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陈心源简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心源,号济生,字宗舜,一号泽周,清德宗光绪七年(辛巳年<蛇年>)即公元1881年出生在今湖北省天门市干驿镇沙嘴村,卒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元1954年。陈为优廪生、清末优贡,入国子监,举清朝宣统已酉科(1909年)优贡第三名,庚戍科(清宣统2年(1910年))保和殿一等第二十名,湖北第一名,据《大清宣统政纪卷之四十》载,宣统二年。庚戌年。八月朔。庚辰。(指1910年8月17日)○谕内阁、此次朝考录取优生。考列一等者均著以七品小京官分部学习。陈心源钦点七品小京官,被分发礼部陞授礼部铸印司主事。鼎革后,民国期间历任江西、湖北督署秘书;又任东北海军总司令部秘书,兼崂山海军军官班教官;刘公岛海军学校教官;曾随沈鸿烈任青岛市政府秘书;抗日战争(1937年)爆发后返回故里干镇驿(今干驿镇)设经馆教学,教授官学私塾,为民国时期著名经馆塾师。常以反对德、意、日发动侵略战争为题材,编写诗文,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所著《四军铭》,热情歌颂了新四军抗日救国正义之举,在当时知识青年中广为传颂。著有《陈涉发难论》、《四军铭》诗文,热情讴歌农民运动和新四军的丰功伟绩,曾受到李先念等领导人的赞扬。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在天门县干驿区附近学校执教,曾在天门市净潭乡蒋家场村原蒋场中学执教。

心源公生有异质,舌能舔鼻,五岁读书,过目成诵,八岁病聋,好学不倦,涉猎广博,根底深厚,下笔成章,文如泉涌少年科第,名动京师,以保和殿试一等,钦点七品小京官。除授礼部铸印司主事、鼎革后。教授官学私塾,又任崂山海军军官班教官,刘公岛海军学校教官,弟子满天下,成就多知名,十年逾强仕,锐意伏游,足迹所至,名公均加器重。游江西进策某督军,策不见用,某督旋解职。游鄂州进策某督军,策不见用,某督旋失败。参海军戎幕,进策沈鸿烈先生,策不见用,变起崂山,又变起三舰。公性刚直,能知人,能料事,所言必中,观其诗集,可知其有先见之明。生平关心民疾,慈祥恺悌。国难期间,敌伪肆虐,地方疾苦,口所不敢言者,一一发之于诗,有风人讽刺之遗意焉。虽因地方避丁之故,至敌伪迁怒,财产荡然、房屋焚尽。不惜也,若严拒伪命,不受其上校秘书长职,尤人所难能者。

公著有《耕余录四卷》、《辍耕录一卷》、《勉学庸言一卷》、《治道简编十二卷》、《春秋左氏通释六卷》、《读史法一卷》、《史汉偶评一卷》、《历史杂阅四卷》、《历代革命之年数一卷》、《课士草十卷》、《科名草一卷》、《陈涉发难论》、《四军铭》、文集若干卷、诗集若干卷。民国三十二年(即公元1943年,农历癸未,羊年)正月六日被敌伪纵火焚烧与房产同归于尽。诗集有选本散在门弟子中,公亲录出加以癸未以后之诗又蔚然成《黄华馆诗集》矣。著有《黄华馆丛书》十余种,内《诗集》二卷,幕府酬赠之作居多。录其《登崂山游上清宫赠贾道人》一律,附后。另著《穰梨馆过眼录》卷三十九、《宋诗纪事补遗》全三册。

科举考试历史大背景:

清朝光绪二十七年八月(1901),下诏改革科举:乡会二试,头场试中国政治史事论五篇,二场试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三场试《四书》义二篇,《五经》义一篇,“凡《四书》、《五经》义,均不准用八股程式。”在中国资产阶级兴学校、废科举的革命舆论压力下,慈禧太后根据刘坤一、张之洞等人的建议,于

1905年9月宣布:“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在中国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从此结束(见清末“新政”)。

诗篇

《江晚》

江风来渐渐,江水云舀舀。过客争船急,游鱼跃浪高。

岳阳螟不见,楚寨望空劳。天晚凄凉甚,蛟龙永夜号。

《登环翠楼感赋》

环翠楼高耸碧空,山川险要坐筹中。

孤城己失金汤势,防海犹余节镇风。

东渡沧溟堪破浪,西来霸气可收功。

齐恒管仲今何在,继起端资一世雄!

注:环翠楼坐落于威海市中心的奈古山东麓,始建于1489年(明弘治二年),因其在群山环抱、翠绿环绕中,兼沧海山川之胜,水光山色之美,以“环翠”冠之。1944年被侵华日军烧毁。1978年在原址上重建,主楼三层,高16.8米。2009

年开始改建的环翠楼建于原址之上,共7层,主楼高51.5米,建筑面积6850平方米,建筑风格为十字对称明清塔式结构。改造后的环翠楼公园占地面积也由原来的14公顷扩大到53.8公顷。目前尚未全部完工,部分对游人开放。

《华北抗日战役陈亡官兵纪念诗》

战血腥风卷地来,北门锁钥一时开。

将军报国心何壮,义士防边誓不回!

塞上谁归先轸胄,闺中空想李陵台。

至今铁骨长埋处,画角声声夜夜哀。

沙场尸骨莽纵横,烈士从来舍此生。

日薄虞渊闻鬼哭,星低瀚海压军营。

旌功欲建祁连冢,洒泪先倾汜妇城。

无数忠魂何外觅,每歌楚些不胜情!

《华严谷口怀古》五言六韵

繁华非昔比,景物尚馀痕。

泽国留名地,芳声感子文。(湖边有子文庙)

杜矶波浪静,谷口夕阳曛。(湖名杜矶)

飞雁(名曰飞雁投湖)平沙落,细鱼(湖名细鱼)古渡分。

黄金薹书没,(昔有黄金薹)青草湾含芬。(湖名青草湖)

浮石湖边立,(滨西有浮石台)幽喦傲暮云。

录其《登崂山游上清宫赠贾道人》一律云:

“羊肠诘屈上天梯,直到高峰万象低。

纵目始知沧海阔,回头顿觉白云迷。

山中岁月忘秦汉,世上烽烟尚楚齐。

安得诛茅开净土,长随道侣证菩提。”

此诗惟提字趁韵,以上清宫非释子所居也。余颇振拔,与题相称。济生历佐戎行,于役万里,其身世颇似唐宋诗人,他日依南斗而望京华,策蹇驴而过蜀道,文字得江山之助,我知其诗境必更进也。

陈心源救民于水火轶事

为什么“12·8”师在天门、汉川有些名声不好呢?主要原因是他手下的几个旅长:古鼎新、潘少武、潘典华、金亦吾,以古鼎新最坏。古鼎新只有一只眼,人又叫他独眼龙、古瞎子。早期为陕西悍匪,古鼎新原在东北军,系蒋介石、汤恩伯有意安插进“12·8”师的。当时高参是坚决反对的,可王劲哉见古瞎子双膝下跪,又砍掉一手指,发誓对他忠贞不二,故收留了古,养虎为患。古鼎新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古鼎新在天、汉一带罪恶滔天,罄竹难书。天门、汉川的干驿和沉湖一带当地老百姓便暗中编了一首歌谣和一副对联,请汉川县长王季常带给王劲哉:“天见古,日月不明;地见古,草木不生;人见古,胆颤心惊;牲畜见古,有死无生。”古鼎新只有一只眼睛,人称“独眼龙”,据此,老百姓便以“鼎新”二字咒骂一联:“一目高悬,全然不顾两片;双亲不认,割下只有一斤。”(据说此诗和联是天门市干驿镇沙嘴村人清末优贡陈心源<1881—1954>当时委托王劲哉任

汉川县长的王季常告发古鼎新在天门县干驿镇和马湾镇附近为非作歹时写的状词,听家里老人讲当时古鼎新知道后非常气愤,坚决要杀掉陈心源,身边参谋不让,说陈心源学生众多此人万万不可惹,如果古鼎新执意要杀陈心源的话他也将离开古鼎新,后来古鼎新在一气之下把陈氏宗祠烧掉了)”王劲哉得知古鼎新在襄北违法乱纪,尽失人心,非常恼火,便要调古回襄南,古鼎新坚决不服从命令,自此便与王劲哉产生了很大矛盾,其关系也随之日渐恶化。

王劲哉为了除掉古鼎新,曾以召开重要军事会议为由,通知古到会以乘机诱杀。想不到古鼎新早有防备,几次都借故不参加会议。1942年秋,王以一二八师最高军事会议通知,并派参谋,将通知亲自送到古鼎新手里,古就派了一名副官前去参加。当副官到达百子桥师部,传达室向王师长报告:“襄北来人了”。王劲哉以为是古鼎新来了,便带着几个警卫准备就地将其处决,谁知来的是一名副官,王师长暴跳如雷,把办公桌都掀翻了。

因内部权斗结果,王劲哉手下的几个旅长都叛变投日了,多是蒋介石、汤恩伯指使的,目的是好让这些日伪军和新四军斗。“12·8”师惨败,王劲哉也被日军抓到了南京。时势造英雄,也造就了天门、汉川、沔阳的几句地方土语:现在有人坏,老百姓就说他“日、古老怪”;当初有人问,谁打的“12·8”师,他人曰:“日、古大的劲”,已经约定俗成了。

抗战胜利后,王劲哉几经磨难,九死一生从日本监狱和蒋介石的魔掌中逃出,到了老家陕西后,通过老乡找到了地下党组织负责人,请他转呈一封五个字的短信:我想到延安!毛泽东二话不说,马上派人把他接到了延安,中共批准他为“特别党员”。随后,任命他为陕西农民抗日自卫军司令员。解放初期,曾放过一部电影《智取华山》,据称解放前的华山是他指挥拿下来的。新中国成立初始,王劲哉任政协陕西省委常委、文史馆员。湖北解放后,有几个洪湖地区的老同志上北京找周总理,控告王劲哉“罪恶滔天”,不杀不足以平民愤。总理说:“你们不了解他,快回去搞土改镇反吧!”由于毛泽东的信任,周恩来的关心爱护,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也没人敢动他一指头,1967年,他寿终正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