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特存在主义剖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国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萨特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影响最大的存在主义者就是萨特。
由于萨特善于运用文学的形式来宣传存在主义的思想,从而使存在主义的影响迅速扩大,并渗透到了各种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之中。
因此,萨特的名字,也成了存在主义的同义语。
萨特在政治上是比较进步的。
在二战期间,他参加过反抗纳粹占领的斗争。
二战之后,他的思想向马克思主义“靠拢”,在某种程度上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但是他不愿意参加共产党,只愿意做共产党的同路人。
(这大概是因为他主张绝对自由,认为入党以后就不自由了。
)1956年苏共20大以后,他和法国共产党产生了分歧,开始批判法共和斯大林主主。
但是,他对中国比较好,50年代访问过中国。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一般都有这么一个特点,因为他们对中国的情况不太了解,由于中苏两党之间存在分歧,因此,他们认为,中共也是反对斯大林主义的。
萨特也是这样看的。
60年代初,他反对美国入侵越南。
1968年他又反对苏联出兵占领捷克斯洛伐克。
1968年,巴黎暴发了震惊世界的“五月风暴”,他成了左派学生运动的思想领袖。
1980年萨特去世后,有6万多人自动参加了他的葬礼,包括当时的法国总统德斯坦也参加了他的葬礼。
萨特可以说是当代西方世界的一面镜子,他的著作反映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
萨特的思想,大体上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前期主要是“现象学的本体论”,后期主要是“历史辩证法”。
前后期的思想分别表现在《存在与虚无》和《辩证理性批判》这两部代表作中。
1945年10月28日,他在一个俱乐部发表了一篇题为《存在主义是人道主义》的演讲。
这篇演讲稿1946年初发表在一份杂志上。
这篇演讲可以看作是他的思想发生转折的标志。
在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奠定了存在主义的基本思想,后期,是对他的存在主义思想的修改和补充。
在前后两个时期,都贯穿了“个人自由”的中心论题。
下面谈三个问题。
一、现象学本体论
萨特承袭了胡塞尔现象学的观点。
他的代表作《存在与虚无》的副标题就是:现象学本体论。
下面讲他的“现象学本体论”的两个观点;
⑴自在的存在与自为的存在
萨特把存在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自在的存在”,一个是“自为的存在”。
他所说的“自在的存在”大体上相当于客观世界。
他说的“自在的存在”有两个特征:①“它不是被创造出来的,也不是自己创造自己。
”因此,既不是主动的,也不是被动的;既不是肯定,也不是否定。
②它是固定化的自身封闭的存在。
它既没有对外的关系,也没有自身的关系,它也没有变化,因此,也没有时间,它是在时间之外的;它更没有可能性,而只是一种偶然的“当下的存在”。
总之,在萨特看来,“自在的存在”是毫无生气的,毫无意义的,僵死的、混浊一片无可言状的荒谬的存在。
萨特说的“自为的存在”就是指人的意识。
在他看来,“自为的存在”才是真正的真实的存在。
它的最大特点就是非实在性,也就是“虚无”。
但这种虚无并不是一无所有的“无”,而是一种否定性。
(他说的“虚无”就是否定的意思。
)它不受任何东西的束缚,它完全是主动、自由的,不断地否定,创造着自身。
它具有可能性、暂时性和超越性的特征。
萨特认为,“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并不是各自独立、相互无关的。
他说:“自为存在和自在存在靠着一种综合的联系而联合在一起,这种联系不是别的,而正是自为存在本身。
”这就是说,正是通过“自为的存在”即人的意识,“自在的存在”才和“自为的存在”联系在了一起。
如果没有人的意识,“自在的存在”就是毫无意义的荒谬的存在。
换一句话说,“自在的存在”本身跃然是毫无意义的,但人的意识可以赋予它意义。
你赋予它什么意义,它就具有什么意义。
比如,我说:“这是一张桌子”它就成了一张桌子。
这样它就可以用来写字,放东西,这样它就有了意义。
如果我什么也不说,它就什么也不是,它也就没有任何意义,它就是一个“荒谬的存在”。
(所谓荒谬的存在就是指它不是真实的存在的意思。
)在这个地方,表现出了他的唯心主义倾向,但这种唯心主义,不是传统的唯心主义,而是带有现代的色彩。
就是说,他并不认为“自在的存在”是由“自为的存在”创造出来的,而是说“自在的存在”离开了“自为的存在”,即客观世界离开了人的意识,它就没有任何意义。
它的意义完全是由人的意识赋予的,这就是具有现代特点的唯心主义。
(透过萨特的这些话,也可以看出胡塞尔、海德格尔他们也都是唯心主义哲学家)
(2)存在先于本质
萨特认为“存在先于本质”,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理。
对这个命题,萨特有一个解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首先是人存在、露面、出场,然后表明其本身。
”在存在主义者看来,人是不能给它下定义的。
这是因为“人之初是一无所有的。
只是在后来,人自己要成为某种东西,于是他就照自己的意愿造就他自身。
”从这一段话里可以看出,在萨特看来,人是怎么被抛到这个世界上来的,这是不可避免的,是无法选择的。
人在被抛到这个世界上来的时候,是一无所有的。
这个时候,人只是一个单纯的存在物,是一个“自在的存在”,是一个荒谬的存在。
人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他要具有什么样的规定性,具有什么样的本质,这完全是后天通过人的主观意识自我筹划、自我设计、自我奋斗、自我创造出来的。
萨特提出“存在先于本质”这个命题,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这一点来看,是有合理性的。
这个命题对于反对宿命论的观点,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但是他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否定宏观环境,客观规律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制约作用,这具有明显的唯心主义倾向。
另外,他忽略了人的社会性,不是把人的存在看作是一种社会存在,而是把人看成是抽象的人,抽象的存在,这仍然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这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
二、萨特的自由观
萨特的自由观和他的“现象学本体论”是密切联系的。
也可以说,萨特的自由观是他的现象学本体论的具体展开。
下面讲三点:
⑴人是绝对自由的
萨特根据“存在先于本质”的观点,认为,既然人的本质是由人的主观意识自我设计、自己创造的,所以,人的本质也就是通过人的自由获得的。
也可以说,人的自由、人的本质就是人的存在,这都是一个意思。
人如果失去了自由,就失去了人的本质,人也就不存在了,人也就不成其为人,人也就变成了物或者说人也就“异化”了。
所以,他说:“由于存在先于本质,没有一个定型的、现成的人性去说明人的行动,因而不存在决定论,人是绝对自由的,人就是自由。
”而人的行动,就是人自由选择的结果。
萨特认为,人对自己行为的选择有三个特征:
①自我行为的选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是绝对的。
②自我行为的选择没有先验的、普遍的标准。
如果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就说明这不是个人自由选择的,而是强加于个人的。
③自我行为的选择是没有因果关系的,没有任何客观的必然性束缚自我的自由选择。
当然,萨特也看到了在某些具体条件下,外部条件的限制也是存在的,但既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人的自由选择也是绝对的。
因为外部条件只能限制人的身体的自由,而不能限制人的思想的自由。
为了说明这一点,他写了一个剧本叫《死无葬身之地》。
在这个剧本中说有5个游击队员被敌人俘虏了,关在集中营里。
虽然关在集中营,但5个人还是对自己的行为作出了自由的选择。
其中第一个人选择了自杀;第二个人坚贞不屈,不管敌人怎么拷打,都不投降,这也是一种选择;第三个人准备招供,投降敌人;而第四个人则把这个准备招供的人掐死了;第五个人选择了假投降蒙骗敌人,准备出狱以后再继续和敌人战斗。
萨特就是想通过这个剧本,一方面想说明自由是绝对的,是不受条件限制的;即使是在监狱里,选择也是自由的。
另一方面说明每个人的选择都是不一样的,没有统一的选择标准,没有普遍的规范可以遵循。
只有这样,选择才是绝对自由的。
(2)人的责任、烦恼和自欺
尽管萨特认为人是绝对自由的,但是,他还是考虑到了,人也应该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既然人是绝对自由的,他的一切行为都是出自“自我”主观意志的自由选择,而不存在任何决定论,那么,人对自己的行为就应该负绝对责任。
他说:“我们认为,人们处于一种包括他人在内的组织的处境中,通过他的选择,他就牵连到全人类。
因此,不管怎样做,他都不能不对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负完全的责任。
”(他在这里所说的责任,就是道德责任。
)那么,既然人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行为,又要为这种选择承担责任,这样就给人带来了“烦恼”。
(18世纪以来的自由主义者,都把自由和幸福联系在一起,他们认为,人能够自由选择自己的行为,这就是一种幸福,应该感到高兴。
但是,萨特却把自由和烦恼联系在一起。
)他所说的这种“烦恼”,不是指人碰到一种困难或者是危险而产生的一种恐惧和不安,而且对自己的选择感到有一种责任感。
这种责任感就是一种“烦恼”。
这种烦恼是一种抽象的“烦恼”。
总之,在他看来,人有了自由,就有了责任,没有了责任,就没有了烦恼。
因此,自由对人来说,不是一种幸福,而是一种“不幸”。
那么怎么才能摆脱这种烦恼呢?他说,要摆脱“烦恼”,就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推卸自己的责任,从而逃避这种责任给人带来的“烦恼”。
怎么来逃避责任呢?一种办法就是把自己想像成一种物,把自己看成是固定不变的东西,比如,把自己想像成是一张桌子,是一个茶杯,这样,就没有责任了。
还有一种办法,就是把自己看成是“别人要他成为的一种人”。
也就是把自己看成是别人的客体。
这样,当自己做了一件事以后,你可以说:“这是别人让我这么干的,我没有办法,我不得不这样做。
”比如宾馆饭店的服务员,见到客人来了,就鞠一个躬,说一声“欢迎光临!”但这并不是发自内心的。
是老板非让我这么做不可,我没有办法。
这样就把责任推到老板身上去了。
萨特认为,这么一来,人就在“自欺”,就是不诚实。
在他看来,现实中的人,必定要成为不诚实的,必定要“自欺”。
他讲的这些听起来有些荒唐,但实际上是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现实中的人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状态。
在资本主义社会,人是自由了,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行为,但是,人并没有摆脱“烦恼”,总感到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忧虑,总是担心自己
会惹出什么祸来。
其实就是感到自己身上有一种责任。
可见,萨特讲的这些,并不是没有一点道理的。
但他仍然是离开社会存在,离开社会关系来谈人的意识,人的自由问题。
总的来看,他的这些说法,具有意志主义的倾向,也具有强烈的个人主义的色彩。
(3)个人与他人
(以上两点都是讲的单个的人。
)萨特强调个体,强调个人。
但他也承认个人不能离开社会。
在现实社会中,人的存在不是孤立的,而是在一种环境中生活。
尤其要和他人发生关系,要和他人打交道。
萨特认为,既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由,所以,人和人的关系,在本质上是相互矛盾、相互冲突的。
每个人都要力图保持自己的主体性,把他人当作客体,当成是对象,当成是物,当成是自己的奴隶。
反过来,他人也把“我”当成是奴隶。
所以,人和人之间就是一种“主人和奴隶”的关系。
相互之间,都把对方看成是自己的奴隶。
他说:“他人的目光是可怕的。
”“我”和他人的关系是由一种计谋构成的。
这种计谋的目的,就是要使他人永远成为我的对象,而他人,则要使我的这种计谋失败。
所以,人生在世,所要对付的,不是一种单向的关系,而是相互的关系。
“我”在算计别人,别人也在算计“我”。
“他人就是地狱。
”这是萨特的一句名言。
(这句话出自他写的一个剧本中的剧中人之口。
这个剧本的题目叫《间隔》,在有些书里也有翻译成《禁闭》或者《幽禁》的)。
这个剧本的主人公是三个幽灵,也就是三个鬼,来到地狱以后,住在同一个房间。
他们发现他们住的房间和一个旅馆的普通房间一样,所以,他们感到还不错。
但是当他们住下来以后,就相互纠缠,相互折磨。
只要有两个,互相接近一下,第三个马上就来搞破坏。
他们都无法摆脱对方的纠缠,总是无休止地勾心斗角。
最后,有一个鬼就感慨地说:“地狱原来就是这个样子!既然是这样,那还何必要有地狱呢?他人就是地狱!”意思是说真正的地狱并不可怕,而他人的纠缠,比地狱还可怕。
萨特编的这个剧本,从一定意义上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现象,从这个角度来说,还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但是,他没有看到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私有制,而是把它归结为人的本性,人的本质的方面,这是唯心史观的表现。
当然,萨特在一定程度上,也看到了社会的整体利益,认为在现实生活中,也有集体,有“我们”。
但实际上,他所说的“我们”,仍然是由单个人组成的,并没有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冲突。
(其实我们从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的角度来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归根到底是经济关系的反映。
而萨特是从人的意识结构、从人的本性的角度来看这种关系的。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的,这是永远也无法改变的,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无法解决的。
他的这种观点,是一种“性恶论”的观点,接近于霍布斯所说的“人与人之间就象狼一样。
”只是到了晚年以后,萨特也看到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所以,他就作了一定的修改,但是,他并没有完全放弃这种观点,也没有真正解决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关系。
三、萨特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这个部分是萨特后期的思想。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萨特在解决社会历史问题之时,转向了马克思主义。
但实际上,他片面地理解了马克思主义。
他把马克思主义归结为“人道主义”。
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是历史新方法。
他否认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辩证唯物主义是恩格斯和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提出来来的,不是马克思本人的思想,因此,不能算作是马克思主义。
他认识到,单靠现象学是不
能解决社会历史问题的。
因为,历史和自然界不同。
自然界是“自在的存在”,不是人创造出来的。
而历史是人创造出来的。
只有人创造历史的活动,才是辩证的。
这就是说一方面人创造历史,另一方面历史也制约着人,这就是辩证法,即历史辩证法。
而不存在所谓的“自然辩证法”。
萨特讲的“历史辩证法”,也叫“人学辩证法”或者叫“历史人学”。
由于他打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号,也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某些概念,所以,也叫“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这些提法,实际上都是指的同一个东西,也就是萨特后期的思想。
按照萨特“历史学”的理论,人类社会经历了“个人实践——集群——社会集团”三个阶段。
萨特认为,个人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
但他所说的“实践”并不是马克思主义所说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而仅仅是一种非理性的心理活动,以及受这种心理支配的、盲目的“自由行动”。
他认为,个人的实践具有能动性,它既能克服自然界的局限性,也构成了全部社会关系。
单从这点来看,多少具有一些历史唯物主义的因素。
他认为个人为了自己的生存,与物打交道,使物服务与人。
但这样一来,也造成了自然界的“匮乏”,造成了物品的短缺,而这种匮乏,反过来也作用于人,使人反过来受物的支配,因而人也就“异化”了,人也变成了物。
而为了克服“匮乏”,人们之间也形成了某些共同的目标,这样就产生了“集群”。
所谓集群,就是人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聚集在一起,但人们之间并没有共同之处。
比如说,大家聚集在一起,等公共汽车,共同的目标都是把公共汽车当作交通工具,为了到达目的地。
但是,人们之间并没有共同利益。
公共汽车到站以后,大家下了车就走散了,各干各的事情去了。
所以,这样的集群,不过是一些“乌合之众”。
不过,萨特认为,集群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特别是它为“社会集团”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和可能。
“社会集团”就是为了克服“集群”的乌合性而产生的。
但“社会集团”本身的形成,也经历了一个过程。
①先是形成了“融合集团”,这种集团没有固定的结构和组织,但是,有共同的目标,而目标达到以后,就分化瓦解了。
他举例说,法国大革命时期,人们为了攻打巴士底狱,大家融合为一个集团。
在巴士底狱被攻克之后,这种集团就分化了。
这就是融合集团。
②在融合集团的基础上形成的“誓言集团”。
誓言集团带有强制性,比如一个帮派组织,就相当于这样的誓言集团。
③在誓言集团的基础上,又逐渐形成了“章程集团”和“制度集团”。
政党和国家就是这样的集团。
在这样的集团形成以后,出现了权威和制度,出现了主权者和统治者。
而主权者往往把个人的意志强加于人,因此,在这样的集团下,个人不但没有得到自由,反而越来越失去了自由。
他特别反对“官僚制度集团”,在他看来,当时的美国和斯大林主义统治下的苏联,就是这样的“官僚制度集团”。
总之,萨特后期的思想,一方面肯定个人是基础,个人的自由是历史进步的基本动力,另一方面,又承认社会条件‘社会环境对个人自由的制约。
在他看来孤立的、原子式的个人,和分散的“集群”,都不能解决个人自由的问题。
最初,他想通过社会集团,特别是寄希望于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解决人的自由问题,但是他考察的结果,发现在这样的社会集团之下,人并没有获得自由和解放,反而异化的程度更加严重。
因此,在理论上,他反对任何形式的政党和国家,在实践上,他支持工人学生起来造反。
这就是萨特的“历史人学”的基本内容,也就是他后期的思想。
萨特的这种理论,自称是“向马克思主义”靠拢。
但实际上二者是格格不入的。
因为他并没有放弃他的存在主义的根本立场。
他考察社会历史问题的起点,仍然
是个人,个人的意识,个人的主观性。
所以,这种自称是“历史辩证法”的理论,并没有解决人的自由问题。
总的来看,萨特“存在主义”的基本思想,就是一方面认为,人是自由的,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承认在现实生活中,自由总是得不到实现。
那么,出路到底在那里呢?他到死也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不过,萨特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帝国主义、法西斯主义和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矛盾,这对于启发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这些问题,还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
从他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来看,也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有助于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对于人们如何看待人的自由、人的价值以及起来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在这些方面,应该说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另一方面,它又可以把人们引向主观主义、盲目冒险和极端个人主义上去,从而也有很大的消极作用和危害性.
存在主义哲学提出了三个基本原则:其一是“存在先于本质”,人的“存在”在先,“本质”在后。
“首先是人的存在、露面、出场,后来才说明自身。
”所谓存在,首先是“自我”存在,是“自我感觉到的存在”,我不存在,则一切都不存在。
所谓“存在先于本质”,即是“自我”先于本质,也就是说,人的“自我”决定自己的本质。
其二是“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
在这个“观性林立”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必然是冲突、抗争与残酷,充满了丑恶和罪行,一切都是荒谬的。
而人只是这个荒谬、冷酷处境中的一个痛苦的人,世界给人的只能是无尽的苦闷、失望、悲观消极,人生是痛苦的。
穷人是如此,富人也如此。
其三是“自由选择”。
这是存在主义的精义。
存在主义的核心是自由,即人在选择自己的行动时是绝对自由的。
人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自由,面对各种环境,采取何种行动,如何采取行动,都可以做出“自由选择”。
“如果存在确实先于本质,人就永远不能参照一个已知的或特定的人性来解释自己的行动,换言之,决定论是没有的——人是自由的。
人即自由。
”萨特指出,人在事物面前,如果不能按照个人意志作出“自由选择”,这种人就等于丢掉了个性,失去“自我”,不能算是真正的存在。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不仅是存在主义文学的思想核心,而且成为后现代主义文学各个流派的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