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调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3卷第12期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V ol.33 No.12 2012年12月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Dec.2012
永州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调查
莫顺斌1桑秋月2
(1.湖南科技学院 中文系,湖南 永州 425100;2.东安县澄江实验中学,湖南 永州 425900) 摘 要:文章概述了永州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和优势,指出了当前存在的四个突出问题:资源挖掘不够,深度融合举措不多;产业投入不足,基础设施滞后;主题定位不明确,规划执行不到位;品牌竞争力不强,区域影响力不大等。对此,提出了六点建议:强化组织领导,纵深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强化保障措施,改善产业发展环境;培育强势品牌,提高产业区域影响力;科学规划,优化产业布局;加快配套建设,提升产业服务功能;强力宣传促销,拓展客源市场。
关键词:永州;文化旅游产业;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2)12-0133-04
永州与长沙、衡阳和岳阳并称湖南四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不仅资源丰富,而且底蕴非常深厚。境内留存的远古文 化遗址、遗迹数以百计,如旧石器时代远古人类居住的洞穴、秦汉时期特大型舜帝陵庙遗址、万多年前古稻栽培遗址、母系社会留传下来的古老文字女书,等等。但是,拥有文化资源优势的永州,与湘西、郴州等城市相比,其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明显落后。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深入零、冷两区和祁阳、道县、江永、江华等县,通过采访、查阅、实地考察等方式,对全市文化旅游产业进行了专题调研,就永州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优势、对策等进行了思考,形成了以下报告。
一永州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历史厚重,文化资源丰富是永州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优势,也是一张对外的名片。“十一五”期间,全市上下坚定不移实施了“文化强市”、“旅游旺市”战略,狠抓项目建设、争创文化旅游品牌,文化旅游产业呈现厚积薄发、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据永州市人民政府发布的《永州市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及有关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永州市文化旅游产业经营单位共有1800多家,安置就业人员7.6万人,比2005年增加3.5万人,带动社会就业20万人以上,带动相关产业增收200亿元以上。同时,全市文化旅游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等级旅游区从无到有,总数达到10家,其中 4A旅游区2家、3A旅游区8家,新增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1家、省
收稿日期:2012-09-15
作者简介:莫顺斌(1964-)男,湖南江华人,湖南科技学院中文系教授,研究方向为文艺学、秘书学等。桑秋月(1969-)女,湖南东安人,湖南永州东安县澄江实验中学教师。级农业旅游示范点4家;星级旅游饭店发展到24家,其中四星级饭店达到3家;旅行社发展到23家、新增16家。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达到30处、新增2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达到76处、新增54处,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村4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处。祭舜大典、瑶族长鼓舞、女书习俗、祁剧、祁阳小调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女书”成功进奥运、入世博,文化资源储备量居全省第一。仅2010年全市旅游业接待游客109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8.6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203.8%、298.6%。[1]
虽然十一五期间永州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取得了较快发展,但由于起步较晚、起点较低,市场竞争力弱,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所处的区位优势、所拥有的丰富的文化资源极不匹配,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文化旅游资源挖掘不够,深度融合举措不多。永州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物古迹众多,人杰地灵,而且生态良好,旅游资源丰富,还有许多独具魅力的传统艺术,是名副其实的文化资源大市。但永州市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结合不明显,创新力度不够,丰富的文物文献资源、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以及民间文化资源,没有充分转化为产业优势,甚至有的还未得到有效保护,更谈不上合理利用,造成了文化旅游资源极大的浪费。例如,零陵的东山景区、柳子庙、周家大院,道县濂溪故里、祁阳浯溪碑林、东安舜皇山、双牌阳明山、宁远的舜帝陵等市内重要景点,可挖掘潜力非常大,但由于缺乏有效整合和深度开发,对游客所要求的在地性、体验性一知半解,发展水平仍停留在走走看看,游客的消费积极性不高。
二是文化旅游产业投入不足,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与周边地区相比,政府对文化旅游产业投入不足,力度不大,还远远不能满足发展大文化旅游的形势需要。按照《湖南省文化强市战略实施纲要(2010-2015)》中规定的“各级财政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增幅不低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
133
增幅”的要求,我市仍有较大差距。政府扶持不够,也造成了民营资本进入文化旅游产业的积极性不高。正因为如此,现在不少民营企业家宁愿投资房地产,也不愿投资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由于资金严重匮乏,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滞后,不少旅游景区景点的餐饮、停车场、道路、住宿等设施十分落后,综合接待能力严重不足,特别是黄金周,问题更显突出。有的县在“吃、住、行”等方面的基本设施十分落后,远远满足不了实际需要,更别说“购”、与“玩”。
三是主题定位不够明确,文化旅游产业规划执行不到位。近年来,永州市就如何将文化资源优势转为产业优势做了不少规划,其中有些规划还是请国家级规划单位做的,比如潇湘百里平湖、零陵东山景区、江永“三千”文化、道县文化旅游、永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等,但直至今日,规划仍然是规划,甚至因规划和前期建设花了不少钱却未达到预期效果,反而挫伤了决策者和实施部门的积极性。究其原因,主要是规划和实施缺乏整体性、统一性、协调性,导致主题定位不明确,缺乏市场号召力、项目吸引力。加上历史和体制的因素,文化旅游景点景区资源分散在不同行业或者职能部门,各部门因职能所限,缺乏对文化旅游产业的整体认识和通盘考虑,在景点景区的开发建设上往往是各自为阵,不严格按规划开发,造成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开发脱节,制约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四是品牌竞争力不强,区域影响力不大。永州市大部分文化旅游项目的魅力,还停留在吸引游客走走看看的初级阶段,文化旅游项目的内涵挖掘不深、包装层次不高、吸引力不大,因而精品名牌少。考察中我们发现,现有的文化旅游景点大多存在规模小,内容单一,特色缺乏,游客参与性项目不多,滞留时间短,没有形成一流的具有震撼力的文化旅游景区。同时,永州市文化旅骨干企业少,粗放经营比较普遍。当前,永州市文化旅游企业整体实力不强,新兴企业不多,产业链不畅,产业间结合度不高,产业集群不成规模,对现有的文化旅游项目缺乏有力的包装打造,致使区域影响力不大。
二永州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一)历届领导重视
2006年,永州市三次党代会提出举全市之力把永州打造成为生态文化旅游休闲基地;2007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文化强市”、“旅游旺市”战略,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新兴支柱产业培植和打造,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永州市文化强市战略实施纲要》、《关于加快全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决定》等政策性文件;2009年,市委、市政府又提出了旅游产业发展“十个十”工程,明确了全市旅游产业发展的重点,为永州市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2年四次党代会上,市委进一步提出推进旅游旺市的新目标——文化事业快速发展,文化品牌不断成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产业体系进一步构建。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地方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2]201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以下工作纳入今后五年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加快实施文化强市战略,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全面完成旅游“1010”工程,着力建好一批重点旅游景区和高星级旅游饭店,打造几条精品旅游线路。加大宣传推介力度,着力抓好祭舜大典、江永女书节、阳明山“和”文化旅游节暨杜鹃花会、瑶族盘王节、周敦颐国际理学文化节、柳文化节、孝文化节、东安武术节等大型文化旅游活动。” [3]
(二)文化资源丰富
永州市的历史文化如一部煌煌巨著,考古发掘考证表明,永州是中华民族道德文明之源、世界稻作文化之源、世界女书文化之源、中国制陶工艺之源、理学文化之源、瑶族发祥之地,特别是千年古文字女书乃世界唯一性的特色资源。永州零陵是中国夏朝前出现的34个古地名之一;永州境内有名胜古迹2500多处,其中,国保、省保单位42处,具有申报国保和省保单位条件的还有近40处,在全省仅次于长沙,位列第二;有舜文化、柳文化、理学文化、瑶族文化、女书文化、碑刻文化等古文化;有祁剧、瑶族长鼓舞、祁阳小调、零陵花鼓戏、东安狮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历代名人为永州留下了大量的诗、铭、书画、崖刻,给永州增添了无穷神韵。
(三)生态资源优势突出
永州地处湖南省南部,11个县区多为山区盆地,地美物丰,水系发达,森林覆盖率高,生态资源优势十分突出。有九嶷山、阳明山、舜皇山、金洞、湘江、潇水等秀丽山川;有7个国家森林公园和6个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境内有维管束植物2712种,占全省的68%,全国的10%;有乔木树种1542种,其中的银杉、水杉、珙桐、香杉、种萼木(伯乐树)、苏铁为国家一级保护树种,另外,还有楠木、银杏、冷杉、中华珈、长柄双花木、香树、红豆树、白豆松等13种国家二级保护树种。在南部六县,生态资源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例如,道县有都庞岭国家自然保护区1处,月岩国家森林公园1处,韭菜岭海拔2009.3米,居湖南省第二高峰。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0.2%,年均气温18.5°,集山、水、林、洞于一体,融奇、秀、幽、峻于一身。拥有喀斯特地貌及岗丘山景,潇水河段水域风光,以及散布全县的溶洞群,层次分明,秀丽多姿。江华县森林覆盖率更是高达74%,被誉为“华南之肺”、“绿色明珠”、“天然氧吧”,并有“杉木之乡”的称号。境内山峰耸立,水系发达,千米以上的高峰700余座,大小溪流293条,历来就有“九江十五河五十一源”之称。
总之,永州市整体良好的环保状况和生态资源,将成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独特优势。
(四)区位优势明显
永州毗邻两广、港澳等沿海发达地区,地处湘、粤、桂三省结合部,在吸纳客源方面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永州市已构建起了铁路、国道省道、高速公路和空运大进大出的立体交通网络,出入比较便利。紧邻的广西桂林、贺州和我省
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