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半导体基本知识一、本征半导体及导电特性
半导体的导电特性课件

动画1-1本征半导体的导电特性
动画1-2空穴的运动
3 杂质半导体:
N型半导体(电子型半导体)
——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五价杂质元素, 例如磷,可形成 N型半导体,也称电子 型半导体。
因五价杂质原子中四 个价电子与周围四个 半导体原子中的价电 子形成共价键,多余 的一个价电子因无共 价键束缚而很容易形 成自由电子。
vi
RL vo
vo
t
例3:设二极管的导通电压忽略,已知
vi=10sinwt(V),E=5V,画vo的波形。
vi 10v
5v
R
t
D
vo
vi
E
vo
5v
t
例4:电路如下图,已知v=10sin(t)(V),
E=5V,试画出vo的波形
vi
解:
t
vD
t
例5:VA=3V, VB=0V,求VF (二极管的导 通电压忽略)
PN结区的少子在内电场的
作用下形成的漂移电流大
于扩散电流,可忽略扩散 电流,由于漂移电流是少子
外电场
形成的电流,故反向电流
非常小,PN结呈现高阻性。
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由本征激发决定的 少子浓度是一定的,故少子形成的漂移电流 是恒定的,基本上与所加反向电压的大小无 关,这个电流也称为反向饱和电流。
•P型半导体中空穴数>>自由电子数
•自由电子为 P型半导体的少数载流子,空穴为 P型半 导体的多数载流子
P型半导体简化图
Si
B
Si
Si
Si
Si
4 杂质对半导体导电性的影响
掺入杂质对本征半导体的导电性有很大的影响。
一些典型的数据如下:
T=300 K室温下,本征硅的电子和空穴浓度: n = p =1.4×1010/cm3
半导体基础知识

结电容: C j Cb Cd
清华大学 华成英 hchya@
§2 半导体二极管
一、二极管的组成 二、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及电流方程 三、二极管的等效电路 四、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五、稳压二极管
导通电压
0.6~0.8V 0.1~0.3V
反向饱 和电流
开启 电压
温度的 电压当量
开启电压
0.5V 0.1V
反向饱和电流
1µA以下 几十µA
从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可以反映出: 1. 单向导电性 u i IS (eU T 1) 正向特性为
指数曲线
若正向电压 UT,则i ISe u
u UT
3、本征半导体中的两种载流子
运载电荷的粒子称为载流子。 外加电场时,带负电的自由电 子和带正电的空穴均参与导电, 且运动方向相反。由于载流子数 目很少,故导电性很差。 温度升高,热运动加剧,载 流子浓度增大,导电性增强。 热力学温度0K时不导电。 两种载流子
二、杂质半导体
1. N型半导体
多数载流子 杂质半导体主要靠多数载流 子导电。掺入杂质越多,多子 浓度越高,导电性越强,实现 导电性可控。
一、二极管的组成
将PN结封装,引出两个电极,就构成了二极管。
小功率 二极管
大功率 二极管
稳压 二极管
发光 二极管
二、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及电流方程
二极管的电流与其端电压的关系称为伏安特性。
i f (u )
i IS (e
u UT
1)
(常温下 UT 26m ) V
材料
硅Si 锗Ge
半导体基础知识

2.PN结的特性
(1)PN结的单向导电性 外加正向电压(或正向偏置电压,简称正偏)
扩散运动加剧,漂移运动减弱,多子扩散形成电流,处于正向 导通状态。
外加反向电压(或反向偏置电压,简称反偏 )
空间电荷区变宽,多子扩散电流为零,PN结呈现很高的电阻, 处于反向截止状态。 少子的漂移运动增强 ,形成电流。
本征半导体结构示意图
(2) 本征半导体的特性
载流子--可移动的电荷。 空穴-共价键吸附引起的载流子。 在一定温度下,本征半导体 中载流子的产生和复合两种 运动将达到动态平衡。
ni pi
硅和锗的本征载流子浓度与温度的关系为:
3 Eg
n T p T AT e2 2KT
• 显然,本征载i 流子的浓度i 对温度十分敏感,随温度的上升而迅速增 大,这正是半导体的重要特性—热(或光)敏性。
• 光敏性:在光照条件下,其导电性能将显著增加。利用光敏性 可制成光敏元件。
• 热敏性:在热辐射条件下,其导电性能也将显著增加。利用热 敏性可制成热敏元件。
• 掺杂性:掺入特定的杂质元素时,其导电性能显著增加,并具 有可控性。
1. 本征半导体及其特性
(1)本征半导体
本征半导体--纯净的具有晶体结构的半导体。
P型半导体
空穴 多数载流子 自由电子 少数载流子
(3) 杂质半导体的特性
• 载流子的浓度 多子浓度取决于杂质的浓度
• 杂质半导体的电中性 在无外加电场条件下,杂质半导体是呈现电中性的。
• 转型
1.2 PN结的形成及其特性
1.PN结的形成
扩散运动--由浓度高向浓度低运动 漂移运动--电场驱动的载流子运动 扩散运动(多子)与漂移运动(少子)的平衡形成PN结
1半导体基础知识 共94页PPT资料

(3)动态电阻
r UZ
Z
I Z
(4)稳定电流IZ、最大、最小稳定电流Izmax、Izmin。
(5)最大允许功耗 PZMUZIZmax
稳压二极管的应用举例
i
iL
稳压管的技术参数:
UzW10V,Izmax20mA, ui
R
DZ
iZRL uo
Izmin5mA
二、本征半导体的导电机理 1.载流子、自由电子和空穴
在绝对0度(T=0K)和没有外界激发时,价 电子完全被共价键束缚着,本征半导体中没有 可以运动的带电粒子(即载流子),它的导电 能力为 0,相当于绝缘体。
在常温下,由于热激发,使一些价电子获 得足够的能量而脱离共价键的束缚,成为自由电 子,同时共价键上留下一个空位,称为空穴。
面接触型
N
1.2.2 伏安特性
I
死区电压 硅管 0.6V,锗管0.2V。
反向击穿 电压UBR
导通压降: 硅管0.6~0.7V, 锗管0.2~0.3V。
U
1.2.3 主要参数 1. 最大整流电流 IOM
二极管长期使用时,允许流过二极管的最大 正向平均电流。
2. 反向击穿电压UBR
二极管反向击穿时的电压值。击穿时反向电 流剧增,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被破坏,甚至 过热而烧坏。手册上给出的最高反向工作电 压UWRM一般是UBR的一半。
3. 反向电流 IR
指二极管加反向峰值工作电压时的反向电 流。反向电流大,说明管子的单向导电性 差,因此反向电流越小越好。反向电流受 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反向电流越大。硅 管的反向电流较小,锗管的反向电流要比 硅管大几十到几百倍。
以上均是二极管的直流参数,二极管的应用是 主要利用它的单向导电性,主要应用于整流、限幅、 保护等等。下面介绍两个交流参数。
半导体的基本知识

1-1半导体的基本知识课 题:半导体基本知识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半导体的导电特性; 2、掌握PN 结及其单向导电性。
教学重点、难点:1、PN 结形成的过程;(难点) 2、PN 结的单向导电性。
(重点) 授 课 方 法:多媒体课件讲授,提纲及重点板书。
授 课 提 纲:教 学 内 容: 组织教学准备教学材料,清点学生人数。
(课前2分钟) 引入新课半导体器件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电子器件。
常用的半导体器件有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晶体管等。
半导体器件是构成各种电子电路最基本的元件。
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先从半导体的基本知识开始,介绍常用的半导体器件。
要求大家本征半导体的特点,掌握PN 结的形成及单向导电性。
(2分钟) 进入新课第一章 常用半导体器件§1-1 半导体的基本知识【板书】一、什么是半导体【板书】1、物质按导电能力的分类【标题板书+内容多媒体】(8分钟)自然界中的物质按其导电能力可以分为三大类: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
物质的导电特性取决于原子结构。
⑴导体:一般为低价元素,如铜、铁、铝等金属,其最外层电子受原子核的束缚力很小,因而极易挣脱原子核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
因此在外电场作用下,这些电子产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呈现出较好的导电特性。
⑵绝缘体:高价元素(如惰性气体)和高分子物质(如橡胶,塑料)最外层电子受原子核的束缚力很强,极不易摆脱原子核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所以其导电性极差, 可作为绝缘材料。
⑶半导体:半导体材料最外层电子既不像导体那样极易摆脱原子核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也不像绝缘体那样被原子核束缚得那么紧,因此,半导体的导电特性介于二者之间。
半导体有硅(Si)、锗(Ge)和砷化镓(GaAs)及金属的氧化物和硫化物。
最常用的是硅和锗。
2、半导体的特点【标题板书+内容多媒体】(5分钟)半导体之所以被用来制造电子元器件,不是在于它的导电能力处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而是由于它的导电能力在外界某种因素作用下发生显著的变化,这种特点表现如下:⑴半导体的电导率可以因为加入杂质而发生显著的变化。
第1章半导体元件及其特性

退出
注意: 注意: 半导体与导体不同, 半导体与导体不同,内部有两种载 流子参与导电——自由电子与空穴。在 流子参与导电 自由电子与空穴。 自由电子与空穴 外加电场的作用下, 外加电场的作用下,有: I=In(电子电流)+Ip(空穴电流) 电子电流) 空穴电流) 空穴导电的实质是价电子的定向移动! 空穴导电的实质是价电子的定向移动!
这四个价电子不仅受自身原子核的束缚, 这四个价电子不仅受自身原子核的束缚,还受到相邻 原子核的吸引,从而形成了共价键结构,如下图所示: 原子核的吸引,从而形成了共价键结构,如下图所示: 价电子(热激发) 价电子(热激发) 自由电子-空穴对 自由电子 空穴对 复合 平衡
(1)温度越高,自由电子 空穴 )温度越高,自由电子-空穴 对数目越多; 对数目越多; 空穴数目相等, (2)自由电子 空穴数目相等, )自由电子-空穴数目相等 对外不显电性。 对外不显电性。 硅(锗)原子在晶体中的共价键排列
退出
1.1.1 半导体的特点
1.半导体的特点 半导体的特点 半导体是制造电子器件的主要原料, 半导体是制造电子器件的主要原料,它的广泛应用不是 因为它的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 因为它的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而是它的电阻率 可以随温度、光照、杂质等因素的不同而呈现显著的区别。 可以随温度、光照、杂质等因素的不同而呈现显著的区别。
第 1 章
半导体元件及其特性
半导体基础知识与PN结 半导体基础知识与 结 二极管 晶体管 场效应管 本章小结
退出
1.1
半导体基础知识 PN结 与PN结
主要要求: 主要要求:
了解半导体材料的基本知识 了解半导体材料的基本知识 半导体 理解关于半导体的基本概念 理解关于半导体的基本概念 半导体 理解PN结的形成 理解PN结的形成 PN 掌握PN结的单向导电作用 掌握PN结的单向导电作用 PN
半导体的基本知识

3、N型和P型半导体
(1)N型半导体:电子型
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五价杂质原子,例如掺入磷原子,可形成N型半导体。
多数载流子自由电子,少数载流子空穴。
(2)P型半导体:空穴型
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三价杂质原子,如硼等形成了P型半导体。
相对导体及绝缘体,半导体元件的导电原理学生是难以理解的,故半导体元件的导电原理是本章难点。
教材处理思路
这两节课是电子技术基础科目里的的重要章节,半导体的导电原理及PN结的单向导电性是电子技术的基本内容,只有理解相关原理,才能掌握电子电路正确的分析设计方法。
技校学生,他们普遍对学习欠缺主动性,所以教师必须用各种方法激发其兴趣,吸引其注意力。而这两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预计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多数载流子自由电子,少数载流子空穴。
由上述分析我们得出:杂质半导体内部有两种载流子(自由电子、空穴)参与导电。当杂质半导体加上电场时,两种载流子产生定向运动共同形成半导体中的电流。主要靠自由电子导电的杂质半导体是N型半导体,主要靠空穴导电的杂质半导体是P型半导体。
二、PN结及其单向导电性、
1、PN结的形成
P9 1.2.
引导法。指导学生分组讨论,点名回答,教师针对性的补充说明,设下悬念,提高学生对本堂课的兴趣。
讲授法。
难点化解方法:
由物理现象开始,引导学生明确区分电子载流子和空穴载流子的差别,从而深入理解半导体导电的方式。
提问:半导体的分类?
总结对比法。
讲授法。
讲授法。
工程学概论-半导体基本特性02

半导体的能带结构
导带
Eg
价带
价带:0K条件下被电子填充的能量最高的能带 导带: 0K条件下未被电子填充的能量最低的能带 禁带:导带底与价带顶之间能带 带隙:导带底与价带顶之间的能量差
半导体的能带 (价带、导带和带隙)
量子态和能级
原子能级 能带
固体的能带结构
能带
禁带
3. 热平衡载流子的浓度
在本征半导体中不断地进行着激发与复合两种相反的过程, 当温度一定时, 两种状态达到动态平衡,即本征激发产生的电子空穴对,与复合的电子-空穴对数目相等,这种状态称为热平衡状 态。
+4
+4
+4
空穴
自由
电子
+4
+4
+4
+4
+4
+4
图 1-3 电子-空穴对的产生和空穴的移动
半导体中的载流子:能够导电的自由粒子
电子:Electron,带负电的导电载流 子,是价电子脱离原子束缚 后 形成的自由电子,对应于导带 中占据的电子
空穴:Hole,带正电的导电载流子, 是价电子脱离原子束缚 后形成 的电子空位,对应于价带中的 电子空位
半导体中自由电子和空穴的多少分别用浓度(单位体积中载
流子的数目)ni和pi来表示。处于热平衡状态下的本征半导体,其 载流子的浓度是一定的, 并且自由电子的浓度和空穴的浓度相等。
根据半导体物理中的有关理论,可以证明
ni pi K3/T 2eE g0/2 (k)T
(1-1)
式中,浓度单位为cm-3,K是常量(硅为3.88×1016 cm-3K-3/2,锗 为 1.76×1016cm-3K-3/2 ) , T 为 热 力 学 温 度 , k 是 玻 尔 兹 曼 常 数 (8.63×10-5 ev/K),Eg0 是T=0 K(即-273℃)时的禁带宽度 (硅为1.21 ev, 锗为0.785 ev)。