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物理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温度》教学设计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温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温度的概念,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温度值,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知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通过对温度计使用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温度的概念和单位。
温度计的工作原理、结构和使用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尤其是对体温计特殊结构和使用方法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演示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准备三杯水,一杯热水、一杯温水、一杯冷水。
让几位学生将手指分别放入这三杯中,然后描述自己的感觉。
接着让他们将手指从热水中拿出放入温水中,再从冷水中拿出放入温水中,描述感觉的变化。
提问学生:为什么同样是温水,感觉却不一样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温度。
(二)讲授新课1.温度温度的概念:讲解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强调物体的冷热程度是客观存在的,而人的感觉有时会不准确,比如冬天在室外摸金属和木头,会感觉金属更冷,但实际上它们的温度可能是相同的,只是金属的导热性更好,所以我们需要用科学的方法来测量温度。
温度的单位:介绍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并讲解摄氏度的规定。
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沸水的温度是100℃,在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份就是1℃。
同时提及还有其他的温度单位,如开尔文(K),简单介绍热力学温度T与摄氏温度t的关系:T=t+273.15K。
2.温度计温度计的工作原理:讲解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通过实验演示,将一个装有染色酒精的小玻璃瓶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观察玻璃管中液柱的升降情况,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液体热胀冷缩的现象。
3.1《温度》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3.1《温度》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温度》。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温度概念的引入、摄氏度的定义、体温计的特殊构造及其工作原理、温度计的制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温度的概念,掌握摄氏度的定义,认识体温计和温度计,并能够正确使用它们。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温度的概念,认识摄氏度,能够正确使用温度计和体温计。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通过对温度的学习,使学生体会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体温计的特殊构造及其工作原理。
2. 教学重点:温度的概念,摄氏度的定义,温度计的制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温度计、体温计、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笔记本、课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不同温度的物体(如热水、温水、冷水),让学生感受温度差异,引出温度的概念。
2. 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温度的概念,介绍摄氏度的定义,讲解温度计的制作原理和使用方法,重点讲解体温计的特殊构造及其工作原理。
3. 例题讲解(10分钟)举例说明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和体温计,分析体温计的特殊构造在实际使用中的作用。
4. 随堂练习(5分钟)让学生使用温度计和体温计进行实际操作,练习正确测量温度。
5. 知识拓展(5分钟)介绍摄氏度的历史,以及温度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温度概念、摄氏度定义、温度计与体温计的制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简述温度的概念,并解释摄氏度的定义。
答案: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摄氏度是温度的一种度量单位,定义为水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点与沸点之间的温度间隔,即1摄氏度等于1/100的热力学温标。
2. 题目:请说明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和体温计。
初中物理《温度》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温度》教学设计1000字一、教学目标1.了解温度的概念,掌握温度单位;2.理解温度计的使用原理和种类;3.掌握温度计的读数方法;4.掌握温度变化的影响因素。
二、教学重难点1.温度与热量的概念区分;2.温度计读数的方法;3.温度变化的影响因素。
三、课前准备1. PPT讲解用具;2. 钟表、温度计等物品;3. 各种温度计展示。
四、教学过程1. 热量与温度1.1 温度与热量的区分温度是物体内部分子运动的一种代表,是衡量物体热量状态的物理量。
而热量是物体内部分子或原子的热运动所带来的能量,是热能传递的一种形式。
可以使用温度计来测量温度,但不能直接使用温度计测量热量大小。
1.2 温度单位讲解绝对温度、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的概念和计量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以便学生掌握正确的温度计量方式。
2. 温度计的使用原理和种类2.1 温度计的使用原理介绍传感器原理和温度计的使用原理。
通过一些实例介绍温度计的使用,包括物理水银温度计、电子温度计、红外温度计等。
2.2 温度计的种类主要介绍物理水银温度计、电子温度计、红外测温仪等,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温度计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3. 温度计读数方法3.1 物理水银温度计的读数方法介绍读取物理水银温度计的正确方法。
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读取时不应将眼睛直接对准刻度,而应通过刻度与眼睛之间的字母“N”来读取。
3.2 电子温度计的读数方法介绍电子温度计的读数方法。
使用示波器来观察电子温度计输出的波形,以判断温度的变化。
4. 温度变化的影响因素介绍温度变化的影响因素,包括外部环境、物体热量、物质状态等。
五、课堂检测学生通过PPT上的问题来回答,并进行口头解答和全班讨论。
教师也会通过举实例来巩固学生对温度和温度计概念的掌握。
六、课后作业1.回答温度和热量的概念区别。
2.描述不同类型的温度计种类及其适用范围。
3.列举温度变化的影响因素并进行解释。
4.测量温度并记下数值,将数值转换为摄氏度。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上册 第三章 3.1 温度 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3.1 温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温度的概念,掌握温度的测量方法和计量单位;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使用正确的温度计测量温度的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温度的概念和测量方法;2.教学难点:温度计的使用和测量误差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版教材、课件、实验材料(温度计、水杯、冷热水)、黑板、粉笔;2.学生准备:学生版教材、笔记本、实验报告本。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课1.引入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温度这个词,你们知道温度是什么吗?2.学生回答并讨论。
步骤二:温度的概念1.教师向学生介绍温度的概念:温度是物体内部微观粒子的平均动能的表现,是量化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教师通过图示和实例解释温度的概念,并引导学生理解。
3.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确保他们理解了温度的概念。
步骤三:温度的测量方法1.教师向学生介绍温度的测量方法:使用温度计来测量温度。
2.教师展示温度计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3.学生观察并讨论不同类型的温度计,了解其原理和使用场景。
步骤四:温度计的单位1.教师向学生介绍温度计的计量单位:摄氏度(℃)和华氏度(℉)。
2.教师解释摄氏度和华氏度的关系和转换公式。
3.学生进行比较和举例,加深对温度计单位的理解。
步骤五:温度计的使用及误差分析1.教师通过实验演示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方法。
2.学生按照教师的演示,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杯中的水的温度。
3.学生分组讨论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和影响因素,并将观察结果记录在实验报告本上。
步骤六:实验总结和讨论1.学生汇报不同组的实验结果和观察到的误差情况。
2.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有关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注意事项和误差预防措施。
3.学生思考温度计的误差来源和影响因素,并给出合理的解释。
五、课堂小结1.教师对本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回顾。
初中物理《温度》经典教案教学设计
科目
物理
主备教师
备课时间
课题
温度
总1课时 第2课时
教学
目标
1、理解温度的概念。
2、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
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教学
重点
设计测温度的仪器(温度计)
教学
难点
正确使用温度计
课前
准备
烧杯、冷热水、温度计、体温计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由主备教师撰写)
批 注
(由使用教师补充)
它是这样规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零摄氏度,
把标准大气压下每1份就是1℃。低于0℃用负数表示
例:37℃读作37摄氏度-45℃读做零下45摄氏度
4、体温计: 结构、量程、分度值 使用
5、实验用温度计的使用:
探究:怎样使用?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结论:人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温度往往不可靠,必须采取其他较好的办法。
(2)、探究:有什么方法可以较好的判断出这哪杯水的温度比较高?
学生结论〔……〕
2、温度计:测量温度的仪器
实物观察……各种温度计
结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分类: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实物、录像观察)
3、摄氏温度:字母C代表摄氏温度℃是摄氏温度的单位,读做摄氏度;
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教 学 反 思(由使用教师撰写)
总结:(1)使用前观察量程……所测温度不能超过或低于量程
认清分度值……每小格代表的数值
(2)使用时①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壁
②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③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继续留在被
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温度》物理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3.1 温度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温度的概念.2.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二.重点、难点重点1.摄氏温度的规定及其读法和写法.2.实验室温度计的使用方法.难点体温计、实验室温度计和寒暑表在结构、测量范围、分度值和使用方法上的区别.三、教具:自制温度计,实验用温度计,大烧杯〔能盛下自制温度计的玻璃瓶〕3只,开水,冷水,教师用多媒体课件.2 .让学生自制温度计.来感受热胀冷缩的科学事实,并观察温度计的构造,讨论自温度计的缺点和弊端,提问:如何改进更具有实用性?通过幻灯片来演示温度计改良的过程.3 .温度计的构造和单位.让学生观察手中的温度计,结合幻灯片熟悉温度计的构成局部,提出问题:摄氏温度是如何划分的?4 .摄氏温度的规7E.播放视频,明确摄氏温度的划分方法并练习正确读数,出示幻灯片,让学生了解生温度计,感受温度计的工作原理,观察它的构成和单位小组讨论,如何改良自制温度计,归纳温度计的构造和单位学生思考.学生观看幻灯片,认识温度计的构造,和单位,明确温度单位c观看视频,明确摄氏温度的规定方法练习正确读取温度值,关注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温度值水平,激发学习兴趣, 鼓励学生要有敢于创造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创新水平和大胆想象的精神,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升归纳的水平激起学生的设计热情.使学生通过观察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加深学生对摄氏温度的理解.教会学生正确读数, 强调一些常见温度值,让学生对温度有进一步的熟悉,为以后学习物态变化做铺垫活中常见的一些温度值.三.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1.强调测量工具的正确使用前的注意事项.注意量程,分度值和零刻线,讲述三者的含义,提问三种常见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并进行对比,分析不同的原因2.指导学生小组协作测量水温.巡回指导缺乏之处,教会正确的操作方法.提出问题: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容易出现哪些错误?3.幻灯片出示错误的操作方法.整理总结学生小组讨论,举手答复,其他学生评估, 学习观察量程,分度值和零刻线并进行比较,思考量程和分度值设置不同的原因,学生实验、讨论,举手发言,演示,其他同学评估、补充.学生归纳总结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指出错误操作的原因培养学生的观察水平和思考水平,小组讨论,来增强归纳总结水平,拉近物理和生活的距离.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水平及归纳分析能力.养成标准的实验习惯掌握测量温度的方法,提升动手实践的水平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注学生思考引发学生的兴趣,从意事项.提问:有没有一种温度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引出体温计.四.体温计1.让学生观察体温计和实验用温度计的构造不同之处,回想生活中使用体温计的方法.考虑如何测量和使用.播放视频,学习体温计的正确使用方法.2介绍生活中其他的温度计课堂小结鼓励学生归纳本节课的根底知识要点,巩固所学问题和知识, 出示幻灯片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归纳汇总、,并提出还存在的比照体温计和其他温度计的不同构造,观看视频,练习使用体温计举手发言说明生活中还见过哪些温度计学生小组讨论整理本节课的知识线索,归纳知识要点提出本节课还存在的迷惑和困难而注意提升学生观察事物的水平提升学生动手操作的水平,普及体温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和读数增强学生积极观察生活的热情,贴近生活的学习物理知识.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水平提升学生反思水平和自我评价的水平3.1 温度定义:物体的冷热程度C原理温度〔单位:摄氏度〔C〕温度计{结构〔测量工具温度计、使用。
物理课温度教案高中
物理课温度教案高中课题:温度教学内容分析:温度是物体内部微观分子热运动的有关物理量,也是物体冷热程度的一种表示方式。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学习温度的定义、测量方法以及摄氏温度和开尔文温度的转换关系。
教学目标:1. 知道温度的定义和单位,了解摄氏温度和开尔文温度的转换关系;2. 能够正确使用温度计进行温度测量;3. 能够解决与温度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1. 温度的定义和单位;2. 摄氏温度和开尔文温度的转换。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通过实验或图片展示不同温度下物体的状态变化,引出温度的概念。
二、温度的定义和单位1. 温度的定义:温度是物体内部微观分子热运动的有关物理量。
2. 温度的单位:摄氏度(℃)、开尔文(K),通过示意图和实验演示区分两种温度单位。
三、温度测量1. 温度计的原理:温度计是利用物质的热膨胀性原理制作的,通过热膨胀或热传导实现温度测量。
2. 温度计的种类:水银温度计、电子温度计等,讲解不同温度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四、摄氏温度和开尔文温度的转换1. 摄氏温度和开尔文温度的关系:C = K - 273.15;2. 通过实例讲解摄氏温度和开尔文温度的相互转换。
五、综合练习分发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作业布置布置作业:完成练习题和实验报告,复习温度的定义、测量和转换方法。
七、课堂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温度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温教学目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实验和实例,让学生轻松理解了温度的概念、单位和转换关系。
同时,通过练习和作业,巩固了学生对温度相关知识的掌握。
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温度》教学设计
第三章物态变化三环:自学展示反馈本章讲述的物态变化,是在小学科学课中学过的蒸发、沸腾、水的三态变化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物态变化的规律和特点.而物质在物态变化的过程中总要吸热或放热,即如果没有“吸热”或“放热”过程,就不会发生物态变化,因此本章知识又是以后学习“能及其转化”的基础,同时本章知识与化学课中的物质内容息息相关.因此,学好本章知识对于以后学习和理解本学科和其他学科的知识有很大帮助.本章共有4节:1.第1节“温度”,讲述温度和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以及温度计的使用.2.第2节“熔化和凝固”,介绍了物态变化中的熔化和凝固,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3.第3节“汽化和液化”,介绍了物态变化中的汽化和液化,汽化中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液化的两种方法——压缩体积和降温,以及汽化吸热、液化放热.4.第4节“升华和凝华”,介绍了升华和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热,水循环中的物态变化.5.第5节“跨学科实践:探索厨房中的物态变化问题”,介绍了厨房中的一些常见的物态变化问题.本章教学注重从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物理现象入手,使学生感觉到物理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引起学生共鸣.本章内容涉及大量的物理实验,这些实验大多以科学探究的形式出现,为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学生初步认识思考和分析物理问题的方法,特别是认识实验在物理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教学目标】1.在物理观念方面:理解温度的概念,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理解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的过程及其吸放热情况,能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理解物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2.在科学思维方面:知道气态、固态和液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知道物质的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知道蒸发可以制冷.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能分析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3.在科学探究方面:能完成“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研究物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等实验;能基于实验,提出与物态变化有关的问题;能收集证据,能通过绘制图像得出结论;能完成实验报告.4.在科学态度与责任方面:能认识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对科学有求知欲,乐于探索其中的物理规律;通过探索认识自然界中水循环的过程,体会到自然界的美妙与和谐.【教学重点】摄氏温度的规定与温度计的正确使用;熔化、凝固的现象和规律;晶体和非晶体的不同温度特点;汽化、液化现象;蒸发和沸腾;升华和凝华现象.【教学难点】正确使用温度计;蒸发、沸腾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课时建议】本章共有5节,建议……………….8课时.第1节温度………………………….1课时第2节熔化和凝固………………….2课时第3节汽化和液化………………….2课时第4节升华和凝华………………….1课时第5节跨学科实践:探索厨房中的物态变化问题…….…………1课时本章复习和总结……………………..1课时1.实验探究法:学习本章知识,应多联系生活实际现象,积极动手进行探究实验,通过对实例的分析和对实验的探究,领悟物态变化的概念和特征.2.图像法:本章中用温度—时间图像表示物态变化中熔化、凝固、沸腾的特点和规律,涉及的图像有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水的沸腾图像.第1节温度课题温度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道温度及摄氏温度的规定.2.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3.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4.知道一些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学重点摄氏温度的规定与温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教具准备多媒体、烧杯、冷水、热水、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教学难点正确使用温度计.教学课时1课时课前预习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要准确地判断和测量温度要用温度计.家庭和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2.温度计上的符号℃表示的是摄氏温度.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是100摄氏度,0℃和100℃之间分成100个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3.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弄清它的量程,然后看清它的分度值.4.体温计用于测量人体的温度,可以离开人体读数,而其他常用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章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有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备课笔记新课导入教师用多媒体播放一段有关春、夏、秋、冬季节中水物态变化的影片,引导学生观赏,并思考以下问题:(1)你知道水有几种状态吗?(2)这些状态如何转化?(3)状态变化受什么因素影响?学生回答:(1)水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2)这些状态可以相互转化.(3)状态变化受温度影响.同学们回答得很对,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那么我们如何去判断温度的高低呢?用什么测量仪器去测量温度呢?学完本课,你就会明白了.进行新课温度和摄氏温度1.温度及其测量工具我们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人们有时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这种感觉真的可靠吗?下面我们来做个实验(参见教材P58实验),用我们皮肤的感觉来判断温度的高低.实验过程:三只烧杯中分别装有热水、温水和冷水,一位同学将左手食指伸入热水中,右手食指伸入冷水中,停留一段时间后,将两个食指同时放入温水中,体会两个手指对“温水”的感觉.(教师可选择多名同学上台进行实验体会,其余同学认真观察,比较两个手指的感觉,思考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教师总结:这个实验说明凭感觉判断物体的温度高低是不可靠的,要准确地判断就必须进行测量,要进行测量就要选择科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板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作温度,温度用符号t表示,温度计是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2.自制温度计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教材P59“想想做做”来自制温度计,并思考以下问题:(用多媒体展示)思考题:(1)自制的温度计是根据什么原理来测量温度的?(2)为什么要用小瓶?为什么要用细管?(3)这个仪器有什么缺点?如何改正?(4)怎样用自制温度计测量温度?学生回答:(教师及时点评及补充)(1)自制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2)使用小瓶是为了在装少量水的情况下,而水的深度较大,以便淹没细管下端,同时少量的水也可以使瓶中水热胀冷缩现象更明显,以便观察,使用细管也是为了使细管中水柱位置变化更明显,以便观察.(3)这个仪器的缺点是只能比较温度的大小,而不能准确测出温度值,改正方法是在细管上校对刻度,并标出相应的刻度值.(4)用它测量热水温度时,将它放入热水中,细管中水柱液面上的刻度值,即是热水相应的温度.3.观察常用温度计的结构教师向学生展示三种常用温度计: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和寒暑表.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温度计的结构.备课笔记易错提示:温度只有“高低之分”,没有“有无之别”,物体较热,我们就说它的温度高;物体较冷,我们就说它的温度低.小组问题讨论:玻璃泡的作用是什么?玻璃管内径为什么很细?进行新课生1:温度计由玻璃外壳、玻璃泡、细玻璃管、刻度及符号组成.生2:玻璃泡和细玻璃管相通.生3:温度计上有个符号℃,它是温度的单位.生4:体温计的玻璃泡上有一段细而弯的缩口.教师鼓励学生的回答,并进行总结和板书.板书:1.家庭和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2.温度计内常用的液体有酒精(乙醇)、煤油、水银等.4.摄氏温度刚刚同学们提到的温度计上的符号℃表示的是摄氏温度,那摄氏温度是如何规定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课件“摄氏温度”,并进行讲解.摄氏温度(多媒体课件)把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定为100摄氏度,分别用0℃和100℃表示;0℃和100℃之间分成100个等份,每个等份代表1℃,低于0℃用负数表示.例如,人的正常体温是“37℃”左右(口腔温度),读做“37摄氏度”;黑龙江漠河市2023年1月的最低气温是-53℃”,读做“负53摄氏度”或“零下53摄氏度”.注意:摄氏温度的读法中容易出现错误,如“37℃”读成“摄氏37度”或者读成“37度”,这都是错误的.因为“℃”表示的就是“摄氏度”,所以读时不能把“摄氏度”拆散来读.教师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使学生对自然界中常见的温度值有一定的了解.板书:摄氏温度用字母℃表示,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沸水的温度定为100℃.【例1】(多媒体展示)有两杯水,里面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杯在阳光下,一杯在阴凉处,则()A.在阳光下的水温度高B.在阴凉处的水的温度高C.两杯水的温度一样高D.两杯水温度的高低无法进行比较解析: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两杯水中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不论冰多一些还是水多一些,不论环境温度是高是低,两杯水的温度都是0℃.答案:C规律总结:(1)液体温度计结构特点及制作原理(2)根据测温环境的不同,温度计的测温物质一般也不相同,如实验室用温度计一般选用煤油或水银为测温物质,在寒冷的北方所用温度计选酒精为测温物质,而体温计一般使用水银做测温物质.特别提醒:不论冰多还是水多,只要是能长时间放置的冰水混合物,其温度就是0℃;只有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才是100℃.进行新课实验室用温度计的正确使用1.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和寒暑表的测量范围和分度值,并思考以下问题(多媒体展示).思考题:(1)如果所测的温度过高或过低,超出了温度计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或最低温度,会出现什么后果?(2)观察寒暑表、体温计和实验室用的温度计,它们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和分度值各是多少?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它们的量程和分度值?学生分小组讨论后,积极发言,教师点评并总结.教师总结:(1)如果所测的物体温度过高,超出了温度计的量程,将测不出温度,且温度计里的液体可能将温度计胀破;如果所测的物体温度过低,低于温度计的最低温度,将测不出温度.(2)①寒暑表所测量的最高温度是50℃,最低温度是-30℃,分度值是1℃,主要是根据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常年温度范围确定的;②体温计所测量的最高温度是42℃,最低温度是35℃,分度值是0.1℃,是根据人体温度的变化范围确定的.③实验室用的温度计所测量的最高温度为110℃,最低温度为-20℃,分度值是1℃,是根据实验中需要测量的范围确定的.板书:使用温度计测量前要先观察温度计的零刻度、量程和分度值.【例2】(多媒体展示)如图,甲、乙所示为两支温度计液柱处的放大部分,则这两支温度计的分度值分别是、,指示的示数分别为、.解析:甲图的示数从“10”到“20”之间均匀划分为10小格,则该温度计每小格表示(20℃-10℃)÷10=1℃,即分度值为1℃.乙图中的刻度从“10”到“20”之间均匀划分为5小格,则该温度计每小格表示的温度值为(20℃-10℃)÷5=2℃,即分度值为2℃.观察甲图,其刻度值从下往上在增大,可判断零刻度在图示刻度的下方,示数为零上温度.液柱在10℃以上6小格处,每小格表示1℃,即10℃以上6℃,所以读数为16℃.观察乙图的刻度值,数值从上到下在增大,可判断零刻度在图示刻度的上方,示数为零下温度.液柱在-10℃以下4小格处,每小格表示2℃,即液柱在-10℃以下8℃,读数应为-18℃.答案:1℃2℃16℃-18℃2.实验室用温度计的使用及读数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课件“判断温度计的使用对错”,引导学生观察并根据自己的推测判断.判断温度计的使用对错(多媒体课件)规律总结:目前我们使用的温度计大多数是液体温度计.根据所充液体的不同,液体温度计分为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甲苯温度计和煤油温度计等多种.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是靠其中液体的热胀冷缩来感觉温度变化的.也就是说,液体温度计中的工作物质一定要保持液态.规律总结:(1)读取温度计示数时,视线要与液柱内的液面相平,仰视时读数会偏小,俯视时读数会偏大.(2)判断零上与零下:沿液柱上升方向,数字变大的即为零上,沿液柱上升方向数字变小的即为零下;读数时均沿数字由小到大的方向读取.进行新课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说出错误的原因.生1:图①错误是把温度计玻璃泡置于容器底部.生2:图②错误是把温度计玻璃泡置于容器侧壁.生3:图③错误是温度计玻璃泡没有全部浸没在液体中.生4:生5:图⑤错误是读数时温度计离开了被测液体.生6:图⑥正确.生7:图⑦中间一个是正确的,上下两个是错误的,因为读温度计示数时眼睛没有平视.教师鼓励学生的回答,然后总结并板书“温度计的使用规则”.图④正确.板书:温度计的使用规则1.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微等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教师引导学生分小组用实验室用温度计测量凉水、温水、热水的温度,测量前先用手感觉并估测温度,然后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注意引导学生比较估测的温度值与实际测量的温度值有什么不同.(通过这个实验活动不但练习了温度计的使用,而且进一步说明了要准确知道物体的温度,凭感觉是不可靠的,必须使用温度计测量)体温计1.体温计的结构和使用之前有同学发现体温计的液柱上有个狭道,这个狭道是做什么的呢?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体温计和实验室用温度计,然后回答以下问题:(多媒体展示)思考题:(1)体温计与实验室用温度计的构造有什么不同?体温计的构造有什么特点?(2)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温度,实验室用温度计却不可以,为什么呢?为什么使用体温计前要先甩一甩?学生分组讨论后积极回答,教师进行点评并总结.特别提醒:用没有甩过的体温计测体温时,若被测体温低于原始示数,则所测结果仍为原始示数;若被测体温高于原始示数,对测量结果没有影响.特别提醒:在使用体温计测体温时,体温计自身“只升不降”.进 行 新 课 教 学 板 书教师总结:(1)体温计里面的细玻璃管,比实验室用的温度计更细,而且在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狭道.玻璃管非常细,这样当玻璃泡内的水银有微小的膨胀,玻璃管内的水银柱都会有明显变化,因而更精确.体温计的刻度范围为35℃~42℃,分度值为0.1℃.(2)①测体温时,玻璃泡内的水银随着温度升高,发生膨胀,通过狭道挤到直管,而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是因为当体温计离开人体时,水银变冷收缩,狭道处的水银断开,直管内的水银不能自动退回到玻璃管内,所以它表示的是人体的温度.②使用体温计前要先甩一甩是因为水银柱在狭道处断开后不能自动退回到玻璃泡中,重新使用体温计时,必须拿着体温计用力往下甩,让水银再回到玻璃泡里,这样才能使用,否则测量出的温度值不准确(注意其他温度计不允许甩,也不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板书:1.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分度值是0.1℃,体温计的玻璃管上有狭道,因此可以离开人体读数.2.使用体温计前要将水银柱甩下去,再进行测量,否则读数不准,注意其他温度计不允许甩,也不可以离开被测物读数.2.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的区别我们知道常用的温度计有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那么这三种温度计在构造和使用上有什么区别呢? 学生分组讨论后积极发言.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课件“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的区别”,并进行总结 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的区别(多媒体课件)【例3】(多媒体展示)一支体温计使用前没有将水银柱甩下去,用它先后两次测量甲、乙两人的体温,体温计的示数分别是38℃和39℃,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的体温是38℃,乙的体温是39℃B.甲的体温低于38℃,乙的体温是39℃C.甲的体温不高于38℃,乙的体温是39℃D.因为体温计使用前没有向下甩,所以甲、乙两人的体温无法确定解析:体温计盛水银的玻璃泡上方有狭道,测体温时,水银受热膨胀能通过狭道上升到玻璃管里.读数时,体温计离开人体,水银变冷收缩,来不及退回到玻璃泡中就在狭道处断开,仍保持原来的示数,所以,如果体温计示数为38℃,则用它测38℃及以下的温度时示数都是38℃,用它测38℃以上温度时,示数与被测温度相同.答案:C教材习题解答【教材P59“想想做做”】解:自制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为了用自制温度计测量温度,应先在细管上标上刻度,如放入冰水混合物(0℃)中,细管上标上相应刻度0 ℃,再放入沸水(100℃)中,标上相应刻度100℃,在0~100℃之间,分成均匀的100份,标上相应的刻度值,这样自制温度计就做成了.用它测量热水温度时,将它完全浸入热水中,细管中水柱的位置,即是热水相应的温度.教学板书教学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温度和温度计的有关知识,知道了温度和摄氏温度的规定,认识了常用的温度计——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和寒暑表,通过实验掌握了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方法.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经常涉及温度,希望大家能够将今天所学的知识巩固好.教材习题解答【教材P62“练习与应用”】1.左边温度计对温度的反应更灵敏.因为一定体积的同种液体在升高一定温度时,膨胀的体积是一定的,内径越细的吸管,液柱变化越明显,其对温度的反应更灵敏.2.图甲示数:-5℃;图乙示数:9℃;图丙示数:12℃.3.提示:此题是一道实际操作题.可先测出一天当中不同时刻教室内的温度,然后描绘出温度—时间变化曲线,最后比较晴天和阴天的温度变化,得出规律.4.双金属片温度计的感温元件通常是由两种不同膨胀系数、彼此又牢固结合的金属制成.感温元件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指针轴.当被测物体温度变化时,两种金属由于膨胀系数不同,会使双金属片的弯曲程度发生变化,通过指针轴带动指针偏转,直接显示温度值.若升高相同的温度时铜片的膨胀程度比铁片的大,则当温度升高时双金属片会向铁片一侧弯曲,温度降低时会向铜片一侧弯曲.一般指针右偏表示温度升高,因此令铜片在左,铁片在右,设计草图如图所示.5.能以这个温度为零度来规定一种表示温度的方法,即热力学温度.热力学温度用T表示,单位是开尔文,简称开,符号是K.摄氏温度的0℃是热力学温度的273.15K,所以热力学温度T和摄氏温度t的关系是T=t+273.15K.6.(1)使用前,给尖端金属部分消毒.(2)打开体温计开关后,待上次测量的数值消失再开始测量.(3)测量体温时,要等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测量完成后,及时关闭电源.难题解答【例4】一支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计,它在冰水混合物中的读数是4℃,在沸水中的读数是96℃,则用这支温度计测得烧杯中水的温度是29℃(如图所示),则这杯水的实际温度是℃.解析:方法一:温度计在冰水混合物中的温度为4℃,而在沸水中的温度是96℃(标准大气压下),此温度计在4℃和96℃之间等分了(96-4)份,用这个温度计与标准温度计对照,可以算出该温度计的1等份相当于100℃/(96-4).而这支不准的温度计示数是29℃时,它与4℃之间是(29-4)等份,则准确温度的数值为100℃/(96-4)×(29-4)=27.2℃.技巧总结:对于不准确温度计,计算温度时,关键是抓住温度计的刻度是均匀的,温度计内细管内径不变,温度计中液柱长度变化与温度变化成正比.难题解答方法二:由于温度计温度与液柱长度成正比,所以,(96-4)/(29-4)=(100-0)/(t-0),从而t=27.2℃.这种方法在解题中用得较多.方法三:设实际温度为t时,温度计的示数为t′,温度计每1等份表示温度为k,依题意可得温度计的示数t′与实际温度t的关系式为:t=kt+b①当t=0时,t′=4;当t=100时,t′=96,代入①式得方程组:4=0k+b96=100k+b解方程组得k=0.92,b=4再将k、b代入①得t′=0.92t+4②将t′=29代入②式得29=0.92t+4,解得t=27.2℃.答案:27.2。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温度》教学设计
《温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⑴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⑵了解并记住一些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⑶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二、过程与方法⑴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⑵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⑵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教学重点】1.正确使用实验室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教学难点】1.实验室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2.体温计的的使用方法.【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源、自制温度计、烧杯、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热水.学生:观看天气预报了解各地气温、记录每节课课后的室温.【教学过程】主要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情境创设】利用“新疆人的一天”的引入新课。
[建立情境]视频播放:“新疆人的一天”。
(皮袄、薄纱、火炉、西瓜)观看视频[提出问题]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是描述新疆气候特点的一句歌谣,短短的一天中,新疆人感觉一样吗?有什么不同?感觉不同温度不同 [板书课题]§3.1 温度(设计意图:通过视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知识点一: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
[概念建立]在物理学中,我们用温度来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
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
(设计意图:通过通过新疆早中晚感觉的冷热程度不同直接建立温度的感念。
)初步建立温度的概念了解温度的物理意义。
知识点二:温度计1.工作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小游戏]1.他“发烧吗”?⑴一位同学用手握住一杯冷水,另一个同学用手握住一杯热水;⑵大约半分钟后,分别试一试第三位同学的额头,判断第三位同学是否“发烧”。
2.同一个体温,两位大夫判断的结果大相径庭,由此可见,我们的感觉并不可靠,如何才能得到更准确的温度呢?(设计意图:通过小游戏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让学生明白科学研究不能凭感觉,要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
八年级温度教学设计
八年级温度教学设计有关八年级温度教学设计篇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3.1温度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温度》是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第三章《物态变化》的第一节。
这一章的教学以“温度”和“温度计的使用”为起点,不仅仅因为它们是本章的预备知识,更因为物态变化是围绕“温度是否变化”进行的,可以说“温度”是“物态变化”的核心,而学会使用“温度计”则是学习本章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重,求知欲强,但动手能力较弱,加上刚接触物理不久,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缺少认识,也缺乏必要的逻辑知识。
因此,以学生常见的现象进行引入,以便使学生能逐步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温度有一定的了解,理解起来并不困难。
“温度计”学生虽然在平时的生活中可能也接触过,但温度计的制作原理和操作规范上还有一些疑惑,因此在上课时要注重训练学生用科学用语规范地描述概念,规范使用温度计测温度,突出科学方法的教育。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温度的概念;2、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温度的概念;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并能读出各种温度计的示数。
难点:温度计的构造、原理;体温计与实验室温度计的对比五、教学准备2广口瓶,带颜色的水、橡皮塞、细玻璃管、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烧杯(每桌3只,中等大小)、多媒体课件、开水、冷水若干六、教学过程3七、板书设计4-1 温度计1、温度的概念: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
2、摄氏温标的规定:(1)符号:℃.(2)一个的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 3、温度计(1)构造:玻璃泡、玻璃管、毛细管等。
高中物理温度教学设计教案
高中物理温度教学设计教案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物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科学学科,对于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提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在高中物理学习中,温度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也是物理学的基础内容之一。
温度的理解和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物质的特性和物质内部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巧。
为了更好地教授高中物理温度概念,本教案结合教学实际,设计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度。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习温度的概念,掌握摄氏度和开氏度的转化关系;了解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数方法;理解温度与物体的热平衡和热传导的关系;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能力;训练学生合作与沟通的能力;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互助精神;二、教学内容:1. 温度的概念和单位;2. 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数方法;3. 热传导与热平衡;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5分钟):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温度概念,如夏天的炎热、冬天的寒冷等,引发学生对温度的兴趣,并提醒学生温度的普遍存在和重要性。
2. 新知讲解与学习(20分钟):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互动讨论,介绍温度的概念、温度的单位和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引导学生了解温度计的读数方法以及摄氏度和开氏度的转化关系,并通过例题进行巩固。
3. 实验环节(30分钟):设计温度测量实验,要求学生使用温度计测量不同物体的温度,并记录数据。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数据,并解释温度的变化规律。
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和体验温度的测量,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
4. 拓展应用(2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温度与物体的热平衡和热传导的关系。
通过示意图和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温度的传导和分布规律,并讨论温度对物体热平衡的影响。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温度的理解和应用。
有关初二物理温度教案5篇
有关初二物理温度教案5篇初二物理温度教案篇1一、教学任务分析匀速圆周运动是继直线运动后学习的第一个曲线运动,是对如何描述和研究比直线运动复杂的运动的拓展,是力与运动关系知识的进一步延伸,也是以后学习其他更复杂曲线运动(平抛运动、单摆的简谐振动等)的基础。
学习匀速圆周运动需要以匀速直线运动、牛顿运动定律等知识为基础。
从观察生活与实验中的现象入手,使学生知道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归纳认识到匀速圆周运动是最基本、最简单的圆周运动,体会建立理想模型的科学研究方法。
通过设置情境,使学生感受圆周运动快慢不同的情况,认识到需要引入描述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再通过与匀速直线运动的类比和多媒体动画的辅助,学习线速度与角速度的概念。
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探究、相互交流等方式,创设平台,让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对几个实际问题进行讨论分析,调动学生学习的情感,学会合作与交流,养成严谨务实的科学品质。
通过生活实例,认识圆周运动在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学习和研究圆周运动是非常必要和十分重要的,激发学习热情和兴趣。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2)知道圆周运动;理解匀速圆周运动。
(3)理解线速度和角速度。
(4)会在实际问题中计算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大小并判断线速度的方向。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匀速圆周运动概念的形成过程,认识建立理想模型的物理方法。
(2)通过学习匀速圆周运动的定义和线速度、角速度的定义,认识类比方法的运用。
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1)从生活实例认识圆周运动的普遍性和研究圆周运动的必要性,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通过共同探讨、相互交流的学习过程,懂得合作、交流对于学习的重要作用,在活动中乐于与人合作,尊重同学的见解,善于与人交流。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匀速圆周运动概念。
(2)用线速度、角速度描述圆周运动的快慢。
难点:理解线速度方向是圆弧上各点的切线方向。
四、教学资源1、器材:壁挂式钟,回力玩具小车,边缘带孔的旋转圆盘,玻璃板,建筑用黄沙,乒乓球,斜面,刻度尺,带有细绳连接的小球。
新编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温度》
新编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优质课教学设计(温度)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了解并记住一些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三〕感情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和一般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通过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认真的科学态度和正确、实事求是记录测量数据的严谨作风。
二、教学重难点“温度〞是本章知识结构的核心,本章的教学首先围绕“温度〞和“温度计〞进行,更重要的是物态变化是围绕温度是否变化进行的。
因此,本节在本章的地位十分重要。
教学重点: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和结构,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三、教学策略学生对温度的说法并不陌生,其理解和教材中关于温度是物体的冷热程度的说法也根本相吻合,教学中仅此而已,不必作进一步解释。
这里重点要让学生了解,凭感觉推断物体的冷热是不可靠的。
通过商量交流X温度计的过程,让学生领会温度计的测温原理,从而顺利进入温度计的教学过程。
本节设计让学生制作温度计,使学生在活动中发觉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解释。
学生在活动中可以自己画刻度,自己规定温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制造精神以及实践能力,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制造力,增加学生探究的乐趣。
自然界的各种温度,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查阅资料获得。
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猎取知识的能力,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再通过交流,到达共同提高猎取知识的能力的目的。
关于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温度的测量作为预备性知识和学生学习本章所应具备的根本技能,是本节的重点内容。
使用前,应引导学生先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然后进行正确操作。
四、教学资源打算多媒体课件、X温度计相关器材、小瓶〔带橡皮塞〕、细玻璃管、烧杯、温度不同的水、实验室用的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温度》教学设计
《温度》教学设计一、【新课引入】【活动1】炎热的夏天一个人在马路上走,有什么感觉?热,非常的热。
一个人在空调屋里,什么感觉?舒服,凉爽。
好,现在让两个人同时走到树荫下面,感觉一样吗?马路上走的人肯定会感觉凉爽,而在空调屋里的人肯定感觉热。
为什么同样是树荫,不同的人感觉为什么不一样呢?这说明通过人的感觉来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是不可靠的。
【活动2】我这又一杯热水(摸摸热),一杯凉水(摸摸凉),现在把手指两支手指同时放在中间的温水杯中,两支手指的感觉一样吗?原来模热水的感觉凉,原来摸冷水的感觉热,那到底是凉还是热呢?这说明什么?这说明通过人的感觉来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是不可靠的。
既然通过人的感觉来判断物体的程度是不可靠的,那该怎么准确的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学习第三章第一节温度二、【教学过程】关于温度的定义之前已经让大家做了预习,现在请同学们还是以小组为单位来互相对一下自学互学部分的答案,各组要在小组长的组织下,不会的,写错的互相问一问,看一看,来形成小组共案。
好,下面请第一组来告诉我们第一部分温度计的答案。
同学们已经说得很好了,这里面我就强调把实验室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涨冷缩的原理制成的画下来,这是重点。
第二组来告诉我们第二部分摄氏温度部分的答案。
这部分也是重点是需要画下来背会。
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第48页,看书上小资料给我们提供自然界的一些温度,让我们大致了解生活中的温度。
最高的为多少?最低的为多少?第三题温度计的使用部分第三组来告诉答案吧。
【问题】通过学习我们对温度计知识已经有所了解,那么如何使用温度计来测量液体温度呢?下面进入我们的展学纲要部分,在测量液体温度之前,我们先来判断下面这些操作是对还是错。
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后一会,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上表面相平。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温度》教学设计
8.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实验操作、课后作业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在学习本章节之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如力的概念、能量转换等。然而,温度作为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学生而言仍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在此阶段,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关键时期,对物理量的理解需要更多的直观体验和具体实例。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中,应关注以下学情: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将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巩固记忆,形成知识体系。
1.回顾:引导学生回顾温度的概念、单位、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以及温度对物体性质的影响等知识点。
2.归纳: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温度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3.拓展: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在课后进一步探究温度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汇报:每个小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可进行补充。
(四)课堂练习
1.设计练习题: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难易适度的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
2.独立完成: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温度的概念、单位、温度计的使用等知识。
3.解答疑惑:针对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进行解答,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难点。
1.温度的概念:温度是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它与物体内部粒子的热运动有关。
2.温度的单位:摄氏度(℃)和开尔文(K),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3.温度计的使用:介绍温度计的原理、种类,示范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并强调注意事项。
4.温度对物体性质的影响:讲解温度对物体膨胀、收缩等物理性质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温度变化背后的原因。
温度物理教案
温度物理教案温度物理教案1学习目标:1、温度的概念;2、摄氏温度的规定方法、温标符号、单位符号、认读方法;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温度;3、能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并正确读数,知道体温计的特点重点:摄氏温度的读和写,体温计的特点难点:能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并正确读数一自主学习〔一〕我们把物体的叫做温度动动手:先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再把两只手同时放入温水中,两只手对“温度”的感觉相同吗?放入热水中的手感觉温水是的。
放入冷水中的手感觉同一杯温水是的。
完成后小组商量:“只凭感觉推断温度精确吗?”所以要做到精确地推断温度,就要使用〔二〕阅读47页“温度计”部分,和想想做做“自制温度计”部分动手后想想看:1、你看到水柱的位置有何改变?小组商量与总结:〔1〕温度计的构造:〔2〕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家庭和试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依据的规律制成的。
里面的液体可以是,可以是,可以是。
〔3〕常用温度计有。
〔三〕阅读48页“摄氏温度”部分完成以下填空:〔1〕温度计上的字母℃表示的是。
〔2〕摄氏温度的单位是符合是〔3〕摄氏温度的规定,在一个标准的大气压下,把的温度规定为,用符号来表示。
把的温度规定为,用符合来表示。
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
〔4〕15℃读作,—5℃读作或者。
人的正常体温是℃我国的最高气温是℃,最低气温是〔四〕阅读49页“温度计的使用”和“体温计”部分,商量完成以下问题:1、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看清它的,即以保证选择合适的温度计进行测量。
温度物理教案2教学目标学问目标1.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2.知道的构造、原理以及摄氏温度的规定.3.常识性了解摄氏温度和热力学温度的关系.力量目标通过观看和分析培育同学的观看力量和分析概括力量.情感目标培育同学使用物理仪器测量的良好习惯.教学建议本节是学校生接触热学的第一节课,只涉及了热学的最基本学问点.教材首先介绍“温度”的概念,用实例说明人类和温度的亲密关系,准确知道温度很重要.然后通过一个小试验让同学进一步明白靠感觉的不行靠性,是不科学的.要树立使用工具得出正确结论的严谨科学看法.接着详细讲解了试验用的原理、构造,着重介绍了体温计的的测量范围、最小刻度值、用水银的原理和它的特别结构及特别用法.介绍了计量温度的两个不同方法:摄氏温度的规定,详细摄氏温度的读法和专用符号的使用;热力学温度的规定,单位名称、专用符号以及这两种量方法的关系.在课本的引言部分同学已经明白物理是一门讨论力、热、声、光、电等现象的自然科学.本节是讨论热学的第一节内容,应当首先向同学交代本章讲的为热学的入门,是热学的基本学问.详细到本节可以从最常见的、比较了解的水的各种形态,不同冷热的水入手.让同学感觉一下水的冷热,提出感觉的不行靠性,进而说明使用仪器的精确性和科学性.过渡到和温度的计量方法上.强调摄氏温度、热力学温度的规定、正确读法、专用符号的使用以及它们二者之间的关系.教学设计示例课题教学目标1.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2.知道的构造、原理以及摄氏温度的规定3.常识性了解摄氏温度和热力学温度的关系教学重点的构造、原理以及摄氏温度的规定教学难点摄氏温度和热力学温度的关系教学方法讲授、试验教具玻璃杯、热水、冷水、试验用、体温计、寒暑表、冰块学问内容老师活动同学活动一、复习引言部分物理是讨论力、热、声、光、电等现象的自然科学,二、引入新课指出温度跟人类生活的亲密关系,温度的概念.引导同学发觉感觉的不行靠,三、试验用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来测量温度.观看的构造、测量范围及分度值.四、摄氏温度讲解摄氏温度的规定,每个分度值代表1摄氏度.摄氏温度的正确表示方法及正确读法五、热力学温度介绍宇宙温度的下限――肯定零度,以肯定零度为起点的量方法叫热力学温度.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的关系六、体温计着重讲解体温计的原理、测量范围、最小刻度值、特别结构及用法七、小结原理和温度的计量方法八、作业P46—1、2、3老师引导同学试验:去体验先后把手放在冷水热水以及温水中的不同感觉老师出示试验用,引导同学进行观看.出示体温计,引导同学观看.示范用法并引导提问自己得出结论:冷热只是相对概念,靠感觉根本区分不了温水的冷热程度同学总结得出构造、测量范围,并提问:C的意思和分度值代表什么?观看详情,并提问探究活动【课题】人类的“热”现象的探究和利用【组织形式】同学小组【参考题材】1.热力学进展的历史.2.我国古代对热的熟悉.3.的类型和进展.4.生活中的热现象.【评价】1.所查阅的资料.2.资料的丰富性和来源的丰富性.3.同学对一些问题的见解.如肯定零度的理解.温度物理教案3学习目标:1、通过观看知道自界的物质以三种状态存在,以及他们的不同特征。
高中物理温度教学设计教案
高中物理温度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内容:高中物理,温度的概念和测量教学目标:1. 理解温度是什么,温度的概念和单位;2. 掌握温度的测量方法和常用的温度计;3. 知道不同温度计的特点和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温度的概念和单位、温度的测量方法和常用的温度计。
难点:理解温度计的原理和不同种类的温度计的特点。
教具准备:1. PowerPoint 等教学辅助工具;2. 温度计等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温度的概念,并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讲解温度的概念和单位(15分钟)1. 首先讲解温度的概念,即物体的热度高低;2. 然后介绍温度的单位,包括摄氏度、华氏度和开尔文等。
三、温度的测量方法(15分钟)1. 简单介绍温度的测量方法,包括接触式测量和非接触式测量;2. 着重介绍温度计的原理和种类,如水银温度计、汽压温度计和红外线温度计等。
四、实验(2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温度的实验,使用不同种类的温度计测量同一物体的温度;2. 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比较不同种类温度计的特点和应用。
五、小结与评价(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布置作业。
六、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理解温度的概念和常用的温度计;2. 完成温度相关的习题练习,加深理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实验操作和讨论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温度的概念和测量方法,使学生在动手实验中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
在实验环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1节《温度》教学设计
3.设计有趣的实验、讨论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指导,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约束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温度概念的理解:温度是一个抽象的物理量,如何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温度,并将其与物体分子的运动状态联系起来,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四)课堂练习
1.教师出示练习题目,涵盖温度单位换算、温度测量、温度知识应用等方面。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教师选取部分典型题目进行讲解,分析解题思路和技巧。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温度的概念、单位、测量方法等知识点。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交流学习心得。
(二)过程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分析温度与物体性质、状态等方面的关系,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3.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温度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温度测量的准确性:准确读取温度计的数值,掌握温度测量的技巧,以及理解不同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是本节课的另一个重点和难点。
3.温度知识的应用:将温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如分析物体性质、状态变化等,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是教学的难点。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导入温度概念,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知温度。
-利用实验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温度测量实验,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运用问题导向法,引导学生探讨温度与物体性质、状态等方面的关系,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物理公开课温度教案设计
物理公开课温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温度的概念,掌握温度的测量方法和单位,了解温度与热量的关系。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验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温度的概念和测量方法,温度和热量的关系。
2. 教学难点,温度与热量的关系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内容。
1. 温度的概念,温度是物体内部微观粒子的平均动能的度量,是衡量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 温度的测量方法,常用的温度计有水银温度计和电子温度计,学生通过实验学习温度的测量方法。
3. 温度的单位,摄氏度、华氏度和开尔文度是常用的温度单位,学生要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4. 温度与热量的关系,温度是物体热状态的一种体现,热量是物体内能的一种表现,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温度下的物体,引出温度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概念讲解,向学生介绍温度的概念和测量方法,让学生了解温度的基本知识。
3.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温度测量的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温度的测量过程,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
4.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温度与热量的关系,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5. 小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小结,梳理学生的思路,确保学生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点。
五、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不同温度下的物体,引出温度的概念,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温度的概念。
2. 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温度的测量过程,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
3. 讨论教学法,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理解温度与热量的关系,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教学手段。
1. 多媒体课件,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温度的概念、测量方法和单位换算,直观形象地向学生展示知识点。
初中物理《温度》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温度》教学设计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温度的概念,理解温度与热量、温度与热力学能的关系,学会使用温度计正确测量温度,并能运用温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此外,通过温度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以及科学思维方法。
2、教学对象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的学生。
经过之前的学习,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技能,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在温度概念的理解、实验操作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引导和训练。
此外,针对初中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特点,本节课将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温度的概念,掌握温度的单位及其换算;(2)掌握温度与热量、温度与热力学能之间的关系;(3)学会使用温度计进行正确测量,了解不同类型温度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4)运用温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如冰融化、水沸腾等;(5)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温度相关知识;(2)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温度概念,理解温度与其他物理量的关系;(3)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4)鼓励学生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3)通过学习温度知识,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培养节能环保意识;(4)培养学生面对问题时,具备勇于尝试、不断探索的精神;(5)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使学生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温度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温度的概念。
2.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
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二.重点、难点
重点
1.摄氏温度的规定及其读法和写法。
2.实验室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难点
体温计、实验室温度计和寒暑表在结构、测量范围、分度值和使用方法上的区别。
三、教具:
自制温度计,实验用温度计,大烧杯(能盛下自制温度计的玻璃瓶)3只,开水,冷水,教师用多媒体课件。
3.1 温度
温度定义:物体的冷热程度
单位:摄氏度(℃)
测量工具——温度计
温度计
原理
结构
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