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在临床上的应用研究_邵惠训 (1)

合集下载

脐血造血干细胞的生物特性及临床应用

脐血造血干细胞的生物特性及临床应用

脐血造血干细胞的生物特性及临床应用
赵海燕;王新芳
【期刊名称】《宁夏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4(026)005
【摘要】20世纪70年代初,Kundtzon等人发现脐血中含有丰富的造血干(祖)细胞.提示脐血可能成为除骨髓和外周血之外的另一个很具潜力的造血干细胞来源,从而引起人们对脐血的广泛研究。

现就脐血造血干细胞的性能及临床应用方面的进展综述如下。

【总页数】2页(P318-319)
【作者】赵海燕;王新芳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顺义校区生理教研室,北京,101300;首都医科大学顺义校区病生教研室,北京,101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6.6
【相关文献】
1.人脐血的生物特性及临床应用 [J], 谭汉君
2.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与脐血造血干细胞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J], 冯磊;曹宁;梁素丽;冯春;郭镭
3.探讨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J], 张亚斌;王福喜
4.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J], 陈洁;盛清;张文华
5.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应用现状及展望 [J], 李庆山;毛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最新: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在儿科疾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最新: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在儿科疾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最新: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在儿科疾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20世纪是细胞的年代,目前,干细胞治疗在国际和国内大范围的更新与推广。

干细胞移植可以治疗许多儿童疾病,如何正确认识干细胞以及更好的应用干细胞是每位医生的责任和任务。

一、干细胞的分类根据分化潜能,干细胞可以分为:1、全能干细胞(totipotent stem cell, TSC):具有形成完整个体的分化潜能,如胚胎干细胞,受精卵就是最高层次的胚胎干细胞;2、多能干细胞(pluripotent stem cell):具有分化出多种细胞组织的潜能,如造血干细胞、神经干细胞,一种或几种组织的起源细胞,它能分化出多种类型细胞,但不能分化出足以构成完整个体的所有细胞;3、单能干细胞(UniPotent stem cell):只能向一种或两种密切相关的细胞类型分化,如上皮组织基底层的干细胞、肌肉中的成肌细胞。

造血干细胞是目前干细胞家族中唯一获得临床准入的干细胞资源。

造血干细胞分为骨髓造血干细胞、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和脐带血造血干细胞,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是造血干细胞家族中非常重要的成员。

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治疗的疾病包括白血病、淋巴瘤、实体瘤、MDS等恶性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遗传性骨髓衰竭性疾病、地中海贫血、先天性免疫缺陷病、遗传代谢病、石骨病、自身免疫病等良性疾病,病种涉及上百种。

造血干细胞移植根据干细胞来源分为骨髓移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脐血移植;根据供受者HLA配型分为同基因移植;异基因移植;自体移植;根据预处理强度分为清髓移植、非清髓移植、减低强度的移植。

我国卫计委2017年2月颁布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管理规范2017年版)》中强调,供移植用非血缘骨髓造血干细胞应当由中华骨髓库提供,供移植用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应当由国家卫生计生委批准设置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提供。

二、脐带血的优势脐带血的优势在于易于获取,供者没有任何痛苦;对配型要求低,更容易找到;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低;脐带血中除了丰富造血干细胞外, 还有间充质干细胞,NK细胞等。

探讨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探讨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有得 到根 治性切 除。
2化 疗
化疗按给药途径分为全 身化疗 和肝动脉局部灌注化疗 ( H A 1 )。
2 . 1 全 身 化疗 可使 约 1 / 3 的患 者 达 到 完 全 或 部 分 缓 解 ,常 用 的一 线药 物 是C F 、5 - F u ,在 美 国 ,目前 常用 的 是5 - F u + C F 和 伊立 替 康 ( C P T 2 1 1 ),有 报道 1 5 %~2 5 %的患者经全 身化疗 后 ,可再行 根治
个危 险 因子为 1 分 ,评分 越高生 存率 越低 ,中位 生存 期越短 ,0 分 的
J a n u a r y 2 0 1 3 , Vo 1 . 1 1 。 No . 3
转移灶 弥漫分 布于肝脏 、大 血管或 出现在无法手 术的情况下 ,可 以尝 试物理治疗 。 5分子 生物 学治疗 随着 目前分子生物学和基 因工程的发展 , 基 因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 已成为热点 。其原 理是通过基 因直接转 导人肿瘤 ,从 而达 到增加肿瘤 对药物 的敏感性 ,以恢复肿瘤抑癌 基因的作用 ,增强抗 肿瘤免疫 。包 括H S V1 一 T K / 羟 甲基无环鸟苷 ( G C V)系统和胞 嘧啶脱 氨酶 ( C D)/ 氟 胞嘧啶 ( 5 一 F C )系统 是通过基 因工程 改造某些D N A 病毒的溶瘤株 ,使 其特异性地对肿瘤细胞产生溶瘤作用 , 这一疗法被认 为很有前途 。 综上所述 ,大肠 癌是常见的消化道 肿瘤 ,其发病 率及 病死率近 年 在世界范 围内呈上升趋 势 ,且约l / 3 以上发生肝转移 。对此类 患者 的个 体化治疗 ,科学的采用不 同的治疗方法 以获得 更佳 的治疗效果是 目前
营养血供主要由门静脉提供,而转移灶的营养血供由肝动脉提供。有

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与伦理原则

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与伦理原则

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与伦理原则1. 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定义和意义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种治疗血液系统疾病的方法,通过从脐带血中提取干细胞,进行净化和储存后输回患者体内,以重建造血系统。

这种治疗方法具有来源广泛、排斥反应低等优势,对于一些无法通过传统药物治疗的疾病,具有很大的疗效。

2. 伦理原则在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重要性伦理原则在医学领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在涉及人体干细胞和生命的医学技术中更是重中之重。

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涉及到生命的保存和使用,因此必须严格遵循伦理原则,以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尊严。

3. 伦理原则在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在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首先需要遵循知情同意原则,即在进行干细胞采集时,需要经过捐赠者的明确同意。

其次是隐私和保密原则,在干细胞采集和储存过程中,需要确保捐赠者的个人信息和隐私得到妥善保护。

公平和公正原则也需得到充分尊重,即在干细胞的使用和分配过程中,应当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需要患者,不偏袒任何一方。

4.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文章的写手,我个人认为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项伟大的医学技术,能够拯救无数患者的生命。

然而,在使用这项技术时,必须严格遵循伦理原则,尊重捐赠者的意愿和权益,以及患者的生命和尊严。

只有在伦理原则的保障下,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才能更好地造福人类。

5. 总结与回顾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项具有巨大潜力的医学技术,但其应用必须严格遵循伦理原则。

只有在伦理原则的指导下,这项技术才能真正实现其医学和人道主义的价值。

希望未来在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的发展中,伦理原则能够得到更加严格和有效的保障,从而更好地造福人类。

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cord blood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CBHSCT)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医学技术,它可以帮助治疗一系列的血液系统疾病,包括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贫血等。

人脐带血干细胞的应用研究

人脐带血干细胞的应用研究

人臍带血干细胞的应用研究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和分化能力的细胞,可以分化成多种不同类型的细胞,包括神经细胞、心肌细胞、肝细胞等。

随着stem cell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干细胞疗法的应用前景,人臍带血干细胞就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来源。

一、人臍带血干细胞简介人臍带血内含有丰富的干细胞和血细胞,是诞生后不久可供采集的一种很好的来源。

相比于成人骨髓和外周血采集,人臍带血的采集更加简便、无痛苦且低风险。

据统计,全球有80%的人口存储了自己或家人的臍带血干细胞。

臍带血干细胞因其从自身获得、构成相对纯净的干细胞库、易于操作、成本相对较低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对各种来源的干细胞进行比较实验后,人臍带血干细胞的临床应用效果相对更好,特别是对于某些难治的疾病,如几种遗传性疾病、免疫系统和血液系统的疾病等,臍带血干细胞得到广泛的应用。

二、臍带血干细胞在医学上的应用1. 动物实验臍带血干细胞在治疗动物模型中显示出很高的疗效。

在多个动物模型中,小鼠和大鼠的实验结果表明,臍带血干细胞可以促进骨髓移植细胞的再生、提高脊髓受伤患者的神经功能、实现肌肉和心脏的自我修复等。

因此,臍带血干细胞被视为一种有望用于疾病治疗的新型细胞源。

2. 免疫系统疾病近年来,免疫系统疾病发病率逐渐上升,成为医学领域一个难把握的难点。

主要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侵袭性感染疾病等。

干细胞疗法使治疗免疫系统疾病成为了可能,人臍带血干细胞则是一种良好的免疫抑制物质。

外泌体和干细胞直接给药可产生对免疫调节的影响。

3. 血液系统疾病分化为红、白血细胞和血小板的干细胞,是造血的重要源头。

人臍带血包含大量的造血干细胞。

对于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等,干细胞移植已成为治疗方法之一,而且疗效较好。

对于高危人群,存储臍带血还可保障日后的干细胞疗法使用。

4. 神经系统疾病在干细胞研究和应用的领域中,神经系统疾病是更加挑战性的应用之一,这是由于髓鞘轴突原生细胞数量有限以及成人神经细胞具有普遍的组织特定性,再加上神经系统细胞的复杂结构和功能导致的。

脐带血干细胞的临床应用

脐带血干细胞的临床应用
胚胎干细胞:致瘤性是瓶颈,还未满足安全性旳要求。
间充质干细胞:无致瘤性、不引起免疫排斥反应、能够 在体外安全旳扩增到一定数量,能够满足临床应用旳安 全性要求。
脐血干细胞:技术比较成熟,能够满足临床应用旳安全 性要求。
神经干细胞: 无致瘤性、能够在体外安全旳扩增,同步 其特殊旳应用环境确保了其临床应用安全性。
伴随干细胞技术旳逐渐成熟 ,开始出现了真正意义上干 细胞移植旳临床研究。
例如:2023年德国 Dusseldorf大学旳Bodo
随即,类似旳干细胞治疗在全世界迅速开展起 来,虽然仍存在某些争论,但毕竟在应用于临 床、真正治疗人类旳疾病上迈出了崭新旳步伐。
目前普遍以为干细胞移植治疗可广泛应用于神 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如 心肌梗死)、血液病、糖尿病以及某些本身免疫 系统疾病等。
潜在旳风险性--有害微生物
• 因为目前干细胞移植治疗常用旳方式都要对 干细胞进行一定时间旳培养保存,为确保临 床使用旳人类干细胞旳安全、可靠、严格控 制旳原则化程序操作显得尤为主要
• 原则化程序操作 • 严格微生物检验
问题旳处理
• 对于异源性有害基因旳导入问题,因为其主 要针对核移植技术,尚处于试验阶段,所以 尚不构成干细胞技术应用旳主要风险。
• 对于外界有害微生物旳带入问题能够经过原 则化操作程序以及质控程序予以处理。
• 然而,干细胞旳致瘤性、免疫排斥可能性以 及细胞在体外培养后旳遗传稳定性问题是由 干细胞本身旳特征决定旳。干细胞旳种类不 同,以上风险性旳体现也各不相同
• 问题:是不是目前全部干细胞均合用与临床 治疗?
五、几种干细胞安全性比较
脐带血干细胞的临床 应用
一、干细胞旳基本概念
干细胞(stem cell): 干细胞是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和

脐血造血干细胞体外扩增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脐血造血干细胞体外扩增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脐血造血干细胞体外扩增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刘会兰;孙自敏;王祖贻
【期刊名称】《医学综述》
【年(卷),期】2003(009)007
【摘要】@@ 脐血作为一种新的造血干细胞(haematopoietic stem cell,HSC)移植的供源,具有造血干/祖细胞含量高、来源丰富、易于采集、对供体无危害、致命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disease,GVHD)发生率低、移植时对HLA
位点不合耐受性高、比较纯净如CMV感染率低、无肿瘤细胞污染及从配型到获得供源时间短等优点,近年来备受关注,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实体瘤、骨髓衰竭性疾病及一些先天性疾病等.
【总页数】3页(P438-440)
【作者】刘会兰;孙自敏;王祖贻
【作者单位】安徽省立医院,安徽,合肥,230001;安徽省立医院,安徽,合肥,230001;安徽省立医院,安徽,合肥,23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92.4
【相关文献】
1.人脐血造血干细胞体外扩增方法初探 [J], 曲鑫建;李惠侠;丰美福;孙世铎
2.人脐血CD34+造血干细胞的分离和体外扩增培养问题 [J], 王丹丹;贺雪萍;武文杰;李茜;韩俊领
3.UM171体外扩增脐血造血干细胞的机制 [J], 徐诗琪;丁亚辉;张宇;纪庆;杨铭;李迎辉;高瀛岱
4.猪苓多糖对脐血造血干细胞体外扩增及干细胞移植后免疫重建的调节效应 [J], 潘万龙;李淑萍;唐恩洁;赵粉琴;罗慧英;尹少甫
5.UM171体外扩增脐血造血干细胞的机制 [J], 徐诗琪;丁亚辉;张宇;纪庆;杨铭;李迎辉;高瀛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脐血干细胞移植的研究及临床应用

脐血干细胞移植的研究及临床应用

脐血干细胞移植的研究及临床应用
周飞;张小芬
【期刊名称】《医学综述》
【年(卷),期】2006(12)19
【摘要】脐血作为干细胞的主要来源,近年来国内外对其进行了大量的基础性研究和临床探索.已经证实脐血中含有大量造血干细胞、丰富的间充质干细胞.临床干细胞移植治疗采用脐血具有诸多优势,如来源丰富,组织配型时间短,抗原表达弱,加之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及加速造血恢复等影响,脐血的移植成功率高,移植反应弱、移植物抗宿主病少见.目前脐血移植治疗的疾病已经达到80余种,治疗的患者全世界已经超过了6000例.脐血移植已经在恶性肿瘤、免疫缺陷、心脏病、神经系统损伤、组织器官修复、糖尿病、血管疾病等的治疗上显示巨大的潜力.
【总页数】3页(P1183-1185)
【作者】周飞;张小芬
【作者单位】浙江省乐清市第二人民医院,浙江,乐清,325600;浙江省乐清市第二人民医院,浙江,乐清,3256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57.7;R392.4
【相关文献】
1.人脐血干细胞移植术治疗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应用与观察 [J], 李浩;周翔天;殷俊;刘艳艳;叶英;李家斌
2.脐血干细胞移植临床应用研究护理中的医学伦理学思考与对策 [J], 杜玲;韩瑛;文莉
3.不同年龄脐血干细胞移植患儿癌因性疲乏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调查研究 [J], 黄璐;吴云;宋瑰琦
4.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非血液学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J], 刘洋;郑媛媛;陈义柱;赵静;李建有;吴明远;孙泉
5.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非血液学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J], 刘洋; 郑媛媛; 陈义柱; 赵静; 李建有; 吴明远; 孙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研究进展

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研究进展
收稿日期: 2020-05-14
基金项目: 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 ( Z181100001718032)
第一作者: 徐世侠 (1965—) , 男, 山东冠县人, 副主任医师, 博士, 主要从事儿童血液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工作。
E-mail: xushixia65@ hotmail. com
— 1 —
1 脐血库及 UCBT
1993 年美国纽约血液中心建立了世界第一家脐血库并于 1998 年成立了脐血库网络 [4] 。 脐血库分为
私人脐血库和公共脐血库, 脐血可长期冷冻保存 20 年以上且其生物特性不受影响。 目前全世界 100 多
个国家超过 400 万份脐血被储存在私人脐血库中, 超过 80 万份脐血储存在当地的公共脐血库中, 但利
新的方法。 现就近年来脐血移植的改进措施、 脐血的选择及脐血在其他疾病的应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 脐血; 干细胞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细胞治疗
DOI: 10. 3969 / j. issn. 1674-490X. 2021. 03. 001
中图分类号: R5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490X(2021)03-0001-06
lower incidence of GVHD ( graft-versus-host diseases, GVHD) . The improvement of cord blood transplantation
technology has also brought better curative effect to the patients.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umbilical cord blood
摘要: 脐血已逐渐成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的干细胞来源。 尽管移植后感染相关病死率稍高,

脐带血干细胞的临床应用-精品文档

脐带血干细胞的临床应用-精品文档
1.损伤的修复、组 织再生和替代; 2.免疫“监控”与 调节; 3.细胞作用微环境 的改善; 4.改善微循环和受 损组织的血供,参与 血管形成; 5.分泌细胞因子…
三、干细胞人体应用史
最早在人体自身进行细胞移植的尝试是在20世 纪80年代。墨西哥学者报道,将帕金森病患者 自身的肾上腺DA的嗜铬细胞移植到脑内黑质一 纹状体区可产生明显的治疗效果。 1969年:第一例骨髓移植(美华盛顿大学多纳 尔.托马斯);1988年第一例脐血移植(法国、 范可尼氏贫血);2019年第一例脐血冻存并成 功移植(巴西)等等。
潜在的风险性--免疫排斥反应
• 在进行移植治疗的过程中,由主要组织相容 性复合物MHC-I类分子引起的CD8+CTL细胞 识别的严重程度与细胞表面MHC-I类分子表 达水平有关 ,由II类分子激活的CD4+-Thl迟 发性超敏反应,能导致长期的免疫细胞浸润 及炎症因子的释放 • 干细胞是否表达这些分子从而引发免疫排斥 反应?
• 干细胞移植治疗可能潜在的风险性主要包括 –1、引起肿瘤的形成 –2、可能发生的免疫排斥反应 –3、异源性有害基因的导入 –4、外界有害微生物的带入
潜在的风险性--致瘤性
• 某些干细胞,如胚胎干细胞尤其是分化不全 的胚胎干细胞植入动物体内有可能导致畸胎 瘤的形成
• 移植后的干细胞会不会出现移行到不适当的 部位而后分化成的类型与该部位不合的组织 ?
六、脐带血干细胞安全性评价
脐带血干细胞是研究比较早的一类干细胞,其 技术相对比较成熟。 同时由于其自身的特性决定了它的无致瘤性、 低免疫原性以及不存在体外长期培养后遗传稳 定性发生改变的风险,因此脐带血干细胞亦能 满足干细胞移植治疗的安全性要求。
七、安全性结论
可见,并非所以种类的干细胞均适用于目前 的干细胞移植治疗。

脐带血干细胞移植现状综述

脐带血干细胞移植现状综述

脐带血干细胞移植现状综述发布时间:2022-02-14T06:55:52.705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11期作者:赵琨[导读] 现代研究研究证明,在人体脐带血中包含着非常多的造血干细胞,来源于脐带血的造血干细胞具备低免疫原性与高增殖性,因此近些年关于脐带血干细胞移植方面的研究非常多。

目前很多国家都建立了脐带血库,旨在有效降低干细胞移植患者的配型难度,更好的服务于患者。

江苏和泽干细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摘要:现代研究研究证明,在人体脐带血中包含着非常多的造血干细胞,来源于脐带血的造血干细胞具备低免疫原性与高增殖性,因此近些年关于脐带血干细胞移植方面的研究非常多。

目前很多国家都建立了脐带血库,旨在有效降低干细胞移植患者的配型难度,更好的服务于患者。

文章对脐带血干细胞移植现状优点展开了分析,并对其具体应用进行了综述,梳理并总结了当前脐带血干细胞移植存在的问题,旨在进一步提升脐带血干细胞移植工作的成效。

关键词:脐带血;干细胞移植;低免疫原性脐带血是胎儿娩出、脐带结扎后残留于胎盘以及脐带中的血液,在以往这部分组织都被作为废弃物所丢弃。

但是近些年伴随着现代医学的高速发展,脐带血的优质特征与作用逐渐被发掘出来,脐带血干细胞移植也愈来愈被医疗人员所重视。

为了进一步推动脐带血干细胞移植在疾病治疗领域的应用,全球很多国家都建立了脐带血干细胞库,相关调查显示,应用这些干细胞已经成功实现了50000多位患者的治疗,所以,对脐带血干细胞移植工作进行研究非常必要。

1脐带血干细胞移植与优点分析 1.1干细胞移植脐带血含有造血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内皮祖代细胞等多种类型的干细胞。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脐带血干细胞能够分化成人体所有类型的细胞,如神经、软骨、脂肪、肌肉细胞等。

脐带血干细胞的这些优势特征,使得它在临床上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

还有,脐带血干细胞免疫排斥反应非常微弱,所以脐带血干细胞移植能够涵盖无关系的供体移植和具有血缘关系的供体移植。

脐带血干细胞移植在造血系统疾病治疗方面探索

脐带血干细胞移植在造血系统疾病治疗方面探索

脐带血干细胞移植在造血系统疾病治疗方面探索脐带血干细胞移植是一种新兴的造血系统疾病治疗方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这种治疗方式已经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本文将从脐带血干细胞的来源、移植过程以及在治疗造血系统疾病方面的应用进行探讨。

首先,脐带血干细胞的来源是胎儿的脐带。

与传统的骨髓移植相比,脐带血移植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首先,脐带血的提取相对简便,手术创伤小且无需侵入性。

其次,脐带血中含有丰富的干细胞,这些干细胞可以分化为多种不同类型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此外,脐带血干细胞的移植组织相对较低,患者的免疫排斥反应较少。

脐带血干细胞移植的过程主要包括获得、处理和输注三个环节。

首先,在胎儿出生后的十分钟内采集脐带血样本,并使用特定的采集袋将其贮存。

然后,样本会被送往专门的实验室进行处理。

在处理过程中,干细胞会被筛选和分离出来,并进行相关的检测以确保其质量。

最后,处理后的干细胞会被注入到患者体内,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这些干细胞就能够为患者提供新的血液细胞。

在治疗造血系统疾病方面,脐带血干细胞移植已经取得了一些令人鼓舞的成果。

首先,对于一些先天性血液病,如重型再障、重型地中海贫血等,脐带血干细胞移植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这些疾病导致患者造血功能异常,通过移植健康的脐带血干细胞,可以达到重构患者造血系统的目的。

其次,脐带血干细胞移植也在治疗一些恶性血液肿瘤,如白血病和淋巴瘤方面展现出潜力。

脐带血干细胞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此外,脐带血干细胞移植也可以用于治疗造血系统疾病相关的疾病并发症。

根据研究,脐带血干细胞移植可以改善患者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降低输血需求和增加抗感染能力。

这些优势使得脐带血干细胞移植在治疗一些其他伴随全身影响的疾病中具备潜力。

然而,脐带血干细胞移植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干细胞数量有限,患者需要的移植干细胞数量可能无法满足。

这需要改进干细胞的扩增技术和选择更具分化潜能的干细胞亚群。

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扩增技术研究进展

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扩增技术研究进展

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扩增技术研究进展摘要:自从1988年运用脐带血移植治愈了Fanconi患者以来,便开始了脐血的研究,脐带血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体外进行脐带血造血干细胞(CB HSCs)的扩增可以产生数量较多的细胞,解决了单份脐带血移植的缺陷。

本文介绍了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扩增技术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扩增技术1脐带血造血干细胞(CB HSCs)可移植性研究表明CB中有丰富的HSCs,其含量与骨髓(BM)是一致的,但是HSCs亚群的比例不同。

CB的单个细胞中CD34+的细胞含量低于BM,CD34+/CD38-的细胞含量与BM相似,CD34+/CD38-/HLA-DR-的细胞含量高于BM,CB HSCs的扩增和增殖能力要高于BM HSCs,可以对体外扩增的HSCs造血能力进行重建。

如果将CB以及BM CD34+细胞输入体内,可以产生同样的造血能力,如果将它们移植入SCID-hu bone 小鼠体内,CB的植入效果要优于BM。

CB HSCs会分泌一些满足自身成长的因子,受到细胞因子的作用,CB HSCs会迅速的进行细胞增殖,且其细胞粒端长于BM细胞,表明CB HSCs具有可移植性。

2影响体外扩增的因素CB HSCs的体外扩期特性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培养条件、细胞因子等。

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2.1起始培养细胞进行造血干细胞扩增研究时,用分选CD34+做为起始培养细胞,进行体外扩增,CD34+细胞的纯度对其定向分化能力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为这些非纯化细胞会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改变培养体系的PH值,通过细胞纯化可以减少脐带血标本中的非目标细胞的含量。

通过对CD34+的纯化效果与HSCs的扩增效果进行对比,可以看到CD34+细胞和总HSCs扩增比例要高于HSCs。

CD34+的纯度对细胞扩增程度也会产生影响,如果纯度为62%,则可以收到最好的细胞扩增效果,实验表明并非纯度越高扩增效果就越好,具体原因可能是CD34+纯化技术会丢失部分细胞。

脐带血衍生干细胞的临床应用前景及相关问题

脐带血衍生干细胞的临床应用前景及相关问题

脐带血衍生干细胞的临床应用前景及相关问题段越1 朱将虎1 林锦1,2(1.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 新生儿科,浙江 温州 325027;2.美国纽约西奈山医学中心 新生儿科,美国 纽约 10029)·专题笔谈· 脐带血里存在着大量的造血干细胞以及具有治疗潜力的其他类型的干细胞[1-2]。

20世纪90年代初,科学家成功地使用了脐带血重建移植患者的血液和免疫系统。

脐带血衍生干细胞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强大的增殖能力以及较小的伦理争议,此外,与源自成人组织的干细胞相比,新生儿干细胞接触病毒和环境毒素的风险较低,脐带血还可以冷冻保存供以后使用,因此,很多脐血库得以建立[3]。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许多脐血库的规模不断扩大,除了脐带血以外还一起冷冻保存其他组织,如脐带、胎盘、羊水和羊膜。

这些组织除了用作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的储存库之外,还可以从中分离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以及其他可能具有治疗价值的细胞亚群[4]。

本综述简要介绍脐带血干细胞研究现状和脐带血衍生干细胞的临床应用前景,以及有关脐血库的经济学和脐带血生物经济学的相关问题。

1 脐带血造血干细胞 据估计,每毫升脐带血中大约有100 000个干细胞。

脐带血中造血干细胞的增殖能力远远超过骨髓造血干细胞[5]。

脐带血可以在室温下收集,并冷冻保存20余年,然后通过有效解冻恢复造血干细胞的活性[6]。

自成功进行第1例人体脐带血移植以来,全世界已建立了不少脐血库,主要用于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脐带血收集和冷冻保存。

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至今已经在80多种不同疾病的治疗上使用过。

这些疾病包括各种类型的白血病、霍奇金和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免疫缺陷和代谢/储存疾病、地中海贫血、范可尼贫血和其他骨髓衰竭等[7]。

我国在脐带血移植治疗白血病及再生障碍性贫血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展[8-11]。

脐血造血干细胞回输方法探讨

脐血造血干细胞回输方法探讨

脐血造血干细胞回输方法探讨
先文静;金慧玉;韩文杰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年(卷),期】2007(023)023
【摘要】@@ 目前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根治儿童恶性或难治性血液病、遗传性疾病、免疫性疾病及某些实体瘤的有效方法[1].由于找到合适的脐血配型不易,且价格昂贵、血量较少,每袋脐血约40 ml,含造血干细胞数为(8~15)×108个,每毫升脐血中含造血干细胞数为(0.200~0.375)×108个.脐血中造血干细胞数量的多少是移植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造血干细胞数量越高,移植后造血系统重建越快,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发病率就越低,故造血干细胞回输体内的数量会直接影响移植及预后效果.我院对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回输的方法进行改进,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总页数】1页(P77)
【作者】先文静;金慧玉;韩文杰
【作者单位】100037,北京,海军总医院;100037,北京,海军总医院;100037,北京,海军总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
【相关文献】
1.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中脐血输注的护理 [J], 卢妤;林妙娴
2.脐血造血干细胞回输方法探讨 [J], 先文静;金慧玉;韩文杰
3.2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脐血造血干细胞回输后并发高血压的护理 [J], 胡明双;陈欣;万希伟;吴萍;许静
4.不加羟乙基淀粉(HES)分离脐血造血干细胞的方法探讨 [J], 赵清刚;雒猛;高峰;王忠;王洪宝;刘庆凯;楚中华;侯怀水
5.脐血造血干细胞低温保存方法探讨 [J], 朱为国;邢献志;黄志光;钱新华;程少杰;周芷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应用:现状与概况及未来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应用:现状与概况及未来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应用:现状与概况及未来《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学术部【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年(卷),期】2010(014)001【总页数】2页(P140-141)【关键词】干细胞;造血干细胞;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临床应用【作者】《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学术部【作者单位】《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学术部,辽宁省沈阳市,110004【正文语种】中文文章导语:○自体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适用于哪些疾病的治疗?○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缺点在哪?○异体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为何受到医学界的重视?○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手段为何得到普便适用?○外周血CD34 细胞移植中,自体移植和异体移植都有哪些优势?○混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为造血干细胞移植开辟新途径?○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为何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关键词:干细胞;造血干细胞;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临床应用0 引言造血干细胞是存在于造血组织中的一群原始造血细胞,也可以说它是一切血细胞的原始细胞。

造血干细胞的理论基础是造血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及分化成熟为各种血细胞和免疫活性细胞的能力。

造血干细胞不仅重建了患者的造血功能,亦重建了患者的免疫功能。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指将各种来源的骨髓造血干细胞、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或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在患者接受超剂量化疗或放疗后,通过静脉输注植入患者体内,重建患者由于各种原因被摧毁或已衰竭的造血及免疫功能。

自从1955年Thomas首先开展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以来,造血干细胞被广泛地应用于血液病的临床治疗实践中,已成为治疗和治愈恶性血液病、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实体瘤等病的最有效方法。

1 造血干细胞临床应用的分类与现状造血干细胞可在临床各科应用其分类,见图1。

图1 造血干细胞在临床应用的分类与现状1.1 自体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应用自体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主要适应于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以及重症贫血,多发性骨髓瘤,某些恶性实体瘤:神经母细胞瘤、乳腺癌、卵巢癌、小细胞肺癌、黑色素瘤、骨肉瘤等的治疗。

脐血造血细胞移植

脐血造血细胞移植

脐血造血细胞移植
张洪泉
【期刊名称】《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
【年(卷),期】1993(020)002
【摘要】脐血中含有丰富的造血细胞。

这些造血细胞具有增殖能力强,对造血因子的反应性高等特点。

动物实验表明,脐血中的造血细胞具有造血重建功能。

近两年来,脐血造血细胞移植的临床成功为造血细胞移植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

【总页数】4页(P84-87)
【作者】张洪泉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57.1
【相关文献】
1.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中脐血输注的护理 [J], 卢妤;林妙娴
2.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60例应用脐血与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对比性研究 [J], 葛林阜;周芳;余喆;孔凡盛;刘希民;方圆;解琳娜;宋宁霞;盛帅
3.1例Krabbe病患儿非血缘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护理 [J], 邝彩云;杨凡;邹彩莲
4.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研究进展 [J], 徐世侠;唐湘凤
5.自体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三例并文献复习 [J], 詹丽萍;阙丽萍;陈晗;吴正宙;刘典典;王开美;徐宏贵;方建培;黄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I:10.3969/cmba.j.issn.1673-713X.2013.03.012 ·综述· 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在临床上的应用研究邵惠训1988 年,法国 Gluckman 等采用脐带血移植治疗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以来,脐带血作为造血干细胞(HSCs)代用品治疗血液病备受人们关注[1]。

脐带血造血干细胞(umbilical cord blood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UCB-HSCs)移植成功,带动和拓展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UC-MSCs)和非常小类胚胎干细胞(very small embryonic-like stem cells,VSEL-SCs)移植的建立和应用。

本文着重论述 UCB-HSCs、UC-MSCs 和 VSEL-SCs 移植在临床上的应用。

1 UCB-HSCs、UC-MSCs 和 VSEL-SCs 的来源与特性胎儿是由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成。

受精卵发育分化成胚胎干细胞。

细胞经过增殖和分化,形成各种组织器官,最后形成完整的人体。

胚胎干细胞能诱导分化为人体各种细胞。

HSCs 在体外能大量增殖,经筛选、冻存和复苏不会丧失其原有的活性。

成体干细胞(adult stem cells,ASCs)存在于已经分化的组织中,能自我更新,形成各种组织细胞。

脐带血是胎儿娩出,脐带结扎离断后残留在胎盘和脐带中的血液。

UCB-HSCs、UC-MSCs 和 VSEL-SCs 移植是一种无痛苦、无创伤的治疗方法。

HSCs 移植后,除极少数患者有微热和头痛外,无严重不良反应。

骨髓、外周血、脐带血和脐带都含有 HSCs,都具有较强增殖和多向分化能力。

人体内本来就有一定数量的内源性干细胞,但都处于休眠状态。

当脏器受到损伤时,内源性干细胞迁徙聚集到受伤部位,活化处于休眠状态的干细胞,分化为脏器功能细胞,修复受伤的组织和器官。

然而,体内内源性干细胞数量极少,远远达不到使脏器修复、功能恢复的目的。

因此,需要补充外源性干细胞,进行 HSCs 移植[2-3]。

人类脐带血和脐带中含有比成人骨髓更丰富的 HSCs 和造血刺激因子,具有集落形成能力强,自我更新和增殖潜力强,细胞毒性低的特点。

HSCs 实际上就是 CD34+、CD38–细胞群。

脐带血和脐带 CD34+、CD38–细胞的增殖分化能力高于骨髓,少量脐带血就能满足临床移植之需。

与骨髓和外周血相比,UCB-HSCs 来源丰富,采集方法简便,采集脐带血对供者和胎儿无任何伤害;HLA 配型相合程度要求低,能耐受部分组织相容性抗原差异,脐带血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概率很低;寻找 HLA 相合的脐带血所需时间较短;HSCs 移植后,感染病毒的风险很小;脐带血中的免疫细胞(T 细胞、B 细胞和 NK 细胞)发育不成熟,细胞表面的抗原性很弱,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对未分化细胞识别能力很低,从而避免了 HSCs 移植引发的免疫排斥反应和超敏感反应[4]。

脐带血中还存在多种非造血干细胞和前体细胞。

UCB-HSCs、UC-MSCs 和 VSEL-SCs 移植较非亲缘关系的骨髓移植更具优势,在临床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5]。

UC-MSCs 是一种成体干细胞,具备 T 细胞基本特性,来源于发育早期中胚层的多能干细胞,具有高度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存在于骨髓造血微循环内,支持骨髓 HSCs 生长。

UC-MSCs 很稳定,无毒性,无致癌性,无免疫排斥作用[6]。

在发育的不同阶段和特定环境,可分化为多种细胞。

UC-MSCs 在脐带血中数量很少,可从脐带分离培养[7]。

UC-MSCs 能分化为骨、软骨、神经、肝脏、骨骼肌、脂肪、内皮和纤维细胞,应用于组织损伤修复、基因治疗和 HSCs 共移植。

VSEL-SCs 存在于骨髓和脂肪组织中,是一类稀少的多能干细胞,具有胚胎干细胞的典型特征,有再生成各种人体细胞的潜能[8-9]。

在组织器官受损时,VSEL-SCs 可从骨髓释放到血液循环,参与损伤脏器的修复。

可用 G-CSF 将骨髓中的 VSEL-SCs 动员释放到外周血,通过血浆置换法收集。

VSEL-SCs 可冰冻长期保存,以备将来医疗之需。

VSEL-SCs 经体外培养,可分化成各种三胚层细胞系。

2 UCB-HSCs 的制备和移植程序采集和保存脐带血和脐带的机构需要通过卫生部审批。

在中心城市都应建立脐带血库。

年龄在 18 ~ 35 周岁的健康孕妇,怀孕期间各种检测指标正常,无孕期并发症,都可作为采集脐带血和脐带的供体。

孕妇入院时,必须携带脐带血库发给的脐带血采集用具。

孕妇分娩前提醒助产医生协助抽取母血,采集脐带血和脐带,并通知当地脐带血库。

脐带血库应安排具有恒温设备的收采脐带血和脐带的车辆,在18 h 内前往孕妇待产医院收取脐带血和脐带,以确保脐带血和脐带细胞活性。

脐带血库在 60 个工作日内确认脐带血和脐带是否符合入库储存标准。

脐带血和脐带在理论上可长期保存。

开展 UCB-HSCs 移植的医院,应具有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措施的临床实验室和有细胞计数和 HLA 组织配型的作者单位:100012 北京实验动物研究中心,Email:huixunshao@ 收稿日期:2013-01-27检测能力。

HLA 在血清学上分为 HLA-A、B、C 和HLA-DR、DQ。

同基因孪生兄弟姐妹 HLA相合率为 100%,异基因孪生或亲兄弟姐妹为 1/4,人类非血缘关系的 HLA 相合率为1/400 ~ 1/10000。

用流式细胞仪从产妇脐带血分选出 CD34+ 和 CD38– 标记的脐带血原始细胞,在添加 IL-3、IL-6、GM-CSF、EPO、IGF-1 和 SCF 混合因子的干细胞培养基内进行增殖。

UCB-HSCs 一般采用静脉输入给受者。

股骨内注射能快速产生高水平的髓系和红系细胞,值得关注。

用双份脐带血移植可克服单份脐带血细胞数量不足之虞。

3 UC-MSCs 的制备和移植程序在 GMP 实验室内,将新鲜采集的脐带剪成 1 ~ 2 mm3的组织块,先后用 0.075% II 型胶原酶和0.125% 胰酶消化。

消化产物经 100 μm 滤器过滤,获得细胞悬液。

离心后重悬于 5% 胎牛血清的 LG-DMEM 培养基,接种培养瓶内,置 CO2孵箱 37 ℃培养。

细胞达 80% 融合时,用0.25% 胰酶消化传代。

移植用 UC-MSCs 为第 2 ~ 4 代细胞,经静脉输注给受者。

输入的细胞数应为 1 × 106/kg 体重。

4 HSCs 移植的临床应用4.1 抗衰老通过体外 HSCs 移植,抑制衰老。

输入干细胞或活化体内处于休眠状态的干细胞,系统提高全身细胞更新能力和活性,改善组织和器官功能。

HSCs 移植抗衰老最适合于中年人。

在这一时期,人的衰老是可逆的。

HSCs 移植用于隆胸、丰唇、隆下巴和皮肤除皱。

干细胞植入人体后,经血流迁徙到表皮,释放出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促进胶原蛋白生长,使皮肤恢复弹性、白皙、富有光泽。

保护真皮层成纤维细胞免受氧化游离和紫外线侵袭。

HSCs 移植使皮下组织充盈,皮肤红润,皱纹和色素沉着减少。

人的心情也变得舒畅、愉悦。

干细胞美容尚处于研究实验阶段,技术尚不成熟,事故常有发生。

卫生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尚未批准干细胞产品用于美容。

4.2 抗肿瘤在人体免疫系统,有两种专门抗击肿瘤的细胞,一种是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能激活人体免疫应答,主动搜索和识别肿瘤细胞,抑制肿瘤形成和扩散;另一种是细胞因子活化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

DCs 由 CD34+和 CD14+细胞产生,存在于骨髓、脐带血、脐带组织和外周血中,是人体内功能强大的抗原提呈细胞,能诱导出抗原特异性细胞毒 T 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发挥着极其重要作用。

CIK 细胞同时表达 CD3+、CD56+两种细胞膜蛋白分子,又称为 NK 细胞样 T 细胞,能主动识别和定向精确杀灭肿瘤细胞,防止肿瘤的扩散和转移。

而不损伤正常组织和细胞,对人体无毒副反应。

CIK 细胞是人体外周血或脐带血在体外用多种细胞因子诱导而获得的一群异质细胞,是一种新型、高效、广谱杀伤肿瘤的免疫效应细胞。

脐带血 CIK 细胞体外扩增快,杀伤肿瘤细胞活性强,对肿瘤细胞的作用优于外周血 CIK 细胞。

DCs 与 CIK 共育,能相互调节,增加细胞因子释放,使 CIK 细胞溶瘤活性显著增强,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更加具有特异性,能大幅度提升人体免疫力。

CIK 细胞扩增效率高,抗击细胞凋亡、杀灭肿瘤活性明显高于 LAK 细胞。

肿瘤患者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后,由于体内尚有少量肿瘤细胞残留,常引起肿瘤复发。

DCs-CIK 细胞移植能防止微小残留病作祟,杀灭残留在血液和淋巴液内的肿瘤细胞。

这就是 Steinman 与美国斯坦福大学创建的“CLS(care life of science)细胞免疫治疗技术”。

CLS 技术从根本上治疗和控制肿瘤生长,防止肿瘤复发。

Steinman 因此获得了 2011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在健康人体,DCs 和 CIK 细胞数量极少,在肿瘤患者体内数量更少。

在脐带血和脐带中,能分离到这两种细胞,经培养和活化,再回输到患者体内,有效清除血液和淋巴液中残存的肿瘤细胞,抑制肿瘤复发和转移。

适用于不同病期的肿瘤患者治疗。

DCs-CIK 细胞移植与手术治疗、放疗和化疗联合使用,效果更加显著。

CLS 技术在美国的临床实验表明,提高了肿瘤患者 5 年生存率近一倍,这标志着肿瘤患者的命运已被改写,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10-13]。

HSCs 移植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恶性淋巴瘤、白血病、肺癌、大肠癌、前列腺癌、乳腺癌和其他恶性肿瘤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14]。

2010 年 4 月 29 日,美国 FDA 批淮了DCs 疫苗治疗前列腺癌。

DCs-CIK 细胞共育,能提高 CIK 细胞对 SMMG-7721 肝癌细胞的杀伤力,其杀灭肿瘤作用比单纯 CIK 细胞更强。

应用肾癌细胞裂解物的 DCs 细胞疫苗联合 CIK 细胞治疗晚期肾癌患者,能诱导特异的抗肾癌免疫反应。

艾辉胜团队建立的微移植疗法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取得了重大进展。

患者接受微量化疗后,输入造血干细胞,能激发患者自身免疫系统,还能清除患者体内残存的癌细胞,降低了感染和罹患肺炎并发症的风险。

微移植疗法不受患者年龄和配型限制,为白血病和肿瘤患者提供了安全高效的新治疗手段[15-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