歌赋予了一种独特的韵律美。
3.情感真挚:中国诗歌表达情感真挚而深沉。
古代诗人通过对爱情、人生、时事等方面的思考,将个人的感悟与普世的情感相结合,使诗歌具有深刻的共鸣力。
例如,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夕》、苏轼的《江城子》等作品都表达了对生活、时光流转的真挚感慨。
4.典故和文化内涵:中国诗歌常常借用典故,援引历史文化的内涵,使作品充满文学和历史的深度。
这样的表达方式不仅传承了中华文化的精髓,也赋予了诗歌更为丰富的内涵。
5.形式的多样性:中国诗歌在形式上具有多样性,包括律诗、绝句、词等,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韵律和结构。
这样的多样性为诗人提供了更为灵活的表达手段,使诗歌在形式上更具创新性。
总的来说,中国诗歌以其深沉的意境、优美的音韵、真挚的情感、文化的渗透等方面的特点,展现了独特而丰富的美感。
从古典到现代,中国诗歌一直是文学艺术的瑰宝,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表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古诗里的中国意境
古诗里的中国意境
咱们文化那叫一个博大精深,尤其古诗里描绘的意境,那可真是美得让人心醉。
就好比我随便翻开一本诗集,就像打开了一个千年画卷,里面的世界五彩斑斓,意境深远。
王之涣那首《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短短几句,就把祖国山河的壮丽和人生哲理的深远融合得恰到好处,让人仿佛置身于那高高的楼阁之上,眼前是滔滔黄河、落日余晖,身后是无尽的思考与追求。
杜甫那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寥寥数字,却勾勒出国家兴衰、自然永恒的对比意境,那是一种深深的哀愁与无奈,又包含着对生命力的肯定与感慨。
还有那陶渊明的田园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平淡的田园生活,透露出的却是远离世俗纷扰,回归自然与内心的宁静。
这种意境,就像是现代社会疲惫心灵的一剂清凉,让人向往不已。
你看,古诗里的中国意境,或壮丽,或哀婉,或宁静,或深邃,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民族的精神面貌和文化情感。
它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独特表达,跨越时空,连接古今,让每个读到它的人,都能从中找到共鸣,体验到那份跨越千年的美与智慧。
中国古典诗歌意境赏析(修订版)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 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 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 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 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 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 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在诗中作者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营造 怎样的意境?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答:月落、鸟啼、霜满天、江边的枫树、渔火、寒山 寺,意境:秋夜幽寂清冷。 2. 通过这些意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写出羁旅者孤孑清寥、愁绪满怀的情感。 解析:这首诗有一系列单个的意象,如“月落”“鸟 啼”“霜满天”“江边的枫树”“渔火”“寒山寺” 等,这些意象组合起来,便成了一幅藏情于景的逼真 画面,虽不言情,但情藏景中,往往更显情深意浓。 诗中没有直抒愁,而是通过一系列单个具体的意象, 营造了幽寂清冷的意境,表达出羁旅者孤孑清寥、愁 绪满怀的情感。表面上这首诗句是写景,实际上句句 都在抒情。
三、情景交融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㈠景中藏情式 ㈡情中见景式 ㈢情景并茂式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 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 树。 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 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的奇怪而高的天 空,他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使人们 仰面不再看见。然而现在却非常之蓝, 闪闪地夹着几十个星星的眼,冷眼。 他的口角上现出微笑,似乎自以为大 有深意,而将繁霜洒在我的园里的野 花草上。
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
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
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它反映出了古代文人在诗歌创作中的审美形态和艺术规范,是衡量中国古代文学特别是古典诗歌的一个重要标准。
意境美是中国古典诗词创作者追求的最高艺术标准,经作者们的精雕细琢,呈现出风格迥异的形态。
中国古代诗词文学中,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它可以通过生动的形象、深刻的情感、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风格来表达,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越言语的审美体验。
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之美,不仅体现在诗歌创作的技巧和语言上,更在于其深刻的思想和哲学内涵。
受到传统儒道释思想的影响,古代文人在诗歌创作中注重表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通过诗歌所表现出来的意境来传达对生命的感悟和思考。
在具体表现上,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之美常常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抒发情感、表现物与情的融合等方式来呈现。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将情感融入其中,使读者在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思想。
同时,在表现物与情的融合上,古代诗人常常运用独特的艺术手法,如比喻、象征、暗示等,将情感与景物相互融合,使诗歌表现出一种独特的意境之美。
总之,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之美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还能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极浓极烈的审美享受。
中国古典诗歌常见意象意境
中国古典诗歌常见意象和意境一.花草植物1.菊花------坚贞高洁的品质。
作为傲霜之花,有人赞它坚强,有人赞它清高。
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
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其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也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2.梅花-------傲霜斗雪,不怕打击挫折,高洁人格的象征。
因为它总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
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诗句既写出了梅香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3松------傲霜斗雪的典范,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
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三国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李山浦:“孤标百尺雪中现,长啸一声风里闻。
桃李谤她真是佞,藤萝攀尔亦非群。
”以浓艳的桃李和攀附他人的藤萝反衬松的孤直耐寒与卓尔不群。
4.莲------或赞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不同流合污的高洁,或以莲表爱情。
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莲子”即“怜子”,“青”即“清”。
中国古典诗歌意境赏析
六、鉴赏意境的主要方法
知人论世 再现画面
联想想象 领会情感
㈠从情与景的关系入手
㈡从常见意象入手
㈢从虚实关系入手
㈣从诗眼、炼字入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七、分析意境型的古诗鉴赏题的 设题方式
①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②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 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 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 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 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虚实相生
雨晴 王驾 雨前处见花间蕊, 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来, 却疑春色在邻家。
宋代的徽宗赵佶喜爱书画,常出题考画家。有一次考试,主 考官出的题目是“深山藏古寺”。这个题目要画好并不容易。 有的考生在山腰间画座古庙,有的把古庙画在丛林深处。有 的把庙画得完整,有的只画出庙的一角或庙的一段残墙断 壁……。
二、意境的特征有哪些?
㈠情景交融的表现特征 ㈡虚实相生的结构特征 ㈢韵味无穷的审美特征
三、情景交融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㈠景中藏情式 ㈡情中见景式 ㈢情景并茂式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 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 树。
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 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的奇怪而高的天 空,他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使人们 仰面不再看见。然而现在却非常之蓝, 闪闪地夹着几十个星星的眼,冷眼。 他的口角上现出微笑,似乎自以为大 有深意,而将繁霜洒在我的园里的野 花草上。
①将:偕,和。②相期:相约。③云汉:天河。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注】元:通“原”,原本。九州:指中国。 同:统一。 王师:指宋朝军队。 北定:北方平 定、收复。 中原:指淮河以北的沦陷区。家祭: 祭祀祖先。
中国古典诗歌的美
中国古典诗歌的美
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的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意象之美:古典诗歌常常运用自然景物、人物、动物等意象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这些意象经过诗人的精心选择和描绘,具有浓郁的情感色彩和象征意义,给读者带来丰富的想象空间。
2. 意境之美:古典诗歌强调意境的创造,通过简练的文字和独特的表现手法,营造出一种深远、含蓄的艺术境界。
这种意境之美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想,产生共鸣。
3. 韵律之美:古典诗歌具有严格的韵律要求,包括平仄、押韵、对仗等。
这些韵律规则使得诗歌在诵读时具有优美的节奏感和音乐性,增添了诗歌的艺术魅力。
4. 情感之美:诗歌是抒发情感的重要途径,中国古典诗歌往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自然、爱情、友情等方面的深刻感悟。
这些情感真挚而深沉,能够触动读者的心灵。
5. 文化内涵之美:中国古典诗歌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价值观念和哲学思想。
阅读古典诗歌不仅可以欣
赏其艺术价值,还能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国优美意境的诗
中国优美意境的诗中国古代有许多优美意境的诗,以下是一些例子:
1.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4.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5.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些诗都以其深刻的情感、独特的意境和优美的语言而著称,展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高超艺术水准。
古典诗歌的意象与意境
长亭:是陆上的送别场所。
李白《菩萨蛮》: 何处是归程, 长亭更短亭。……
柳永《雨零霖》: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李叔同《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
天。……
二、植物类(比喻或象征)
芳草、芭蕉、梧桐、梅花、松柏、 竹、柳
菊花、牡丹、桃花、扬花
梧桐:表示凄苦
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 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刚劲 自由 人生的搏击 事业的成功
狗、鸡:
生活气息 田园生活
瘦马:
奔腾 追求 漂泊
乌鸦:
小人 庸客俗夫
沙鸥;
飘零 伤感
4、风霜雨雪水云类:
海:
辽阔 力量 深邃 气势
海浪:
人生的起伏
海浪的汹涌: 人生的凶险 江湖的诡谲
江水:
时光流逝 岁月短暂 绵长的愁苦 历史 的发展趋势
烟雾:
情感的朦胧、惨淡 前途的迷惘、渺茫 理想的落空、幻灭
猿啼:在古诗中象
征着悲伤的感情。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郦道元: 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李端:巴水天边路, 啼猿 伤客情。
四、器乐类: 羌笛、胡笳
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
提到,往往表示戍边思归。
王之涣 :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古代对月思人,望月怀人的诗句很多。
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月亮的基本象征意义之二;月亮时 晦时明,时圆时缺,周而复始,它既 是运动的代表,又是永恒的象征,于 是它总是引导人们对生生不已的哲学 精神的礼赞,也启示人们对宇宙永恒 的思考,激发人们宏大 的天问意识和 人生喟叹。如《春江花月夜》就是此 类。
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之美
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之美诗的意境美千姿百态,有的雄伟壮阔,绚丽纤细;有的悲凉凄婉;有的豪放旷达;有的含蓄典雅,景象万千。
一首诗就是一幅画或多幅画,除了物还有蕴含其中的情感。
唐代诗人王昌龄最早使用“意境”概念,在他的《诗格》中提出了“三境说”:“诗有三境:一曰物境。
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
二曰情境。
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
三曰意境。
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这里的“三境”,实际上就是意境的三种类型。
只是把偏重于描写景物的称为物境,偏重于抒写情怀的称为情境,偏重于说理言志的称为意境。
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等为代表创作的田园诗,多采用自然朴实的语言,描写日常生活即景,表达一种淡泊功利,悠游不迫,满足自在的生活状态,营造一种和睦喜爱的处世情怀,传达一种宁静致远的和谐美。
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孟浩然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王维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寥寥四句,就把秋天雨后的深山及山中的松树、泉水、石溪在月光下的景致刻画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活脱脱的一幅山水画,你不得不佩服诗人的山水情怀和文字工夫。
李白、孟浩然、韦应物等人为代表创作的山水诗,用自然清新、明艳清丽的语言描物写景,抒情表意,创作出形神兼备、情景交融、诗中有画、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澄明性灵境界。
如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孟浩然“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与意象
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与意象诗韵犹画韵,无韵之画自古不得品位,同样的,无韵之诗则更是为世人所不屑。
此中之“韵”就是诗与画的灵魂,无之则诗画无以留存。
而“韵”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即是诗词的意境。
意境的始基在先秦道家的“体道”的境界。
“道”,不知其名,也不可名,甚至也不能用语言给予确切的表达和解释,但它又是一种确确实实的存在。
它先天地生,是宇宙万物的起源。
它恍恍惚惚,渺渺茫茫,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
正是道家这种可以意会不可以言传的思维特点,启发了后世的文学家、艺术家,去追求一种深远杳冥的、飘渺恍惚的、不可以用语言穷尽而又能表现一种高远意旨的艺术境界。
诗人、艺术家借助比喻、象征、暗示等种种艺术手法,在作品中留下许多的空白和断裂,通过调动读者的想象力,启发读者用自己的生活感受去体味、想象、填补这些空白,去获取作品的“言外之意”和审美享受。
这正是文学作品中意境的魅力。
可见最早的意境基本上是一种人生哲学。
到了魏晋六朝时期,刘勰把哲学的命题转为文学理论命题,“言外之意”、“象外之境”。
一、关于意境究竟何为意境?意境一词,最先由唐代名僧皎然在《诗式》中提出,与他同时代的王昌龄、刘禹锡又有所阐发王昌龄在《诗格》的著作中提出“三境”说。
他认为:诗有三境,即“物境”、”情境”和“意境”。
,在经过历代诗人、理论家的探讨和发挥,终于形成中国古代文艺美学特有的概念,并主导着古典诗词的创作。
自提出“意境”这个概念,已经有了无数种界定。
在不少关于意境的研究中,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是哲学意蕴说。
中国先秦的“道”论,有深刻的学术影响。
“道”家的“道”与后来佛教、禅宗结合影响尤其大。
文学领域提出“原道”主张,也根深蒂固。
这样后人就又引“道”论来解释“意境”,力图说明意境中所谓“象外”、“意外”,其实就是一种行而上的意味。
宋代严羽在《沧浪诗话》以禅论诗,就提出诗之意境“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而叶朗教授更是明确提出:“‘意境’的‘意’不是一般的‘意’,而是‘道’的体现。
诗歌的意象、意境、语言风格
诗歌的意象、意境、语言风格古代诗歌常用意象集锦:1.月——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2.黄昏、夕照(斜阳、夕阳、落日)——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
含有感伤的心情意绪、人生迟暮的生命悲叹、伤古吊昔的悲凉意蕴。
3.流水、落花——古人云“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把水与时间的流逝结合起来,由花落而感叹人生的无常,人生失意,这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典型主题。
4.长亭——陆上送别之所,蕴含依依惜别之情。
5.羌笛——象征凄切悲凉之意境。
羌笛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
“胡笳”的作用与此相同。
6.冰雪——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7.草木——表现生命力的顽强,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
8.菊花——象征坚贞高洁的品质。
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诗人以饮露水、餐菊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
9.梅花——傲霜斗雪,不怕打击挫折,纯净洁白,岁寒三友之一。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百花烂漫的春天,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10.柳——以折柳表惜别。
“柳”与“留”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
11.莲——因为莲出淤泥而不染,诗人常借莲喻不同流合污的节操。
又由于“莲”与“怜”(爱)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12.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13.蝉——高洁。
古人认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故常以此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14.鸿雁——“鸿雁传书”,“鸿雁”常借指书信,表示惦念外出之人,传达思念之情,也表达游子漂泊思乡之情;因大雁总是结队迁徙,途中常有掉队的孤雁,诗人多用“孤雁”“孤鸿”“断鸿”来喻人,表达或孤独,或孤高,或受尽迫害的情感。
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
中国古 典 诗 歌 的意境
固 庄z 虎 l 、
( 常州 工程职 业技 术学 院 。 江苏
【 摘
常州
2 36 1 14)
要】 文学是形象 的艺术 ,意境是诗歌的命脉 。对于 “ 意境” ,历来说法不一 ,迄今尚无定 论。意境
者 , 当包 括 意 与境 两 个 方面 , 意 为思 想 感 情 ,境 为客 观 景 物 ,简 言 之 ,意 即 情 ,境 既景 。 意 境 是 情 景 交 融 的
文 学 是 形 象 的 艺 术 ,意 境 是 诗, 如 果不讲意境,那无疑是买椟还珠 , 取 舍 不 当 。然 “ 境 ” 是 什 么 ? 意 许 多人不甚 明 了。《 海》 中 说: 辞 “意 境 】 文 学 作 品 中所 描 绘 的生 【 活 图 景 和 表 现 的思 想 感 情 融 合 一 致 而 形 成 的 一 种 艺 术 境 界 。 如 果 ” 仅 凭 这 一 解 释 , 学 生 去领 会 , 要 是 不 可 能 的 。 更 何 况 对 于 “ 境 ” 意 , 历来 说 法 不 一 , 今 尚无 定 论 。 迄 然
・
意 境 包 括 意 与 境 两个 方面 。 那么 ,什么是 “ ,什么是 意” “ 境”呢 ?翻 看 东 汉 的 《 文解 说 字》 ,其 云 : “ ,志 也 。 从 心 察 意 言 而 知 意 也 。 西 汉 的 《 诗 序》 ” 毛 : “ 者 , 志 之 所 之 也 。在 心 为 志 , 诗 发 言 为 诗 。 以 及 历 代 文 论 对 于 ”
“ 意”的论述 ,可 以确定 ,意境中
的 “ ” 即 为 诗 歌 中表 现 出 来 的 意 思 想 感 情 。 至 于 “ ” 呢 ?王 国 境 维在 《 间词话》中这样说:“ 人 境 非独谓景 物也 ,喜 怒哀乐亦 人心 中之一境 界,故 能写真景物 ,真 感 情 者 , 谓 之 有 境 界 , 否 则 谓 之 无 境界。 ”在 这里 ,王 国维是把意 境称之 为 “ 界” 境 。在 他 所 谓 的 境 界里 包 括真景物 和真 感情,而 在 他 的 “ 非 独 谓 景 物 也 ” 一 话 境 中,实 则已向我们指 明在他之前, 许多人视 “ 境” 为景物 ,而他不 过 是想 力排 众 议 , 抒 己 见 而 已 。 独 岂不 料 , 人 的认 识 并 没 错 误 , 前 却 是 他 把 “ ” 和 “ 界 ” 混 为 一 境 境
诗歌鉴赏意象意境
三尺:剑约三尺长,故用为剑的代称。《汉书·高帝纪 下》:“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又作法律的代 称,也叫“三尺法”。
孔方兄:因旧时的铜钱有方形的孔,所以人们把钱称 为孔方兄(含诙谐兼含鄙视意)。
• 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 草,绵绵思远道。”以“青青河边草”起兴, 表达对远方伊人的思念。
• 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 还生。”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 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
8
梅花 象征高洁人格
• 苏轼:“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 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 他们都在对梅花的描写中寄托了一种高洁的品
鸡肋:鸡的肋骨,“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比喻 没有多大价值,没有多大意思的事情
24
献芹:《列子·杨朱》有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个人在乡 里的豪绅面前大肆吹嘘芹菜如何好吃,豪绅尝了之后, 竟“蜇于口,惨于腹”。后来就用“献芹”谦称赠人 的礼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议浅陋。也说“芹献”。高 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尚有献芹心,无因见明 主。”辛弃疾有“美芹十献”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6
树木类
树的曲直: 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 黄叶: 凋零 成熟 美人迟暮 新陈代谢 绿叶: 生命力 希望 活力 梧桐: 凄苦 柳: 送别 留恋 伤感 春天的美好
• 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鹊”的神话传说。望帝, 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 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 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 人肺腑,名为杜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典诗歌意境“空白”论【原文出处】河北学刊【原刊地名】石家庄【原刊期号】200206【原刊页号】107~110【分类号】J2【分类名】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复印期号】200303【英文标题】The "Blankness"Theory in Chinese Classic Poetical Article ConceptionFAN Wei-jun(Chinese Poetry Research Center,AnHui Normal University,wuhan 241000,China)【作者】范伟军【作者简介】范伟军(1975-),男,安徽省来安县人,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
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安徽芜湖241000【内容提要】意境“空白”是中国古典诗歌审美本质的展现,是对审美意味世界的充分建构,体现出中国诗哲学的精神内核。
本文从思想渊源、内在意蕴、创造与鉴赏等几个层面入手,对古典诗歌意境结构中的“空白”进行集中探究。
【摘要题】文论研究【英文摘要】The "Blankness" in Article Conception is a manifestation of the aesthetically interested world. It embodies the spiritual nucleus of the Chinese poetic philosophy.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blankness" in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structure of Chinese classic poetry,from the perceptions of ideological origin,intrinsic essence,and creation and appreciation.【关键词】空白/有无/气韵/动静/体悟Blankness/existence and won-existence/essence/motion and motionless/experience and comprehend【参考文献】[1]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2]金元浦.空白与未定性:中国诗学的内在精蕴[J].东方丛刊,1995(4).[3]朱光潜美学文集:第2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071(2002)06-0107-04 中国艺术十分讲求“空白”。
绘画有“计白当黑”;书法也要求“有无相融”;园林艺术则十分注意空间的设置……同样,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结构中也存在“空白”。
所谓“空白”,是指由实境所诱发开拓的审美想像空间,即言外之意、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等。
“空白”是意境结构的重要特点。
“空白”与实境,一隐一显,相互作用,形成巨大的艺术张力,拓宽了诗歌的审美空间。
“空白”理论深深植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壤之中,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审美理想、生命体验、形上追求。
一、“空白”的思想渊源“空白”理论建立在传统哲学思想的基础之上,是多种思想辐射交汇的结果。
道家“有无相生”的宇宙生成思想是“空白”理论的逻辑起点;魏晋玄学“以无为本”的思想在完成人格理想本体建构的同时也激发艺术家自觉地追求“空白”;禅宗以直觉把握心性的思想方法也影响了艺术思维,从而促使意境“空白”的生成。
(一)“空白”理论的逻辑起点道家的宇宙观认为世界是阴阳结合、虚实统一、有无相生的。
老子曾以车轮、盆子、门窗等物作喻来阐述这个道理。
老子曰:“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老子》第十一章)车轮、盆子、门窗等天地万物之所以有它的作用,正是因为它们既有“有”的一面,又有“无”的一面。
失去其中任何一方面,也就失去了它们的作用及本质。
只有虚实结合、有无相生,天地万物才能运化流行、生生不息。
庄子继承并发挥老子的这一思想,通过“象罔得玄珠”的寓言揭示出只有“有形”与“无形”相结合的形象才能体现宇宙的本体。
“有”与“无”彼此依存、相互作用,反映了完整的世界,体现出事物的本质。
同样,在艺术中不仅要描写“实境”,还要注意创造“空白”,虚实统一,才能真实地反映有生命的世界。
正如苏轼所云:“惟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
”(《涵虚亭》)此亭空无一物,但收揽朝晖夕照,吐纳山川灵气,虚实作用,有无相生,聚汇了天地精神。
可以说,道家“有无相生”的思想是“空白”理论的逻辑起点,它使“空白”的产生成为一种可能。
(二)对“空白”的自觉追求魏晋玄学的“贵无”思想,推动了艺术家自觉地追求“空白”。
“贵无”派玄学的基本思想是“以无为本”,认为“无”是无形、无名,但又无所不在、无所不能,既是万物之所出,又是万物之所成。
“无”通“道”,是宇宙的本体。
玄学家这种“以无为本”思想为理想人格的设计提供了形上依据,从而达到对人格理想本体的建构。
魏晋玄学家认为,要想达到对“无”的把握,不可以执著于有形、有名;相反,要超越于一切具体的形、名之上。
追求理想的人格也是如此,必须超越有限、追求无限。
徐复观说:“庄子之所谓‘道’,落于人生之上乃是崇高的艺术精神。
”[1](P3)的确,魏晋玄学家借老庄之说安顿自己的生命,也促使艺术家自觉追求意境“空白”。
因为魏晋玄学建构人格理想本体的基本思想是“以无为本”,所以在言、意、象的关系上主张“得意忘象”、“得意忘言”;在“形”、“神”关系上主张略“形”得“神”。
艺术家受到玄学的影响,同样不拘泥于具象,不执著于形名,于言外、象外、意外追求无穷无尽的情、意、理,自觉地超越有限,追求无限。
(三)意境“空白”的生成禅宗吸收道家、玄学等思想对外来的佛教进行改造,注重追求心性,主张顿悟成佛。
这种以顿悟把握心性的思想方法促使意境“空白”生成。
禅宗坚持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的统一,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反对从身外求佛。
所谓“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而要进入到对佛性的永恒把握,则需采取“顿悟”的思维方式。
即在意识的刹那转换中完成心灵的凸显与精神的超越,顿悟成佛。
“顿悟”思维无须逻辑判断,而是在对客体感性观照的一瞬间直觉其内在的意蕴,达到对心性的把握。
即“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坛经》)。
禅宗“顿悟”思维方式与艺术思维有相通之处。
“禅一悟之后万法皆空,棒喝怒呵,无非至理;诗则一晤之后万象冥会,呻吟咳唾,动触天真。
”(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二)诗人在运思之时,纷纭万物一起涌入诗人的视野。
诗人摄物归心,对其作审美观照,瞬间顿悟。
此时,艺术心灵与宇宙万象相互摄映、心物契合,从而创造出澄澈空明的艺术境界。
禅宗的“顿悟”思维促进了艺术创作思维的深化,在诗歌审美认识的发展中因禅宗之助,使意境“空白”生成。
鉴赏者也在“顿悟”的瞬间获得一种整体的韵外之致、文外之旨。
“空白”理论有着丰富的思想渊源,是多种思想对艺术共同影响渗透的结果。
其中,道家、玄学、禅宗思想对“空白”理论的孕育生成起到了积极作用。
道家“有无相生”的宇宙观在艺术上的反映就是要求艺术形象虚实结合;玄学人格理想的本体建构在艺术上的反映就是要求艺术家不拘泥于现实,超越境相,而追求形而上的审美理想;禅宗以直觉把握心性的思想要求艺术家对现实作审美的观照,从而在内心获得无限的审美体验。
二、“空白”的内在意蕴意境结构中的“空白”不是绝对的虚无,其间蕴涵着丰富的意蕴。
虚实相生,由实入虚,特定的实象触发产生“象外之象”,“象外之象”又激发出更丰富的“言外之意”。
“象外之象”、“言外之意”纷呈叠出,联类无穷,共同建构着一片“空白”的世界。
其中,“象外之象”森然林立、丰赡充实;“象外之象”生发的“言外之意”远而不尽、余味无穷。
在这个空白而充实的世界中,气韵生动、氤氲流行,传达出生香活意,启示着最高的空灵之境。
(一)“空白”之处丰赡充实意境中的“空白”是“轮扁所不得言”,“亦非华说之所能精”,是“言所不追,笔固知止”,但它并不是绝对的虚空,其间蕴涵着丰富的艺术形象。
诗人心合造化,言含万象,虽写一草一木,但在那云烟雾霭的“空白”之处投射下森然万象。
同样,“善悟者观庭中一树,便可想见千林;对盆里一拳,亦即度知五岳”(汤贻汾:《画筌析览》)。
鉴赏者由诗人所描绘的实象生发开来,会感受到一个更为丰富完整的世界。
“空白”之中蕴涵着丰富的“象外之象”,这些“象外之象”具有间接的具象性,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即。
鉴赏者往往在涵咏默会之际,通过幻想、联想才能得到。
鉴赏者由诗人笔下的一叶会想到蓊郁的森林,由作者言及的一花而联想到满园的春色……由实境而诱发开拓的“空白”充实而丰富。
诗人心中纷纭的万物化做了特定的艺术形象,读者由这特定的形象展开联想。
此时,诗家之理,诗人之景,往往“至虚而实,至渺而近”,在人们的幻想、联想之中“理与事无不灿然于前也”(叶燮:《原诗》)。
诗人用心于虚、虚中有实,鉴赏者自然会从“空白”之中感受到丰赡充实的具象。
故袁宏道评价李白云:“青莲唯一于虚,故目前每有遗景。
”(《答梅客生开府》)(二)“空白”之中含蓄蕴藉社会生活包罗万象,艺术家的感情丰富多彩。
艺术家无法通过作品有限的体制完全地复制生活,同样,也无法通过寥寥数语直接再现自己丰富的心灵。
他们往往突破有限,追求无限,企图在“言外”建立一个无限丰富的艺术世界。
画家虽着墨于咫尺,但是墨气所射,四表无穷,在无笔墨处也含蕴着丰富的含义,于咫尺之间求得万里之远。
同样,诗人用语也贵在含蓄,常含不尽之意于言外,一唱三叹,远而不尽。
意境的“空白”正是突破有限而生成的无比广阔的审美想像空间,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含蓄蕴藉,余味无穷。
刘勰提出的“隐秀”说深刻揭示出意境“空白”这种深文隐蔚、余味曲包的审美特质。
他认为,优秀的诗歌具有“复意”的结构。
一是字面之义,一是言外之意。
“隐以复意为工”,“隐也旨,文外之重旨也”(《文心雕龙·隐秀》)。
意境“空白”中具有悠远不尽的韵味,这是艺术的高格和极致,也是诗人艺术创作成熟的标志。
诗人往往致力于追求这种辞约旨丰、事近喻远的含蓄美,在刹那间见终古,于微尘处显大千,在有限中寓无限,使自己的诗歌如弦上之音、空外余波,袅袅不绝。
中国古典诗学十分强调“言外之意”,“象外之旨”。
因为不仅有限的“言”、“象”中包含着丰富的思想,而且在“言”外、“象”外的“空白”之中也含蕴着更深远的意义,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