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电厂DCS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简述电厂DCS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简述电厂DCS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一电厂热工控制DCS系统设计

| 67 PLC and DCS 一电厂热工控制DCS系统设计 刘景芝,孙 伟 (中国矿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8) 摘 要:以西山孝义金岩公司自备电厂为背景,主要结合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的运行特点和控制特性,对其热工系统运用集散控制方式进行控制,并采用浙大中控的WebFiled JX-300X系统对单元机组的热工控制系统做了初步的整体设计。 关键词:热工控制系统;集散控制系统(DCS);循环流化床锅炉 中图分类号:TP393.0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7241(2007)12-0067-03 A DCS system for thermal control of a power station LIU Jing-zhi, SUN Wei (The School of Information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 Xuzhou 221008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for the power station of the Xishan Jinyan company. According to the operation and control requirements of the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boiler, the distributed control for the thermal system of a power unit is designed with the SUPCON WebFiled JX-300X. Keywords: thermal control system;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DCS);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boiler 1 引言 火力发电是现代电力生产中的一种主要形式,火力发电厂 运行系统多而且复杂,各系统之间要协调运行又要对负荷变化 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因此有效的控制火力发电厂运行极其重 要。目前火电机组都普遍采用DCS[3],因为DCS系统给电厂在 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方面带来巨大作用,使以往任何控制系统 无法与其相提并论。随着各项技术的发展和用户对生产过程控 制要求的提高,一种全数字化的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控制系 统(FCS)问世了,并得到了快速发展。虽然现场总线控技术 代表了未来自动化发展的方向并将逐步走向实用化,但由于火 电厂的具体环境和控制特点,经过论证与分析,近期内热控系统 只能以DCS为主[1][2]。 西山孝义金岩公司自备电厂包括2台75t/h循环流化床锅 炉、2台15MW抽汽式汽轮发电机组。本文主要针对循环流化床 锅炉,将其改造为单元机组运行。根据循环流化床锅炉和火电机 组的运行特点,分析其热控系统的功能要求,采用集散控制系统 (DCS)实现热工自动化,并以浙大中控的WebFiled JX-300X为 例,进行具体系统的初步设计。 收稿日期:2007-07-03 JX-300X集散控制系统全面应用最新的信号处理技术、高 速网络通信技术、可靠的软件平台和软件设计技术和现场总线技 术,采用高性能的微处理器和成熟的先进控制算法,兼具高速可靠 的数据输入输出、运算、过程控制功能和PLC联锁逻辑控制功 能,能适应更广泛更复杂的应用要求,是一套全数字化的、结构灵 活、功能完善的新型开放式集散控制系统。 JX-300X体系结构如下图: 2 系统介绍及方案描述 2.1 系统总体方案描述 根据单元机组运行特点及要求,其控制系统一般配有以下系统: (1) 数据采集系统(DAS); 图1 JX-300X体系结构图

发电厂所需系统及设备

发电厂所需设备及部分技术参数 输煤系统 名称 汽车卸车机,叶轮给煤机,堆取料机,带式输送机,实物校验装置,滚动筛,碎煤机 各类泵,栈桥冲洗器 锅炉 名称 磨煤机,给煤机(包括电动机),磨煤机润滑油站GBZ-63,锅炉停机泵,送风机,引风机 一次风机,密封风机,电除尘器,连排扩容器,定排扩容器,暖风器及疏水箱 暖风器疏水泵配电箱,电梯,煤斗振动器,一次风机入口消音器 磨煤机润滑油站GBZ-63,磨煤机轴承承检修用环莲葫芦3吨,磨煤机绞笼、电机检修用电动葫芦,墙式旋臂起重机检修用电动葫芦10吨,送风机及电机检修用电动葫芦,引风机及电机检修用电动葫芦,一次风机及电机检修用电动葫芦,手拉葫芦(全厂共用),二氧化碳(磨煤机油站用),大板梁,汽包,大屋顶,过热器,后包墙,省煤器,燃煤气,锅炉,炉水循环泵,吹灰装置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炉水泵停炉冷却水泵,磨煤机润滑油站,送风机 一次风机,密封风机,电气除尘器,连续排污扩容器,定期排污扩容器,暖风器,电梯,煤斗振动器,一次风入口消音器,磨煤机润滑油油坑泵,检修起吊设施,除尘设施 风机参数 风量(Nm3/h)风压 (Pa) 电机转速 (r/min) 电机功率 (KW) 电机电压 (V) 额定电流 (A) 一次风机17500020700148012506000143二次风机120000107001480450600053引风机501000555075012506000150高压流化 风机 282040000453802 CG-220/9.81-MX型循环流化床 锅炉主要技术参数: 额定蒸发量:220T/H; 过热蒸汽出口压力:9.81mpa; 过热蒸汽温度:540℃; 给水温度:215℃; 空气预热器进口空气温度20℃; 排烟温度:140℃; 锅炉效率:90%; 锅炉设计燃料发热量:11670KJ/KG

(完整版)电厂日常维护技术协议范本

范本使用说明 1、本范本适用于****火电项目机组日常维护项目合同。 2、本范本中“【】”内、下划线处与表格内的内容,需要由各公司根据签约时的具体需要和双方的谈判结 果,进行填充、替换、删除。 3、本范本涉及的具体技术问题,需要各公司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细化。 4、本范本中,除由项目公司自主填写的内容外,其余内容原则上不允许随意改变。如根据谈判结果确实需 要修改的,须严格按照《合同管理制度》规定执行。 5、使用范本时,应当全部删除本《范本使用说明》。 1

编号:CRP××-FWHT-000()号 【******有限公司】 【********日常检修维护】 合同 附件***技术协议 发包方:【**********】 承包方:【**********】 2

目录 1项目名称 (5) 2项目概述 (5) 3维护范围 (5) 3.1设备范围 (5) 3.2分工分界 (7) 4工作内容 (8) 4.1总的说明 (8) 4.2具体工作 (9) 4.3特别说明 (9) 5维护目标 (11) 6期限 (13) 7质量 (13) 8工具 (13) 8.1发包方提供的工具 (13) 8.2承包方自备的工器具 (14) 9材料 (14) 9.1装置性材料 (14) 9.2备品备件 (14) 9.3消耗性材料 (15) 10资料 (15) 11承包方 (15) 11.1组织 (15) 11.2人员 (16) 12双方责任 (17) 12.1发包方责任 (17) 12.2承包方责任 (17) 13奖惩 (18) 13.1细则 (18) 13.2说明 (20) 14其他 (20) 3

XXX公司XX项目DCS合同样本

XXXXX)公司XX项目 DCS系统(智能控制)安装工程合同 买方(以下简称甲方): 卖方(以下简称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经双方友好协商,就甲方向乙方购买 25t/h、35t/h 锅炉des系统(智能控制)的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设备名称、规格、数量、价格 本项目为包工包料(甲方供货的,乙方负责安装调试),一次性包死交钥匙工程。 第一条项目范围: 范围包括:项目整体DCS系统设计、制作、图纸及清单资料内所有设备、材料及附件(甲供材料除外)、送货、装卸、安装、调试、现场施工人员食宿费、税费、培训操作人员,质保贰年,终生服务,最终达到设计要求和使用运行要求。包括: DCS系统主机设备、辅机及 随机备品备件、易损件、专用工具的供应、符合运输的包装、运输至工地现场、装卸、材料进场保管,协助设计部门完成 DCS系统安装施工图、负责系统的安装施工、调试、检测、运 行及运行前的培训和工作现场培训及其他有关技术服务,并经技术监督等部门验收合格等直 至设备达到运行使用要求以及保修、售后服务等全部工作。 安装范围:自配电室低压柜用铜电缆接线至DCS系统总电源柜及整套DCS系统内所有项目,按图纸及技术要求施工。包括材料供应(甲方供货的,乙方负责安装调试)、运输装卸、材料保管、安装调试。详见合同附件。 第二条、质量及技术标准: 1、设备及其配件、材料须达到国家标准。其它按照双方约定要求执行。 2、无国家标准的,设备及其配件、材料须达到行业标准:生产厂家质量规范要求。 3、设备(包括零部件)必须是全新的、表面和内部均无瑕疵的原厂正品。 4、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 5、约定标准:详见合同附件。

发电厂DCS控制系统解决方案

循环流化床锅炉是被国际公认的高效、低污染的清洁燃烧技术,是国家重点鼓励和发展的环保节能项目。该锅炉具有燃烧效率高,负荷调节范围大,无需加装脱硫、脱硝装置即可实现90%脱硫率,满足环保要求,以经济的方式解决大气污染问题,而且煤种适应性广,排出的灰渣活性好,容易实现综合利用。 目前国内300MW等级循环流化床锅炉消化引进阿尔斯通技术,和常规煤粉锅炉相比主要在燃烧系统方面存在差异其具有如下特点: ?通常锅炉四角分别布置4个返料器和4个外置流化床,外置床中布置了中温过热器,低 温过热器和高温再热器等锅炉受热面。 ?锅炉左右两侧配有风道燃烧器,每侧风道燃烧器含有两支油枪,床上左右两侧各配有 4支床上油枪。 ?风烟系统中一次风作为主要流化风,二次风分上中下分级送风助燃,多路流化风对返 料器、外置床等受热室起到流化作用。 ?风烟系统中灰循环的合理建立是锅炉稳定燃烧的重要前提,也是控制床温、再热汽温 的基础。 ?由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复杂性,锅炉炉膛安全监测系统和常规煤粉炉有较大差别,包 含锅炉跳闸BT、送风跳闸AT和主燃料跳闸MFT三个主要跳闸信号。 ?由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大滞后特性,自动控制难点在协调控制,床温控制、床压控制、 过热汽温控制和再热汽温控制。 ?对于循环配套直接空冷系统,直接空冷的控制关键在于风机转速主指令控制,即如何 设定好背压是一个关键,既能够考虑到汽轮机效率,又能考虑到风机电耗率,达到一个最佳经济性指标,同时兼顾到低温防冻保护。 图1?1 循环流化床机组示意图 1.2配置方案 蒙西DCS项目由DAS、FSSS、SCS、MCS、DEH、ECS、ACC等部分组成,总点数约20000点,采用TPS系统,总配置单元机组配置控制器18×2对,公用系统配置控制器2对,ACC

发电厂热力设备及系统

发电厂热力设备及系统 07623班参考资料 :锅炉设备及系统 1有关锅炉的组成(本体、辅助设备) 锅炉包括燃烧设备和传热设备; 由炉膛、烟道、汽水系统以及炉墙和构架等部分组成的整体,称为锅炉本体; 供给空气的送风机、排除烟气的引风机、煤粉制备系统、给水设备和除灰除尘设备等一系列设备为辅助设备。 2 A燃料的组成成份 化学分析:碳(C)、氢(H )、氧(0)、氮(N )、硫(S)五种元素和水分(M )、灰分(A)两种成分。 B水分、硫分对工作的影响; 硫分对锅炉工作的影响:硫燃烧后形成的SO3和部分SO2,与烟气中的蒸汽相遇, 能形成硫酸和亚硫酸蒸汽,并在锅炉低温受热面等处凝结,从而腐蚀金属;含黄铁矿硫的 煤较硬,破碎时要消耗更多的电能,并加剧磨煤机的磨损。 水分对锅炉工作的危害:(1)降低发热量(2)阻碍着火及燃烧(3)影响煤的磨制及煤粉的输送(4)烟气流过低温受热面产生堵灰及低温腐蚀。 C水分、灰分、挥发分的概念: 水分:由外部水和内部水组成;外部水分,即煤由于自然干燥所失去的水分,又叫表面水分。失去表面水分后的煤中水分称为内部水分,也叫固有水分。 挥发分:将固体燃料在与空气隔绝的情况下加热至850摄氏度,则水分首先被蒸发 出来,继续加热就会从燃料中逸出一部分气态物质,包括碳氢化合物、氢、氧、氮、挥发性硫和一氧化碳等气体。 灰分:煤中含有不能燃烧的矿物杂质,它们在煤完全燃烧后形成灰分。 D挥发分对锅炉的影响: 燃料挥发分的高低对对燃烧过程有很大影响。挥发分高的煤非但容易着火,燃烧比较稳定,而且也易于燃烧安全;挥发分低的煤,燃烧不够稳定,如不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改 善燃烧条件,通常很难使燃烧安全。 E燃料发热量:发热量是单位质量的煤完全燃烧时放出的全部热量。煤的发热量分为高位发热量和低位发热量。1kg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全部热量称为高位发热量;从高 位发热量中扣除烟气中水蒸气汽化潜热后,称为燃料的低位发热量。 F标准煤:假设其收到基低位发热量等于29270kj/kg的煤。(书88页) G灰的性质:固态排渣煤粉炉中,火焰中心气温高达1400~1600摄氏度。在这样的 高温下,燃料燃烧后灰分多呈现融化或软化状态,随烟气一起运动的灰渣粒,由于炉膛水冷壁受热面的吸热而同烟气一起冷却下来。如果液态的渣粒在接近水冷壁或炉墙以前已经 因温度降低而凝结下来,那么它们附着到受热面管壁上时,将形成一层疏松的灰层,运行 中通过吹灰很容易将它们除掉,从而保持受热面的清洁。若渣粒以液体或半液体粘附在受热面管壁或炉墙上,将形成一层紧密的灰渣层,即为结渣。 H灰分对锅炉工作的危害:(1)降低发热量(2)阻碍着火及燃烧(3)烟气携带飞灰流过受热面产生结渣、积灰、磨损、腐蚀等有害现象。 3热平衡: 输入锅炉的热量=有效利用热量(输出锅炉的热量)+未完全燃烧的热损失+其它热损失

热电厂调试技术经验协议

×××××有限公司热电厂一期工程 1×410t/hCFBB+1×60MW机组+公用系统 调试技术协议 甲方: 乙方:

×××××有限公司热电厂一期工程 1×410t/hCFBB+1×60MW机组+公用系统调试技术协议 1.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公司热电厂 2)建设地点:×××××开发区 3)工程规模和性质:1×410t/hCFB+1×60MW燃煤机组 4)监理机构:×××××设备技术开发中心 5)工期要求:本期工程预计2012年07月15日机组移交生产,机组调试应于机组完成168 满负荷试运、试生产阶段配合指导前完成,因工程可能提前,正式开始调试日期将根据工 程进度情况确定。 6)招标范围:本期工程机组分系统调试,整套启动调试。包括: a.锅炉分系统调试及其整套启动调试; b.汽机分系统调试及其整套启动调试; c.电气分系统调试及其整套启动调试; d.热工分系统调试及其整套启动调试; e.化学分系统调试及其整套启动调试。 机组整套启动试运调试至168满负荷试运、试生产阶段配合指导运行结束移交生产,如有未完 项目应按合同规定顺延执行。 1.1 锅炉概况及主要设计参数 本锅炉为单锅筒自然循环的循环流化床锅炉。锅炉采用汽冷式旋风分离器进行气—固分离,高温回灰,全钢架支吊结构。主要由炉膛区域、汽冷式旋风分离器、“J”阀回料器、尾部竖井区域等部分组成。锅炉采用膜式水冷壁炉膛,炉膛内布置水冷屏和屏式过热器。炉膛底部是由水冷壁管弯 制围成的水冷风室。 额定蒸发量410 t/h 过热器出口压力9.8 MPa 额定蒸汽温度540 ℃ 给水温度215 ℃ 锅炉效率≥89 % 1.2 汽轮机主要设计参数 额定功率60MW 旋转方向从机头向机尾看顺时针方向 额定进汽410 t/h

浅谈火电厂DCS系统调试的质量控制

浅谈火电厂D C S系统调试的质量控制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浅谈火电厂D C S系统调试的质量控制1 引言 火电厂分散控制系统(DCS)是以微机为基础,根据系统控制的概念,融合了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和图形显示技术,实现集中管理,分散控制。它根据火电厂工艺特性,将控制系统分成若干独立子系统,由相应的分布式处理单元独立完成,分布式处理单元可根据功能和地理位置分散布置。DCS的各子系统分工协作,并行工作,得用系统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交换,共享系统资源。特别是电气控制系统纳入DCS后,DCS已成为火电厂完整的控制系统。 由于DCS系统已成为火电厂控制、监视的主要设备,因此DCS安装完毕后进行的调试就成为火电厂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监理人员对DCS 系统的调试质量必须进行有效的控制。系统调试是对工程质量进行系统检验、并使其的功能得以正常发挥的过程。调试不但能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改进,而且正式运行后的效果往往较好。反之,如调试效果不好,对存在的质量问题不及时改进,既会浪费能源又影响机组出力。所以,在系统工程调试阶段对DCS的质量控制十分重要。 监理人员在调试阶段首先要审查工程承包商提出的调试方案和调试报告,并报业主审批通过。具体调试过程要在监理的监控下完成,并填好相应的记录及调试结果,报业主签证认可。监理审查调试报告是控制工程调试质量的重点和关键。一个合理、可行、完整的调试报告是整个

系统顺利调试的前提;掌握准确、真实的调试数据和结果是系统调试的真实反映,同时也是竣工验收和将来系统运行中检查故障的重要依据。审查完调试报告后,即可按报告中的步骤控制系统调试。 2 DCS系统调试 DCS调试的具体过程根据其调试的阶段,应包括硬件、仪表的测定和调试;系统指标及软件调试;系统调试。 调试前审查的施工单位调试报告应包括以下几部分:工程概况;调试依据;调试前准备工作;调试方法及步骤;调试的具体时间安排和使用的仪器、仪表清单;人员的组织安排。调试报告后应附带填表形式。对于调试报告,应审查其合理性、可行性、完整性。对各个阶段的调试周期应统筹规划,确保调试时间的连续性。经监理审查后的调试报告,应上交业主审核通过后,才着手下一步的调试工作。 调试前的准备工作,作为质量控制的一部分,首先要检查DCS系统是否施工完毕,是否符合设计、有关文件、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如DCS 系统是否按合同要求配置、屏柜安装是否正确、电缆敷设是否正确、接地系统是否正确等等。最好在正式调试前,进行调试培训,明确各人职责,做到岗岗有人。 2.1硬件、仪表的测定和调试

DCS系统技术协议书

可编辑 DCS系统技术协议书 甲方: 乙方: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技术规范 1总则 1.1本规范仅适用于****************有限公司日处理750吨污泥焚烧炉烟气净化系统。包括本体及其辅助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 本技术规范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规定所有的技术要求和适用的标准,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乙方应提供满足本规范和所列标准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及其相应服务,所提供的产品必须满足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 1.3设备采用的专利涉及到的全部费用均已包含在设备报价中,乙方应保证甲方不承担有关设备专利的一切责任。 1.4乙方应提供高质量的设备。这些设备是成熟可靠、技术先进的,制造厂有合同设备制造、运行的成功经验。 1.5如乙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技术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那么甲方可以认为乙方提出的产品完全满足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 1.6在签订此技术协议之后,甲方保留对本技术规范书提出补充要求和修改的权力,乙方应无条件的予以配合且不产生任何其它费用。 1.7本技术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与乙方所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按高标准执行。乙方在设备设计和制造中所涉及的各项规程,规范和标准遵循现行最新版本的标准 1.8对于进口设备应有原产地证明材料和海关报关单,如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虚假行为,乙方必须免费进行更换,并承担相应的损失。 1.9本技术规范书必须严格按照****************有限公司日处理750吨污泥焚烧炉烟气净化系统技术协议书的要求执行。 1.10本技术规范书做为商务合同的附件,与商务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2 设备使用条件及环境:请查看绍兴市上虞的气象条件。 3 电气及控制设备规范 3.1 低压电源(包括控制器)

基于DCS系统下实现发电厂电气监控的毕业设计论文

《计算机控制技术》 课程论文. 用DCS来实现发电厂电气监控的设计 班级:电气09-2 学号: 姓名: 时间:2012/12/30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用DCS来实现发电厂电气监控的设计 设计要求: 1、简述DCS原理 2、简述发电厂电气监控原理 3、对DCS的系统结构进行初步设计 4、对发电厂电气监控系统进行初步设计 5、选择电气监控系统接入DCS的方式 6、对用DCS实现发电厂电气监控进行初步的总体方案设计 时间安排: 2012/12/24 确定设计题目 2012/12/25 进行相关资料收集 2012/12/26 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 2012/12/27 开始着手设计 2012/12/28 完善设计 2012/12/29 完成设计论文 2012/12/30 对论文进行差错,上交论文

用DCS来实现发电厂电气监控的设计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电气09级2班张鹏 摘要:DCS系统在火电厂发电机组控制中的应用已近二十来年,而且正在越来越多地得到应用。本文对DCS和发电厂的电气监控系统进行了初步的介绍,然后对其分别初步进行系统结构的设计。最后通过采用硬接线+现场总线的方式将电气监控系统接入DCS,初步设计了总体的用DCS实现发电厂电气监控的结构方案。 关键词:DCS 发电厂电气监控 一、DCS的简介 集散控制系统(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是相对于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而言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它是在对计算机局域网的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过程控制专家们借用计算机局域网研究成果,把局域网变成一个实时性,可靠性要求很高的网络型控制系统,运用于过程控制领域。它集计算机、通信、图形显示和控制四大技术于一体的自动化综合系统,他基于控制功能分散、操作管理集中、信息共享的原则,具有运算能力强、实时、可靠和精度高、操作简单、检修维护方便、人机界面友善等的特点,可以方便地用于工业装置的生产控制和经营管理,在电力、化工、冶金等流程自动化领域的应用已经十分普及。近20多年来,由于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工业自动化要求的逐步提高,DCS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发展过程,结构日臻完善,技术更加成熟,已经成为生产自动化不可缺少的自控装置。DCS硬件方面广泛采用技术指标更先进的高档工业PC,有的甚至采用了RISC工作站;软件方面引入了通用的商业化软件包,系统互连方面采用国际标准的通用网络,逐步向信息集成的方向发展DCS系统在热工专业多年来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行的“2000年燃煤示范电厂”自动化设计和目标也要求大型火力发电厂电气控制系统全面进入DCS,因此在火力发电厂中电气监控系统采用DCS已成为今后发展的方向。 二、发电厂电气系统监控系统(ECS)介绍 应用计算机、测量保护与控制、现场总线技术及通信技术,实现发电厂电气系统的运行、保护、控制、故障信息管理及故障诊断、电气性能优化等功能的综合自动化叫电气系统监控系统(ECS)。 电气系统监控的组成:从大的方面来划分,电气设备监控系统可以分为两大监控单元组:即发电机—变压器监控单元组和厂用电源监控单元组,而检测范围除包括此两大单元组外,还应包括单元机组直流系统、UPS和保安电源系统等。 两大监控单元组的功能 1、发电机—变压器监控单元组:发电机—变压器监控单元组应能实现程序控制和软手操控制,使发动机由零起升速、升压直到并网带初始负荷。根据实际运行水平和设备可靠性,机组顺控并网应该设置间断点,分步进行,即:第一步由DEH零起升速至额定;第二步,启动并网,主要完成并网前的准备工作,如投退相关保护压板,投入灭磁开关等;第三步,升压过程,DCS将投入AVR,通过AVR自动励磁调节器完成发电机零起升压至额定电压;第四步,完成并网,主要检查定转子的接地情况,投入ASS自动准同步装置(发电机与电网的同步是由同步装置自动实现的),在同步过程中通过DCS控制AVR、DEH,当同步条件满足时,向发电机断路器发合闸指令,在同步合闸成功、发电机电负荷达到一定值之后,DCS将高压厂用电系统快速从起/备变切换到高压工作厂变上。机组顺控解列操作大致与此相反:即机组正常停运时,DCS 控制降低机组负荷,当机组负荷降到某一定值时,DCS将高压厂用电系统快速切换到起/备变系统供电;当机组负荷继续降到零,跳开主开关,联跳汽轮机(主汽门关闭),发电机灭磁。 2、厂用电源监控单元组:厂用电源监控单元组主要包括高压厂用电源系统、低压厂用电源系统及保

660mw火电厂主要设备及流程介绍

超(超)临界参数概念 临界点的主要影响参数是压力,水的临界点压力为22.115MPa。 达到临界压力时,水和水蒸汽没有差别,在同一温度下,要么全部是水,要么全部为气(其实是很“稠密”的蒸汽)。 超临界态:当流体的压力和温度超过一定的值(临界点)时,流体会处于一种介乎于液态和气态的中间态,称为超临界态。 ?对锅炉来说,主蒸汽压力超过(大于)临界点压力(22.115MPa)的工况。 超超临界参数的定义:主蒸汽压力大于等于27MPa;主蒸汽压力大于等于24MPa,且主蒸汽温度大于等于580℃(主蒸汽温度大于等于580℃,或/和蒸汽温度大于等于580℃) 按循环方式分,锅炉分为自然循环锅炉,控制循环锅炉和直流锅炉。 直流锅炉:没有汽包,工质一次通过蒸发部分,即循环倍率为1。一般应用在P≥16MPa 的锅炉上。 ?超(超)临界参数锅炉必须采用直流型式。超(超)临界锅炉一定是直流锅炉,直流锅炉不一定是超(超)临界锅炉。 ?超(超)临界压力锅炉水冷壁锅炉水冷壁出口蒸汽干度为1;蒸汽干度和循环倍率互为倒数。 锅炉的安全和经济指标: ?锅炉的安全指标:锅炉连续运行小时数、事故率、可用率 ?锅炉的经济指标:锅炉效率、锅炉净效率 哈锅660MW超超临界锅炉技术参数 炉型:MHI垂直水冷壁变压运行辐射式超超临界直流炉 主蒸汽流量:2030 t/h(BMCR) t/h(BRL) 1933 再热汽流量:1712 t/h(BMCR) t/h(BRL) 1625 蒸汽压力 MPa.g(BMCR) 过热器出口: 26.15 再热器入口: 6.23 MPa.g(BMCR) 再热器出口: 5.98 MPa.g(BMCR) 蒸汽温度 ℃(BMCR) 过热器出口: 605 再热器入口: 383 ℃(BMCR) ℃(BMCR) 再热器出口: 603 给水温度298 ℃(BMCR) 锅炉烟气流向:烟气依次流经上炉膛的分隔屏过热器,屏式过热器,末级过热器,末级再热器和尾部转向室,再进入用分隔墙分成的前、后二个尾部烟道竖井,在前竖井中烟气流经低温再热器和前级省煤器,另一部分烟气则流经低温过热器和后级省煤器,在前、后二个分竖井出口布置了烟气分配挡板以调节流经前、后分竖井的烟气量,从而达到调节再热器汽温的目的。烟气流经分配挡板后通过脱硝装置和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排往电气除尘器和引风机。

DCS系统技术协议样本

Xxx公司项目DCS系统 技 术 协 议 买方:xxx 签字: 卖方:xxx 签字:

制造方:xxx 签字: 二零一四年四月十八日 目录 第一章总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系统配置 (3) 一、系统规模 (3) 二、硬件配置和软件清单 (4) 第三章系统功能及指标 (8) 一、概述 (8) 二、系统功能 (8) 三、外围环境的技术要求 (13) 第四章项目管理 (14) 一、总体概述 (14) 二、设计联络会 (15) 三、技术服务 (16) 四、培训 (16) 五、设计 (18) 六、出厂测试验收 (18) 七、包装、运输 (18) 八、开箱验收 (18)

九、安装、调试、投运 (19) 十、工程验收 (20) 十一、资料交付 (20) 第五章质量保证及质保期 (21) 第六章性能保证 (21) 第七章对货物来源的考核 (22) 第八章售后服务 (22) 第九章其它 (23) 第十章联系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xxx项目DCS系统中标单位为xxx(简称卖方),就采用xxx (制造商)的分布式控制系统,经三方协商,签定本协议。 本装置DCS系统采用xxx的WebField ECS-100控制系统。卖方对本技术协

议的严格遵守,并不意味着可以解除xxx项目DCS系统在系统配置、功能、技术性能和DCS系统的完整性以及满足规定的工艺操作工况所应承担的责任。凡对于保持一个完整的、可操作系统的某些必备要求,而未列入本规定者,也属于本技术规定的范围。 本技术协议作为合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具有与合同同等的法律效力。 第二章系统配置 一、系统规模 根据《xxx公司DCS系统招标文件》的要求,采用xxx的WebField ECS-100系统,实现钒钛高炉装置的实时监控。同时,系统应具备可扩展后期项目的功能。 1.1系统规模及配置 1.1.1 I/O点统计表 序号信号类型I/O点数配置点数 1 4~20mA模拟量输入(AI) 65 80 2 4~20mA模拟量输入(AI) 197 232 3 (冗余)4~20mA模拟量输入(AI) 108 256 4 (冗余)4~20mA模拟量输入(AO) 108 256 5 开关量输入(DI)42 64 6 开关量输入(DI)134 160 7 开关量输出(DO)27 32 8 开关量输出(DO)67 80 合计748 1160

DCS系统在发电厂的应用

D C S系统在发电厂的应 用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双控专题(报告) 设计(论文)题目: DCS系统在发电厂的应用 所在学院: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研控1302 学生姓名:窦胜 指导教师:程明 起讫日期:2014-5~2014-06

目录

第一章绪论 集散型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又名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以下均简称DCS)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生产进行集中监视、操作、管理和分散控制的一种新型控制技术。集散型控制系统一般由几种管理部分,分散控制监测部分和通讯部分组成。其中分散控制监测部分(即现场控制单元),按机组整体设计分散于现场,或集中安装在控制室,一般可控制1个或多个回路,具有几十种甚至上百种运算功能。集散型控制系统软件一般由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数据通信软件,组态软件和各种应用软件所组成。其中组态软件工具、逻辑编辑软件、画面软件,可以按用户要求生成实用系统。DCS通过计算机网络,充分利用网络上的计算机资源,实现生产过程中大量数据的并行计算,使系统具有可靠性高、成本低、灵活性强等特点。 近年来,发电行业进一步提高了电厂综合自动化水平,注重并加强了信息化的投入,很多火电厂提出需要适合自己工厂的厂级监控信息系统(SIS)以提高生产安全及生产效率,实现工厂管理信息系统与各种集散控制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SIS以集散控制系统为基础,以安全运行和提升发电企业经济、安全效益为目标,运用安全、先进、有效的专业方法,达到电厂厂内的信息平台共享。高一级的生产运行的实时信息监视和调节,同时又提升了机组运行的可靠性。它为电厂管理层的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实时运行数据,为发电企业提供科学、准确的经济性指标。

DCS系统工程技术协议范本

编号:_____________ DCS系统工程技术协议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日期: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甲方: 乙方: 1总则 1.1.2本技术协议书适用于公司DCS系统工程,它提出了DCS 系统工程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1.3本技术协议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乙方应提供符合本协议书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1.1.4如果乙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协议书的条文提出异议,则意味着乙方提供的设备(或系统)完全符合本协议书的要求。如有异议应在报价书中以“对协议书的意见和同协议书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 1.1.5本技术协议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乙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1.6本技术协议书经买卖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1.1.7本技术协议书未尽事宜,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 1.2乙方工作范围 乙方应提供符合本协议书要求的硬件、软件和各项服务,其中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1.2.1DCS集成系统和配套设备的技术方案设计及供货,以及这些设备的现场安装指导、调试、参加验收、投运及售后服务等。 1.2.2DCS集成系统的设计联络会、工厂试验及验收、设备包装、运输、现场安装调试和投运、现场试验及验收、对甲方技术人员的培训、保修期的维护等。 1.2.3与其它厂家智能设备的数据通信,根据甲方提供的规约实现信息接入,保证数据

DCS系统在发电厂的应用

双控专题(报告)设计(论文)题目: DCS系统在发电厂的应用所在学院: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研控1302 学生姓名:窦胜 指导教师:程明 起讫日期:2014-5~2014-06

目录 第一章绪论 (3) 第二章DCS系统构成 (4) 2.1数据采集系统(DAS) (4) 2.2模拟量控制系统(MCS) (4) 2.3顺序控制系统(SCS) (5) 2.4炉膛安全监控系统(FSSS) (5) 第三章发电厂DCS系统电气应用 (5) 3.1电气DCS系统的实现 (6) 3.1.1控制部分 (6) 3.1.2通信部分 (6) 3.1.3电气监控系统与DCS的连接方式 (6) 3.1.4后台机系统 (7) 3.2电厂DCS功能优势分析 (7) 3.2.1关于故障分散 (7) 3.2.2关于控制室的尺寸和表盘长度 (8) 3.2.3关于节约电缆 (8) 3.2.4关于减少备品备件的种类和数量 (8) 3.2.5关于减少机组运行对仪表控制设备制造厂商的依赖 (8) 3.2.6关于控制系统构成的灵活性,组态的便捷性和系统的可扩展性 (8) 3.2.7关于DCS系统提供的一些独特的控制功能 (9) 第四章小结 (9) 参考文献: (9)

第一章绪论 集散型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又名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以下均简称DCS)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生产进行集中监视、操作、管理和分散控制的一种新型控制技术。集散型控制系统一般由几种管理部分,分散控制监测部分和通讯部分组成。其中分散控制监测部分(即现场控制单元),按机组整体设计分散于现场,或集中安装在控制室,一般可控制1个或多个回路,具有几十种甚至上百种运算功能。集散型控制系统软件一般由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数据通信软件,组态软件和各种应用软件所组成。其中组态软件工具、逻辑编辑软件、画面软件,可以按用户要求生成实用系统。DCS通过计算机网络,充分利用网络上的计算机资源,实现生产过程中大量数据的并行计算,使系统具有可靠性高、成本低、灵活性强等特点。 近年来,发电行业进一步提高了电厂综合自动化水平,注重并加强了信息化的投入,很多火电厂提出需要适合自己工厂的厂级监控信息系统(SIS)以提高生产安全及生产效率,实现工厂管理信息系统与各种集散控制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SIS以集散控制系统为基础,以安全运行和提升发电企业经济、安全效益为目标,运用安全、先进、有效的专业方法,达到电厂厂内的信息平台共享。高一级的生产运行的实时信息监视和调节,同时又提升了机组运行的可靠性。它为电厂管理层的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实时运行数据,为发电企业提供科学、准确的经济性指标。 在大型火电厂,DCS是计算机系统与发电机组控制模式结合的控制系统,与传统控制系统有本质区别。DCS具有通用性强、系统组态灵活、控制功能完善、数据处理方便、显示操作集中、调试方便、运行安全可靠等特点,在大型火力发电厂的生产过程中,能提高发电技术的自动化水平,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浪费,增强系统的安全系数。

火电厂dcs控制系统

火电厂dcs控制系统 什么是dcs控制系统ECS):其主要作用是发电机的启、停控制及逻辑;厂用电系统各开关的控制及逻辑;电气系统的各参数与设备状态的监视;继电保护动作情况、故障报警及时间顺序记录。MEH):其主要作用是调节汽泵组的转速,可完成如下功能:挂闸、升速、定速、CCS控制、超速保护等功能。BCS):旁路系统是一个独立的系统,旁路控制能完成旁路操作的确切要求,并能完成安全功能或快开/块关功能,其基本组成部分分为高旁控制器和低旁控制器,主要实现高低旁的压力控制和温度控制。系统的主要技术概述 DCS在火为发电厂烟气脱硫控制系统的应用电厂脱硫是将燃煤机组烟气中的含硫化合物降低到符合国家排放标准的一种工艺,目前常应用比较广的是湿法脱硫工艺。该工艺主要包括工艺水系统,石灰石浆液制备、输送系统,吸收塔系统,石膏脱水系统,烟气系统等子工艺系统。主要设备有湿式球磨机、浆液输送泵、氧化风机、浆液循环泵以及增压风机等。就其控制系统而言,湿法脱硫工艺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烟气脱硫的控制对象比较特殊但数量较少,控制对象较分散,控制使用的PID较少,控制回路较简单;闭环控制较少,开环控制较多,实时性要求不太高。另外,顺控较多,注重的是时间控制,保护要求不多。因此,脱硫控制系统是一个以开关量为主,模拟量为辅并伴有少量调节回路的系统,属于典型的混合控制系统,其控制I/O点数约3000点。 本系统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该工艺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和最可靠的工艺。该工艺以石灰石浆液作为吸收剂,通过石灰石浆液在吸收塔内对烟气进行洗涤,发生反应,以去除烟气中的SO2,反应产生的亚硫酸钙通过强制氧化生成含两个结晶水的硫酸钙(石膏)。 总结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满足电网需要,火电机组必须具备更高的调节适应能力,采用厂级监控信息系统(SIS)、一体化的分散控制系统(DCS)

电厂锅炉原理与设备期末考试试卷教案资料

电厂锅炉原理及设备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包含多项选择题)(2x10=20分) 1. 锅炉的蒸汽参数是指锅炉()处得蒸汽温度和压力。 A.过热器出口; B.凝渣管出口; C.省煤器出口; D.空气预热器出口; 2. 煤的分析基包括()。 A.收到基; B.空气干燥基; C.干燥基; D.干燥无灰基; 3. 电厂用煤根据V daf,分为以下几类()。 A.无烟煤; B.贫煤; C.烟煤; D.褐煤; 4. 煤的工业分析包括()等项目的分析。 A.水分,灰分,挥发分,发热量; B.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 C.水分,灰分,固定碳,全硫含量; D.C,H,O,S,N; 5. 影响煤粉经济细度的因素有()。 A.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 daf; B.磨煤机; C.粗粉分离器; D.细分分离器; 6. 旋流式燃烧器常采用的布置方式有()。 A.前墙 B.两面墙; C.炉底; D.炉顶; 7. 汽包的作用有()。 A.与受热面和管道连接; B.增加锅炉水位平衡和蓄热能力; C.汽水分离和改善蒸汽品质; D.保证锅炉安全; 8. 减轻水冷壁高温腐蚀的措施有()。 A.改进燃烧; B.避免出现局部温度过高; C.保持管壁附近为氧化性气氛; D.采用耐腐蚀材料;

9. 影响蒸汽温度变化的原因中蒸汽侧吸热工况的改变有()。 A.锅炉负荷的变化; B.饱和蒸汽湿度的变化; C.给水温度的变化; D.减温水量或水温的变化; 10. 以下哪些因素的变动对锅炉运行存在影响()。 A.锅炉负荷的变动; B.给水温度的变动; C.过量空气系数的变动; D.燃料性质的变动 二.填空题(2x10=20分) 1. 火力发电厂的三大主机是(),()和()。 2. 煤的成分分析有()和()两种。 3. 锅炉效率可以通过()和()两种方法求得。 4. 煤粉制备系统有()和()两种形式。 5. 固体燃料燃烧过程可能处于(),()和()三个不同区域。 6. 锅炉中吸收火焰和烟气的热量,使水转化为饱和蒸汽的受热面为()。 7. 自然循环锅炉内介质的流动的推动力是()。 8. 直流锅炉与汽包锅炉最大的差异是()。 9. 影响锅炉内受热面的热偏差的因素有(),()和()。 10. 电厂锅炉的启动与停运有()和()两种类型。 三.计算题(10x2=20分) 1. 对某煤种进行元素分析得到:M ar=4.0%,A ar=8.33%,C daf=83.21%,H daf=5.87%,O daf=5.22%,N daf=1.90%,现将各元素分析的干燥无灰基成分换算成收到基成分。 2. 链条炉排锅炉用阳泉无烟煤作为燃料,其收到基元素分析的成分为M ar=8.0%, A ar=19.02%,C ar=65.65%,H ar=2.64%,O ar=3.19%,N ar=0.99%,S ar=0.51%,该锅炉炉膛出口处的过量空气系数为1.45,试计算: 1). 此煤完全燃烧时的理论空气量V0; 2). 理论烟气容积V y0; 四.问答题(10x4=40分) 1. 简述型号BG-670-13.7-540/540-M8 各数字所表示的锅炉参数?

电厂锅炉的作用及设备构成

电厂锅炉的作用及设备构成 一、火力发电厂的能量转换过程: 燃料的化学能 机械能 电能 二、火力发电厂的三大设备:锅炉、汽轮机、发电机。 三、燃煤锅炉的主要工作过程: 1. 煤粉制备过程: 原煤破碎 原煤干燥与磨制 煤粉输送 组织燃烧 2. 空气预热过程: 空气加热 燃烧配风 3. 给水加热、汽化、过热(再热)过程: 锅炉给水 → 省煤器 → 水冷壁(或锅炉管束) → 汽包(锅筒) → 蒸汽过热器 → 汽轮机 ; 4. 排渣除灰过程:排渣、清灰、除灰、除尘。 四、锅炉机组的系统 1、制粉系统 原煤 原煤仓 给煤机 磨煤机 煤粉分离器 锅炉燃烧器 排粉机 2、送引风与燃烧系统: 4、除渣、除灰和清灰系统 燃烧产生的大块熔渣(约占总灰量的10~20%),经水冷壁冷却形成固态渣由炉底排放 →经碎渣机破碎; 烟气中携带的细灰粒(约占总灰量的80~90%),经除尘器将细灰从烟气中分离出来,由除灰系统送往灰场;锅炉运行中沉积到受热

面上的细灰由吹灰器清除进入除灰系统。 5、烟气排放系统 燃烧产生的烟气由锅炉尾部的空气预热器出口排出后,经过除尘器,将烟气中的大部分细灰分离出来,排往除灰系统,以防止粉尘粒子对大气产生污染;分离出来的气体经过吸风机排往烟囱。为了减少SO3 、SO2等有害气体对大气的污染,现代锅炉还设有烟气脱硫装置。 五、锅炉机组的组成部件 锅炉机组由锅炉本体设备和辅机设备组成。 本体设备包括: 炉(燃烧系统):炉膛、烟道、燃烧器、空气预热器; 锅(汽水系统):省煤器、水冷壁、锅筒、汽水分离器、过热器、再热器等。 辅机设备包括:给煤机、磨煤机、送风机、吸风机、给水泵、吹灰器、碎渣机、除尘器、灰浆泵等。 一、火力发电厂的能量转换过程: 燃料的化学能机械能电能 二、火力发电厂的三大设备:锅炉、汽轮机、发电机。 三、燃煤锅炉的主要工作过程: 1. 煤粉制备过程: 原煤破碎原煤干燥与磨制煤粉输送组织燃烧2. 空气预热过程: 空气加热燃烧配风 3. 给水加热、汽化、过热(再热)过程: 锅炉给水→省煤器→水冷壁(或锅炉管束)→汽包(锅筒)→蒸汽过热器→汽轮机; 4. 排渣除灰过程:排渣、清灰、除灰、除尘。 四、锅炉机组的系统 1、制粉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