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验报告

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获取和传输手段,在军事、环境监测、智能交通、智能家居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深入了解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工作原理和关键技术,我们进行了本次实验。

二、实验目的1. 熟悉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组成;2. 掌握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通信协议和拓扑结构;3. 熟悉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编程与调试方法;4. 通过实验,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实验内容1. 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无线传感器网络由传感器节点、汇聚节点和终端节点组成。

传感器节点负责感知环境信息,汇聚节点负责收集和转发数据,终端节点负责处理和显示数据。

传感器节点通常由微控制器、传感器、无线通信模块和电源模块组成。

2. 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协议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通信协议主要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

物理层负责无线信号的传输,数据链路层负责数据的可靠传输,网络层负责数据路由和传输。

3. 无线传感器网络拓扑结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拓扑结构主要有星形、树形、网状和混合形等。

星形拓扑结构简单,但易受中心节点故障影响;树形拓扑结构具有较高的路由效率,但节点间距离较长;网状拓扑结构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路由效率,但节点间距离较远。

4. 无线传感器网络编程与调试本实验采用ZigBee模块作为无线通信模块,利用IAR Embedded WorkBench开发环境进行编程。

实验内容如下:(1)编写传感器节点程序,实现数据的采集和发送;(2)编写汇聚节点程序,实现数据的收集、处理和转发;(3)编写终端节点程序,实现数据的接收和显示。

5. 实验步骤(1)搭建实验平台,包括传感器节点、汇聚节点和终端节点;(2)编写传感器节点程序,实现数据的采集和发送;(3)编写汇聚节点程序,实现数据的收集、处理和转发;(4)编写终端节点程序,实现数据的接收和显示;(5)调试程序,确保各节点间通信正常;(6)观察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现象。

无线传感实验报告

无线传感实验报告

无线传感实验报告无线传感实验报告引言无线传感技术是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传感器网络技术,它可以实时地感知、采集和传输环境中的各种信息。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一个简单的无线传感网络,探索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力和限制。

实验目的1.了解无线传感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

2.学习搭建无线传感网络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3.研究无线传感网络在环境监测、智能家居等方面的实际应用。

实验步骤1.硬件准备:准备一台主控节点和多个从属节点,主控节点负责接收和处理从属节点发送的数据。

2.网络搭建: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主控节点和从属节点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无线传感网络。

3.传感器连接:将各个从属节点上的传感器与主控节点相连接,实现数据的采集和传输。

4.数据采集:设置从属节点的采样频率和采样范围,开始采集环境中的各种数据。

5.数据传输:从属节点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给主控节点。

6.数据处理:主控节点接收到数据后,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得出有用的信息。

实验结果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搭建了一个简单的无线传感网络,并实现了环境数据的采集和传输。

在实际应用中,无线传感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智能家居、农业等领域。

例如,在环境监测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无线传感网络实时监测空气质量、温湿度等参数,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保障人们的健康。

在智能家居方面,无线传感技术可以实现家庭设备的自动控制和远程监控,提高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在农业方面,无线传感技术可以监测土壤湿度、光照强度等参数,帮助农民科学种植,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无线传感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无线传感网络可以实现分布式的数据采集和传输,具有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无线传感网络的能耗问题仍然存在,如何延长节点的电池寿命是一个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其次,无线传感网络的安全性也需要重视,如何保护数据的隐私和防止网络攻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无限传感网络实验报告

无限传感网络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无线传感网络的基本概念、组成和结构。

2. 掌握无线传感网络的基本操作和实验方法。

3. 通过实验,验证无线传感网络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二、实验内容1. 无线传感网络基本概念及组成无线传感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是一种由大量传感器节点组成的分布式网络系统,用于感知、采集和处理环境信息。

传感器节点负责采集环境信息,并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将信息传输给其他节点或中心节点。

无线传感网络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传感器节点:负责感知环境信息,如温度、湿度、光照等。

(2)汇聚节点:负责将多个传感器节点的信息进行融合、压缩,然后传输给中心节点。

(3)中心节点:负责收集各个汇聚节点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并将结果传输给用户。

2. 无线传感网络实验(1)实验环境硬件平台:ZigBee模块、ZB-LINK调试器、USB3.0数据线、USB方口线两根、RJ11连接线;软件平台:WinXP/Win7、IAR开发环境、SmartRFFlashProgrammer、ZigBeeSensorMonitor。

(2)实验步骤① 连接硬件设备,搭建无线传感网络实验平台;② 编写传感器节点程序,实现环境信息的采集;③ 编写汇聚节点程序,实现信息融合和压缩;④ 编写中心节点程序,实现信息收集和处理;⑤ 测试无线传感网络性能,包括数据采集、传输、处理等。

(3)实验结果分析① 数据采集:传感器节点能够准确采集环境信息,如温度、湿度等;② 传输:汇聚节点将多个传感器节点的信息进行融合和压缩,传输给中心节点;③ 处理:中心节点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生成用户所需的结果;④ 性能:无线传感网络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较高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三、实验总结1. 无线传感网络是一种新型的网络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2. 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无线传感网络的基本操作和实验方法;3. 无线传感网络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能够满足各种环境监测需求。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研究报告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研究报告

1武警部队监控平台架构介绍与设计1.1监控系统的系统构造基站监控系统的构造组成如上图所示,主要由三个大的局部构成,分别是监控中心、监控站点、监控单元。

整个系统从资金、功能以及方便维护性出发,我们采用了干点加节点方式的监控方法。

监控中心〔SC〕:SC的定义是指整个系统的中心枢纽点,控制整个分监控站,主要的功能是起管理作用和数据处理作用。

一般只在市级包括〔地、州〕设置相应的监控中心,位置一般在武警部队的交换中心机房或者指挥中心大楼。

区域监控中心〔SS〕:又称分点监控站,主要是分散在各个更低等级的区县,主要功能是监控自己所负责辖区的所有基站。

对于固话网络,区域监控中心的管辖围为一个县/区;移动通信网络由于其组网不同于固话本地网,那么相对弱化了这一级。

区域监控中心SS的机房的设备配置与SC的差不多,但是不同的是功能不同以及SS的等级低于SC,SS的功能主要是维护设备和监控。

监控单元〔SU〕:是整个监控系统中等级最低的单元了,它的功能就是监控并且起供电,传输等等作用,主要由SM和其他供电设备由假设干监控模块、辅助设备构成。

SU侧集成有无线传感网络微设备,比方定位设备或者光感,温感设备等等。

监控模块〔SM〕:SM是监控单元的组成局部之一,主要作用监控信息的采集功能以及传输,提供相应的通信接口,完成相关信息的上传于接收。

2监控系统的分级管理构造及监控中心功能基站监控系统的组网分级如果从管理上来看,主要采用两级构造:CSC集中监控中心和现场监控单元。

CSC主要设置在运营商的枢纽大楼,主要功能为数据处理,管理远程监控单元,对告警信息进展分类统计,可实现告警查询和存储的功能。

一般管理员可以在CSC实现中心调度的功能,并将告警信息进展分发。

而FSU一般针对具体的某一个基站,具体作用于如何采集数据参数并进展传输。

CSC集中监控中心的需要对FSU采集的数据参数进展报表统计和分析,自动生产图表并为我们的客户提供直观,方便的可视化操作,为维护工作提供依据,维护管理者可以根据大量的分析数据和报表进展快速反响,以最快的速度发现网络的故障点和优先处理点,将人力资源使用在刀刃上。

无线传感网络实验报告

无线传感网络实验报告

无线传感网络实验报告无线传感网络实验报告引言:无线传感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是一种由大量分布式的传感器节点组成的网络系统,用于收集、处理和传输环境信息。

WSN具有低成本、低功耗、自组织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智能交通、农业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一个简单的无线传感网络,探索其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一、实验环境搭建1. 硬件准备:选用多个传感器节点和一个基站节点。

传感器节点包括传感器、微处理器、无线通信模块等;基站节点负责接收和处理传感器节点发送的数据。

2. 软件准备:选择适合的操作系统和开发工具,例如TinyOS、Contiki等。

编写传感器节点和基站节点的程序代码。

二、传感器节点部署1. 部署传感器节点:根据实验需求,在待监测区域内合理布置传感器节点。

节点之间的距离和布置密度需根据具体应用场景进行调整。

2. 传感器节点初始化:节点启动后,进行初始化工作,包括自身身份注册、与周围节点建立通信连接等。

三、无线传感网络通信1. 数据采集:传感器节点根据预设的采样频率,采集环境信息,并将数据存储到本地缓存中。

2. 数据传输:传感器节点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给基站节点。

传输方式可以是单跳或多跳,根据节点之间的距离和网络拓扑结构进行选择。

3. 数据处理:基站节点接收到传感器节点发送的数据后,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对数据进行滤波、聚合等操作,提取有用信息。

四、无线传感网络能耗管理1. 能耗模型:根据传感器节点的工作状态和通信负载,建立能耗模型,评估节点的能耗情况。

2. 能耗优化:通过调整传感器节点的工作模式、通信协议等方式,降低节点的能耗。

例如,采用睡眠唤醒机制、自适应调整通信距离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数据传输性能:通过实验测试,评估无线传感网络的数据传输性能,包括数据传输延迟、传输成功率等指标。

2. 能耗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传感器节点的能耗情况,探讨能耗优化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研究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研究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研究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第一部分研究项目背景 (2)第二部分研究目标与意义 (4)第三部分系统架构与拓扑 (7)第四部分无线传感器节点选型 (10)第五部分网络通信与协议 (13)第六部分能量管理与优化策略 (16)第七部分安全与隐私保障 (18)第八部分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案 (21)第九部分网络拓展与覆盖范围 (24)第十部分成本估算与可行性分析 (26)第一部分研究项目背景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研究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第一章:研究项目背景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感知与数据采集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

无线传感器网络由大量分布在特定区域内的无线传感器节点组成,这些节点能够自主感知环境信息并将数据传输至基站或其他节点,形成一个自组织、自适应、具有较高智能的网络系统。

WSN技术在农业、环境监测、工业自动化、智能交通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研究项目旨在对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在不同领域的可行性,评估其应用的优势与局限性,为相关行业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以下是本报告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概述本章将对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基本概念、组成结构、通信方式、节点能力以及网络拓扑结构等进行详细介绍。

同时,还将探讨WSN技术的主要特点,如自组织性、自适应性、低能耗、多样性和容错性等。

第三章: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可行性分析该章节将重点探讨WSN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潜力。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如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在农业领域可以用于土壤湿度监测、气象数据采集、作物生长状态监测等方面,从而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管理。

本章将全面评估WSN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可行性,分析其应用优势及可能面临的挑战。

第四章: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可行性分析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是全球关注的重点议题,而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在环境监测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

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

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是一种由许多小型、低功率、自主部署的传感器节点组成的自组织网络。

这种网络可以用于环境监测、智能交通、智能家居等众多领域。

在这种网络中,节点的位置信息对于许多应用非常重要,如交通管理、物流管控等。

因此,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节点定位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目前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技术的研究,比较分析不同的定位算法,提出一种适用于不同环境和应用场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算法,以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定位方面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三、研究内容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 综述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位置感知技术(如GPS、惯性测量单位等)、测距技术(如TOA、TDOA、RSS等)、基于角度的定位技术(如AOA、DOA等)。

2. 比较分析目前常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算法,包括最小二乘法(Least Square)、最大似然估计法(Maximum Likelihood)、卡尔曼滤波法(Kalman Filter)等。

3. 提出一种适用于不同环境和应用场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算法,并进行实验验证。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综述、理论分析、数学仿真和实验验证。

文献综述:对目前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调研和总结,了解各种定位技术和算法的优缺点。

理论分析:对不同的定位算法进行分析比较,了解其基本原理和适用范围。

数学仿真:通过数学模型和仿真软件对不同的定位算法进行模拟,比较其在不同情况下的性能表现。

实验验证:通过实验验证,对所提出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算法进行验证和优化,以提高其准确性和稳定性。

五、研究进度安排第一阶段: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2个月)第二阶段:数学仿真(2个月)第三阶段:实验验证(4个月)第四阶段:论文撰写和答辩准备(2个月)总计时间为10个月。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及在应急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设计的开题报告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及在应急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设计的开题报告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及在应急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设计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是由大量具有感知、处理和通信能力的微型节点组成的分布式自组织网络。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具有低成本、低功耗、自组织、大规模部署等优点,在环境监测、智能交通、智能家居、医疗健康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在应急环境监测中,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可以实现快速、准确、全面的环境信息搜集,为应急决策提供有效的支撑。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旨在研究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技术,并设计一种可用于应急环境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方案。

具体而言,研究内容包括:1. WSN的架构和通信协议研究。

通过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网络结构、通信协议、路由协议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为后续的应急环境监测系统设计提供基础支撑。

2. 应急环境监测系统的需求分析。

针对应急环境监测系统的需求和功能,分析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应急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场景,确定方案的基本框架和实现思路。

3. WSN节点设计和实现。

设计可以用于应急环境监测的无线传感器节点,实现数据采集、存储和传输等功能,同时考虑节点的低功耗设计,实现长时间连续工作。

4. 应急环境监测系统的整体架构设计。

将无线传感器节点按照一定的规划部署在应急环境中,构建可靠、高效的环境监测系统,并开发数据处理和管理平台,实现数据的实时监测、分析和管理。

三、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在于:1. 探索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应急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扩展其应用场景,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2. 研究WNS的关键技术,为构建高可靠、高效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环境提供技术支撑。

3. 设计可用于应急环境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方案,提高应急环境的监测能力,为应急决策提供支撑。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阅读、案例研究、模拟实验、系统设计和模型模拟等方法,通过现有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相关文献,在了解其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设计应急环境监测系统的方案,并在模拟实验实现中验证其可用性。

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验报告

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验报告

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与优化探究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探究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与优化,具体包括传感器网络的组网方式、数据传输协议的选择与优化等。

二、实验原理及工具1.传感器网络组网方式传感器网络通常采用星型、树型、网状三种组网方式。

星型组网结构简单,但单点故障时整个系统会瘫痪;树型组网结构便于数据的传输与管理,但在拓扑结构发生变化时需要重新组网;网状组网结构形式多样,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但网络维护复杂。

本实验将分别对比三种组网方式的性能差异。

2.数据传输协议的选择与优化实验将分别采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常用的LEACH、BCP、SPIN协议进行数据传输。

并通过测试比较它们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能表现,优化协议选择与参数设置,提高网络的传输效率和能耗。

3.实验工具实验中将使用Contiki操作系统,该操作系统是专门为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的,支持多种协议,并提供了实验所需的模拟环境。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组网方式的测试(1)搭建星型、树型、网状三种不同的传感器网络拓扑结构。

(2)分别记录每种网络结构在传输运行时的稳定性、延迟、能耗等性能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

2.数据传输协议的测试及优化(1) 安装Contiki操作系统,选择LEACH、BCP、SPIN协议,并设置相应的参数进行数据传输实验。

(2)改变实验条件(如节点密度、网络负载等),测试和比较三种协议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能表现。

(3)根据实验结果,优化协议的参数设置,并比较优化后的协议和原始协议的性能差异。

四、实验结果及讨论1.组网方式的测试实验结果显示,星型组网方式具有简单易实现、维护成本低的特点,但存在单点故障的风险,一旦发生节点故障,整个系统将瘫痪。

树型组网方式在数据传输和管理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拓扑结构变化时需要重新组网。

网状组网方式相对灵活,但也增加了网络维护的复杂性。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根据具体应用场景的要求选择最适合的组网方式。

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验报告

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验报告

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验报告Contiki mac协议与xmac协议的比较1.简介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SN)节点由电池供电,其能力非常有限,同时由于工作环境恶劣以及其她各种因素,节点能源一般不可补充。

因而降低能耗、延长节点使用寿命就是所有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的重点。

WSN中的能量能耗主要包括通信能耗、感知能耗与计算能耗,其中通信能耗所占的比重最大,因此,减少通信能耗就是延长网络生存时间的有效手段。

同时,研究表明节点通信时Radio模块在数据收发与空闲侦听时的能耗几乎相同,所以要想节能就需要最大限度地减少Radio模块的侦听时间(收发时间不能减少),及减小占空比。

传统的无线网络中,主要考虑到问题就是高吞吐量、低延时等,不需要考虑能量消耗,Radio模块不需要关闭,所以传统无线网络MAC协议无法直接应用于WSN,各种针对传感器网络特点的MAC协议相继提出。

现有的WSN MAC协议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可以分成许多类型,其中根据信道访问策略的不同可以分为:X-MAC协议X-MAC协议也基于B-MAC协议的改进,改进了其前导序列过长的问题,将前导序列分割成许多频闪前导(strobed preamble),在每个频闪前导中嵌入目的地址信息,非接收节点尽早丢弃分组并睡眠。

X-MAC在发送两个相邻的频闪序列之间插入一个侦听信道间隔,用以侦听接收节点的唤醒标识。

接收节点利用频闪前导之间的时间间隔,向发送节点发送早期确认,发送节点收到早期确认后立即发送数据分组,避免发送节点过度前导与接收节点过度侦听。

X-MAC还设计了一种自适应算法,根据网络流量变化动态调整节点的占空比,以减少单跳延时。

优点:X-MAC最大的优点就是不再需要发送一个完整长度的前导序列来唤醒接收节点,因而发送延时与收发能耗都比较小;节点只需监听一个频闪前导就能转入睡眠。

缺点:节点每次醒来探测信道的时间有所增加,这使得协议在低负载网络中能耗性比较差。

安徽工业大学WSN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验报告

安徽工业大学WSN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验报告

《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验报告》指导教师:卫琳娜班级:物联网131班实验箱序号:3,13等组员姓名学号:程少锋(注:报告中有部分实验截图)实验日期:2016年4月28日3,4节实验一、软硬件平台使用[1]感知 RF2 实验箱-WSN 系统结构该系统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由一台计算机,一套网关,一个或多个网络节点组成。

系统大小只受PC 软件观测数量,路由深度,网络最大负载量限制。

感知 RF2 实验箱无线传感器实验平台内配置ZigBee2007/PRO 协议栈在没有进行网络拓补修改之前支持 5 级路由,31101个网络节点。

传感器网络系统结构图如下图所示。

[2]感知 RF2 实验箱-WSN 系统工作流程基于ZigBee2007/PRO协议栈无线网络,在网络设备安装过程,架设过程中自动完成。

完成网络的架设后用户便可以由PC 机发出命令读取网络中任何设备上挂接的传感器的数据,以及测试其电压。

[3]感知RF2 实验箱-WSN 硬件介绍感知 RF2物联网实验箱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开发平台主要硬件包括:C51RF-CC2530-WSN 仿真器、ZigBee 无线高频模块、节点底板、传感器模块以及其它配套线缆等。

网关节点由节点底板+ZigBee 无线高频模块组成。

传感器节点由节点底板+ZigBee 无线高频模块组成+传感器模块组成。

路由节点硬件组成与传感器节点相同,软件实现功能不同。

[4]实验目的:熟悉实验平台前期架构,便于后面程序的烧写。

[5]实验步骤:1安装必要软件(实际实验室中软件已经下载安装完毕,只要通过仿真器C51RF-3进行程序在线下载、调试、仿真即可)1)在实验室机器E盘的《无线龙实验箱相关资料/无线传感器实验资料201604》中安装 Zi gBee开发集成环境IAR7.51A,详细请参考“\C51RF-CC2530-WSN 使用说明书\”目录下的“IAR安装与使用”。

2)安装传感器网络PC 显示软件环境,软件位于“\C51RF-CC2530-WSN 开发软件\C51RF-CC2530-WSN 监控软件”目录下的“Framework Version 2.0.exe”3)安装网关与计算机 USB连接驱动,驱动位于“\C51RF-CC2530-WSN 开发软件\”目录下的“CP2102”。

无线wifi网络的应用和效益调研报告[范文大全]优秀4篇

无线wifi网络的应用和效益调研报告[范文大全]优秀4篇

无线wifi网络的应用和效益调研报告[范文大全]优秀4篇无线传感网络研究应用篇一无线传感网络研究应用应用前景无线传感网络是面向应用的,贴近客观物理世界的网络系统,其产生和开展一直都与应用相联系。

多年来经过不同领域研究人员的演绎,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在军事领域、精细农业、平安监控、环保监测、建筑领域、医疗监护、工业监控、智能交通、物流管理、自由空间探索、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应用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展示。

在环境监控和精细农业方面,WSN系统最为广泛。

2023年,英特尔公司率先在俄勒冈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线葡萄园,这是一个典型的精准农业、智能耕种的实例。

杭州齐格科技与浙江农科院合作研发了远程农作管理决策效劳平台,该平台利用了无线传感器技术实现对农田温室大棚温度、湿度、露点、光照等环境信息的监测。

在民用平安监控方面,英国的一家博物馆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了一个报警系统,他们将节点放在珍贵文物或艺术品的底部或反面,通过侦测灯光的亮度改变和振动情况,来判断展览品的平安状态。

中科院计算所在故宫博物院实施的文物平安监控系统也是WSN技术在民用安防领域中的典型应用。

现代建筑的开展不仅要求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平安的房屋和桥梁,而且希望建筑本身能够对自身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

WSN技术在建筑结构健康监控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2023年,哈工大在深圳地王大厦实施部署了监测环境噪声和震动加速度响应测试的WSN网络系统。

在医疗监控方面,美国英特尔公司目前正在研制家庭护理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作为美国“应对老龄化社会技术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

另外,在对特殊医院〔精神类或残障类〕中病人的位置监控方面,WSN也有巨大应用潜力。

在工业监控方面,美国英特尔公司为俄勒冈的一家芯片制造厂安装了200台无线传感器,用来监控局部工厂设备的振动情况,并在测量结果超出规定时提供监测报告。

西安成峰公司与陕西天和集团合作开发了矿井环境监测系统和矿工井下区段定位系统。

无线传感器网络及其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无线传感器网络及其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无线传感器网络及其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越来越成熟,这种技术已经在许多领域,比如环境监测、农业自动化、智能交通等得到广泛的运用。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一些分布在空间中的传感器节点组成的,这些节点之间可以相互通信,具有数据采集、处理、传输和控制等功能。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优点在于其低成本、低功耗、小体积等优势,成为了实现大规模区域实时监测的理想选择。

传统的监测方法需要大量人工参与,工作量大,费时费力,而使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采集数据,减少人力成本,提高数据采集效率,提高监测精度,这些都是传统监测方法所无法比拟的。

随着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关领域对其应用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能够针对不同的领域和场景进行布局和设计,达到越来越高的解决方案。

二、研究内容本次研究将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及其应用进行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概念和技术原理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案例介绍,包括环境监测、智能交通、医疗、农业等领域3. 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场景的设计与布局4. 无线传感器网络运维方式和问题5.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信息安全问题三、研究意义本次研究对于推广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应用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现代的生产和生活中,对于一些危险或难接触的领域,我们需要使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进行监控和采集数据。

本次研究可以为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更为详实的理论和实践支持,为相关领域提供解决方案,推动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进程。

四、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采用的方法主要为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实验研究法等。

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和梳理,了解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技术原理、发展历程及应用案例,分析其应用领域和布局设计方法,结合实验研究,对其应用和运维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寻找解决方案。

五、预期成果本次研究预期能够深入了解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发展过程和现状,探究其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案例及布局设计,提供应用解决方案。

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验报告

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验报告

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验报告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验报告引言: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简称WSN)是一种由大量分布式无线传感器节点组成的网络系统。

这些节点能够感知环境中的各种物理量,并将所感知到的信息通过无线通信传输给基站或其他节点。

WSN广泛应用于农业、环境监测、智能交通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一个简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了解其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一、实验背景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领域广泛且前景十分广阔。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WSN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为今后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基础。

二、实验目的1. 掌握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理解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组网方式和通信协议;3. 了解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性能特点和应用领域。

三、实验设备1. 无线传感器节点:本实验使用了10个无线传感器节点,每个节点都具备感知和通信功能;2. 基站:作为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中心节点,负责接收并处理来自传感器节点的数据;3. 电脑:用于控制和监控整个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

四、实验步骤1. 搭建无线传感器网络:将10个传感器节点分别放置在不同的位置,并保证它们之间的通信范围有重叠部分;2. 配置传感器节点参数:通过电脑连接到基站,对每个传感器节点进行参数配置,包括通信频率、传输功率等;3. 数据采集与传输:传感器节点开始感知环境中的物理量,并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无线通信传输给基站;4. 数据处理与展示:基站接收到传感器节点的数据后,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并将结果展示在电脑上。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成功搭建了一个简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并进行了数据采集和传输。

我们发现,传感器节点能够准确地感知环境中的物理量,并将数据可靠地传输给基站。

基站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展示了环境中物理量的变化趋势。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无线传感器网络调研报告

无线传感器网络调研报告

3、学术界
•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伯克利分校、南加州大学、麻 省理器网络巨大应用价值的日益凸显,加拿大、德国、 英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家的研究机构也纷纷加入到了无 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之中。我国这方面的研究虽然开展时 间较晚,但发展势头迅猛。中科院软件所、计算所、自动 化所、电子所、上海微系统研究所、合肥智能技术研究所 等科研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国防科技大 学、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均已 开展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 目前,学术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三个领域:传感器网络 技术、传感器网络通信协议和感知数据查询处理技术。
网络协议
• 目前的研究重点是网络层协议和数据链 路层协议,网络层的路由协议决定监测信 息的传输路径,数据链路层的介质访问控 制用来构建底层的基础机构以控制传感器 节点的通信过程和工作模式。
网络安全
• 为了保证任务执行的机密性、数据产生 的可靠性、数据融合的高效性以及数据传 输的安全性等。Wsn需要实现一些最基本 的安全机制。
1、军事领域
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密集型、随机分布的特 点,使其非常适合应用于恶劣的战场环境中,使 其非常适合应用于恶劣的战场环境中,包括侦察 敌情、监控兵力、装备和物资,判断生物化学攻 击等多方面用途。美国国防部远景计划研究局已 投资几千万美元,帮助大学进行"智能尘埃"传感 器技术的研发。哈伯研究公司总裁阿尔门丁格预 测:智能尘埃式传感器及有关的技术销售将从 2004年的1000万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几十亿美 元。
• b.传感器网络结构 • 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一般包 括三种类型的节点,即传感器节 点、汇聚节点和任务管理节点如 图2-2所示。传感器节点的散布是 通过人工、飞机空投等随机布置 的方式完成,较为密集地散落在 监测区域内。一旦布置完成,各 节点就通过自组织的方式构成网 络。节点采集的数据通过网络进 行转发,以多跳的方式沿着其他 节点逐跳地传送到汇聚节点。汇 聚节点将采集到的信息通过互联 网或卫星传送给任务管理节点, 由后者进行信息的处理、分析、 判断,进而作出决策。

无线传感网实验报告

无线传感网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了解无线传感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的基本原理、组成及工作流程,掌握无线传感网节点的信息采集、数据处理和无线通信等功能,并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无线传感网技术的理解和应用。

二、实验原理无线传感网络是由大量廉价的传感器节点组成的分布式网络系统,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多跳自组织的网络。

每个节点具有信息采集、数据处理和无线通信等功能,能够感知、采集、处理和传输环境中的信息。

无线传感网络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智能控制、智能家居等领域。

三、实验内容1. 实验环境与设备- 传感器节点:ZigBee模块、温湿度传感器、光敏传感器等;- 中心节点:计算机、无线通信模块;- 无线通信设备:无线路由器、网线等;- 软件平台:Node-RED、MQTT服务器等。

2. 实验步骤(1)搭建无线传感网络1. 将传感器节点连接到中心节点;2. 设置中心节点的IP地址和端口号;3. 启动MQTT服务器。

(2)节点配置1. 设置传感器节点的IP地址、端口号、主题等参数;2. 配置传感器节点采集的数据类型。

(3)数据采集与传输1. 传感器节点采集环境数据;2. 传感器节点将采集到的数据发送到中心节点;3. 中心节点接收数据,并进行处理和分析。

(4)数据展示1. 使用Node-RED可视化平台展示传感器节点采集到的数据;2.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实验成功搭建了无线传感网络,传感器节点能够采集环境数据,并将数据发送到中心节点。

中心节点接收数据后,通过Node-RED平台进行可视化展示,方便用户实时了解环境状况。

2. 实验分析(1)无线传感网络能够有效地采集、传输和处理环境数据,为用户提供实时、准确的环境信息。

(2)通过Node-RED平台,可以方便地实现数据的可视化展示,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效率。

(3)无线传感网络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前景,如环境监测、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领域。

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研究的开题报告

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研究的开题报告

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它可以用于环境监测、智能交通、安防监控等众多领域,具有实时、高效、可靠等特点。

然而,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通信方式和物理特性,它也面临着很多安全问题。

比如,由于感知节点分布在较为广泛的区域内,很容易受到攻击者的攻击或者恶意节点的入侵,数据可能被篡改、丢失或者泄露。

因此,保障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

二、选题意义保障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不仅可以保障其正常运行,也可以有效地保护节点和数据的安全,从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同时,在智能城市、物联网、智能工厂等众多应用场景中,安全是必不可少的,而无线传感器网络在这些领域中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

三、主要研究内容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问题分析: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常见的攻击方式、安全漏洞等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探讨这些问题对网络安全带来的影响。

2.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保障机制: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安全问题,采取合适的安全保障机制,包括数据加密、节点认证、防篡改、异常检测等,保证网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应用场景:结合智能交通、环境监测、安防监控等应用场景中的需求和特点,探讨适用于这些场景的安全保障方法和技术。

四、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本次研究将采取以下研究方法:1.文献调研: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研究现状、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和总结,并探讨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2.实验验证:通过实验验证,探究各种安全保障技术的优缺点和适用性,并在实验中不断优化和改进研究成果。

3.应用案例分析:结合实际应用需求,分析和总结无线传感器网络在智能交通、环境监测、安防监控等领域中的安全需求和应用。

五、预期成果本次研究的预期成果如下:1.研究报告: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一种适用于不同应用场景的安全保障机制。

传感器网络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应用研究

传感器网络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应用研究

传感器网络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应用研究一、引言随着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等技术的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的应用日益广泛。

传感器网络是由一组无线传感器节点组成,可以实现对环境变量、物理参数、生物信息等的感知、采集和处理。

在诸多应用中,传感器网络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传感器网络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应用。

二、传感器网络的发展传感器网络是传感技术、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传统传感网络。

传统传感器部署固定,布置时需要考虑位置因素和物理环境等因素。

虽然传统传感器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和高可靠性等优点,但是在数据传输和通信方面有局限性。

第二阶段是有线传感网络。

有线传感网络的数据通信速度和传输距离较传统传感网络提高了很多,但是由于需要布线和设备保养维护的原因,成本相对较高,难以实现大规模部署。

第三阶段是无线传感网络。

无线传感网络主要在数据传输和通信方面解决了其前两个阶段存在的问题,其无需布线、无需配置硬件等特点使得其更具有扩展性和可靠性,成本也相应减少了很多。

三、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实现传感器网络的本质是一种分布式系统,其主要负责使分散在不同地点的传感器协作完成一些特定的任务。

在实现传感器网络时,必须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1)功耗控制由于传感器网络节点通常都是由电池供电,因此功耗成为了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为了延长节点的寿命,必须实现对传感器节点的功耗进行控制。

(2)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拓扑结构是指传感器节点所构成的网络的结构形态。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拓扑结构通常分为星型网络、树型网络和网状网络三种形态。

(3)网络协议传感器节点之间的信息交流必须依靠网络通信协议进行。

网络协议是传感器网络中非常关键的因素,不同的协议适用于不同的业务需求。

四、传感器网络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应用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殊性质,其应用场景也非常丰富。

无线传感器网络目标跟踪算法的研究中期报告

无线传感器网络目标跟踪算法的研究中期报告

无线传感器网络目标跟踪算法的研究中期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普及,无线传感器网络目标跟踪成为了一个热门研究领域。

无线传感器网络目标跟踪算法不仅可以应用于智能家居、智能城市等领域,还可以应用于军事、安防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前,无线传感器网络目标跟踪算法已经成为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研究热点,已有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本次研究旨在对目前已有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目标跟踪算法进行深入探究和研究,提出新的优化算法,为无线传感器网络目标跟踪算法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为:1.收集已有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目标跟踪算法相关研究论文和资料,进行深入分析和比较;2.针对已有算法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之处,提出针对性的优化方案;3.设计、实现和测试新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目标跟踪算法,对其进行性能测试和分析;4.对已有算法和新算法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改进措施。

三、进度计划1.现有无线传感器网络目标跟踪算法的收集和分析(已完成)已经收集了大量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目标跟踪算法相关的研究论文和资料,对现有算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比较。

2.优化现有算法方案的设计和实现(进行中)对现有算法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之处,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方案,正在进行方案的设计和实现。

3.新算法的设计和实现(待进行)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目标跟踪算法的研究,提出了新的算法,并进行设计和实现。

4.算法的测试与分析(待进行)对现有算法和新算法进行性能测试和分析,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改进措施。

四、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问题:算法设计难度较大,实现和测试周期较长。

方案:分步骤进行研究,在研究的不同阶段进行重点把握,优化设计方案,提高效率。

问题:研究领域广泛,对不同领域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目标跟踪算法都要进行研究。

方案:着重进行领域的分类研究,提高研究效率。

问题:现有算法繁多,如何进行筛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理论上来讲,2.4GHz是工作在ISM频段的一个频 段。ISM频段是工业、科学和医用频段。一般来说世界各 国均保留了一些无线频段,以用于工业、科学研究和医疗 方面的应用。
1.4 特高频(UHF)
2.4GHz频段的主要技术及其技术规格如图所示,目前Wi-Fi联盟所公布 的认证种类繁多,蓝牙技术使用与ISM相同的频段属于共用频段,存在干扰 问题。 WirelessUSB已被设计为一个电缆的计算机输入设备(鼠标,键盘 等),也将目标瞄准了无线传感器网络。 ZigBee为一个用于设计传感器和 控制网络的标准化解决方案。
2.8 军用方面
• 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协助实现有效的战场态势感知,满 足作战力量“知己知彼”的要求
• 白宫的信息技术专家介绍,计算机、通信及小型化技术 进步正引导美军进入一个新时代,在防御技术上产生 “革命性”效果。
• 典型应用模式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传感器结点监测环境 状态的变化;一类是由管理中心发布命令给某一区域的传 感器结点,传感器结点执行命令并返回相应的监测数据。
及AM广播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1.3 中频/高频/甚高频
• 中频(MF) 1、 300kHz 到 3000kHz 2、多数作AM电台
• 高频(HF) 1、 3MHz到30MHz 2、多数是用作民用电台广播及短波广播
• 甚高频(VHF) 1、 30MHz到300MHz 2、多数是用作电台及电视台广播,同时又是航空和航海 的沟通频道
2.4GHz频段技术
中国无线电委员会对2.4GHz频段的管理办法: 1、蜂窝移动通信(1)
工作频段:1710-1755MHz和1805-1850MHz 2、蜂窝移动通信(2)
工作频段:1865-1880MHz和1945-1960MHz 3、无线接入(FDD方式)
工作频段:1800-1990MHz和1960-1980MHz
三 无线传感器网络频谱检测技术
• 背景介绍 • 研究热点分析 • 频谱检测技术分析 • 频谱检测系统的关键技术 • 检测技术发展趋势
无线传感器网络频谱检测背景介绍
频谱资源在传统上是由政府部门以固定的方 式划分成不同的频段,并对频段颁发牌照来分配 给授权用户(licensed user)使用的。这种频谱资 源的固定分配方式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各个频段的 用户不受到相互干扰。由于无线通信业务的迅猛 增加和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演进,有一种矛盾显 得日益突出,这就是如何更有效地利用频谱资源 的问题。美国联邦通信委员(FCC)会关于频谱使用 情况的报告如下图所示:
频谱使用状况
高灵敏度接收机
• 智能家居--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 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备集成
2.2、家居方面
• 目前来看,物联网和ZigBee技术在智能家居、工业监测和 健康保健等方面的应用有很大的融合性。
• 用于智能家居的无线系统需要满足几个特性:低功耗、稳 定、易于扩展并网;至于传输速度显然不是此类应用的重 点。目前几种可用于智能家居的无线方式如下: 1、蓝牙 2、WiFi 3、ZIGBEE
1.2 特低频/甚低频/低频
• 特低频(ELF) 1、300Hz到3000Hz 2、通常于矿场内使用,也可作勘探地质和地震
• 甚低频(ELF) 1、 3KHz到30 KHz 2、 潜艇通讯、无线心跳频率检测器及地球物理学研究
• 低频(LF) 1、 30 KHz到300 KHz 2、 卫星导航系统(差分全球定位系统)、国际广播以
1.5 极高频(EHF)
• 30~300GHz • 气象雷达、空间通信、射电天文等方面 • 60GHz频段无线短距通信技术
1、具有速度高,频带宽,不易受干扰,保密性好和频谱 复用率高等优点 2、将成为下一代无线通信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3、专利的分布--索尼:应用方面;博通:系统方面;IBM: 射频方面;
1.4 特高频(UHF)
1、指频率由300MHz到3GHz 2、频谱细分 • 军用航空无线 • 手机(800MHz,1.5GHz) • 无线网络(2.4GHz) • 蓝牙(2.45GHz) • 业余无线电(430MHz、1200MHz、2400MHz) • 模拟电视及数码电视广播(470MHz~770MHz)
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报告
目录
一 各频段频谱管理及微功率技术 二 微功率技术的行业应用 三 无线传感器网络频谱检测技术
一 各频段频谱管理及微功率技术
1、无线电各频段的频谱划分 2、不同国家的频谱管理 3、代表性的技术标准国际联盟、典型商业公司系列产品 4、重点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领域较为广泛成熟和具
小结-- 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对比
1.7 中国微功率设备状况
1、射频识别(RFID) 2、抄表器 3、2.4GHz频段微功率技术
射频识别(RFID)
1、物联网四大关键技术之首 2、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公共管理、信息公共服
务、智能交通、食品安全跟踪追溯等领域 3、国内外基于RFID技术的应用呈现出从试点应
9、工业、科学、医疗设备无线电磁波辐射频段:2400-2500
2.4GHz频段技术
2.4GHz技术在中国的应用状况分析 Wi-Fi 应用状况分析: 电信运营商:市场保持40%左右的增长速度(2008-2010)
55%以上的增长速度(2011) 中国移动:WIFI和3G尚不能自由切换,3G按流量收费,而
•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很适合作为交通控制系统的检测手段 • 实时交通流采集传感器网络布点技术 • 交通导航和信息发布系统 • 应用前景:
交通数据采集 交通信息 智能交通信号控制 停车管理 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智能公交与轨道交通 车载导航系统 交通诱导系统 安全与自动驾驶 综合信息平台技术
2.2、家居方面
2.4 环境保护
• 从总体上看,国外发达国家如欧美日韩等国面向环境保护 物联网的发展代表了国际先进水平,其产业链已经初步形 成
• 实例:美国ALERT系统中利用多种传感器来监测降雨量、 河位水位和土壤水分,并依此预测爆发山洪暴发的可能性。
• 实例:澳洲的CSRIO ICT研究中心将节点安置在动物身上 对动物的生理状况(脉搏、血压)和外界环境进行检测,研 制成完善的草地放牧与动物模型。
图2-12为北京邮电大学研制的煤矿安全检测与定位系统示意
2.7 医疗卫生
• 例如利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逐步建立远程诊断和会诊系 统,逐步解决县医院诊断问题
• 案例美国:“应对老龄化社会技术项目”--基于无线传感器 网络技术的人体行为监测系统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人体行为监测系统
每个传感器节点上包括了温度、湿度、光、红外传感器及声音 传感器,部分节点使用了超声节点。根据这些节点收集到信息, 监控界面实时显示人员的活动情况。
中国在60GHz方面的专利并不多
1.6 极高频(EHF)
• UWB 1、包括一系列由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批准的技 术,可以在3.1GHz~10.6GHz之间的7GHz频谱(与其它 用户共享)内传输极低功率的信号。 2、UWB无线通信实现的挑战在于如何充分利用其频宽来 提供高数据速率,同时确保这种解决方案与802.11n等技 术相较具有更低的成本。
二 微功率技术的行业应用
• 代表性的技术标准国际联盟 • 典型商业公司系列产品 • 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领域较为广泛成熟和具有巨大潜力的
微功率技术 • 交通、家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仓储物流、工业电力、
医疗卫生、军用领域
2.1 智能交通
• 智能交通方面的应用,从基本实现方式来看,只是分为预 测和控制两个功能,预测是为控制服务,提供数据,而控 制又反作用于预测。
抄表器
1、频段470~510 MHz 2、基于Ad-hoc和Mesh(网状)网络设计理念 3、机制:采用动态适应的受控、自组织网络,
自动跳频,自动多级路由,载渡侦听与 冲突避让机制
抄表器应用概况
1、居民电表数据抄收方式有485总线抄表、低压电力 线载波抄表,近几年涌现出民用无线抄 表等 2、低压电力线载波技术占据了主流地位,可以克服低 压载波面临的难题。 3、可实现跨电压等级、跨台区抄表,传输速率快(数 据传输速率可达37 600 bit/s),实时性高,可为智能 电网的末端管理提供更强的通信能力,实现“远程售 电”、“远程费控”、“阶梯电价调整”等远程管理 功能。
2、煤矿、石化、冶金行业对工作人员安全、易燃、易爆、有 毒物质的监测的成本一直居高不下,无线传感器网络把部分 操作人员从高危环境中解脱出来的同时,提高险情的反应精 度和速度。
2.6 工业电力
煤炭行业对先进的井下安全生产保障系统的需求巨大。线 传感器网络对运动目标的跟踪功能、对周边环境的多传感器 融合监测功能,使其在井下安全生产的诸多环节有着很大的 发展空间。
有巨大潜力的微功率技术 5、中国微功率技术标准化及应用现状
1、电磁频谱划分
1.1超/极低频(ELF)
1、频谱划分 • 美国:3赫~3千赫 • 音频电波:频率从300赫到3000赫
2、特点
1、频率低,在海水中的衰减比其他频段都小 2、音频电波可用于水下核潜艇的指挥通信 3、总体上,频率低于30KHz的超/极低通信频段,由于技术 难度大而极少未用
• 实例: 上海交通大学自动化系基于气体污染源浓度衰减模 型,开展了气体源预估定位系统。同样,该项技术也可推 广到放射性元素、化学元素等的跟踪定位中。
2.5 仓储物流
• 主要技术:采用传感器、RFID、条码、激光、红外、蓝牙、 语音及视频监控等感知技术
• 基于条码的自动识别技术具有广泛应用外,“电子标签辅 助拣选系统”也有一DD方式) 工作频段:1900-1920MHz
5、扩频数据通信 工作频段:2400-2483.5
6、多路微波有线电视传输系统(MMDS) 工作频段:2533-2599MHz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